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户重点人口年龄结构划分标准的划分

对社区警务工作方法的探讨
20:31:52&&&点击:
社区民警面临一个共同的课题,那就是如何下社区、下社区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实践和认识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以供大家作为工作中的参考。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
从当前社区警务改革与实践来看,社区民警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社区服务,发现和了解社区的犯罪和社会问题,鼓励社区群众积极参与预防犯罪工作,主张社区公众为预防打击犯罪的主体,以社区为根治犯罪的主战场,以宣传、教育、支持和鼓励公众为警务工作的中心。所以社区民警下社区(责任区)必须树立正确的理念――
(一) 民本理念。社区民警的各项工作,要以&民本&为最高指导思想,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社区人力资源作为社区治安轴心,构筑社区防控网络,减少犯罪主体对社区生活环境构成的危险和破坏力。社区民警是社区警务的向导,其在社区警务中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所展现的正是&我为社区民众管治安&的警务理念,一个以&民本&为最高指导思想的社区民警,同时还需要弄清楚&民本&的内涵和外延,它告诉我们每个社区民警这样一个道理――社区的一切警务工作都要以民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目的,只有这样社区警务工作才能实现真正的目的和意义。
(二) 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实践证明,要做好社区警务工作,不但在实践中敢于探索开拓,而且在理论上要勇于创新。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把现代警务方式与传统警务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握住现代社区警务发展的方向,紧紧围绕社区中的人、事、物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由于各个社区环境的差异,如居民社区、商业社区、宗教社区、城乡结合社区等;此外还有社区文化、经济、人文背景不尽相同,因而社区警务不存在一种统一模式。这就更需要我们每个社区民警在坚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和&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要求下创造性地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改善警民关系,同社区一道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以及参与社区爱民、利民、便民的活动,安全检查,法制宣传,收集情报信息,维护公共秩序,这些是没有绝对量化标准的,这就更多地需要我们每个社区民警的创新活动。
(三) 服务理念。社区警务的服务理念一开始就引发了很多争议,但最终还是确立了这个理念。我认为:社区民警的服务理念应是贯穿于整个社区警务工作的始终,服务能使民警立足于社区,服务能赢得民心、调动民心。作为一个社区民警应是&时时是我们服务的时间,处处是我们服务的地方,件件是我们服务的事件,人人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因而社区民警的服务理念应该是:公众是&顾客&,社区民警是&服务者&。
(四)共管理念。社区警务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需要社区各个部门、层次共同合作和协作才能完成,只有在社区内实行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才能促进社区各方面的受益。社区民警在争取社区干部、社区群众和辖区单位(行业)的支持下,要充分挖掘社区现有的人力、财力、物力、智力、信息资源,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佳的合力作用。社区治安是社会治安的一个缩影,它需要实行综合治理,但更需要的是实行群众治理,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必须要有这方面意识,就需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落实好&看好自家的门,管好自家的人,办好自家的事&。
(五) 信息理念。社区要提高治安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区民警必须牢固树立信息优先的理念,社区情报信息主要是为现实斗争和社区防控服务。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社区民警尤其要重视社区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包括治保干部、治安积极分子、治安耳目、信息员、保安巡逻队员在内的覆盖整个社区的情报信息网络。要了解掌握社区内的各类信息,不仅要掌握与我们实际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刑事犯罪信息,治安情况信息,国保信息等,还要注意了解其他的各类社会面信息,如社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居住人员结构、层次,社区内的人文背景,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
