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基本心理规律金融学规律是什么?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_百度知道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金融的本质是风险,通过资金融通管理风险,实现资本价值
金融的本质就是杀戮
资金的融通
与货币有关的一切
相关专业回答
1.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金融的价值是什么? 金融的意义在哪?
在看完《华尔街》后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百思不得其解。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君带着改变世界的愿望来到硅谷,但是没钱,在风投的帮助下,解决了资金问题并且成功了…
从这个故事上,我大致分析出了两点:1)从该君的角度上,金融帮助他实现了梦想。2)从风投的角度上,这个项目给他带来了利益。
综上所述,二者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 所以,我认为用欲望二字可以概括。可是,这个答案显然很浅显,我想往更深处挖掘。
所以,小生在这里问各位,金融的价值是什么?能否用尽量精炼的语言概括?
按投票排序
173 个回答
转自我的专栏文章:本人因为接触了不少令人作呕的黑幕后,开始撰写本专栏,好告诫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希望知友们能够躲避掉这些陷阱,不至上当受骗。无论是,还是各色和的错误策略,都大量使用了零和这一概念——所有人的钱都在一张赌桌上,不是给你,就是给他。整个过程中没有产生任何一点真正的产出,仅仅是博弈双方互相对耗而已。这让许多朋友产生了误解,以为所谓的金融,就是一群不事生产的人,一群对社会毫无正贡献的人,互相对赌的零和游戏。其本质和赌场没有区别。而另外有些人,把金融说得天一般高,似乎主宰了人类社会,好像在整个人类文明的顶尖一般。其他做实业的人都万万不如,都是被支配的奴隶。好像一旦成为金融人士,就能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事实上,真正的金融技术,和种植技术,畜牧业技术,造船技术这类的技术没有太大本质的区别,都是人类为了自身利益的考量,发展出来的技术而已。金融,既不是高大上的,高人一等的特殊技巧,也不是赌桌上,毫无益处的赌博工具。金融,是一种服务,被社会所需要的服务。无须仰视,也无须妖魔化。我们拿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来说事,火灾保险是大家都很容易理解的金融形式。每个人都付一笔钱给保险公司购买火灾保险。如果有人不幸遭受火灾,则能拿到一笔远远超过他支付的钱,从而避免掉火灾带来的经济困境。对于这单笔交易而言,保险公司是亏损的,然而没有遭遇火灾的人是大多数,这些人的保费只要能弥补掉支付的理赔,则总体上保险公司还是赚钱的。保险公司要做的是测算风险,大概知道出火灾的概率多大,并且利用大数定律来赚钱。这里保险公司利用到了大数定律来给自己创造利润,这和利用牛顿力学来制造机械是一样的,利用科学家们的发现,来制造工具,创造产品。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是赚钱的业务,对于每一个投保的个体而言,能够规避掉风险,是真实的需求。整个社会都受益了。保险公司通过自己的风险测算的专业技能,利用了大数定律所昭示的规律,创造出了金融产品,大家各得所需。整个过程中并没有谁生产出了什么实物,但所有人都受益了,并不是一定要制造出一样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叫有产出。中国古时候流行重农抑商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因为庄家从地里面长出来是实实在在的,而你们这帮商人,不过是倒腾倒腾别人种出来的东西和别人手工做出来的东西,你们自己什么都没创造,凭什么钟鸣鼎食?一定是窃取了人家的财富。结果上千年的重农抑商政策直面商业文明的西方列强之时,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所谓坐贾游商,这里的商只包含没有土地的商人。真正对商业的全面遏制是宋之后的事情,也是古典中华文明走下坡路的开始。)交易本身就创造价值,违反直觉,但事实未必符合直觉。因为这个偏见,我们承担了多少惩罚?企业主本身不干活,干活的都是工人,原料是上游提供的,经过工人的工作后就增值了,然后卖给下游就更贵了,这一定是工人的劳作,企业主就是个寄生虫。如果说管理也是一种工作的话,有的资本家雇佣职业经理人做管理工作,自己只是持有股份,那就毫无疑问是游手好闲,剥削阶级了。这样的想法,和财富都是老老实实的庄稼汉从土地里刨出来的想法是一致的。企业主为什么创造了价值,是不容易想明白的,是违反直觉的。投资本身创造价值,违反直觉,但事实未必符合直觉。将资本家彻底赶走,认为是对社会毫无益处。这样规模巨大的实验,已经用整整一代人血的代价做过了,实验的结果就不多说了。因为这个偏见,我们承担了多少惩罚?说回金融,有些朋友也许要问,也许保险业这种将个体的风险集中起来的做法还有点社会价值,难道成天看着K线图,搏多搏空的人,他们开仓平仓,也对社会有益吗?我再举个小例子,某航空公司善于做服务,但飞机肯定要耗油,石油的价格波动起伏难以预测,怎么办?作为主要的成本之一,完全无法预测,对财务规划是个彻彻底底的灾难。卖出去的票不能说涨价就涨价吧。这个时候航空公司应该去石油期货市场做多原油期货合约。如果石油上涨,那么虽然航空公司的燃油费用必然开销很大,但石油期货市场上赚的钱,恰好能弥补这个额外的开支。而如果石油下跌,那么期货头寸固然损失了,但燃油费用节省下来,恰好能让期货的亏损被弥补掉。这样,这家航空公司在期货市场建立头寸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油价成本。不用操心原油涨跌的问题。本质上,这家航空公司把预测油价的任务,外包给了期货市场里专业的风险承担者们。分工产生效益,违反直觉,但事实未必符合直觉。不专业做风险管理的参与者把风险外包给专业的风险管理者,这一点和保险公司如出一辙。航空公司把油价的风险,外包给了自愿承担油价风险的金融机构。而承担风险的机构,如果能更好得预测价格,则获得社会分工体系给他的奖励,如果他能力不足,则接受社会分工体系给的惩罚。不用领导给你考核绩效,拿真本事说话,向来是市场的风格。这样经营者就可以把不善于管理的风险外包给专业管理风险的人,从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巨大的提升。不仅商品价格的风险可以外包转让,信用的风险也可以转让,利率的风险可以转让,波动率的风险可以转让,现代金融甚至允许你把天气产生的风险也转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甚至放出豪言,没有你对冲不掉的风险。我们现在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给实业经营者的服务者——金融机构管理风险所用的工具而已。但你如果在不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突然听到有天气期货这种金融衍生品,配合流行的阴谋论,你一定会以为又是华尔街之狼,捣鼓的赌博工具了。不仅毫无对社会的正贡献,而且还是骗钱的道具。这种偏见,现在尤为流行。本身应该规避风险,但偏偏自己要动歪脑筋的经营者当然是存在的,而且比比皆是。笔者接触到了一些非常大型的机构,因为安全原因不能透露太多,该企业作为大型国有外贸企业,为了规避汇率风险(为什么汇率对外贸有重大影响,请移步拙作:)使用了人民币掉期合约。但因为近年来人民币单方向升值的预期比较强烈,该机构违反了规避风险的原则,利用自己手上的合约赌人民币会一直升值。结果今年人民币的汇率反复了几波,冒充外汇市场内行的管理者,遭到了无情的惩罚。