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整乡推进帮扶民居工程贷款,请问谁知道?

德宏团结报数字报-基层心声
星期五 &&&&&
当前版: 06版
  张生相&傣族,梁河县芒东镇人民政府镇长。2001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个人;2008年、2010年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  感言: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解决好民族问题,既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努力丰富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康&&雯傣族,瑞丽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2005年被云南省公安厅评为“破案追逃”工作管理先进个人。  感言:瑞丽市是多民族聚居、同一民族跨境而居、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城市。作为瑞丽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干部和服务各族妇女群众发展的“娘家人”,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着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我始终怀着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深厚感情,用润物细无声、细微见真情的服务理念踏实工作,教育、引导各族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用心、用情服务妇女儿童,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贯穿于妇女工作的全过程,让广大少数民族妇女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模范集体——芒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芒市委组织部结合边疆、贫困、民族、宗教的实际,以巩固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为目标,不断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在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方面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依托民族文化优势聚人心,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抽调民族干部组建“五用宣讲分队”,用民族干部、民族语言、民族文字、民族节庆、民族文化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百堂党课下基层、百场法制课进农村”等活动,大力宣传文明新风尚。  促进宗教和谐发展暖人心,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党的政策法规进奘房(教堂),促进各教派之间和教派内部的团结。建立以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为主的三级防范和教育工作网络,营造“人人参与,家家拒邪”的良好氛围。  围绕依法治市推进得人心,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感染力。强化党建引领、党建推进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着力提高领导民族地区发展、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  探索红色金融服务惠人心,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向省委组织部申请“红色信贷”3亿元,专项用于发展肉牛养殖,通过“党建+金融”的方式,在产业发展中凸显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带动贫困民族党员群众增收致富。  方岩勇&傣族,芒市财政局党组书记。  感言: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民族地区尽快赶上全国的发展步伐,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少数民族工作者,我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执政为民的本质,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人、带动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坚持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沙永胜&&傣族,盈江县太平镇镇长,先后被评为德宏州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先进个人”、德宏州创先争优“百佳党组织书记”。  感言:“扎根基层献忠诚,团结民族作表率”是我一直奉行的工作准则。借助丰富的民族知识和灵活的工作方法,我在推进辖区内民族团结进步的事业上,赢得了群众和组织的认可,也累积了一些民族工作的经验:要做好民族工作,除了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党忠诚,热爱民族工作,还要扮演好四个“角色”,即,重视宣传,做好民族政策的“传话人”;发扬传统文化,做民族文化的“传承人”;维护民族利益,做民族群众的“知心人”;发展经济,做民族致富的“领路人”。  邵永保&&傣族,瑞丽市公安局外籍人员管理中心主任。  感言:我是一名在边疆民族地区工作了28年的人民警察,也是一名傣族干部,我的责任使命和工作经历,给了我许多启迪:不论是什么民族,都是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都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元素,都要用心关怀;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踏实做人,扎实做事。要始终把正义、文明、真善美的正能量传播到广大各族人民群众中去,让所有的民族同胞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模范集体——瑞丽市民宗局  2013年瑞丽市列入首批3121工程示范市,是德宏州唯一的示范市。根据示范市建设要求,连续三年计划投入1亿元(其中省级补助1000万元),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区”、“打造生态特色产业,建设中缅睦邻安邻富邻幸福家园”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和经验,向全省作出示范。2014年,投入4075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00万元、整合3675万元)示范市建设项目。主要建设民族特色乡村旅游示范区工程,其中:投入1005万元建设喊沙村民族旅游特色示范区,实施5个项目;投入1340万元建设银井“一寨两国”边境民族特色旅游示范区,实施8个项目;投入896万元建设畔崩民族特色旅游示范区,实施5个项目;投入554万元建设大等喊民族特色乡村旅游示范村;投入省级资金15万元开展旅游接待礼仪、民族歌舞培训3期;投入265万元在勐卯镇与姐相乡种植大棚蔬菜与珍贵树种。  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示范推广性深远,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夯实了坚实基础。2014年,瑞丽市成为云南省十个示范区建设优秀县市之一。  赵兴恒&&阿昌族,梁河县曩宋阿昌族乡人民政府乡长。  感言:在民族乡镇从事工作,深感身上的担子重大,也时刻提醒自己一不能马虎、大意,要认真对待每一件涉及民族团结的大事、小事。我始终牢记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使命,在实际工作中,把民族团结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民族团结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石,以经济发展反哺民族大团结。曩宋是全国仅有三个的阿昌族乡之一,其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我时常告诉民族同胞,要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社会,自力更生,勤劳苦干,共同致富。  孙姗姗&&景颇族,盈江县铜壁关乡乡长。  