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想买个单反或者微单,看中了佳能80d 佳能80d与尼康d72000 还有索尼微单α7这三个价格都差不多,镜头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您查找的资源存在问题,因而无法显示。想买个单反或者微单,适合女生用的,求分析佳能索尼的最新款的差异_百度知道
想买个单反或者微单,适合女生用的,求分析佳能索尼的最新款的差异
感觉单反是不是会不适合没用过的使用啊
提问者采纳
照片效果才是硬功夫,更傻瓜,而且有些微单还有一些好玩的后期效果软件。索尼的相机可不是他们专工的产品,也是相机里操作最复杂的。但是要是学会用了~~~~~呵呵。佳能是现在国内最流行的单反品牌,好照片大多是单反拍的,比较适合女孩子,这不全是广告效应。单反用起来是比较麻烦的,不会用的人照出来的效果还不如卡片机呢微单操作简单点、更轻便
如果买微单要买哪个型号呢,佳能的EOS M2吗
我没用过微单,实在不知道哪个型号好,说真的总觉得微单是卡片机与单反的混血儿,始终对这个产品有偏见。还是单反拿出去拉风,大伙都知道这个不便宜,微单懂的人不多。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一是熟悉相机本身的功能以及操作,这条可以学习一辈子,貌似人人会用,其实只用到机器本身20%的功能而已,不等于好照片”,还没有用好要想出好照片,外行越不会用它照照片。包括普通卡片机,越是高档专业的机器。“好机器,而且在很多时候,都得学习,二是学习摄影知识三是提高自己的美学底蕴
为您推荐:
单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女孩子出门玩,用单反还是微单比较好?
1,从来没用过单反~2,顾虑单反太沉,出去玩不方便~3,微单是不是过渡产品,有推荐的型号吗?4,我的卡片机,哎~我眼前美好的景色用它拍跟闹着玩似的~5,有朋友说,6千以下的单反都是扯淡,以我凡胎肉眼根本看不出差别,是真的吗?6,主要目的就是带着出去玩,自拍拍人拍景色~7,还是卡片机也能拍出好照片,只是我水平有限……
按投票排序
110 个回答
出门玩,单反微单都别考虑,越便携越好。推荐能塞进口袋的,烟盒般大小的索尼RX100。理由如下:《时代》杂志2012最佳发明之一。Flickr里使用率最高的卡片机。我用过,对焦很快,画质很好。顺便说,此货的二代,RX100 MARK2 要发布了,可关注。
我有多台相机,最重的那台拿5分钟手指就要抽筋,出去玩用得最多的是iPhone 5。到此一游照,美食照,抓拍照,这类快速的照片可以叫做“日记插图照”,我觉得手机加各种滤镜就足够了。手持沉重的相机令人疲惫不堪心烦意乱,对旅行来说不能立刻掏出来的东西就是没用的东西。这是我多次迷惑“为什么我总是背着最重的相机却仍然用手机拍照”后得到的教训。够了!实在是够了!现在我想明白了,对我来说单反是专门针对拍摄任务用的,必须慢慢拍,并且只能干这一件事,我没有办法一边尽兴游玩一边好好拍照。有一次收到一个音乐节的约稿,要拍表演的照片。要掌握灯光的变化,要各处寻找角度,要熟悉乐队的音乐预料他接下来的表现,要等待干冰起雾和散去的效果,要寻找观众里的亮点,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情,等等。整个演出我几乎都没有听到,只是拍照就够忙了。这和单纯享受演出大大不同,我觉得旅游也是同理。想拍风景的话,大家都知道,完美的风景照要花很多时间,随手捏一张的话不管多好的相机也没有好照片。不专注,不等待,不琢磨,摄影就没有乐趣。不能弄脏手,不能淋雨,行李不轻盈,双手不解放,旅游就没有乐趣。两件事不能一起干。关于带什么相机旅行我认为就是这么个问题,看法就是以上那些。
lz,我是女孩,我出门背单反,出差带卡片。我原来是用一款入门级单反,用了三年吧,又升级到全画幅单反。现在的相机加镜头重量1480G。周围不止一个朋友,包括男性和女性咨询我买单反的问题,我都推荐过,几乎所有的朋友在出去玩带了单反之后,回来跟我抱怨太沉了。其实我给他们推荐的,都比我现在用的机器轻多了。我总结的经验:1、对我来说,带单反最大的不方便,不是重量,是有点太招摇。如果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玩,晚上拿着单反出出进进的,又是女孩,会有点不安全。2、照片是否好,取决于两个因素:自身的评价标准,以及自身的摄影技术。我个人对照片要求较高,我看绝大多数旅行论坛中的照片都有惨不忍睹的感觉,但那些发帖者自己玩的开心,照的愉快,旅行的目的达到就好了。3、买的单反一定要学习。你千万不要以为买了单反,什么时候出去玩才带上,全程P档,能拍出多好的图片。我买了单反之后,周末周日经常出去拍,我也确实比较喜好摄影,所以对重量也基本能够适应。4、如果你买单反,千万不要问哪些所谓专业的朋友,其实尼康、佳能相机,没有那么大的差距,能推出的产品,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测试的。很多人是烧器材的,或者说只执着于器材,在他们的眼中,如果你不买无敌兔或者D800,其他所有的机器都能挑出一堆毛病。你就以自己能承受的预算,买一款你认为还不错的相机就可以了。
朋友拿我的650d去厦门玩了两个周,回来这样对我说:出门在他妈不带单反了。
先多图预警一下。自己也是爱拍照的女生,谈不上摄影,又不是专业的没必要装逼,但逼格还是要的~感觉自己拍景拍美食比自拍有感觉~推荐一款能算入门也能拍些不错相片的微单——索尼ILCE-5100: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不推荐比这更新款一点的ILCE-6000呢?我想说的是,索尼ILCE-5100有180°触摸式可翻折液晶屏功能,女孩子用出去玩自拍妥妥的好么~女孩子用出去玩自拍妥妥的好么~还有更别说它的那款棕色是我比较心仪的,共黑白棕3色,ILCE-6000是有黑白银3色~其实两者都是约2430万有效像素,而且ILCE-5100更便宜点,何乐而不为呢~
索尼ILCE-5100
索尼ILCE-6000
主要注意 主要注意 液晶屏类型 和 可调角度 那,反正就是更喜欢 5100~那现在大概介绍一下索尼ILCE-5100的参数:怎么样是不是还不错~怎么样是不是还不错~请看下面第4个,能通过wifi直接上传的功能又是我一大爱~总之答主喜欢 5100 的原因主要就是3个:总之答主喜欢 5100 的原因主要就是3个:1.颜色有高端棕2.液晶屏是180°触摸式可翻折3.wifi直接上传的功能基本就是酱紫~价格大概单镜买都在四千以下~
不要理楼上那些秀技术、秀相机的家伙,他们大多都是男屌或女屌,女孩子出门玩,最重要的是带一个有钱会摄影的男友
:「『出门玩』和『拍照片』是两种完全互斥的东西,基本上,想好好玩就不能好好拍片,反之亦然。」
