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家险企二十七个省份国企都是关系户哪个保险公司

三家险企员工平均年薪出炉:中国平安最高17万元
作为上市公司年报发布季的三月份,保险公司员工年薪的对比绝对是永恒的话题。而“高大上”的金融业,更是“焦点中的战斗机”。截至3月25日晚间,4家上市险企中,已有3家公布了2014年年报。
其中,中国平安以17.61万元的员工平均年薪位列第一,其次是国寿的13.64万元,而新华保险略低于国寿为13.2万元。不过,以平均薪酬的涨幅来看,涨幅最高的为新华人寿的15%,其次是平安保险的10.9%,而涨幅最小的为中国人寿,平均年薪的涨幅仅为0.47%。
中国平安平均年薪最高
3月底是上市公司年报发布的密集期,也是坊间“乐此不疲”地进行上市公司年薪比拼的旺季。截至目前,4家上市险企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已披露年报。那么,保险业从业人员的的薪酬到底如何?
上述三家上市险企公布的2014年年报统计显示。2014年平安保险员工的平均年薪以17.61万元蝉联第一,国寿以13.64万元排名第二、新华以13.2万元垫底。
相对于其他行业内“高低悬殊”的薪资水平,四大险企员工的平均年薪一直以来都保持在近似的水平。2014年四家上市险企员工平均年薪保持在13.2万元到17.61万元之间;2013年险企员工的人均年薪在11.48万元到15.89万元之间;2012年人均年薪处于10.96万元与14.31万元之间。而2011年的人均年薪范围为9.19万-11.61万元。
根据记者统计,中国平安2014年的薪酬及奖金支出为327亿元;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支出为88.7亿元,职工薪酬合计为415.7亿元,较上一年的323.09亿元增长92.61亿元。
薪酬支出增长的同时,中国平安的职工数量,也由2013年的203366人扩张到235999人,猛增16%,而2013年的员工扩张仅为6.9%。在年报中,平安也指出,薪酬支出的增加与增员关系密切。
因此,根据中国平安2013年底的员工数量计算,其2014年人均薪资为17.61万元,比上涨10.9%。
员工人均薪资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人寿,其2014年的平均年薪与2013年相比,由13.42万元增加到13.48万元,仅增长了0.47%。而员工数量从2013年的100310人增加了2813人到103123人,微增2.8%。
在已公布年报的三大上市险企中,员工平均薪资最少的为新华保险。根据该公司2014年年报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12 月31 日,与新华保险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共有56487人,较2013年增加了1225人。此外,新华保险的“工资及福利费”支出为74.57亿元,从而计算出新华保险员工的人均年薪为13.2万元,较2013年上涨15%,涨幅为三家已公布年报的险企之最。
据记者统计,2013年员工平均年薪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以及新华保险,与2012年的情况基本相同。而2011年,这三家中,员工人均薪资最高的是新华保险(11.31万元),其次是中国人寿(11.09万元),而近三年来蝉联榜首的中国平安却以人均9.19万元的薪资水平排名垫底。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员工薪酬时,“职工薪酬实际列支”与“当年应付职工薪酬结余”口径选取的不同,会导致计算的结果不同。其实,利润表上应付职工薪酬余额,并非年底职工薪酬总额。绝大部分公司都是职工先完成一个月工作,到下月初再支付工资。年度结束之后,到下一年再发放年度资金。而财务报表的结算日是12月31日,因此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应付职工薪酬只是公司全年支付的职工薪酬总额的一小部分,
因此,一般认为,年薪的计算口径应为当年职工薪酬实际列支除以员工的总人数,而所谓的“实际列支”则应为“业务管理费”中的一项。
保险员工工资最低?