不是专业的风险管理者,就不要外行冒充内行,否则结果只有被吊打,没有例外。市场是不认你的背景和位高权重的。市场上只有盈利和亏损,赢家和输家,残忍如斯。投资股票也是如此,股票的投资者事实上把资源分配到更加高效的地方去,如果投资的方向正确,社会就回馈他的分配工作,反之则惩罚。有的朋友可能又有疑惑啦,你说投资给好的企业,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还能说得过去。可市场上有些人做空,把人家企业拖死,更让其他股民受损失,难道这些人也是做贡献吗?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对做空者都心怀偏见。似乎做空的都是坏人,在影视剧里如果涉及到金融市场的搏杀,一般都是空头作为反面形象出现。这也是符合人的直觉的,我们一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做好一件事情,这是令人满意和感觉良好的。做空,把人家弄残掉,好像是坏蛋做的事情。事实又再一次违反直觉。做空者是市场里必然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良好的市场机制里必须存在的。只有拥有良好的做空制度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没有做空制度的市场必然是个坑骗投资者的市场,而做空者通过自己的知识,让大家能够认清某上市公司欺骗投资者的真相,本身就是对投资效率的重大贡献。中亚古国花剌子模有一古怪的风俗,凡是给君王带来好消息的信使,就会得到提升,给君王带来坏消息的人则会被送去喂老虎。于是将帅出征在外,凡麾下将士有功,就派他们给君王送好消息,以使他们得到提升;有罪,则派去送坏消息,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大家觉得花剌子模的国王天真幼稚,然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判断事物上,还是会起作用。做空者,就是个播报坏消息的信使,不受人欢迎。当然我们知道,做空机构本身只是说出问题的人,并不是问题本身的制造者。可我们仍然不喜欢他们。当然,做空者的绩效必然也是受市场的奖惩的,如果你做空了本身质地良好的企业,那么必然遭受到严酷的惩罚。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交易行为负责,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水平获得市场的奖惩,来评价你对社会的贡献。市场交易本身,能把对你无用甚至有害得东西转移给对该事物有价值的人手上去。金融市场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得管理风险,我们需要更多的工具来帮助我们获得社会整体效益的增加。这里再打一个比方,实业生产好比是汽油,保证整个经济机器的能量产生的根源。而金融业好比是润滑油,使得资金融通,风险分散,分工管理。金融金融,资金融通是本职工作。没有润滑油,汽油的燃烧效率大大折扣,机器依然能跑,但效率非常低下。而如果大量的资源涌入金融,好比一台机器只有润滑油,没有汽油,没一个人做实业,经济体自然是无法转动的。好的机器,必然是汽油和润滑油的比例恰当的。在这方面设想得最宏大的,要属罗伯特席勒教授的新金融秩序的宏大构思。该构思能不能成功施行,我不评价,但我仍然建议大家阅读一书。这书虽然是写给居庙堂之高的人看的,但有志于学的朋友们都应该读一读,至少能对金融有个更全面的视野。这书虽然是写给居庙堂之高的人看的,但有志于学的朋友们都应该读一读,至少能对金融有个更全面的视野。另附席勒教授在中国走红的公开课链接。
金融会帮助(个人和社会)把钱花到最需要、最合适的地方去。举例说,有了股票市场,优秀企业就可以筹集社会资金、扩大投资,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股票市场,这些优秀企业扩大生产的能力就会受限,这对企业、对社会都不好。比如有了银行理财,个人手里的闲钱就可以找到更好的去处,个人获得更高的利息收入,企业也有了更多、更宽泛的借钱渠道,于是可以扩大生产blabla。任何帮助资源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工作都有价值。金融就是让金钱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是它的价值。
金融,金货融通谓之金融。在物物交换进化到物款交换,再从物款交换进化到款款交换,使社会的财富流通和集中进一步增强,加快财富对于生产力的推动。
我来说个西方学院派的答案:经济归根到底只有两种活动:消费和生产人通过消费存活,而生产为消费提供产品,同时要消耗资源经济中的人要活不同的时间段,比如今天和明天;但是他们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今天消费多了,明天可供生产的资源也就少了,因此人要做出权衡,确定每一期要消费多少、投资多少。但是实际上,消费和生产对于人来说并不是直接衔接的,而是通过资产的形式;比如你获得了工资收入,这是你的人力资本(它是资产)所带来的,而归根结缔是来自生产活动(只不过是以货币的形式来计量,因为货币可以用来等价交换,货币收入是你所能消费产品的计量而已)。资产沟通了消费和生产,同时也可以沟通今天与明天,如果你不消费,那么它可以投入到生产中去,让你在明天消费更多。资产离生产最近的那一端就是实物资产:比如机器、人力资本、各种资源,但他们都是通过资产负债表以金融资产的形式被人类所拥有,这种奇特的机制被称为公司。就如陈志武说的:金融就是跨时间、空间的价值交换。由于人的消费和生产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价格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就是金融学领域最最最核心的问题: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来自哪里?这一问题构成了金融学的重要科目:资产定价公司作为资产和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也受到金融学的关注,它是另一个金融学的重要科目:公司金融。一家之言
金融的价值,类似水循环对自然界的作用。把原来难以流动的资产,变成可快速流动、变现和升值的资产。图片来自维基百科《图片来自维基百科《》如果人类社会没有金融,就像地球没有了水。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财富就像水分子。水形成河流、有水的地方万物生长,就像银行为人们提供贷款服务,提供现金流支持。水汇聚成湖泊和海洋,就像人们把现金存入银行成为存款。水蒸气的流动性最好,但却是无形的,通过大气系统水蒸气可以在全球快速交换水和热量。就像股市、汇市、债市、期货等证券化金融市场可以快速配置资源。冰的流动性最差,但能长期保存水分,就像黄金、定期存款、长期债券、固定资产、不动产等。冰川是河流的源头,就像固定资产、不动产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的产品转化为流动现金。硅谷创业的例子一个创业者就像一粒种子,在干旱的沙漠里即使发芽也活不长,但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可以茁壮成长。硅谷的风投就像沙漠里的绿洲,在高风险的领域里为有潜力的企业提供他们最需要的资金支持。欧美这些金融发达的地区就像亚马逊的热带雨林一样复杂和完善。金融的代价当然水也有副作用,洪水泛滥、台风暴雨、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也是周期性的爆发。所以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在所难免。如果你能接受天气的反复无常,就应该对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处之淡然,因为这只是加速资源配置的正常现象罢了。当然所有比喻都是不严谨的,仅供形象理解使用。作为金融工作者应该为自己的工作骄傲因为金融不是数字游戏、金融市场不是赌场、金融产品不是不创造价值的投机骗局,金融工作者不是搬运工、也不是劫贫济富的大盗、吸血鬼、寄生虫(拜央视评论员所创)。金融的动机都是逐利的,甚至是穷奢极欲的贪婪,但正是这种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原本孤立的人们建立起连接,相互分享和交换资源,促使大量的创新产品涌现,最终形成网络和系统,金融系统使资产像水一样极高效率的流动。金融的意义就是用高效率的系统,来帮助更多人、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金融是跨时间、跨空间的资金配置,将企业的融资需求与家庭的投资需求连接在一起