出门旅行背微单半个月的妹纸飘过。看完你的描述绝对推荐微单。至于型号,看你的预算。原因一,是带出门玩。亲身试验,微单绝对不会重。背了两个礼拜都没有压力。但是单反通常背半天就觉得有点重了。尤其是出门旅行本来东西就多的情况下。原因二,微单够用了。除了画质可能稍微比单反差一点,但是这个对我们是可以忽略的。并且微单早就完爆某些入门单反了。同样的价格当然买微单好。原因三,拍的照片跟器材真的没有太大关系,还是看题主的技术和能否发现美的眼睛原因四,索尼的微单造型可爱,很适合女生
手机够了,如果不需要印刷的话。原来也执着于单反的效果,尤其是大广角的景深,后来用Instagram的滤镜就都解决了。去云南和土耳其的时候都带了单反,但因为不熟悉新镜头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用手机拍摄。可参考效果。均为iphone4S
sony nex7推荐原因一:轻,体积小。对女生来说,这个其实是个很关键的因素。单个相机不加长焦镜头可能还好,但是考虑到女生通常都会需要再带别的东西,所以单反是个很大的负重。而且单反的机身过大,不适合随身带着。根据自己以前出去玩的经验,如果要拍到好的风景,通常都要爬高踩低,背着单反着实有点碍事。另外,机子本身比较轻,那么对三脚架的要求就低一些,三脚架也可以选择轻一点的(三脚架和相机真心是绝配)。推荐原因二:长相还行,有很多可爱的壳子。这个可以自己上淘宝上去搜索。大多数姑娘应该还是会更喜欢美型的东西,而且出去玩的时候,相机除了用来拍照以外也是很好的摆pose的道具(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摆拍无能的人)。推荐原因三:有很多自带模式对于从来没有用过单反的人来说,可以把这个微单当做卡片用。它自带了一些模式,比如偏日系的那种淡淡的风格,只要光线还不错,出片的效果就还不错。推荐原因之四:对于摄影初学者,它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因为一开始学习摄影的时候,必要的就了解光圈、快门、对焦、曝光等等,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微单来练习。总之,基本单反有的设定它都有,光圈大小、快门速度、对焦点数量等等的设置范围也能媲美入门到进阶左右的单反了。推荐理由之五:可换镜头很实用nex7 目前可换的几个头都是挺实用的那种,成像质量也不错。一个18-55的套头,效果和尼康佳能的狗头差不多,有个55-208的,有个18-185的,这个头很贵,据说品质还是不错的,还有个50的定焦,拍人像很好。推荐理由之六:APS-C 画幅,画质很好在ISO 3200的设定下,噪点依旧很少。推荐理由之七:三个拨盘,操控方便这个没有用过单反的人可能没有感觉,但是用过单反的人应该都会喜欢的。
妹子带什么机器我觉得应结合实际使用的场景。说几个实例,有一次在网上找去墨脱的游记,正好作者是一名妹子,他们去的年份比较早,所以不管是经历还是应对上看上去都艰难了许多,至少在她的游记里我见到她描述了去墨脱时候普通人最不想遇见的两件事:夜路泥石流和翻山的时候下起雪。当时她的描述里是这样说的,在体力和时间赛跑的时候,她已经无力拿出背包里的单反,只在口袋里塞了一部卡片机,大多数的照片也来自于卡片机和手机,她贴了些大家翻越雪山的图,画质不算好,但是可以看出,当时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我想如果摆到我身上,或许我连掏出卡片机的心情都不会有。翻越泥石流的时候,由于是夜路,她从坡上滑了下去,当时营救的当地人建议她扔掉身上的背包减轻负重,她后来开玩笑的说自己是舍不得包里的那台单反,不过幸运的是最后人包都安全。下面说说关于我自己的,最近越来越觉得出门旅行相机是一个累赘,占体积不说,每到什么地方,还得随身携带背在身上,总觉得多了个负重。有时候遇到美景,我觉得眼睛看到的事物真的太过美丽,以至于不能拿出镜头去拍,我害怕我掏出相机,打开电源,取景,对焦,按下快门的这些时间让我错过眼睛能看到的任何精彩时刻。印象深刻的是某次海上礁岛上的日落,我被美翻了,我想珍惜那个日落的每一秒钟,用眼睛这个”广角镜“。所以最后,匆匆只用手机迅速按了两下快门。我并没有说微单或者单反不好,但我认为相机的选择更应切合自己的实际使用场景和频率。如果你经常出门旅行,以到处行走为主,一定要劲量轻便,卡片机和微单应作为首选。如果你这次出门的目的就是去拍照,停留的时间比走路的时间更久,那可以携带专业单反和N个镜头。如果你涉及到爬山,请务必考虑自己的体力来选择携带的器材,我朋友背着一堆单反镜头爬华山,爬了没多久就放弃了。如果你是想拍小资生活照,以及方便随身携带,可以选择微单入门,甚至iPhone足矣。如果你是以自拍为主,请选择自拍神器。出门在外,见过最想哭的一件事是,在某些景点看到妹子们拿着一部高端单反,反手自拍。
手机我觉得 也挺 好吧手机我觉得 也挺 好吧
有一台10年的LX5,如果题主觉得下面照片还不错的话,说明卡片机并不是闹着玩的,其实有时候手机都能拍。但这和天气,光线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为了拍照而拍照的话当然带单反,而且单反一定会和带上三脚架一起带出去。如果是旅游的话,还是卡片机吧,就像你说的“出门玩”,主要目的是玩,而不是拍照;单反和微单不仅重,而且不容易放口袋里,有时导致行动不便,玩着也累。
我加入了学校的摄影协会之后买的单反,平时自己也不研究,但是喜欢被拍。有次协会出去旅游,就让个没相机的同学帮我拍,后来他喜欢上我了。╮(╯▽╰)╭于是我发现,他拍的我特别好看。所以,出去玩,带单反和喜欢拍自己的人才是正解。
卡片机也能拍出好片子
1,单反,佳能100d,白色,小巧适合妹子。 2,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微单已经不是过渡产品,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索尼大法好,外形时尚,价格合理,画质优秀,从低端到高端,可选型号多,A6000就不错。奥林巴斯em10,用过,外形复古好看,轻便。富士xe系列,价格公道,外观好看,照片色彩表现好,滤镜好玩。松下,小巧,不贵,适合女生。 4,从实用性和方便性综合考虑,卡片机是好选择,推荐索尼黑卡。拍不好照片,亲,那是因为没有构图和后期。 5,我见过人用几万块的旗舰单反拍出很糟糕的照片,器材当然很重要,但是绝不等于好相机就一定能拍出好照片,差相机就拍不出好照片,6000元一下已经可以买到不错的入门单反了。6,自拍拍人拍景,太空翻,手机就够了,当然记得带充电宝。7,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技术太差,有不想提高,买单反或者微单都是白搭。8,良心建议,先给手机装几个摄影类应用,多玩玩,再想买什么相机的问题。
