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贷款和家庭负当重兔唇算不算残疾贫困户有71岁的残疾父亲和68岁的母亲,自已有5个孩子大的马上进贵州民族大

绵阳灾后重建网
兑现承诺 大爱如春 温暖受灾群众&
  【聚焦】
  11月中旬,在全省安置灾区孤老最多的福利机构――绵阳市社会福利院,刚刚吃了午饭的71岁孤老宋致君婆婆正在院子里和几个老人有说有笑地聊天。走进她居住的房间,老人乐呵呵地拉开衣柜门,只见满满一柜子羽绒服、保暖衣和棉衣,“都是政府发的和社会捐赠的,有了这些再冷的冬天都不怕了。”
  不止是吃穿,考虑到老人大多身体不好,福利院还在有需要的老人房间里安放了氧气瓶,卫生室安排专人24小时监护。
  这是我省对困难群众开展救助的情景之一。关心帮助这些困难群众,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是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工作。“不让一个受灾群众挨饿受冻”的庄严承诺,如今得到了实现。
温暖过冬 救助800余万困难群众
  如何确保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是救助工作的一大重点。特别是2008年,大灾之后的第一个寒冬,灾区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便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那样一个冬天,在各个灾区,数以万计的人们帮助困难群众过冬,汇聚成一股股暖流:
  一袋袋米面、一床床棉被、一份份慰问金……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困难群众中间;
  一声声诚挚的问候、一句句激励的话语、一次次坦诚的交流……让贴心的安慰,驱散了人们心中的阴霾。
  为保障城乡特困群众温暖过冬,欢乐过年,省民政厅特别安排2009年1至2月份的城乡低保金和农村五保供养金,在春节前发放到户;农村低保金实行按季发放的县(市、区),也在春节前将一季度的农村低保金发放到户。
  对城乡低保边缘群体中因客观原因造成元旦、春节期间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的临时困难家庭,我省实施了临时救助。2009年春节前,为597.2万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贴。
  据统计,2008年和2009年,全省共安排14.9亿元资金,为灾区群众采购发放棉衣被、取暖用品等御寒物资,救助受灾困难群众800余万人次,确保了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和欢乐过年。
农房重建 6.58万户困难农户获贷款
  安居才能乐业。帮助困难群众把房子建起来,成了帮扶困难群众的重要内容。
  在汶川县漩口镇,27岁的羌族青年简巧军一家已在2010年春节前住进了新房。新家依路而建,淡淡的红色外墙配上红彤彤的灯笼显得古朴而喜庆。
  “若不是政府帮助,房子不可能这么快就建起来。”简巧军说,他们一家三口拿到了1.6万元的政府补助,另外还有3万多元低息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东面的两间自住,西面将来要开商店、开旅馆。”
  跟简巧军一样,灾区数以万计的困难群众在建房时获得了资助。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全省农房重建补助标准平均每户为2万元。各级民政部门根据受灾农户的经济状况和家庭人数实行分类分档补助,本着方便群众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按政策标准公开、及时、足额地将政府补助资金发放到受灾农户。针对重建农户中部分困难农户建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全省设立40亿元农房重建银行贷款担保基金,重点帮扶建卡绝对贫困户和低保户两类困难农户,切实解决他们无能力贷款、建房资金缺口较大或建房后债务沉重等问题。
  截至2010年8月底,全省核定纳入享受政府补助的重建农房总户数为146.83万户,共向6.58万户困难农户发放贷款15.68亿元。此外,还从“特殊党费”中拨付45亿元资助困难农户建房。
  目前,全省已全部完成农房重建任务,受灾群众已陆续搬入经济、适用、安全的永久性新居,实现了灾区群众家家有房住,而且住房安全性能明显加强、配套设施明显提高、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三孤”人员 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
  在困难群众中,孤老、孤儿、孤残,无疑更为特殊。事实上,“三孤”人员也得到了更多的爱心关怀。
  地震发生后的前3个月,按照国家“5?12”汶川特大地震临时生活救助有关政策,对因灾造成的“三孤”人员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受灾的原 “三孤”人员补足到每人每月600元,临时生活救助补助期限3个月,确保“三孤”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生病可及时就医。
  从2008年9月起,全面实施后续生活救助。51个重灾县(市、区)对因灾造成的“三孤”人员每人每月补助400元,受灾的原“三孤”人员每人每月补足到400元,补助期限3个月。后续救助政策到期后,对“三孤”人员全部纳入农村五保政策统筹安排,实现了后续救助政策与制度性安排无缝衔接。社会各界对“三孤”人员的捐赠,全部专款专用。
  全省对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住房的6.9万人散居五保户,由财政按照每人补助2.5万元的标准,集中新建敬老院,将“三孤”人员与五保人员纳入敬老院集中供养。两年半时间内,重建、新建和修缮社会福利机构56所、敬老院475所,对因地震造成的倒塌、严重损坏的791个敬老院进行恢复重建,对一般损坏的769个敬老院进行维修加固。
  此外,全省符合低保条件的8.2万名因灾城市困难群众纳入城市低保,55.6万名因灾农村困难群众纳入农村低保。对城乡低保家庭中因汶川地震灾害致残的重残人员按当地低保补助水平上浮10%予以救助。
  【数字】
  2008年和2009年,全省共安排14.9亿元资金,为灾区群众采购发放棉衣被、取暖用品等御寒物资,救助受灾困难群众800余万人次。
  截至2010年8月底,全省核定纳入享受政府补助的重建农房总户数为146.83万户,共向6.58万户困难农户发放贷款15.68亿元。另有45亿元“特殊党费”资助困难农户建房。
  【展望】
发挥社会救助体系整体效能
  “今年上半年,我省51个重灾县把符合条件的因灾致贫城乡困难群众,纳入了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省民政厅厅长黄明全介绍说,51个重灾县中,因震灾导致主要劳动力遇难或伤残,且无生活来源的特困户,在继续享受低保和五保的基础上,从2009年11月起,每户每月给予450元生活补助金,主要用于购置生活设施和必备用品,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截至目前,享受政府补助的重建农房已全部完工,灾区空置活动板房回收利用管理和处置工作已完成总数的50%。
  黄明全表示,我省将继续做好低保对象分类救助和低保边缘群众临时困难救助,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做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办法,积极做好资助农村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众参加新农合工作;努力推动敬老院法人实体化和员工聘用制;适时调整提高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补助水平。
  “我省还将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养老机构社会准入制度,提高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黄明全说,将全面建立孤儿养育、教育、医疗、康复及成年后住房、就业保障制度,探索残疾儿童、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化服务方式。进一步拓展慈善组织体系和基层慈善服务网络,真正发挥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补充作用。
  【讲述】
情牵困难群众
  “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年多来,灾区困难群众时刻感受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家,还是学生志愿者,灾区困难群众始终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在帮助灾区群众走出地震阴影,过上美好生活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
民政局长认了两个干女
讲述人:王洪发(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政局局长,2008年感动中国候选人)
  两年前的大地震中,王洪发的儿子、岳父等15位亲人不幸遇难,但他在震后第一时间用双手刨出10条生命,并在灾区第一线为抢救生命奔走呼号,成为2008年感动中国候选人,被媒体誉为“英雄局长”。