金融业总是给人一种“多金而又神秘”的感觉,因此,每到年报发布期,金融业的年薪永远都是被关注的热点。而在各大金融机构中,哪个行业最“土豪”,哪个行业最“平民”,更是备受各行各业人士的瞩目。
2013年的年报数据显示,2013年金融业员工的平均薪酬为23万元,其中平均年薪最高的是信托业,以仅60万元的年薪成为“金融圈内最能赚钱的行业”。而排名第二的证券业,平均年薪仅为信托业的一半,不到30万元;银行业则以25万元名列第三,而保险业以13.3万元的年薪垫底。
而在2014年,受资本市场利好的影响,金融机构的年薪又会有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记者随意选取了一家券商的年报发现,此家券商2013年的年薪为41.57万元,而2014年,年薪暴涨72.33%,达到71.64万元。要知道,已公布年报的三家上市险企的平均年薪的加和仅为44.45万元。
除此之外,记者还随机查看了两家上市银行的年报,分别是平安银行和浦发银行。两家银行去年的员工费用分别为141.23亿元、171.89亿元,在职员工人数分别为35069人、42532人。如此计算,两家银行的员工平均薪酬为40.27万元、40.41万元,均两倍于已公布年报的三家上市险企的平均薪酬。
虽然金融业平均年薪的“贫富差距”有些大,但在员工的人数方面,保险业的“队伍之庞大”也让银行、券商都望成莫及。中国平安以23.6万人的员工数“傲视群雄”,中国人寿的员工数为10.2万人,新华保险的员工总人数为5.6万人。而上述券商的总员工人员仅为1.3万人,平安银行、浦发银行的总员工数均不超过5万人。
一位险企人力资源部的李虹(化名)告诉记者,员工费用中不仅是工资奖金,还有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福利等多项指标。同时在员工费用中,高管的费用也会拉高普通员工的统一水平,而员工基数较少的公司“被平均”的现象也会较为严重。因此,员工人数众多的险企,其平均年薪的数据会更接近现实。她表示,“各金融机构普通员工间的薪水差距并没有那么大。”
不过,在记者采访中,多位险企的员工则表达了“想要加薪”的愿望。(见习记者 尹力行)
[责任编辑:三家险企员工平均年薪出炉:中国平安最高17万
来源:证券日报
作为上市公司年报发布季的三月份,保险公司员工年薪的对比绝对是永恒的话题。而“高大上”的金融业,更是“焦点中的战斗机”。截至3月25日晚间,4家上市险企中,已有3家公布了2014年年报。
其中,中国平安以17.61万元的员工平均年薪位列第一,其次是国寿的13.64万元,而新华保险略低于国寿为13.2万元。不过,以平均薪酬的涨幅来看,涨幅最高的为新华人寿的15%,其次是平安保险的10.9%,而涨幅最小的为中国人寿,平均年薪的涨幅仅为0.47%。
中国平安平均年薪最高
3月底是上市公司年报发布的密集期,也是坊间“乐此不疲”地进行上市公司年薪比拼的旺季。截至目前,4家上市险企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已披露年报。那么,保险业从业人员的的薪酬到底如何?
上述三家上市险企公布的2014年年报统计显示。2014年平安保险员工的平均年薪以17.61万元蝉联第一,国寿以13.64万元排名第二、新华以13.2万元垫底。
相对于其他行业内“高低悬殊”的薪资水平,四大险企员工的平均年薪一直以来都保持在近似的水平。2014年四家上市险企员工平均年薪保持在13.2万元到17.61万元之间;2013年险企员工的人均年薪在11.48万元到15.89万元之间;2012年人均年薪处于10.96万元与14.31万元之间。而2011年的人均年薪范围为9.19万-11.61万元。
根据记者统计,中国平安2014年的薪酬及奖金支出为327亿元;社会保险及其他福利支出为88.7亿元,职工薪酬合计为415.7亿元,较上一年的323.09亿元增长92.61亿元。
薪酬支出增长的同时,中国平安的职工数量,也由2013年的203366人扩张到235999人,猛增16%,而2013年的员工扩张仅为6.9%。在年报中,平安也指出,薪酬支出的增加与增员关系密切。
因此,根据中国平安2013年底的员工数量计算,其2014年人均薪资为17.61万元,比上涨10.9%。
员工人均薪资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人寿,其2014年的平均年薪与2013年相比,由13.42万元增加到13.48万元,仅增长了0.47%。而员工数量从2013年的100310人增加了2813人到103123人,微增2.8%。
在已公布年报的三大上市险企中,员工平均薪资最少的为新华保险。根据该公司2014年年报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14年12 月31 日,与新华保险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共有56487人,较2013年增加了1225人。此外,新华保险的“工资及福利费”支出为74.57亿元,从而计算出新华保险员工的人均年薪为13.2万元,较2013年上涨15%,涨幅为三家已公布年报的险企之最。