这里是更新~前几天去了台湾~拍了照片发朋友圈朋友们都说好看~这张没有后期,只用软件拼了图~这张没有后期,只用软件拼了图~这张呢上面那张加了滤镜下面是原图(微单自带效果)这张呢上面那张加了滤镜下面是原图(微单自带效果)海生馆这些拍起来超级好看 微单只要把生动度调高一点怎样都是美美的~组合起来看更美对不对~【多图】推荐微单:型号Sony nex-F3从题主的问题里我提取出两个关键词:1.女孩子 2.出去玩 然后我总结了对相机的几点要求:·背着不重,可以让女孩子解放双手·操作简单,对摄影者的专业要求不高·对照片质量要求色彩丰富人物生动即可·主要是拍人物和风景好我们来对比一下【单反】这个是朋友用佳能70D给我拍的,层次分明吧,有专业的感觉是不是~【微单】这个是用我的小粉拍的,其实照片主体在身后的雍和宫上而并不在我身上,但是but,女生拍照片发朋友圈不需要计较太多照片的层次感啊只要自己好看身后的背景好看就够了啊……不然我们去看那么多美景发了一堆照片身后都是一片模糊有什么意义嘛……(反正我是这样啦)好再看【单反】这还是那天朋友用单反拍的,很好看的照片,但是满脸痘痘啊……虽然把照片导到手机上美图秀秀一下也不麻烦,但是我大射手就是懒啊哈哈哈【微单】我的小粉自带美颜功能,这张和刚才那张照片拍摄时间只相差一天,脸上看起来光滑好多哈哈哈,我懒癌晚期患者福星是不是~好再来 一个标准爱旅行爱拍照星人的朋友圈,照片都是微单拍的,猛地一看最大特点就是【色彩丰富】&【人物生动】,这两个条件就是微单的最大优点:自带滤镜在普达措森林公园,其实当时我看到的天和水没有这么蓝,草也没有这么绿,我头发也没有这么黑( ),但是拍出来就是颜色这么亮眼。单反拍出来总是最贴近真实的颜色,我每次用单反拍照之后都要用手机调半天颜色,用我的小粉都是直接发啦哈哈有时间接着更
对于妹子,对于旅游,便携性就是一切,早早把单反扔到脑后吧!推荐索尼的nex5r,你看微单话题下,出现最多的型号几乎就是nex5r。卡片机没什么必要,还不如用手机拍,比如lumia、iphone、ipad,还能顺手滤镜一下,再顺手社交网络分享一下。更适合“出门玩”。
什么都用过之后 你会发现还是手机最好用:昨天用手机拍摄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索尼微单7R和7m2还有佳能70d相比,选哪一个更好?我是建筑学的学生,想出去旅行时照照建筑、风景_百度知道
索尼微单7R和7m2还有佳能70d相比,选哪一个更好?我是建筑学的学生,想出去旅行时照照建筑、风景
价格算镜头不超过2万就成
提问者采纳
风光片还需要偏振镜、存贮卡,但是价格高先说你的需求,一个长焦镜头,后期还需要大量的多拍,这两个选哪个都无所谓了、这些都是广角用得多,摄影水平才能逐渐提高,半画幅单反相机,不是器材发烧客;索尼7R、渐变镜、多想。欢迎入坑。长短组合,再加上近2万的预算,这里就不推荐了,专业,不等于有好照片、多看。所以更适合你的是全画幅的索尼微单。才只是刚刚开始,建议一机双镜。有了好机器,这些都决定了。拍建筑,移轴镜头是最适合的、摄影包、三脚架、风景,全画幅比半画幅的优势网上很多相关信息)佳能70D,买好了机身、镜头、7M2都是全画幅微单,多出大片,同时用途单一,一个广角镜头,你应该选择全画幅相机(理由不解释了、多学:专业建筑、旅行拍摄建筑,毕竟是学生
嗯…还有个问题就是,全画幅的单反和全画幅的微单哪一个更适合我?
如果你打算以拍照片为主,建议还是微单吧,便携性比单反更好。同等性能微单的重量和体积都要比单反小。而且微单比单反在电子数码方面的功能更强大一些,跟单反比,微单算是新生事物。如果你打算是学习摄影、体会摄影的乐趣(当然也包括烧器材),那就还是单反比微单更适合。因为在摄影圈内,单反更传统更主流一些,周围玩摄影的、烧器材的都是单反,彼此之间交流、学习、甚至将来升级新器材、淘汰旧器材,买卖二手,还是单反比微单更主流。比如,今天你去摄影器材市场,淘换一些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经典二手单反镜头,有很多。但是微单的二手设备,目前买和卖,相对单反来讲,还很困难。
提问者评价
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主题:ISO从6400开始直到3,276,800超高感的尼康Nikon D5对决索尼Sony a7R II
&[ 主题管理员: 花冠摄影 ]
泡网分: 7.327
精华: 1帖子: 7207
注册: 2010年05月
美式九球台球桌有很多种颜色的桌面,
流行色有灰色、蓝色、紫红色、土灰色、深灰色等,
测试中的美式九球台球桌面颜色从低阶的高ISO的画面中看,
可以判定是灰色系。
视频: ISO从6400开始直到3,276,800超高感的尼康Nikon D5对决索尼Sony a7R II
Nikon D5 vs Sony a7R II: ISO 3 MILLION 4K video quality test!
Tony Northup made a carzy 3 Million ISO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ony A7rII and Nikon D5. He writes:
Nikon’s first 4K video camera, and it offers up to ISO 3,276,800–which is *7* stops beyond what the Sony a7R II offers. It’s not the low-light champ you’d hope, though. We tested the a7R II in full-frame mode, even though it offers 1 stop better quality in Super 35 mode. We wanted to start testing with the worst case scenario for the Sony… but since it won even while handicapped, I don’t see the need to continue testing.
The a7S offers another stop beyond that, so it would be about 2 stops better than the D5. The a7S II offers still another stop improvement, so it whould be about 3 stops cleaner than the D5.
入魔报道:
北美的Tony Northup做了尼康D5和索尼A7R II的4K视频高感测试,他提到,D5是尼康第一台具备4K视频拍摄功能的(全画幅)相机,其ISO能到3276800。但在视频拍摄上面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高感冠军。A7R II在Super 35模式下的控噪性能比尼康好约一档。以此可以推测,A7S比尼康D5好约2档,A7S II比尼康好约3档。
此次测试a7R2采用的是全画幅模式,而并非表现更好的Super 35模式。
视频截图如下(对比视频最后是在测试者说吹灭蜡烛后结束):
4K还没有普及或者玩,8K已经在准备中!
