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财务收入支出明细表支出主要在那几个方面 占比多少

出自 MBA智库百科()
教育支出(Educational Expenses)
  教育支出是指一个国家用于教育方面的全部开支。包括:的、教育的经常费用、国家的财政拨款、社会团体和个人用于教育方面的等。
  教育支出受国家的经济发展制约,国际上通常采用下列四个指标:①在中所占的;②教育经费在社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③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④教育基本建设费用占全部基本建设费用的比例等来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支出的水准,反映一个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的程度。
  国家教育经费支出,通常以为计算的时间单位,有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两种。许多外国常以预算支出为统计范畴。而我国则以决算支出为统计范畴,系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即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基本建设经费和教育事业费。国家教育经费支出的绝对量及其增长,既受到国家财政收入总量的制约,又受到人们对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的影响;国家教育经费支出的相对量及其提高,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发展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章的有关条款规定了“四个增长”: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的增长;应当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应当保证教师工资逐步增长;应当保证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并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相统一的原则,在中单独列项”,“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的发展逐步提高”,而《中国和发展纲要》第48条规定“要提高各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八五’期间逐步提高到全国平均不低于15%”。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重视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
  家庭和个人教育支出与其和等有关。当家庭和有所提高而生活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下降时,当家庭和个人能从政府或得到教育贷款并有能力偿还时,家庭和个人具备了增加教育支出的物质条件。
  公共教育支出受到教育发展需求因素和教育财政供给因素的制约。从教育发展需求看,人口、国民经济发展、国民教育需求和教育质量都是显著影响公共教育支出的需求因素。人口的数量变化、密度、地区分布与年龄构成对公共教育支出有明显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公共教育支出的重要因素,它既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也是教育发展的根本财源。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制约公共教育支出的总量,而且还对教育经费来源构成造成很大的影响。教育是个人的需求之一。由于教育与个人终生所从事的事业、前途、生活状况以及个性发展关系密切,因此,个人往往把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越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对教育的需求越大。在国民教育需求较大的地区,对公共教育支出的总量及占的比例等方面都有更大的需求。不同的公共教育支出,往往对应不同的教育质量,培养的也不同。随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求不断增加公共教育支出。
  从教育的财政供给看,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预算、都影响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公共教育支出的重要供给因素。税收的多少,了财政预算的大小,也决定了公共支出的量,同时也决定了公共教育支出的量。在财政预算中,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反映财政体制改革的进度。在财政预算中,公共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决定了公共教育支出的量。
  从国际比较看,各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多数都在5%以上。从我国与财政体制变革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以来,从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看,我们从以前的“人民教育人民办”,经过“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经逐步过渡到“由省级政府统筹,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体制”。这个过程,也是义务教育经费责任重心逐渐上移的过程。从我国目前教育经费筹措来看,中央、省、县三级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都比较清晰。县级政府的,主要是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省级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是和一些专项经费。中央教育投入的重点也是高等教育和专项教育经费,特别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给予倾斜。我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基数加发展到部门预算、充足预算转变。
