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斗芳名是什么争芳斗艳的意思是什么

唐诗宋词子分类一
我对竹子的印象,最初并不是从古代诗词中获得,而是生育我的那个村庄的一片竹林,它在我的生命体中播种下对绿竹感情的种子。那时候,在一个闭塞的乡村里,那片竹林就是我的感情世界。春天来了,晴日暖,淡烟浮,修竹凝妆,垂柳驻马时节,远远望去村东的那片竹林,云舒霞卷,浅画成图,加之竹林之外,又有滩头白羊、水畔青牛相衬,更显得竹林具有飘缈和神秘之感。童年,我总是这样想象:竹林深处就是叶挺的新四军军部,那里有修竹搭就的帐篷,帐篷里有悬挂的地图,甚至有与我年龄相当的战士小鬼,伴将军左右,充当他的通信员。
冬天来了,卷地朔风凛凛,漫天瑞雪霏霏,万木变枯之际,那竹林雪压翠枝,玉鞭冰垂。加之我那个村庄,风冷荒村淡,人家半掩门,更给人以萧瑟凄凉之感。唯有那竹林中竹篁独翠,溅动春情,给那个贫穷寒冷的皖北乡村以生机和活力。
出于对竹子的喜爱和对竹林的好奇,在一次竹影横斜、日近黄昏之时,我一个人还是悄悄地,带有探险一般的心情走进竹林深处。现在想来,那种感觉真有点“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意了。
后来,我渐渐长大,从书本中和电影中得知,我那个村庄以外,还有更大的竹林。那竹林就像绿色的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着我,诱惑着我。70年代,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听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的主题歌后,到处打听那外景拍摄于何处。那波光不尽、山翠无穷,有几枝梅、万竿竹、几株松的景色真的把我陶醉了。我想,有朝一日,驾一片竹筏,往返于江流之上。沿着江畔,水曲山隈四五家,再上,就是遍山的绿竹,竹丛中有路,那路伸向看见和看不见的地方,伸向很远很神秘的地方。作为泛舟者,晓枕云峰,晚宿野店,拥渔蓑,顶渔笠,做渔翁,一网沿江底,打捞不尽人生的欢乐,谁还管它竹冷松寒哟。
再后,又看电影《春苗》,那电影中“翠竹青青哟,披霞光……”的意境,却令我神往。那竹林秀色迤逦无边,晴烟抹翠,绿涛接天。后来,友人语我,电影的外景拍自湖州的安吉,于是那安吉“人家多在竹篱中,杨柳疏疏尚带风”的景象常常萦绕梦中,令我思念良苦。
二
当纵笔吟唱竹子的时候,我想起唐代那位过着“袭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的杜甫,他在《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道》诗中,留下“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之句,为人们所喜爱的竹子狠狠地抹了一把黑。这不仅委屈了竹子,也伤害了读者的感情。自杜甫之后,有几人真的见到恶竹呢?更不要说有万竿恶竹了。当然,我们应该理解,作为现实主义的诗人杜甫,他笔下的恶竹未必指的就是竹子,很可能指人中罪恶者。唐代宗广德二年正月,杜甫携家由梓州赴阆州,准备出峡北归,二月,突然得到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的消息,他决定重回成都。在途中,他写了五首诗寄给严武。而新松、恶竹之句则是第四首。诗中表现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愉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遥想自己辛苦经营的草堂和水槛,在离开以后恐怕已被江水冲坏,对亲手栽种的青松,长得如何不得而知,但恨其不高千尺而挺拔参天;对那些杂乱丛生的恶竹则需砍伐净尽,使草堂更为清新宜人。
竹子是有灵性的,它没有计较杜甫对它的偏见,彻底摆脱恶竹的习性,努力朝着善竹的方向发展自己。借草堂这块肥沃之地,茂盛地生长,装扮着草堂,装扮着历史,装扮着与历史共生的伟大诗人——杜甫。我多次造访草堂,曾设想若是那里没有绿竹,还叫草堂吗?若是那里没有绿竹,杜甫的名字里要减掉多少诗意的含量啊。就是因为有了那满园翠竹,才给人感觉,杜甫的生命不死,而杜诗才给人以永恒常绿的意义。杜甫若是死而有知的话,应该对草堂的翠竹深深鞠躬三拜,作一次深刻的自我批评了。
竹子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在于竹子有高尚的气节。“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竹子不排斥其他植物,它没有个人独占贪婪之心,却有众志成城之志,无论何时何地,很难见到竹子有一枝独秀出墙来的个人主义精神,看到的总是遍山翠色笑春风的广阔胸怀。所以,人们形容一个人的高尚气节,多用竹子比喻:如韩愈喻柳子厚为:“士穷乃见节义”;如刘禹锡《上杜司徒书》,称之“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如白居易称元稹恬静无争如古井之水,气节如竹的高尚情操为“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等等,在人们心目中,竹子乃是气节之神。
竹子同时又是一种向上奋进的象征,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诗吟:“忍剪凌云一寸心”,用嫩笋喻少年人的雄心壮志不可摧残,也不应摧残。后人又用:“百丈竿头须进步”,激励人们奋进向前。佛教把百丈竿头比喻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就是这样的境界仍然不能自满,因为“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这样的人生追求会令人联想到一种含义更深广的崇高思想境界,正是对这种崇高思想境界的追求,才谱写了人类历史的辉煌。
竹子是人们精神的一种写照。人们喜爱竹子,喜爱的是竹子的精神。古人画兰画竹很有讲究,认为兰花“叶势飘举,花蕊吐舒,得喜之神,竹枝纵横,如矛刃错出,有愤怒之象”。元代僧人觉隐说得更为明白,他说:“喜气写兰,怒气写竹。”我以为古人对竹子的理解太狭隘了一点,竹子仅仅是怒气的象征吗?不是。当人们怒冲霄汉之时,若你走进竹林,面对黄芦苦竹,新绿溅溅,你自然会“一念静无尘,萧然心自清”了,何来怒气之言呢?当你消沉颓败之时,面对那篷勃向上的翠竹,你自然又陡生一腔凌云壮志,又何来憔怀倦容之态呢?清代诗人袁枚说:“病起翻书何访旧,春来养竹胜添丁。”他是说,春天的时候,能在家中养几丛竹子,比家中增添人口还要高兴,比生个儿子还令人喜欢。唐代诗人张谓说:“竹风能醒酒,花月解留人”,他把竹林清风真的是精神化了。竹子有辩证的人生观,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它贞刚有质,气节高坚,同时又柔而不曲,俊而不媚。它的人生选择,不是单维的,而是多维的,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非彼即此。因此这样才奠定了竹子的生命地位:其穷不忧,其乐不淫。既有可使寸寸折的刚直,又有亦能绕指柔的谦虚。因为竹子有以上的优点,因此大地选择了它,地既生尔材,天亦与尔时,让其有志敢舒,有眉敢申。它从未有“虚负凌云万丈者,一生襟抱未曾开”的失意之感。