《折返镜头的选择、思考、认识》
我和熟悉的十几位摄友的很多照片是使用美能达或者索尼AF500R折返镜头拍摄(包罗世间万象题材的照片),
折返镜头成像有鲜明特点和独特风格,
但是更需要使用者掌握其使用技巧和用光的老道之经验,
自动对焦AF的折返镜头因为只有中心点的对焦,
超长焦镜头轻就容易造成手持拍摄瞄准的目标晃动很大,
而晃动必然脱离对焦区形成合焦困难,
只有对机身、镜头、对焦技术等都掌控娴熟后AF500R折返镜头此时才威力无比的显示着高画质、低价格、小身体、超长焦的魅力,
玩的转的摄友都爱不释手,
玩不转的摄友抱怨连连。
因此友情提示摄友们购买需提醒自己慎重选择。
《AF500R折返镜头做挂机镜头当然可以,看官且听、且看190张折返镜头作品分解。献给A55!》
《邀你参加摄友间互动交流作品手扎(第一辑),共组十万张摄影作品长卷。》
《邀你参加摄友间互动交流作品手扎(第二辑),共组十万张摄影作品长卷。》
感觉要了解更多折返镜头的摄友,
推荐看看无忌摄友&babycashew&的贴可以知道更多的折返镜头 《我所收藏的上百个折返镜头----兼一些不严谨的对比》
摄友&babycashew&说:曾经非常疯狂的收藏折返镜头,从250mm-1000mm手中有过百个折返镜头,精品几乎没有都是一些拿不出手的家伙。最近整理手中的镜头,发现重复众多加上对摄影器材慢慢退烧中。也许是时候说再见的时候,发此贴纪念收藏了近10年即将分别的折返朋友。首贴纪念我曾经爱不释手的minolta 250/5.6 。关于这个镜头基本就是玩折返头朋友的梦中情人,好处就不多说,价格请是年年节节升高。可怜的“梦中情人”在我手中只拍过一次相片,静静的躺在地下室快10年。前段时间终于以友情价让给一个香港的摄友,到今天还时时挂念她。人就是这样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
器材安放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一些器材就是陈列在玻璃柜里面,有空就冲杯茶欣赏一下。
更多的器材没地方放,只好放在塑料盒里面。等待好心人把她们收了。
...........
自动对焦的折返头我知道的有4个:
美能达500mm AF和索尼sony 500mm AF,现在大量被使用着,摄友中都很常见。
还有一个也是美能达的Konica Minolta Minolta Vectis 400mm Reflex Mirror Lens&&当初专门为胶片时代的APS相机设计的折返头。
最后一个自动对焦的折返头是Canon Reflex CL 250mm F4 Mirror Lens,严格意义上说是摄像机镜头。
Konica Minolta Minolta Vectis 400mm Reflex 折返头其实我也不想动手术,因为我还有一部我唯一收藏的数码相机-美能达 Dimage RD 3000带APS V全系列的镜头,带有比较少见的50/3.5 Macro,17/3.5广角,400/8.0 反射镜。 相当的罕见,我玩ebay10年来见过这部机子不超过10次。绝无仅有的双CCD设计。
400mm折返头可以实现自动对焦在美能达 Dimage RD 3000上面。
介绍另外一个自动对焦的折返头,Canon Reflex CL 250mm F4 Mirror Lens。参数很出彩 最近对焦1m 可调节光圈(有f4,f8,f16,f32四级调节)全金属镜身,重量倒是不轻528g
哇!又一个白镜红圈够拉风的。
是不是心动了,泼点冷水降降烧。这个头严格意义上说是摄像机镜头。是当初佳能为Canovision EX1hi8专业摄像机设计的折返镜头。
网上有介绍说成像比较肉,我觉的不奇怪,因为 EX1hi8本身就是小底的8mm摄像机,和它配套的镜头无需成像锐利。但是具体的肉不肉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顺便贴一张我收藏的Canovision EX1hi8摄像机和配套镜头。
看这个镜头的个头应该可以覆盖全画幅,佳能拿一支全画幅镜头给一部8mm的摄像机用好像有点不合情理。大胆的联想一下:当初佳能设计了一个250mm/4自动对焦的eos镜头,无奈成像达不到胶片相机的要求,所以改装到hi8的摄像机用。
您觉得有没有这个可能?
摄像机镜头电影镜头的法兰距都很短,所以只能在无反相机上面使用,网上也有朋友改口了转接在NEX上面使用,请看效果图。
本帖最后由 花冠摄影 于
15:49 编辑
作者相关热贴:
&浏览:4549&&回帖:63 &&
泡网分: 7.327
精华: 1帖子: 7207
注册: 2010年05月
入魔罕见的大篇幅报道、翻译《dpreview著名网站对索尼A6300的测评结论》
  最近这台机器似乎还挺火的,DPReview的评测居然这么快就出了,以下是结论部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全文评测(点击链接)
Jpeg/Raw画质出色
高感表现为目前APS-C数码相机的顶级水准
Raw文件动态范围不错,后期空间大
自动对焦系统在性能和覆盖面积均为同级别领先
超棒的视频画质
丰富的视频拍摄功能
坚固的镁合金机身
自定义化程度较高
USB充电很方便
大部分拍摄模式中都可以输出14位Raw
第三方镜头支持相位对焦
缺少触摸屏在某些时候限制了相机性能发挥
菜单依旧很混乱
大多数的快捷参数调整都必须要借助Fn键
第二个拨轮在拍摄的时候不太好操作
对焦选项和表现在视频拍摄模式中变化比较大
锁定AF在某些时候会失效
8fps实时取景连拍有些噱头的意思,两次拍摄之间只是一帧静态画面
机内不提供Raw转换选项
电子取景器旁的传感器过于灵敏
没有3.5mm耳机接口
在某些拍摄模式下会变成12位无损(比如连拍、静音快门)
过热限制了视频录制的时间
USB充电很难把没电的电池充满
有损Raw在当今显得有些过时了
相比已经上市较长时间现在价格相对低廉和稳定的A6000,A6300无疑定位更高。A6300更高的售价意味着他面对的竞争对手相比以往A6000面对的都更为全面和强大。
  机身材质、取景器、视频拍摄能力、自动对焦的全面提升让A6300成为一台更为全面、更为出色的相机。
  作为一台照相机,A6300需要面对诸如尼康D7200的(单反)竞品,后者电池续航更好,按键、拨轮布局更为合理,能提供更为传统的拍摄体验。在无反里面,鉴于三星NX1/NX500……(大家都懂的),目前同价位只有松下的M43军团(GX和GH系列)能够在视频拍摄上对A6300发出挑战。如果你在找一台在画质、对焦、视频拍摄都有不错表现的全能相机,那么A6300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A6300是自Nex-5开始的索尼APS-C画幅无反的最新机型。自Nex-5之后,每一代机型都在不断改进,综合性能和拍摄体验都越来越好。A6300的握柄挺舒服,按键位置得当,机身右肩还有一个比较容易触及的拨轮。在这个价格区间段,要移动手指才能够到第二个波轮有些不正常,但当你进行一定程度的设置之后,A6300能成够为一台操作便利的相机。
原尺寸照片
Sigma 30mm F1.4 DN C, ISO100, F1.4, 1/60 sec Photo by: Richard Butler
缩小尺寸到1600 x 1067照片
型号 : ILCE-6300
产商 : SONY
软件 : Adobe Photoshop Camera Raw 9.5 (Windows)
光圈 : F1.4
快门 : 1/60 秒
感光度 : 100
焦距 : 30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不同于A7系列,A6300没有那么多自定义按键。所以,要想高效快捷地操作A6300,你需要学会使用“Fn菜单”。
  索尼相机混乱堆砌的菜单我们已经吐槽了好久了,到了功能丰富的A6300上,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不同类别的设置也没有通过颜色来区分,单就相机和设置这两个类别就有着多达17页的菜单,如果不是很熟练的话,真的要花很多时间去找其中的某个选项,实在是让人有些抓狂。
  当切换至视频拍摄模式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变了:旋转对焦环不再会触发实时取景里面的放大;大多数的追焦选项都消失了;相机不会停留在自动对焦点选择模式下,你想也没门!有一点让人尤其失望,如果你把“Fn键”设置为对焦区域放大,A6300是为数不多允许你在在视频拍摄中放大检查/微调对焦的相机。
