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夏天农村的干点啥挣钱 挣钱

你下地干农活,有什么值得说的经历?
知乎上有谁下地干过农活,有什么值得说的经历?问题相关:现在看来,知青下乡失败几十年后,城乡隔膜依然巨大,阶级矛盾以城乡矛盾、地域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是闹着玩的,河南人、新疆人可是深有体会,我希望大家能发现更大的世界。10.21迄今为止280个回答,排在首位的依然是不胖妞的那个欢快的答案,可见群众所关心的,往往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最普遍的大众,往往只能吸引最少的注意力,正如我在中所提到的,屌丝是这个世界的基础,可是却享受着最少的资源,中国的农民就是一个典型,我看到有别的用户修改了标签,我认为她有很大可能没有干过农活。我也因为时间和精力的有限,不能为新的回答者点赞,也不能一直占据别人的时间线,但是我希望大家好好看看农村,了解农村,理解农村,农民真苦,田园风光不是良辰美景。
按时间排序
346 个回答
城里长大的孩子,却比农村的孩子更懂得农活的辛苦又是种什么体验?一朋友,农村出身,一直向往农村的养鸡种菜种田的生活~我很羡慕她~因为从小读书就好了。农忙不用她怎么插手,就算插手也是一天两天的玩票~相反,在农村读书的几年,每年暑假,家里几亩地全由我和我姐帮我奶奶割完,不割完不让回城里过暑假。所以,五六点起床趁太阳不晒赶紧干活~早饭?你还想早饭?吃完早饭太阳该晒死了所以,割到十一十二点啊,晒到头晕眼花。想休息?那么在老家再待多几天咯~所以,被叶子割到手脚全是伤啊。穿长袖长裤?穿长袖能热死,穿长裤田里水未干,裤子带着水田泥湿答答重嗒嗒的更恐怖。所以,被虫子咬啊。割半天禾到膝盖都会是各种疙瘩各种包,大大小小,半个月不好,穿短裤出去人家以为你患什么皮肤病了~最恐怖就是吸血忘记什么虫,吸在脚上甩不掉啊~~还有不时有滑溜的条状物出没啊~所以,晒黑了,这个就不说了。所以,累啊。每次休息,握镰刀的手能伸直就不能屈曲,能曲就伸不直。手疼~每天早上起来手都是僵硬痛的~一天弓腰干活,腰都直不起来蹲不下去。什么?你要伸懒腰?你要活动关节?请接受老人家深刻的鄙视和回去当着你的面说你娇气,不会干活割一把禾漏半把谷子~所以,没力气挑挑抬抬啊。挑着实际不重但是对我们从小不干活的很重的谷摇摇晃晃挑一公里路回家。什么,想要用车推回去?老人家嫌你丢人什么。两个人抬回去,老人家还是嫌你丢人。所以,风雨无阻继续干活啊。暑假正是容易变天。上午热死你,下午能瓢泼大雨淋死你?下雨了怎么办?躲雨?方圆几里,没有地方躲啊。还要争取时间早点割完地还有用途呢。什么姨妈来了不能沾冷水不能劳累就是个屁话。姨妈那三天基本天天在要割禾淋雨~你要矫情不去,老人家觉得你一个小女孩,才没有女人那麻烦事呢~呵呵qu最恐怖不是上面的所以,是上面的所以每年都要重复几天。换些日子,就是换一种所以,重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唉,我亲戚家孩子来割禾就是,睡到九点多十点,吃完早餐,悠哉过去割个个把小时,然后抓抓蟋蟀,吹吹风。当然感叹田园生活好~我一朋友估计也是这种~所以总会有很多小清新的想法而我就肯定的,这辈子,只要我还能选择,我都不要回农村种田。其他的经历例如摘荔枝摘荔枝体验好很多,毕竟有得吃。树影下面,也不怎么晒。在家我一干农活基本就是大人几点起来我就要几点起来。五点多上山,挑到合适的树,开摘。不大的自己不吃,不甜的自己不吃。一般都可以不用吃早餐,吃荔枝吃饱。就是容易遇到下雨,树干滑,容易摔。十点多下山,把荔枝修剪卖出去。下山路滑,坡陡,不挑东西也容易滑,大人挑百来两百斤稳稳的也是厉害还有铲土。不算农活,家里建房子要用。几百立方的土要人工一铲一铲铲上车子再运回到地基里倒下去。家里买了0.8立方左右的小电动车,每次不敢装全满按计算,要六百多车,一天三个人也是22-25车左右。不要问我为什么不用挖掘机,没路,车子进不去。不要问我为什么效率低,三个都不是干活的料。