感言:作为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妇女干部,我亲身感受到党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也深切地体会到搞好民族团结和做好民族工作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极端重要性。这次我有幸获得“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荣誉称号,这不仅仅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极大鞭策。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用自己心中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铸就民族团结情,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添砖加瓦。  召等傣&&傣族,瑞丽市佛教协会会长。  感言: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模范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积极传承、弘扬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及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是我对自己的自律与要求。为此,我积极与国内外高僧交流学习,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以身作则,公正无私。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保持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模范集体——陇川县陇把镇  陇川县陇把镇是多民族聚居地区。长期以来,陇把镇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坚持加强对各族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深深扎根在全镇各族干部职工心中,不同民族的领导、干部、职工之间,建立起了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形成了共同进步、互相帮助、全心全意维护团结、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为服务好各族群众,开办了陇把镇为民服务中心,负责政务的日常管理。在受理群众上访案件,职能部门业务办理等工作中,努力为人民群众和基层提供了质量优、效率高的各项服务。  陇把镇坚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仅2014年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及退伍士兵家庭180余户,为贫困生送去了部分学费,同时鼓励他们在逆境中成长。在做好扶贫村的工作外,陇把镇每年深入农村积极开展帮扶活动,有计划地为少数民族贫困农民办实事,开展助农活动,奉献爱心,充分体现民族大团结的精神。  晏家荣&&景颇族,芒市教育局党委书记。  感言: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之一。工作以来,不论是在基层,还是在机关,我率先垂范,关心单位同事,把班子建设和民族团结稳定工作放在首位,做民族团结的表率。生活中扶贫帮困,办实事、办好事,做各族群众的贴心人。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称号,也并不只是对一个阶段工作的一次肯定,它更应该是一份责任、一根督促自己不断前进的教鞭。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会牢记自己的责任,将民族团结精神发扬光大,为民族团结、国家富强、社会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显斌&&男,汉族,现任盈江县支那乡乡长。2003年,被州委、州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04年,省外事办授予优秀外事界务员。  感言:德宏州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民族众多,还是全国景颇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地。我2001年参加工作,一直奋斗在基层一线,我深刻地认识到,党和人民的事业是树,群众工作尤其是民族工作就是根。必须要立场坚定,站在民族团结的大背景下做好工作;必须要坚持公平和正义,尊重和照顾各民族的传统和信仰,合理、细致、坚决地处置矛盾;必须要统筹兼顾,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张晓明&&阿昌族,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乡长。  感言:户撒地处边境,众多少数民族聚居,民族和宗教构成错综复杂,边境不稳定,境内外宗教势力渗透等现象时有发生,解决的难度非同一般。2013年我就任户撒乡乡长以来,积极在少数民族聚集村寨组织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民族文化活动,增强各民族间的沟通交流。全乡涌现出了十八大党代表张润相,民族工艺品户撒刀生产者项老赛、娄四东、李德永等一批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同时,积极开展禁毒防艾、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生产等工作,细化措施,全力推进平安和谐户撒建设。  模范集体——盈江县民宗局  近年来,盈江县民宗局利用各类会议、培训和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强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认真排查各类纠纷和隐患,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创建了十五个州级无邪教寺观教堂,民族团结稳定,无大型民族纠纷和上访事件发生。  结合盈江县“5·24”“5·3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申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6300万元,项目涉及全县15个乡镇361个村民小组和宗教场所,包括村内道路硬化、民族性标志建筑物、特色产业培植、人畜饮水工程、特色民居补助、村容村貌整治、宗教活动场所修缮等十个方面。目前,已创建完成2个扶少示范村、7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正在组织实施中,并完成县内115个宗教场所修复加固工程,5万多群众受益。  近年来,投入85万元用于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如:《阔时木瓜》、《光邦文化》、《景颇丧葬文化》等书籍出版及打造允燕山景颇文化园、傣族傣戏文化培训。  曹先强&&德昂族,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副乡长,2010年被州委州政府授予第六届“全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感言:抓好民族工作,首先要公平公正公开。兄弟姐妹是一家,手心手背都是肉,在落实各种扶持政策时,利益可以牵动民心,也最能笼络人心,各民族都在用眼睛望着你,不得有一点偏心;其次要带着一份感情和责任,这份感情和责任就是时时刻刻要把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怀融入工作中,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真心实意地和他们交朋友,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  排金福&&男,盈江县新城乡帮瓦村委会支书。  感言:作为一名基层的民族干部,我与各族群众打交道最多,我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党的形象。应本着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以十足的信心和勇气、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扎实开展好每一项工作。此外,作为最基层的民族干部,我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不断加强学习、加强文化修养,在团结凝聚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的同时,积极和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多交流,多沟通,用真心、热心、爱心竭诚为他们服务,做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知心人。  