金融的价值:如果没有金融,估计我们现在还在工业革命。金融的意义:金融的意义在于把资金最快速的传递到最快增值的地方,金融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虽然有时候会推过头,,,,,
转载自张英锋金融的价值,类似水循环对自然界的作用。把原来难以流动的资产,变成可快速流动、变现和升值的资产。在看完《华尔街》后这个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百思不得其解。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君带着改变世界的愿望来到硅谷,但是没钱,在风投的帮助下,解决了资金问题并且成功了……从这个故事上,我大致分析出了两点:1)从该君的角度上,金融帮助他实现了梦想。2)从风投的角度上,这个项目给他带来了利益。综上所述,二者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 所以,我认为用欲望二字可以概括。可是,这个答案显然很浅显,我想往更深处挖掘。所以,小生在这里问各位,金融的价值是什么?能否用尽量精炼的语言概括?金融的价值,类似水循环对自然界的作用。把原来难以流动的资产,变成可快速流动、变现和升值的资产。图片来自维基百科《降水》如果人类社会没有金融,就像地球没有了水。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财富就像水分子。水形成河流、有水的地方万物生长,就像银行为人们提供贷款服务,提供现金流支持。水汇聚成湖泊和海洋,就像人们把现金存入银行成为存款。水蒸气的流动性最好,但却是无形的,通过大气系统水蒸气可以在全球快速交换水和热量。就像股市、汇市、债市、期货等证券化金融市场可以快速配置资源。冰的流动性最差,但能长期保存水分,就像黄金、定期存款、长期债券、固定资产、不动产等。冰川是河流的源头,就像固定资产、不动产可以通过金融机构的产品转化为流动现金。硅谷创业的例子一个创业者就像一粒种子,在干旱的沙漠里即使发芽也活不长,但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可以茁壮成长。硅谷的风投就像沙漠里的绿洲,在高风险的领域里为有潜力的企业提供他们最需要的资金支持。欧美这些金融发达的地区就像亚马逊的热带雨林一样复杂和完善。金融的代价当然水也有副作用,洪水泛滥、台风暴雨、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也是周期性的爆发。所以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在所难免。如果你能接受天气的反复无常,就应该对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处之淡然,因为这只是加速资源配置的正常现象罢了。当然所有比喻都是不严谨的,仅供形象理解使用。作为金融工作者应该为自己的工作骄傲因为金融不是数字游戏、金融市场不是赌场、金融产品不是不创造价值的投机骗局,金融工作者不是搬运工、也不是劫贫济富的大盗、吸血鬼、寄生虫(拜央视评论员所创)。金融的动机都是逐利的,甚至是穷奢极欲的贪婪,但正是这种巨大的推动力促使原本孤立的人们建立起连接,相互分享和交换资源,促使大量的创新产品涌现,最终形成网络和系统,金融系统使资产像水一样极高效率的流动。金融的意义就是用高效率的系统,来帮助更多人、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欲望一点也不低俗,世界能发展到现在这模样,靠的就是人的欲望。戏言懒人推动世界进步,不是没道理。金融是资金中介,是信息的中介。这是教科书说的,没问题,的确也是这样。但也有人说金融是洪水猛兽,但也会雪中送炭。金融其实只是工具,就和马加爵手里的榔头、警察手里的枪一样。讨论一个工具是否有意义本身就没意义。但如果我们关心这个工具产生的社会效果和影响……题主看了《华尔街》引发对金融的思考,推荐你看《margin call》,同样会让你思考更多。里面有个桥段记忆深刻,具体台词已忘,说个大意。男主所在公司面临破产与破别人产的关口,是选择公开并向联储报告mbs风险,还是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时候把mbs卖掉。男主同样陷入对金融意义的思考。以上为背景。MBS风险被发现,第一个下课的就是风控的头。这哥们是理工科出身,以前是桥梁工程师,也是出事以后第一个消失的。于是男主和一个有较长从业经验的同事去找这个风控的头(以下简称A)。在A刚贷款买的别墅门口,他们找到了A。原来A出事以后哪都没去,居然也没人来找他(所以你说大家真的关心风控吗?)。(同事告诉男主“别碰任何按钮”,因为这栋房子马上就会被拍卖了……)(A出现。MBS风险的发现,正是源于这哥们发现一个风险模型的一个bug,但当时没人理他,认为他是杞人忧天。有人关心风控吗?是他最先发现的隐患,但第一个下课的也是他)(A出现。MBS风险的发现,正是源于这哥们发现一个风险模型的一个bug,但当时没人理他,认为他是杞人忧天。有人关心风控吗?是他最先发现的隐患,但第一个下课的也是他)截图这字幕太烂,我直接把英文放上来,大家品味。S是男主,W是他同事。先是A述说他的工程业绩。从中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比如理工思维。A:Did you know I built a bridge once?W:Sorry?A:A bridge.W:No, I didn't know that.(在这种地方,有人关心你的过去就怪了)A:I was an engineer by trade.It went from Dilles Bottom, Ohio to Moundsville West Virgina.It spans 912 feet above the Ohio river.12,100 people use this thing a dayAnd It cut out 35 miles of extra driving each way, between Wheeling and New Martinsville. That's a combined...847,000 miles of driving,a day...Worth 25,410,000 miles... and 304 millions 920,000 miles a year, saved..(强大的数学思维,数据说话,对吧)A:Now, I completed that project in 1986... that's 22 years ago.So, Over the life of that one bridge..that's 6 billion... 