原尺寸照片
Sony E 24mm F1.8 ZA, ISO6400, F2.0, 1/160sec Photo by: Dan Bracaglia
缩小尺寸到1600 x 1067照片
型号 : ILCE-6300
产商 : SONY
软件 : ILCE-
快门 : 1/160 秒
感光度 : 6400
焦距 : 24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一旦习惯了使用“Fn键”快速调整各项参数,你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得心应手地控制这台性能强劲的相机。虽然我们觉得要是有触摸屏,其操作效率或许还能进一步提高。
  当我们测试三星NX1(对其现状深感惋惜)的时候,我们曾说我们不在乎它是不是无反,因为它在每一方面都达到了我们的期望值。A6300在性能上达到了类似的高度,虽然在使用体验上还有一些不足。A6300用起来感觉还是一个发杂的电子产品,不是因为其缺少反光镜,纯粹是索尼在系统和用户交互上的不足,例如相机写入数据时按回放按钮出现的烦人的警告。
A6300的自动对焦性能很出色,使用原生镜头的话能够全屏追焦,巨大的(相位)对焦区域让其在追焦的时候游刃有余(虽然在主体和背景并不是很分明的时候也会蒙B)。在11fps的情况下,其再合焦的能力也让我们震惊,如果你能够把你的自动对焦点保持在目标上,其追焦成功率也是很不错的。
  AF-C中的眼控AF也很不错。但是需要留一个自定义按键给这个功能,(AF-C+)眼控AF在使用大光圈镜头拍摄的时候帮助颇大。在取景范围内不止一个人的时候,你甚至能选择“追”谁的眼睛。
  自动对焦系统的操作略显繁琐,若能重新设计(减少)自动对焦选项,这样应该能让AF区域的选择更快捷。
原尺寸照片
Sony FE 70-200mm F4, ISO 320, F5.6, 1/1250sec Photo by: Dan Bracaglia
缩小尺寸到1600 x 1067照片
型号 : ILCE-6300
产商 : SONY
软件 : ILCE-
光圈 : F5.6
快门 : 1/1250 秒
感光度 : 250
焦距 : 200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在发布会上专门强调的实时取景8fps连拍我们实测确实有一定的帮助(让运动物体保持在取景范围内),但是我们发现在两张照片间是一帧静止画面(而非和取景器刷新帧数相同的动态画面)。这是一个进步,但其体验还未达到专业数码单反的级别。
  我们并没有指望A6300能在运动拍摄中压过专业体育机的地位(运动员复杂且不规则的运动非常考验相机的自动对焦性能),因为后者专精的就是这方面。但是,在消费级相机里面,这是非常好的性能,在某些请情况下甚至能够挑战定位更高的专业机型。
A6300的画质是很好的(不逊于任何厂家的APS-C画幅数码相机)。其Raw文件是索尼的14位有损压缩,并且在特定的模式或者启动电子快门的时候会变为12位(会损失些许动态范围)。不过,其传感器的综合性能指标依然是APS-C画幅的第一梯队。
原尺寸照片
Sigma 30mm F1.4 DN C, ISO100, F2.5, 1/100 sec Photo by: Richard Butler
缩小尺寸到1600 x 1067照片
型号 : ILCE-6300
产商 : SONY
软件 : ILCE-
光圈 : F2.5
快门 : 1/100 秒
感光度 : 100
焦距 : 30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A6300的直出Jepg不错(虽然并不完美),锐化算法也不错,拿捏得到。降噪尤其表现出色,相比同级别的无反和单反保留了更多的细节。“动态范围优化”最大限度利用了传感器的动态范围,让A6300的直出Jpeg非常可用。在某些比较极端的大光比场景,你甚至可以在Jpeg中使用S-Log2曲线(可以让Jpeg拥有接近Raw的动态范围)。缺少机内Raw文件转换在这个价位的相机中是比较少见的(机内处理Raw文件之后再Wifi传手机发朋友圈装B乃是人生一大乐事!)。历代索尼相机都没有提供类似的功能,实在是有些让人心生遗憾。
有趣的是,发布时间接近的索尼A6300和佳能80D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线。佳能有直观的可翻转触摸屏,而索尼是从其专业的摄像机下放了一系列复杂而强悍的视频功能。在同等价位的产品中,只有松下能在视频拍摄上跟上索尼的节奏,但是A6300更大的“Super 35”格式传感器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光线条件下的视频拍摄。A6300拍摄的4K视频超采样自6K,在细节保留和噪点控制上表现出色,即便是在高ISO的情况下。
  峰值、斑马纹曝光警告还有专业摄像机下放的曲线最大限度辅助你保留尽可能多的细节。A6300甚至还有伽马显示辅助功能,可以在录制非常“灰”的视频文件的同时提供(正常对比度的)预览。
  在视频拍摄方面我们的不满就是:AP视频质量让人失望,比大多数的单反或者是无反都差,这是退步;视频拍摄的自动对焦性能让人不是很满意,或许加入触摸屏情况会好很多。
  A6300在视频拍摄上的出色性能激励我去拍更多的视频。
A6300是一台强力的全能相机。其静态照片拍摄性能几乎是同级别最好的,其自动对焦性能同样强大,其视频方面的性能和功能在这个价格段是很超前的。以往,我很欣赏索尼照相机,但是并不喜欢它们,但是A6300机器出色的视频拍摄性能和诸如眼控AF的丰富功能让我很是享受A6300的拍摄(除开不那么尽如人意的用户界面)。
  不过,有两点几乎能把A6300全能的“桂冠”摘下来:选择不那么多而且价格并不便宜的镜头群;价格相对较低且性能依旧很牛的A6000的并没有停产,还在继续卖。虽然A6300在每方面都更为出色,但是A6000各方面的性能放在今天也并不算差,而且其售价低廉不少。A6300的综合性能是优于竞品的,但是我们也希望有一个价格更为低廉的姊妹机型(小编:A就是例子。)。
  A6300能够作为一个干活用的回本利器,他可能是我到目前为止所用过的相机里面录像/拍照性能最强的一个。如果(原生)镜头里面有你所需要的,除非是需要某些竞品独有的功能,A6300应当在你的候选名单里面排在第一位。
总评:A6300是非常强悍的一台相机,无论是用来拍照还是路线。你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它磨合,但是鉴于其性能,这是值得的。其成像质量可以和同级别的任何机型媲美,其自动对焦和视频拍摄性能在同级别是无出其右的。
适合:对各种条件下的画质(4K视频&照片)有较高要求的摄影师
不适合:想要快捷访问相机各项功能的摄影师
更多样张原始尺寸照片点击下面链接
原尺寸照片
缩小尺寸到1600 x 1067照片
型号 : ILCE-6300
产商 : SONY
软件 : Adobe Photoshop Camera Raw 9.5 (Windows)
光圈 : F1.4
快门 : 1/400 秒
感光度 : 100
焦距 : 30 mm
对焦距离 : -
拍摄时间 :
泡网分: 7.327
精华: 1帖子: 7207
注册: 2010年05月
无忌摄友blongsh的贴, 《D5初体验》
无忌摄友blongsh说:
愚人节那天拿到的机器。当初动摇过想定双XQD版,但看看自己手头6张CF,还是要了双CF版本;拿到手还没有中文说明书,之前一直用nike机器,所以上手很快。当场发现ISO移到了右肩屏,原来这个位置的mode键被放到了左肩转盘上。这个调整其实比较人性化,不过我到现在还不太适应;菜单栏多了一项“动画拍摄菜单”因为不怎么拍视频,所以也先忽略不做研究;触摸屏很好用,浏览照片很方便,就是感觉会稍微费电一点,以后不知道会不会常出现误操作,不过菜单里有选项可以关闭;AF-C的动态9点对焦也没了,直接从25点起跳。
& && &以上是个人感觉最大的变化,下面展开细说一些变化:
1、画质,低感画质很棒!让我找回了之前D3X低感下的厚重的感觉,比D4/D4S D6x0 7x0 8x0画质更饱满;
2、高感,之前D3S能做到的ISO3200可用,现在D5完全做到,并有所超越,但像素已经提升至2000w以上;
3、高光,在低感光度下对高光保护的很好,小长假用老的135/DC2室外拍摄,高光很少丢失,而这在之前的810上经常发生;
