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s认证中监视和测量设备一览表的控制中接收准则是什么意思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IRIS标准02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IRIS体系审核检查表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IRIS体系审核检查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关于GB/T 标准8.2.4条款的理解与实施-学术交流-陕西iso9001-西安iso9001-陕西iso9000认证-西安iso9000认证-陕西质量认证-西安质量认证-恩格威陕西认证中心
当前位置: >
关于GB/T 标准8.2.4条款的理解与实施
通过学习和审核,不断提高对GB/T标准认知水平,现根据8.2.4条款&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的理解,结合对标准中其它条款(7.4.3、7.1、7.5.1、7.5.3、8.2.3、 8.3)的要求,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8.2.4条款的要求和对该条款的理解
1. 8.2.4条款的内容要求(标准内容)
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见4.2.4)。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见7.1)已圆满完成前,不应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2. 对8.2.4条款的理解
8.2.4条款要求组织按照7.1c)策划的 &产品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活动&及&产品接收准则&,&在产品实现的适当阶段&实施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的对象为&产品的特性&, &适当阶段&指产品的实现过程,如产品的&采购过程&&进货检验&,&过程检验&、&产品最终检验&等。策划的安排是指按照组织QMS文件、技术规范、过程规范、产品质量计划或产品执行标准中,规定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测量方法、抽样方案、接收准则、记录等。&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是指保存符合接收准则的相关监测记录,如进货检验单、材质化验单、工序检验记录、成品检验记录等。&记录应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是指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应由组织的授权人员进行并放行,非授权人员不得放行产品。&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所策划的安排(见7.1)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是指安排的所有活动和项目均已完成和满足要求后才能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当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未完成或产品特性未满足要求时需要放行产品或交付服务时,必须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或顾客批准。而对于通过监视和测量发现的未满足要求产品或服务的放行或交付,则按8.3条的要求实施控制。
3. 8.2.4条款与7.4.3、7.5.3、8.3、7.5.1e) f) 、8.2.3等条款之间的关系
7.4.3是采购产品的验证,8.2.4是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在进货检验部分有重复,这是从&采购过程&和&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不同的两个过程叙述的结果。
7.4.3是从采购过程&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所进行的一项验证活动,它是采购产品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符合采购要求的采购产品才是&采购过程&所要求的输出。而8.2.4是从测量、分析和改进的角度提出的产品监视和测量要求,这里采购产品的验证就是产品的进货检验,是一致的。采购产品的验证活动,如到供方现场验证,实施进货检验等由7.4.3作出规定,而具体的进货产品实施的检验活动可以按8.2.4的要求进行。
例:采购锻件:既要实施验证,又要对产品实施测量。验证的是供方提供的锻件数量、材质报告、检验报告、批号/标识等与公司规定的接收准则的符合性;测量(检验和试验)的是锻件的尺寸、机械物理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检测)等试验,通过测量,可进一步验证供方提供的材质报告、检验报告等与公司规定的接收准则的符合性。
7.5.3要求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进行标识;8.3是不合格品控制;7.5.1e)是对生产和服务实施监视和测量; 7.5.1f)是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它们和8.2.4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实施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过程中要实施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出现的不合格品要按8.3进行控制,8.2.4所确定的不合格品的输出就是8.3的输入,两者之间密切联系。对产品而言,7.5.1e)与8.2.4的要求是一致的,但7.5.1 e)只是提出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要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而8.2.4提出了产品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实施监视和测量,其内容扩大了。7.5.1f)提出了放行、交付的实施,而8.2.4对实施产品放行、交付从产品检验的角度明确了要求并作出了具体规定。
8.2.3条与8.2.4条的关系:主要是监视和测量的对象不同(过程、产品)。8.2.3条是对过程监视和测量,以证实过程能力实现所策划的结果。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8.2.4条是对产品监视和测量,是测量产品的特性是否符合接收准则的要求。
例1:热处理过程:测量热处理炉的温度属于过程监测,目的控制温度是确保热处理过程符合规定的能力;在热处理过程完成后,对热处理零件进行硬度试验、拉力试验、探伤试验等则是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测量。
例2:服务行业:服务行业的产品是服务,可理解成服务提供过程的结果,应该用组织制定的服务标准来检验;而服务的好坏又体现在各个过程中,此时,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与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联系往更紧密。
二、8.2.4条款审核思路与实施
8.2.4条款是中心规定的专业审核条款,现结合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策划审核检查表,提出现场审核思路如下:
与受审核方代表沟通,结合7.1c)了解组织策划了:
1)哪些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活动(如进货产品检验、过程产品检验、成品检验等)?