  “整个北川22.8万居民,其中民政对象多达4.2万人。”王洪发的话题始终离不开工作。两年多来,他把灾区孤儿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王洪发说,北川的地震孤儿现在共有224名,222名已经落实了法定监护人,2名无法落实法定监护人的孤儿是姐妹俩,现生活在桂溪敬老院。“这两个孩子已认我作干爹。去年暑假我把她们接到自己在安昌镇临时住处过了20多天,让她们感受家庭的温暖。”
甜美微笑感染孤寡老人
讲述人:杨萍(大四学生,汶川县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社工)
  22岁的杨萍老家在湖南长沙,是汶川县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年龄最小的社工。来中心不到1个月,这里的100多名老人几乎都被她那甜美的微笑感染着。
  “我在这里的工作主要是对老人们进行心理疏导,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这位湘妹子很细心,她观察到一位名叫马春吊的老人不爱说话,就主动找他谈心,耐心化解他的心结。不久,马春吊放下了心理包袱,和周围人打成一片。今年春节,杨萍留在中心和老人们一起欢度佳节,组织了很多有趣的节目,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如今,杨萍已到了深圳,但她的心始终牵挂着汶川的孤寡老人。“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回来看望他们。”杨萍说。
走出地震阴影
  两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留下了大量“三孤”人员。两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灾区的福利院、敬老院、孤儿院等福利机构纷纷重建起来。如今,他们已经走出了地震的阴影,正以一颗阳光的心积极地面对生活。
汶川老人享受“夕阳红”
讲述人:董毅华(74岁,孤寡老人,现居住于汶川县社会福利服务救助中心)
  9月18日,汶川县社会福利服务救助中心在阳光下透出阵阵温暖。老人们有的围坐在桌旁下象棋,有的伴着舒缓的音乐在院子里翩翩起舞。老人们已经走出阵痛,开始享受“夕阳红”。
  董毅华是第一批搬进中心的老人。由于老伴去世早,董毅华于2007年住进了汶川震前的福利院。“5?12”地震时,老人恰好在院子里休息,逃过一劫。“看着好不容易才有的新家成为废墟,感觉自己的未来没有着落。”想起两年前的灾难,这位来自映秀的老人眼睛湿润了。
  住进中心以来,董毅华重新感到了生活的幸福,下下棋,跳跳舞,每天都很快乐。
  汶川县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由广东省援建,共有近300个床位。为了使老人尽快走出地震伤痛,安享晚年生活,这里的大学生社工经常对老人进行心理疏导。中心娱乐室还添设了麻将桌、象棋、羽毛球等娱乐设施,成立了锅庄组、棋牌组、乒乓球组等5个兴趣小组,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爸爸妈妈,我在这里挺好”
讲述人:赵国栋(12岁,地震孤儿,现居住于绵阳市儿童福利院)
  9月20日,绵阳市儿童福利院里到处洋溢着欢笑,有的孩子在认真写字,有的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两年多来,曾经的恐惧早已远去,孩子们嬉闹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
  赵国栋是福利院10个孤儿中最大的。汶川特大地震后,赵国栋再也不能坐上父亲的自行车,再也无法跟着母亲一起去赶集了。患有癫痫症的他,前几天在半夜里抽风。福利院的阿姨一直拉着他的手,一晚上没合眼。“院里很多阿姨都像妈妈一样疼我。”赵国栋说。
  绵阳市儿童福利院位于距绵阳城区70公里的梓潼县。地震后,为福利院早日恢复重建,县政府拨款19万多元对院舍进行了全面维修加固和内外装修,于今年春节后投入使用,目前院里共有76名孤儿。“这些孩子背后都有一段让人心痛的故事。”福利院工会主席罗辉莉说,他们有了社会各界的关爱,现在生活得很幸福。
  当记者问赵国栋最想说什么时,他想了想说,“爸爸妈妈,我在这里挺好!”
  (四川日报 宋开文 张通 余坪 桑清 欧阳杰 衡昌辉)“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开始啦,快为你的家人、朋友投票吧!_楼兰在线-爱微帮
&& &&& “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开始啦,快为你的家人…
前言为动员全州各族家庭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家庭和谐文明、民族团结友爱,促进巴州社会稳定,在2014年度命名20户自治州“最美家庭”的基础上,今年将准备命名一批自治州“最美家庭”,为更好地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家庭和家庭成员践行“最美”,争做“最美”,现将进行网络投票活动,创造要以先进为榜样,积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氛围,树立良好家风,树立“母亲好、孩子就好;孩子好、民族就好;民族好、国家就好”观念,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繁荣和发展。 她是全县26个行政村中唯一一位拿到100%奖励工资的管理员之一,是博湖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学用标兵。她时刻注意加强自身党性锻炼,牢记党的宗旨,克服各种困难,不折不扣地去落实和完成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她把农牧民群众的事日夜装在心上,记在脑里,体现在行动上,恪尽职守、竭诚奉献,她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了早排查,早化解,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村干部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在她的影响下,乌廷郭愣村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扎实了、深入了,民风淳朴了、工作有效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也增强了。其丈夫李盛特别支持她的工作,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茹孜罕·约麦尔同志,作为一名女性,她肩负着工作与家庭两副重担。以满腔的热情对待工作,用自己的爱来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得协调有序。从教33年来,她始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凭着“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的人生信条,一步一个脚印地工作着。工作中,在自己的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坚守岗位,时时处处以人民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勉励自己,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在教好学生的同时,她更注重对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始终坚持用自己的正气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她既是一位慈母,又是一位严师,还是一位知心的大姐姐,与孩子同喜同忧。在她的关心和教导下,她的六个孩子茁壮成长。凡是要求自己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她拥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夫妻两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提携,尊老爱幼,热心助人,邻里和睦。全家人团结和睦,,相信科学,积极进行,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阿米娜木·热合曼丈夫在阿克亚村宗教场所任伊玛目,丈夫每天忙于宗教场所和信教群众之间,阿米娜木·热合曼相夫教子,结婚至今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敬如宾,相互信任,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阿米娜木·热合曼主动承担家务,让丈夫安心做好工作,积极为更多群众做思想教育,传播正能量,为和谐社会献出自已的一份力量。 公公婆婆跟阿依古丽他们一起住20多年一直婆媳关系处理的非常好,去年公公去世了以后婆婆玛丽亚木还是和她们一起过。儿子以优秀成绩毕业于大学,现在在新疆峰岩线缆公司工作,女儿在幼儿双语特配班学习。