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是什么意思

[快讯]中国央行:在全国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
  汇金网讯 :中国央行:在全国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  日起,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人民银行和外汇管理局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而是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央行可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结果对跨境融资进行逆周期调节
(责任编辑: HN666)
黄金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最牛、最快的央行新闻,最权威的解读,欢迎各位亲关注!
昨晚北京发生的这一幕,万人围观,场面震惊全国,已疯传!!!
[推广]●●●●●●●●●●●
热门公众号Accounts
精彩内容热门推荐
在这里,读懂?政商?内幕!
?星云大师?(释星云1927-) 国际著名佛学大师,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gh_a79f47edc8ad
持久化妆(专注眉、眼、唇)美容,美体塑身、生殖保养等
犹太人智慧精选
中国专业的?商业?思维训练机构.帮助中小型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改变思维模式,引领?商业?浪潮.
★分享&家庭物语;;;★网罗&社会万象;;;★体会&人间百态;;;★点亮&智慧人生!;;★欢迎您的加入!
wanrongshenghuo
?万荣?大小事,尽在掌上?万荣?!
gh_888ddb838822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cctvnewscenter
央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
阅读&9517&发表& 07:46:56
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日起,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对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而是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通知》(银发﹝2016﹞18号),决定自日起,面向27家金融机构和注册在上海、天津、广州、福建四个自贸区的企业扩大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试点期间,多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开展跨境融资业务,丰富了市场主体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取得了较好效果,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扩大试点的条件已经成熟。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推广至全国范围后,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结果设置并调节相关参数,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进行逆周期调节,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为把握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的跨境融资水平,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在总结前期区域性、地方性试点的基础上,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推广至全国范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称跨境融资,是指境内机构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的行为。本通知适用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以下称企业)和金融机构。本通知适用的企业仅限非金融企业,且不包括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本通知适用的金融机构指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各类法人金融机构。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热度、国际收支状况和宏观金融调控需要对跨境融资杠杆率、风险转换因子、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进行调整,并对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名单见附件)跨境融资进行宏观审慎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企业和除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跨境融资进行管理,并对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全口径跨境融资统计监测。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之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三、建立宏观审慎规则下基于微观主体资本或净资产的跨境融资约束机制,企业和金融机构均可按规定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融资按风险加权计算余额(指已提用未偿余额,下同),风险加权余额不得超过上限,即: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Σ本外币跨境融资余额*期限风险转换因子*类别风险转换因子+Σ外币跨境融资余额*汇率风险折算因子。期限风险转换因子:还款期限在1年(不含)以上的中长期跨境融资的期限风险转换因子为1,还款期限在1年(含)以下的短期跨境融资的期限风险转换因子为1.5。类别风险转换因子:表内融资的类别风险转换因子设定为1,表外融资(或有负债)的类别风险转换因子暂定为1。汇率风险折算因子:0.5。四、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中的本外币跨境融资包括企业和金融机构(不含境外分支机构)以本币和外币形式从非居民融入的资金,涵盖表内融资和表外融资。以下业务类型不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一)人民币被动负债:企业和金融机构因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产生的人民币被动负债;境外主体存放在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二)贸易信贷、人民币贸易融资:企业涉及真实跨境贸易产生的贸易信贷(包括应付和预收)和从境外金融机构获取的人民币贸易融资;金融机构因办理基于真实跨境贸易结算产生的各类人民币贸易融资。(三)集团内部资金往来:企业主办的经备案的集团内跨境资金(生产经营和实业投资等依法合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集中管理业务项下产生的对外负债。(四)境外同业存放、联行及附属机构往来:金融机构因境外同业存放、联行及附属机构往来产生的对外负债。(五)自用熊猫债: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并以放款形式用于境内子公司的。(六)转让与减免: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转增资本或已获得债务减免等情况下,相应金额不计入。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宏观金融调控需要和业务开展情况,对不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的业务类型进行调整,必要时可允许企业和金融机构某些特定跨境融资业务不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五、纳入本外币跨境融资的各类型融资在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中按以下方法计算:(一)外币贸易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外币贸易融资按20%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期限风险转换因子统一按1计算。(二)表外融资(或有负债):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内保外贷、因向客户提供基于真实跨境交易和资产负债币种及期限风险对冲管理服务需要的衍生产品而形成的对外或有负债,按公允价值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金融机构因自身币种及期限风险对冲管理需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交易而产生的或有负债,按公允价值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金融机构在报送数据时需同时报送本机构或有负债的名义本金及公允价值的计算方法。(三)其他:其余各类跨境融资均按实际情况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宏观金融调控需要和业务开展情况,对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中各类型融资的计算方法进行调整。六、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的计算: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资本或净资产:企业按净资产计,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按一级资本计,非银行金融机构按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计,以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为准。