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20千伏四川送变电建设公司公司罗洪明是做什么的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五跨金沙江”解密
“五跨金沙江”方案出炉,也使得该工程成为我国电力建设史上,同一等级输变电工程首次在高原、高海拔地区,跨江连续进行五次大档距、长高差的跨越。
  为何五跨金沙江?  地形所致,避让自然保护区  原本一路直行的输电线,为何进入巴塘境内后突然变道,以&五跨金沙江&的方式蜿蜒前行?  四川送变电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陈必文将原因归结于巴塘变电站的位置和线路沿线地形。&横断山脉纵贯巴塘全县,巴塘县城沟壑纵横,很难找到一块面积足够大的平地建设500千伏变电站,唯有县城附近、海拔3300多米的象鼻山符合站址条件。&  从巴塘变电站向西,巴塘-昌都500千伏线路在地形险峻的高山上穿越一层层铁塔,但不久就遇到金沙江与流经巴塘县城的巴楚河交汇而形成的&C&形河湾。&如果沿河湾走,线路长度和成本会大为增加。为避开河湾,截弯取直,线路在巴塘变电站附近以及水磨沟附近两跨金沙江。&陈必文说,为抵达目的地西藏昌都变电站,在金沙江大桥附近又第三度跨越金沙江回到西藏境内。  与此同时,从巴塘变电站东行的巴塘-乡城500千伏线路也在完成&两跨金沙江&。  其跨江理由,是为了避让沿途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竹巴龙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主要生活在巴塘县竹巴龙乡的世界珍稀动物物种&&矮岩羊。  &这两次跨越金沙江放线比直行放线成本要高出两倍左右。&是继续前行以节省人力物力,还是舍近求远以保护生态?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最终选择后者。&五跨金沙江&方案出炉,也使得该工程成为我国史上,同一等级输变电工程首次在高原、高海拔地区,跨江连续进行五次大档距、长高差的跨越。  事实上,避让自然保护区仅是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设诸多环保基因中的一个。耗资200多万元保住山上的原生草皮&&这让巴塘500千伏变电站项目经理罗洪明记忆深刻。变电站动工前,施工人员先将30厘米厚的表土移出,集中放置在指定地点由专人养护,待工程施工完成后又将其填埋在裸露的地面上。如今,超过2万平方米的变电站四周已被青草覆盖,远远望去与周围山脉融为一体。  复杂地形和气候环境如何应对?  高科技&法宝&上阵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先后穿越巴楚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河谷和高山丛林,沿线多为高山峻岭和无人区,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地形陡峭,线路基本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上。  为应对复杂地形和气候环境,四川送变电公司使用了由四川电力应急中心自主组装的高科技&法宝&&&八旋翼飞行器。  相比其他飞行工具,旋翼飞行器具有超强的平稳飞行和悬停性能。去年1月,四川送变电科技攻关的&轻型旋翼飞行器展放送电线路导引绳&在锦屏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架线施工现场试飞成功,此后开始在省内外众多放线工程中展露身手。  但多旋翼飞行器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紊乱多变的气流是最可怕的&杀手&。一不留神,气流会卷着导线缠绕住无人飞行器的螺旋桨,几秒钟内飞行器就失事坠江。事实上,此前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放线过程中,已有两架六旋翼飞行器因大风而坠入金沙江中。  为此,电力公司在放线点附近建立测风点,&如果风力高于五级飞行器不起飞,突然起大风也会立即召回。&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包9标段项目经理伍建明说。  山高崖陡物资怎么上山?  架设900余条1.5吨级货运索道  无人机展放直径5-8毫米的导引绳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一级级加粗成直径15毫米的绳子、15毫米的钢丝绳、25毫米的钢丝绳,最后才能带动比较粗的4根导线。  但在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沿线,高山峻岭地段约占65%,地形陡峭,60%的塔位车辆无法到达。为此,国网公司架设900余条1.5吨级货运索道,规模前所未有。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总经理郑大金透露,工程专门成立索道设计及受力计算软件开发小组,对索道的受力等方面进行科学计算。  在巴塘县水磨沟村,记者看到四川送变电公司架设的1460米跨江索道,旁边堆放的设备背上山要花4小时,通过索道仅需几分钟就可运抵对面山顶基位。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指挥部工程技术部主任白仕雄说,约有30万吨物资需从山下运送到山上,只有靠索道。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用户名/邮箱/手机: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最新活动更多 &&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江苏省/无锡市