竹子最善解人意,人在迷茫之时,能给人以慰藉,人在伤感之时,能给人以安抚。五代时期的李夫人,是闺苑的才女,诗文书画都擅长。南唐郭崇韬伐蜀时,把她掳走作为夫人。郭是个草莽武人,感情丰富的李夫人终日陪伴这样一个人,难免悒悒不乐,百无聊赖,只好寄情笔墨。一个风清气爽的月夜,她独自坐在窗前赏月,忽见月光下婆娑的竹影映在窗纸上十分好看,她一时兴起,就用墨笔在窗纸上描画。白天看着窗上所画竹影,尤觉别具一格,生意勃勃。消息传开后,当时的画家竞相模仿,一时形成风气。这个月夜竹影,事实上成为李夫人的生命再续和精神的支撑。
从古到今,竹子之品格、之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画家画竹子,实际上是他自己的精神、品格、气节的“竹化”。北宋画家文与可认为,竹之始生,一叶之萌即节叶俱备,所以他反对“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的画竹法,主张画竹必先得成竹在胸,一气呵成。苏东坡深受文与可的影响,当米芾问其画竹何不逐节分时,他说:“竹生时何尝逐节生?”米芾甚赏其造诣。我以为从文与可和苏东坡这里,人们所学到的不仅仅是画竹的艺技,更多的是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他们的成竹在胸也罢,一气呵成也罢,说到底是一种宏观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成竹在胸,人生才有浩瀚大气,事业才有功候迹象。
元代画家倪云林论自己画竹说:“余画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是非”。就是说,他画的竹子并不是自然界的竹子,而是他自己的心中之竹、精神之竹。他的竹子完全是寄托他自己,是他人格的气节的再现,所以下笔便“气逸神全”,绝非俗子可以模仿。清人张庚浦说:“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最下矣。”倪云林画竹可能就是发于无意者,发于精神者,他不是把画竹看成事业,而是看成了自己的生命的一部分,自己生命的一种艺术展示。他的画常是一处山不崇高、水不消媚的平常野外景致,疏落的几株秋树,两三枝竹子,掩映着一间屋或一个亭子,没有一个人或一只鸟,静到似乎一片落叶都可以听得到。在这平淡萧飒的情调里,使人自然悠然意远。你可以恍然见到云林这个近似于陶渊明的时代高人了。
清代郑板桥以画竹著称,而他本人又实实在在地是一个竹子一般性格的人。他曾画一幅竹石图,画面上一块丑石,数竿新竹,题一首小诗云:“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来年看我掀天力。”寄寓了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反抗精神。他的一幅题为“秋天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诗句的风竹图,赞扬的是一种敢于斗争的勇气。他的一幅题有“两枝修竹出重霄,几叶新重倒挂梢。本是同根复同气,有何卑下有何高”诗句的竹图,讥谕的是等级森严的社会现象。他的一幅题有“一阵狂风例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挪雾真吾事,岂消区区扫地埃”诗句的风竹图,抒写的是自己扫除邪恶、济世委民的宏伟抱负。当年,他在山东做七品县令时,曾画一幅题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句的风竹图送给巡抚,表达的是他关心民间疾苦的思想感情。观板桥之竹,实际上是看板桥之人,他的品格和气节全部写在了竹子的枝枝叶叶上了,后人尊敬板桥,不就是尊敬他的竹子之精神吗?
三
但在更多的人眼里,竹子并不仅仅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一种精神和人格的外化,而是一种生活的必须和依赖。竹子作为人们的朋友而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有说苏东坡曾留下此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有传说,郑板桥也曾留下过同样的语言。究竟产权属于谁,我们不作裁决,但有一点可以认定,竹子己经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之中,他们已经离不开竹子了。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他的《鹧鸪天·博山寺作》中,留下过这样的惊人之句:“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他是把松竹作为自己的朋友来看待的。竹子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美的一部分。没有了竹子,生活便多了一分空白,美就减去一分翠色。任何一个爱美的人,不能不爱竹子。在歌颂竹子的问题上,永远也不会有冷峻的休止符。对竹子的吟唱恐怕是一道永恒的课题,它会自觉不自觉闯入人的心灵的舞榭歌台。一位唐代诗人曾在他的《张山人草堂会王方士》诗中这样描述竹子:“一片水光飞入户,千竿竹影乱登墙”。这诗写的是何等的空灵呀,他写水,而不是写湖中之水,而是写阳光照射下的飞入室内的水光,他写竹,不是写生活中的竹林,而是写阳光照射下的竹影,一个“乱登墙”把院外竹林的繁茂写得个淋漓尽致。李益写竹,把竹拟人化了,他说:“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写的是风吹开了虚掩的门,并且吹动了竹林,主人因而以为朋友来访。这里把竹子写得何等亲切。唐代诗人钱起也有“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之句,“竹怜新雨后”五字,写得非常传神,“竹怜新雨”用得之大胆,如同“数峰青苦”之句一样,试想竹何来怜意,但作者就这么写了,而我们读之思之品之,作为有灵性的竹子就是有一种“怜意”,而这种怜意,在生活中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谁不爱雨后的新竹呢?钱起是写竹子的高手,因为他生在竹乡。钱起为浙江湖州人士,天宝时期的进士,官居翰林学士,与李端等人称“大历十才子”。