二、目前制约社区民警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警力相对不足与基层警务工作日益繁重。警力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而基层警力不足与基层警务工作繁重的矛盾突出,多数民警超负荷工作,一线民警的主要精力投入于应付突发性、应急性任务,而民警自身素质不能和新形势下的要求相吻合,使民警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经常深入社区、深入群众之中,从而影响了社区民警工作。
(二)考核机制和用警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存在着上级机关对基层单位的考核检查频繁,造成基层民警应付于各种检查考核,不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真正地深入社区,走访群众,扎根基层。同时在警力使用上缺乏科学性和效率观念,经常采用&人海战术&,客观上造成警力低效使用,影响社区民警工作。
(三)民警在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偏差。在公安机关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部分民警仍然&以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固有的思维定式,不愿走下去,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在联系群众、巡逻、防控、服务等方面不主动、不亲临,被动应付、遥控指挥,致使一些民警不熟悉群众,群众不认识社区民警的现象。
(四)社会治安体系构建上存在认识偏差。在认识与处理打防关系上存在误区。一些地方对公安机关&主功能&把握不够完整,认为治安防控工作是社会的事,在&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上存在&重打轻防&、&打防脱节&的现象,并且打击的手段单一,缺乏从根本上控制违法犯罪的机制。一些地方对&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解决什么问题&的本意理解片面,在实际操作中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日常性工作突出做的倾向,弱化了基层基础工作,没有形成社会治安防范意识,导致防范管理的后劲不足。
(五)民警整体素质还不适应。多年来,公安工作呈&运动式、战役型&的工作方式,使得一些基层民警习惯于抓人破案,冲冲杀杀,对治安防范工作不愿干,也不会干。一些民警缺乏开展基础工作的方法和本领,组织协调能力欠缺,难以有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治安防控工作。
三、入户调查
入户调查工作是公安部规定的社区民警的一项重要勤务,入户调查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的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同时也是一个社区民警综合素质的体现。开展入户调查工作,是社会学、心理学、各种自然知识和法律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动手、动嘴、动脑的三结合。我们说,入户调查是手段,人口了解是重点,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获取有用信息是目的。在工作中,社区民警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了解社情、民情,获取线索,要宣传法律知识、防范和自我防范常识,要全面掌握好入户调查方法尤为重要。由于群众的文化水准不同,素质参差不齐,脾气性格各异,因此掌握好入户调查方法尤为重要。在工作中,有些社区民警在入户调查时,抱怨入户调查工作难以开展,如:群众对入户调查不理解,甚至连门都不让民警进;还有的民警即使进入了百姓的门,但不知也不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等等。我认为这都是工作方法不当造成的。要当好一个社区民警,光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
(一)如何较快地贴近群众,获得群众信任
首先是要转变思想观念,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意识到入户调查是上门为群众服务、排忧解难的,即使是公共场所管理、暂住人口管理等一些工作,政策性较强,也要通过适当而巧妙的语言,使群众感觉到民警确实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这样群众才主动地愿意同我们民警接近。
其次,在入户调查时,民警警容严整,要着警服上岗,注意自身形象,尤其是要面带微笑。在与群众交谈时,要尊重群众的风俗、习惯,要言语文明礼貌,要学会恭、谦、让。
在工作中还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情况:有的群众性格外向,容易接近,有的群众性格比较内向,不想多说话,有的人则戒备心理较重,或自身有点小毛病,怕民警找上门来,不愿多说话,这时往往就会出现民警问一句,群众答一句,甚至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针对上述情况,我感觉常用的方法有:
1、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法就是直接说明来意,询问有关情况。这种方法简单明了,适用于一些有特定调查目的的场所或与社区民警接触次数多,且较熟悉的群众以及性恪外向的群众。如处理治安案件时、对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安全检查时、对一些重点人口或暂住人口的走访时等等。但是此法对一般群众的入户调查应尽量避免采用,最好不用。
&入户调查&是公安术语,在工作中应少使用这个词,以免群众不理解而产生误会。我们一般做法是:先向群众自我介绍,说明来意,&我是XX社区民警,上门相互熟悉一下,让你们熟悉民警,同时我们也了解你们的情况,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解决一下你们的实际困难,努力为你们服务好。&群众往往很欢迎,接下去再问一些问题就容易多了。