夜晚,关闭室内灯光,将小鞋子放在iPad屏幕一角拍摄,ISO12800
ISO100 100%截图
ISO100 室外 135DC
低感噪点多?!
室内光ISO3200
对焦精度不错,目前用下来不跑焦!
坐在车里追了两张,有机会拍飞机的时候重点看看对焦
上海自然博物馆,室内暗光,隔着有机玻璃罩
本帖最后由 花冠摄影 于
16:20 编辑
泡网分: 7.327
精华: 1帖子: 7207
注册: 2010年05月
《lensrentals发布索尼FE24-70 f/2.8 GM 的MTF曲线测试、比较结果。》
Sony Goes World Class: The 24-70mm f/2.8 GM MTF and Variance Tests
I was one of those who noted Sony had some troubles, as manufacturers often do, with some of their first generation lenses for full-frame FE mount cameras. When they announced the G Master lens series I was really excited to test them. I was expecting Sony to have made progress both with optical quality and with copy-to-copy variation. I wasn’t sure that they’d be as good as the best lenses coming from the long-term photo manufacturers, but I did expect they would be close. In case you don’t like to read or look at charts, you can stop here. The 24-70 f/2.8 GM lens is as good as any 24-70 f/2.8 zoom from any manufacturer, at least as far as bench-test results go.
A Note About Sony MTF Testing
As I discussed in our post about the 70-200mm f/4 lenses, our testing algorithms and presentations are changing as we improve things and try to make them more scientific. If you missed that there are two major points.
First, the variation algorithms are different, both to make the charts easier to see (we show a 1 Standard Deviation range, rather than the 1.5 S. D. we used to) and to eliminate the Consistency Number. We found that the Consistency Number was it showed only one limited part of variation. There were cases when there were two lenses had the same consistency score, but one was quite a bit worse than the other in ways the number didn’t show.
Second, I want to continue to point out that the MTF bench is not designed to test lenses that require power to maintain focus position, which FE lenses do. We’ve worked around that by making an electrically live mount, but the electronics block some of the test points at 20mm from the center (the right side of the graph). For that reason, the measurements at the edge have fewer measured points than the other points tested. Take them with a mild grain of salt.
Finally, one note about this test. We found that the 24-70mm f/2.8 GM lens performed best with 2mm of optical glass placed in the pathway, simulating the cover glass of a camera sensor. This is of NO significance to persons shooting with the lens, but I mention it for completeness sake. We check every lens we test with and without glass in the optical pathway and present the best MTF results.
We tested 10 copies of the lens at 24mm, 35mm and 70mm focal lengths. I’ll print the results full size first because sometimes it’s hard to see the smaller comparison charts.
OlafOpticalTesting, 2016
OlafOpticalTesting, 2016
OlafOpticalTesting, 2016
These are really impressive MTF curves with excellent resolution, but it’s always helpful to compare things a bit, so below are side-by-side comparisons with the Canon 24-70mm f/2.8 Mk II and Nikon 24-70 f/2.8 AF-S VR lenses.&&First, we’ll compare the MTFs at 24mm.
OlafOpticalTesting, 2016
I know the graphs are a bit small (click them for larger), but it should still be apparent that the Sony is at least as good as the other two lenses. It actually has the best center resolution, particularly at higher frequencies, which backs up Sony’s statement that this lens was designed with high-resolution sensors in mind. Off-axis, it maintains good sharpness to the edge of the field, although it does have a bit more astigmatism or lateral color (it’s not possible to differentiate the two on a single-aperture MTF test). All three of these are excellent lenses at 24mm. The Sony might be a hair better, but it’s a pretty minor hair.