2)哪些产品接收准则(如进货产品检验指导书、过程产品检验指导书、成品检验指导书、产品执行标准等)?
3)策划了哪些产品质量记录?
4)调阅相关文件并判断产品接收准则(检验指导书等)是否充分(即是否符合相关的产品执行标准要求的检测项目和顾客要求)?
注意:现场审核时应特别关注产品执行标准的有效性,企业标准的要求应高于国家/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有效期一般是三年,到期的必须再注册备案。
1. 进货检验的审核
与受审核方代表沟通,结合7.4.3条款了解组织的进货检验产品和服务有哪些(如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委外工序等)?输出了哪些进货产品接收准则(如原材料进货检验指导书、外购件外协件进货检验指导书、委外工序进货检验指导书等)?
根据以上进货产品种类和特点选择相应的审核抽样方案,调阅和抽取这些采购产品的历史进货检验记录,以及审核时现场正在进行的进货检验活动及记录,确认进货检验和试验活动及结果是否符合7.1策划的要求。
注意:对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影响大的采取产品要重点关注。
2. 过程检验的审核
与受审核方代表沟通,结合7.5.1、7.5.2条款及产品工艺流程,了解组织策划了哪些过程检验过程(如首件产品检验、自检、工序间巡检、工序完工检验等)和相关的过程检验准则(如首件产品检验规定/方法、过程检验指导书、过程检验抽样方案、理化试验方案等)?
根据以上过程检验准则及产品工艺流程特点选择相应的审核抽样方案,调阅和抽取生产过程中相关产品的过程检验历史记录和当天现场(生产/服务)正在进行的产品实现过程的过程检验活动及记录,确认检验和试验活动及结果是否符合7.1策划的要求。
注意:对关键/重要质量控制点、特殊过程涉及的产品/服务应重点关注。
3. 最终产品检验的审核
与受审核方代表沟通,结合审核5.4.1、7.1c)、7.2条款时得到的相关信息,查阅实施最终产品检验的部门有哪些成品检验接收准则?
根据提供的最终检验接收准则,选择相应的审核抽样方案,调阅和抽查与申请范围相关的所有最终产品的历史检验记录,以及当天现场正在进行的最终产品的检验活动和记录,确认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活动及结果是否符合7.1策划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每一种类型和特点的产品或服务应抽取3~12个样本。
注意1):对产品执行标准中要求的型式试验、例行试验、出厂检验试验要求应重点关注。
例: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5)中规定:
型式试验项目:1)温升极限的验证;2)介电性能验证;3)短路耐受强度验证;4)保护电路有效性验证;5)电报间隙和爬电距离验证;6)机械操作验证;7)防护等级验证。
这些试验可按任意次序在同一样机上或在同一型式的不同样机上进行。如果成套设备的部件作了更改,只在这种更改可能对试验结果产生不利时才必须重新进行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项目:1)检查接线,必要时,通电操作试验;2)介电强度试验;3)防护措施和保护电路的连续性。
注意2):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结果、检测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
注意3):涉及CCC强制性认证、生产许可的产品必须提供相关的有效证件和一致性。(此条与组织申请的证书产品覆盖范围至关重要)。
例:小功率电机、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照明灯具需CCC认证;防爆电机、防爆空调、防爆电加热器需生产许可证(用于煤矿、矿井的需安全认证证书)。
与此同时,在现场审核时要按产品执行标准的规定,正确/有效的验证组织提供的型式试验报告、检测报告或出厂试验报告等证据。
注意4):现场审核时,应与受审核方代表沟通了解授权了哪些产品放行人员?现有被授权人员能力是否能胜任?配置的计量检测器具/设备是否充分和有效?&可请授权人员实际操作演示,确认他们对检验试验活动、接收准则的熟悉程度与操作的正确性,其目的是确认他们的能力。
三、8.2.4条款审核体会(过程方法在8.2.4审核中的应用)
GB/T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理论依据,我想结合自己这几年的审核谈谈对&过程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过程方法: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置/行动)&是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组织应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持续增强顾客满意&。标准4.1总要求a)~f)正是以&过程方法&的思路提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这是GB/T标准总的原则和方向。实施GB/T的组织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应按照标准4.1条款的要求识别、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那么8.2.4条款在标准中的任务是什么呢?如何按&过程方法&实施8.2.4条款的审核呢?