对性格外向、言语较多的群众交谈时,可以采用&点题引导&法,适当点一些话题让他们说,但社区民警要注意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对说了很多废话的群众要适时打断话题,对跑、偏题的群众要适时转变话题,对群众的错误言论要立场鲜明、语气婉转批评指正,不能让他们打乱你的工作计划,牵鼻子转。
2、分类入户法。针对居民在家中的时间段不同,先依据户籍底册和相关情况,对住户进行分类,掌握住户基本情况,明确入户目的后进行入户调查,从而提高入户调查的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对退休在家的居民白天进行入户调查;对常日班居民晚上进行入户调查;对没有见过面的居民和工作时间不稳定的居民,先电话预约后进行入户调查;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口的租住户,容易不登记留宿而漏管,于是利用早上提前一小时上班,对外来人员进行入户调查,从而确保流动人口采集率。
3、以点拓展法。利用办理《首接责任单》、调解居民纠份、办好证照、登记人口信息项目变动等各种机会主动上门进行入户调查,先完成居民需要办理的事实,再实进行安全防范宣传,指出住宅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留下警民联系卡,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向该户居民了解邻居情况,宣传邻居互助的方法和好处,起到调查一户、了解一块、联系一片的效果。
4、以人为本法。辖区居民群众年龄层次,生活经历,工作单位各不相同,针对入户调查的不同对象,民警的言谈举止必须因人而易,要求民警必须向复合型和知识型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运用新观点新思维开展工作,使居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入调查。采用&五注意&和&四不进&。&五注意&:即注意警容仪表、注意文明礼貌、注意居民习俗、注意交谈内容、注意谈话方式。&四不进&&即居民休息、急于外出、接待来客、忙于办事不进门入户调查。
5、重点布建法。工作中注重&五类人员&中重点布建信息员,第一类是&包打听&。这类居民喜欢走门串户,关心各种情况。第二类是有威望的长者。这类居民在回迁户中有一定影响力、且人头较熟。第三类是从事特殊工作的居民。这些居民在某一领域有特殊技能,民警在他们卷子中接触的人员较少、信息掌握能力较弱。如吸收聋哑学校教师为特殊技能的信息员,为派出所破获聋哑人违法犯罪案件提供帮助。第四类是路口的从业人员。如个体店主、书报亭收费员、小摊贩等。第五类是夜间从业人员,如送报工、送奶工、保洁员等。
6、参与活动法。作为社区民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文娱、公益等各项活动,通过日常接触,让居民认识了解熟悉并认可,以此为契机开展治安防范宣传,从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任。借机大力宣传治安防范和平安创建,潜移默化地提高群众治安防范意识。
7、转换角色法。针对小区居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与小区物业管理人员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现状,先拉近与物管人员的距离,这样就可利用物业人员到居民家服务时&混迹&其中,待进门后再由物业人员介绍其身份,此时即使住户不乐意,也不好拒绝了。同时对那些对警察有成见或不愿招惹事非的住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法制辅导员的身份,与其孩子交朋友,搞好关系,通过孩子接近家长,并达到入户了解情况,掌握信息的目的。
(二)如何能发现情报信息
贴近群众,得到群众信任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如何能发现和获取情报信息。有的社区民警虽然人头很熟,但获得的信息却很少,总感到不知从何入手发现信息。我觉得要能发现情报信息,首先要有对信息的敏感性,要做有心人。要当有心人,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和情报。其次,要针对特定人群去发现情报信息,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信息,但对公安工作有用的信息,只能在一些特定的人群中去发现了解。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有一定的社交范围、生活范围。划分这些范围的方法很多,有的可以工作性质划化,例如常见的&商界&、&政界&等,有的可以兴趣爱好划分,例如养鸽、种花、集邮等。针对公安工作中不同时期收集信息的需要,我将人群划分为&违法犯罪人群&、&失业下岗人群&、&特殊技能人群&等十多种,并且把每种人群归纳出一个信息点。平时注意把在入户调查中接触到的人进行分类,工作时格外注意发现捕捉这些&信息点&。并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挖掘情报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例如,&违法犯罪人群&的信息点就是违法犯罪线索、人头,&失业下岗人群&的信息点就是上访或对重大社会事件的反应,&宗教人群&的信息点是有无非法宗教活动动态等等。
四、案件查处
(一)坚持四快,掌握查处案件的主动权
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是基层派出所查处的案件中最多、牵扯精力最大的一类难案之一。作为基层派出所民警,必须做到四快:
一是出现场快,要做到闻警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获取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取证快,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发案现场群众的所见所闻记录在案,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控制快,案发后要将双方当事人迅速带离现场予以控制,严防他们有机会说假话,做伪证;四是安抚快,对现场所受伤的人员派出所要及时送到医院,稳定其情绪,了解真实案情。如做到以上四快就会牢牢掌握案件的主动权,为下一步客观公正查处案件打下坚实基础。