还有,车子老坏。回到城里还要干类似农活还是挺心累的。家里养鸡,每天放学回家都会洗鸡笼。一开始是在鸡笼下面垫塑料布。满满鸡粪啊,里面还会有虫啊~拎着拖着几平方大的塑料布去池塘洗,一个小心还沉塘了要捞起来。后面用托板垫着,把鸡粪收集卖给农民。就更痛苦了。以前沉塘也是远远看着鸡粪。现在要近距离用铲子把鸡粪刮下来。虫子近在眼前蠕动~有时农民推迟过来拿,虫子在桶里繁殖繁殖繁殖繁殖过年过节还要负责卖鸡杀鸡。小小年纪杀业太大。过年过节从五点开始站着杀鸡,破膛开肚,掏内脏。一般能站到晚上十一二点。开膛手腕第二天动不了,掏内脏掏得手没知觉。冬天给鸡拔毛用冷水,冻到手全是红的。全身上下都是臭的。鸡粪的味道鸡血的味道。衣服上,脸上,鸡毛鸡血鸡粪鸡胆什么都有。因为接触血水胆水粪水太多加上泡水时间太长,所以,第一天收摊后手指缝就会烂,感染。拿一天刀,几百只鸡,割到手了也是正常的事抓鸡的时候被鸡啄被鸭子爪子勾伤那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至于腰站久了痛就不说了~所以我那个买鸡会离鸡档远远的朋友说养有机鸡来卖因为她没有渠道买到的时候我很崩溃。同时我很羡慕。因为她没有真切体会到里面的苦所以她觉得美好。这大概就是什么时候觉得和别人是不一样的阶级?
麦子摊开晒在公路上。先翻一遍,蓬松起来,然后轧场。没有脱粒机和联合收割机的时候,麦子都得轧场扬场。收麦子之前,先得找块平地,清理干净平整。泼水。把前一年的麦秸撒上一层,用碌碡压平,晒干。后来有了公路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直接上公路。见过老头儿轧场,站在场中间,脚下四周都是麦子。牛拉着碌碡转圈。老头手里绳子有时松有时紧,手里又有鞭子,碌碡轧遍了铺开的麦秸。随轧随翻。麦粒基本都掉了。开始抖落。麦粒落到地上。麦秸端走。端,当然是用木叉。剩下麦粒掺杂着麦糠,堆起来。堆到中间,不论哪边来风都能扬。用木锨把麦子扔进簸箕,簸箕迎风一甩,麦子划出一道弧线。壳和粒分离。也见过不会轧场的。开着机动三轮车。像跑F1赛道似的,一条车辙轧了好几遍还不换地方。机械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庄稼活只剩下累了,会干庄稼活的人越来越少。干庄稼活的美感,没了。
背景:湖北,小学,家里有点自留地印象最深的就是浇地,到了夏天,每天早晚都要给田里的菜浇水,不然菜会枯死。而且夏天天热的快,必需在热起来前把地浇完!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来,就提着膝盖那么高的铁皮桶去池塘里提,最开始总是装的满满,不仅提的艰难简直一步一挪,走路时水还会泼在裤腿和脚上,好不容易提来的水到了地里洒的只剩半桶,后来学乖了,半桶半桶的提,若是提的太慢太阳大了还没浇完,就可以体验汗滴禾下土的感觉,,,
生于北方农村,干过各种各样的农活,读了二十年书,基本逃离了农村。现在出去玩,从不去农家乐,我最美好的二十年都在努力奋斗逃离那种生活,真不想回去~
WO MAI LE 房子 HOU, ZAI FANG QIAN FANG HOU BU DA DE DIFANG ZHONG LE DIANR HUAHUA-CAOCAO DE. WO ZHIDAO ZHE SUAN BU LIAO SHENME, BU NENG GEN ZHONGDI XIANG BI, DAN XIANZAI WO CAI ZHONGYU MINGBAI, YAO DI LIMIAN ZHANG CHU YI DIANR DONGXI LAI SHI DUOME BU RONGYI. WO XIANZAI 牛粪 WEN QILAI DOU HAOXIANG SHI 香 DE.吃饭 DE SHIHOU, NAPA SHI DIAO LE YI 粒 FAN ZAI DISHANG, WO HUI HAOBUYOUYU DE QU 捡 QILAI, BU GUAN ZANG BU ZANG, FANG DAO ZUI LI CHI XIAQU.