董桥相&&景颇族,陇川县勐约乡人民政府乡长,2012年被州委、州政府评为扶贫开发先进个人、被州政府评为森林德宏建设先进个人、被州委评为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先进个人,2005年被州政府评为全州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先进个人。  感言:做好民族工作既要用心,更要用情。要用心学习、热心实践、关心形势、富有激情、饱含深情、充满感情;对少数民族群众要热情有加,深情爱护,才能重视他们面临的问题,认真倾听他们的呼声,反映他们的困难,尽己所能,把他们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解决好。  模范集体——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  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居住着汉、阿昌、傣、景颇、德昂、傈僳等13种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九保阿昌族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加强领导,常抓不懈;加大宣传,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民族团结氛围;年年抓十月,把经常性教育同集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指导宗教团体在宪法、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活动,加强宗教培训,确保宗教界正常稳定;把民族团结工作与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结合起来,从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入手,加强项目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结合实际,以阿露窝罗节、泼水节、民族团结月活动、“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节日,调动民间文艺表演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通过文艺节目的演出,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  近年来,九保阿昌族乡紧紧抓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脱贫规划的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建设经济发展、生产条件改善、民居建设、综合推进提升四大类13个小项,极大地激发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共建和谐、繁荣九保的奋斗精神,有力地推进了全乡经济建设和少数民族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孔有华&&景颇族,梁河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感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对于梁河这样一个有傣、景颇、阿昌、德昂等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始终是关系梁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梁河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的大事。因此,这些年来,我一方面全面提升自己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在工作上能倾听心声、集思广益、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为梁河的民族宗教事业获得长足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丹丹&&汉族,省公安边防总队瑞丽边防检查站司令部副连职参谋,荣获云南省年度“巾帼建功标兵”、武警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2012年度“文明使者”。  感言:作为一名军人,或许我们没有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豪迈,没有刀光剑影、血染疆场的悲壮,有的只是对公安事业的执著,时刻听党召唤的忠诚和情系群众的大爱。工作中,我们热情服务出入境旅客,成立“微笑天使”关爱基金,积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与驻地百姓建立和谐警民关系……也许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粒砂,但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发挥自身能力,用行动去捍卫团结,用奉献去温暖边疆!  所&板&&傣族,德宏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副团长,在2012年云南省第九届青年演员比赛中获“育花奖”。  感言:我是一个傣族农家的孩子,很小就到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舞蹈,从小就感受到了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参加工作以后,从事基层文艺工作,无论是到什么民族的寨子演出,老百姓对我们的照顾使我更加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融合、温暖。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平时下乡采风、演出,无论条件多艰苦,我从未有过怨言,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和敬业的状态,一直牢记自己作为民族文化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一定要把更多、更优秀的民族文艺节目送到各族群众中去,让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发展。民居建设 尹绍平摄据了解,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对口帮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精准扶贫, 做到每村一个工作组,户户都有责任人。积极开展曩宋阿昌族乡民居保障工程建设,采取新村搬迁、拆除重建、抗震加固、改造提升的方式,全面推进老村居民建设改造工作;其次是示范村建设推进到位,将阿昌族教育帮扶脱贫作为帮扶重点项目,其中帮扶曩宋阿昌族乡学校建设11个,改善全乡学校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为阿昌族在教育脱贫上打下坚实基础;第三是在校大学生扶贫助学活动,自2015年至2017年三年对德宏州三个阿昌族乡农村户口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给予5000元的助学补助,2015年度104.5万元助学金已发放,209名阿昌族大学生获得资助;四是推动烤烟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整合全省烟草公司系统资源,推动阿昌族脱贫致富奔小康,整族帮扶工作实现了示范启动、全面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两年时间专项增加曩宋阿昌族乡6000亩,17400担烤烟计划。2016年预计全乡将实现烟农总产值2770万元,全乡人均收入1110元。为阿昌族脱贫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尹绍平胡馨予)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把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您举报的是:
请选择举报的类型(必选):
色情广告假冒身份政治骚扰其他
您可以填写更多举报说明:
新时空新闻德宏州商务预报
密&nbsp&码
全面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文章来源:德宏团结报&&
作者:  &&
发布时间: 17:31:39
