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苹果企业级应用在哪里

用户名/邮箱
快速链接:
IP除了被互联网公司热捧外,也在令传统电影人“尴尬”。精益生产的精髓是企业生产系统不断创新和持续改善的过程。近两年,一批知名投资人开始选择离开老东家,自立门户。怎样才算成功的商业领袖?神华集团在海外项目中履行了全球企业公民责任的作为。记录了当下各类精英在商业社会中的奋斗、荣耀和挣扎。双赢理念已深入人心,想赢得更多的欲望却从未减弱。如今,综艺节目也站上了“互联网+”的风口。官方就业数据好转的同时,企业却传来了不太好的消息。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并购、经营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和挑战。
当前位置:&&&&&&IBM和苹果:找到了企业级移动化方法
IBM和苹果:找到了企业级移动化方法
作者:陈宝亮
IBM和苹果:找到了企业级移动化方法
编者按:秀恩爱。
与苹果公司携手进军企业级移动市场,或许是IBM近年来最受市场认可的战略决策。在日宣布与苹果合作之后的半个月里,IBM股价达到196美元,这几乎是20个月以来IBM的最高股价。
苹果擅长以硬件为核心打造生态系统,iOS也已堪称黄金标准。IBM则是精通软件和服务的企业市场巨头,拥有大量的咨询顾问、行业资源、企业级应用基础、云计算技术,以及强大的大数据分析实力。
二者的结合似乎理所当然带来巨大的市场价值,苹果可以向企业市场出售更多的终端设备,IBM也可以在移动市场挖掘更多的价值。
但过程却非如此简单。
4月16日,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大中华区合伙人、通信和媒体事业部总经理郭继军接受记者采访。“在企业级市场,云、应用开发、大数据的实施跟我们最初的设想存在很大不同。”他透露:“我们经历了很多转变才逐渐找到方向,苹果也一样。”
合作以来的9个月里,双方推出了22款应用,每季度发布一次,每次不超过10个。找到节奏之后的IBM、苹果正在提速。根据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2015年底前推出100款应用。不过,郭继军称:“年底可能会达到100多款,市场超乎想象的好。”这意味着今后的8个月里,双方每个月都会推出10款以上的应用。
《21世纪》:去年7月16日IBM与苹果的合作可以视为企业市场的里程碑,IBM的股价也紧随其后达到一年来的最高点。能不能谈谈你们合作是怎么推进的?
郭继军:2014年的8月,IBM与苹果在加利福尼亚谈合作,当时我们讨论过“如何评估这次合作的成功”。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每年销售多少终端”、“占有多少市场”、“收入”等等。
但库克是这样定义的:“2007年,乔布斯说,将来未必每个人都用iPhone,但是将来所有的手机都会长成这个样子,苹果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但迄今为止,苹果还没有让大家的工作发生转型。我们与IBM合作的目的就是做成这件事。”苹果挑了很多公司,最后才决定跟IBM合作。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每一点改变,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具体而言,我们与苹果工作主要有4个部分:
第一是应用Apps,为银行、零售、电信、医疗、保险、政府、工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用户开发应用。
其次,是面向iOS的MobileFirst平台,这个平台是为支持手机端的移动应用打造的云平台云,提供了用于构建和实施复杂而集成的iOS应用的企业级云解决方案,使企业的开发人员确保应用的安全性、集成化和可管理性。面向iOS的MobileFirst平台对企业及移动化至关重要。
第三,还为iOS用户提供设备管理数据安全、应用部署以及应用的一些维护升级能力。同时,我们还给客户提供融资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比如,我们“分期付款”、“设备回收”。
第四,打造企业级的苹果服务。如果你电话苹果客服,他会问你是谁、你的设备型号,但不会问你是否企业用户、是哪个企业。因为苹果的服务支撑体系只针对个人,我们帮助苹果来提供这种企业级的服务。
《21世纪》:你们的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郭继军:合作以来,我们累计发布了22款应用。我们跟苹果之间有一个承诺,年底前发布100款,我预计可能会增加,达到100多款,甚至更多。
移动化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话题,谈了很多年。但是,你手机里的应用,有多少是工作的,多少是个人的?大多数人的手机里的工作应用只有一个E-mail,其他的都是个人应用。
在我们跟苹果合作之后,这种情况在改变:从手机使用时间占比来看,个人应用仍然占有大部分时间。但是从应用下载的占比来讲,过去几个月企业应用的下载量占比明显增长。以我个人为例,过去几个月,我新增的个人应用只有一个,但新增的工作应有10多个,比如企业的时间管理、知识分享。接下来,企业应用会成为最大的增量。
从另外角度来看,以前我去拜访客户,如果客户10个项目里对3个感兴趣,就非常成功了。现在,移动化令客户的购买意向大幅提升。而且,每个企业不是只需要开发一个应用,他们有一大批、上百个的应用需要开发,每一个合同后面都跟着大量的后续合作。
移动化企业级市场的未来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IBM、苹果的转型
《21世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你们如何做到的?