20多年来阿依古丽夫妇共沐风雨,不但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而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阿依先后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州及五好文明家庭”,自治区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先进先进个等荣誉称号,三年连续优秀立三等功。作为一名老党员,她带基层妇女工作者一心从妇女群众的利益出发,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做到了让上级领导放心,让员工、让妇女群众满意。因丈夫工作忙,她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她从没因工作繁忙而推卸照顾老人的责任。她还经常帮助楼内的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照顾邻居家的老人、帮助邻居解决问题等等。她是孝顺的儿媳,勤俭持家的爱妻和成功的母亲。日常生活中,他们夫妻俩和睦相处,双方享有平等的家庭经济支配权,全家人相亲相爱,老人健康,夫妻和睦,孩子好学上进。不管谁家有困难,一家人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她们全家人都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我们三口之家,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一直坚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牛耕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1990年开始从事文物工作,忠诚文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中国文物报》于2003年曾为他专门写了一篇报道,题为《罗布泊深处的万里长征》。2002年荣获“小岛康裕奖”;年被评为自治州州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被评为自治州先进工作者、自治区文物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被同行们喻为“在文物田地里勤奋耕耘的牛”。2010年巴州博物馆竣工,连续5个月进行文物陈列布展,爱人张江梅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每周送来换洗的衣服,儿子周末到博物馆来看望父亲。经过努力2012年12月巴州博物馆正式开馆,迎来了观众的好评。在这种和谐的家庭气氛熏陶下,儿子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在市二中任历史教师,儿子在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在单位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被评为优秀教师。 热艳古丽o纳斯尔自1995年担任供销社办公室主任和女工委主任以来,16年的风风雨雨她凭着自己对供销社事业的一腔热情,以孜孜不倦、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在若羌县供销事业发展中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通过自己的努力1999年被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首届十佳青年称号,连续5年被县上评为先进妇女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在生活中他身体力行,弘扬家庭美德。 提起金花家庭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巴.金花丈夫2006年任克尔古提乡浩尔哈提村书记至今为人民服务付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育有二儿一女,女儿去年参加公务员考试在河北邯郸大学进修,毕业回来已经上班,今年春节已结婚,次子在自治区体校上大学,三子在北京少数民族内地高中上高中,把儿女教育的很优秀。夫妻恩爱、子女孝顺、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与爱真谛,深受群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她经常对家人说,“我是一名普通妇女也罢,自己能为本村的妇女姐妹们应有的提供帮助、做好事,就是再辛苦点也没有什么。”夫妻俩辛辛苦苦把三个孩子养大,现如今子女都已经成才,一名能自谋职业、自食其力,两名正在上高中和大学,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同时也为社会创造财富。 邵玉梅是尉犁县塔里木乡卫生院的一名副主任护师,工作中她认真负责,受到领导及同事们的好评。在家里她承担着照顾身弱多病的爱人,又承担着抚养教育儿子的责任,既是严格的父亲,又是慈爱的母亲,更是孩子的良师益友。言传身教精心育子。她生活一贯艰苦朴素,儿子在母亲的熏陶与感染下也形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以身作则孝敬老人。邵玉梅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现在得为孩子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照顾着婆婆直到安享晚年,受到左右邻居的一致好评。她既是一个好母亲,也是一个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20多年的从医中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在她的带领下,卫生院的护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她个人先后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提起玉山江·乌斯曼,大家心里都很难过,年仅28岁的他在日轮台县阳霞暴恐事件中光荣牺牲。日,阳霞派出所和阳霞镇市场遭到多名暴恐分子袭击,暴徒驾车冲撞阳霞派出所大门和我方处置力量,向派出所和阳霞镇巴扎投掷爆炸装置,情况十分紧急,处置民警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面对艰巨的任务,玉山江·乌斯曼主动请缨出战,驱车前往事发现场,在赶到阳霞镇现场后,玉山江·乌斯曼与增援民警一起组织疏散阳霞市场群众,并持枪射击正在行凶的暴徒,致使数名暴徒自爆身亡。此时有2名穷凶极恶的暴徒驾车由铁热克巴扎乡方向高速行驶撞向正在阻击暴恐份子的玉山江·乌斯曼,见状大声呼喊提醒战友和群众避让,但由于暴徒驾驶的车辆车速极快,玉山江·乌斯曼却没有来得及避让,被车辆撞击英勇牺牲。玉山江·吾曼的母亲阿依苏勒坦·玉素甫,任教30年,师德高尚,教子有方。可谓桃李满天下。父亲乌斯曼·巴拉提,现任轮台县检查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曾获全国优秀公诉人称号。阿依苏勒坦老师相夫教子,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尊老爱幼,这一对优秀夫妻生育了一对双胞胎儿子,玉山江是小儿子,也是最孝顺的儿子。正是因为阿依苏勒坦夫妻对各自事业的执着,热爱,也正是因为吾斯曼·巴拉提同志将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才使玉山江·吾斯曼时刻都能以父母为榜样,心怀感恩之心,在危难时刻,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与暴恐份子生死斗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首人民警察的英雄赞歌。更诠释了英雄母亲相夫教子、教书育人、教子有方最美情怀。 努尔曼古丽·尼亚孜十几年如一日,竭力奉养亲人,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孝老爱幼的含义。在兄弟姐妹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成为该社区所称道的孝敬第一人。多年来,她精心伺候着婆婆,一日三餐不重复,想尽办法让老人吃上可口的饭菜,还坚持每天给婆婆量血压、测血糖、吃药,每当老人生病时,她都会亲自喂药,日夜陪护。她从未因家务事,与丈夫红过一次脸,相敬相爱,共同营造着快乐。丈夫在博湖做木材生意,每天从博湖到焉耆接送女儿儿子上学辅导功课的重任就落在她的肩上,可,每天都急匆匆地穿梭在家庭、学校、单位三点一线上,她对两个孩子要求很严,经常同老师沟通,女儿每学年都被评委“三好学生”。努尔曼古丽·尼亚孜为社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她坚持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满腔的热情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为积极构建和谐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 阿地力江是新疆和硕县住新塔热乡则格德恩阿茨村的一名住村干部,今年3月份,他认了一个干儿子吴传新。吴传新在和硕县第二中学上学,2013年一场车祸让吴传新失去了爸爸,当时年仅12岁的他只能和奶奶相依为命。