app变身记手机美容里的手机变是怎么回事

每天要用23款手机APP 别让APP变成捆绑生活的工具
发布于: 7:42:36  来源:重庆晨报  编辑:陈易
内容提要:周莹说前天只是自己普通的一天工作日,“我算了算,每天我至少要打开23款APP参与到自己生活中。”早上7点半,家住江北壹江城的周莹在手机闹铃响起后,拿起手机,打开“重庆天气通”看一下天气预报,然后顺手刷刷微博,“这种节奏叫批阅奏章。”起床后,打开“多米音乐”听着音乐。同时,用“ ……
  一天最少要用23款手机APP 是我用手机,还是手机用我?
  心理专家提醒,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是为了生活服务,不要让APP变成捆绑生活和心情的工具
&&& 周莹说前天只是自己普通的一天工作日,“我算了算,每天我至少要打开23款APP参与到自己生活中。”
  起床(天气、微博、听歌、打车)
  早上7点半,家住江北壹江城的周莹在手机闹铃响起后,拿起手机,打开“重庆天气通”看一下天气预报,然后顺手刷刷微博,“这种节奏叫批阅奏章。”
  起床后,打开“多米音乐”听着音乐。同时,用“嘀嘀打车”预订了出租车。
  出门(微信、邮件)
  8点半左右,周莹出门上了车,首先打开微信,给朋友们的分享点上几个赞,再看一下日程安排,回复下信箱里的一些邮件。
  上班(网上购物)
  9点左右到了办公室,周莹突然想起昨天朋友刚推荐了一本好书,于是迅速打开手机中的“当当网”APP,搜索到这本书后,下单在线支付,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订购。
  午饭(团购、记账)
  快到12点了,周莹又用手机搜罗了公司附近的餐厅打折信息,在一家川菜馆预订了4个位置,然后和同事们一起去大快朵颐,吃完后还拿出手机“签到”,并点评这家的菜肴。
  “哦,忘了记账。”周莹又打开“记账相机”记下了这顿饭钱。
  下班(听歌、看小说)
  下班回家没那么赶时间,周莹决定坐公交车,这时她塞上了耳机,打开在线阅读小说的APP。
  晚饭之后(运动)
  “Nike+Runnin”又在提醒应该做运动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周莹换上了跑鞋下楼。
  睡觉之前(再看一遍APP)
  运动之后回家,洗澡,贴个面膜再睡觉。这时,微博、微信、qq、音乐、网购这些APP又得重新浏览一遍,“就像是个仪式。”
  28岁的周莹是一个手机达人,用智能手机两年多,现在手机里已安装了上百个软件。吃穿住行都对应上了手机里的软件,一天下来,她说自己要用至少23款APP。
  如今,周莹有些困惑:我是APP的管理者,还是被APP管理着?
  手机APP 其实APP是英文单词application的简写,也就是应用的意思。APP通常是指智能便携设备的应用软件,比如iPhone手机的软件、安卓手机的软件、WP系统的软件,我们都统称为APP,中文名叫应用,非常好记。
  网友们说&
  我们那被APP淹没的生活
  @兔子爱晒太阳:有时晚上出去和父母散步,常常会勾起儿时许多回忆,只可惜如果身上带着手机,就会不自觉地翻动小屏幕,单纯的散步已经不存在了,我确实是不自觉的啊!
  @vickyy:同时摆弄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贴吧、人人、微信……且保持活跃状态,有时候真是忙不过来。
  @乐天pie:我就是典型的被APP淹没的一代,戳中泪点,但似乎无药可治了,实在想象不到把APP全部删除是什么情况。
  @泡泡是掌门:如今衣食住行皆被应用,我觉得这是时代在进步的标志啊,为什么我们不能坦然接受这种进步呢?
  专家说&
  下载最需要的,必要时才用
  针对周莹的困惑,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老师杨颖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杨颖认为周莹使用APP的习惯已经成了一种轻微的强迫行为,由于周莹对APP应用过度依赖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表现为一旦离开这些应用,就会焦虑不安。
  杨颖还提醒,所有的电子产品都是为了生活服务,不要让APP变成捆绑生活和心情的工具。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下载最需要的应用程序,在必要时才使用它们,避免过于分散精力。
  重庆晨报记者龚小然
( 14:53:26 | 人民网)( 7:42:36 | 重庆晨报)( 5:08:03 | 重庆晨报)( 4:01:29 | 重庆晚报)( 4:01:28 | 重庆晚报)( 7:33:00 | 重庆晚报)
网友评论仅代表网友的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旅游频道冠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身记手机美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