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 如何看什么是轴心受压柱还是偏压

混凝土习题及答案(2)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混凝土习题及答案(2)
上传于||文档简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习​题​及​答​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midas midas.dll midas ci..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midas设计示例验算说明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转载]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3
四、查看结果
问:在荷载组合中,“一般”有两个包络,而“混凝土设计”和“钢结构设计”中不能自动生成包络,“一般”与“混凝土设计”和“钢结构设计”是何关系?
答:荷载组合中的“混凝土设计”、“钢结构设计”、“SRC设计”是为设计准备的。设计中使用的荷载组合并不一定是内力最大值。所以设计中使用的荷载组合需要一一进行设计后才能知道。程序在输出的计算书中列出了设计中使用的荷载组合(这部分由程序内部一一计算),&简单的说“一般”中的包络是内力包络,而各分项中的包络需要的是配筋包络。该部分由程序一一计算后在计算书中输出。
问:考虑双向地震作用时,在设计组合里面只有“钝化”,无法选择“激活”,程序在设计时候是否考虑的了双向地震作用?
答:程序在设计时候是考虑的了双向地震作用的。
问:用MIDAS的非线性分析的弧长法来计算结构的极限荷载,请问如何画出荷载位移曲线,如何查看极限荷载相对于施加荷载的比值?
答:在“结果/阶段步骤时程图表”中查看。
问:结构自振周期很长是什么原因?
答:结构周期很长的原因可能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模型中有自由结点或结点没有分割单元
&&&&&&2、模型中的墙单元子类型为膜,应该改为板
&&&&&&3、如果与其它程序分析的周期不一致,注意检查质量是否一样、个别构件刚度是否人为调整了。
问:反应谱分析时开始我们设定地震力作用方向,在计算结束后能否提供最不利地震力作用方向,能提供。
答:现在不能提供,但可按照提供的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问:反应谱分析荷载组合时为什么产生两种工况,各表示什么意思
答:在使用反应谱分析的时候,:是指反应谱荷载工况;在勾选了“偶然偏心”的时候才生成,单独给出偶然偏心带来的地震作用。
在使用“荷载横向荷载静力地震作用”(即底部剪力法)时指的是静力地震荷载工况。
问:考虑偶然偏心后结构整体分析结果怎么看?荷载工况、是什么意思?
&&&答:看层间位移及层间位移角时,应该选择无偏心地震作用工况,即和;看层间位移比,即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比时,应该选择偶然偏心与无偏心地震作用工况组合的结果,即±和±,偶然偏心地震作用工况即和。
&&&中考虑偶然偏心的方法是一种简化的方法,即先按无偏心的初始质量分布计算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地震作用,,然后按四种偏心方式计算各质点的附加扭矩,四种偏心方式下的附加扭矩与无偏心的地震作用组合,则形成了相应于四种偏心方式的地震作用。
问:当需要判断模型的某一振型是X、Y向平动还是扭转时,需要综合“振型参与质量”和“振型方向系数”来判定,应该怎样判定?&&&&答:对于比较规则的结构,使用“结果/周期与振型”就可以判断结构是平动还是扭转,对于不太规则的结构,如果这样判断不了的话,就得综合“振型参与质量”和“振型方向系数”来判定。例如对于一个结构,结果显示如下,可以看到,“振型方向系数”1,2,3振型中TRAN-X,TRAN-Y,ROTN-Z的值分别为100%,99.9%,100%,再结合“振型参与质量”,每个模态里面这三个方向的百分比值也分别比其余5各自由度的百分比大,其质量的数值也较其余5各自由度的值大,因此可以综合判定模态1是X向平动,模态2是Y向平动,模态3是Z向转动
问:反应谱分析后,在同一种模态下,振型质量参与显示跟的是不是不一样。为&平动平动转动而在中平动转动。是不是里的平动中的平动平动转动。
答:计算振型有效参与质量的方法是按照的方法计算的,可参见用户手册的相关说明;而的计算方法与不同,具体计算方法参见用户手册的相关说明,简单的讲是每个方向的平动或转动的各个振型有效质量参与系数总和为。
问:如何查看基底总剪力、总弯矩?