放牛不能穿红色衣服,不要问我怎么晓得的,腿上一个疤,有牛角那么大
那是我刚结婚不久,回到老家。父亲说明天要给棉花打药,我自告奋勇说:我明天陪你一起去。第二天好早,五六点钟,就被叫醒了。和父亲两个人用一辆电动三轮车拉着水和喷雾器到了棉花地。父亲先打了一桶水,对我说:看明白了不。我以前也打过,只是没用过这种机器的喷雾器。所以自以为没问题,背起来摇摇晃晃就冲向棉花地。背起来才知道,这种喷雾器得有二十多斤,再灌满药水,大约五六十、六七十斤(具体真不知道了)的重量。好重。只是,既然背起来,二十三四的小伙子,怎么也要咬牙坚持啊。那棉花是一楼楼播种的,用我们这里的话说有大垻小垻(是这个音,但我不知道怎么写)。为了除草,大垻都会用机器翻松了,所以会像小沟渠的样子——中间低,两边高。我背着几十斤的机器,走在这坑洼的大垻上,就像过独木桥。转了一圈回来,看到父亲着急的向我嚷着,因为机器声音太响,却听不清。最后父亲只好连嚷再比划,看那意思是让我走快点。天,怎么走?父亲过来帮我关了机器,然后教给我怎么背起,怎么打开开关,怎么摆动喷头...最后和我着重强调,这种喷雾器喷雾大,必须跑起来。其实就是和竞走似的那个速度。OK。我背上机器,再次冲向棉花地。刚走不远,被棉花横七竖八的枝丫绊倒了。对,绊倒了。倒了。了。我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那几十斤机器把我压在土里的感觉,记得药水和汽油冲洗脖颈和头发的感觉。吓死了!那是药啊,农药啊,有毒啊。马上回家洗澡换衣服,去到医院检查一番。所幸没事,但是在医院输了两天液。吓得我,每天三顿饭,一顿生吃一头大蒜。
说说我的童年。作为农村的85后女,童年丝毫没有快乐可言,因为总有干不完的农活。我们家兄弟姐妹多,作为农民的爸妈,要养我们四个小孩,实在艰难。因此他们每天都要为全家人的温饱而劳作。我妈每天下地干活,我爸除了农忙时节,其他时候都是去做建筑工,挣钱买肥料和交我们的学费。自上小学开始,我就开始帮忙干农活了。印象里开始干的第一件活就是从去池塘担水浇蔬菜。小学一、二年级开始,才7、8岁,担着两桶水,腰被扁担压得直不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到菜地时,往往水只剩下两半桶。人和担子一起摔倒是很正常的事,因为田间的泥路本来就不平。有一次,和妹妹一起担水浇菜,妹妹竟然连同水桶扁担一起掉水塘里,我吓得不知所措,竟然忘了呼救,幸好有路过的大妈跑来相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双脚膝盖经常痛,做为村里赤脚医生的二奶奶说我可能是挑过重的担子伤了膝盖,当我痛得受不了时,她就会给我打针,但活还是照样干。除了上课和睡觉的时间,都在干活。小学就在村子里,离我家走路不到十分钟。中午下课后,回家喝点老妈早上煮好的粥饭,就跑去地里帮忙干活,到下午上课时间时,再跑回学校。到了三年级,有晚自修课。下午放学后,回家随便吃点东西,跑去地里,到时间又跑回学校上晚自修。这其实在当时不算什么,因为村里其他同龄孩子也过着一样的生活。有一次,由于太急,我竟然忘了穿鞋子,光着脚直接从地里跑去学校。三年级时也有9岁了,懂得了羞耻,光着满是泥土的脚跑进教室,觉得很不好意思。有女同学发现后惊叫,呀,你没穿鞋啊?!顿时尴尬脸红,不敢抬头,只觉得全班同学都来盯我脚看……这个场面在十几年后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那种窘迫和尴尬之感,时时浮现,怕是这辈子也无法忘记。