除上面一首写竹子的诗外,他还写了《与赵莒茶宴》诗,对竹子大加赞赏:“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真正地欣赏竹子,最好是竹林深处有江有河,营造一种“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环境。柳宗元写这首诗,摄取渔翁一天的日常生活,淡淡几笔,便描绘一幅闲适怡淡、自由自在、奇妙动人的艺术境界。作者的心境与那渔翁一样,只愿“行歌座钓,望青天白云,以此为适”了。限于现实生活水平的我们,虽然没有他那种心境,但竹林之下,清流岸边,以三竿二竿之竹,钓那一寸二寸之鱼,还是能做得到的,沿江岸望去,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那江边水畔,便有王维给我们勾勒的一幅“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生活画面。这种环境,众溪连竹路,诸岭共松风。夜间可见“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之景,白天可览“小院无人雨长苔,满庭修竹间疏槐”之象,人也静了,心也静了,风扫竹径,鸟鸣室幽。
竹子给人的美感太多,用语言真是难以表尽。欧阳修说:“翠竹岭头明月上,迷俯仰。”写的是秋夜在醉翁亭上他与嘉宾饮酒赏月之事。翠竹森森,溪水潺潺,一轮明月升上山头,多么令人陶醉的景色啊!美酒宴嘉宾,红粉声声唱,那悠扬婉转的歌声在深山中飘荡回响。倘若没有翠竹岭头,恐怕这一切都大煞风景了。苏东坡爱竹之切,几乎走到哪里,把竹子写到哪里。他在赴新城道中,见到路边的竹篱,也口占成诗:“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他贬居黄州时,写了一首《鹧鸪天》,词云:“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或用竹子做竹篱之墙,或在墙外植竹数丛将其掩隐起来,都让人动心三分。试想,那林、那山、那墙、那竹、那乱蝉、那衰草、那池塘、那白鸟、那红渠等等之物象,有色有声、层次分明地展现出一幅衰飒而富有诗意的山林风情画,倘若有人拄杖漫步于夕阳之下,又是何等的心情。范成大也留下这样的词句:“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作为石湖居士的范成大经过半天跋涉,终于来到江边的一座小山林旁。他驻马眺望,只见十里平川,稻谷飘香;篱落周围,槿花盛开,细长的竹枝随风飘舞,屋后山前挂满或青或黄的累累硕果。面对这一派丰收景象,他不能不挥笔抒情了。宋代词人张炎,最爱茅屋竹篱,他退居林下,老来学稼,开圃灌园,自得其乐。茅屋竹篱,儿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有时他携杖出游,只见小桥流水,西风落日,天边数点寒鸦。那路旁有牧童牛背归来,杏花深处,那边还有人家,过着一派士大夫牧歌式的田园生活,使他一生几乎未平静的心态一下子平静下来。
当然,还有几个爱钓鱼的文人,虽然在他们诗词中没有单独对竹子的吟唱,但他那一身绿蓑青笠,一根钓鱼竹竿,同样扯动人们对翠竹的情思。如朱敦儒的《渔父词》,曾有“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之句,描绘一幅月下垂钓的情景,风平浪静,钓丝一动不动,月光水色,孤鸿明灭,多么优美的画图,意境淡远而富于诗意。词人徐积也留下“渔唱歇,醉眠斜。纶竿蓑笠是生涯”之句。但是,写钓鱼生活的佳作,恐怕要数杨泽民的《渔父》,那一根翠竿叫他写得鲜灵活现。你看“翠竿直。一叶扁舟漾碧。澄江上,几度啸日迎风,怡怡钓秋色。渔乡共水国,都属沧浪傲客。烟波外,风笠雨蓑,才掷丝纶便千尺……”下面对渔父的生活环境、感情和心态刻画得十分细腻真切,层层铺叙,格高调雅,那结尾处达到了至高的艺术境界:“须知此乐大无极。有一斗芳酒,数声横笛。芦花深夜,半醉里,任露滴。”生动地反映了渔民的劳动和喜悦之情。但这种喜悦的生活中,总是让人想起一件东西,那就是渔民手中的翠竿。清溪如练,竹稍点动,横笛几声,占尽春色。
吟唱绿竹,不能忘掉这几个人物。第一个是那位词写得非常之好,而又嘴馋得令人可怕的钱惟演,他是宋人最早的咏物词人之一,他爱竹,达到爱竹如命的程度。但是,他在舆论上又产生误导,号召人们去吃竹笋,他的这种“残忍”几乎到了令我难已接受的程度。
笋是竹类的嫩茎,其味鲜美,可供食用,这一点人所共知,实在不必让钱惟演大加宣传了。但是,他钱惟演还是狠狠地鼓吹了一番,鼓吹的目的干什么呢?就是号召人们去吃竹笋。诗的上片写回廊下春笋抽芽,雨露滋润,长势喜人。下片劝人赶快尝新,否则南风一吹,嫩笋转眼之间就变成了竹子。
批评了钱惟演之后,我以为有必要表扬严参这个人物。他也是宋代词人,他写了一首《沁园春》,题关明仲竹坡,号召大家去种竹,堪称为是一位绿化环境的舆论战士。他这样写道:
竹焉美哉!爱竹者谁?曰君子欤!向佳山水处,筑宫一亩;好风烟里,种玉千余。朝引轻霏,夕延凉月,此外尘埃一点无。须知道,有乐其乐者,吾爱吾庐。&
竹之清也何如?应料得诗人清矣乎。况满庭秀色,对拈彩笔,半窗凉影,伴读残书。休说龙吟,莫言凤啸,且道高标谁胜渠?君试看,正绕坡云气,似渭川图。
严参的友人在屋旁小山坡上种了一片翠竹,严参即赋此词而赞之。开篇直明本意,将竹和种竹的人合写,描绘出一幅幽雅清静的竹坡山居图。换头以后写友人竹下赋诗吟咏,作画读书高标旷怀、自得其乐的一派隐逸之风。词写了种竹的好处,同时也写了种竹的社会效益。若没有竹林作衬,恐怕种竹的主人也难以赋诗吟咏了。
四
我在这里丝毫没有铺陈张扬的意思,但是,提到竹子,又不能不提以下几个人物。悠悠千载,兴亡百代,竹子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命运来说,又总是扮演着悲剧中的道具。当这些人物走进命运低谷,失志不遇、本性不合于门阀官场的时候,他们像池中之鱼、笼中之鸟,只能靠种竹、咏竹,思恋江湖山林,直抒胸怀,表达心中的不平。
当我们撩开历史的缦帐,从竹林的悠悠深处便走来了潘岳这个人物。
晋武帝年间,门阀士族专政,用人依据官僚世家的地位高低而定,这种落后的用人制度,堵塞了广大中下层士大夫的仕途之路,所以,在立国之初,便有一种不平、不满的压抑情绪弥漫于朝野,抒发为悲秋,升华为谈玄,继承正始时代嵇康、阮籍的悲慨曲折而为感伤超脱。在这群人中,便有上文提到的潘岳。
潘岳的父祖都是州郡长官,就现在而论,起码都是地厅级干部,但到了中央机关则仅属中层官僚。而潘岳本人呢,从小被乡里誉为神童,拥有才名;较早被征辟为太尉幕僚,这个职务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即便不够,至少也不低于正司局的研究员。当然,那时的潘岳还不是正式的幕僚,仅仅是高干的预备干部。然而,他在这种并非真正高干的位置上一蹲就是10年,未获晋升。后来出任河阳县令,负其才而郁郁不得志。与父祖相比,官位反而降为县级,当然愤愤不平。但是对于这样的遭遇,他无可奈何,所以就写出篇篇抒泄时代不平的作品来。