(二)因情施策,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结合起来
因民事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情况相当复杂,因此要坚持因情施策、因人制宜的原则。一是在处置地位较高、政治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以教育为主,讲明利害关系。二是在处置突发事件而引起的治安案件中,发现这类案件很多是由喝酒后发生,发生纠纷时双方都很不冷静。这时要及时控制事态,将双方分开了解案件情况,并及时取证,等他们冷静下来后,双方坐到一起,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公开公正的处理,如果当场调解不了,根据前期充分的证据做到有的放矢,合适的时候再来将案件调解起来。三是有的案件在案发时双方不报警,而是自己叫人来私了解决,双方叫来的人都不能公正看待事件,很容易使案件复杂起来,造成严重后果,民警在处置此类案件时,首先要有正气感,震慑住对方并控制双方事态,说明要相信警方才能公平公正合理解决纠纷,然后将无关或次要人员先劝离现场,之后再调查处理。四是对于家庭内部和邻里之间发生的矛盾而引发的治安案件,不要操之过急,这类纠纷不是一时一事而引发的,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主要是利用双方的感情做工作,通过社区民调组织,双方的朋友、同事,以及与双方关系都较为密切、有一定威望的人做工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在一些棘手案件的处理当中,只是套用日常的模式、根据起不到作用,需要用一些特殊方式工作。人都是感情动物,只要你用心去倾听、用情去感染、用公正的态度去工作,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相互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就融洽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处置中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治安案件中,由民事纠纷引起的案件占大多数,特别是农村以宅基地引发的纠纷、婆媳不和等各种家庭纠纷。这些看似婆婆妈妈的琐事,处理起来费时费力,甚至很棘手,作为社区民警不仅要管,而且还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和机会,进入更多的户,认识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情况,掌握更多的线索。
善倾听。遇有群众发生纠纷,民警到达现场后,首先要想办法让双方当事人先冷静下来,待情绪有所缓和后,再让当事人讲事情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民警认真倾听就足够了,尽量不要说太多的话,更不能一上来就直接发表意见。因为当你还不完全了解事实真相时,话说多了,容易被对方抓住把柄,或产生误解,将矛头转移到自己身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找&病根&。从表面上看,大量的纠纷都是因一些琐碎的小事引起的。民警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千万不能就事论事,草率处理。如果当时图省事,一抹了之,结果是当事人双方谁也不会服气,而且事后还会出现反复。因上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病根&。通过深入调查,走访邻居,收集证据,弄清楚引起纠纷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比如,一旦确认是因宅基地引发的矛盾,就要让村委会介入。因为,在解决宅基地的问题上,村干部比民警更有发言权和权威性。此时的社区民警只要当好中间人,配合村委会工作就行了。
用关系。在解决各类纠纷中,经常会遇到个别犯&混&的人,既不懂法又不讲理。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借力&,就是利用当事人的家人、亲戚、朋友来协助民警做工作,只要能跟他说上话的,多多益善。这么多张嘴都帮听民警做工作,如果本人继续胡搅蛮缠,其结果只能是把自己搞臭,无论在村里,还是在亲戚朋友中,没有人会再同情他,再说他好,让他自己都感到难堪。此招对付这号人很灵,屡试不爽。
重过程。解决民事纠纷,确实会牵扯民警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又是我们做人口了解工作难得的机会,因为解决纠纷的过程中,民警会很自然地入户做工作,通过接触双方当事人,以及调查走访群众,可以深层次地了解到更多的不曾掌握的情况,不仅认识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还能在工作中结交朋友,更重要的是还能从中发现各类线索。因为矛盾的双方,在心理上都想让自己占尽先机,置对方于死地。所以,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揭对方的短。这时只要民警稍加引导,当事人就会毫无保留地将他知道的对对方不利的情况统统说出来。调解的过程,对社区民警来说一举多得,一定要有效利用。
五、治安耳目的管理和使用
(一)在耳目物建上讲究可用性