708 million...240 thousand miles...that haven't had to be driven!A:At what? let's say... 50 miles an hour. So, that's a 134 million, 164 thousand 800 hours...or 559 thousand 20 days...so that one little bridge has saved the people of those two communities a combined, 1531 years of their lives not wasted in a fucking car...One thousand five hundred and 31 years! (W和S准备离开时)W:……Hey Eric...don't beat yourself up too much about this stuff, alright?W:Some people like driving the long way home.Who the fuck knows. Right?有时候还真是这样,你费尽心血做点觉得对人类贡献的事,也许,只是个屁。区别是有的屁响,有的屁臭。我们能说A的工程无意义吗?不能。(在回公司路上)S:Alright, Will. Am I getting fired?W:I don't know……Yeah, almost definitely yes.S: Are you? W:No.W:Seth, its nothing you did. You're just in a wrong firm, in a wrong time.Young guys are always the one to get called. Listen, nothing i can say'll make you feel any better.It's gonna suck for a while... and then you'll be fine.W:You alright?S:Yeah, yeah. I'm fine.W:For what its worth, I'm sorry this is happening to you.S:Don't be. You didn't do it to me.W:Still, at least you're gonna have some nice cash to walk away with.S:This is really gonna effect people. W:Yeah, it's gonna affect people like me.S:No, real people.W:Jesus, Seth.W:If you really wanna do this with your life. You have to believe you're necessary. And you are.People wanna live like this. In their cars and their big fucking houses, that they can't even pay for.Then, you're necessary.(这里的you其实可以理解成每一个交易员,每一个金融机构,可以理解成金融)W:The only reason, that they all get continue living like kings is 'cos we got our fingers on the scales in their favor.W:I take my hand off. Well then, the whole world gets really fucking fair,
really fucking quickly and nobody asks you one shit. W:They say they do but they don't.W:They want what we've to give them..but they also wanna you know, play innocent and pretend they've no idea where it came from.W:That's more hypocrisy than I'm willing to swallow. So, fuck them.W:Fuck normal people!W:You know, the funny thing is. Tomorrow, if all of these goes tits up, They're gonna crucify us. For being, too reckless.W:But if we are wrong?And everything gets back on track. Well then, the same people are gonna laugh until they piss their pants. (这里说得wrong是指他们对于MBS风险敞口的估计如果是错的)W:Because, we are gonna look like the biggest pussies that God ever let through the door.W:Do you think we are gonna be wrong?S:Nah, I don't know..fuck.A造的是桥,其实作为交易员的S和W,何尝不是在修桥?个人觉得这段对白比任何教科书式的告诉你金融意义都要直白,都要好。请勿作道德和价值判断,这就是世界,这就是人。这是我唯一看过三遍的电影,每一遍感悟都不同。需要我翻译么?以上。
欲望是动机,资源配置是结果。理想状态下自利个体的逐利行为在金融行业执行的结果是将资源配置到最能够产生回报的地方,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你的故事里面,你只看到了某君和风投的逐利行为,但忽略了某君为什么成功、他的成功给社会带来了什么。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金融(经济学术语)_百度百科
?经济学术语
(经济学术语)
金融(Finance)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
金融基本定义
金融(Finance)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
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基金,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关于概念
金融概念新解
宁波大学商学院熊德平教授在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报告《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05年6月通过验收鉴定,获优秀等级,并应邀以成果要报形式,呈党和国家领导人,引起高度重视和作重要批示,该成果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该成果出版著作《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P66-80)】,以及论文《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P8-13;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12期P120-126)全文转载】中,为定义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针对既有定义的缺陷,从重新定义金融概念入手,重新定义了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概念,并基于该定义,形成了系统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了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该概念及其基础上的成果,值得农村金融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和实际部门借鉴和思考。