从记事起,我就被鼻炎所折磨,估计是遗传,因为我看到老妈也经常擦鼻涕。在太阳底下暴晒时干活,鼻炎的症状尤为严重,头晕脑胀、喷嚏不断、鼻涕眼泪不停,当然还有汗水。那时家里也没有可以随身携带的纸巾,都是用手擦鼻涕,手上全是泥,鼻子里都是泥的味道,管不上脏不脏,身体上太难受,那种感觉真的是痛苦,很想闭上眼睛,躺下去休息……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都在干活,男女老少,面朝黄土背朝烈日,没有例外。在当时的农村讲温情那是很可笑的。温情在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金字塔的第几层?不用说,我们当时处于最底层。每天都是为温饱劳作,还怕气候不好,影响收成,那来年就有可能要挨饿。我妈的脾气我不知道怎么说,试想一个人每天不要命似的去干活,朝五晚九,还担心粮食不够吃,这种情况下,你还会对自己四个小孩有耐心吗?是的,那时,每天在饭桌上,她都会数落我们,说我们干活不勤快,或是责骂我们没把活干好。印象中,小学暑假都是这么过来的,因为暑假是一年当中最忙的农忙时节。当时很多时候吃饭都是白饭送青菜,除了经济状况不好,太忙没空去买肉也是个原因。其实无论吃什么都没胃口,你试想,你妈在你吃饭时不停地数落你,你还能吃得开心吗?我和妹妹都是低着头吃饭,一声不敢吭。有时,弄坏东西,比如去池塘洗衣服摔坏了水桶,高压锅煮饭忘了加水把锅烧坏,烧火做菜时把装玉米渣棒的竹篮烧坏……每每这个时候,我妈就会非常生气,骂人用语也不堪入耳,如“你这个败家女,那么多人都跳江(我们村子边上有条江)你怎么不去……”这种种,对我往后的心理负面影响十分大,比如胆小懦弱,沉默寡言,消极悲观等等……但是,这不能怪我妈,要怪就怪当时境况。记得有一次,估计也是7、8岁的光景,夜里正在睡觉,突然被我妈拎起来,原来屋子外面正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妈很着急,说放在厅的化肥要被雨淋了,让我跟她一起去抬到屋子里。卧房离放化肥的开放厅子之间隔着露天天井,我看着外面的雷电,吓坏了,不够走出去,我妈又急又气,直接把我推出去,我站不稳,直接摔倒在地上的积水里,由于害怕,我想立马爬起来跑进屋子里,但估计摔得比较重,越急越爬不起来,挣扎了好一会才爬了起来……这个场面我每每回想都想哭,对一个不够10岁的小女孩来说,太苦逼。我的体质不是很好,干农活比很多同龄的孩子都要差,比如扛不起一麻袋稻谷,挑一担玉米很吃力。我活干得也不好,插秧的行距间距总拿捏不准。洗衣服常洗不干净,那时一家人每天换出的脏衣服有满满两桶,我挑去附近水塘洗,有时弯着腰洗半天都没洗完,又累又没耐心,就胡乱洗。干活速度也很慢,在家摘花生时,我棒着小说,边看边摘,直到我妈生气……我13岁上初中,开始住校,只有周日才回家。那时觉得人生太美好了,竟然可以连续六天不用干农活。我两个妹妹却不好了,她们一个比我小两岁,另一个比我小四岁,还在村里读小学。那是村里开始流行养蚕卖茧。养蚕可是一种非常累的活,每天要去桑树地里摘几担子麻袋的桑叶。如果碰上将要下雨,那可要抓紧时间去摘桑叶,因为蚕不能吃湿的叶子。我大的那个妹妹说,根本挑不动两麻袋桑叶,但又要在下雨前赶到家,于是拼命拖、拉、扯、滚,就是要把桑叶麻袋弄回家……我家的境况当时在我们村子里算还不错的,我常有新衣服穿(我是家中最大的孩子,爷爷姑姑叔叔都会给我买新衣服),有鸡蛋做面条,有榨菜送白粥,闲时也常有肉吃,夏天还有水果冰棒吃,我叔叔姑姑还会偶尔给我几毛钱零花钱,那时一根冰棍一毛钱,五毛钱好多了,很多同龄孩子都没有。