跨境融资杠杆率: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1,银行类金融机构为0.8。宏观审慎调节参数:1。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签约币种、提款币种和偿还币种须保持一致。八、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及上限的计算均以人民币为单位,外币跨境融资以提款日的汇率水平按以下方式折算计入:已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挂牌(含区域挂牌)交易的外币,适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或区域交易参考价;未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的货币,适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参考汇率。九、中国人民银行建立跨境融资宏观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在跨境融资宏观风险指标触及预警值时,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以控制系统性金融风险。逆周期调控措施可以采用单一措施或组合措施的方式进行,也可针对单一、多个或全部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总量调控措施包括调整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结构调控措施包括调整各类风险转换因子。根据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结果对金融机构跨境融资的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控,必要时还可根据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的需要,采取征收风险准备金等其他逆周期调控措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企业和金融机构因风险转换因子、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调整导致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超出上限的,原有跨境融资合约可持有到期;在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调整到上限内之前,不得办理包括跨境融资展期在内的新的跨境融资业务。十、企业跨境融资业务:企业按照本通知要求办理跨境融资业务,具体细节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另行发布细则明确。(一)企业应当在跨境融资合同签约后但不晚于提款前三个工作日,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办理跨境融资情况签约备案。为企业办理跨境融资业务的结算银行应向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报送企业的融资信息、账户信息、人民币跨境收支信息等。所有跨境融资业务材料留存结算银行备查,保留期限为该笔跨境融资业务结束之日起5年。(二)企业办理跨境融资签约备案后以及金融机构自行办理跨境融资信息报送后,可以根据提款、还款安排为借款主体办理相关的资金结算,并将相关结算信息按规定报送至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相关系统,完成跨境融资信息的更新。企业应每年及时更新跨境融资以及权益相关的信息(包括境外债权人、借款期限、金额、利率和自身净资产等)。如经审计的净资产,融资合同中涉及的境外债权人、借款期限、金额、利率等发生变化的,企业应及时办理备案变更。(三)开展跨境融资涉及的资金往来,企业可采用一般本外币账户办理,也可采用自由贸易账户办理。(四)企业融入外汇资金如有实际需要,可结汇使用。企业融入资金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并符合国家和自贸区的产业宏观调控方向。十一、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对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业务实行统一管理,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以法人为单位集中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报送相关材料。国家外汇管理局对除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业务进行管理。金融机构开展跨境融资业务前,应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本外币跨境融资业务的操作规程和内控制度,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后实施。(一)金融机构首次办理跨境融资业务前,应按照本通知的跨境融资杠杆率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以及本机构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资本数据,计算本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和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并将计算的详细过程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金融机构办理跨境融资业务,应在本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处于上限以内的情况下进行。如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低于上限额,则金融机构可自行与境外机构签订融资合同。(二)金融机构可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发布)等管理制度开立本外币账户,办理跨境融资涉及的资金收付。(三)金融机构应在跨境融资合同签约后执行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资本金额、跨境融资合同信息,并在提款后按规定报送本外币跨境收入信息,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后报送本外币跨境支出信息。如经审计的资本,融资合同中涉及的境外债权人、借款期限、金额、利率等发生变化的,金融机构应在系统中及时更新相关信息。金融机构应于每月初5个工作日内将上月本机构本外币跨境融资发生情况、余额变动等统计信息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所有跨境融资业务材料留存备查,保留期限为该笔跨境融资业务结束之日起5年。(四)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可用于补充资本金,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符合国家产业宏观调控方向。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金融机构融入外汇资金可结汇使用。十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分工,定期或不定期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跨境融资情况进行非现场核查和现场检查,金融机构和企业应配合。发现未及时报送和变更跨境融资信息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在查实后对涉及的金融机构或企业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发现超上限开展跨境融资的,或融入资金使用与国家、自贸区的产业宏观调控方向不符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可责令其立即纠正,并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借款主体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可暂停其跨境融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行为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对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还可视情况向其征收定向风险准备金。对于办理超上限跨境融资结算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责令整改;对于多次发生办理超上限跨境融资结算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暂停其跨境融资结算业务。十三、对企业和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企业改为事前签约备案,金融机构改为事后备案,原有管理模式下的跨境融资未到期余额纳入本通知管理。自本通知施行之日起,为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实行的本外币境外融资等区域性跨境融资创新试点设置1年过渡期,1年过渡期后统一按本通知模式管理。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外资金融机构可在现行跨境融资管理模式和本通知模式下任选一种模式适用,并向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一经选定,原则上不再更改。如确有合理理由需要更改的,须向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申请。外商投资企业、外资金融机构过渡期限长短和过渡期安排,另行制定方案。