其中一篇曰为《闲居赋》。《闲居赋》序文以自己“尝读《汲黯传》至司马委至九卿,而良史书之,题以巧宦之目,未曾不慨悲废书而叹”发端,说明了写作此赋的原委。
潘岳在文章开头,便交待了自己辞官不做的理由:“河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而“拙艰”的具体内容则指一生经历中出处不当,并未言及母病之事,更可以证明“母病”,则是他辞官的幌子。他辞官后卜居之所,位于洛阳的南面,洛水边上,向着伊水,与灵台有浮桥相连;宅西是皇家禁卫军的营房;宅东有明堂辟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校。他盛赞居地,以邻近这些朝廷机构为美。在赋中每当写到一个机构时,总不忘铺陈几句该衙门的职能,从叙写中使人感到潘岳藉此在歌颂晋朝的文治武功。文如其人。潘岳的退居并非看清官场的黑暗而与之决裂,只是因为爬不上去而怀忿辞职,因而在选择居宅时,不愿远离都城。但是,他的《闲居赋》的第二段,真正被他写到家了,那种景致读来,让人一咏三叹:爱定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科树篱,游鳞浼爵,菡萏敷披,竹林蓊蔼,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殖。三桃丧樱胡之别,二奈曜丹白之色,石柳萄葡之珍,磊落蔓衍乎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丽藻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莱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寥菱芬芳,蓑荷依荫,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越负霜。
这个潘岳在这里不仅成为园林学家,而且成为美食的专家,你看他如何营建自己的居宅:居宅以积为篱,宅内除居室外还有池塘,水池中有鱼、荷花,池边有杨树。园中还遍植竹木,大有一派“晓槛猿啼松颤雨,夜窗鹤唳竹梳风”的景象。且别忘了,他在文中谈到他的饮食结构,要经常性地吃点“青笋紫姜”,那就说明他种竹的规模绝对不会太小,又要观景,又要食用,规模若是小了,哪能顾得了。除种植竹木以外,他还栽种了梨、柿、枣、石榴、萄葡等优良品种的果木及各种蔬菜。潘岳所种的不少是经济作物,准备“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依靠躬耕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大约比潘岳晚些时候,一个在官场上不算失意的人,也酷爱起竹子来了,他写了一篇令中国文学界和世界书法界永远传咏的一篇文章《〈兰亭集〉序》。这个人就是王羲之。
那是一个暮春的傍晚,落霞带有几分明郁的冷色。我和大学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绍兴郊区的兰亭。书圣笔下的“鹅池”二字自然令我终生难忘,但是那兰亭绝幽的风景同样在我的记忆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看见兰亭的竹子,便心酥骨软,挪不动步来。那竹子是那么多!紫草竹花、楠竹、毛竹、鸡爪竹、佛肚竹、凤尾竹、碧玉竹、道筒竹。漫步进去,天是绿绿的,地是绿绿的,阳光似乎也染上了绿。书法家无一不是艺术的欣赏家,王羲之不仅是伟大的书法家,而且是一位大自然的欣赏家,他真是会选择地方,选择了兰亭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处。他这么一选择不要紧,而后的千年历史也就选择了兰亭,兰亭作为一个美的概念在历史永远鲜灵灵地活着。
永和九年,51岁的王羲之时任会稽内史。三月三日,他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40余人聚于兰亭,作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与会者每人作四首五言诗。之后,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并作序一篇,记述其事并抒写内心感触。此序即《〈兰亭集〉序》。
对其文不一一解释,仅他对兰亭地理环境及景物的描写,就叫人乐而忘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无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里的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只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右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清波之上,一只只盛满美酒的羽觞飘来;人们胸中,一阵阵畅叙怀抱的话语流出。此时,作者与众人均为自然之美所陶醉,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再下描述当日天气,“是日也”三句具承上启下之功用。就承上而言,山水姿容如此清丽,人们心情如此欣快,均与晴和之大气相关;就启下而言,由“大”、“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最后写宴集之感受: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作者模山范水,真是惜墨如金。三月江南,想那山间流溪边,该有多少鲜花吐艳,真是“姹紫嫣红开遍!”但在此处,这些浓艳之物却不见姿影,得寓作者之目者,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兰亭之修竹,你难道不感到骄傲和自豪吗?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爱竹如命的人,他就是庾信。庾信是著名诗人庾肩吾之子,本为名门望族,但到了庾信这一代家道中衰,他中年即遭丧乱,晚年流落异方,屈身周仕,愧恨萦心,歌不能为乐,酒不能解忧。作者屡咽絮语,泪随墨挥。他的文章郁勃哀婉之气流注于字里行间,在用事排偶、敷藻调声的外壳下,复杂的感情如海底潜流,回旋倒折,又如地下岩浆,奔突激荡。当然他的风格与他家国俱亡的心灵伤创有关。同时也是运思沉着用笔刻峭的结果。杜甫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他又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他的文章能挺立文苑,长绿不凋,是其萧瑟的生平使然,也是他的那支凌云健笔使然。