我们家再忙也不会在晚上九点后干活。我不知道其他同村人怎么过的,小学晚自修下课都九点了,很多同学的家人还在家里喂猪,摘花生,收稻谷……长大后,有小学同学回忆起来,说她和其他几个女生特别羡慕我,总是有新衣服穿,用的文具也很漂亮。去我家约我一起上学时,看到我们吃的午餐很丰盛(我爸在家时,一般都会煮三菜一汤。)……以前确实没觉得有多悲惨,以为人人都这样过生活的,直到上了初中,才发现原来有的孩子从来都不需要干农活的,她们在给爸妈打电话时,有聊不完的话题。而我给我妈打电话时,我妈第一句话就是“又有什么事?伙食费又花完了?”……直到现在,我跟爸妈都没什么话说,特别不喜欢聊电话,一般情况下,能用微信就用微信聊。在我们都毕业后,生活负担没那么重了,我们姐妹几个都有正经职业,只有弟弟还在上大学。老妈常说的一句话:小时候真是苦了你们。
你知道田野里夜里两点钟的星空有多漂亮吗?
地道农村人来答一发……1.最小的时候,下地完全是因为家里人不放心我自己在家……于是坐在地头,家里人把麻丝袋铺好,在铺一层小被,我坐在上面,吃……对的,只负责吃不乱跑就行了,那时候家里的苞米面饽饽都是不带馅的,不知道我姥咋想的某次包了带馅的,我靠她怎么做到的?苞米面那么散碎,真牛。我都忘了啥馅的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真特么哒香啊……2.长到四五岁就能干点啥了,于是,踩格子大概是这样的,我爹在前面赶犁杖趟地,我妈在后面点籽,我在后面把种子踩进土里。小孩嘛,脚小,长大了再踩格子就明显觉得垄太小夹脚了。忽然想到答主一女生还没啥感觉,男生如果长大了还踩格子就明显觉得别扭了吧……因为种子的密度是小于人一步的密度的。你们懂得。你们懂得。3.再长大一点有点力气了,帮忙抱草。02年左右吧……那时候几乎都不怎么用除草剂,全是靠人力拔,也就是薅地。我到现在也不能熟练的使用把锄和韭菜镰子,手残,被母上大人形容为笨的像鸭子。小时候不理解为啥像鸭子,直到某一次被502粘了手指头分不开才明白。她说我手指头不分瓣!!!!!!!我的工作呢,很简单,把杂草拢成一堆,抱到荒岗上去。因为不抱出去的话已经连根拔起来的杂草还是会长回去。可歌可泣的顽强的生命力。然后我做了件极其傻逼的事。全特么扔道边上了。还挺特么是一小堆一小堆的。我实在找不到图了你们将就着看一下……大概就是把这些挪到路上……当然没有图上这么夸张的高度……到了晚上可以回家啦啦啦啦啦啦~~~~~妈!妈!让我坐车让我坐车!然后我就懂了啥叫自食苦果。咚,咚,咚,咚。妈,太颠了……4.再长大一点能做的就更多了,捡苞米,拔花生,春种夏耘秋收,几乎都能帮的上忙虽然大部分仅限于看车……夏天的蚊子真特么凶啊,比蚊子更可怕的是蚂蚁,咬人一次能咬十多个大包。其实我真的很讨厌下地,我爹总说种地是土里刨食,确实每天都是一身土。5.高中三年我没下过地,确实也是假期太短,一个月一天半,极其偶尔我妈会让我陪她去,什么也不让我干,因为青纱帐起来了,她会害怕……想想那个时候其实挺可耻的,好逸恶劳还好吃懒做。不准确,因为我是单纯的懒做,算不得好吃。去了也是全副武装,丁点阳光不沾,这些年里我是出了名的见光死。6.再后来去下地,俨然已经是个大人了,一天和我妈两个人收回来一千斤苞米。回来的时候街临都说养姑娘就是好,比养儿子强多了,多借劲。被我妈捂成这样的我↑
↑被我妈捂成这样的我↑