在入户走访时,住村干部阿地力江了解到了这个特殊的家庭,就把吴传新当做自己的干儿子。吴传新性格十分内向,不愿与人交流,经过4个月的相处,吴传新渐渐喜欢上了阿地力江爸爸,吴传新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后,他发自内心地笑了。 茹仙古丽·买合木提是一名普通的维吾尔族妇女,她的房子显得有些破旧不堪,房间里面却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没有电视机,也没有其他最基本的家用电器。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甚至可以说是贫穷的家庭,却收养了5个孩子和4名孤寡老人。“1980年,我和丈夫孜克拉·哈斯木结婚时,家庭条件相对普通家庭要好很多,家里除了17亩田地,还有几十只羊、拖拉机、电视机等。”茹仙古丽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脸上挂满了笑容,她告诉笔者,1981年,她自己的孩子还没出生时,在街上看到,同是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出嫁而变成流浪儿的两个女孩浑身脏乱的情景,她们一个7岁一个3岁,她心疼地将两个漂亮的小丫头领回家,和丈夫孜克拉·哈斯木一起照顾她们。1997年,他们又收留了谢军。谢军来到这个家时,家里除了父母亲生的3个儿子和1个女儿外,已经收养了4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在一岁多的时候生病没治好就去世了,而他是家里唯一的一个汉族孩子。除了收养的这些孩子,茹仙古丽·买合木夫妇还留宿过一些从和田过来打工的孩子,后来甚至连村里一些没有人照顾的老人、残疾人也被接到家里一起生活。 提起马丽萍同志,没有人不伸大拇指的,和她打过交道的各族干部、群众感触最深。她把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对民族团结和公益事业的热心,全部默默溶铸于自己从事的事业中。她曾多次被各级组织授予“优秀女企业家”、“宾馆业先进集体”、“工商联优秀个人会员”、“巴州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焉耆县政协委员”等诸多荣誉。焉耆县尕吉尔饭店为促进民族团结办实事、好事,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爱戴和赞扬。2008年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3800元,为红十字协会捐款2000元,2009年为“7.5”事件无辜受害者捐款5000元,为永宁镇敬老院捐赠了价值500元的羊肉,为县城建局环卫工人订做了价值40000多元的反光服等等。2005年至今累计向灾区、贫困户、公安、消防等捐款约三十万余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岱尔斯村的乡间路上经常能看到一个留着短发熟悉的影子,她就是岱尔斯村妇代会主任马新菊,一提起她的名字,人们都会赞不绝口,她是我们百姓的好干部,好姐妹,致富能手,在当地她有一个外号“假小子”,她干妇代会主任这个工作已经19年了,多次被县评为优秀妇女干部,先进个人和致富女能手,凭着她对工作的热忱、自己的勤劳能干和一股子韧劲,历经寒暑春秋,饱偿酸甜苦辣,用顽强拼博的斗志、倾情奉献的精神演绎着她带领各族妇女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历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名普通妇女,在没有资金又缺少专业技术的境况下,起初,马新菊在对奶牛养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凭着一股钻劲,一股闯劲和一种决不服输的精神,从书店购买了大量有关奶牛养殖方面的书籍,刻苦钻研,并很快掌握了奶牛养殖的关键技术,2001年贷款搞起了养殖,经过精心饲养和管理,多方筹措资金,起早贪晚,苦心经营,丈夫凭着他房屋装修的手艺在外搞装修,一年下来,收入可观。还清了所有的贷款,还带动身边的姐妹们都搞起了奶牛养殖,言传身教、传授技术,人均2头牛岱尔斯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奶牛养殖村,随着市场的变化在奶牛业发展的同时她又搞起了多种经营,种植特色辣椒、打瓜、棉花、西红柿等作物,并在农闲的时候带领各族姐妹到附近的地方和团场富余劳动力转移,每天的收入有时可以高达200元,老百姓的口袋鼓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各族姐妹的感情也拉近了,老百姓的业余生活也跟着丰富起来了,大家都说因为我们有一个好主任好姐妹,作为她们的代言人,马新菊幸福的笑了。 乌兰盖里同志,在每一个人的眼中,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她代表着深深的爱、无微不至的关怀、不计得失的付出和忍辱负重勤劳。一个好母亲,应该是孩子生命中的太阳,乌兰盖里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强抚养她的两个孩子,正是用她身上的顽强意志和善良淳朴的道德品质为孩子撑起了一片完整的天空。为了提高生活收入提高进入奔小康生活,自己开一家蒙古包餐饮旅游风情园,她在致富路上不忘众乡亲、扶贫救困共同富,近几年前后资助了3名村里贫困大学生每人1500元钱。乌兰盖里在1996年-1998年度在本村连续被评为“十佳好媳妇”荣誉奖, 1996年-1998年度“妇女龙头大户” “五好文明”家庭称号,2005年-2007年度被评为优秀之奖。2013年度被评为“3.8妇女红旗手”荣誉奖。 单海霞,几十年如一日诚信经营、照章纳税、热心公益事业、奉献社会,成为了焉耆县美容养生行业的佼佼者。提起单海霞,认识她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单海霞于 1995年走出农村,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美容养生会所,至今已近20个年头,在近20年的创业生涯,她生性坚忍不拔,遇到重重困难也不退后,不断学习进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的同时,也不断扩大自己的事业,在焉耆县健康行业中一直遥遥领先,2014年,她考察市场,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于是在焉耆又开了一个400平米的分店,侧重于健康养生,这是焉耆县最大的一家美容养生会所,今年又在库尔勒开了一家瑞佳荣达商贸有限公司。她与丈夫张志军自1993年结婚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虽然孩子尚小,父母年老有病,可谓困难重重,但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协商,在这种家庭氛围中,一对儿女快乐成长,家庭成员共同相助。
任兵从事农业秘书工作,并兼管苏哈特乡一事一议工作,用自己最大的热情更好的为老百姓服好务,热心集体活动,献计献策,遇到同事有困难,主动伸出援手去帮助解决,同事们称她是“热心大姐”。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充电,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大的提升,为农民朋友提供最优质的技术服务和指导。除了关心邻里,还能够积极参与社区和乡里的各项活动,配合社区开展相关工作。把平时很少穿的衣物都捐献给苏哈特村交道村主任处,积极参加各类捐赠活动,对社会上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十分重视儿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孩子对社会弱势群体要有爱心。 阿依先木o祖农,中共党员,经济师职称。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和出凝聚力,出亲和力;困苦时,家和出亲情;悲伤时,家和出慰藉;重压时,家和出力量;沮丧时,家和出坚强。家是甜蜜,是温馨和浪漫,更是人生旅途的驿站。家有4口人,丈夫和两个女儿,她不仅是在公司尽责的好领导,而且在家庭当一个慈祥的母亲,丈夫的好伴侣。为了加深与各民族同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能认真学习汉语,真诚和汉族干部群众交朋友。2006年5月获自治区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到至今,被轮台县双拥办为“自治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她还是个大慈善家,带头成立了“轮台镇爱心妈妈协会分会”,每逢过年过节,都要资助贫困妇女,几年累计资助妇女30多人,资助金额达4万多元。积极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就业机会,让她们到公司上班,目前在她的公司上班的女性占90%以上。她一直是她家人,亲戚好友,同事之间学习的好榜样!这就是她 一个典型的维吾尔族女人,成功的企业家和助人为乐模范:阿依先木.祖农!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茶图娅夫妇无论是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都会献出一份爱心、送出一份真情。多年来,茶图娅一家积极参与汶川地震、甘肃地震、雅安地震及贫困山区捐款等一系列捐助活动。