答:“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层/倾覆弯矩”中可以查看各种工况下框架和剪力墙的倾覆弯矩
“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层/层构件剪力比”中可以查看各种工况下框架柱和剪力墙的地震剪力和比率。
问:在“位移位移形状”里,勾选“图例”,屏幕右边显示的各方向的变形值下方有个“系数”是什么意思
答:因为结构的实际变形往往很小,需要给一个放大的系数来显示以使用户观察的更清楚,该系数指的是变形图放大或缩小变形的显示比例。该系数可以点击“变形”右侧的按钮&修改。(参见“在线帮助”里面“结果位移变形形状”中的解释&)
问:当结构中用板单元或实体单元模拟转换梁的时候,如何查看转换梁的设计弯矩?&
&&&&答:当做转换梁的细部精密分析时,有时会将梁单元用板单元或实体单元来模拟(或将板单元用实体单元来模拟),此时可利用程序中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的功能,具体操作如下:“结果&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选择相应一些板单元的边缘(或一些实体单元的平面),将这些边缘上的节点(或实体单元平面上的节点)的各内力相加,然后将相加的内力输出,输出位置为选择的板单元边缘的中心(或选择的实体单元平面的中心)&,即可得到按梁单元(或板单元)设计时所需的内力。&详细的操作方法可参见程序的在线帮助。
问:当结构中用板单元或实体单元模拟转换梁的时候,如何查看转换梁的设计弯矩?
答:可利用程序中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的功能,具体操作如下:“结果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选择一些板单元的边缘(或一些实体单元的平面,将这些边缘上的节点或实体单元平面上的节点的各内力相加,然后将相加的内力输出,输出位置为选择的板单元边缘的中心或选择的实体单元平面的中心。当做细部精密分析时,有时会将梁单元模拟成板单元或实体单元或将板单元模拟成实体单元,此时可用该功能,计算出设计时所需的构件内力,即重新计算出按梁单元或板单元设计时所需的内力。详细的操作方法可参见在线帮助。
问:关于应力和有效应力应力
答:混凝土的破坏准则有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剪应力应力理论、应力理论等很多理论。
最大剪应力应力理论是指材料承受的最大剪应力达到一定限值时发生屈服。
von-Mises应力是指有效应力达到一定限值时材料发生屈服圆柱面破坏。软件输出的应力是有效应力。
问;在施工阶段的输出结果中,cs:恒荷载,CS:Dead,CS:合计&各代表哪些部分的内力(即由哪几项构成),施工Max/Min阶段中,CS/max,CS/min:恒荷载,CS/max,CS/min:合计,各代表什么情况下的内力?&
&&&&答:cs:恒荷载,是除了预应力荷载、收缩和徐变荷载以外的所有施工阶段施加的荷载。&
cs:施工荷载,是在施工阶段分析控制对话框中分离出的荷载工况。&
CS:合计,是cs:恒荷载+cs:施工荷载+cs:收缩和徐变+cs:预应力荷载。
CS/max,CS/min是在各施工阶段中各荷载的包络结果。
问:使用国外的材料、荷载规范(如欧洲的)后,在设计构件的截面时,也用国外的规范,能否进行截面的设计?
答:可以,选择相应国家的规范即可。
问:在进行剪力墙的构件设计时,程序提示“不能进行配筋设计-直线墙出错”,原因是什么?
答:是由于用户没有对每片墙进行单独的编号,可以在“模型/建筑物数据/自动生产墙号”里面让程序对每一层的墙号自动生成,或者在建模复制层数据之前,先对要复制那一层层的墙号自动生成,然后再复制生成(此词被过滤)层,这样就不用再重复生成各层的墙号了。
问:是否可以设定单根构件的抗震等级?