江苏省/无锡市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
浙江省/金华市
浙江省/金华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四川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身份证” 日09:13 来源:国家电网报|&&& & 10月28日上午,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巴塘500千伏变电站项目经理罗洪明正在认真地审核施工方案和计划。听到有人进来,他抬起头,安全帽上的个人信息一览无余:罗洪明,项目经理,35岁,甚至还包括他的血型和身份证号。
  笔者在施工现场观察,所有现场人员无一例外都戴上了标示身份信息的安全帽。据罗洪明介绍,这正是该公司在川藏联网工程的管理创新亮点之一。
  “以前干工程,现场戴安全帽不讲究,大伙儿随便拿一个就往头上戴,谁是谁的都分不清,而且损坏也很多。”有20多年施工经验的安全专责蔡国兵对“实名制安全帽”管理这个新点子非常认同,“现在每个人的安全帽上都贴了"实名标签",大家不能随便戴了,对安全帽更爱护,也提高了作业安全意识,一违章就马上知道是谁干的。”
  这个创意来自于大家佩戴的胸卡。以往的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同时佩戴安全帽和胸卡,操作不方便,安全帽随意丢弃、破损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在巴塘变电站,每个人的姓名、性别、职务、身份证号、年龄和血型等信息直接粘贴在安全帽的正前方。从安全管理来说,安全帽责任到人,必须佩戴自己的安全帽方可进入现场。这个创新办法实施一周后,工地上随意丢弃和损坏安全帽的现象再也没有发生。“每个人都是顶着名字在工作,心理上有了"压力",一旦违章就会被抓现行,"习惯性违章"一下子都改了。”施工队长刘隆军紧了紧帽绳,继续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混凝土系统的安装。
  不仅如此,实名制安全帽还有效提高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有利于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合理调配人员,一旦出现安全违章能够迅速发现责任人,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在高原施工,一旦出现缺氧、头晕或其他不适,也方便医疗保障人员迅速确定身份,并根据年龄、血型等身体状况及时作出输血等治疗办法。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通过仓库“超市化”、现场小水电、八翼飞行器等技术和管理创新手段,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全力助推川藏联网工程稳步建设。“川藏联网工程是一项光荣使命,也是提升我们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契机,我们就是要放开思路,实现企业"强管理、创一流"的发展思路。”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必文语气坚定而自信。责任编辑:宋丹娥
?(10.08 16:46)?(09.29 10:43)?(09.24 10:57)?(09.18 15:30)?(09.17 08:53)?(09.16 14:28)1.298元/1年/1个账号2.主从账号方便管理3.集中开发票,方便报销APP应用微信公众号免费注册获取验证码无法收到短信验证码?点击切换语音验证注册点击“注册”即表示您同意返回登录普通登录短信验证码登录下次自动登录忘记密码?登录免费注册验证即登录,未注册将自动创建账号获取验证码无法收到短信验证码?点击切换语音验证下次自动登录登录点击“登录”即表示同意重置密码获取验证码无法收到短信验证码?点击切换语音验证确定免费注册返回登录置顶反馈APP微信天眼查公众账号下载天眼查APP电&&&&&&&话 : 400-871-6266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 9:00-18:30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 官方论坛 :&官方微信 : 官方QQ群 :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版权局固定电话:400-871-6266版权所有: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C)2015 JINDIDATA 京ICP备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71-6266举报邮箱:并入大电网 滔滔江水就是优势资源_网易新闻
并入大电网 滔滔江水就是优势资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万余名电力员工高原奋战8个月,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提前半年竣工—
11月20日,随着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在当天的正式投运,巴塘、理塘、乡城等甘孜南部以及西藏自治区东部昌都地区的145万藏区群众开始拥抱更加安全和稳定的“大电网”。2万余名电力员工在高原奋战8个月,工程提前半年竣工,交出了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胡朝辉 本报记者 刘川
一边是几百年都难以收回投资,一边是让145万藏区群众用上稳定可靠的电力—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咋选?
