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X1080玩4K游戏4k和1080p的区别的体验如何?

&&|&&责编:赵剑楠
  显示器是相当重要的电脑外设,有了显示器我们才能够准确的知道电脑反馈给我们的信息,同时也是有了显示器才能够体验到一些高品质的影音娱乐,可以说显示器在我们的日常使用当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虽然目前已经推出了VR头戴显示器。但目前来看仅仅只限于游戏使用,并且技术还不够成熟。可以说就算在未来,显示器也是每一台电脑标配的外设。  显示器不论在尺寸还是在技术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发展,最为显著的就是我们购买显示器时候的尺寸越来越大了,因为大尺寸的产品在价格方面变的能够被大众所接受,但同样的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尺寸的屏幕让已经普及的1080p分辨率变的不再那么清晰了。厂商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推出了2K分辨率的产品,近几年更是推出了4K分辨率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4K显示器的价格也逐渐走低,现在仅仅只要不到2000元的价格就可以入手。算是走进了大多数玩家的家庭当中。GeForce&GTX&980&Ti  我们都知道目前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攒机的用户是用来玩游戏的,随着玩家逐渐的开始使用4K分辨率显示器,新的问题也就出现了,那就是之前的在性能方面不能够满足玩家的需求。在游戏当中,分辨率提升会极大的增加显卡的性能开销,简单的来说就是显卡需要渲染的像素更多,造成显卡效能下降。造成玩家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出现卡顿,降低游戏体验。所以一款性能强劲的游戏显卡对于这些采用了4K分辨率显示器仅有游戏的玩家是非常重要的。  Maxwell架构是NVIDIA最新推出的一款基于28nm制造工艺的优秀架构,虽然与上一代的Kepler架构采用了相同的制造工艺,但由于针对架构本身的优化,基于Maxwell架构制造的显卡在性能与功耗方面都有着相当巨大的提升,这对于玩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在2015年6月推出的GeForce&GTX&980&Ti,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众多玩家的追捧,主要是其拥有非常强劲的性能,同时相对上一代旗舰产品来说,在售价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下调。性价比也非常不错。经典的GeForce&GTX&LOGO  受到关注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就是玩家们也想知道GeForce&GTX&980&Ti到底强到什么地步,能不能够驾驭4K分辨率下的大型游戏呢?下面我们就为您揭晓。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显卡类型 显卡芯片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硬件论坛精选
下载中关村在线Android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 iPhone 客户端
下载中关村在线Windows8客户端
成为中关村在线微信好友
4¥15995¥9996¥16997¥24998¥25999¥164910¥2699TECH2IPO/创见
「 等待新的科技故事 」
发烧并快乐着,入手4K PC 游戏系统正当时?
创见干货:若要玩转 4K 游戏,玩家往往要准备大笔预算去购置显示器和主机。在主机配置上,均衡配置消除性能瓶颈才是关键。此外在微软 DirectX 12 的推波助澜下,中端的 4K 游戏或许会在明年进入普通玩家的视野。