要让耳目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就要选好耳目。物建耳目应具备的条件是既能发现问题,又能为我所用。能发现问题就是耳目要有一定的阅历和社会关系,有接近违法犯罪的便利条件,能够发现违法犯罪线索。能为我所用就是耳目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愿意为我们公安机关做事。因而要物建好治安耳目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现和选择耳目。一是有前科劣迹的人。这些人有过违法或犯罪的经历,能够接触到治安危险人群,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和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如果能为我所用,他们提供的信息线索往往具有很强的可用性。二是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成分复杂,人员层次不一,一些外地不法分子往往混迹其中,流动性大。在流动人口中物建好的耳目,便于我们及时掌握人口动态。工作中,我们必须经常深入到管区的外来人口中,去调查了解人口情况。在那些长期居住、人际交往广泛的人员中选择耳目。三是易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业场所。要在旅店业、收旧业等易于藏污纳垢,易于被犯罪分子藏身落脚,易于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业场所从业人员中物建耳目。对于一般的行业场所,要在摸清内部人员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与业主较为疏远的雇员作为耳目。对于那些家族式经营的行业场所,由于工作人员与业主之间往往是亲属或老关系,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很难在其中物建到可靠的耳目。我们就可充分地利用矛盾监视的办法,用A家的耳目监视B家,用B家的耳目控制A家。
(二)在耳目的管理上讲究互利性
如果只管物建,不注重管理,耳目就会成为无用的&死档&,而不会成为真正为我工作的&活档&。怎样管好耳目呢,除了常规做法以外,还应着重抓住以下三点:一是保持经常的联系沟通。定期与耳目联系沟通,重要的耳目每半个月至少要见一次面,一般性的耳目至少每月见一次面,要是工作忙,就通个电话,通过经常性的联系在掌握耳目的思想动态的同时,交待耳目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其主动工作的意识,一旦发现思想不稳定或有违法犯罪苗头的,就采取疏导教育的办法,稳定他们的思想。二是必要的感情投入。为让耳目积极为我服务,可采取交哥们的方式,以感情笼络,通过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激发耳目的工作热情。三是适当的物质奖励。耳目也需要激励,对于提供线索多、积极性高的耳目,要经常用言语来表扬和赞许,对于有贡献的,还及时请示领导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在耳目使用上讲究针对性
耳目工作的核心目的是使用,是为社会治安服务的。要让耳目发挥作用,就要有针对性地使用耳目,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三个围绕&。一是围绕人口管理使用耳目。要结合辖区实际,经常使用耳目对其中的重点人口、外来人口进行监控,及时掌握人口动态,发现违法犯罪。二是围绕控制使用耳目。要结合辖区的实际,强化对行业场所的控制,重点控制易于销赃、易发生黄赌毒的地域。三是要围绕案件使用耳目,以被盗物品为线索、控制销赃渠道。
六、做好人口管理工作
了解一个人的表现情况容易,深入了解其内心就难了。话从口出,说深说浅全凭说话人对倾听者的信任程度。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人口管理工作,取得群众信任?
找话题。社区民警必须学会与人打交道,人与人的交往,语言沟通很重要。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怎样才能和群众说得上话,有的聊,让群众对民警无话不谈,这就要让我们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找谈话的共同点。假如我们接管了某一单位、村后,就要特意了解了该村的历史,民间轶事,历届领导等有关情况,以便在与村民接触时,就会用这些话题开头,给人以亲切感,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群众应就会愿意和民警聊天,聊得越多,彼此就越熟,了解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找相通的话题,是社区民警与人沟通和入户的&敲门砖&。
嘴要甜。民警在入户和群众聊天时,嘴要甜,对人尊敬,有礼貌。也就是要会说话,见了老人问候身体好不好、孩子孝顺不孝顺;见了小孩问问学习紧张不紧张,喜欢什么运动;见了青年人说说时尚。特别是初次见面,要给群众留下好印象,千万不能引起对方反感。
走捷径。民警首先要同村里威望高的人搞好关系,建立感情。因为威望高的人有号召力,能影响一大片,带动一大片。社区民警在他那里得到认可了,你在这个村也就站住脚了,做工作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得民心。社区民警的作用就是要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桥梁。&上为政府为忧,下为百姓解难&,通过走访,他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呼声较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村委会和党支部,协助他们做好农村地区的稳定工作。同时要积极为群众办实事,逐步树立威信,缓和干群关系,减少不安定因素,同时要充分发动群众,全力维护辖区的治安、社会稳定。
一把抓。社区工作不能单一,事事处处都要做有心人,一句话、一件事,都不能轻易放过。好比一个筐,将所有听到的,看到的、了解到的,统统都往里边装,随时随地注意积累情况,掌握各种动态和信息,内存丰富了,调取资料时才会方便。
(一)、重点人口的列建和管理
对重点人口管理该如何管理呢?管理的关键是要抓好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和管理主体三个方面,说透了就是要解决好管理谁和怎么管的问题。