11月底,沿着被称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的国道318线驱车进入甘孜州,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电力铁塔矗立在乱石滩上、矗立在高山峡谷中,初冬的甘孜藏区格外美丽。
然而冬季枯水期意味着缺电季节的到来。“以前到冬季,甘孜州有151个乡几乎全天无电可用。”甘孜州副州长张平森回忆起自己曾在色达县工作的那10年,由于缺电,有8年都没能从电视上看过春节联欢晚会。
甘孜州坐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大水电资源宝藏,实际可开发量超过3600万千瓦。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也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经之地,坐拥4000多万千瓦可开发水电资源。然而,两地却一直承受着缺电、停电之苦。
原因何在?答案也是相同的:电网孤网运行,境内无煤、油、气,能源结构单一,一直以来靠地方小水电勉强支撑,一到冬季枯水期就有心无力。
如何破解?国网西南分部主任、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认为,让这些地区并入大电网是唯一出路。从2005年开始,四川省政府和四川省电力公司通力协作,“新(都桥)甘(孜)石(渠)”电网联网工程、甘孜州“电力天路”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一项项电网工程拉开了四川藏区民生发展的大幕。“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如果仅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考虑,建设的意义可能并不大。因为那么大的投资、那么少的人口,几百年都难以收回投资,”王抒祥说,但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能让川藏两地145万藏区群众用上稳定、可靠的电力,能让他们早日告别烧牛粪的日子。
工程全线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风灾等自然灾害频发—
穿越自然灾害频发带,咋办?
青藏电力联网工程曾被称作世界电力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输变电工程,在其投产3年后,难度更大的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开工建设,且与前者相比,没有铁路可以依托。
参加过青藏电力联网工程建设的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员工梁石说,如果说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的世界难题是永久冻土,那么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的难题就是,工程全线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要穿越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风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带。
怎么建设?首先要有一个完美的工程设计。参加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设的5家电力设计机构,都有过高原电网设计经验。在交流500千伏线路上,川藏电力联网在海拔上是最高的,还穿越了众多无人区,对此,西南电力设计院开展了多达几十项的专项研究,仅是针对高原覆冰,塔型就设计了8种。
2万余名电力建设者也都来自四川、湖南、甘肃送变电公司等曾建功高原的“电力铁军”。
针对工程所在地的复杂地貌,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创新建设了900多条1.5吨级货运索道,长度超过了1100公里,物资运输里程可绕地球110多圈。约40万吨包括铁塔、高压电抗器、主变压器等大件在内的设备物资,从成都、大理、丽江沿川藏和滇藏公路,超长距离运抵现场。
而为了保护青藏高原高寒环境下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者们专门开展了草皮剥离异地存放工作,施工结束后就地恢复草皮;为绕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矮岩羊的栖息地竹巴龙自然保护区,输电线路五次跨越金沙江,增加投资成本超千万。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不仅让藏区更加光明,还将促进当地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给藏区发展带来什么?信心!
国道318线上的理塘县禾尼乡,所波大叔的家庭旅馆深受驴友喜爱。这里拥有全中国最美丽的草原和天然温泉,但却因11个无电村导致旅游发展缓慢。“对于骑行高原的游客来说,洗个热水澡,上会儿网是很快乐的事,有了电,这些都可以了。”所波大叔早就想好了通电后家庭客栈的发展计划:修建澡堂、安装热水器,让客栈和城市里的宾馆一样。
站在高山上俯瞰巴塘县城,流经县城的巴楚河旁一大块空地上崭新的建筑正在建成。“有了电之后,我们要优先发展教育。这是我们规划的教育园,计划200亩左右,有1所中学和2所小学,可以容纳8000名学生入读。”巴塘县常务副县长扎多透露,巴塘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不少投资,今年还谈成了一项天然气项目。
企业家们更是从稳定可靠的电源和优惠的留州电量电价中看到商机。一家和巴塘谈了好几年的水泥企业在今年与巴塘县签约,投资3.76亿元兴建一条日产熟料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预计明年底前投产。
另一端,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龙头企业华润雪花啤酒(西藏)有限公司负责人庞家荣正计划着扩大生产线。“以前不是不想扩大规模,是不敢,到冬季枯水期,要让电于民……川藏电力联网通电后,我们准备投入四五千万元,将年生产能力扩大为8万吨。”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是甘孜南部水电外送的“电力高速路”。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丁燕生透露,未来还可通过与特高压线路相联,满足金沙江、澜沧江、玉曲河水电开发送出,昌都地区和甘孜州南部丰富的水电资源可以通过这条线路外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
川藏电力联网仅是一个开始
本报记者 刘川
11月20日,站在甘孜州巴塘县象鼻山上,参加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竣工投运仪式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一抬头就能看到一江之隔的西藏自治区。川藏电力联网会给川藏两地带来什么利好?未来,川藏两地藏区电网呈现什么发展格局?西南电网和其他区域电网相比有哪些特点?竣工仪式后,王抒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竣工会对我省电网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王抒祥:困扰我省藏区电网主要有两大难题,一是主干道不通畅,县级电网没有联上主网,靠当地小水电孤网运行,冬季枯水期缺电问题突出;二是“毛细血管”不通畅,户与户、乡与乡之间也不联通,用电稳定性差。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投运,将打通甘孜南部电网主干道,结束甘孜南部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大大提高两地的水电外送能力,为未来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的电能开发打下坚实基础。昌都地区、甘孜南部将从电网最薄弱的地方一步跨入最先进电网行列,仅甘孜州,就有898个边远乡村21.47万人的用电问题得到解决。到今年底,甘孜州全部18个县将会和大电网联网。
记者:川藏电力联网后,川藏两地藏区电网建设蓝图如何绘就?
