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诗人诗歌欣赏赏在暮色中赶路

课后古诗赏析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课后古诗赏析1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5卷
杨志学、唐诗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5卷》目录
由杨志学博士、唐诗博士担任主编,九位博士联袂推选的《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已经连续编选出版五年了。五年来,这个选本注重诗歌的导向和正能量发挥,注重文本质量而保持了艺术的高水准,因多人参与编选而带来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趣味的兼容性,在坚持纸质媒体为主的同时兼顾网络媒体,注重名家而不薄新人,已经成为诗歌界一家独具特色和活力的选本,受到越来越多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关注。在此,我们向五年来为这个选本的出版提供有力支持的新华出版社和本书责任编辑表示由衷的敬意,向广大诗人和读者朋友的支持表示深深的谢意!现将《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5卷》目录公布于下:
山坡上的羊&& 二 胡 / 1
当我深夜醒来 二月蓝 / 2
杏 子& 人 邻 / 4
花 神(外一首) 大 解 / 5
无辜之草 凡 羊 / 7
一把铁锹 马 非 / 8
告诉你,我的身体里有铁 马万里 / 9
在山巅& 马启代 / 10
天上的声音& 马晓康 / 11
村 事& 马道洲 / 12
河 滩& 马新朝 / 14
青 苔& 王 妃 / 16
碾房里的喷香(外一首) 王万里 / 17
诗 人& 王久辛 / 19
故 乡& 王立世 / 21
跪在佛前的人 王志国 / 22
致童年朋友& 王单单 / 23
故乡是我的(外一首) 王浩洪 / 25
第一场雪 王家新 / 27
顺 从& 王祥康 / 28
在八卦城 王新鑫 / 29
骨 肉& 天 岚 / 30
情 人& 车 邻 / 32
温 暖(外一首) 车延高 / 33
两棵树& 瓦 刀 / 35
咆哮,或者沉默 午 声 / 36
灯(外一首) 牛 敏 / 37
提篮子的人& 方文竹 / 40
黄昏即景& 方良聘 / 42
暮春:赤壁遥望 心 亦 / 43
老房子& 尹 坚 / 44
小 路& 玉上烟 / 45
给父亲写信& 左 岸 / 47
过渡时期(外一首) 北 岛 / 48
回故乡& 北国雪 / 50
那年,我闻不出大米的气味& 卢 辉 / 51
一生一世(外一首) 叶延滨 / 53
长蒿草的老屋(外一首) 田 斌 / 55
关于乡土 田鑫红 / 57
念 想(外一首) 代红杰 / 58
诗,不是诗句 白鹤林 / 60
蚂蚁在大地上生生不息& 乐 冰 / 61
月亮上住着我已故的亲人(外一首) 冬 青/ 62
把根留住 包容冰 / 65
生 涯& 冯 娜 / 67
一个人的乌托邦 兰 雪 / 68
我接受这样的指令(外一首) 吉狄马加 / 69
在故乡我成为没有故乡的人& 老 巢/ 70
秋风祭(外一首) 亚 楠 / 71
鸽 子& 西 娃 / 73
蚯蚓之舞 成都凸凹 / 74
六月将尽 年 喜 / 75
我将火机放在一首诗里& 任 立/ 76
鹰(外一首) 华万里 / 77
擦玻璃的人& 向天笑 / 78
草 帽& 舟 歌 / 79
清宣统二年(外一首)& 冰 风/ 81
关 门& 庄 凌 / 84
遥望或者期待 庄伟杰 / 85
三八节& 刘 川 / 86
花 园& 刘汉通 / 87
鬼子坟(外一首) 刘向东 / 88
说着说着就老了 刘高贵 / 91
走婚人已走远 刘 燕 / 92
登岘山& 安 子 / 93
鸟 笼(外一首) 阮文生 / 94
隐形人(外一首) 孙 萌 / 96
江湖宴饮歌&& 孙文波 / 98
亮的灯黑的灯 孙启泉 / 99
稻 草 严 薇 / 100
而今夜月亮只有一个 苏 浅 / 101
风暴一种 苏 省 / 102
荞麦花开 苏 菲 / 103
七 夕(外一首) 苏美晴 / 104
对生活的投诚 苏笑嫣 / 106
胡同里走失的岁月& 李 军 / 107
异 乡& 李 荣 / 109
挽歌:哭小雨& 李 瑛 / 110
风雪之夜看窗外 李 琦 / 117
绝望的玻璃(外一首) 李 皓 / 118
在夜晚& 李云迪 / 120
秘 密& 李 成 / 121
波兰少女 李自国 / 125
续随子& 李郁葱 / 127
男人的森林& 李建华 / 128
和谐说(外一首)& 李建军 / 129
妙 方& 杨 锦 / 131
孤雁儿& 杨 键 / 132
九十八度的热水如是说& 杨戈平 / 133
比较论(外一首)&& 杨志学 / 135
迟宇宙& 轩辕轼轲 / 138
鲜花为什么带着泪水 吴投文 / 140
北方的田野(外一首) 吴重生 / 141
土里,江边& 余幼幼 / 143
看 你(外一首) 何向阳 / 145
怀抱石头的人 冷克明 / 147
工 厂& 这 样 / 148
万安古街 汪春茂 / 149
离 开& 沙 克 / 150
沈 苇 / 151
岳父在我的书房 沈浩波 / 152
午餐前,在画室 宋晓杰 / 153
英 雄& 宋晓贤 / 154
蒲 棒& 宋清芳 / 155
一个人的草堂 张 元 / 156
初 恋(外一首) 张 烨 / 157
听 海& 张 晶 / 159
十四行挽歌(外一首)& 张 智 / 160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张二棍 / 162
寄居北京的日子 张永生 / 163
明亮的水(外一首) 张永刚 / 164
百合花的春天 张永波 / 166
我 们……&&&&
张庆和 / 167
2009:自画像 张作梗 / 168
在长安,寻找一匹马(外一首) 张怀帆 / 169
我只想静静地爱你& 张建新 / 171
陋室诗& 阿 翔 / 173
康桥上的忧伤(外一首) 陈 贞 / 174
火车就要开走了 陈树照 / 176
九月的歇马山 陈美明 / 177
薄 秋& 纯玻璃 / 178
像雪一样活着 青小衣 / 179
在终南山 青海湖 / 180
祝 愿& 林 勇 / 181
灯笼把黑夜打了一个圆孔 林目清 / 182
一条溪的距离(外一首) 林秀美 / 184
疯狂的石头&& 林季杉 / 186
哪里是命运的转角& 罗 雨 / 188
纸 片& 罗 晖 / 189
路过一片桃花(外一首) 季士君 / 191
心一定还聪明地为你蹦跳着&& 金 迪 / 194
喊一声& 周苍林 / 195
册 页& 郑小琼 / 196
地铁,地铁&& 宗 琮 / 198
三 月& 空格键 / 201
无 咎& 弥赛亚 / 202