创见干货:就一套完整的 4K 系统的价格而言,即便是刨去显卡和显示器,你还得要准备好大笔预算用到其他硬件配置上。均衡配置,消除性能瓶颈才是关键,你要确保整套系统能最大化向显卡传输数据,尤其是在买了高端显卡产品之后,千万不要让主板成为瓶颈。在微软 DirectX 12 的推波助澜下,一些中端的 4K 游戏或许会在明年进入普通玩家的视野。4K 也称做超高清(UHD),最早可追溯于 2013 年华硕公司推出的一款售价高达 3500 美元的 4K 级分辨率显示器产品 Asus PQ321。现如今入手一台上好的 60Hz 刷新率, 分辨率的显示器来玩玩游戏也就是 500 美元,但这是 TN 面板的显示器产品的价格,如果是 IPS 和 IGZO 面板的显示器产品,价格依旧昂贵。除了带来更大的桌面空间抑或是桌面拓展画面清晰度等好处,PC 依旧是在本地 4K 分辨率下畅玩游戏的唯一平台,在超高分辨率下,PC 台完胜游戏主机。技术上而言,PC 可以在 4K 分辨率下运行各种游戏软件,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烧硬件的基础之上。尽管显卡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但 4K 依旧是发烧友们的圣地所在。一般而言只有 700 多美元价位的独立显卡产品才能在 4K 分辨率下畅玩最新的游戏,但这并不是说中端独立显卡就玩不转,这一切都要看你是否能够忍受牺牲画质渲染以及画面帧数。在 60Hz 刷新率下体验奇妙的 4K 画面对于很多人而言(包括笔者)认为在 PC 上畅玩游戏的关键因素就是 60FPS 或以上的画面帧数表现,目前 Xbox One 和 PlayStation 4 也只能在 1080P 的分辨率上为用户带来上述流畅的画面者帧数。英伟达 GTX 750 Ti 显卡在 1080p 分辨率下达到 60FPS 的画面帧数,甚至高端的 GTX 980 显卡也能勉强在 4K 分辨率下达到 60FPS 的画面帧数。对于 60FPS 的画面帧数这个目标而言,SLI 或者 Crossfire 解决方案才是王道。国外游戏测评机构 Digital Foundry 在超高游戏画面设置下对各种高端独立显卡(单一显卡)的画面帧数表现进行了横向对比测试,最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售价高达 1000 美元的 Titan X 独立显卡在一些游戏中基本上达到 60FPS 的水平,需要指出的是,这仅仅是平均画面帧数。作为拥有 Titan X 独立显卡和 4K 显示器的玩家而言,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 30FPS 画面帧数的情形不在少数。图示:Digital Foundry 在 4K 分辨率以及最高的游戏画质效果设置下,对各种独立显卡进行横向对比测试,只有 Titan X 表现一枝独秀,尽管如此,也仅仅是刚刚达到平均 60FPS 画面帧数。这次横向对比测试一定会让 A 粉们失望透顶,即便是 AMD 的高端独立显卡 R9 290X 的表现也令人大跌眼镜,但是考虑到其基于 2013 年推出的 Hawaii 架构,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R9 290X 显卡也就是在使命召唤的游戏中,才刚刚超过 60 FPS 画面帧数。A 粉若想用 AMD 显卡在 4K 分辨率下畅玩游戏就只能等到今年年底采用全新架构的 R9 390 and 390X 显卡啦。高带宽显存技术(HBM)或许能让单显示核心的独立显卡走近 4K 游戏,但依然要等待 Ars Orbiting 总部对于 AMD 新款独立显卡的测试结果,大家拭目以待吧。采用 Crossfire 或者 SLI 解决方案纵然可轻松在 4K 分辨率下获得流畅的游戏画面体验(画面帧数在 60 FPS 或以上),但还是有一些不太过于昂贵的解决方案。更多的显示核心意味着更多的热量会汇集在 PC 机箱里,这会极大地影响 PC 零部件的性能。尤其是 PC 机箱里安装有自带散热扇的独立显卡,很难有足够的空气将机箱内的热量排出。此外还得确保电源能够满足多个显示核心的用电需求,主板必须配有足够的 PCI-E 插槽来给各种板卡使用,这对双路或者三路显卡连接方案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对于四路显卡连接方案却显得拙荆见肘。需要注意的是最新的英伟达显卡都至少需要主板支持 8X 插槽来确保显卡能够在 SLI 模式下工作。在 620 美元的价位上,AMD R9 295X2 显卡(单个板卡上搭载有两个 R9 290X 显示核心)可以说是最实惠的双显示核心解决方案,在经过 Crossfire 优化之后,4K 分辨率下的游戏性能表现不错。但是这种方案的缺点也暴露无遗,玩家必须确保机箱足够宽绰并容纳 30.7 厘米长的显卡、12 厘米长的水冷散热器以及怪兽级的 500W TDP 能耗需求。其实略微贵一些的一对 GTX 970 也能在 4K 分辨率下获得不错的游戏画面性能表现,更令人称道的是每张显卡的 TDP 仅为 165W。玩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游戏性能表现,比如调低游戏分辨率以及诸如 HBAO+ 的高级游戏视觉特效。