  所谓财政性教育经费,是和国际上公共教育经费(公共教育支出)相对应的指标。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包括4个部分: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用于举办中小学的经费,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当初提出要求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的比例,必须达到4%,是经过各方充分论证的。既参照了国际通用的把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作为衡量一国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主要指标的惯例,对比了世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超过5%、发展中国家达到4%的情况,也综合考虑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财力供给的可能。
  但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偏低,不能达到4%,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问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首先从看,这个指标与GDP的问题有关。如果在GDP中占比例减少,那末以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为主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也可能减少。其次是财政支出的预算和决算的关系问题。在我国财政支出预算编制后,往往随着的增收,会追加财政支出。我们需要运用法律,监督财政增收部分的支出情况。第三是各级政府的努力程度不同。省级政府的教育投入积极性,还需大力提高。
梁忠义 李颖分卷主编.教育财政.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袁运开主编.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08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0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46页& 4页& 3页& 1页& 4页& 5页& 52页& 6页& 59页& 58页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教育支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2015年中国36省市财政“成绩单”全部出炉
来源: 编辑:中商情报网
中商情报网讯,2月3日从财政部官网消息,36省市2015年财政“成绩单”全部出炉。
截至2月1日,全国36个省市(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全部公布了2015年财政收入数据,其中广东以9364.76亿元(数字均以各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依据,下同)居首,江苏、山东为别以8028.59亿元和5529.3亿元紧随其后,位列三甲。东部地区增速普遍保持两位数以上,资源型省份则普遍出现低速增长。从支出看,各项重点支出特别是民生支出保持稳定增长。
4省市收入破5000亿元东部地区增速高
从数字看,广东、江苏、山东、上海4省市财政收入均破5000亿元,成为第一集团;浙江、北京、四川、河南、湖北、天津、河北、福建、深圳、湖南等地突破2500亿元,紧随其后。
从增速看,西藏以31%(同比,下同)的增速位列第一,增速在10%以上的还有深圳、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青岛、厦门、江西、贵州、陕西、甘肃等地。值得注意的是,除个别省外,各地财政收入增幅同比201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窄,其中山西、黑龙江、辽宁、大连4个省市的财政收入增速为负。
收入整体下行地区分化明显
从已公布的数据看,2015年多数省份财政收入增速继续回落,中低速增长趋势明显。但是,一些发达省份财政收入依然维持高位。
具体看,传统发达省市财政收入多保持10%以上的增速,如深圳、广东、上海、北京、江苏5省市2015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分别为30.9%、16.2%、13.3%、12.3%、11%。
这其中,深圳的表现尤其亮眼。根据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其收入规模已经达到中等以上省级规模,在全国36个省市财政中排名第10,比2014年提高6位,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3,仅次于上海和北京,超过天津、南京、杭州等,每平方公里产出财税收入3.6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同时,有分析指出,2015年股市大热推动了深圳业税收大涨,加之地产火爆,也对其税收有积极影响,所以深圳的税收增长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对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接受中国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深圳等税收增长较快的地区,收入来源主要是金融业、和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了主体税种收入增收。例如深圳,集中了大量的高新产业,总部经济优势明显,但这对其他地区来说几乎没有可比性。”
与此同时,更多依靠资源类产品创造税收的省份,财政收入回落明显,如新疆,同比2014年增速收窄近10%,山西、黑龙江甚至出现负增长。
白景明告诉记者:“由于产业结构偏重,在产能过剩,、等资源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背景下,能源大省的财政现在确实面临很多困难。”
但白景明同时提醒记者,各个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定位要从更广的角度进行考察。他说:“例如东北地区,黑龙江和吉林,从经济构成看,、占有很大比重,虽然这些行业创造的直接税收不高,但对于全国来说保障意义极其重要。再如辽宁,虽然受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较大,但作为老工业基地,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比较高、固定资产储备也比较多,这都是其发展的基础。未来随着经济结构逐步调整完善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育,东北将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区域。”
对于2016年全国财政收入情况的判断,白景明分析称:“随着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完善,2016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2015年值得期待。”
支出持续优化民生保障有力
在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2015年各地财政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落实中央厉行节约的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同时,促进当地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各地民生得到显著改善。