空 巢& 孟醒石 / 203
一只乌鸦 孤 城 / 204
擦 枪& 赵 琼 / 205
在青海湖仰望星空& 赵兴高 / 207
天 鹅& 赵克红 / 209
重 叠(外一首) 赵丽宏 / 210
一个人的夜(外一首) 郝子奇 / 213
泉 水& 胡 杨 / 215
送朋友回哀牢山 胡正刚 / 217
云& 胡刚毅 / 218
青涩的心事& 胡粤泉 / 219
病中书& 南 子 / 220
狂欢之后 南 鸥 / 221
命运里的信息 柳 苏 / 222
时候一到 柳 沄 / 223
端午车过黄河 柳 歌 / 225
和海交谈 哈 雷 / 227
下午的时光&& 秋 水 / 228
母亲的剪纸&& 段光安 / 229
孤独是什么& 泉 子 / 230
致未来(外一首) 侯 马 / 231
怀揣一个叫徐阁的地名& 娄海洋 / 233
石头开花& 洪 烛 / 235
雾& 宫白云 / 237
路 灯& 祝相宽 / 238
在雷公山,看见历史的背影&& 姚 瑶 / 239
风 动& 袁姣素 / 241
山葡萄& 夏 雨 / 242
季风,蜕变的心事 夏 寒 / 243
唐吉老汉的工作 原 风 / 244
愤怒的马 顾 北 / 246
暮 色& 徐 庶 / 247
理& 想(外一首) 徐柏坚 / 248
大风暴(外一首) 徐南鹏 / 250
远走高飞 爱 松 / 252
躺在草地上望天空(外一首) 高 凯 / 254
暮 色& 高亚斌 / 256
村上剪纸 高旭旺 / 257
秋声赋& 高作余 / 259
故 乡& 唐 力 / 260
在暮色中赶路(外一首) 唐 诗 / 261
隐身人& 唐 毅 / 264
乡愁如海 唐宝洪 / 265
乡 音&& 唐朝白云 / 267
光之碎片 唐德亮 / 269
时光那么长&& 桑 眉 / 270
绿 道& 黄灿然 / 272
你的栖身之所 黄金明 / 273
墓志铭& 萧振中 / 275
夜 色& 梦天岚 / 276
你要把握好我开放的分寸 梧桐雨梦 / 277
白玉兰和紫玉兰 曹 旭 / 278
我爱这花苞裂开的时光&& 曹立光 / 279
母亲在我的身边熟睡(外一首) 龚后雨 / 280
雪花的六根肋骨 雪 馨 / 282
父亲进城 常建世 / 286
和春天一起醉& 康 桥 / 288
穿越象山 梁雪波 / 291
心情菩萨(外一首) 董进奎 / 293
这个夜晚 蒋 在 / 295
雨后的小树林 蒋本正 / 297
从新闻学和法学的角度分析一桩借款 韩庆成 / 298
花 枝& 雁 飞 / 300
微弱的灯盏&& 黑 雪 / 301
那拉提的夜晚 曾丽萍 / 302
在西双版纳植物园 温& 古 / 303
往事并非如烟 渭 水 / 304
傍 晚& 窗 户 / 305
羌塘草原(外一首) 谢克强 / 306
寒 风& 谢启义 / 308
诗 歌& 蓝 珊 / 310
论剥毛豆的艺术 路 亚 / 312
山 垭& 路 也 / 313
左权墓志铭(外一首) 简 明 / 315
远 方& 蔡天新 / 317
芒果入门 臧 棣 / 318
天葬台的清晨 潇 潇 / 319
老农民& 熊& 曼/ 320
一片荒原:一直在等(外一首)& 髯 子/ 322
天府广场的地铁站 黎 阳 / 324
博物馆& 黎 衡 / 325
落叶,秋天的窗口 潘永翔 / 326
亲爱的安莉亚& 潘红莉 / 327
回乡途中读保罗·策兰& 霍俊明 / 328
栅 栏& 霜扣儿 / 330
2015年中国诗歌大事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诗歌鉴赏备考精讲:雨过闲田地(修睦《落叶》)
>>复习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诗歌鉴赏备考精讲:雨过闲田地(修睦《落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 落 叶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1)(4分)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2)(4分)以松“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 这是一首以落叶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诗。首联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落叶翻飞的情景:一场秋雨过后,庄稼已经收割了,闲置着的田地显得格外空旷,只见深红色的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里飞舞。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落叶的心理活动:落叶思绪翻飞,一心向往着春日,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呢。颈联描写落叶飘零的动态情景:有的翻飞着随流水而去,有的在暮色苍茫的河边盲目地飘荡。尾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要像青松那样傲然挺立,四季常青,而不做落叶,随风飘荡,任意东西。
&&&& “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
&&& “落叶”是古诗中常常吟咏的意象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修睦的《落叶》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 开篇从“雨过”着笔,转向“重重落叶”,以“重重”言落叶之多,给人以“无边萧萧下”的强烈感受;“红”,突出其色彩之艳丽但在秋雨潇潇,秋风渐紧的背景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木叶,其命运令人担忧是为实写颔联从眼前景,转向写“虚”,回想春日之际,绿叶吐翠,葱茏蓬勃,那时哪里想到会有秋风会降临,让叶子飘零,惹人伤怀?由实而虚,有转折,有对比,笔法腾挪,拓宽了描写的视野,引人遐想&&& 颈联继续回到写落叶:落叶或随流水而逝,或在暮色苍茫中在河边的上空飘零,一个“乱”字耐人寻味秋风中“乱”舞于空中的落叶,岂能不让人心情也“乱”?世事变迁,人生无常,有时和“落叶”何异!尾联诗人再次转折,将“落叶”和“松”对比,落叶飘零,而青松挺且直,面对秋风甚至寒冬,而依然翠绿如常!&&& 诗歌写物图貌,用笔灵活多变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视角写秋雨之后的落叶,为实写;第二联从“落叶”的视角着笔,有浓郁的主观色彩, “翻思”、“肯信”及“只应”二句的议论抒情,均为虚笔视角、笔法的变化,使诗歌变化多姿,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值得借鉴。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