进一步考察已有“金融”的定义,本研究发现,虽然,表述林林总总,重点各不相同,尚无一致认识,但归纳这些表述各异的“金融”概念便可发现,根据其视角和侧重点,大致可分为“资金融通论”、“金融资源论”、“金融产业论”、“金融工具论”、“金融媒介论”等几种类型[1],其中“资金融通论”在我国历史最为久远,影响最为深刻,词典、教科书中的金融定义基本来自于此,其他的主要观点主要集中在近几年的学术研究中,另外一些则基本上是在“资金融通论”基础上的延伸或扩展或有所侧重。
资金融通论
认为“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指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以融通
资金的经济活动”(王绍仪,2002)。《辞源》(1915):“今谓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1920年北洋政府“整理金融公债”中的“金融”专指通过信用中介的货币资金融通。《辞海》(1936年版): “monetary circulation谓资金融通之形态也,旧称银根。”《辞海》(1979)则有:“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指与货币流通与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1986年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中把相当于本研究口径的“FINANCE”定义为:“The system that includes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the granting of credit,the making of investments,and the provision of banking facilities”。可见,“资金融通论”历史最为久远并居主流地位[2],但深入分析发现,这一定义虽然比较准确地概括了金融的活动过程,但却把金融的本质属性隐藏在背后,似乎有“金融”就是金融的同意反复之嫌。
金融产业论
认为“金融是资金融通的行为及机制的总称,是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平等的产业,金融产业是指以经营金融商品和服务为手段,追求利润为目标,市场运作为基础的金融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的总称(冉光和,2004,P24)。“金融产业论”对金融的界定更多的涉及到了金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机制和内在属性,强调了金融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平等的组成部分,但其主要侧重于从产业角度进行论证,其作用机制还只是隐含在产业的概念之中。
金融资源论
认为金融是人类社会财富的索取权,是货币化的社会资财;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具有“存量”形态的,既联系现在与过去,也联系现在与未来的金融存量投入、消耗过程及相应的体制转变;金融是一种资源,是有限的或稀缺的资源,是社会战略性资源(白钦先教授等,2000)。该定义为金融资源的配置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其只注意到了金融的静态意义,但忽视了金融过程和功能。
金融工具论
认为计划经济中,金融是计划工具,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宏观调控手段,强调了金融的功能,却忽视了其作用的主动性和先导性。金融媒介论的金融概念则认为金融是媒介经济运行的虚拟系统,同样是注重了功能,却忽视了金融自身的独立性。这些定义均没有意识到金融“实际上是财产(Property)的借贷或财产的跨时(Intertemporal)交易活动”(江春,1999),“‘金融’就是信用转让”(汪丁丁,1997)。仅依此形式化的定义是难以把握农村金融的理论内涵,并进一步透视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原理的。
金融概念现状
熊德平教授的上述成果认为: “弄清楚金融的界说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无疑,这是一门学科中极大的问题:一门学科,其最高理论成就往往就凝结在对于本学科的核心范畴如何界定、定义之中”(黄达,2001,P113)。长期以来“金融是指资金的借贷活动或资金的融通活动,这已是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江春,1999),但深入考察发现“对金融的定义,传统金融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是有区别的”(冉光和,2004,P19),“存在从不同视角对‘金融’所进行的规范性的论证”(黄达,2001,P113),其表述林林总总,重点各不相同,“直到今天,……,尚无普遍被接受的统一的理论界定”(黄达,2001,P45)。面对这样的核心范畴,该成果无意也不求能论证出公认的“金融”概念,但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却直接关系到研究框架的构建基础。成果遵循黑格尔“概念”与“理论”的关系以及哲学关于“概念”本质的认识,在综合前人的“金融”定义基础上,努力分析和界定出可以供生长和支撑本研究理论框架的“金融”概念。
界定“金融”的概念,首先涉及的问题是由汉字“金”和“融”组成的“金融”与英语“FINANCE”语义区别与选择问题。黄达(2001,P3-11,44-45,113-120)和曾康霖(2002,P10-14)教授分别对二者的词义和关系,做了详细的、权威性的讨论,其基本结论是汉语的“金融”有宽、窄二个口径。宽口径是:泛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及相关活动。窄口径则把“金融”界定在资本市场运作与金融资产供给与价格形成的领域。而英语中的“FINANCE”则有宽、中、窄三个口径。宽口径是指:一切与钱有关的活动。不仅包含了汉语的“金融”,而且还包括了“政府财政”、“公司财务”、“家庭理财”等与汉语“金融”泾渭分明的概念。窄口径则专指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中口径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协会、住宅贷款协会,以及经纪人等中介服务等。可见汉语“金融”的宽、窄口径分别相当于“FINANCE”的中、窄口径,而宽口径的“FINANCE”则是我国“政府财政”、“公司财务”、“家庭理财”和“金融”的总称。由于本研究主题和任务是从“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层面揭示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因此,该成果将把“金融”界定在汉语宽口径的含义上。
金融熊德平新解
熊德平教授认为金融的本质蕴藏于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金融”的不同定义,实际上是具有不同历史背景的金融现实,在不同视角和目的下的思维写照。沿着金融与经济关系理论的分析框架,考察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和当代表现,在综合前人的定义的基础上,该成果基于交易视角认为“金融”不论是“资金融通(monetary circulation)”的金融,还是“finance”即“Financial Market,Capital Market”的金融,其本质都是信用交易制度化的产物,是由不同的产权主体,在信任和约束基础上,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的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的信用交易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所构成的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的总称。该概念可以概括为“信用交易论”。