共同生活25年来,茶图娅夫妻俩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相亲相爱,传承着优良品质。虽然他们是千百万家庭中普通的一员,他们的家庭成员是中华民族中的普通人,但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心连着心、手牵着手,无论风雨、无论磨难,同心协力奏响着尊老爱幼、文明和谐的最美家庭乐章。 斯皮热木古丽刚结婚的时候只有一间红柳房,日子过得非常辛苦。朋友到她家里做客,她连招待客人的食物也没有。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他们也有了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他们团结友爱,不管谁家有困难,他们一家人总是伸出援助之手。2011 年夏天,热比亚家属产业公司5人到且末找经纪人准备扩建生意,但还没到且末确遇到了车祸,被送到了县医院,当斯皮热木古丽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到医院义务照顾他们。她的丈夫也支持妻子的好事,她天天在医院照顾病人,丈夫在家里照看孩子。出院的那天,自治区畜牧厅退休干部伊斯玛依力,感动的对她说“永远不忘你们的恩情,你们什么时候到乌鲁木齐来,我们都欢迎,可以认你做个干女儿行吗?”。 邦吉力是一位医术精湛、乐于助人的好医生,是一位甘于奉献、践行宗旨的好党员,在许许多多身患重症的患者心中,他确实恩重如山、不言回报的再生父母,他就是和硕县人民医院蒙医退休医生邦吉力。邦吉力退休后经常出去到牧区给患者把脉,抓蒙药,从不收贫困患者的钱,在他过去行医的几十年中他一直都坚持着“不花钱,也治病,小绝招,大疗效”的宗旨,深受大家信赖。邦吉力的家庭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家庭的家规与家风。四个子女都在不同岗位上为人民服务,支持改革开放,是一个政治上信得过的家庭。 靳恩华自2010她调入行政办公室以来她所带领办公室连年被本院评为先进科室。她的丈夫2014年调任巴州旅游风景管理处主任,她毫无怨言,给予了最大的支持,用柔弱的双肩担起了这个照顾家庭和婆婆的重担。多年来,婆婆身患多种疾病,经常住院,靳恩华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出休息时间到医院陪护老人,为老人倒大小便,端茶喂饭,精心照顾。老人出院后腿脚不便,经常搀扶老人上下楼外出散步,陪老人聊天。她注重儿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儿子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独生儿子冯泽州在这个和谐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熏陶下,好学上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的新疆内高班。靳恩华还是院“六五”普法宣讲团的骨干成员,担任着库尔勒市第四小学法制副校长职务,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她经常关心和思考的问题,并精心准备课程,结合典型案例,教育学生们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犯罪。她常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不想碌碌无为地度过此生。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义务传授法律知识的人。作为执法者,我只想在岗位上为社会多做些贡献,不辜负‘检察官’的职位。” 她们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幸福的三口之家,我们家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夫妻八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霍春丹既要忙于社区的工作,又要顾及家里的一切事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都热心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外孙女祖拜旦·库尔班已经14岁了,却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正常地读书生活,57岁的帕塔木汗·哈力克想到这一点就忍不住流泪。祖拜旦·库尔班一出生就被诊断为一级残疾,从那时起,外婆帕塔木汗·哈力克承担起了照顾她的重任,这一照顾就是14年。精心照顾外孙女的这14年间,帕塔木汗·哈力克最怕她生病,因为她一旦生病就几天起不来床,再难受也只会流眼泪。看着孩子受罪,她也难过的吃不下饭。3年前,因为孩子的问题,帕塔木汗·哈力克的女儿在那甫古丽·吾甫尔与丈夫离婚了,之后便在外打工挣钱,以支付孩子每月1500多元的医药费。在那甫古丽·吾甫尔说,这么多年来,真的很感谢母亲,要不是母亲帮自己带孩子,她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巴叶是和静县阿拉沟乡乌拉斯台查汗村的一个普通村民,上有年近八旬的婆婆,下有一双儿女。她对儿女的教育严格用心,儿子学习优秀并考入内地初中班、女儿在和静县一小上四年级。她用实际行动给子女树立榜样,从小培养尊老爱幼的好习惯。对年幼的孩子们她不管多忙,总是抽时间陪他们以做游戏或讲故事等,教育他们从小学尊重别人,礼让别人,乐于助人。巴叶的丈夫东盖是一名出租司机,一直兢兢业业的微笑服务于群众,坐车的乘客都把他亲切的叫为“微笑司机师傅”,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举,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坚持做好人,坚持做好事,为全家树立了榜样。 在额勒再特乌鲁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一直以来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处境,一家人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村民传为佳话。1998年青海嫁给道尔吉才仁时,公公婆婆已经去世,留下一大笔债务和1个妹妹及4个弟弟,但不服输的个性使夫妇两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并知难而进,他们决心要与全家同甘共苦,共谋富路。在夫妻俩的帮助下所有的弟弟妹妹都上了学,现在有的已经成家。他们用贤惠体贴关爱家人,用正直和善良帮助困难的几个兄弟姐妹,树立了新时期牧民夫妇的新形象。青海多次获得表彰,每年都荣获村级“五号文明家庭”的称号,几次获的“优秀村民”的称号,也带动了全村100多户家庭争创文明家庭的积极性,树立了新时期牧民妇女的新形象。 巴都木才次克从小失去双亲,在亲戚家长大,但她的童年里似乎没有过开心快乐的日子,但她的聪明,活泼开朗的性格使让她学会了该如何适应生活和学习。她的丈夫在小时候也失去了唯一能依靠的父亲,因此他从一年级开始就照顾一家老小,但他从来就没有对生活失去过信心,总是那么坚定,那么稳重。现在她的家是温馨幸福的7口之家,家庭成员时长在家里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遇到困难互相开导,相似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心贴的更近,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现有70岁高龄的吐地汗·巴拉洪,如今儿孙绕膝。吐地汗·巴拉洪一家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他们注重美化环境,强化环保意识,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今艾合买提一家已成村民学习的榜样,村委会把艾合买提家的事迹制成宣传版面挂在村委会供大家学习。2014年他家的大儿子买买提·依明家被评为“靓丽庭院”家庭。马秀兰的家庭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常年跟婆婆和三个孩子幸福的生活着,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马秀兰夫妻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在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早然木.依,中共党员,身兼多职,二十年来,她面对家庭接踵而来的困难,勇敢地把照顾双方老人、抚养子女的责任、亲情与义务担当起来。这些年,她尽到好女儿的孝道,尽到母亲和姑妈的义务,孝敬双方父母,抚养失去父母的侄子。她是大家公认的好女儿、好妈妈。 因工作成绩突出,她个人荣获1996年度尉犁县教育局授予优秀教师荣誉; 2008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县级妇女工作先进个人、被县委敬业奉献模范妇干部。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县级“民间文艺能人”和“社会公益事业文艺之星;2014年被评为县级“最美家庭”。 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有一名普通的维吾尔族妇女,她叫阿衣木汗o牙库甫,是一位让人羡慕的、有爱心的农村妇女。