GB/T 标准4.1e)中要求&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对于产品而言,7.4.3采购产品的验证中关于&组织应实施检验&&,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及7.5.1e)生产和服务的提供中关于&实施监视和测量&的要求正是4.1e)在采购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中的展开和应用,如何实施则正是8.2.4条款的任务。标准8.2.4条款是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既然是过程,该条款当然也具有过程的特性,即具有过程的基本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输入&策划&实施&检查&输出&改进&的基本要求。根据审核实践,我编制了8.2.4条款过程审核方案表如下,供大家参考。
GB/T 标准8.2.4条款过程审核方案表
形成的文件资料(增值)
明确产品对象(采购产品、过程产品、成品)
采购产品接收准则
过程产品接收准则
成品接收准则
确定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方案
制定进货检验规范
制定过程检验规范
制定成品检验规范
计量器具配置计划
检验员的职责/授权
8.2.4质量/采购部
8.2.4质量部
8.2.4质量部
7.6/7.3.3 质量部
5.5.1/8.2.4 人力/质量
进货检验规范
过程检验规范
成品检验规范
检验员职责/授权书
开展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采购计划单
按采购计划单进行进货检验生产计划单
按生产计划单进行过程检验
按生产计划单进行成品检验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的实施
配置的计量器具适宜性/有效性
7.4.3采购部
8.2.4质量部
7.5.1a),e)/7.5.2生产部
8.2.4质量部
8.2.4质量部
7.5.3/质量部
7.6/质量部
采购计划单
生产计划单
进货检验记录
首件检验记录
过程检验记录
成品检验记录
生产现场察看
计量器具标识
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进行检查
检验人员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进行工序能力分析
建立质量数据档案
8.2.3/质量部
8.2.3/质量部
8.4/质量部
8.4/质量部
错漏检统计表
工艺纪律检查记录
质量统计报表
不合格品统计表
统计分析图表
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不合格产品
质量统计数据
产品符合性信息
7.5.1/生产部
8.3/质量部
8.4/数据分析
5.6c)质量部
质量记录表
不合品记录
质量统计报表
管理评审输入
产品质量改进
修订产品检验规范
工序能力分析和改进
产品质量进行改进
检验人员进行培训
8.5.1/质量部门,相关部门
产品检验规范
工序能力改进计划
质量改进计划
在实际审核过程中,可以按上述&输入&策划&实施&检查&输出&改进&的过程审核思路进行8.2.4条款的审核,与8.2.4相关的条款(如:7.4.3、7.5.1e)、7.5.3、7.6c)、8.3、8.5.1、)可在审核8.2.4条款时同时进行。实施过程审核的关键是审核计划的编制要充分考虑到组织的实际过程,按PDCA的审核思路编制审核检查表,才能使过程审核方法得以充分和有效实施。
由于本人的专业知识与审核水平、审核能力、经验有限,对标准和过程方法的理解很不够充分,还望各位审核专家和老师多多批评指正,以便指导我在审核过程中持续改进。&&&&&&&&&&&&&&&&&&&&&&&&&&&&&&&&&&&&&&&&&&&&&&&&&&&&&&&&&&&&&文档分类: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1测量管理体系1.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221.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本标准等同采用ISO《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all)仅起指导作用。本标准代替GB/T94和GB/T00。本标谁与GB/T94和GB/T00的主要差异如下:——明确测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的作用,与GB/T19001标准协调一致;——明确满足计量要求是测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体现GB/T19000标准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本标准未使用术语“检定”。当计量要求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时(7.2.2),计量确认与检定相同。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在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顾客在规定所要求的产品时;?供方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立法和执法机构;?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定的审核。GB/T19000标准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过程方法。应当认为测量过程是支持组织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图1显示了适于本标准的测理管理体系模式。本标准包括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指南两部分,可用于改进测量活动和提高产品质量。“要求”以正体字出现。“指南”在相应的“要求”段落后面的框内,以斜体字出现。“指南”仅作为信息而不是对“要求”的增加、限制或修改。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他标准的任何要求。遵从本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满足其他标准中规定的测量和测量过程控制的要求,例如,GB/T1的7.6和GB/T2的4.5.1。