↑我平时不是这样的!!!!7.我现在已经不大接触农活了,每天对着电脑PS,3D,CDR,做设计也算不得低收入。但是家里仍然不愿意放弃那十几亩地,地是他们的灵魂,不种地会让他们觉得无所适从。好在现在几乎都是机械化了,这次回家,不管大路小路全是水泥铺的,连打药都是机器,再不用像以前背着好几十斤的药壶每次两条垄走好久。下次回家拍给你们看。
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
还有农活。。。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
还有农活。。。
不亲力亲为,几乎是搞不出效果来。
一个字,累
看到这个话题,忍不住的要聊聊与农活有关的日子。无论你是否领略风吹麦浪的美,都值得一提。端午节过后就是收麦的季节了,在农村回家收麦子跟回家过年一样一样的。家里的妇女在看到村东头有人开始下镰刀,就开始让远在外地干活的丈夫回家,遍地的金黄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只剩下凌乱的麦秸,回家的汉子彻夜的在等收割机,生怕自己的麦子落下了,争强好胜的人家更是马不停蹄的收拾留下的麦秸。等待收割机的时间是最有趣的,家里的男男女女带着镰刀,虽然有收割机但是心细的农民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麦穗,那可是辛辛苦苦的种出来的,收割机收不到的地方就手工,每到收麦子的那几天都是温度最高的,人们站在田野里,一阵阵热浪,却挡不住农家人的嬉笑,爱唱曲的叔叔伯伯还来两嗓子,逗得一群人哈哈大笑,惊起藏在麦田里的野鸡,换来一阵阵鸡叫。虽然嘻嘻哈哈的聊着可都是不是注意着收割机的位置,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高温几天后肯定要下雨,这几天不把麦子拉回家,一下雨已经摇摇欲坠的麦穗就会耷拉头,再割起来就有可能收不干净,浪费粮食。所以这几天大家都比较齐心协力的,吵过架的婶婶们这两天也开始说话了,相互帮衬着把麦子拉回家,东家借西家的车,南家借北家的塑料布,孩子没有从外地赶回来的,父母兄弟姐妹帮忙收回家。灼热的空气,金黄的麦田,流着汗的汉子,带着草帽的妇女,奔跑打闹的孩子,若你是诗人,作家,艺术家看着一切你认为很美。是农民再这一片黄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创造了这一切的美好。可他们也许体会不了你说的一切的意境,他们只关注今年打了多少麦子,产量和成本,产量高低影响着是否换麦种,丰收是喜悦的。开心和喜悦掩饰不了疲劳的身躯,几天的农忙,总见那么些人胳膊,背部敷着风湿止痛膏,有人走过去一股的药膏味,这是紧张的劳动之后累的,你看看那那满脸褶子,粗糙的双手,黝黑的皮肤。那是一群辛勤的劳动者,或许已经摆脱了贫穷,但是家里的一亩二分地却从来没有忘记过。那里是根,也是将来自己的归宿。一抔黄土,尘埃落定。
值得说的很多很多,农村的面貌大变,但是一些淳朴的农民依然在,在这里也倡导一下请尊重一下农民工,他们或许邋遢,或许没素质但是他们是造就你舒适生存环境的人。
在土澳的黄土地上飙拖拉机,功放着《希望的田野上》给大麦撒药。