郭继军:移动化这个概念已经提出了很久了。但以前我们的方法都是把PC上的业务照搬到手机上,把PC上ERP、财务的功能抄过来,然后针对手机的呈现方式进行定制化,实现易用性。
还有,业务开发也沿用了原来“业务梳理——应用架构设计——系统架构——基础设施”的方式,这是IBM一套非常成功的方法论,可以实现企业全部业务流程的端到端覆盖。
这些方法正确么?不瞒大家说,直到去年,我一直觉得是正确的。业内的做法也都是这样。
但我们跟苹果合作之后,我发现企业移动化的定位不应该如此,只有适合手机的业务才应该放上来。企业应用里,具备移动性、随时可取,能够借助地图、视频、实时通讯的功能,才适合放到移动应用里。以ERP举例,PC上的ERP有几百个菜单选项,但真正应该放到手机里的,只有很少的一些功能,不超过10个。而且这些功能还要不断更新,敏捷开发,与之前“一个系统用10年”的做法完全不同。
原来端到端的业务开发流程也要变,以前传统企业应用的支撑系统都放在企业的后端服务器上。现在企业应用里的一部分模块被放到手机上,这些模块的支撑系统需要在云端处理。我们要完成云端和后面的服务器端做整合,我们有这个能力。
同时还要把大数据集成进来,要把企业数据、终端数据在云端打通,并且给企业提供转型的契机。这是移动化最大的价值。
这些转变讲起来很简单,但我们真的用了很长的时间才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才慢慢转变过来。现在,我们开发每个应用都有一个标准,必须满足4个条件:体验好、对员工有用、大数据集成、能帮助企业转型。这是IBM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1世纪》:能否举个例子?
郭继军:比如航空。如果我一天赶两次飞机,最苦恼的是现在的飞机晚点,很可能会导致我赶不上下一趟飞机,这个时候我无能为力,而航空公司也不知道我的情况。
IBM给航空开发了一款应用,应用会给空乘人员提示乘客信息,能自动发现可能给乘客带来的困扰,并且主动联系客户,然后可以通过定位,现场找到客户,直接给你改签。
除了这个之外,空乘人员还可以知道客户的爱好、行程信息、行李位置,如果有人还没登机的话,可以直接定位这个人。
下一步,这些都可以实现。其中很多能力都必须通过云端、大数据来实现,这些都不是PC时代的产物,只能在手机上实现。
此外,苹果实体店的移动化做得也特别好。你买东西、需要服务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去前台,他们现场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移动设备帮你完成支付,并且提供服务。
但即便是苹果,也有一些没做到的地方,比如大数据。大数据应该被集成到业务流程里,一个客户进店,就可以知道这个客户是否买过什么,进店的需求是什么。这些能力需要把APP向前推进,把O2O做起来。而苹果与IBM的联手正是令这些能力成为现实。
其实,家电、医疗等传统行业都需要这种转变,也都在对我们提出这些需求。传统行业不仅仅要拥抱互联网,还要通过企业移动化,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实现企业转型,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的意义所在。
《21世纪》:苹果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郭继军:很多人觉得苹果非常神秘,因为苹果的产品不做到99%是不透露任何信息的,更不用说提前向社会公布。
但这次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次跟IBM合作是苹果有史以来第一次先谈理念再谈产品的。我们先去和企业谈需求,然后根据企业需求在联合实验室里面把一个个应用做出来,通过苹果的体验认证。苹果也知道,企业市场跟个人市场大不相同,所以才做出了这些变化。
此外,以前苹果公司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在企业级市场,因为企业市场在他们的总收入占比很小。但现在,我们只要谈企业市场,苹果的高层都会花大量的时间,亲自与整个团队讨论。
《21世纪》:跟苹果的合作已经有了成果,那么IBM怎么看待Andriod?怎么看Google在企业级市场的位置?
郭继军:考虑两大阵营区别的时候,应该先看一下CIO(首席信息官)的想法,他最关注安全、成本、体验、价值。
从安全上来看,Andriod是开源的,代码是开放的,安全无法回避,设备的管理、数据安全都是大难题。苹果的代码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安全程度更高,APP Store也有很多安全管理的技术。
成本的话,表面上看苹果贵。但实际上,在整个企业移动化战略里,终端成本的比例可能只有10%,手机价格的影响不重要。而且,IBM可以给企业提供融资,分期付款、设备回收等服务。成本差异不明显。
至于体验、价值上,iOS开发者普遍比Andriod收入更高,开发的业务体验也更好,更有质量。而且,苹果终端里集成了超级多的传感器,很多个人用户并未用到这些传感器,但企业会用到。比如,iBeacon、Apple Pay,这些Andriod没有,或者做不到,我们正在利用iBeacon为零售行业提供室内定位应用。
当然,我们聚焦于苹果,但并不意味着如果客户提出其他需求我们就会拒绝。但重要的应用,比如我们将在今年开发的100多个应用,放在iOS上。一些不太重要的功能,可以在其他平台上实现。IBM平台的API接口是开放的,提供给第三方开发者。
《21世纪》:IBM和苹果共同开发的这些企业业务如何在中国落地?