她荣获科技致富女能手、中级农民技术员等称号,她家也被评为自治区自治州级“美德在农家的示范户”“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三学三比”示范基地,因此受到表彰及奖励。阿衣木汗o牙库甫现年61岁,初中文化,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是一位农村妇女的典型人物,她家子女七个五儿二女,其中六个子女均是中共党员,有六个孩子大学毕业,她为子女教育出了大力,其中一个孩子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其他子女均在县级、科级单位工作,她的家庭也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荣誉称号。该家庭住房面积240平方米、耕地面积580亩,果园210亩,草场10000亩,700只羊、60头牛,小型汽车一辆,拖拉机三台,家庭年纯收入36万元。阿衣木汗o牙库甫的家庭现已是全村庭院经济示范点。她的家庭也多次被县乡评为“五好文明家庭”“科技示范户”“十星级文明家庭”她个人多次被自治区、县、乡评为“三学三比”女能手、女农民技术员等光荣称号。 帕塔木汗今年58岁,丈夫在若羌县公安局当协警,像她这个年纪的人都开始清闲了,可是她却还在不停的奔波,到宾馆当清洁工、饭店当洗碗工、到热力公司当运煤工、到小区当门卫,虽然这些又苦又累的活所积累的钱也不够支付给汉族儿子做手术的费用,但她为了给自己的汉族儿子治病,满身病痛的她一天天一年年的坚持了下来。帕塔木汗说“只要自己还能动一天,就会继续照顾他一天。”她家不大的房间被她打理得十分整洁,许多地方还充满着“过日子”的智慧:厨房里装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都用塑料袋仔细包好,而在灶台一角,则是一家人晚上的菜———从菜店捡回来理好的青菜。在胜利社区的帮助下,帕太姆罕有了自己的早餐店,还把她安排为社区的楼栋长。她说:“社区每个月给我一百元补助,我的早餐店生意也挺好,感谢党,感谢领导,我一定把楼栋长干好,一定把早餐店做好。我一定把我的儿子治好,让他能自己照顾自己。” 帕塔木汗2015年荣获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称号、2015年被若羌县妇联评为最美家庭。 哈力旦·力提甫的家庭是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有一个聪明懂事的女儿和活泼开朗的儿子。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在家里倡导是尊老爱幼、男女平、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十多年来,他们早已把对方的亲人当做了自己的亲人,一家人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哈力旦·力提甫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女儿热情上进,勤奋好学,受到了亲朋好友们的一致致称赞和好评。肖开提·亚森在电视台工作的这二十多年来,政治坚定,爱岗敬业,团结同事,遵纪守法,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以塌实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中每一件事,从而获得过“库尔勒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库尔勒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巴州广电系统优秀工作者”等荣誉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同。哈力旦·力提甫在工作中的认真勤奋的态度,也使她在教育工作上取得了不少成绩,如自治区级“三八”红旗手、自治区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教师”、自治州青年“五四”贡献奖、“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女儿祖拉来·肖开提在学校的表现突出、态度积极,在自治州级各类演讲比赛中荣获各类奖项,学习成绩年年全班第一,她入学以来担任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任务,多次获得“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荣誉称号。儿子祖力开尔·肖开提虽然在幼儿园,但他也在这种家庭教育的熏陶下也成了老师眼中的聪明儿童,乖小朋友,还被评为“年度优秀小朋友”。她参加工作十多年来,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勤勤恳恳、努力工作。她在爱人因工受伤昏迷不醒时不离不弃,在承受巨大的悲痛和精神压力下,精心抚养教育年幼的两个儿子、安慰老人、给丈夫鼓劲。在三年多的瘫痪住院治疗,她一人撑起小家同公公婆婆兄长团结一致,从家庭主妇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孩子们的依靠。尽管三年多全家都很想让老公康复起来,可孩子父亲没能战胜病魔离她而去,但她仍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并以身作则,让孩子们从小尊重老人,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家体贴和安慰,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到晚年之福的乐趣。魏玉英自出生八个月时由于患上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残疾,成了一个衣食住行都要靠别人照顾的残疾人。但王存成并没有嫌弃她并毅然决然坚定的和她组成了家庭,无怨无悔地为妻子端屎倒尿,洗衣喂饭。上天眷顾了这个质朴得农场男人,为这个可怜的家庭送来希望。结婚第二年妻子就顺利地生下一个健康的儿子,从此,王存成既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还要兼顾起母亲的职责照顾襁褓中的儿子。生活的经济来源也只能依靠王存成种的两亩地。1995年,二儿子王峰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喜悦的同时又给这个家庭增加了负担。王存成用一双勤劳的双手支撑起这个家,养大两个儿子。现在,两个儿子都已经能自立。尽管家庭有所好转,但是他依然继续承担着照顾妻子的重任。
在库尔勒市凌达社区内,有一位爱说爱笑,周围邻居都夸赞的好儿媳——薛素兰。日,公公从摇椅上站起来,一不小心踢到摇椅腿,整个身子重重地摔到地上动不了,头上一会就鼓起了一个大包,短短几分钟就说不出话来,大小便失禁。她和老公赶紧把店里的门关上把公公送到了医院抢救。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公公的的身体慢慢恢复,但还是卧床不起,她每天都做公公爱吃的饭,给公公做针灸、按摩、擦拭身子,并且一边照顾着家里的门诊。 2015年春节的前一周,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的时候,不幸突然降临在阿尔莫墩村一组村民吐叶的家中。婆婆突然脑中风昏倒家中,医生告诉他们,最好的治疗效果也是植物人,劝他们放弃。她爱人巴特尔征求吐叶的意见:怎么办?吐叶说:只要老人有一口气就不能放弃。住院一个多月,婆婆的病情逐渐好转,医生建议出院。因为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做饭、喂饭、擦拭、按摩、洗衣,吐叶和家人对老人精心照料,细心耐心。在巨大的不幸面前,吐叶一家人不悲观不抱怨,互相鼓励,彼此关爱,共度难关。全家人对老人不放弃,不抛弃,悉心关爱,终于使老人的病情好转,她婆婆现已头脑清醒,只是腿脚还不灵便,需要慢慢恢复。不幸没有击垮这个家庭,不幸使一家人变得更坚强、更团结、更和谐。不幸也使吐叶在大连读书的女儿月亮更自立、更懂事;小女儿也常常对妈妈说:我也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吐叶的女儿说:妈妈是个好儿媳,我替爸爸感谢妈妈,妈妈是个好计生宣传员,我为妈妈感到自豪和骄傲。她的同事说,愿意跟吐叶在一起工作,不仅学她的敬业,还学她的孝顺。她的邻居说,年轻人都得学吐叶,善良孝顺,通情达理。她的领导说,她扶着行走不便的婆婆在乡间道路散步,是我们村一道最美的风景,她孝敬老人、善待老人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 1999年6月,父亲不幸身患直肠癌住院手术,为了不影响工作,也为了更好的照护父亲,她白天坚持上班,晚上就守候在父亲病榻旁,为父亲每天擦浴、翻身、送药、喂饭,父亲出院后,为了防止病情恶化,不顾艰辛远赴乌市买来化疗药品和人参等补品,亲自在家中为父亲实施化疗,以促进父亲早日康复。日,胡丽萍的父亲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回到家中,原本她可以守护在父亲身边好好照顾父亲,但是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只休假一天又返回了工作岗位; 3月6日,当接到父亲病故的消息时,她依然强忍悲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直到工作交接完毕,她才含泪赶回家中料理父亲的后事。