3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现8.4改进顾客测量要求顾客满意5管理职责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6资源管理7.1计量确认7.2测量过程测量结果输出输入图1测量管理体系模式1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它规定了测量管量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确保满足计量要求。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GB/T19001、GB/T24001和任何其他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本标准不拟替代或增加GB/T15481(idtISO/IEC17025)标准的要求。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椐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VIM:1993国际通用计量基本术语(BIPM、IEC、、ISO、IUPAC、IUPAP、OIML)。3本标准应用GB/T1和VIM:1993中给出的以及下述的术语和定义。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4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测量管理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4测量管理体系应确保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指南规定的计量要求从产品要求导出。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都需要这些要求。要求可表示为最大允许误差、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力、环境条件或操作者技能要求。组织应规定属本标准所确定的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在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内容时,应考虑由于不符合计量要求而带来的风险和后果。测量管理体系由设计的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见图2)和必要的支持过程构成。测量管理体系内的测量过程应受控(见7.2)。测量管理体系内所有的测量设备应经确认(见7.1)。测量管理体系应按照组织制定的程序更改。5组织应规定计量职能。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必要的资源以建立和保持计量职能。指南计量职能可能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或分布在整个组织中。计量职能的管理都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计量职能的管理都应该确保:a)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并转化为计量要求;b)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c)能证明符合顾客规定的要求。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为测量管理体系规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应规定测量过程和性能判定客观准则、程序及其控制。指南在不同的组织层次,这种质量目标的例子有:——不会因不正确的测量而拒收合格的产品或接受不合格产品;——测量过程失控的发现不超过一天;——按照允许的时间完成所有的计量确认:——不存在不清晰的计量确认记录;——按制定的计划完成所有技术培训项目;——测量设备的停机时间减少到规定的百分比。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系统地评审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评审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必要资源。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利用管理评审的结果对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正,包括改进测量过程(见第8章)和评审质量目标。应记录所有的评审结果和采取的所有措施。6计量职能的管量者应规定测量管理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职能,并形成文件。指南这些职责可用组织结构图、岗位说明书和作业指导书或程序来规定。5本标准不排除使用计量职能部门之外的专业人员。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有关人员具有可证明的能力,以执行分配的任务。应规定所要求的专门技能。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提供培训以满足已识别的需要,保存培训活动的记录,评价格训的有效性并予以记录。员工应认识到他们所承担的职责,清楚他们的活动对测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指南可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来获得能力,并通过测试和观察其表现来证明。当使用正在培训中的员工时,应进行充分和适宜的监督。测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应形成必要详细程度的文件,并经确认,以确保正确执行以及实施的一致性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制定新的程序或更改现有的程序应经授权批准并受控。程序应现行有效,需要时可获得和提供。指南技术程序的依据可以是已发布的标准测量方法或顾客、设备制造者的书面文件。测量过程和结果计算中所用的软件应形成文件,并经识别和受控,以确保持续使用的适宜性。软件及其任何修改在启用前应进行测试和(或)确认,并经批准和存档。测试应在必要的范围内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有效。