“信用交易论”的核心要点是①金融是分工和交换的产物。不同产权主体的存在是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所有权的分散性与生产集中性的矛盾,不同产权主体的风险能力和经营能力,以及资金的所有和所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称分布是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充分条件。前者是金融的社会基础,后者是金融的自然基础。③“规模经济”的存在和产权主体对“规模收益”的追求是金融存在和展开其自身的内在动力。④在制度的有效约束下建立起来的,以心理上的信任和安全感为基础的信用交易是金融的基本特征。⑤全赖信用维系的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不断使经济金融化,进而使信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系统可以从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两个相互融合的系统加以观察和研究。这是金融的功能效应。⑥金融的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其态多样化、结构多元化、功能扩大化、制度规范化、组织正规化成为金融发展的外在特征。现代金融已经发展为由资金的流出和流入方、连接这两者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及运行制度和机制共同构成的,不仅可以通过融通资金、传递信息、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通过大数定律、提供专业化服务和套期保值来有效地分散和降低风险,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或消费效率,与其他经济系统具有平等交换关系的,具有核心地位的经济系统。⑦金融不同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依靠专门化知识、能力和信誉,提供中介服务“专家”型组织,金融机构的价值在于其金融功能的发挥,而不是其规模大小、数量多少以及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先进与落后。⑧金融与信用相生相伴,不仅并非货币所派生,而且良好的货币制度有赖于金融信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这种分类完全是为了概括、综合和表述的便利,而非严格学术论证基础上的学派或学术思想分类,也不代表原创者是意图。
[2]目前国内大部分金融或货币银行学教科书对金融的定义基本都沿袭这一意义的概念。
【金融学】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金融金融特征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经济学上的信用,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对应于现货交易(即时清结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则与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已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
(2)信用交易的应有特点
a. 一方以对方偿还为条件,向对方先行移转商品(包括货币)的所有权,或者部分权能;
b. 一方对商品所有权或其权能的先行移转与另一方的相对偿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交易的发生是基于给予对方信任。
2. 金融原则上必须以货币为对象。
3. 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场学(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学(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学(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资学(en:Investment )
货币银行学(en:Money and Banking )
国际金融学(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财政学(en:Public Finance)
保险学(en:Insurance)
数理金融学(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计量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金融学发端于经济学,但如今已经从经济学中相对独立出来,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方法。
同时,现代金融学依然停留在现代经济学的新古典分析框架内. 其特点是从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入手(行为金融学考也虑了非理性行为,比如锚定效应), 构建考虑时间和不确定因素的市场均衡体系, 考察金融系统在资源跨期配置中的机制和作用. 金融学开创了经济学中比较独特的研究方法,比如说金融资产定价中常用的无套利分析, 实际上比经济学中的供求分析更specific,在市场中更容易实现.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的预期的概念在金融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金融学考虑了市场中的随机因素, 因此市场主体的预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并且依赖数理和计量工具进行相对精确的分析.
从program的角度来说:
1, 国外大学开设的和金融有关的master项目五花八门,但是都是偏向应用的,课程也不尽一致.这些program大多都在商学院,偏向实证分析.经济系很少见到开设类似项目,虽然也有.有一些master program是培养可以进行技术分析的专业人员的,所以对数学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比如数据处理,统计计量分析,比较高级的软件等等. 具体内容,大家还要看具体学校开设的具体项目的介绍和她们的课程结构。
2, phd program. 国外一些大学的商学院会培养金融学博士.但是绝大多数经济系都可以培养金融学博士,虽然其名称可能是经济学博士.金融经济学,金融计量学,这些项目课程都是高度数理化的,还有宏观金融,比如说国际金融之类的,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时候也被归入宏观经济学研究.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公司金融,这个领域有点交叉的意思,可能也可以称为公司财务.涉及金融学和管理学的许多东西.
我这里说的不能很清楚,因为个人了解也有限.大家可以参考钱颖一教授的三篇文章.此外每个学校的program都有偏重,大家申请前看清楚,虽然都叫finance,但是内容可以千差万别.