答:可以,在“设计一般设计参数抗震等级”中可以对选择的构件设定其抗震等级。
问: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抗震设计时是如何考虑的?
答: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抗震设计时不考虑,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解决,可以参见《抗规》第条说明。
问:设计时是否需要对所有构件进行指定构件类型操作?
答:不需要。中默认的构件类型如下:平面构件程序自动默认为梁,与框架柱相连的默认为框架梁,向构件程序默认为框架柱。
其它斜向构件建议用户指定其类型;另外对于根据规范需要进行内力特殊调整的构件,如角柱、框支梁、框支柱等亦需要人为指定构件类型。
问:“一般设计参数”里的“抗震等级”和“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里的“定义抗震等级”有什么区别?如果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如何分开定义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答:“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和“钢构件设计参数”里面的参数定义是对整个结构的,如果某些构件的参数与整个结构不一致,则在“一般设计参数”里面定义&。和整个结构不一致的构件抗震等级可以在&“一般设计参数”里面定义,选择需要定义的构件,定义好参数,然后点击“适用”按钮。
问:选择由程序自动计算钢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答: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程序自动计算方法采用的是《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附录的方法。
二、注意当计算长度系数、等于的时候,此时的计算长度系数可能有错。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
1、构件的线刚度与同它相连构件的线刚度比太大。
2、此构件两端可能存在无约束连接,如与其连接的构件中有铰接或桁架单元等情况。这时可以利用人为指定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的功能,具体操作如下:“设计一般设计参数计算长度系数”。&
问:“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材料分项系数”里面的值程序不能自动的随着混凝土等级的改变而按照规范进行改变,一定要用户手动设置么?
答: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材料的分项系数均为,材料分项系数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无关;钢筋()材料分项系数为,预应力钢铰线、钢丝、热处理钢筋材料分项系数取为;中默认取值为:混凝土,钢筋;另也可以人为修改。
问:“设计钢构件设计编辑钢材特性值”中参数的意义?
答:为钢材抗拉屈服强度,其它参数的意义可以见在线帮助。
问:设计中有时候需要人为的调小钢材的屈服强度,在程序里“设计钢构件设计参数编辑钢材”设置“抗拉屈服强度”后,钢材的抗剪强度怎么修改?
答:《钢结构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说明了各个强度直接的关系,其它的强度和抗拉屈服强度有关,可以在验算后的“详细结果”中可以看到,抗剪强度随着抗拉屈服强度会改变。
问:边缘构件如何考虑,比如角钢型剪力墙,两个端部和角点处规范规定好像是按柱来处理,程序中如何考虑这些因素的?
答:现在暂时考虑不了边缘构件的设计。
问:在进行柱的设计时可以进行螺旋箍筋柱的设计吗?如果能应怎样使用?&
答:程序中提供螺旋箍筋柱的验算,填写验算用截面数据即可。&
问:地震作用下,柱承担的基底剪力要大于,程序里面能否自动调整?
答:程序不能自动调整,需要手动设置系数,在菜单“设计一般设计参数地震作用放大系数”里设置。
设置后的的增大系数的查看方式:点击“显示”按钮&&,&在“设计”下勾选“的增大系数”,可以查看的增大系数。
问:程序能否提供具体配筋的统计表格?
  答:可以,在设计后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的“简要结果”,生成的文本中就有。
问:截面的柱设计时候,程序中钢筋可以布置在一端,但是如果设置为双排钢筋的时候,第二排只能布跟钢筋,是否程序中只能这样?
&&&&答:程序中目前只能这样布置。
问:怎样知道多少构件验算不通过?
答:选择验算不通过的构件,拷贝至表格里面,可以看到构件的数量。
问:如何查看构件配筋时候用的荷载组合和内力值?
答:看每个构件的配筋时候用的荷载组合和内力值,可以在配筋设计后弹出的对话框里面点击“简要结果”,里面有相应的值。
问:设计时取用的内力为何与结果显示的内力不一样?