郭继军:IBM所开发的这些应用对于中国市场来说高度关联的。3月31日,IBM与中国电信签署合作,IBM、苹果、中国电信三方合作,实现企业移动化在中国的落地。
我们是一个互补的绝佳组合,中国电信拥有庞大的企业客户资源、销售团队、云计算基础设施。IBM、苹果提供移动化应用、设备,我们需要中国电信的云计算平台来支撑,因为面向企业,云平台必须拥有极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电信的云收入及客户量超出市场许多领先者很多倍。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请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官方帐号:
@商业评论网()
@商业评论杂志()
&&&&&&&&&&&&&&&&]
4186 次阅读0 次评论
&& && && &&
(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本词条展开的讨论,与本网站的观点立场无关。)
分享说明:
你还可以输入140个汉字
:分享了一篇文章
IBM和苹果:找到了企业级移动化方法
二者的结合似乎理所当然带来巨大的市场价值。
声明:本文由 (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未经商业评论网书面许可,对于商业
评论网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包括博客及个人空间)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 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
您也可以直接
或致电 800 820 5396 购买刊登本文的当期杂志。
电子版全文将于本月内更新发布,届时您可购买在线阅读卡阅读全文。
帐户如果还没有点数?立即 ,在线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注册冲值后仍打不开全文?请点击“
”。如需更多信息,请进入
订阅热线: 800-820-5396&&&&邮局订阅代码: 80-115
共0人分享过本文,他们是:
请问是否要删除此评论!
请问是否要删除此回复!
十大热门12345678910苹果手机未受信任的企业级开发者怎么解决 企业级应用_百度知道
苹果手机未受信任的企业级开发者怎么解决 企业级应用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通用里找
最新系统好像是你安装后在通用里才会出现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苹果手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苹果6手机安装软件出现“未受信任的企业级开发者”提示,在设置-通用里面,也找不到描述文件的选项,如_百度知道
苹果6手机安装软件出现“未受信任的企业级开发者”提示,在设置-通用里面,也找不到描述文件的选项,如
也找不到描述文件的选项.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fbf6c81f7d03/fbf2b211fce60dd78e30.hiphotos,如果必须用此/zhidao/pic/item/fbf2b211fce60dd78e30://h苹果6手机安装软件出现“未受信任的企业级开发者”提示.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wh%3D600%2C800/sign=b2a1a6bb6a1b4e168e087/fbf2b211fce60dd78e30.baidu.baidu.hiphotos://h://h?<a href="http,求问如何让app变成信任呢,在设置-通用里面.baidu.hiphotos.jpg" esrc="http
通用--&描述文件--&gt..添加信任就可以使用了;在“企业级应用”中选择你图片描述对应的WanLian.在手机中选择设置--&gt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0条回答
在苹果官网开通iOS beta测试资格,并按他的教程用iOS上的Safari下载描述文件就行了
在设置/通用/设备管理中点击所装软件,我的iphone 6这样就OK了
在设置/通用/设备管理中点击所装软件,我的iphone 6这样就OK了
我一个同事也没有描述文件或者设备管理的选项,VPN下面空荡荡的...下个爱思助手试试
哇靠,我突然发现你跟我的那个情况很相似。虽然我的手机是红米。
你的问题解决没,我的手机也是在升级为9.3之后突然微信闪退,再打开就进不去了,显示不信任
在设置-通用-描述文件-点信任就可以了。
打开设置__通用__设备管理,里面有选项信任就可以了。
设置 通用 设备管理 然后点里面多出来的文件,允许
描述文件在vpn下面
显示未受信任的企业级开发者
通用,描述文件
那么,描述文件中并不显示了,怎么办
点信任就可以了。···
未受信任怎么办
解决了吗?
你的IQ我无法想你解答
一群SB脑残,没看懂人家说的没有描述文件的选项吗?