倘若不想降低游戏画质,那么关闭游戏设置中的反锯齿功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在 4K 分辨率下玩游戏也几乎很难觉察出反锯齿功能的好处所在。如果你能够接受 4K 分辨率 30 FPS 游戏画面帧数的性能表现,那么一张 GTX 970 显卡配上一颗不错的四核处理器以及一块固态硬盘即可。图示:AMD R9 295X2 独立显卡,内置双显示核心,4K 游戏的入门之选。如何选择 4K 显示器?尽管你当前并不会选择 60HZ 或更高刷新率并配备有 DisplayPort 1.3 接口的显示器,市面上依旧有各种品牌和面板类型的显示器可供用户挑选。一般而言,TN 面板在灰阶响应时间上表现不错,但是在色彩还原以及可视角上表现不佳,而 IPS 面板则与之相反,可以说非常互补。就显示器接口而言,最近推出的配备有 HDMI 2.0 接口的 4K 显示器需要 60HZ 刷新率。这对 PC 而言并不是什么难题,毕竟 DisplayPort 接口才是王道。宏碁品牌下 4K 至 2K 系列的超高分辨率显示器产品通常采用更为实惠的 TN 面板4K 显示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将两块
分辨率的显示器拼接在一起,这在缺乏必要的 Scaler(校色分析芯片)的 4K 显示器发展早期是非常普遍的,鉴于 DisplayPort 接口充分利用了多流传输(Multi-Stream Transport,简称 MST,即在一根 DisplayPort 视频传输线里面传输两个视频流, 每个视频流是 Hz 拼接起来组成了 Hz,也就意味着减少了连接到 PC 上的显示器数量)。对于那种有着修正菜单以及 UI 元素的游戏而言,这种显示器的表现则不尽理想。最后,我们来谈谈可变刷新率技术。如果显示器的刷新率同游戏的画面帧数保持一致,就能够消除关闭垂直同步所导致的画面撕裂以及开启垂直同步时所导致的画面颤抖以及输入延迟等不良画面表现。在垂直同步技术上,英伟达有 G-Sync 而 AMD 有 FreeSync,但是由于前者更为擅长处理较低的画面帧数,因此体验要更为顺畅。考虑到在 60FPS 下运行 4K 游戏的难度,可变刷新率技术真的是至关重要,在 30-60FPS 画面帧数变化范围内,能为用户带来流畅的游戏画面体验。就目前而言,能够买到的 4K 显示器基本上都是采用英伟达的 G-Sync 技术,但三星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推出一系列基于 AMD FreeSync 技术的 4K 显示器产品。4K 游戏平台的硬件配置就挑选 4K 显示器而言,用众多不错的产品可供挑选。但是高分辨率使 4K 显示器要比 1080P 贵出很多。但就 60Hz 的显示器而言,其价格门槛要比之前降低了很多。玩转 4K 并不意味着你要倾家荡产,即便是 Digital Storm 主机也是不错的选择一定要提防可怕的 30Hz 的显示器产品,这可真的不会带来很好的画面体验。即便目前的戴尔的 P2815Q(60Hz 的 4K 显示器)价格也就在 350 美元。即便你真的坚持 30Hz 的显示器并在 30 FPS 下玩游戏,60Hz 的显示器在画面响应速度以及烦人的画面闪烁上依旧表现良好,这种流畅的桌面级画面体验是 30Hz 的显示器产品所无法企及的。另外 60Hz 的显示器也能为今后升级显卡留下空间,无需等到以后再去换更好的显示器。就一套完整的 4K 系统的价格而言,即便是刨去显卡和显示器,你还得要准备好大笔预算用到其他硬件配置上。并不推荐一下子去买英特尔 8 核心的 Haswell-E 处理器,消除性能瓶颈才是关键,你要确保整套系统能最大化向显卡传输数据,尤其是在买了高端显卡产品之后,千万不要让主板成为瓶颈。如果要搭建一套全新的 4K 系统,强烈推荐用户购买至少是四核英特尔 i5 处理器(比如 4690k)。鉴于很多游戏依然未能大量采用多线程技术,因此处理器在单线程性能上一定要出众。不幸的是,AMD 在处理器单核心性能上无法与英特尔 i 媲美,因此 AMD 的处理器并非 4K 系统的上好选择。另外处理器超频的性能也可以考虑,榨干处理器每一个单线程性能的极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 4K 系统的主板而言,如果不去超频的话,华硕 Z97-PRO、微星 Z97 Gaming 5 抑或是 H97 系列主板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存储方面必然是要选择固态硬盘,借此摆脱机械硬盘的传输性能瓶颈,如果预算足够的话,可以考虑入手 M.2 PCIe 的固态硬盘。推荐的 4K 游戏平台硬件配置我们推荐的 4K 系统平台并非各种高端硬件的集合,在确保 4K 游戏的基本要求下,尽可能以合适的预算来满足玩家对 4K 的追求。