庾信在北朝度过了26个年头,虽位望通显,但对于屈仕魏、周,他常感面惭耳热,为臣不忠,为子不孝。一方面怀着仕北的惭耻,另方面又对其愿隐居而不可得,表示极大的遗憾。所以他写了一篇《小园赋》以寄感慨,以乡关之思,为哀怨之辞。
他写理想中的小园风光,园子虽小,犹得“敬侧八九丈,纵横数十步,榆柳两三行,梨桃百余树”。居室内可以领略桐间露落,柳下风来的逸趣,可以读书弹琴于其间。园中有繁茂的花草树木为伴,有无忧无虑的鸟儿为侣。小园景物,有池鱼、修竹、花草丛生,果树繁多,以至落叶狂花,纷飞乱舞,如野人之家,愚公之谷。他在《小园赋》中,对修竹作了非常细致的描写:三竿二竿之竹,与之相衬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你看小园风光是何等之妙啊。
庾信在赋中勾画的小园光景,有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子。《归去来辞》的那些描写,均可以在《小园赋》中隐约看到。他在另一篇《至仁山铭》一文中对竹影也有描写。那文落笔不同凡响。头四句写至仁山的峰、水、云、人,笔墨似实而虚,有意借助古代神话传说,渲染飘缈仙气,将山神圣化。请看:横峰如鹤岭,有仙人驾鹤飞掠;河水似龙津,多群鱼逆流腾跃;山上瑞云缠绕,有仙童出现,可访求飞升仙丹,岂非神异之山!真令人神思飞越。继尔笔峰一转,改用实笔描写山舍景观:远而望之,睹“飞檐枕岭”之雄姿,近而察之,悟“壁统藤苗”之生气,自屋向外看,得“窗衔竹影”之幽趣,还能饮菊延年益寿,观桐玄思人生,真是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唐代白居易更是酷爱绿竹,他曾为协律郎肖悦的画影写过一首题画诗——《画竹歌》。诗这样写道: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肖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似来唯一人。人画竹身肥臃肿,肖画茎瘦节节竦。人画竹梢死赢垂,肖画枝活叶叶动。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野塘水边奇岸侧,森森雨从十五茎。蝉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西丛七茎劲且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东丛八茎疏且寒,乙曾湘妃庙里雨中看,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肖郎肖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无难得。
我国古代画竹,传说始于唐朝的吴道子,但未见著录。据白居易《画竹歌》可知在中唐已经盛行,此诗为长庆二年至三年白居易为杭州刺史时所作。协律郎肖悦为当时名画家。《历代名画记》卷十曰:“肖悦,协律郎,工竹,一色有雅趣。”他唯善画竹,深得竹之生意,名擅当世。白居易诗名擅当时,一经题品者,价增数倍。许多资料表明,肖悦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之幕僚,他的画对宋代的文同、苏东坡,起了很大的影响。
《画竹歌》首四句:“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难画无似者,肖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似来唯一人。”一开始就统摄全诗,从画竹形似之难,赞誉肖画成就之高,为古今一人。白居易文集中又有《记画》文云:“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与《画竹歌》论点一致。
接着诗层层深入,将肖悦与当时凡庸画家相比较。一般画家所画竹子肥胖而不露筋节,肖所画竹子劲瘦挺拔有力。一般画家画竹委垂无生气,肖画竹栩栩如生。这是由于他作画前己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才能达到这样高度的艺术成就。&
白居易热情赞美了肖画的神妙,与真竹无异,充分显示了它的巨大艺术魁力:野塘曲岸边生长着十五竿竹子,排列成东西两丛,神态秀美,新生竹竿上的白粉墨未褪尽,呈现出在风烟特殊环境中的特殊神态,静听似有沙沙竹叶声,逼肖真竹,简直不相信是一幅画。那西丛七竿粗壮挺直的竹子,记得好像是在天竺寺前石头上生长的。东丛八竿长得特别疏朗清冷的竹子,又似乎在湘妃庙雨中观赏过。“西丛七茎劲且健”以下四句,明代谢榛《四溟诗话》认为“造语清润,读者襟抱丽然,能发万里之兴,所谓淘沙拣金,难得之句也”。又认为,释景云的《画松》诗“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思量记得无,忆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完全摹仿白诗,而情韵远不及原作。“天竺寺”在杭州灵隐山,共有三寺:一在飞来峰南,称下大竺;一在稽留峰北,称中大竺;一在北高峰下,称上大竺。上中两寺均唐以后建,白诗所指是下大竺。“湘妃庙”在洞庭湖君山上,出名竹,上有苔瘢,如血色泪痕,称湘妃竹。
最后“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肖郎肖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自主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更难得”六句,总结全诗,词意苍凉,感慨肖悦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之中,不慕宝贵名刊,转眼不知老之将至,可惜目前,已经手颤眼昏,自己说停笔不能作画,这幅竹画当然是更难得了。“远思”,远韵。“别”在白诗中用法较特殊,其意近似今语“鉴赏”或“鉴别”。
全诗以《画竹歌》为题,热情为画家立传,以诗章摹写画意,评画论画,诗画结合,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在中国唐代美术史和绘画批评史上也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如果没有竹子,画家和诗人对竹子没有一番深刻的研究,恐怕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那画那诗,谁能说,不是对绿竹的深情的吟唱呢。
让我们把眼光再次投向宋代。宋朝大作家王禹偁被贬为黄州刺史时,次年3月27日到达任所,不久修竹楼二间,同年8月15日作下《黄州竹楼记》一文。&
王安石曾谓“《竹楼记》胜《醉翁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被公认为天下妙文,而王氏则认为此文超过《醉翁亭记》,其妙处何在呢?
