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怎么超频频

&&[&& 原创&&]&& 作者:
  本次超频测试使用的是,在进入BIOS界面之后,选择Extreme&Tweaker菜单,即可看到丰富的超频选项。首先,让我们将CPU&Core&Ratio设置为Sync&All&Cores,这样处理器的每个核心都会运行在相同的频率下。然后将处理器的倍频锁定在45倍,这样酷睿i7-6700K的每个核心的频率就都达到了4.5GHz。将处理器倍频调整为45倍处理器电压设为默认即可  由于4.5GHz的频率对于这款处理器来说,并不是很高,因此不需要手动条件处理器的电压。经过实际测试,发现平台在4.5GHz的环境中可以稳定的运行,在保存的相关的测试数据之后,让我们再次提升处理器的倍频。经过倍频和电压的调整之后,我们发现处理器无法稳定运行在4.7GHz和4.8GHz的超频环境下,因此只能采取第二套方案。将处理器倍频调整为48倍手动设置电压  由于Skylake处理器彻底开放了外频的设置,同时测试所用的主板也支持对处理器外频进行微调,因此我们就可以选择降低倍频提升外频的方式进行超频。首先来尝试一下133MHz外频搭配35倍倍频的设定,经过测试平台可以稳定运行,这时处理器的频率为4.65GHz。将处理器外频调整为133MHz,倍频调整为35倍将处理器外频调整为200MHz,倍频调整为24倍  最后,还是继续4.8GHz的挑战,在将外频设置为200MHz,倍频24倍的环境下,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但整体不够稳定,无法跑完全部的测试项目,因此本次的超频测试也就终止于4.8GHz,与处理器的默认频率相比,最终超频幅度为20%。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CPU系列 适用类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13995¥16996¥4997¥12998¥7799¥77910¥1299大源之地数码专营店
拥有一款能超频的处理器,是很多电脑发烧友的追求,处理器之所以可以超频,基于的是生产厂家不能完全控制良品率,只好把晶片测试后打一个比最高频低的、统一的频率,作为一个型号一起卖。
体质好的CPU, 可以通过增加电压,看看是否会出现不会发生”错误”的情况,由于这种”错误”仅在频率高的时候出现,CPU能在保持更高的频率上也继续保持使用,我们称之为超频,相比之下性能增益可以使我们玩起来酣畅淋漓。
Core i3-7350K处理器基于14nm Kaby Lake架构,双核四线程,频率4.2GHz。第七代酷睿i3处理器的核芯显卡也有小幅的升级,整合HD Grpahics 630核显,整体规格跟目前的SkylakeCore i3差不多,但频率要高很多,相应地TDP功耗也达到了60W,比目前的51W略高,但关键的是不锁频,这才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Intel为它加入了H.265 Main.10、VP9 8/10-bit格式的硬件解码与编码,可大幅降低4K视频、编码播放时的处理器占用率与功耗,让4K视频播放得更加流畅,对于经常看超清视频的用户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搭配的主板,Z270系列皆可,小编推荐华硕Z270M-PLUS、技嘉Z270-HD3P、微星Z270 PC MATE。同是1099的价格,既然要小超怡情,靠谱的主板肯定不能少。Z270M PLUS不仅接口齐全,同时也把处理器超频的性能发挥的也是淋漓尽致。
对比当年的一代神U:Core i7-2600K。全新的i3-7350K也完全不虚。在第七代酷睿架构和高主频的加持下,SYSMark 2014整机测试中i3-7350K与i7-2600K成绩基本持平,从数据上的对比还是挺给力的。
都说i3-7350K能超频了,我们自然不能给浪费了,什么?你说你是小白?没问题,我亲自教你,只需要六步设置就可以轻松搞定了。
1、开机时按F2进入BIOS ,在主界面将语言设置为中文
2、将AI智能超频设置为XMP。
3、设置CPU核心倍频,同时设置为SYNC ALL CORES
4、手动输入CPU核心倍频数值
5、进入AI TWEAKER/DIGI+VRM中设置CPU电压防掉电
按F10保存所有设置,重启进入系统,处理器超频成功。赶紧去体验超频的乐趣吧!不过提醒大家的是这是华硕主板的超频教程,其他主板可能并不相同,另外超频有风险,操作需谨慎哦!