据记者统计,2013年员工平均年薪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以及新华保险,与2012年的情况基本相同。而2011年,这三家中,员工人均薪资最高的是新华保险(11.31万元),其次是中国人寿(11.09万元),而近三年来蝉联榜首的中国平安却以人均9.19万元的薪资水平排名垫底。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员工薪酬时,“职工薪酬实际列支”与“当年应付职工薪酬结余”口径选取的不同,会导致计算的结果不同。其实,利润表上应付职工薪酬余额,并非年底职工薪酬总额。绝大部分公司都是职工先完成一个月工作,到下月初再支付工资。年度结束之后,到下一年再发放年度资金。而财务报表的结算日是12月31日,因此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应付职工薪酬只是公司全年支付的职工薪酬总额的一小部分,
因此,一般认为,年薪的计算口径应为当年职工薪酬实际列支除以员工的总人数,而所谓的“实际列支”则应为“业务管理费”中的一项。
【关闭】【打印】 【纠错】
[责任编辑:
集成阅读:资本“围猎”险企 9家保险公司被收购和金控
作者:刘艾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超过60家经过股东“更新”的公司中梳理出五大趋势要点:万达、恒大、鸿商等大型实业集团收购牌照的用意,保险公司中原有股东之间的变更使得大股东收紧控制权,电商巨头对保险的定义,创业公司以及互助保险新模式的“鲶鱼效应”以及上市之路。
  2015年是保险业“股权变更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2014年12月迄今的12个月里,已有至少33家保险公司正在或已完成股权变更,包括被收购(9家)、大股东收紧份额(13家)、集团内转让股权(5家)、上市清理(2家)等。
  如果再加上由新资本进入保险业所带来的新开业14家,及年内新批筹9家,发生股权变动(含新增资本)的保险公司数量已占保险公司总数量的约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超过20家上市公司年内扎堆发布了拟设立、产险、、保险和互助保险等类型保险公司的公告。
  不同寻常的现象意味着,保险业的股东资本属性正在进入迭代期。
  大致而言,早年成立保险公司的部分中资、外资股东正在选择性退出,而新崛起资本,尤其是民营地产、医药实业和电商巨头,或看好寿险长期资金输血功能,或看好健康险是医疗改革中关键杠杆,或看产险灵活多变的场景附属黏性,或者前三种功能的融合变种,正在有针对性的促使着保险业从产品到运营、从内容到功能产融多样化发展的新阶段。
  9家保险公司被收购和金控
  本文“收购”是指公司通过股权交易取得保险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尽管不一定达到《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30%股权标准,但新资本成为现有保险公司第一大股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去年底至今,共有9家保险公司被收购或金控。
  分别是:收购11.55%股权;恒大地产(03333.HK)39.39亿元收购(后更名“恒大人寿”)50%股权;中银保险12.75亿元收购人寿(后更名“中银三星人寿”)51%股权;鸿商集团收购50%股权;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收购民安51%股权;(,)(600100.SH)收购(后更名“同方全球人寿”)50%股份;镇江和融收购弘康人寿19%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华邦控股收购华农财险20%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蚂蚁金服12亿元收购国泰产险60%股权(尚未获批)。
  此外,还有中华联合集团、人寿、等公司曾有意愿股权变更。今年7月,中民投及旗下中民国际拟以22亿美元收购思诺国际保险集团全部股权。
  进军保险业的资本属性中,以地产为主,医药、实业、电商等也在其中,大比例控股购入的目的不一,或是为了组建主题金融版图的全牌照战略,或是为了便于资本市场操作。
  以万达为例。
  万达集团董事长在做年中工作报告时称,下半年要完成银行、证券、保险等三家公司的并购,加上已有的金融产业,正式成立万达金融集团。林对金融集团有很大期许,甚至认为“有超过万达文化和万达商业两者市值总和的可能”。
  但万达金控并非一路畅通。一位接近万达金融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万达金融集团原本在2014年就计划成立,当时拟任负责人为有银行和投行背景的,后万达集团对金融板块的架构又进行调整,将互联网和电商平台也融入金融板块,万达金融总裁由原万达商业地产董事、高级副总裁曲德君出任。
  王健林将万达的“互联网+金融”归纳为:掌握万达体系内数十万商家的现金流入口,研发云POS机,并对其作信贷考核、发放和回收;万达金融除了发放贷款,还可以做理财产品、做消费金融等。