广东省2015年民生类支出完成8912.6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9.6%,比上年的67.6%提高2个百分点。如支出完成2025.27亿元,同比增长15.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050.55亿元,同比增长32.9%。
江苏全省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生,省级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达80%。
山东亿元投向了教育、扶贫、等民生领域,民生支出占比达78.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而一般性支出大幅压减,全省以行政管理经费为主的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仅增长1.7%,比总支出增幅低13.2个百分点。
浙江省2015年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已分别提高至650元、850元。城乡居民基本保险省定基础养老金从100元增加到12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年人均400元,省财政转移支付最高标准提高至年人均25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至年人均40元。
2015年,甘肃省财政部门力求集中财力,保障改善民生。全省农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10类民生支出2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占总支出的77.9%。
贵州财政2015年教育支出77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1.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9.57亿元,增长13.3%;节能支出95.87亿元,增长12.3%。
税收占比下降结构问题显现
从数据看,部分地区财政收入结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收入占比下降,二是非税收入占比上升。
税收占比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地区财政收入长期结构单一。如新疆,据该区财政厅分析显示,税收占比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投资、消费、进出口增幅趋缓,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收入增幅放缓;二是市场需求不足,、电煤、、、煤炭等传统支柱产业产能过剩、价格下降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增值税、资源税负增长;三是受营改增、针对小微企业、清理涉企收费等减税减费政策影响。
非税收入占比上升方面,据记者梳理的公开数据显示,福建税收收入增幅为2.9%,非税收入增幅达到9.3%;内蒙古税收收入增幅为5.6%,非税收入增幅达到8.5%;甘肃税收收入增幅为8.1%,非税收入增幅达到17.4%,其余部分地区非税收入占比也有不同程度上升。
对此,白景明分析:“从当前情况看,非税收入在全部财政收入中仍将占有一定的比重。非税收入中的政府性、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都有其合理性。但非税收入确实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未来随着清费减免工作的逐步实施,部分非税收入会减免或转化为固定税收,例如排污费未来就可能纳入到环境税中。长远看,非税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比逐步下降是大势所趋。”
在非税收入占比普遍增长的背景下,仍有亮点显现。浙江、广东、山东三地的税收收入占比出现上升,幅度分别达到8.1%、0.8%、0.2%。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167.74亿元,同口径比重为92.4%,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比重,一方面反映出浙江财政收入的税源基础扎实、法治化水平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另一方面也说明浙江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与行政权力相关的非税收入占比较低,企业和居民负担较轻。”有财税专家分析说。通过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浙江已为企业减负超过150亿元,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覆盖面已达100%。
广东税收增长较快,主要是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促进了主体税种收入增收。非税收入增幅较低,主要是由于该省各级财政持续加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和减免力度,2015年该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407.07亿元,同比下降18.2%、减收90.47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3、征稿:中商情报网面向全国征集创业、财经、产业等原创稿件,并为创业者创业项目、产品、人物提供免费报道!中商创业交流QQ群:<font color="#ff163&&
相关事宜请联系:4 邮箱:
大家都爱看
中商情报网讯,南方传媒31日下午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
中商情报网讯,鹭燕医药1日晚间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申......
中商情报网讯,天创时尚1日晚间公布新股中签率。
中商情报网讯,鹭燕医药1日晚间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申......
《熊出没之熊心归来》电影海报
周一大盘保持在8000......
《过年好》电影海报
周一大盘保持在8000万左右,对......
《唐人街探案》电影海报
功夫熊猫3单日票房继续保持......
《熊出没之熊心归来》电影海报
功夫熊猫3单日票房继......
中国现代酒店业发展三十余年,经历了从兴起、鼎盛、繁荣的光辉岁......
2015江苏省主要生物质能发电企业一览
1中节能(宿迁)生物......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多少才合适?
我的图书馆
中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多少才合适?