指南软件可以有向种形式,如固化的(内置的)、可编程的或成品供应的软件包。成品供应的软件可以不要求测试。测试可能包括:病毒检查,用户算法程序检查,或必要时为达到要求的测量结果而做的组合。软件配置的控制可帮助保持使用软件的测量过程的完整和有效。通过复制件进行存档、非现场保存或采取其他保护程序的手段,保证其可获得和必要的可追溯性。应保存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信息的记录。应有形成文件的程序以确保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指南记录的例子如确认结果、测量结果、采购、操作数据、不合格数据、顾客抱怨、培训、资格或其他支持测量过程的历史数据。应清楚地标识测量体系中所用的测量设备和技术程序,可以单独地或集中地标识。应有设备计量确认状态的标识。已确认用于某个特定的测量过程或某些过程的设备应清楚地标识或受控,以防止未授权使用。测量管理体系中所用的设备应与其他设备清楚地区分。在测量管理体系中应提供并标识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所需的所有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在确认有效前应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测量设备应在受控的或已知满足需要的环境中使用,以确保有效的测量结果。用于监视和记录影响量的测量管理体系内。指南由于计量要求的不同,测量设备能被确认用于某些特定的测量过程,而不被确认用于其他测量过程。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可以从产品的规定要求或被校准、验证和确认的设备和规定要求中导出。最大允许误差可通过参考测量设备制造者公布的规范或由计量职能来设定。测量设备的校准也可由负责计量确认的计量职能以外的组织进行。标准样品(标准物质)的特性可满足校准要求。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建立、保持和使用形成文件的程序来接收、处置、搬运、贮存和发放测量设备,以防误用、错用、损坏和改变其计量特性。纳入或撤出测量设备应有处理程序。6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测量过程有效运行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应形成文件。应监视和记录影响测量的环境条件。根椐环境条件所进行的修正应予以记录并用于测量结果。指南影响测量结果的环境条件可包括温度、温度变化率、湿度、照明、振动、尘埃量、清洁度、电磁干扰和其他因素。设备制造者为正确使用其设备,通常提供设备规范,给出测量范围、最大负载、环境条件限制等。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对外部供方为测量管理体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出要求并形成文件。应根据外部供方满足文件规定要求的能力对其进行评价和选择。应规定选择、监视和评价的准则并形成文件,并记录评价结果。应保存外部供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记录。指南如果利用外部供方进行检测或校准服务,供方应当能按实验室标准,如GB/T15481/ISO/IEC17025证明其技术能力。由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需按规定要求进行验证。7应设计并实施计量确认(见图2和附录A),以确保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满足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校准和测量设备验证。指南如果测量设备已处于有效的校准状态,不必重新校准;计量确认程序应当包括验证测量不确定度和(或)测量设备误差在计量要求规定的允许限内的方法。测量设备的操作者应得到与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状态有的信息,包括所有限制和特殊要求。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应适宜预期用途。指南测量设备特性的例子包括:——测量范围;——偏移;——重复性;——稳定性;——滞后;——漂移;——影响量;——分辨力;——鉴别力(阈);——误差;——死区。测量设备的计量特别是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见7.3.1),它可以与计量确认中的计量要求直接比较以实现计量确认。应当避免使用计量特性的定性表述术语,如“测量设备所要求的准确度”。用于确定或改变计量确认间隔的方法应用程序文件表述。计量确认间隔应经评审,必在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持续符合规定的计量要求。指南可利用以前确认的历史数据和先进的知识和技术确定计量确认间隔。在确定是否修改计量确认间隔时,利用测量过程统计控制技术的记录是有用的。校准间隔可与计量确认间隔相等(见OIMLD10)。每次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进行维修,调整或修改时,应评审其计量确认间隔。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上,对影响其性能的调整装置进行封印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改变。封印或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实施应保证一旦改变将会被发现。计量确认过程程序应包括当封印或保护装置被发现损坏、破损、转移或丢失时应采取的措施。7指南封印的要求不适用于那些不需要外部参照物而由使用者自己调整的装置,如调零装置。防止对软件或固件进行未授权改变所用的写保护技术应当予以特别注意。对什么样的测量设备应当封印,对需要封印的调整或控制装置以及封印材料,如标签、封料、线材、油漆等诸方面的事宜通常是留给计量职能决定,计量职能在执行封印程序时应当形成文件。不是所有测量设备都需要封印。适用时,计量确认过程的记录应注日期并由授权人审查批准以证明结果的正确性。应保持并可获得这些记录。指南记录最短的保存时间决定于许多因素,包括顾客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和制造者的责任。有关测量标准的记录可能需要永久保存。