首先妙在其对竹楼这一描写对象进行了深入开掘:竹子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实在不是一种平凡的植物,它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人格力量、人格理想的象征。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土俗不可医。”郑板桥也说:“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千古以来文人雅士,多乐以竹为对象吟诗为文,作曲绘画,表现狷介人格,展露隐露之意趣。王禹偁贬黄州,而黄州之地多竹,这就自然地使他借竹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叹。王氏在竹楼记中,并不是正面去描叙以竹所构建的竹楼,古往今来,描写亭台楼阁的文章多矣,而王氏所记却独独钟情于竹构之楼,真是妙出机杼。实际上,他所写的楼,就是他的“心灵宅宇”,在这种命意的基础上,文章不厌其烦地写此楼非同寻常的特征。你看,他在第二节中详细地描写在竹楼中可以领略到种种别处所无法领略到的清韵雅趣:“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阗辽敻,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吟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第三节写楼的主人由于居此楼产生的“谪居之胜概”,进而别出心裁地举出历史上的四大名楼来与竹楼作比,衬出竹楼之不俗。和四楼的高华富丽相比,竹楼实在寒怆至极,然而,高华富丽中藏污垢,有说不尽的浮华庸俗,为“吾所不取”,小小的竹楼却有千般雅趣,万种风情。这里用了象征的手法,四楼之高华象征着朝廷的腐败;而竹楼却是当下自身地位的写照:地位虽如竹楼一样卑小,但拥有竹的高洁、狷介、昂然、自然和恬然自安。
文这样写道:“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之事,吾所不取。”
文章具有涵咏深沉、烟波不尽之妙,在临文之顷,王氏的内心异常复杂,遭遇坎坷的嗟叹、昂奋刚毅的自慰以及乐此不疲的自遣交织在一起,深思浅叹,淡然道出。通篇写黄州之竹楼,但无处不在泻自我之心潮,似断若续,似有若无,感情的一个个奇峰都淹没在平淡的语言外表之中了。如最后一段关于竹楼存留时间的抒述。首先引用竹工的话:竹瓦一般只能用10年,重复加盖不过20年。紧接着用一个“噫”字植入自己的人生之叹,叙述自己频繁迁徙的经历:“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件件数来,如密云压顶。王氏这里的描写,构成了一对情感矛盾。通篇皆谓挚爱竹楼,此处却言“岂惧竹楼之易朽乎”,表露了对世事无凭的哀伤。文章最后以“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峭然绾住,蕴含不尽,正好古人所评“极系念,又极旷达”。王禹偁于此托着殷殷厚望,从表面看,他希望后之与其同道者,能够继续修葺竹楼,使其至于不朽;而实际上,是希望后之同志理解自己的心志,即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信念,官位名利皆可朽,唯有意志可以不朽。
比王禹偁小50岁的欧阳修也是一个爱竹之人,他写过一篇《戕竹记》。写的是一起戕害竹林之事。事情发生在洛阳,时间在宋仁宗明道元年,这一年8月宫中大火,烧毁了崇德、长春等八殿。为了修复宫殿,朝廷命各地供给修建材料。洛阳官吏得令后不问需要多少,迅即将所有竹林砍伐一空。作者时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时年26岁,也算是初出茅庐之人,因为他在两年前刚刚中了进士,正值血气方刚之时,对此愤愤不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文章从题前落笔,先写洛竹之利,养竹之艰,竹林之美,主人之好客,言简意赅,生动而具体地展现了洛阳竹林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就为“戕竹”——一场灾难的到来,作了有力的铺垫和反衬。
欧阳修正面写“戕竹”。先点出时间:壬申之秋,即明道元年秋大,对洛阳竹子大砍大伐。“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上”。这句式由长而短,由散而整,用辞斩截,音节急促,将“戕竹”的来势之猛、行动之快,渲染得令人难以喘息。“人吏”之所以有如此来头,原来是“守都”有令。如此层层邀功,个个卖力,不几天,樊圃棋错的竹林,便变成处处“地榛园秃”。而百姓呢,却没有一丝吝惜之情流露于颜的,确实耐人寻味。再读下去,便深感百姓的可怜、可悲,因为他们不仅在物质上作了惨重而无益的牺牲,而且在感情上还遭到一番极大的欺骗和愚弄,则吏之可恨,自在言外。“下亡有啬色少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实在是意味深长的一笔。
欧阳修写过“戕竹”之后,引古证今,加以议论。首先指出“伐山林,纳材苇”的目的是“以经于用”。在这个前提之下,地方“不供谓之畔废”,但是官府若不按一定时间采伐聚敛,则“谓之暴殄”,更何况不“经于用”呢!现在疆域辽阔,年年赋敛之物积聚甚多,而仁宗亦无大建宫室园囿的奢侈之心,所以朝廷长期积压的各种材料,无不听其朽烂。但是尽管如此,只要有一点意外情况,还是一不问是否需要,需要多少?二不问是否合适,便打着“与公上急病”的旗号,层层加码,敛取无度,“不竭不止”,结果所取又超过所需,自然又是堆积腐烂。欧阳修认为“不作无益害有益”。他还认为“君子节用而爱人”。以正面教诲之词,婉转而尖锐地批评了上述行为,恰恰是以“无益”于民之举,害于民有益之物,无“节用爱人”之心显而易见。由记事而评论,最后上升到为官之道。至此,事已记过,理也说透,文章似乎可以结束了,出乎意料,欧阳修又再加生发——“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奇峰突起,境界大开。原来“戕竹”一事,只不过是用以折射大千世界的一面小小的镜子,点睛结穴,戛然而止,是所谓实处还虚。大千世界,古往今来,究竟有多少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戕竹”之事,还是留给读者去思考吧。
欧阳修爱竹爱得发人深思。“戕竹”的这一现象古来有之,至今也没有绝迹,相对来说,只是更加严重而已。
苏东坡是本文中多次提到的人物。他爱竹,他画竹子,但他本身来说,的确是一株不朽的历史之竹,一株不朽的文学之竹。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得更为充分。在我的头脑里,苏东坡的意象之所以特别清楚明显,原因在于苏东坡本人心智上才华的卓越,深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上。他的人格自始至终,都体现了一种不屈的竹子精神。