The 70mm end of 24-70mm zooms tends to be the weaker end, so we’ll do the same comparison there.
OlafOpticalTesting, 2016
None of these lenses are quite as strong at 70mm as they were at the wider portion of the zoom range. Again the Sony is at least as good as the others. It has, by a tiny hair the best center resolution, and while it isn’t quite as flat across the image as the Nikon, it is better in that regard than the Canon. It does have just a bit more astigmatism / lateral color on the MTF bench, though.
Fanboys can split hairs about which lens is best if they need to, but really all three of these are excellent lenses with only min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Copy-to-Copy Variation
This was the part of testing that I was most interested in since we’ve seen a few Sony FE lenses that had pretty large copy-to-copy variation. I’ll remind you again that the variance algorithms are different now, so for comparison, I’ve redone the variance graphs using the raw data from the Canon and Nikon 24-70 lenses, too. Both of them we consider pretty good, with a reasonable amount of variation for zoom lenses.
OlafOpticalTesting, 2016
To my surprise and pleasure, the variation of the Sony G Master lenses at 24mm is at least as low as, and perhaps a bit better than, the Canon and Nikon zooms, both of which we consider good for zooms.
We knew that both the Canon and Nikon lenses had more variation at 70mm than at 24mm, so we expected the Sony would, too.
Like the Canon and Nikon, the Sony did have more variation at 70mm. But the Sony doesn’t worsen more than the others, they all end up fairly similar. As an aside, we also checked variance in the middle of the zoom range and the Sony was really quite good there. In other words, if your copy has problems, it will almost certainly be at 70mm, but if you buy a Sony 24-70mm f/2.8 you are no more likely to have an issue than you would with a Canon or Nikon.
When the Canon 24-70 f/2.8 Mk II came out a couple of years ago, I hailed it as dramatically better than what had ever been available in this range. Sony FE shooters now have it’s equal in a native-mount lens. Sure the fanboys can split hairs about this or that, bu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lenses themselves are tiny. Of course, the proof is in the image, but early reports from reviewers seem to agree the new Sony performs just as well in the field as it does on the MTF bench. Well done, Sony!
泡网分: 7.327
精华: 1帖子: 7207
注册: 2010年05月
DavidLau婚礼摄影师博客文章《1DX Mark II 实测》 19:05
DavidLau婚礼摄影师(广州PerfectFrame婚礼摄影的中国区首席摄影师,WPPI和英国摄影大师协会AMPA认证,佳能讲师,佳能签约摄影师)
作为@Canon佳能 的签约摄影师,很荣幸在最新旗舰相机1DX Mark II(以下简称1DX2)还没上市的之前,佳能寄来了一个工程样机给我试用,并反馈信息给他们。
经过几天的把玩,我最大的感受是:
如果把这台相机的性能换在5D3大小的机身上就是我心中拍摄婚礼的完美相机。
1D系列的机身对于一个长期出差和一天工作时长可能长达十四小时的婚礼摄影师来说,还是太重了点。
以下是详细感受,
一、1DX2继承了佳能全画幅相机一贯的色彩风格,真实,细腻,厚重,有层次,并且在画面的厚重感上比1DX和5D3要好。
二、对于新加入的各种高科技,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入了实时取景触控对焦,对焦的速度和精度都很高,这样更加方便高机位和低角度去拍摄,我再也不用骑在新郎的肩膀上去拍摄新娘单人照了。
三、实际拍摄评测,下图的照片都是用1DX2配合24-70 f2.8 II,然后用佳能自带软件标准模式(除图4)输出。
(1)、高感光。对于婚礼摄影师来说,基本会用到的最高感光度就是3200了,再暗的光线环境也会有,但肯定是非常少数。所以我直接在窗户边用ISO 3200拍了张肖像,然后放大到100%(见图1),摄影师们自己去感受下,反正我已经泪流满面了。可以看到在ISO 3200时细节非常多,几乎毫无彩色噪点,分辨率非常高,只不过锐度稍差(佳能一贯风格),后期锐化下即可。
(2)、对焦。经过这几天的试用,在光线和反差好的情况下,和1DX的合焦速度差别几乎感受不到,但是在一些恶劣环境下明显感受对焦比1DX有提升(见图2),这种光线很暗,人物脸上的光线很弱,而且还是一个大逆光的情况下,1DX2的合焦速度居然能做到和白天几乎无差别,非常快速准确,100%放大看也无跑焦现象。
(3)、极限感光度。1DX2机身可开最高感光度为51200(不包括扩展模式),虽然我在工作中几乎不会用到这么高感光,但拿到相机肯定非常好奇在这个感光度下的表现(见图3),在这个感光度下,虽然涂抹比较严重了,但是彩色噪点还是很少,细节也还能保留下来不少。
(4)宽容度、一张几乎全黑的照片(见图4),导入DPP:亮度+3 ,阴影+5,可以还原成一张充满细节的照片,100%放大也没有出现色块或者彩色噪点。当然我不会这样拍,要不把相机转过去给新娘看到这张照片她会马上叫我退钱。
简单的评测就到这里,以上是工程机的试用,不知道最终机器会不会有细微差异。这是一台性能上近乎完美的拍摄婚礼的相机,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婚礼摄影师,考虑到机身重量和机身价格这两个因素,请大家慎重考虑,毕竟买这个机器不是割个肾能解决的。
泡网分: 7.327
精华: 1帖子: 7207
注册: 2010年05月
hhxx1949 发表于
不买D5,因为太大太重。
买A7RII,至少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手柄。
都是不错的相机,个人喜好取向而已。
为何不把5DSR和1DX2同场比比?1DXII、D5、A9、5DS/5DSR、D810、A7RII都是好器材和好机身。
选择那种机型都是摄友自己的决定和考量,
咱都支持。
泡网分: 0.409
注册: 2014年06月
protel99se 发表于
连CMOS都是SONY产的,自己打自己,有意思么?准备买!
不买D5,因为太大太重。
买A7RII,至少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手柄。
都是不错的相机,个人喜好取向而已。
为何不把5DSR和1DX2同场比比?
泡网分: 7.327
精华: 1帖子: 7207
注册: 2010年05月
ss5801 发表于
这都是些黑子,故意指鹿为马的,不要理
它们自己用固执的无知、指鹿为马的颠倒是非的牢牢把自己钉在了网络耻辱柱上(展示给世界ID看)。
美式九球台球桌有很多种颜色的桌面,
不都是绿色的,
流行色有灰色、蓝色、紫红色、土灰色、深灰色等。 本帖最后由 花冠摄影 于
19:22 编辑
泡网分: 1.375
注册: 2011年06月
连CMOS都是SONY产的,自己打自己,有意思么?