●经济学专业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从业方向: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金融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金融的英文及解释】
finance: Finance is the commercial or government activity of managing money, debt, credit, and investment. Finance studies and addresses the ways in which individuals, businesses and organizations raise, allocate and use monetary resources over tim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isks entailed in their projects。
金融金融理论
金融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历史相当之短。经济学家们很早就意识到信贷市场的基本经济职能,但他们并不热衷于分析更多内容。因此,早期对金融市场的观点大多直观,主要是由实践者形成的。最早对金融市场的理论框架,尤其是路易舍利耶的成果 (1900) ,基本上被理论家和实践者共同忽略了。
金融理论的内容
投资组合理论(Portfolio Theory)
这并不意味着早期经济学家忽视了金融市场。 欧文·费雪( 1906年, 1907年, 1930年)已经概述了信贷市场对于经济活动的基本职能,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也已认识到这一过程中风险的重要性。在发展其货币理论同时, 凯恩斯(1930年, 1936年)、约翰·希克斯( 1934年, 1935年, 1939年),尼古拉斯·卡尔多 ( 1939年)和雅各布·马尔萨克 ( 1938年)已经形成了投资组合选择理论,其中不确定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这个早期阶段,对许多经济学家而言,正确的来讲,金融市场仍然被视为单纯的“赌场” ,而不是“市场”。在他们看来,资产价格主要取决于资本收益的预期与反预期,因此他们是所谓的“自身规定自身”。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选美大赛”的比喻是这种的态度代表。
因此,大量笔墨浪费在投机活动这个题目上了(如购买/临时销售货物或资产以供日后转售) 。举例来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1923年, 1930年)和约翰·希克斯 ( 1939 )在其对期货市场的先行理论中认为,商品的期货合约交割价格将普遍低于预期的现货价格,即凯恩斯所谓的“正常贴水”。凯恩斯和希克斯解释为,这主要是因为套期保值者将价格风险转移到换取风险溢价的投机者身上。尼古拉斯·卡尔多( 1939年)又分析了稳定价格基础上投机是否能够成功的问题,并借此广泛扩大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在随后几年中,霍尔布鲁克·沃京 ( 1953年, 1962年)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事实上,套期保值者和投机商的动机没有什么区别。这导致了早期的实证性方法竞赛-亨德里克(Houthakker)( ,1968年,1969年)发现的证据有利于正常贴水;莱斯特(Telser,1958年, 1981年)的证据不利于这一点。)
约翰·布尔·威廉姆斯(1938年)是最早挑战经济学家对金融市场的“赌场”观点和资产定价问题的人之一。他认为,金融资产的资产价格反映了资产的“内生价值”,而这是可以用资产预期分红的现金流贴现来衡量的。这种“基本面分析”的概念十分符合欧文·费雪( 1907年, 1930年)的理论,以及“价值投资”的从业人员,如本杰明格雷厄姆等人的实践办法 。
哈里·马科维茨( 1952年, 1959年)认识到,既然“基本面分析”的概念依赖于预期的未来,那么风险因素必须发挥作用,从而约翰.冯.诺伊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新开发的预期效用理论( 1944 )可大大加以利用。马科维茨理论制定的最优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置于权衡风险和回报的背景下,着眼于将组合多样化作为减少风险的方法,从而形成了所谓“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简称MPT)。
正如所指出的,最优投资组合分配的观念已经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和 尼古拉斯·卡尔多在其理论中考虑过了,因此托宾 ( 1958年)将马科维茨的理论中增加货币理论,从而获得著名的“两基金分离定理”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实际上,托宾认为,市场参与者会在无风险资产(资金)和单一风险资产组合之间将其储蓄分散(事实上每个人都一样)。托宾坚持,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只会导致在现金和特定风险资产组合之间不同的结合。
马科维茨——托宾的理论不是很实用。具体来说,估计多样化带来的好处,需要实践者计算每一个资产组合回报的方差。在威廉·夏普( 1961年,1964年)和约翰·林特纳(1965年)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中,他们证明了通过计算每种资产相对一般市场指数的方差可以达到同样效果,从而解决了这一实际困难。利用电脑的计算能力来演算减少后的项目(“beta”), 最佳投资组合选择在电脑辅助下变得可行。不不不久之后实践者就接受了CAPM模型。
一个替代方法是罗伯特·默顿提出的“跨CAPM模型”(1973年)(ICAPM )。默顿的方法和理性预期假设引出了考克斯,英格索尔和罗斯( 1985年)的资产价格偏微分方程式,而且也许只有一步之遥,也引出了罗伯特·卢卡斯的资产定价理论(1978)。
更有趣的替代理论是斯蒂芬·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APT)( 1976年)。史蒂芬·罗斯的APT方法脱离了CAPM模型的风险与回报逻辑,将“利用套期定价”的概念利用到了最大限度。正如罗斯本人指出的,套利理论推理并非他的这一理论的独特之处,实际上它是几乎所有的金融理论的基本逻辑和方法。以下著名金融定理说明了罗斯的观点。
费舍尔·布莱克、迈伦·斯科尔斯(1973)和罗伯特·默顿(1973)的著名理论——期权定价大量依赖于使用套利推理。直观的,如果期权的回报选择可由一个投资组合或其他资产复制,那么期权的价值必须等于投资组合的价值,否则会有套利的机会。套利逻辑也被M.哈里森、戴维.M.克雷普斯 ( 1979年)和达瑞尔·达菲(DarrellDuffie)、黄奇辅( 1985年)用来衡量多期限(如“永续”)的证券的价值。所有这一切都渗透到新瓦尔拉斯理论的资产市场的一般均衡 (完全和不完全)中,这些理论由罗伊(Radner) ( 1967年, 1968年, 1972年) ,奥利弗.D. 哈特 ( 1975年)发展,并在此之后被许多人发展。