毕竟CPU超频过度后,会导致温度提升!淘宝上有人报价1449元,够离谱,但正规行货相信也不会低于1000元。i3-7350K不仅在性能和价格做到了两全其美,而且Intel破天荒地开放了倍频,这是一颗能超频的平民神器。
最近大源之地活动价格优惠,早入手还有大礼,想要体验超频快感的朋友们现在是入手的好时机,快快收藏加购吧。&>&&>&&>&正文
CPU超频详细设置图文教程 CPU怎么超频
17:21:52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未知 编辑:向南 
2.BIOS设置超频法
  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主板都可以在主板BIOS中进行超频,而且这是比较理想的超频方案,以P4 2.0GA为例,开机会按下DEL键进入BIOS主菜单,然后进入“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选项,在这里我们可以设置CPU的外频、倍频以及CPU电压等参数,首先我们先来调整CPU的外频,利用键盘上的"上下"按键使光标移动到“CPU Clock”上,然后按一下回车键即可输入外频频率(比如133)。一般而言,在这里允许输入数值范围在100-200之间(如图4),可以以每1MHz的频率提高进行线性超频,最大限度的挖掘CPU的潜能。
  接下来需要设置内存总线的频率,在“CPU:DRAM Clock Ratio”中,我们选择外频与内存总线频率的比值,可以选择“4:3”、“1:1”或“4:5”三个(如图5),如果你使用的是DDR333内存,那么它的标准运行频率可以达到166MHz,刚才我们已经把外频设置成了133MHz,因此在此可以选择"4:5",让内存也运行在最高的水平,如果你使用的是DDR266内存,可以设置成“1:1”让二者同步工作。&
  第三步是调节CPU的核心电压,如果要想让CPU在一个高频率下工作,通常都需要适当的加一点儿电压来保证CPU的稳定运行。进入“Current Voltage”选项(如图6),P4 CPU的额定核心工作电压为1.5V,通常不超过1.65V电压都是安全的,当然,提高电压要保证稳定工作,尽可能的少加电压,比如1.55V尝试一下。设置完毕后保存退出,CPU就会运行在你设置的频率下了。
线性超频法
  为了让游戏跑的更快,不少用户都喜欢对CPU进行适当超频,但是超频总是有危险的,如果超频不成功,可能会导致AGP显卡以及PCI设备的直接损坏。所以不少厂商都在主板上应用了“线性超频”这一技术。应用该功能的主板可以逐兆赫兹的对处理器进行超频,把处理器的超频潜力发挥到极致,而这不会影响其它外设的性能。
  以大家常见的P4 1.7处理器为例,前端总线频率为400MHz,其外频则为400MHz的四分之一,也就是100MHz。而PCI总线必须保持在33MHz,AGP总线必须保持在66MHz,此时整个系统采用三分频,PCI总线频率刚好就是外频的三分之一。当外频提升至120MHz时,PCI总线频率就会达到了40MHz,AGP总线就会高达80 MHz。而线性超频设置刚好可以将AGP/PCI总线频率锁定在66MHz/33MHz,从而实现了外设安全超频。   理论总归是理论,我们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体会到线性超频的好处。以865PE主板为例,进入主板BIOS设置界面的“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选项,然后将“Auto Detect PCI Clk”后面的参数由“Disabled”改为“Enabled”,再将“Async AGP/PCI CLK”后面的参数由“Disabled”改为“66/33MHz”(如图7)。这样一来,无论处理器的外频怎样变化,AGP/PCI的总线频率都始终锁定在66/33MHz,AGP/PCI设备就不会因为非标准外频而无法正常工作了。
  接下来再将光标移动到“CPU Clock”这项,并将该项后面的参数调整为由133MHz~165MHz中的任意数字,如果想要细微的设置超频参数。只需要利用键盘上的数字键进行输入并回车(如图8),这样就可以对处理器的外频进行逐兆赫兹的线性超频了。设置完毕后按“F10”保存BIOS设置参数,重启电脑后就可以了,笔者的赛扬D原频率为2.53GHz,经过这样线性超频后,被超频至3.14GHz了。并且在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电脑其它设备都稳定运行,这证明了线性超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超频感。
软件超频法
  所谓软超频,其实是在WINDOWS下利用相关工具软件实现超频。软超频不必再为跳线而头痛。软件超频的原理很简单,它是通过控制主板上的时钟发生器(PPL-IC),也叫晶振芯片而产生不同的频率,从而达到超频的目的。即使操作失败,也不用拆开机器乱搞跳线,重启机器就可以恢复默认设置了,即方便又安全。
  以CPUFSB软件为例,运行CPUFSB软件,在主界面的“Mainboard Manufacturer”选主板厂商,在“Mainboard Type”下选择主板型号(如图9),接着就可以在“Frequency to set”选项里设置频率了。同样它会提供你的主板所支持的所有外频。设置好外频之后点击“Set Frequency”就可令超频生效。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文章内容导航
第2页:BIOS设置超频法
用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
单机游戏下载
综合热点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700k怎么超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