十四、本通知自日起施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此前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附件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名单1国家开发银行2进出口银行3农业发展银行4中国工商银行5中国农业银行6中国银行7中国建设银行8交通银行9中信银行10中国光大银行11华夏银行12中国民生银行13招商银行14兴业银行15广发银行16平安银行17浦发银行18恒丰银行19浙商银行20渤海银行2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2北京银行23上海银行24江苏银行25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26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27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全国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一、为什么要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答:我国经济融入全球体系,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加快,为防范系统性风险,需要探索管理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工具。为了适应人民币加入SDR后面临的更高要求,把握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的跨境融资水平,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以上海自贸区本外币统一管理模式为基础,建立一套与机构资本实力动态挂钩、总量调控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的通知》(银发﹝2016﹞18号),决定自日起,面向27家金融机构和注册在上海、天津、广州、福建四个自贸区的企业扩大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试点期间,多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开展跨境融资业务,丰富了市场主体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取得了较好效果,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扩大试点的条件已经成熟。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构建了基于微观主体资本或净资产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约束机制,对本外币跨境融资实行一体化管理,符合国际主流发展趋势,既能适应微观主体本外币资产负债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也可避免原来本币、外币跨境融资分别管理、模式不同造成的额外适应成本。同时,该框架还具有逆周期调节、总量与结构调控并重等特点,规则统一、公开、透明、市场化,有利于拓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审慎经营理念基础上提高跨境融资的自主性和境外资金利用效率,改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二、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规模分别如何确定?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改变了现行跨境融资逐笔审批、核准额度的前置管理模式,为每家金融机构和企业设定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企业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一级资本*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为1,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为0.8,金融机构和企业所借各项跨境融资经期限、类别和货币错配等转换因子调节后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不能超过其上限。为促进对外贸易及投资和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重点控制微观主体主动对外过度负债的风险,企业贸易信贷和人民币贸易融资,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等被动负债,以及其他部分业务类型均不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内保外贷和衍生品交易等服务产生的或有负债,按公允价值规模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三、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管理部门采取何种方式对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业务进行管理?对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而是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业务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事后备案并报送有关数据,对于超上限开展跨境融资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为企业办理超上限跨境融资结算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中国人民银行可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结果设置并调节相关参数,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进行逆周期调节,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四、如何与已有跨境融资管理政策进行衔接?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推广至全国范围后,对企业和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企业改为事前签约备案,金融机构改为事后备案,原有管理模式下的跨境融资未到期余额纳入本通知管理。自正式实施之日起,为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实行的本外币境外融资等区域性跨境融资创新试点设置1年过渡期,1年过渡期后统一按本通知模式管理。企业中的外商投资企业、外资金融机构可在现行跨境融资管理模式和本通知模式下任选一种模式适用,并向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一经选定,原则上不再更改。如确有合理理由需要更改的,须向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申请。外商投资企业、外资金融机构过渡期限长短和过渡期安排,另行制定方案。&
评论Comments
微信公众号央行扩大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金投银行频道-金投网
网友评论:
来源:第一财经
编辑:yanglin
摘要:自5月3日起,央行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允许微观主体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
5月4日讯,自5月3日起,央行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和企业,允许微观主体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也就是说,在新的宏观审慎框架下,借款主体在限额范围内融资,不需向央行和外汇局事前审批,而只采取备案制。
至此,我国跨境融资风险监管基本框架终于建立起来。央行相关负责人称,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构建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约束机制,对本外币跨境融资实行一体化管理。今年3月,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称,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评估,建立外债和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这应该是&十三五&时期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本轮政策调整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改变了现行跨境融资逐笔审批、核准额度的前置管理模式,并为每家金融机构和企业设定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为1,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为0.8。
   
【免责声明】金投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金投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全币种消费人民币还款☆ 有效期内无附加条件免年费☆ 全球用卡服务及商户礼遇☆ 高额旅行保险赠送
☆全国特惠商户任意游 商旅酒店预定伴您行
☆店内消费积分最高可折抵1%☆店内店外,均可想分就分☆ 商户礼遇计划
☆ 每月首笔取现免手续费 ☆ 每年农历大年初五“财星日”红包派送 ☆ 财星专享积分礼品
☆首张女性专属信用卡,具备三倍积分计划、自选保险计划等功能服务
☆网购享积分礼遇 ☆购物可用积分抵现金 ☆首笔取现交易手续费全免
   
利率:0.78%
利率:2.5%
利率:1.89%
利率:0.85%
利率:2.5%
100万元以上
利率:1.67%
利率:2.1%
利率:1.65%
利率:1.65%
☆ 全币种消费人民币还款☆ 有效期内无附加条件免年费☆ 全球用卡服务及商户礼遇☆ 高
☆全国特惠商户任意游 商旅酒店预定伴您行
☆店内消费积分最高可折抵1%☆店内店外,均可想分就分☆ 商户礼遇计划
☆ 每月首笔取现免手续费 ☆ 每年农历大年初五“财星日”红包派送 ☆ 财星专享积分礼品
利率:0.78%
利率:2.5%
利率:1.89%
利率:0.85%
存款计算器◆
信用卡计算器◆
贷款计算器◆
世界遗产——大足石刻金银纪念币最新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6年7月...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
第三十九期:
2016年1月,央行曾发行一批猴年贺岁普通纪念币,此次是第二批发行,两...