答:设计时取用的内力是考虑了抗震调整系数的,如根据不同的抗震等级,梁端剪力及柱端弯矩都有不同的放大系数。而结果下的内力是没有考虑抗震调整系数的。特别是柱配筋设计时,取用的弯矩是轴力与偏心距的乘积,柱端弯矩只是用来计算初始偏心距的。
问:不用修改模型,如何用自己定义的截面进行钢构件验算?
&&&&答:可以利用设计截面的功能实现,具体操作如下&:菜单“设计设计截面”,在弹出的编辑截面菜单里选择需要编辑的截面,直接对截面进行编辑即可。然后再重新进行钢构件截面验算。
问:在用midas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遇到不少问题:
1)程序输出梁、柱、剪力墙的配筋图中,各个数字的意义是什么?有没有相关的说明资料?&
2)经过结构设计,对应程序就算的构件配筋,用户能否进行修改?
3)程序中的设计和验算有什么区别
4)更新配筋一项有何作用?为什么剪力墙做完设计后,更新配筋按钮为灰色的(没有激活)?
5)在对剪力墙施加塑性铰时,各楼层所有不同墙号的剪力墙是否在进行验算后,更新完配筋时,其塑性铰中的荷载位移曲线才能包含配筋信息?&&&&&答:1)各个数字与PKPM的输出结果意义相同,也可以参见在线帮助中的说明。
2)不能修改。(但验算用配筋、PUSHOVER用配筋,用户可输入)&
3)&设计和验算是结构设计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在结构设计教材有相应说明。
4)&更新是为了将配筋结果实际赋予构件(用户也可以自己输入配筋),当配筋后弹出的对话框中“排序”是“墙号(WID)”时,“更新配筋”的按钮是灰色,选用“墙号+层”按钮即被激活。
问:梁、柱、墙配筋设计是如何考虑的?
&&&答:目前版本程序提供的计算书是根据实际配筋的验算结果,而非是求构件所需配筋面积的过程。
一、梁的配筋设计&
&&&&根据《混规》的方法,取用内力包络值进行配筋计算。当计算结果显示超筋时,可以调大钢筋直径,再进行配筋设计。程序内定配筋只提供两排钢筋,多排时可通过加大每一排的钢筋数量再进行验算。
二、柱的配筋设计
&&&&程序是按《混规》附录的双偏压方法计算配筋的,具体过程是根据用户定义的柱截面尺寸,程序按构造要求先定好钢筋根数,再根据定义的钢筋直径按顺序对各组组合内力进行承载力计算,当截面承载力不满足时,再选用下一个钢筋直径进行计算,直至截面承载力满足所有组合内力的要求。因为双偏压设计是一个多解的过程,所以程序必须按上述操作才能输出一个合理的配筋结果。另外程序也提供验算的功能,可在“设计钢筋混凝土设计参数编辑验算用柱截面数据”里先定义好钢筋布置,再通过“设计钢筋混凝土截面验算柱截面验算”进行验算。
三、剪力墙的配筋设计&
&&&&目前版本剪力墙的配筋设计没有考虑边缘构件的设计要求,剪力墙是按直线段墙来做配筋设计的,具体设计方法见《混规》中有关规定。
&&&&另外版本暂时屏蔽了对剪力墙沿层高方向划分的功能,对于想进行细分的剪力墙可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处理。
如图所示,现在需要对中间层的剪力墙进行细分。首先使用“模型单元分割&”将中间层的剪力墙进行细分。在“模型建筑物数据生成层数据”中生成层,然后将3、、层解除刚性板假定;将细分的每一层的墙单元定义为一个墙号;进行设计,该层墙体的配筋取横向划分后最下面的墙号的配筋。此时墙号的内力值即是中间层墙的内力值,唯一不同的是墙号的墙高较中间层的层高小,因为按照规范中进行剪力墙配筋设计时,墙高只是影响偏心距增大系数η,一般情况下对于剪力墙η值为,所以墙高对墙配筋设计的影响不大。&&&&
这种情况下如果查看层结果输出,可以在后处理的时候,利用定义塔块的功能,输出所要层的分析结果,具体操作如下:“结果分析结果表格层定义多塔”,如上图将1F、、、屋顶定义成一个塔块就可以了。
问:分析后如何找到性能控制点?