  “尽量不建金融实体店,如果万达商家每个有100万信贷,万达金融就是万亿规模。”王健林称,金融集团在并购企业时,一开始就要把架构设计到位,保证国内国外都能上市。
  恒大的寿险策略相对更加激进。
  恒大人寿更换股东、公司名后,即举行了千人“誓师大会”,并向系统内员工全员推广恒大人寿,主要为年化利率在7%-8%不等的万能险。从业内产品现状来看,这样的回报率确有吸引力。恒大集团称将在12月底前,收入确保突破100亿元,力争300亿元。而300亿元,是一家成立数年的中型寿险公司大约一年的保费收入。
  尽管今年以来,监管层对寿险公司互联网渠道销售万能险、投连险等理财型险种有明确限制并强调流程规范性(如自动退保、承诺收益率等),8月以来不少寿险公司的产品在第三方理财网站上下架,但已经挡不住寿险理财型产品收入今年前10个月同比大幅增长91%。截至10月底,寿险投资款的规模(6564亿元)跟整个产险业的收入规模,相差仅不到300亿元。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股权产融结合的程度愈加深入和复杂。地产、电商、金融,三大领域巨头交叉持股、相互合作的趋势正在凸显。
  “不能简单的理解谁控股了谁,资源就会向谁倾斜。”一位电商巨头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以蚂蚁金服为例,之前与腾讯和共同发起设立了众安在线,今年又收购了国泰产险,同时正在筹备设立信美相互人寿保险,但年初的增资中,资本、、等都在蚂蚁金服新股东名单中。”
  大股东收紧保险公司股权,曲线上市
  股权变更梳理中,还有一大类(15家)明显特征是保险公司中,大股东主动或被动收购中小股东股权,使得大股东持股比例不断攀升,从原来分散的股权逐渐过渡到集中控制。
  这些案例包括,深圳市钜盛华股份公司从另外两家股东手里接盘7亿股股权,实现对前海人寿51%控股;(,)(600191.SH)拟募集317亿元增资华夏保险实现不超过51%控股(尚未获批);(,)(600291.SH)通过收购并增资的方式拟控股天安财险50.87%股份;(,)(000627.SZ)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募集98.5亿元购买股份并增资,最终控股为51%(尚未获批)。
  由此,“曲线上市”的途径正在形成趋势。西水股份对天安财险非公开发行股份收购的方案,近期已经获得的原则上同意,重组事项仍需报证监会核准。同类型的还有华资实业和天茂集团实际控制人。入手保险牌照后,三家上市公司不但转变了行业性质,今年内三只股票都有至少两位数的涨幅。
  大比例控股寿险公司后,资本市场运作功能凸显。
  例如,人寿自7月起至少有13次出手增持的记录,涉及(,)(600620.SH)、(,)(600621.SH)、新世界(600628.SH)、(,)(600133.SH)、(,)(000004.SZ)、(,)(600206.SH)等多家上市公司。
  再如,前海人寿及其一致行动人近期三度增持万科A(000002.SH),并全部达到举牌红线,一度成为万科A第一大股东。此外,前海人寿五度举牌南玻A(000012.SZ)、三次举牌(,),华侨城A(000068.SZ)、(,)(000601.SZ)、(,)(600101.SH)等都在举牌范围中。
  控股后的资本几乎都是朝全牌照的目标发展。
  深圳市钜盛华股份公司控股前海人寿,今年11月又组建新疆前海联合财险;天茂集团实际控制人控股国华人寿,同时还拥有安盛天平产险;(,)(000046.SZ)集团除了通过子公司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公司控股民安财险外,计划通过该公司联合巨人投资联合发起设立亚太再保险公司,此外,华电收购中德人寿未果后,有消息称的巨人有意深度参与,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见任何公告和监管批复。
  除了上述大比例控股之外,还有合资公司外资退出的案例。
  如(中法人寿、中航三星人寿同理),日本生命对长生人寿持股降至30%;亦有公司治理出现问题经过监管介入后回归正轨的案例如正德人寿(后更名为“君康人寿”),更名后,新股东控制权更加集中,原股东美好控股占比由原来的20%下降至6.6%。清华控股持股中融人寿升至20%成为第一股东后,(,)(000540.SH)近期公告,其全资子公司贵阳金融控股拟收购联合铜箔10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中融人寿20%的股份,与清华控股成为并列第一大股东(尚未获批)。此外,民生人寿、浙商财险、都邦财险、安诚财险、利安人寿等大股东的股权占比都在进一步浓缩,持股5%以内的小股东陆续退出。中天城投11月还通过贵阳金控发起设立华宇再保险。
  也有为了明年上市而不断清理股权的两家公司:和。
  过去的一年半,人寿共计发行了140亿元的债券,同时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五次的变更股权,泰康人寿第一大股东嘉德拍卖的持股比例上升至22.7485%。、中远财务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01800.HK)、这五家原来的大股东,陆续转让出其所持有的全部股权。
  鲶鱼效应