第三十八期:
央行出台2016年大额存单新政引起市场关注。具体的新政内容为:个人投...
版权所有 (C) 金投网 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本站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做为投资建议!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
我的意见:【独家释疑】宏观审慎外债管理答疑
【独家释疑】宏观审慎外债管理答疑
来源:中国外汇网  免责声明:本文刊载所有内容仅供提供信息而非提供法律建议目的使用,不代表任何监管机构的立场和观点。如有与现行法律、法规不尽一致之处,均以官方解释为准。本平台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问:A公司为一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准备按照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举借外债,应如何操作?需提交何种材料?  答:外资汽车金融公司为经银监部门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号),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债额度上限不超过其(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跨境融资杠杆率,现阶段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1,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杠杆率为1。  在办理外债签约登记时,要计算融资租赁公司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不得超过外债额度上限,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Σ本外币跨境融资余额×期限风险转换因子×类别风险转换因子 Σ外币跨境融资余额×汇率风险折算因子。在计算风险加权余额时,还应扣除不纳入计算的业务类型的外债余额,如贸易信贷等。  现阶段,期限风险转换因子:还款期限在1年(不含)以上的中长期跨境融资的期限风险转换因子为1,还款期限在1年(含)以下的短期跨境融资的期限风险转换因子为1.5。类别风险转换因子:表内融资的类别风险转换因子设定为1,表外融资(或有负债)的类别风险转换因子暂定为1。汇率风险折算因子:0.5。  汽车金融公司在办理跨境融资业务前,需向外汇局提交选择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模式的说明,并将本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及上限的详细计算过程,以及本外币跨境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和内控制度报外汇局备案。而后,根据现行规定办理外债签约备案,取得外汇局核发的签约情况表及业务登记凭证后在银行开立外债账户或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办理外债资金提款。  问:B公司为一家信托公司,拟从境内银行拆入流动资金,某境外合作机构愿意为此笔同业借款提供担保,今后发生履约,B公司按照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政策办理外债登记,此类业务可否办理?  答:上述业务中的担保人为境外机构,被担保人为境内的信托公司,受益人为境内银行,属于外保内贷。根据《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汇发[2014]29号)及其操作选择的规定,合规的外保内贷业务中的被担保人为境内的非金融机构,主债务为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内非金融机构的授信。显然,上述同业借款接受境外担保不在规定的范围之中。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号已明确非银行金融机构无须审批,可以在资本的0.8倍内范围内举借外债,但上述业务首先要符合外保内贷的管理规定。根据29号文的规定,未经批准,境内机构不得办理超出上述范围的外保内贷业务。  问:C公司为一中资企业,现因存在资金缺口,准备从境外合作伙伴借款,需要履行什么手续以确保业务合规办理?  答:根据《境内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97汇政发字第06号)、《外债登记管理办法》(汇发[2013]19号)及其操作指引等规定,境内中资企业举借外债需事先取得外债指标,其中,短债指标由外汇局核定,中长债指标由发改委核定,企业取得外债指标且签订借款合同后15个工作日在外汇局办理外债签约登记手续。如果企业不选择上述外债管理模式,也可以按照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举借外债,即境内中外资企业举借外债无须事先批准,举借的外债上限不得超过经审计的净资产×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跨境融资杠杆率,现阶段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1,企业的跨境融资杠杆率为1。在计算借入外债占用外债额度时,还要按照期限、币别及类别风险转换因子折算。在外债额度之内,企业自行签订外债合同后在外汇管理局办理备案手续,外债开户、提款、结汇、还本付息和注销按现行规定办理。  问:外债合同的签约币种、提款币种、偿还币种必须保持一致如何理解?签约币种是日元,提款和还款可以是美元或其他外币吗?  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号)、《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操作指引(2015版)》(汇综发[2015]83号)的规定,外债签约是何币种,提款和还本必须是相同的币种,如签约币种为日元,提款和还款只能是日元,不得是其他币种。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