答:首先点击“设计静力弹塑性()分析静力弹塑性()曲线”弹出如下窗口:
点击定义设计谱并根据设计地震分组、地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地震影响等条件选择需求谱,(注意:地震影响要选择罕遇地震),此时图形区的绿色线与蓝色线的交点就是性能控制点。
除在静力弹塑性()分析控制中定义的步骤外,用户也可以指定性能控制点为一个子步骤,查看附加的分析结果。具体操作如下:先记下在性能控制点处的最大的基底剪力及处于塑性状态下结构的最大位移,如图方框内的数据;点击添加层间位移输出的步骤,将记录的最大基底剪力或最大位移值输入;点击计算参照的步骤和距离比,程序会自动计算出性能控制点的位置,最后添加即可。
另外最新的版本增加了自动生成性能控制点荷载步的功能,如上图所示,只要能力谱与需求谱相交时,只要点击下部的重画按钮就可以自动生成性能点的步骤及层间位移信息,在添加层间位移输出的步骤里可以看到性能控制点的结果。
六、工具、视图、其它
问:MIDAS软件能自动统计用钢量吗?
答:&在主菜单的“工具&材料统计”中可以得到用钢量,如果是混凝土结构还可得到钢筋用量和混凝土用量。
问:查询质量表格中结构质量单位是什么意思?怎么样转换为质量单位?
答:这个转换是有点让人容易混淆,可以从重力的概念来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来计算大小。g的单位可根据重力G(N)和质量m(kg)的单位得出:g=9.8&N/kg,所以Kg=9.8N/g,&&
&&&&&1KN/g大约是100kg(0.1吨),
问:软件屏幕右下角的“单元捕捉控制”的等分点的数值无法显示,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
答:这是由于显示器的分辨率不够造成的,可以调大分辨率(一般大于即可),如果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无法达到要求,解决的办法是:在桌面点击鼠标右键,“属性/属性/设置/高级/常规”把“DPI设置的值”调小即可显示出等分点的数值,不过这样会使得文字的显示有点模糊。
问:使用“消隐”功能,以平面显示图形,选择柱的时候有时候选择不上构件是什么原因?
答:使用了“消隐”功能,选择柱的时候,框选则需选择整个柱的范围,而不像线框显示时候只需要选择柱的点。问:如何显示节点坐标轴,如果需要单独定义,如何定义?
答:“显示”按钮,“节点”下选择“节点局部坐标轴”可以查看。在“边界条件&节点局部坐标轴”中可以定义节点局部坐标轴。
问:如何从MIDAS表格文件中拷贝东西到excel改动后,再回到MIDAS中继续工作?&&&&答:相当于两个excel表格互相拷贝,从MIDAS表格文件中拷贝东西到excel改动后,再拷贝回到MIDAS表格中即可。问:浮动工具条拖动以后放不回去该怎么解决?