第一观察:中国应降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吗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财政收入连年高速增长,不仅超过GDP增速,也大大超过居民收入增速。中共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刚刚发布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明确要提高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这引发了财政收入增速是否过高,占GDP比重是否过大的讨论。
  数据显示,2000年,预算内财政收入为1.3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12年,增长到11.72万亿,是2000年的8.75倍,平均名义增速高达19.8%。即使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增速也有15%,高出同期GDP增速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0年时约为13.5%,到2012年,该比重上升到22.6%,年均提高0.75个百分点。
  同时,中国人普遍感到税负过高,严重影响到“幸福感”。虽然官方多次驳斥,,但许多国人对福布斯“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全球第二”的说法颇有同感。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23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对减少财政收入的经济效果进行了模拟。这项研究假定,如财政收入每年比实际增速降低一个百分点,则2007年至2012年每年依次减少417亿元、1047亿元、1769亿元、2857亿元、4436亿元、6019亿元。
  该中心助理教授王燕武称,如将减收的财政收入用于平均提高全体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使GDP平均增长率略提高0.0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总额平均增长率增加1.03个百分点。如将这些资金转移给城镇20%的低收入者及农村40%低收入者,也能一定程度提高GDP增长率。二者都将使居民消费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使经济结构得到改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对该项研究表示赞同,他认为这项基于数理模型的定量研究非常“创新”、“大胆”,不过他也表示,该项研究还比较初步,对居民、企业的让利如何运行、将产生什么后果,仍有系列深度问题有待研究。
  财政部综合司副司长汪义达则表示,近年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如农民增收,增加教育支出,提高医保覆盖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等,都必须建立在增加财力的基础上。因此,还是应该通过相关政策保证财力用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而不是简单以控制财政收入来增加居民的收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亦表示,通过减少财政收入补贴全体居民并不是适当的办法,而财政收入转移给低收入群体的观点值得肯定。
  但贾康也认为,中国有必要推进结构性减税,而目前达成共识的是“营改增”。他表示,如果今年继续推行,“营改增”试点大约减少税负2000亿元,如果明后两年推广至全国的话,能够再减负亿元。
  实际上,公众对财政收入的不满,除占GDP蛋糕比重较大外,还集中于“三公消费”不透明,不合理,随意度高。贾康表示,在财政支出方面,应进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绩效水平,压缩管理层级,通过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化解矛盾。
  专家表示,改善国家、企业、个人收入的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还涉及到许多深层次问题,如减少权力对市场的干预、消除权力寻租、减少垄断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去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73.2%,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现状,财政民生支出包括范围,2015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财政支出对民生方面,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2015年全国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广东省民生财政支出
缁濆奖浼犺浼犲绉佹湇去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73.2%
时间:日01:38 来源:昆明日报
原标题:去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73.2%,中国民生财政支出的现状,财政民生支出包括范围,2015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财政支出对民生方面,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2015年全国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广东省民生财政支出
  本报讯  记者杜仲莹报道 昨日,《云南省2015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草案)》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去年,全省切实保障重点民生项目支出,全省财政用于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与就业等8方面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3.2%。  一年来,全省抓改革、创机制,着力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除涉密部门和内容外,省本级、州(市)、县(市、区)全部公开本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算公开率分别达95%、100%、100%,“三公”经费预算实现全面公开。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27.1亿元,用于稳增长、惠民生等重点支出。全省财政支出进度创2000年来最好水平。首次开展政府信用评级,积极争取并成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567.4亿元。安排住房保障支出213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8.7万套。安排节能环保支出133亿元,加快以滇池为重点的9大高原湖泊综合治理。全省保重点、惠民生,着力加快幸福云南建设。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全省财政农林水支出641.8亿元,创历年来新高。全省财政用于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8个方面的支出超过3450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3.2%。省级筹措财政扶贫资金61.1亿元,争取中央资金48亿元,争取总量居全国第一。  今年,云南将根据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安排好各项支出。一是在保障重点支出上做好“加法”。新增财政支出优先向扶贫、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倾斜,向综合交通建设、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倾斜。二是在降低行政成本上做好“减法”。统一按10%压缩省级部门公用经费,“三公”经费预算一律实行零增长,扣减或取消使用效益不高的项目资金。三是在撬动社会资本上做好“乘法”。创新财政资金支持产业的投入方式,加快推进PPP模式,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四是在清理财政投入上做好“除法”。来源昆明日报)
本文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支出占gdp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