  11月12日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州委、州政府召开德宏州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及民居设计方案专题会,专题研究我州关璋、户早、横路三个重点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及民居设计方案,部署相关工作。   州委副书记何汝利,省烟草专卖局副局长赵全、副巡视员包毅,州政府党组成员宋雨发,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帮扶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香料烟公司帮扶领导小组、昆明规划设计研究院、保山科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州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州项目管理局和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负责人,陇川、梁河两县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派驻陇川、梁河两县帮扶工作队副总队长,项目涉及的曩宋乡、九保乡、户撒乡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设计单位昆明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人汇报了示范村村庄规划设计方案,保山科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汇报了阿昌族新民居建筑方案;州项目管理局汇报了非烟产业规划及帮扶项目责任清单;云南香料烟公司汇报了烟叶生产责任清单。   在听取汇报后,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分别发表了意见和建议。会议原则通过了梁河县曩宋乡关璋村、九保乡横路村、陇川县户撒乡户早村等三个重点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及阿昌新民居的设计方案。   赵全指出:&三规划一方案&已经成熟,进入关键的实施阶段,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大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帮扶工作的紧迫感,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衔接,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各项任务;&三规划一方案&涉及200多个项目,大家要将项目进行细化和归类,各司其职,整合各方资源、精准实施,迅速行动,快速推进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全面掀起项目抓落实高潮。   何汝利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抓好落实,迅速行动,全面推动项目实施,具体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高度重视,高位推进。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尤其是梁河和陇川两县党政主官要靠前指挥,全面发动领导、干部、群众全面参与项目建设,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的新高潮。二是要细化项目,强化责任。进一步细化项目责任清单,对所涉及的建设项目采取&1+1+X&的方式,建立项目工程法人制,实行1名处级领导挂包1个行政村,1名科级干部挂包1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个工程有1名科级干部负责,1个行政村有1支工作队伍推进工作,1个项目有1个技术服务团队服务保障,形成项目有人抓、工作有人推、技术有保障的工作保障机制。梁河、陇川处级、科级领导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到项目的实施之中来,不等不靠抓好工作,不允许空挂、多挂、不挂的现象。三是要创新工作模式,做到产村结合。在工作中要创新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特别是在抓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按照&有市场、有效益、有龙头企业、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群众参与&的&五有&标准抓好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四是要迅速行动,掀起高潮。要及时启动各类项目,做到有规模、有场面、有推进,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五是建立工作督查机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州县两级督察部门要定期开展专项督察,严格督促检查,对工作推进缓慢的要及时启动问责程序,进行问责。六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宣传部门要制定宣传方案,组织相关媒体全面宣传报道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推进情况,让全社会知晓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大爱之举,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关爱阿昌族,在全社会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扶贫攻坚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的良好氛围。当前位置:
德宏5.4亿投入梁河实施整乡推进整族帮扶
5.4亿投入梁河实施整乡推进整族帮扶
3年精准扶贫规划受益6个乡镇310个村组
5.46亿元近期将投入梁河,实施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其中,大厂乡1.2亿元(2014年已投入0.78亿元、2015年计划投入0.44亿元)、曩宋乡2.4亿元、九保乡1.7亿元;河西、勐养、小厂、芒东4个乡镇计划投入1600万元。规划的实施,将让曩宋、九保2个阿昌族乡,芒东、勐养、河西、小厂4个非阿昌族乡镇,19个村民委员会、310村组受益。
至目前,梁河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其中阿昌族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6%,主要分布在曩宋、九保、芒东、勐养、河西、小厂等6个乡镇,其中阿昌族建档立卡贫困户700户2551人,占阿昌族人口的17.39%,阿昌族聚居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56元,属“十三五”期间重点消除贫困的对象。
在省烟草专卖局的大力支持下,梁河编制了全县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脱贫发展3年规划(2015年-2018年)》,围绕经济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民居建设、综合推进提升等项目规划,以政府为平台,以烟草帮扶资金投入为主体,以社会帮扶和各级各部门定点帮扶为补充,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做优做强烤烟、甘蔗支柱产业,巩固、发展好畜牧业、经济林果等优势产业,把阿昌族村寨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民族特色鲜明的山区生态农业村寨。至2018年项目全部完成后,消除项目规划区域贫困人口8116人(含阿昌族贫困人口2551人),返贫率控制在2%内。
为此,梁河认真落实三个责任:一是按照“书记主抓”的要求,落实好党组织书记的责任。明确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组党组书记和常务书记是主要责任人,抓好“三级责任主体”。二是整合资源,落实好挂钩联系责任。对扶贫重点大厂乡,在州直5个部门挂钩5个村委会的基础上,组织54个县直部门挂钩联系大厂乡54个村民小组,选派17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17个村民小组第一书记;对整族帮扶重点曩宋乡和九保乡,在成立阿昌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项目管理局的基础上,选配专职挂职副乡长,推进扶贫帮扶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三是强化指导,落实好职能部门责任。明确县委组织部负责专题教育组织协调,县扶贫办和整族推进管理局负责扶贫工作协调,以扶贫开发抓硬件,基层党建抓软件,举全县之力,将“三严三实”精神与全县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打响精准扶贫开发攻坚战。至目前,全县处级干部共建立联系点68个、蹲点调研581天(次);科级干部蹲点调研4000余天(次),挂钩联系农户3300户,到社区报到党员107人。1至8月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400多件、办理实事30000多件。
德宏团结报(记者 蓝玉芝)
责任编辑: 岳盛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宏配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