王抒祥:川藏电力联网仅仅是个开始。在川藏两地,孕育着中国最好的水电基地,水电资源占全国的一半,有着优质的电源点,适合建全国一流的电网。
随着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技术的成熟以及青藏电力联网、“新甘石”联网等高原电网工程经验的累积,我们有着加快川藏两地藏区电网的基础和条件。未来我们一方面要根据电源的建设来布局电网等硬件的建设,加强配套电网的建设,将电网不断向下覆盖,惠及更多群众;另一方面要继续培育藏区电力人才和企业文化等软件建设,让藏区群众在雪域高原上也能享受到优质的供电服务。
记者:今年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提及将要构建一个全新的西南电网,这会给四川带来什么?
王抒祥:此前,重庆和四川属于华中电网,西藏自治区则是孤网运行。覆盖四川、西藏自治区和重庆的西南电网建成后,装机容量3亿千瓦,是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电网。和西北、东北电网相比,西南电网也是送端电网,但我们送的80%以上是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挪威电网才能媲美。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电网,有利于统筹解决短期与长期、丰余与枯缺、水电与火电三个矛盾,既能彻底解决四川电网结构性问题,还将为国家能源保障和清洁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川藏电网的“心脏”
—高山上的巴塘500千伏变电站
本报记者 刘川
从巴塘县城出发,沿着陡峭山壁上的公路前行约40分钟,就到达位于县城西侧海拔3300多米象鼻山山顶的巴塘500千伏变电站,这里是川藏电力联网投运仪式巴塘分会场。11月20日上午10点,投运仪式准时开始,来自省电力公司、省能源局以及参建单位的代表,共同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投运仪式选在这里举行可是有“讲究”的。川藏电力联网共有巴塘和昌都两座500千伏变电站,位于川藏两省交界处的巴塘变电站是川藏电网的“心脏”,从空中看去,象鼻山山顶的500千伏变电站位于金沙江流经川藏交界处的一个大拐弯上,一座座电力铁塔从这里向对面的西藏自治区延伸而去。
“考虑到8度地震区的地质情况,我们在变电站设计中采用了9度震级,全部使用钢结构,在基础中大范围应用了叠层橡胶隔震技术,尚属国内首次。”巴塘变电站土建主设计人卢懿介绍道,“装配式施工是我们减轻高原施工强度的一个创新,我们把各个组件进行模块化,工厂加工,成品运输,到现场用吊车机具组装。”据粗略计算,这样单是一个主控楼就能节约2-3个月工期。
巴塘500千伏变电站项目负责人罗洪明介绍,施工过程中开挖的所有地表土壤都被堆积起来,当项目建设完后全部回填。由于草地恢复良好,周边群众喂养的牦牛已经在草地上吃草了。
“电力天路”与天路一样美
曾多次行走川藏线。沿途壮美的风景让人惊叹,但一路生活的不便也不时同高原反应一道,让人感叹“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
这不便,首当其冲的就是“没电”。没电,就往往只能凑合吃碗方便面;没电,就往往会在高原寒冷的夜里从被窝里冻醒;没电,高原小城的夜色阑珊也就难以记入镜头……
所以,当看到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正式投运的消息,我首先是作为一名“游客”兴奋起来。躺在川藏线小旅馆的床上,身下是暖暖的电热毯,手里的手机一边充着电,一边在朋友圈里秀着路上风景,多么惬意的事!
