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r为什么不是物理比值定义法法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以下公式中不属于定义式的是(  )A.电流强度I=B.电容器电容C.导体电阻R=D.真空中点电荷电场场强2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中定义式错误的是(  )A.电势差B.磁感应强度C.电场强度2D.电阻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式中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A.加速度&B.电阻&C.电场强度&D.电容&rs4πkd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中定义式正确的是(  )A.加速度&a=F/mB.电场强度&E=F/qC.电场强度&E=kQ/r2D.电流强度&I=U/R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讲练测系列
2016年中考一轮复习讲练测课课通
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系列
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1备战2016年高考精品系列
2015年高考真题解析汇总精编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
学科网2015年高考专题-真题、答案与解析(可在线估分)
备战2015年中考二轮复习讲练测系列
中学学科网> 【答案带解析】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四个物理量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其中是用定义式表示的是( )A.电流强度I=U/RB.电势U=ε/qC.电场强度E=kQ/r2D.磁感应强度B=Φ/S
所谓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A、电流强度I与电压和电阻的大小有关,不是运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故A错误.
B、电势是电荷所受具有的电势能与该电荷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电势与电势能和电荷量无关,所以U=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正确.
考点分析:
考点1:物理学史
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哥白尼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0、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相关试题推荐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不考虑电子和α粒子的碰撞影响,这是因为( )A.α粒子和电子根本无相互作用B.α粒子碰撞不到电子,是因为电子体积极小C.α粒子和电子碰撞损失能量极少,可忽略不计D.α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力为零,是因为电子是均匀分布的
用某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飞出.如果照射光的频率增大,强度减弱.则光子的能量和单位时间内飞出金属表面的光电子数的变化是( )A.光子的能量增大,光电子数减小B.光子的能量增大,光电子数增多C.光子的能量减小,光电子数减少D.光子的能量减小,光电子数增多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两对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金属板PQ和MN,P、Q与M、N四块金属板相互平行地竖直地放置,其俯视图如图乙所示.已知P、Q之间以及M、N之间的距离都是d=0.2m,极板本身的厚度不计,极板长均为L=0.2m,板间电压都是U=6.0&102V.金属板右侧为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5&102T,磁场区域足够大.今有一质量为m=1&10-4kg,电量为q=2&10-6C的带负电小球在水平面上如图从PQ平行板间左侧中点O沿极板中轴线以初速度v=4m/s进入平行金属板PQ.(1)试求小球刚穿出平行金属板PQ进入磁场瞬间的速度;(2)若要小球穿出平行金属板PQ后,经磁场偏转射入平行金属板MN中,且在不与极板相碰的前提下,最终在极板MN的左侧中点O′沿中轴线射出.则金属板Q、M间距离最大是多少?
倾角θ为37&的斜面与水平面如图平滑相接,A、B两完全相同的物块静置于斜面上相距S1=4m,B距斜面底端的P点的距离S2=3m,物块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现由静止释放物块A后1秒钟再释放物块B.设AB碰撞的时间极短,碰后就粘连在一起运动.试求:(1)B物块释放后多长时间,AB两物块发生碰撞?(2)AB最后停在距斜面底端P点多远处?取sin37&=0.6,cos37&=0.8,g=10m/s2.
如图甲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ab、cd是相互平行间距L=1m的长直导轨,它们处在同一水平面内,左边通过金属杆ac相连,质量m=1kg的导体棒MN水平放置在导轨上,已知MN与ac的总电阻R=0.2Ω,其它电阻不计.导体棒MN通过不可伸长细线经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也为m的重物相连,现将重物由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释放后与导体棒MN一起运动,并始终保持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导体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其它摩擦不计,导轨足够长,重物离地面足够高,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请定性说明:导体棒MN在达到匀速运动前,速度和加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到达匀速运动时MN受到的哪些力合力为零;并在图乙中定性画出棒从静止至匀速的过程中所受的安培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不需说明理由及计算达至匀速的时间).(2)若已知重物下降高度h=2m时,导体棒恰好开始做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ac边产生的焦耳热Q=3J,求导体棒MN的电阻值r.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高中物理中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物理中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
||暂无简介
总评分4.5|
浏览量14016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学年浙江省高三(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值的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