计量确认过程记录应证明每台测量设备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需要时,记录应包括:a)设备制造者的表述和唯一性标识、型号、系列号等;b)完成计量确认的日期;c)计量确认结果;d)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e)计量确认程序的标识(见6.2.1);f)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g)相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h)设备校准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i)维护的详细情况,如调整、维修和修改等;j)使用限制;k)执行计量确认的人员标识;l)对信息记录确认性负责的人员标总识;m)校准证书和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文件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n)校准结果的溯源性的证据;o)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p)调整、修改或维修后的校准结果以及要求时的调整、修改或维修前的校准结果。指南校准结果的记录应当能够证明所有测量的溯源性,而且能够在接近原来的条件下能复现校准结果。在某些情况下,校准证书或报告中包括验证结果,用于说明设备符合(或不符合)规定要求。记录可以是手写的、打印的或缩微胶卷,也可以是电磁记忆装置或其他数据媒质。最大允许误差可由计量职能确定或参照测量设备制造者公布的规范确定。计量职能应确保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允许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记录。应对作测量管理体系组成部分的测量过程进行策划、确认、实施、形成文件和加以控制。应识别和考虑影响测量过程的影响量。每一个测量过程的过程的完整规范应包括所有有关设备的标识、测量程序、测量软件、使用条件、操作者能力和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其他因素。测量过程控制应根据形成文件的程序进行。指南一个测量过程可能限于使用单台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可能要求数据修正,例如由于环境条件所进行的修正。应根据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计量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规定要求而设计的测量过程应形成文件,并确认有效,必要时,征得顾客同意。对每一测量过程,应识别有关的过程要素和控制。要素和控制限的选择要与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引起的风险相称。这些过程要素和控制应包括操作者、设备、环境、影响和应用方法的影响。8指南在规定测量过程时,可能有必要确定:——确保产品质量所需的测量;——测量方法;——规定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设备;——执行测量人员所要求的技能和资格。可通过与其他已确认的效的过程结果比较,与其他测量方法的结果比较或通过过程特征的连续分析方法来确认有效的测量过程。测量过程应设计成能防止出现错误的测量结果,并确保能迅速检测出存在的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指南在测理过程控制上花费的力量应与测量对组织的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相区配。例如:高度的测量过程控制对那些包含有关键性的或复杂的测量系统,对保证生产安全的测量及由于测量结果不正确会引起后续的昂贵代价的测量来说是合适的。而对非关键部分的简单测量,低级别的过程控制就足够。这时过程控制程序可能就是与测量设备和应用类似的一般形式,诸如用手动工具测量机械零件。影响量对测量过程的影响应当量化。这可能需要为此设计并进行专门的实验和调查。当不可能量化时,应当利用设备制造者提供的数据、规范和警示。应确定和量化测量过程预期用途所要求的性能特性。指南特性的例子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稳定性;——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复现性;——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其他特性对于某些测量过程可能是重要的。测量过程应在设计的受控条件下实现,以满足计量要求。受控条件应包括:a)使用经确认的设备;b)应用经确认有效的测量程序;c)可获得所要求的信息资源;d)保待所要求的环境条件;e)使用具备能力的人员;f)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g)按规定实施监视。计量职能应保存记录以证明测量过程符合要求,记录内包括:a)实施的测量过程的完整表述,包括所用的全部要素(例如操作者、测量设备或核查标准)和相关的操作条件;b)从测量过程控制获得的有关数据,包括有关测量不确定度信息;c)根据测量过程控制数据的结果而采取的措施;d)进行每个测量过程控制活动的日期;e)有关验证文件的标识;f)负责提供记录信息的人员标识;g)人员能力(要求的和实际具备的)。指南对记录而言,测量过程控制中所用的消耗性物品,记录批号就足够了。计量职能应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允许形成、修改、出具和删除这些记录。9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评价测量不确定度(见5.1)。应记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确认有效前完成。对所有已知的测理变化的来源应形成文件。指南在测量不确定度表述指南(GUM)中给出了用于合成不确定度要素及提供结果时所涉及的概念和所用的方法。也可使有其他形成文件的和可接受的方法。有可能某些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与其他分量比较起来是较小的,从技术或经济方面来说仔细地确定它们是不可取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应当记录这种决定和其理由。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为确定的记录测量不确定充所做的努力应当与测量结果对组织的最终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性相匹配。