  不论是今年新批筹的保险机构,还是公告称拟成立的组织,互联网标签痕迹颇重。
  寿险牌照今年仅中华联合寿险一家批筹并开业,产险尤其是地方性产险和互联网产险牌照的开放则相对顺利。
  多样性的体现,在于除了互联网产险公司外,保监会还批筹了航运险、信用保证保险等专业公司、宝付通第三方支付公司等。相互保险的牌照也很可能将在明年破冰。
  一方面,监管机构对寿险牌照的发放持谨慎态度,“寿险不好做,新寿险公司是不是只能靠理财发展规模,仍需要探讨。”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但另一方面,在运用中,监管层更多持有“多观察、多探索”的态度,“关联交易并非绝对禁止,只需要更多维度披露;海外投资每单绝对值大但整体量还比较小;股票等权益类保险资金参与的占比最高也不到15%,如果保险资金在风险控制下可以做到更有竞争力投资收益,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另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杠杆保障确实有需求,但从需求到真金白银付钱购买,又是很大一道坎。我们为何不在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中嵌入高保额广覆盖的寿险保障功能?用利差来覆盖死差和费差才是保险公司的竞争力。”一位研究并投资互联网保险的天使投资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成熟的寿险公司,例如泰康和,成立产险,除了完成全牌照和产业链外,更多在用碎片化产险产品亲近各种场景,达到获客和维持用户黏度的目的。
  一位接近泰康在线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泰康15年的互联网探索史,此前一直在自营渠道和依附第三方平台之间摇摆,加上寿险重资产、低频率的特点,在获客时受到较大限制。泰康在线的成立,更深一层功能是为了利用碎片化产品,帮助寿险主业导流,并维持客户忠诚度。
  多元的社会资本参与,正在发挥鲶鱼效应,刺激保险业的传统思维,促使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创新产品。越来越多的第三方中介平台,开始绕过牌照的限制,定位于做“产品设计师”的角色,在不同客户群、场景中寻找并设计成保险产品,再寻找保险公司“贴牌”出单。
  “只要有一家保险公司愿意按照我们设计的产品来做,有了市场良好反馈,其他的公司也都会开始重视。如此、寿险产品亦如此。”一家电商平台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拟筹备保险机构的股东名单中,不乏(,)(600518.SH)、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哈尔滨(,)(002437.SZ)、(,)(300146.SZ)股份公司、(,)(300318.SZ)光电技术公司等医药和临床检测产业公司。
  自去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的若干意见》后,健康险的定义外延得到扩张。一方面,将现在主要靠报销型的产品扩大到了前端健康管理和养生护理,另一方面,增加了医疗责任险等范围,并且鼓励为健康科技产业融资提供支持。
  “这些都扩大了现在国内健康险经营机构的工作职能范围。我们理解的是国务院希望通过商业保险这支"市场化杠杆"多方面促进深化医疗改革进程。”一位大型寿险公司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除近期康美药业公告筹备健康险公司外,、、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LFC.N)也都在排队申请专业健康险公司牌照中。除了传统健康险,保险公司利用互联网社交模式与健康管理对接而创新的新型健康险,例如众安在线的“步步保”和的“种牙险”,这类产品培植的用户规模在不断扩容中,而这一部分,可看作是培养用户了解健康、人寿保障的良性入口。
  除投资理财类险种同比增速达到91%外,今年增速第二高的为健康险业务。前十个月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027亿元,同比增长48%。
(责任编辑:郝运 )
11/10 01:3711/10 00:1011/05 22:2711/03 01:3311/02 01:29
保险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品活动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4月份人身险环比降四成 16家险企万能险保费同比翻番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作者:
  随着今年前4个月保费收入数据的公布,自去年4月保监会公布人身险公司细分保费指标数据以来,各公司分项数据一年的变化得以呈现。