泡网分: 0.662
注册: 2015年04月
无印凉粉 发表于
我觉得,大概,你很有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桌球
这都是些黑子,故意指鹿为马的,不要理
本帖由 iPhone3,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269
注册: 2016年02月
奇怪的是,大法对决尼康,来喷得都是感动家的人
泡网分: 1.004
注册: 2015年11月
感不动 发表于
看了花老的帖子 更加明确了索尼相机欺骗消费者 在高感环境下颜色已经近乎于单色 却还在雇佣一大批水军疯狂鼓吹 给想要购买相机新人造成错误的观点 害人啊 还是传统的c n靠谱唱双簧好玩吗?
如果色弱可以去医院看看
成天来索版颠倒黑白恶心人
泡网分: 0.264
注册: 2012年08月
菲林盒子 发表于
呵呵,台球桌本来就是绿色的!A7r2从始至终都还原成什么鬼颜色?A7r2把人脸和绿桌面还原成一个色调!这是什么鬼
不带这么现眼的!我觉得,大概,你很有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桌球
泡网分: 13.013
注册: 2008年04月
菲林盒子 发表于
尼康至少能把人和物的基本颜色还原出来A7r2呢能把绿台桌面和人脸一个颜色这你也要赞A7r2从始至终无法正确还原色彩,你再看看对台球的色彩还原,包括画面整体几乎成单色已经丧失了作为摄影器材的基本功能iso6400的球桌是绿色的?难道是我色弱了???
泡网分: 1.18
注册: 2010年01月
sharopova 发表于
我只想说,菲林盒子、感不动,这两个人的双簧唱得真恶心这就叫指鹿为马。不过,说得约离谱,大家看得就越清楚。 本帖最后由 renkm 于
00:40 编辑
泡网分: 8.831
帖子: 3239
注册: 2010年04月
我只想说,菲林盒子、感不动,这两个人的双簧唱得真恶心
泡网分: 0.047
注册: 2016年03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1.18
注册: 2010年01月
maolegemi 发表于
还在死撑,居然到现在还说桌面是绿色的。。。简直搞笑到爆,你是tony派来的逗逼么?、
睁大眼睛看看了,6400的时候,无论是泥坑还是索尼,桌面都没有半点绿色可言。。。为什么极端高感的时候忽然变绿了呢。。。?而且还不是全绿,是斑斑驳驳的一坨坨污绿色。。。
那些人不是色弱或色盲就是故意装色盲,你呀拿他们没辙。 本帖最后由 renkm 于
00:12 编辑
泡网分: 1.945
帖子: 2290
注册: 2014年03月
感不动 发表于
看了花老的帖子 更加明确了索尼相机欺骗消费者 在高感环境下颜色已经近乎于单色 却还在雇佣一大批水军疯狂鼓吹 给想要购买相机新人造成错误的观点 害人啊 还是传统的c n靠谱哈哈哈,是的。
泡网分: 16.514
帖子: 11584
注册: 2012年07月
菲林盒子 发表于
尼康至少能把人和物的基本颜色还原出来A7r2呢能把绿台桌面和人脸一个颜色这你也要赞A7r2从始至终无法正确还原色彩,你再看看对台球的色彩还原,包括画面整体几乎成单色已经丧失了作为摄影器材的基本功能还在死撑,居然到现在还说桌面是绿色的。。。简直搞笑到爆,你是tony派来的逗逼么?、
睁大眼睛看看了,6400的时候,无论是泥坑还是索尼,桌面都没有半点绿色可言。。。为什么极端高感的时候忽然变绿了呢。。。?而且还不是全绿,是斑斑驳驳的一坨坨污绿色。。。
泡网分: 0.047
注册: 2016年03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0.047
注册: 2016年03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只有管理员和版主可见
泡网分: 1.945
帖子: 2290
注册: 2014年03月
ss5801 发表于
连桌面什么颜色都搞不清还是别放屁了你连台球桌面什么颜色都没见过吗尼康至少能把人和物的基本颜色还原出来A7r2呢能把绿台桌面和人脸一个颜色A7r2从始至终无法正确还原色彩,你再看看对台球的色彩还原,包括画面整体几乎成单色已经丧失了作为摄影器材的基本功能
泡网分: 7.327
精华: 1帖子: 7207
注册: 2010年05月
泡网分: 0.662
注册: 2015年04月
菲林盒子 发表于
尼康至少能把人和物的基本颜色还原出来A7r2呢能把绿台桌面和人脸一个颜色A7r2从始至终无法正确还原色彩,你再看看对台球的色彩还原,包括画面...连桌面什么颜色都搞不清还是别放屁了
本帖由 iPhone3,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45
帖子: 2290
注册: 2014年03月
闷骚的呆子 发表于
一个色温暖一个冷,色彩没有可比性,。。。所以这个只能是比高感噪点了。尼康至少能把人和物的基本颜色还原出来A7r2呢能把绿台桌面和人脸一个颜色A7r2从始至终无法正确还原色彩,你再看看对台球的色彩还原,包括画面整体几乎成单色已经丧失了作为摄影器材的基本功能
泡网分: 3.992
注册: 2010年09月
well1450 发表于
倒是很好奇Tony Northup是怎么突破A7R2的102400高感限制的
其实二者谁好点谁差点不是我关心的,只是想看看尼康D5到底有什么黑科技减慢一倍快门,然后后期加一倍曝光
泡网分: 1.945
帖子: 2290
注册: 2014年03月
maolegemi 发表于
看来低感时尼康自动把绿色桌面变成了灰色?然后到了超高感才还原出绿色来?哇,那是不是尼康100-6400这段都完全不可用呀?奥运场上大白天用ISO100拍,田径场草地要全变泥地?尼康至少能把人和物的基本颜色还原出来A7r2呢能把绿台桌面和人脸一个颜色这你也要赞A7r2从始至终无法正确还原色彩,你再看看对台球的色彩还原,包括画面整体几乎成单色已经丧失了作为摄影器材的基本功能
泡网分: 13.013
注册: 2008年04月
一个色温暖一个冷,色彩没有可比性,。。。所以这个只能是比高感噪点了。
泡网分: 16.514
帖子: 11584
注册: 2012年07月
菲林盒子 发表于
也没什么,就是A7r2把人脸和绿色台球桌面还原成一个颜色了...看来低感时尼康自动把绿色桌面变成了灰色?然后到了超高感才还原出绿色来?哇,那是不是尼康100-6400这段都完全不可用呀?奥运场上大白天用ISO100拍,田径场草地要全变泥地?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945
帖子: 2290
注册: 2014年03月
无敌狮 发表于
A7RII只能拍风景,拍人还是算了。能把人脸肤色还原成和台球桌面一个颜色确实不适合拍人。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佳能80d对比尼康720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