文章录入:szf98&&&&责任编辑:oldq&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字体: 】【】【】【】【】【】
备课中心导航
最 新& 文 章
相 关 课 件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当前位置: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1)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意思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鉴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诗词鉴赏
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当代学生更要学习、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古诗词鉴赏也成为一门必修的能力,它直接或间接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底蕴,因此在语文科目中占有的比重比较大,当然学习古诗词鉴赏更需要把握其核心的时代背景与表达感情,循序渐进地学好古诗词鉴赏。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或对。。。寄予。。.的愿望。
古诗歌题材分类: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鉴赏技巧: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1、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2、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3、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 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a.借景抒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c.感物伤怀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2、注意“诗眼”(“炼字”)如:“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字新鲜,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3、注意 “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a.词类活用:如: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b.互文见义: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c.倒装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杜甫《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杜甫在这里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寻常。d.省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2、修辞手法: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修辞中有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衬。专用术语“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正衬(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对比——(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与最后一句)通感——感觉器官的沟通。(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此时的雪花仿佛是春风中盛开的梨花,香飘万里。视觉与嗅觉沟通,诗人的情意饱含其中。)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四、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实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贬低也不拔高。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古诗词鉴赏其他必备的知识和能力:1、诗词流派——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词有豪放派、婉约派。2、诗歌的个人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王昌龄—雄健高昂、李商隐—朦胧隐晦、苏轼—旷达豪放、柳永—柔美婉丽、陆游—悲壮爱国。3、鉴赏诗歌应懂得“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4、鉴赏诗歌应善于联想、想象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不仅使读者看到杏花盛开的情状,而且还可想象出花丛中鸟儿的嬉闹,鸟语花香,有声有色,把春的意境写活了。
发现相似题
与“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37651756651873211782231961521843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诗歌欣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