在2008年8月,73岁高龄的婆婆不慎腰椎骨折导致下身截瘫,医生断言要站起来除非奇迹出现,当所有子女放弃治疗时,她坚持奇迹是人创造的,于是她四处筹借了3万元,让老婆婆及时得到了救治,终于在大家的精心照料和护理下,婆婆一天天康复了,那一刻她是多么激动、多么兴奋!如今每当旁人羡慕婆婆运气好时,她都会夸赞说:“是我媳妇好啊!”生命是有限的,追求是无限的,胡丽萍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她为工作、为家庭、为社会付出了全部的爱与真情,她的爱是无言的,她的心是火热的,她的情是真挚的的! 席艳玲自结婚以来,和丈夫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日常生活中她对公公尊敬有加,从结婚至今从未和公公红过脸。因丈夫工作性质特殊,工作忙,因此,她周日或节假日总是到公公家去看望老人家,邻居们都说,亲闺女也不过如此,她一直将老公公饲候到百年。她的大姑姐身体一直不好,大姑姐老公不幸出车祸,大姑姐家的这一切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由于家庭不幸,大姑姐一家陷入经济危机,为了方便照料大姑姐,她亲自把大姑姐接到家里来,一饲候就是三年。做为一个儿女也做不到的,她做到了。她用平凡的一言一行展示了她亮丽的风彩。席艳玲同志爱人长年工作在政法、公安战线工作,有两个孩子,儿子品学兼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公安大学,现在和硕县公安局工作,女儿喜爱舞蹈专业,也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她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陪孩子练琴、习舞,但她从未孩子的学业影响自己的工作,在她的辛勤培育下,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州南方舞蹈学院。2014年3月份,席艳玲的丈夫突患胰腺肿瘤需做切除手术,在近达长一年的治疗时间里,她来来回回往返于和硕于乌鲁木齐肿瘤医院,她经历了身体和心里的强符荷压力,在她的全心全意和辛苦的照料下,丈夫恢复的健康。她有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有着自己幸福的家,她始终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工作家庭两不误,悉心照料两个孩子和双方父母,从不托丈夫的后腿,曾一度被评为十佳警嫂、十佳母亲、十佳和谐文明家庭、优秀计生兼管员等荣誉称号。 肖淑玉,中共党员,她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勤恳尽业,默默耕耘, 其丈夫董锋同志在博湖县住建局工作,两人自1987年结婚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肖淑玉自1985年3月登上三尺讲台至今,一直在默默奉献着。她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她努力做好“教师”“慈母”、“孝女”、“贤妻”、“好媳”各种角色,解除了丈夫的后顾之忧,使丈夫的工作才干得以发挥,深得单位领导的认可。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儿女快乐成长,儿子顺利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到部队工作,女儿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为方便照顾老人,他们把老人从乡下接到自己并不宽敞的家中共同生活,用心的照顾老人。作为女儿,肖淑玉尽心尽责,悉心照料父母。作为长嫂,她费心费力操持家中的一切事务,从不埋怨。作为妻子,她贤良淑德,克服困难,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作为母亲,她更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和教育子女。为了家庭和谐、幸福,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辛劳和汗水,她流过泪,也有过委屈,但她从不后悔。孙建才同志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们相濡以沫,同风雨共命运,携手走过20个春秋。在这个家庭里,虽然她们的性格、文化、志趣等略有不同,但当家庭中出现矛盾,仍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的文明家风。作为一名单位的会计,她深知其责任的重大,根据我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实施,她的辛勤付出得到领导和员工们的一致好评。2011年她的婆婆大病一场,检查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沉重的家庭负担压在了她们的肩上,她全心全意照顾公婆,无怨无悔。她们一家乐于关心邻里,她们的谦和热心一被提起,大家总爱伸出大拇指说这一家没得说,她的丈夫多次无偿献血,用真情回报社。当好孩子的启蒙教师为人母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让她教女儿来分辨真伪和丑恶,让她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引导她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善良的人。与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悲伤,让她懂得,一帆风顺的事不多。 认识吐尼沙古丽·司马义的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平凡、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尊老爱幼,乐于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吐尼沙古丽·司马义夫妻在生活中互敬互爱,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困惑时相互开导,相互帮助,互相体谅,相互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吐尼沙古丽·司马义在单位上是个好干部,在家是个好媳妇好母亲。她的丈夫是银行部门的普通干部,事情多,任务重,家庭管理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她的肩上,但她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承担着教育儿子的责任。在她们结婚的二十八年中,婆媳、夫妇之间,始终注意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自古以来,婆媳之间免不了有些摩擦,但是作为儿媳的她,能够用那颗热爱家庭、关爱家人,希望老人安康、两个儿子健康向上的善良之心,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成为人们羡慕的和谐家庭。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一个称谓;母亲,是世界上最温柔也是最坚强的角色。居玛罕·克热木付出的则比平常母亲多双倍以上。她,就是这样的一位好母亲、也可以说这个最美家庭创建者!居玛罕·克热木同志是我乡一名优秀母亲,在基层宣传战线上耕耘了二十余载。她在基层宣传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向广大妇女开展思想转变工作成绩十分突出,曾多次受到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奖励。在社会,她是大家公认的好模范,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妈妈,对他们家长辈来说是一个善良、宽容的好儿媳。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与兄弟姊妹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几十年如一日,受到亲戚朋友的一致好评。居玛罕的家庭比较特殊,在她刚结婚来到这个家庭时候,她看这个家庭里有一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残疾妇女需要人照顾,她想当好这个家庭的儿媳不容易,她便暗暗下决心,不管吃多少苦,也要做好这个好儿媳。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居玛罕却用行动改写了这句话,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侍奉在床前,从不让公公因自己受委屈和伤害,毫不嫌弃,毫不厌烦的照顾着老人家。居玛罕作为一个母亲是慈祥而伟大的,与人为善,与邻里和睦相处,更是左邻右舍尊老爱亲的楷模,闪耀着一名普通农村的朴实情怀,传承着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衷心地祝福他们一家人幸福安康,把尊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她们家是新疆轮台县迪娜路社区的居民,妻子曲春英用心为患精神分裂症病女儿和一家人筑起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她们的女儿患精神分裂症病已有五六年了,犯病时会对家人施暴并到处乱跑,砸西瓜摊,砸车是常有的事,曾经几次把邻居家的铁门砸坏,五六年来妻子曲春英精心呵护着女儿并千方百计为女儿治病。