城里人来答一个。高一的暑假,我外婆叫我舅舅回老家帮忙割禾。我爸妈觉得这正是一个让我这个在城里长大的少爷公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好机会,叫我一块跟着去。我那时在家也玩的无聊,于是就去了。割禾是不让我干的,怕我一不小心把自己腿割了。打谷也是不让我干的,怕我一不小心把胳膊给绞了。(我在农村见过很多被打谷机绞掉胳膊的人)所以我能干的只有晒谷。早上六点起来,把刚打下来的谷一袋一袋搬上独轮车,一袋谷大约60多斤,我那时的力气正好能抱起一袋来。一车装六袋谷。推独轮车也是技术活,空车我推起来都走不稳,所以都是我舅舅推车,我在前面用绳子拉。把谷运到国道上,在路边摊开就可以了,这时差不多就八点多了,然后每隔两三个小时就把谷子翻一遍。下午五点多就去收谷子。偶尔会有雷阵雨,这时要飞快的把谷子扫成堆用塑料膜盖上。就这样过了八天,晒完了6000斤谷子,晒好后有人来收,才3毛钱一斤,挣得钱还不够我那时候一个学期的学费。顿时觉得农村生活不容易。回家后就觉得浑身都痒,去医院一看发现得了疥疮。然后我爸妈觉得我表现不错,干活卖力又没抱怨,不再那么嫌弃我了。
算起来,该是快二十年前的场景了。┈┈┈┈┈┈┈┈┈┈┈┈┈┈┈秋日的太阳总是略显羞涩,半遮半掩的露出本已并不灼热的身躯,越发显得苍白,但田间并不是诗人作家的采风地,人们的心情丝毫不会随着阳光衰退而有丝毫伤感,相反,这是庄稼人一年中最佳的劳动时节。十几岁的我蹲在地头,小心翼翼的做着我简单的工作,把从地里挖出来的山药剥干净了泥土,聚一小堆以后,安全的运送到路边的三轮车上。从土中挖出一根硬脆易折的山药且不使其折断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显然是大人们的工作,于是相较起来,我的时间总是显得很充裕,有大把的光阴可以浪费在捉蚂蚱、逮蛐蛐、爬树、玩弹弓等事情上,于是在略带温暖的阳光抚摸下,舒服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吃完晚饭,早早的收了饭桌,在屋子正中放几个方凳,抬几块大而平的木板,支起一个巨大的工作台,把刮山药的刀子摆放好,小凳子摆放整齐,朋友邻居们也该陆续的到来了。这是一年中最热闹且能充分体现乡民间团结互助的时刻,我的技术显然是不能够承担刮山药这样高难度的任务的,因为我会刮下来过厚的山药皮,浪费掉太多山药,并且山药皮粘在身上会麻痒难当,大人们一般也不舍得我们来做这个,我的任务是把从地里收回来的带着泥土的山药在院子里洗干净,然后搬到屋里。晚上的院子已经颇有几分凉意,水也稍显刺骨,但工作的热情却依然高涨,当我乐颠颠的不断的把山药从跟我差不多高的水缸中捞出来,飞速的送到屋里,看着台子上已没有放置空间的时候,总是纳闷于大人们速度的缓慢,无奈之下搬过一个小凳,带着工作能手般的优越感,享受的看着大家的劳作。只见他们左手拿起一根山药,右手用三根手指捏住山药刀,无名指与小指微微翘起,优雅的从山药的一头顺势拂过去,刀锋过处,土黄的山药皮打着卷儿翻开白色的衬里,依依不舍的脱离山药,一道亮白的肚皮便显现出来,分外耀眼。简单的动作重复几次,一个圆长润白的山药就刮出来了,然后随手放置在身旁的竹篓里,随着动作的重复,篓中的山药便渐渐多起来,当一个个竹篓被堆满的时候,一天的工作也接近了尾声。邻居纷纷起身离去,我的眼皮也开始打架,但还不是睡觉的时候,还有最后一项工作要做,把刮了皮的山药抬到屋子外面,盖上塑料布,然后点上一块硫磺,进行熏蒸,防止腐坏变质。大人们总是想不通为何少年总有玩火的兴致,这个时候,点硫磺这种熏得人头晕眼痛的活计,总是被我们争抢着干。在竹篓下面支上几块砖头,把点燃的硫磺放置好,盖上塑料布以后,就到了睡觉的时候了。虽然一天劳作下来,可那时的年纪却丝毫不知道何为疲惫,不过一沾床,却是极容易进入梦乡的。睡去!