答:点击电脑的“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在“注册表编辑器”的树形菜单中找到MIDASGEN的安装目录,选择里面的&“TOOLBAR_LAYOUT”,将其删除,然后在“开始”菜单注销当前用户或者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
问:&在SPC(截面特性值计算器)中DXF文件的应用
答:&步骤如下:&
1.先在Tools&Setting中选择相应的单位体系。如果在CAD中按米画的则选择米。
2.&然后导入DXF&
3.&然后在model&curve&intersect中进行交叉计算,以避免在CAD中有没有被分割的线段。&
4.&在Section&Generate中定义截面名称。
5.&然后计算特性值。(也可直接在第4项中计算)&
当截面中有内部空心时,可在进行4项后进行下列操作。
a.&在Section&Domain&State中选择各部分是否为“空”,当区域中有红色亮显时,按左键为实心,按右键为空心(请看程序中信息窗口的说明提示)。
当截面有不同材料组成时(可超过2种),在进行完上面a操作后,进行下列操作。
b.&在Section&Domain&Material中选择各区域材料。需先定义材料名称和特性值。
在赋予各区域材料特性时,应选择某个材料为基本材料,一般选择混凝土。
在计算不同材料组成的截面的特性值时,应选择相应的单元尺寸。一般来说划分越细越好,但划分的太细计算时间会很长。一般在钢骨混凝土中选择钢板厚度的一半即可。
问:&FEmodeler中DXF文件的应用?
答:&在FEmodeler中导入dxf文件并划分网格的步骤如下:
1.&先在view&Grid&Seting中定义Grid&size。如果您在Dxf文件中是按米画的,则定义为0.1即可,若为mm则可按默认值500。
2.&导入DXF后应进行一次交叉计算(分割交叉直线).在model&curve&intersect。
3.&然后开始划分网格.在Mesh&Auto&Mesh&Planer&Domain中定义网格大小,选择Mesh&inner&Domain和Include&Interior&point可包含内部的直线和点划分网格。如果对不同区域可先分别定义Part。对不同的PART可定义不同的网格大小。
问:&在FEmodeler中定义Part的方法?
答:&步骤如下:
在EDIT&PART&Crete中定义各PART的名称
在EDIT&PART&ADD中定义各PART。一个PART必须是一个封闭区域。
问:&我在FEmodeler中定义了PART,但是对该PART不能划分网格?
答:&一个PART必须是一个封闭区域,请检查一下区域是否封闭。
另外与其它线段无连接的端点显示为蓝色。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公路偏压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模拟分析
0引育由于隧道所穿越的围岩类别多、变化大,而勘探工作的密度有限,使隧道所穿越的实际围岩类别与设计所提供的围岩类别有出人。在隧道开挖与围岩支护等环节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对施工进度与人员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加强隧道施工全过程的监控盆测,实现信息化施工,及时掌握围岩与支护动态,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与支护安全;同时为二次衬砌支护合理时间的选择、验证支护结构型式及支护参数,评价支护结构与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并为优化设计参数,调整施工工艺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原始数据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石牙山隧道出口端围岩受偏压作用情况下,隧道断面开挖过程中,围岩监控盆测成果与有限元仿真模拟进行对比研究,以此分析隧道受偏压作用下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1工程概况石牙山隧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内,隧道地处石牙山低山丘陵区,丘陵属粤桂边界的云雾山脉部分。隧道穿越区地面相对高差3兑m,丘陵脊线明显,由于受区域上断裂控制,脊线大部分为东北一西南方向。隧道围...&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1工程概况该隧道地处石牙山低山丘陵区,丘陵属粤桂边界的云雾山脉部分。隧道穿越区地面相对高差392m,丘陵脊线明显,由于受区域上断裂控制,脊线大部分为北东~南西方向。隧道围岩类型复杂,为震旦系石英岩、云母石英片岩、硅质岩、石英砂岩和三叠系上统小云雾山组砂砾岩、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两套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关系。隧道穿越涵盖II~V级围岩。由于隧道所穿越的围岩类别多、变化大,而勘探工作的密度有限,使隧道所穿越的实际围岩类别与设计所提供的围岩类别有出入。在隧道开挖与围岩支护等环节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对施工进度与人员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加强隧道施工全过程的监控量测,实现信息化施工,及时掌握围岩与支护动态,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与支护安全[1-5];同时为二次衬砌支护合理时间的选择、验证支护结构型式及支护参数,评价支护结构与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并为优化设计参数,调整施工工艺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原始数据至...&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石牙山隧道位于广东省云浮市内,隧道地处石牙山低山丘陵区,丘陵属粤桂边界的云雾山脉部分。