  一年间,在受人关注的反映万能险数据的指标上,各公司出现了明显差距。人保健康1-4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以60余倍的同比增长&傲视群雄&,而与此同时,亦有9家险企万能险保费同比降幅超过50%。另外,对于相对&冷门&的投连险业务,行业内也出现了分歧。
  4月份单月保费普降
  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5992亿元,同比增长35.5%,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等3个细分险种的保费同比分别增长33.5%、61.7%、21.1%。
  尽管今年以来的累计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但4月份单月的情况则明显不同。据《证券日报》(保险周刊官方微博微信:证券日报微保险)记者统计,3个细分险种的同比及环比6项增速指标中,仅健康险同比和意外险同比两项指标录得正数,其余4项均为负值。
  从4月份单月看,人身险保费仅录得749亿元的保费,与去年同期及今年3月份相比均下滑,降幅分别为4.6%、43.2%。不同险种中,寿险4月份保费592亿元,同比下滑11.5%,环比减少45.1%;健康险108亿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2.2%、环比下降38.6%;意外险保费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21.8%、环比减少24.2%。
  70家人身险公司共计实现规模保费755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原保险保费收入5865.7亿元,同比增长35.5%,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1669.4亿元,同比增长31.1%,投连险账户新增23亿元,同比减少37.5%。
  新交投资款数据存差异
  在最受关注的反映公司绝大多数万能险保费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指标的同比增速上,各公司也呈现出了明显差异。据《证券日报》(保险周刊官方微博微信:证券日报微保险)记者统计,16家险企该数据同比增幅超过100%,与此同时,亦有9家险企同比降幅超过50%。
  1-4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同比增幅最大的是人保健康,该公司这一指标以13.88亿元的规模实现60余倍的同比增长。
  人保健康官网显示,该公司目前在售十余款万能型的个人护理及团体护理保险产品,这些产品中,4月份的结算年利率最高的是惠享连年个人护理保险(万能型),结算利率为5%,健康宝个人护理保险(万能型)和康利相伴个人护理保险(万能型)的结算年利率最低,为3.85%。
  2013年年报显示,人保健康2013年亏损7.9亿元。在其2013年以规模保费计量的五大产品中,两款万能型产品以15.1亿元、12.8亿元的保费收入分居第二位和第三位。
  与人保健康截然不同,9家公司的保户新交投资款增速同比降幅超过50%。其中,交银康联甚至有100%的降幅,其1-4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零;另外,民生人寿(同比减少99.6%)、人保寿险(同比减少88.3%)、新华保险(同比减少76.8%)等公司在列,其中,人保寿险、新华保险银保业务均在进行以期交为重点的转型。
  五险企新推投连险业务
  除了对万能险产品策略差异外,对于投连险业务开展与否,各险企在一年间也呈现出进入或退出的迥异态度。
  与去年4月底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保费为零的情况不同,今年包括弘康人寿、国华人寿、建信人寿、中宏人寿和北大方正人寿在内的5家险企的投连险业务均有不同规模的新增保费。其中,1-4月的投连险独立账户累计新增保费最多的是弘康人寿(1.79亿元),其后依次是国华人寿的6720万元、建信人寿的878万元、中宏人寿的400万元和北大方正人寿的71万元。
  今年以来,保监会陆续批准了多家公司设立投连险账户的申请,包括阳光人寿稳健收益投资账户,弘康人寿的安心成长投资账户,国华人寿的激进型、稳健型、保守型、灵活型投资账户,君龙人寿的稳健收益投资账户和平衡收益投资账户,合众人寿的稳健收益型投资账户等。
  投连险业务领域有进入者的同时也不乏退出者,生命人寿和中英人寿就是其中的代表。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生命人寿和中英人寿的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保费均为零,与去年同期相比的降幅为100%。此外,阳光人寿(-98.7%)、泰康人寿(-91.8%)、海康人寿(80%)的投连险新增保费同比降幅也在八成以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十六个民族都是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