哈哈。一样的情况 我也不知道
手机安装软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旧iPhone都去哪了?苹果销毁手机有50多条规定
腾讯科技  
核心提示:
在香港某地,一个有保安24小时值班的专门工厂,iPhone销毁工作正有序地进行。
中国IDC圈2月18日报道:据外电报道,在香港某地,一个有保安24小时值班的专门工厂,iPhone的销毁工作正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像这样的工厂全球还有好几家,都是苹果精心挑选出来的,用于回收其标志性的手机。为苹果生产手机的厂商需要遵守严格的标准和保密规定;同样地,负责回收的厂商也需要遵守同样的标准和保密规定。这些工厂甚至需要在回收手机进厂和出厂的时候称量其总重量,以确保没有损失苹果的任何材料。
自从9年前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苹果&重新打造手机&以来,苹果已售出了逾5.7亿部iPhone。现在,就连苹果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部iPhone还在使用,这些手机的主人可能已换了一茬又一茬,或者静静地躺在抽屉里无人问津。但是,苹果希望尽可能不让它的手机出现在垃圾填埋场里。
这就是这家位于香港元朗区某工业园的工厂的职责。该工厂隶属于苹果合同商俐通集团。这里是苹果iPhone、iPad和iMac被销毁的地方。
据不愿具名的知情人透露,虽然包括惠普、华为、亚马逊和微软在内的全球大品牌也有回收其产品的详细协议,但是苹果的回收要求是最为严苛的。
&我想,人们希望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消费者希望我们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苹果环境事务主管丽莎&杰克森(Lisa Jackson)说,&回收过程是很复杂的,因为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产品零部件。&
苹果和俐通集团均不愿让记者参观这家香港工厂,它们也不愿意透露回收了多少部手机,不愿意详细说明苹果产品回收的具体过程。
在电子产品回收方面,业内的标准是收集7年前生产的产品,然后回收总占产品重量的70%的材料。杰克森称,苹果已超过了这个标准,它的回收率通常在85%左右。
这意味着苹果今年需要在全球收集和销毁900多万部2009年生产的iPhone 3GS。而在过去的一个财年中,苹果iPhone的销量达到了1.55亿部。这就是说,回收苹果产品的业务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俐通集团除了帮助苹果回收产品外,还帮助其他制造商回收设备。它在香港设有三家工厂,在全球则开办有十多个工厂。它还准备在美国旧金山设立新厂。它预计今年在全球回收行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将会攀升到20%以上。
苹果称,在2014年,它从回收产品中收集到了4万吨电子垃圾,其中收集到的钢材足以建造100英里的铁轨。
位于美国佛罗里达迈阿密的Brightstar公司、位于新加坡的TES-AMM(伟翔)公司、香港的俐通集团以及苹果最著名的iPhone制造商富士康,组成了全球回收苹果产品的网络。它们在销毁手机时需要遵守苹果的50多条规定,这些规定的范围覆盖到了安全、保险和审计等诸多方面。
整个回收流程起始于苹果在全球开设的数百家零售店或网店。苹果零售店通过提供礼券的方式吸引iPhone机主将其老旧或废弃的手机卖给苹果。
在经过简单的测试后,苹果产品回收者要么出钱回购手机,要么提出免费销毁。在美国,对于容量最小的iPhone 4,回收价格一般在100美元;对于最大容量的iPhone 6 Plus,回收价格一般为350美元。成交后,回收者会再进行严格的测试,然后决定是销售手机还是重新转卖它。
苹果在美国的回收商拒绝就此发表评论。而它在东南亚的合作伙伴TES-AMM的负责人特伦斯&吴(Terence Ng)也未回复记者的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一旦苹果的合作伙伴决定某部手机作废,那么销毁流程就开始启动了。它类似于苹果的生产流程,只不过是反向的。
俐通集团的首席战略官琳达&李(Linda Li)称,苹果为回收服务买单,因此从开始的回收手机到最后的灰堆都是苹果的。整个处理程包含有10个步骤,控制、测量和记录等环节都是在真空密闭的房间里进行的。这种房间会将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和气体百分之百地吸收。
李说,回收的iPhone不能运输到其他地区的工厂,必须清掉存储器中的内容,必须去掉所有商标。废弃的手机不能与其他品牌的手机混放在一起。因此,回收商必须为苹果设立单独的工厂。在俐通集团的这个大约300人的工厂,苹果会派自己的员工监督整个过程。
虽然某些品牌的回收零件如芯片可以用于维修有缺陷的手机,但是苹果的政策是全部销毁。
&粉碎零部件要比重新利用更费事。&李说。在与其他客户合作时,俐通集团往往会给这些客户建议如何设计出更易销毁的产品,建议将智能手机中的摄像头重新用到无人飞机玩具中,以及将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中的显示屏用到纽约的士上。
关注官方微信:或微信号: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第三届CCUC云计算用户大会深圳站直播,获取PPT请关注云商界(iyunshangjie)公众号
Copyright 2001 - 2013 Chinaitlab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手机企业级开发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