大雨当小雨,小雨当没雨~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群山中间,一辈一辈的人就是这样面向黄土,在里面刨生活,河道里面的地是金贵的,住的都是窑洞,靠山而建,机械化水平很低,2000年以前机械就是两个轮子的架子车,大多数地里去不了,要背回来,2000年以后有了柴油三轮车但是山陡没路,大多也是背!要问我最怕啥,那就是干农活了,夏天除草,背粮食,收粮食,冬天往地里拉牛、驴粪。小时候10来岁拉牲口总是害怕牛顶我(我也被顶过,我二姐大拇脚趾指甲盖被踩掉过,我也被踩过,不过好在踩在了脚背上,青了,疼了几天而已)。最害怕进玉米地,进入出来,脸,脖子割的疼!家里也种过烤烟,前边高票答案有图,这辈子再也不想走进那个地里了,那味道,大夏天在里面那个热,采回来处理手续很繁杂!山里人总要想办法活的更好,我爸从1994年(那年我出生),就开始贷款搞塑料大棚,在我们家仅分得的那一亩多的川地里面,因为水比较方面,靠近一条小河(现在也变成了小溪流),黄土高原缺水你们懂!那个时候好好干一年收入1000多元,简直兴奋,那年家里新建房子,老爸拿出了积攒多年的积蓄,还记得那个时候,百元大钞上面的毛爷爷比现在的多!夏天最不想去大棚,中午里面都是40多度,但常常还要在里面浇水干嘛的,这当然就是我们小孩子的活了!我们这个村子好一点是有一条连接各乡镇的公路穿过,那些不通公路,只有土路的地方日子比我们更难过了!……择日再续
算农活,但不是种地,勉强一答吧!那时候,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村里有些人帮别人削木材的树皮,一棵树好像是五分钱,削掉的树皮归自己。树皮在我们那儿是不可多得的柴火,用来煮饭特别耐烧。取点树皮碎末放在暖手炉里,能管一整天。那时,接活接得多的人削出来的树皮在顾自家的同时,还多出了好多。我爸爸身体不好,妈妈很一个人忙里忙外,就没有接这份活。但是乡亲还是愿意把多余的树皮分给我们家的,只是要自己去削木材的地方运。妈妈连去运的时间都没有。可是她有几个孩子呀!于是最为听话的我就屁颠屁颠地去了。从小我就经历过家里连柴火都不够烧的时候,每天做饭前,到处去搜罗枯枝落叶。想到能有这么好的柴火,当然恨不得多运些回来。其实,装树皮的地方离家也不远,很近。但是去的时候要爬上一条陡峭的坡,回来的时候要从坡上下来,对一个孩子来说颇为艰难。我先到奶奶家借三轮自行车,然后,推着车子上坡,去削树皮的地方装树皮。那时候,家里连双干活用的书套都没有,直接用手装树皮。树皮是用铲子从书上刮下来的,边缘处很锋利。树皮上还有很多未干的油性树脂,这也使得它十分耐烧。但是,对于装树皮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在装的过程中手经常被弄得很脏,并且用洗衣粉都洗不掉,小时候的我就是一个邋遢的孩子。终于,车子装满了,该回家了。前面的路程很顺利,每次下坡的时候都让人心惊肉跳。我必须骑在车子上才能下坡,但人小,力气小,车龙头经常扶不稳。推着走下去就更不现实了,装满了树皮的车子很重,下坡的惯性使得我根本就控不住车子。于是,经常就是骑着车子跌跌撞撞地回家了。有一次,没有扶好龙头,车子在下坡的过程中,走歪了,走到人家的稻田里去了。我没有受伤,却望着散落一地的树皮哇哇大哭。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家里干点什么能挣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