竹子始终伴随着苏东坡。
苏东坡的故乡眉山本身就是竹乡。眉山镇街道整洁,五、六月荷花盛放,最为有名。当地种植荷花已成一项庞大的行业,邻近各镇荷花贩子都来此地采购荷花。人在街上步行之时,会见到路旁许多荷花池,花朵盛开,香气袭人。街上,有一座中等结构的住宅。自大门进入,迎面是一个漆有绿油的影壁,使路人们不致于看见住宅的内部。影壁之后,出现一栋中型有庭院的房子。在房子附近,有一棵高大的梨树、一个池塘、一片菜畦。在这个小家庭花园之中,花和果树的种类繁多,墙外是数千竿翠竹构成的竹林。
这就是苏东坡的故居。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后来几乎成了苏东坡的第二故乡,这里也是有名的竹乡。据说,苏东坡“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的那段著名的“竹论”,就是在杭州留下的。
1071年,苏东坡携带妻儿来杭。公馆位于凤凰山顶,周围皆是翠竹,出竹林小径,南见钱塘江,出海的大船出没于江面;北望西湖四周环山,山顶隐没于白云中,庙宇与富家别墅点缀于山顶之上;东望钱塘江湾,但见惊涛拍岸。清晨、黄昏,那翠竹之山给他几多的诗情啊。
1079年,苏东坡任湖州太守。他在湖州,常和长子去山林间漫游,同游的还有子由的女婿。在苏东坡记游飞英寺的诗里,他说自己“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己非”。他最好的朋友画竹名家文与可在2月去世,他一直哭了3天。
在朝廷的差官前去逮捕他时,他正再度浏览他搜集的名画,那是7月7日,正拿出来到院子去晾,他的眼光正好看到文与可送给他的一幅绝妙的竹子,不觉流下泪来。那天他写的那一条笔记特别表现他的奇思幻想,记述他与文与可的友情: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及与可自扬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鸡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与笔砚,愿得此绢而己。”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答其诗回:“世间亦有千寻月,竹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回:“可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因而归老焉。”回以所画谷偃竹遗子曰:“以竹数尽耳,而有万尺之势……”从这里可以看出苏东坡对文与可墨竹的赞誉和文与可之间的情谊。
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遭到排斥,自请外放,由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不久徙知密州,又徙知徐州、湖州,赴湖州途中,经过安徽灵壁张氏园亭,应张硕之请作了一篇《灵壁张氏园亭记》。文章的中心即是围绕“不必仕,不必不仕”这一命题所进行的。苏东坡提出“不必仕”,是因为他认为“必仕则忘其身”。一个人如果一心追求功名爵禄,不顾政局的好坏,执政者是否贤明,就会迷途而不知返、临危境而不知止,必然招来杀身之祸。此之谓“忘其身”。他提出“不必不仕,是因为他认为“必不仕则忘其君”。一个人如果永远优游燕息于山林风月之中,固然可以全身远祸,陶情治性,但却丢开了为君效力的义务,没有肩负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此之谓“忘其君”。而在他看来,一般知识分子恰恰好走这两个极端。后者招来“违亲绝俗”的非议,前者又犯了“怀禄苟安”的毛病。他则主张“蹈其义”、“赴其节”、“养生冶性,行义求志、无运而不可”。他打了个奇妙的比喻:譬如人在饮食、饥渴的时候,就应吃喝,吃饱喝好,就应该行止。说到底,他还是主张出仕的,只是在仕途中不要沉迷,应当临危即止、急流勇退。
他写张园写得何等之美:“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柏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鉴于以上之美景,苏东坡从张园享受中得到启发,他认为这种“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庄园,既是出仕的根据地,又是退隐的避风港。出仕,有庄园的物产可以养其亲,为行义求志解除后顾之忧;退隐,也不但有庄园的物产可以养其志,更有山林景致可以养其性,为全身远祸找到一个理想的乐土。他还认为,建筑这样的庄园不仅为个人计,而且也是为子孙计。所以在文末,他表示相中了徐州,一是这地方的地理位置、物产风景及民风民俗好;二是这地方的百姓对自己有感情。他想在徐州购置一座庄园,与张园南北相望,以便退隐之后在这里养老。后来不久,苏东坡遭到了下狱陷害,他在本文中流露的急流勇退的想法并非没有根据,决不是出于一时之兴。他在给他弟弟的诗中说过:归耕何时决,田舍我己卜”、“逝将解簪绂,卖剑买牛具”,看来,他真的要与茂林修竹为邻了。
1080年正月,苏东坡离开了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苏东坡到达黄州后,暂住在定惠院里。这个小寺院坐落在林木茂密的山坡上,离江边还有一段路。他和僧人一同吃饭,午饭与晚饭后,总是在一棵山楂树下散步,关于这种情形,他写了些极其可爱的诗。他常常快近黄昏时,散步很久,在起伏不平的东山上漫游,在庙宇私人庭园、树荫掩蔽的溪流等处,探胜寻幽。在这里他写了《记游定惠院》。
文中对竹子曾这样深情地描写:“尚氏亦市中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生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绿水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避地矣,遂置酒竹阴下……”
苏东坡在黄州的日子是极其困难的,由于当地太守的礼遇,他住进了临皋亭。此处本是驿亭,官员走水路时,经此可以小住。苏东坡给朋友信中写道:“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此地是够美的,但是其风景之美,主要还是来自诗人的想象。他对那栋夏天对着太阳的简陋小房子,情有独钟,他午睡初醒,忘其置身何处,窗帘挂起于坐榻之上,向前望,但见江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而屋后则是遍山的青竹逶迤卷去。