她相夫教子,和邻里团结互助,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她的家庭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五口之家,她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她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真心待人是她们全家的处事态度,她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她们都热心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她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她们的社会也才会更美丽和谐。她们一家用孝、爱和善传递着幸福的信息,相信这种爱会延续传承下去! “百善孝为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为感恩瘫痪多年的母亲,王述涛夫妇多年来一直将母亲接到自己家照顾,饮食起居体贴妥当,这一照顾,就是十几年。母亲行动不便,倒便盆、换被褥、擦身体、洗脏衣是常事,无论再忙再累,他们都会抽时间陪母亲聊天,背母亲下楼透透气,带母亲看看城市的变迁,经常乐的老人喜笑颜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王述涛夫妇经常以包容、平等的姿态对待孩子,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与自信心,引导孩子以宽容、乐观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孩子思想独立、心胸豁达、乐于助人,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大学期间以优异成绩被推荐到美国深造。在这个大家庭,王述涛夫妇尽全力照顾到每一个人。其爱人的妹妹因工作原因,长期在王述涛夫妇家居住,一家人其乐融融、互敬互爱,从未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每逢新春佳节,王述涛夫妇都会组织一家老小照团圆照,留下每个人的妆容和微笑,虽然合影的地点不同,虽然青丝已见白霜,却在时间的流逝中记忆着家庭的和睦、团结、凝聚和美。王述涛夫妇和邻里间关系融洽,平时有困难了搭把手,有需要了帮个忙,已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在他们的建议下,邻里间以家庭为单位成立了快乐协会,大人和孩子们一起创造快乐、分享快乐、留住快乐。
罗秀荣1995年和爱人结婚以来,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她的丈夫在电力公司上班,为了做好单位工作她丈夫很少回家,她担起了照顾老人和小孩的重任。1997年由于拆迁公婆家没有了住房,她主动邀请他们一起居住,直到公婆先后去世。近15年来他们对公婆很既尊重又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公婆请教,听取公婆的意见,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公婆对他们也特别的关心,经常买些他们喜欢吃的东西放在家里,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留给他们,公婆在家做饭总是计算着时间,争取在他们下班回家后马上吃上很香的饭菜,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他们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味。在日常生活中,公婆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她和丈夫都忙于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为了不让他们为家分心,老人主动承担了带孙子、做家务等责任,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和谐家庭。
阿瓦古丽o克然木,一位有梦想敢行动的维吾尔族80后女创业者,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成立了新疆贤能广告有限公司,巴州聪慧商贸有限公司,巴州贤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及巴州贤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06年阿瓦古丽o克然木大学毕业,通过不断的努力,2007年她申请注册了“巴州贤能广告有限公司”,之后又成立了“巴州聪慧商贸有限公司”。巴州贤能广告有限公司现是我市政府采购中心指定协议供货服务商,并从事广告及宣传的唯一民族企业。2014年,贤能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正式成立。2014年11月,贤能第一期报纸成功发布。2014年,阿瓦古丽o克然木在库尔勒市举办了几次大型活动,日,在库尔勒市巴州宾馆举办了“巴州贤能职业技能学校开幕式”;日-25日,阿瓦古丽o克然木和库尔勒市团委一起在库尔勒的几个乡镇社区举办了“好青年,好故事”演讲活动;-14日,在巴州宾馆巴音会堂举办了650人次的促进自主创业活动;日,在巴州宾馆多功能厅,举办了一次免费的心理学演讲。这几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促进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还给库尔勒市民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库尔勒市铁克其乡上恰其村农民安置小区的居民都知道,47岁的古丽尼沙汗o克热木有个80岁的汉族妈妈孙学华。 孙学华今年80岁,有5个女儿,老伴几年前去世,大女儿在库尔勒市工作,其他4个女儿在外地上班,平时难得见面。孙学华她来新疆64年了,基本能听懂维吾尔语。认识古丽尼沙汗o克热木已经6年了,两人几乎每天都会见面。3年前的一天,古丽尼沙汗o克热木来到孙学华家,她说“我们这么投缘,要不我做你的干女儿吧,”孙学华笑着说:“好呀,我有5个女儿,你就是我的第6个女儿。”从那时开台,古丽尼沙汗o克然木,便叫孙学华“妈妈”。空巢老人有个维吾尔族女儿的故事就样开始的。孙学华有高血压,还做过腰部手术,走路不方便。古丽尼沙汗o克热木做好饭端过来喂老人,家里什么东西坏了,帮她维修,过节时还给老人做麻花,炸馓子。古丽尼沙汗o克然木一个星期不在,孙学华就念叨她:“一天见不到干女儿,我都会想她。”她俩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关系,让小区居民很是羡慕,住在孙学华楼下的邻居说“两人好得跟新生母女一样,在她们眼里,没有民族之分,真是一家人。” 古丽先o阿布都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长期以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忘我工作、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二十二年如一日,先后在巴州财政局行政办公室、预算科、国库科、支付中心工作,担任过专户出纳、预算内资金拨款员、预算内资金记账员、总预算会计、支付中心副主任、主任等职务,她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凭着对财政工作的满腔热爱和执着追求,在财务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不仅把财务工作做得井然有序,还积极主动向同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全部倾注于她所热爱的财政事业。作为科室领导能够以身作则,严格管理;待人接物始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良好的作风素质和优异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赞誉。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公务员”、 “先进个人”,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巾帼岗位能手”、“五好家庭”等荣誉称号,她所带领的支付中心被评为州财政局文明科室、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她就是现任州财政局支付中心主任古丽先。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巴州人民广播电台、楼兰新闻网、巴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官方客户端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残疾人家庭贫困户证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