著名的莫迪里阿尼——米勒定理(或“MM定理”)对企业财务结构和公司价值的不相关性理论也运用了套利逻辑。佛朗哥·莫迪利亚尼和默顿·米勒(1958年,1963年)的这个著名定理实际上可以被认为是欧文·费雪原创的“分离定理 ”( 1930年)的一个延伸。实际上,费雪指出,有充分和有效的资本市场,企业家拥有的企业的生产决策应该独立于企业家本人跨期消费的决定。这也就是说,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计划将不受其所有者借/贷决定影响,即生产计划独立于融资决策。
莫迪里阿尼,默顿·米勒通过套利逻辑扩展了这一主张。从资产的角度看公司,如果财务状况不同的企业的基本生产计划相同的,那么这些公司的市场价值将是相同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将可出现一个套利机会。因此,无论公司的财务结构状况如何,套利使得企业价值必然相同。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金融上第二个重要的部分是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结论是,似乎价格往往采取随机游动 。具体地说,在Louis 舍利耶 (1900)(商品价格)的著作中已有据可查,后来又经霍尔布鲁克·沃京(1934年)(多种价格系列)、阿尔弗雷德尔斯(1933年,1937年)(美国股票价格)和莫里斯·肯德尔 ( 1953 )(英国股票和商品价格)深入分析证实,似乎资产市场价格的连续变动没有相关性。
沃京、考尔斯、肯德尔的实证结果遭到了经济学家的恐惧和怀疑。如果价格是由“供求力量”决定的 ,那么价格变动应该朝着市场出清的特别方向,而不是随机。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不高兴看到这些成果。许多人将其作为“基本面分析”之错误的证据,即金融市场真的是狂热的赌场,因此不适合从经济角度考虑。但是还有一大群人证明,这只能说明传统的“统计方法”的失败,他们什么也证明不了。克里夫·格兰杰和奥斯卡·摩根斯坦(1963年)和尤金·法玛 (1965年, 1970年)采用了高性能的时间序列的方法,但他们得出了同样的随机性结果。
伟大的突破源于保罗.A.萨缪尔森(1965年)和伯努·瓦罗特 (1966年)。萨缪尔森对沃京、考尔斯、肯德尔发现的解释并非是金融市场没有按照经济规律运行,而是运行的太好了!基本概念很简单:如果价格变化不是随机的(从而是可预见的),那么任何逐利的套利者都能轻易地正确买卖资产以利用这一点。萨缪尔森和Mandelbrot因此提出了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EMH),即:如果市场正常运作,那么所有关于资产的公共信息(以及某些情况下的私下信息)将立即传导入它的价格内。(注意“有效”这个字眼,用在这里它仅仅意味着参与者充分利用可用的信息;它只字未提其他类型的“经济效率”,如生产中资源分配的有效性等)。如果价格变化似乎随机且因此而不可预见,这是因为投资者起作用了:所有的套利机会都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了。
“有效市场假说”因尤金·法玛( 1970年)而家喻户晓,后来被联系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假说中。很多实践者不喜欢它。相信能通过研究价格变动模式而预测资产价格的“技术派”交易员或“图形派”不明白了:有效市场假说告诉他们,他们不能“战胜市场”,因为任何现有的信息已经被纳入了价格。它还有可能惹恼一些基本面分析的实践者:有效市场的观点基于“信息”和“信心”,因此至少在原则上,不能排除基于谣言、错误的信息和“群体性疯狂”产生投机性泡沫的可能。
金融金融与经济
金融学发端于经济学,但如今已经从中独立出来,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成为独立的学科.现代金融学也象经济学一样,从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入手(行为金融学考虑了非理性行为),构建考虑时间和不确定因素的市场均衡体系,考察金融系统在资源跨期配置中的机制和作用.但是金融学有区别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说金融资产定价中常用的无套利分析,实际上比经济学中的供求定价分析更具有一般性,在市场中更容易实现.金融学区别与经济学的另一个的特点是前者考虑了市场中的随机因素,因此市场主体的预期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经济概念比金融广得多,金融是经济的一小个分支,只是有自己的侧重点。经济学是一个一级学科,金融学是一个二级学科,在经济学之下,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方式、道路等。是比较宏观的了,它对经济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业、农业等。金融只是对一个国家经济领域中的金融方面进行研究,比如货币、证券、金融市场等。
金融原罪与金融文明
金融原罪论的特点是在对时代定性的基础上解构新经济文明,对在混序状态下诸变量进行全息全维的研究,试图为破解复杂形势寻找规律性因素、提供新的分析坐标。鉴于此,福卡智库认为,金融是国家间竞争的综合实力表现,至少还有政治、文化、技术、国家安全、国际关系等也在影响金融运行,阴谋的戏份不多。随着各国救市力度加大,形成了在“去杠杆化”的同时又放大了流动性的困局,如2008年主要国家拿出10.2万亿美元救急,2009年似乎有增无减,可能会旧伤未治又染新疾。而伴随始终的是货币持续地蒸发,金融原罪一直在发挥作用。
金融金融产品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普及无疑成为近几十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主旋律。消费者除了可以享受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服务以外,还可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基金定投、储蓄连接保险等等创新型的金融产品与金融衍生品,享受信用卡、互联网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可以说,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已然渗透到普通消费者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个金融消费领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大规律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