1、合理确定重点人口管理的范围和方式,为做好重点人口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人认为重点人口管理就是把判过刑的、劳教过的,换句话说就是有过硬伤的都必须列为重点人口,然后根据类别建档。而忽视了《公安部重点人口管理规定》、《陕西省公安厅关于重点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的对那些没有受过处理,却有可能危害社会、威胁他人安全的人的管理。比如对有违法和犯罪苗头的人、重点上访人、邪教骨干分子等都应纳入视野进行管理。重点人口管理应从四个方面做到好定位:一是通过熟悉人口情况,发现列管对象;二是通过整理档案,对历次严打中不够打击处理的对象进行筛选,发现列管对象;三是通过治安、刑侦、国保和警卫等业务部门提供的可疑人员材料,发现列管对象;四是根据治安耳目、秘密力量提供的线索,发现列管对象。
对重点人口的管理应采取分类管理的方式。一是对一般的重点人口,由社区民警进行日常管理,发现有违法犯罪线索的及时进行查证;二是对确实有重大犯罪现实危害的,及时与刑侦部门沟通,通过开展刑嫌调控,及时掌握其犯罪动向;三是对宗教组织特别是邪教组织,及时与国保部门联系,共同开展工作;四是对一些可能威胁首长安全的重点上访人,随时向分局汇报,以便及早处置。
2、以基层基础工作为依托,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让重点人口管理工作为现实斗争服务。重点人口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四种,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该怎么管呢?重点人口管理工作从性质上看,属于公安行政管理范畴,但并不是对重点人口的直接行政管理,它既不控制重点人口的衣食住行,也不控制重点人口的言谈举止,而是作为犯罪预防、控制的一个环节,收集有关重点人口的违法犯罪线索和信息,从而达到及时破案的目的。说白了近似于刑侦工作中的&以人找案&。所以,在重点人口管理上,要狠抓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加强对重点人口的全方位了解,对所确定的重点人口和重点人做到&四知道&和&六个熟悉&。即:知道基本特征、衣着规律,熟悉作案手段、活动规律,熟悉犯罪团伙、交往人员,熟悉家庭情况、亲属关系,熟悉内心世界、思想动向,熟悉时尚追求、个性特点。因为,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够及时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锁定犯罪嫌疑人,从而实现公安机关保障社会治安稳定的职责。
第二方面:要合理划分重点人口人管理层次,对重点人口实行&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管理。在对重点人口做到&四知&和&六熟悉&后,将重点人口划分三个年龄段进行管理:一是30岁以上的人。这部分人已经成家立业,取妻生子,俗话说&三十而立&,他们已经不是过去简单的打打杀杀、偷偷摸摸了,他们已经把目标转向了有经济利益的项目上,甚至参加派系斗争,左右农村的换届选举。换句话说,你就是给他多少钱,请他们去打架他们也不会去的。倒是在打麻将、耍耍钱等方面能找到他们。因此,对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管理,坚持从正面接触,对他们晓之以理,明之以法。
二是16至30岁的人。这是他管理的重中之重。分析这个年龄段的人,在性格上表现为不定性,好讲哥们义气,头脑相对比较简单,法律意识淡薄,干什么事不计后果,而且手段残忍。因此,对这个年龄段的人应做到重点掌握,对他们经常性进行批评、训诫,并从帮教的角度经常与他们的家庭取得联系,共同教育。
三是14-18周岁的人。目前辖区的犯罪呈年轻化、低龄化的趋势。这些人参与抢劫、盗窃等将弄来的钱去泡网吧,有的甚至去打小麻将。分析他们犯罪的原因,既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制能力差问题。所以,针对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努力在疏导上做文章,实施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预防和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方面: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网络,做到对重点人口活动的有效监控。派出所的工作较杂,民警工作繁忙,特别是治安案件、民事纠纷等缠绕民警,以致民警和重点人口见面时间很少。为了解决这种单兵作战、干东干不了西的问题,重点应放在物色了一批有效的治安耳目,并以他们为依托,使信息触角渗透到了辖区的每个领域,使辖区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情、风吹草动,他都能及时掌握。
(二)、暂住人口管理
暂住人口管理工作要切实以&以房管人&为手段,以落实出租房主责任、雇用单位责任为重点,以强化暂住人口登记和动态管理为目的,管理中切实做到严格、落实、掌握。
1、严格:(1)、严格暂住人口入住关。出租房主要切实履行职责,将房屋出租给持有效合法证件的暂住人口,并落实登记制度,派出所要定期检查,对违规的房主要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2)、严格暂住人口表现关。除了解在辖区的表现外,要全力落实函调关,知其违法犯罪达100%。(3)、严格雇用关。对单位加强管理,要求其雇用人员时要切实落实登记。
2、落实:(1)、落实暂住人口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及时掌握实有人口底数。(2)、落实暂住人口群防群治,做好综合治理。(3)、落实出租户主、雇主了解掌握暂住人口现实表现等。
3、掌握:(1)、掌握暂住人口底数。( 2)、掌握暂住人口的现实表现。(3)、掌握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熟悉身份情况,体貌特征,户籍所在地等。
频道更新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川的重点学区划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