隧道穿越区地面相对高差392m,丘陵脊线明显,由于受区域上断裂控制,脊线大部分为东北至西南方向。隧道围岩类型复杂,有震旦系石英岩、云母石英片岩、硅质岩、石英砂岩和三叠系上统小云雾山组砂砾岩、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两套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关系。隧道穿越涵盖II~V级围岩。由于隧道所穿越的围岩类别多、变化大,而勘探工作的密度有限,使隧道所穿越的实际围岩类别与设计所提供的围岩类别有出入。在隧道开挖与围岩支护等环节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对施工进度与人员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应加强隧道施工全过程的监控测量,实现信息化施工,及时掌握围岩与支护动态,以此来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与支护安全。同时二次衬砌支护合理时间的选择、验证支护结构型式及支护参数,评价支护结构与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并优化设计参数,调整施工工艺提供最直接、最有效...&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在山岭隧道修建过程中,隧道偏压是一种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尤其是在我国西部高等级公路修建地过程中。如果隧道偏压处理不当,不仅造成隧道工期的拖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引发次生隧道病害,严重威胁隧道建设者的人身安全。针对隧道偏压问题,本文依托雅泸高速某偏压隧道,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隧道偏压段开挖各阶段进行动态跟踪模拟,从而研究分析了偏压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病害的危险部位;此外,针对监测人员在隧道偏压段实施监测时常陷入的误区,本文对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提出“偏压隧道监控量测位移监测方法必采用绝对位移量测方法”。论文主要着重下面几个方向进行了研究:(1)运用ANSYS软件,对其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从而获得了隧道偏压段在开挖过程不同阶段中围岩应力、应变状态及隧道支护结构中的内力变化情况,并据此分析了该偏压隧道可能出现病害的危险部位。(2)针对该隧道偏压段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隧道病害,从地形、地质因素、气候因素...&
(本文共61页)
权威出处: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隧道的数量日益增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及分离式隧道。分离式隧道是最常见的一种隧道类型,但在分离式隧道的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不良的地质现象,如偏压、浅埋、富水等等,而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往往出现在隧道的入口段,这将对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多麻烦和灾害,因此对此类特殊隧道的研究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本文以大广高速九连山隧道为例对浅埋大跨度偏压隧道入口段进行了数值模拟及监控量测技术研究,主要内容为:(1)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分析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与应力变化情况,找出隧道沉降变形的关键部位,用于指导隧道施工与支护设计。(2)研究隧道在入口段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病害,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3)在隧道入口段施工过程中应用监控量测技术适时掌握围岩状况、调整支护参数并且适时支护。(4)根据监控量测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围岩的最终变形及趋...&
(本文共61页)
权威出处: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数量不断增加,隧道施工遇到的不良地质问题越来越多。监控量测作为保障安全,优化设计、指导施工的重要手段,其技术进步对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工程实践中还存在着监控技术不完善、监测数据处理不科学、数据应用不及时和信息反馈不系统等问题。笔者从技术咨询及其与监控测的关系、实施技术咨询工作的必要、技术咨询工作的实施要件、技术咨工作的实现形式等几方面结合高速公隧道施工加以探讨。技术咨询的定义这里提到的技术咨询,是指从事监量测工作人员提供的技术咨询,亦即控量测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技术咨询。要是指监控量测人员在日常的隧道监量测过程中,通过现场观察结合监测果等,临时修改支护参数,对一切存安全隐患的隧道施工工艺提出施工建或勒令停工,对建设单位在隧道建设程中发现的隧道技术和管理问题提供义务咨询。监控量测的作用及时、合理、准确的监控量测工一方面可以起到为二次衬砌支护时机供科学指导和评价支护效果的作用;一方面,...&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轴心受压构件截面分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