当地孩子们的教室随着电的暖流会更明亮吧?当地群众的幸福指数随着“电力天路”的开通也会提升吧?在为他们高兴的同时,我还为自己的下一次川藏线之旅而憧憬,因为“看不见”的“电力天路”,和“天路”的风景一样美!
作者:刘川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五跨金沙江”解密_网易新闻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五跨金沙江”解密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记者 刘川
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陈荞
为何五跨金沙江?
地形所致,避让自然保护区
原本一路直行的输电线,为何进入巴塘境内后突然变道,以“五跨金沙江”的方式蜿蜒前行?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陈必文将原因归结于巴塘变电站的位置和线路沿线地形。“横断山脉纵贯巴塘全县,巴塘县城沟壑纵横,很难找到一块面积足够大的平地建设500千伏变电站,唯有县城附近、海拔3300多米的象鼻山符合站址条件。”
从巴塘变电站向西,巴塘-昌都500千伏线路在地形险峻的高山上穿越一层层铁塔,但不久就遇到金沙江与流经巴塘县城的巴楚河交汇而形成的“C”形河湾。“如果沿河湾走,线路长度和成本会大为增加。为避开河湾,截弯取直,线路在巴塘变电站附近以及水磨沟附近两跨金沙江。”陈必文说,为抵达目的地西藏昌都变电站,在金沙江大桥附近又第三度跨越金沙江回到西藏境内。
与此同时,从巴塘变电站东行的巴塘-乡城500千伏线路也在完成“两跨金沙江”。
其跨江理由,是为了避让沿途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竹巴龙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主要生活在巴塘县竹巴龙乡的世界珍稀动物物种—矮岩羊。
“这两次跨越金沙江放线比直行放线成本要高出两倍左右。”是继续前行以节省人力物力,还是舍近求远以保护生态?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最终选择后者。“五跨金沙江”方案出炉,也使得该工程成为我国电力建设史上,同一等级输变电工程首次在高原、高海拔地区,跨江连续进行五次大档距、长高差的跨越。
事实上,避让自然保护区仅是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设诸多环保基因中的一个。耗资200多万元保住山上的原生草皮—这让巴塘500千伏变电站项目经理罗洪明记忆深刻。变电站动工前,施工人员先将30厘米厚的表土移出,集中放置在指定地点由专人养护,待工程施工完成后又将其填埋在裸露的地面上。如今,超过2万平方米的变电站四周已被青草覆盖,远远望去与周围山脉融为一体。
复杂地形和气候环境如何应对?
高科技“法宝”上阵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先后穿越巴楚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河谷和高山丛林,沿线多为高山峻岭和无人区,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地形陡峭,线路基本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上。
为应对复杂地形和气候环境,四川送变电公司使用了由四川电力应急中心自主组装的高科技“法宝”—八旋翼飞行器。
相比其他飞行工具,旋翼飞行器具有超强的平稳飞行和悬停性能。去年1月,四川送变电科技攻关的“轻型旋翼飞行器展放送电线路导引绳”在锦屏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架线施工现场试飞成功,此后开始在省内外众多放线工程中展露身手。
但多旋翼飞行器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紊乱多变的气流是最可怕的“杀手”。一不留神,气流会卷着导线缠绕住无人飞行器的螺旋桨,几秒钟内飞行器就失事坠江。事实上,此前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放线过程中,已有两架六旋翼飞行器因大风而坠入金沙江中。
为此,电力公司在放线点附近建立测风点,“如果风力高于五级飞行器不起飞,突然起大风也会立即召回。”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包9标段项目经理伍建明说。
山高崖陡物资怎么上山?
架设900余条1.5吨级货运索道
无人机展放直径5-8毫米的导引绳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一级级加粗成直径15毫米的绳子、15毫米的钢丝绳、25毫米的钢丝绳,最后才能带动比较粗的4根导线。
但在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沿线,高山峻岭地段约占65%,地形陡峭,60%的塔位车辆无法到达。为此,国网公司架设900余条1.5吨级货运索道,规模前所未有。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总经理郑大金透露,工程专门成立索道设计及受力计算软件开发小组,对索道的受力等方面进行科学计算。
在巴塘县水磨沟村,记者看到四川送变电公司架设的1460米跨江索道,旁边堆放的设备背上山要花4小时,通过索道仅需几分钟就可运抵对面山顶基位。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指挥部工程技术部主任白仕雄说,约有30万吨物资需从山下运送到山上,只有靠索道。
作者:刘川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电信冲500送小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