确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记录时可对类似型式的测量设备给予一个通用的陈述,并同时对每个独立的测量过程所特有的变化给出说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应当考虑测量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在分析以前的校准结果和评价几种类似的测量设备的校准结果时适当地采用统计技术有助于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价。计量职能的管理者应确保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对SI单位的溯源应通过相应基础或自然常数实现,自然常数的值与SI单位的关系是已知的,并被国际计量大会和国际计量委员会推存。在合同情况下,使用公认的标准只有在双方同意且不存在SI单位式不存在已被承认的自然常数时才使用。指南溯源通常是通过其本身溯源到国家测量标准的可靠的校准实验室来实现。例如,符合GB/T15481/ISO/IEC17025要求的实验室可以认为是可靠的。国家计量研究机构对国家测量标准和它他的溯源负责,包括国家测量标准保存在其他机构而不是国家计量研究机构的情况。测量结果也可以通过进行该种测量的外国计量研究机构溯源。有证标准样品(有证标准物质)可认为是参考标准。测量结果的溯源记录应根据测量管理体系、顾客或法律法规要求的期限予以保存。8计量职能应策划和实施所需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分析和改进,以:a)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b)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计理职能应利用审核、监视和其他适用技术以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计量职能应就顾客的计量要求是否已满足来监视有关顾客满意的信息。应规定获得和使用信息的方法。计量职能应策划并进行测理管理体系审核,以确保其持续有效地实施和符合规定要求。审核的结果应报告给组织的管理层中受影响的部分。应记录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结果和体系的所有更改。组织应确定保立即采取行动以消除检查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指南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可以作为组织管理体系审核的一部分进行。GB/T19011提供了体系审核的指南。测量管理体系审核可由组织计量职能、合同方或第三方人员进行。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负责的区域。在构成测量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中,应监视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监视应按照形成论据的程序和确定10的时间间隔进行。监视包括确定所用的方法,方法中包括统计技术和它们的使用范围。通过确保迅速发现存在问题和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测量管理体系监视应能提供防止偏离要求的机制。这种监视应与不符合规定要求所产生的风险相匹配。测量和确认过程的监视结果和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形成文件以证明测量和确认过程持续地满足文件的要求。计量职能应确保发现任何不合格,并立即采取措施。指南应当标识不合格要素以防止疏忽使用。在实施纠正措施前,可以采取临时措施(如相关工作计划)。已知任何测量过程已产生或怀疑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进行适当的标识,并停止使用直到已采取了适合的措施。如果已识别一个不合格的测量过程,其使用者应确定潜在的后果,进行必要的纠正,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由于不合格而更改某个测量过程,在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确认。指南测量过程失效,例如,由于核查标准损坏或操作能力改变,可通过如下的过程结果的信息来揭示:——分析控制图;——分析趋势图;——随后的检验;——实验室间比较;——内部审核;——顾客反馈。对已确认的测量设备怀疑或已知:a)损坏;b)过载;c)可能使其预期用途无效的故障;d)产生不正确的测量结果;e)超过规定的计量确认间隔;f)误操作;g)封印或保护装置损坏或破裂;h)暴露在已有可能影响其预期用途的影响量中(如电磁场、灰尘)。应将该设备从取务区中隔离或加以永久性标签或标志。应验证其不合格,并准备不合格取报告。这类设备在消除其不合格的原因并重新确认合格之前,不能返回使用。不能恢复其预期的计量特性的不合格测量设备,应有清楚的标志或用其他方式标识。这类设备用于其中他用途完成计量确认后,应确保其改变后的状态能清楚地显示出来,并包含有使用限制的标识。指南如果对已发现不适于预期用途的设备进行调整、维修或修改是不实际的,可以选择级和(或)改变其预期用途。降级使用时应当特别小心地使用,它可能与在外观上完全相相同的设备产生混淆。这不包括多量程、多功能设备,仅地某些范围或功能做了有限的计量确认的情况。如果在调整或维修前计量验证的结果已表明测量设备不满足计量要求,危及测量结果的正确性,设备的使用应确定潜在的后果,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这可能包括对用该不合格测量设备测量过和产品进行重新检查。计量职能应根据审核、管理评审和其他有关因素(如顾客反馈)策划和管理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计量职能应评审并识别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的潜在机会,必要时进行修改。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doc
文档介绍:
1测量管理体系1.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221.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1)本标准等同采用ISO《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