后来,东坡在这里也分得一份责任田,他真的实现了解甲归田的愿望,当起农民来了。他的责任田约有10多亩土地,在黄州城东,坐落在山坡上。他就在这里认识了宋朝大山水画家米芾,那时他才22岁,并与苏东坡论画。在苏东坡的农舍后面是远景亭,位于一小丘之上,下面乡野景色,一览无遗。他的西边邻居姓古,他有一片巨竹林园,竹茎周长约6寸,枝叶茂密,人行其中,不见天日。苏东坡就在此浓荫之中,消磨长夏,并寻特干而平滑的竹箨,为太太做鞋的衬里之用。就是这黄州翠竹,伴随苏东坡度过了黄州最困难的时日,度过了他在文学创作上最辉煌的时日。
五
说起竹子,我们不能不提井冈山。从吉安上井冈山去,接近井冈山还有几十里之遥,那千山万壑翠竹常青。那一丛丛的竹子,像翻滚的翠峰绿浪,一团团、一朵朵,郁郁葱葱。你会想象,泼一瓢水于竹海之上,那水绝不会漏下一滴来;你会想象,那竹林丛中从古到今,只有无畏的工农红军踏过,除此,那神秘的谷底峰端,参天的翠竹之下,再无人问津;你会想象,这翠竹丛中,可以掩藏下红军的千军万马,您会感到,再强大的敌人,在这万山竹海面前都显得十分渺小了。&
当你来到坐落在黄洋界下的小井,你就可以看见,小溪边是翠竹,山上是毛竹,长得婷婷玉立,青翠欲滴。当年红军医院就设在这里,在万分艰苦的环境下,红军医院是用杉木毛竹搭就而成,墙壁是竹片夹的,房顶是竹条盖的,病床也是竹木的。红军医院用的医疗器械,例如镊子、药罐等许多东西是竹子做成的。红军伤病员用的水壶、笛子、二胡是用竹子加工的。还有那竹墙、竹凳、提架、拐杖、烟筒等等都离不开竹子,战士们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冬笋片和竹笋干。
井冈山竹是革命竹,那翠竹篾子编织的皮箩,曾是红军文件箱笼,打起仗来,挑着十分轻便。现在,在茨坪毛主席的旧居里就陈列着这样的翠竹皮箩。从宁冈挑粮上井冈山时,路途崎岖,山高路远,红军战士担心累坏了朱老总的身体,就把老总的扁担藏了起来。可朱老总生气了,严厉批评藏扁担的战士,并且在扁担上刻下“朱德记”三个大字。那条三尺长的竹扁担,挑的不只是百斤粮,而是中国的前程,革命的传统,共产党永不褪色的精神和作风。
井冈山的竹子在改革开放时期,也是一种商品,在茨坪的大大小小的商场里,地滩上,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应有尽有,且又十分的精制。一年,我携妻儿上山,妻执意去转竹制品市场,买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动意要在北京或者苏州开个井冈山竹产品商店。当然,这仅是动意而已,而从这种动意中,足见外地人对井冈山产品的喜爱。游井冈山,如果能抽出时间,到井冈山农村一看,每家都有许多竹制用具,例如:竹凳、竹桌、竹箩、竹篓、竹垫、竹筒、竹扁担……井冈山翠竹同时还是造纸的好原料,井冈山造纸厂就地取材,造出来的卷烟纸质量好,很受欢迎,畅销东南亚。
井冈山人就象那万山翠竹一样,不怕牺牲自己,过去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而流血,今天,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献身。他们像井冈山上雨后春笋,苍劲有力,朝气蓬勃,天天向上,迎接美好的未来。
湖南洞庭湖中有一山,名曰君山。这君山竹子之奇,以斑竹为最。它一年两次发笋,呈两幅奇观。一次是四五月间,新笋发于母竹周围,似孝顺儿女朝拜慈母,故称“孝子敬母”;第二次为九月以后,新笋多生于母竹丛中,如慈母将子女搂在怀中,因谓“慈母护儿”。自然,更奇的是二妃传说赋予它的哀婉情思与浪漫色彩。
相传故事发生在四千年前,帝尧为了对舜进行考察,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娥皇、女英“甚有妇道”,“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娥皇、女英与舜婚后,恩爱非常,且以其智慧给舜以很大帮助。舜之盲父与舜的弟弟几次设计杀舜,均被二女所败。舜即位后,以国事为重,常外出巡视四方,开拓疆土。不想第39年南巡竟一去未归!二妃思夫心切,循踪南寻。过洞庭湖时,船被大风阻于君山。焦急中忽闻舜已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山,顿时柔肠寸断,攀竹痛哭。泪血滴于竹上,竟成斑竹。
后世不少著述志有此事。如施肩吾《湘竹词》云:“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今人毛泽东亦有“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之名句。
这篇文章,行行止止,止止行行,竟写了月余。这月余之内,所经所历,悲欢亦有,苦恼亦有。苦恼之时,我时常想起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五绝安慰自己。那诗写道:“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诗人把竹子写得这样可爱,如玉枝,似君子,没有什么地方不能接纳它,没有什么地方不能适应它。然而,如此之好的竹子,不是也被杜甫所骂吗?他认为“恶竹应该斩万竿”呢!人如竹子一般,不管你如何志高凌云,不管你如何的虚心向上,若有人把你视为“恶竹”,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在苦恼之时,我时常告诫自己:学学竹子吧,它能给人几多的安慰。再想,光学竹子恐怕还是不够的,最好能做一个养竹之人。养竹必然要离开闹市,去故乡偏僻的乡村,在童年我向往的竹园的旁边,辟十亩八亩的荒地,植竹度日也有无穷的乐趣。李渔说过,让他在树木中求一物以实之,唯有竹子。因为种树欲其成荫,非十年不可,最容易成活者莫如杨柳,求其荫可蔽日,亦须数年。而种竹不然,移入庭中,即成高树,能令俗人之舍,不转盼而成高士之庐。为了能在未来的时日内种好竹子,工作之余,饭后茶余,我真的借来几本种竹的书细细研读一番。得出结果,真养竹者,李渔可算是大家风范。按旧时规矩,“种竹元时,雨过便移,多留宿土,记取南枝。”李渔照此一试,感觉此法不尽人意。三者之内,唯一可遵的是“多留宿土”。移树最忌伤根,土多则根之盘曲如故,是移地而未尝移土,犹迁人者并其卧榻而迁之,其人醒来,尚不知自己已动了位置。如果雨过方移,沾泥带水,有许多不便,泥湿则松,水沾则濡,欲想留土,可土又因湿而苏,随动随散之,何能留得住?且雨过必晴,新移之竹,经阳光一晒必然卷叶,一卷叶即死亡之兆。种竹,最好是“未雨先移”,大阴而犹未下,乘此急移,则宿土未湿,又复带潮,有如胶似漆之势,我欲多留,而土能随我,先据一筹之胜。移栽后而水至,是雨为我所下,坐而受之,枝叶根本,无一不沾滋润之利。
1999年冬写于京西斗室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绿色芳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