显示器: 戴尔 P2415Q 黑色 24 英寸, 8ms, 60Hz 599 美元处理器: 英特尔 i5-GHz 224 美元显卡: AMD R9 295X2 619 美元内存: 16GB 海盗船 Vengeance Pro DDR3 2133MHz 139 美元主板: 华硕 Z97-PRO 190 美元电源: 艾维克 SuperNOVA + 金牌电源 159 美元存储: 三星 850 EVO 500GB 225 美元 + 希捷 Barracuda 3TB 7200RPM HD 89 美元机箱: NZXT S340 69 美元散热系统: 海盗船 H100i GTX 240 毫米 水冷 109 美元总计:2422 美元(大约 15000 元人民币啊!)就上述推荐硬件配置的 4K 系统的用处而言,在
分辨率下以 60 FPS 玩玩游戏不成问题(不仅仅是英雄联盟那种网游,是烧机器的大型单机游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Crossfire 或者 SLI 显卡系统都是不错的性价比选择,AMD's R9 295X2 显卡就是一个典型。如果再能多出个五六百美元的预算,两块 GTX 980 显卡则会带来更好的性能表现。就单显示核心方案而言,一千美元出头的 GTX Titan X 显卡乃是最好选择,但是为了顾及分辨率还是得需要牺牲一些视觉保真度。如果预算能够再多一些,可以将显示器换做更大的 28 英寸 4K 显示器,比如宏碁 XB280HK G-Sync 显示器,价格 759 美元。如果你有更高的显示器追求,那么可以考虑升级到画幅比为 21:9 的显示器,这可比目前的 4K 显示器贵出一大截,在曲面显示器上,21:9 的确给人不一样的体验,更何况用户可免去设置双显卡的麻烦,轻松以 60 FPS 来画面帧数来享受游戏。大家可以关注宏碁即将推出的 XR341CK 34 英寸 21:9 曲面显示器,这将是首个支持 G-Sync 的显示器产品如果你现在还无法说服自己购买 4K 显示器并且想省点银子,但是又不满足与全高清 1080p 显示器,那么 1440p 显示器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近期这种显示器产品降价幅度大。如果你是极端的性能追求者,诸如 144Hz 刷新率以及 1ms 响应速度都可以有。目前而言 1440p 对显卡的要求则没有 4K 那么变态,一块 GTX 970 显卡就能搞掂大部分游戏。现在入手 4K 正当时?随着显示器的价格逐步下降,新技术标准逐步稳定,4K 也并非什么奢侈追求,当然像游戏中 UI 元素的问题会逐步被解决。4K 的确还是需要强大的显卡性能来支持,4K 意味着每一帧画面中有 800 万像素,是 1080p 的四倍,也就是 1000 美元级别的 Titan X 显卡(单显示核心解决方案)能够在如此超高分辨率下达到 60FPS 的表现。这还不包括能让显卡发挥最大性能的其他硬件配置的预算。PC 版本的《侠盗猎车手 5》在 4K 分辨率下的游戏画面美轮美奂,但是你得有上好的机器才能运行得起来一旦微软推出 DX12 正式版,想必定能全面地提升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这对 PC 游戏和玩家们来说一定会是一个利好。微软 DirectX12 也跟 AMD Mantle 一样,最核心的改变是底层的 API。DirectX12 极大提升了处理器的多线程效率,充分榨取硬件的潜力空间。据微软官方表示,DirectX 12 对多核心的处理器的利用几乎是完美的线性增长的,也就是说 n 核心能接近单核心的 n 倍。此外,国外著名的第三方评测机构 AnandTech 在体验版的 Windows 10 下对 DirectX 12 进行了一些早期性能测试。在特定的游戏对比测试中,英伟达 GTX980 在 DirectX 11 下每秒帧数为 26.7,而在使用了 DirectX 12 之后 FPS 迅速提升到了 66.8,而 AMD Raden R9 290X 显卡在 DX11 下 FPS 只有 8.3,在使用了 DX12 之后则迅速提升至 49.2!结论是在 DirectX 12 的帮助下,AMD 显卡可获得 4 倍的性能提升,英伟达显卡的性能可提升 150%。尽管 DirectX 12 一个因素无法让 4K 从早期的发烧友中向大众普及,但是随着 API 的成熟以及高端显卡技术逐步推广到相对较为便宜的显卡产品上,一些中端的 4K 游戏或许会在 2016 年触手可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tx970 4k 游戏测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