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广电传媒集团林峰餐饮集团

2018 年1 月8 日,衢报传媒集团出品的首届衢州文化盛典特刊在这里与你相遇。这场盛典里,我们要致敬2017 年难忘的衢州文化盛事,致谢每一位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文化人;我们要尊重衢州的文化原创力量,相信点滴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可以汇聚成无边蓝海;我们更要铭记梦想心愿的誓言,激励追梦脚步全力以赴地前行奋斗,打拼出更美好的2018 年。
统筹:许彤 策划:李啸 出品:衢报传媒集团文化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席晓平 罗东哲 祝金林 版式设计:刘芸 制图:周燕日
【点击目录进入相应版块】
无需繁复的典仪,哪怕仅仅是一张新闻纸
2017年的岁末,一叶扁舟从衢城信安湖四喜亭码头顺江而下,它鸣响汽笛,劈波斩浪,先后穿越了塔底、安仁铺、红船豆、小溪滩四座枢纽,随着船闸开启、闭合,孤帆远影的历史终于化作如烟往事,涛声依旧,只是衢江上寂寞不再。
向东是大海!13年前,衢州人思想起因水而生的繁华旧梦,并将之付诸实践,开启了衢江航运复兴的伟大征程;13年间,无数忠壮之士前赴后继,齐心协力筑坝蓄水,疏浚航道;13年后,激流险滩深藏水下,万顷碧波等待着百舸争流、千帆林立。
衢江通航,潮起千里,卷起时光之海惊涛拍岸。冬日的暖阳下,站在水亭门城楼前的亲水平台上,微风拂过秀发,眼前的广阔水面上,仿佛能看见南宋诗人杨万里立于舟头高咏:西望柯山正蔚蓝,衢州只在此山南;仿佛能听见清代翰林院修撰赵文楷泊舟樟树潭时,发出无边感慨:分明一夜漫天雪,化作江南万树春……
江河悠远,长歌未央。水路是诗路,更写照了生生不息的文脉。当2018年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浩渺的长空,映照在衢江波涛之上时,在水一方的我们,又当如何不舍地去挥别似水流年,然后怦然心动地登上“文化衢州”号巨轮,驶向新时代的彼岸?
前行不忘来时路。回望2017年,深耕9000年文明沃土的衢州文化人,没有辜负这个时代:他们擘画文化衢州发展的壮伟蓝图,守正创新文化遗产,不断创作奉献出繁花似锦的文艺精品,踏浪文化产业风起云涌的潮头,散发出闪耀星空的灼灼光芒。
成绩属于过去,轻舟已过万重山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航向未来的征途中,依然充满着考验――新近公布的浙江省文化发展指数显示,衢州连续3年居于全省第9位,没有落后当然也没有更进一步。不可否认,衢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依然薄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文化产业整体层次较低,文化人才总量较少,结构有待优化……
漫漫凛冬,越是寒冷萧瑟,越期盼着暖春的到来。无需繁复的典仪,只是太阳的寻常起落,岁月便掀开了新年的乐章。但对于文化而言,礼治是不可取代与逾越的。
因此,我们需要仪式,哪怕它仅仅是一张新闻纸。历史会记住,日,衢报传媒集团出品的首届衢州文化盛典特刊在这里与你相遇。
这场盛典里,我们要致敬2017年难忘的衢州文化盛事,致谢每一位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文化人;我们要尊重衢州的文化原创力量,相信点滴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可以汇聚成无边蓝海;我们更要铭记梦想心愿的誓言,激励追梦脚步全力以赴地前行奋斗,打拼出更美好的2018年。
声声汽笛久久回荡,启航吧,衢江水运!再出发,文化衢州!愿这圆梦的璀璨之光,温暖你我,照耀着春暖花开的彼岸。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倾听2018衢州人文梦想
记者 席晓平 祝春蕾 徐聪琳 钟睿 陈霞 报道组 柳婧 江h 吴莉莉
感受中国文化的崛起
陈晓(文化部调研员)
新的一年,陈晓结束了澳大利亚的工作,正在北京进行休整,等待着向下一个目的地出发。
从柯城走出去的陈晓,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文化外交官,她的足迹遍布了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在不同的国家,她组织并参加各种文化艺术节,并利用当地平台,介绍中国的文化艺术。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在增强。”这些年,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在积极促成中国文化的传播,陈晓深刻感受着它的崛起。
外交官是个令人着迷的职业。2018年,陈晓希望自己始终保持着清明的心境,处理好与国家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的每个问题。
让喝彩歌谣大展魅力
王有军(常山县文联主席)
“点燃梦想,照亮现实。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常山能够更具生态实力、更具休闲活力、更具人文魅力,真正成为一个让人‘深呼吸、放下心、享轻松’的慢城大花园。”常山县文联主席王有军说,2018年是常山建县1800周年,希望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里,常山喝彩歌谣能够大展地方人文魅力,为常山县建设“慢城大花园”争光添彩。
王有军说,期待通过全面深入地挖掘和传承,不断提升喝彩歌谣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时代价值,借助文化和宣传的融合互动,使喝彩歌谣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民间传统文化,能够成为国际慢城常山的一个标志性文化符号。
用五彩画笔描绘幸福生活
叶云龙(衢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新的一年,我们将全面推进美术创作的新繁荣。”衢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叶云龙表示,美术家们将以饱满的热忱,丰富的想象,灵动的笔触,优美的色调,来描绘山河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创作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富有新时代气息和深刻感染力的精品力作。
叶云龙说,2018年,市美术家协会将以打造系列美术品牌活动为引擎,重点打造“三展览,两活动”项目:“三展”为市青年美展、市油画大展和市当代艺术展,“两活动”为讴歌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的写生采风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
愿一纸芳华永留传
万爱珠(国遗项目龙游皮纸技艺传承人)
“新的一年,我希望有更多人走进我们的非遗展示馆。”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龙游皮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万爱珠在新落成的皮纸非遗展示馆前许下质朴的心愿。
位于龙游辰港宣纸有限公司的皮纸非遗展示馆内,一尊尊铜像演示了造纸的重要工序,工序演示的尽头,陈列着各样成品纸。万爱珠摩挲着纸张,如抚摸珍宝。她深知,一张纸承载的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
万爱珠计划进一步完善展示馆的陈设,在春节后正式开放,以展示浩瀚历史中的纸文化和传统手工造纸技艺,让更多人零距离地领略非遗的独特魅力。
期待江山婺剧唱响世界
张振华(江山市婺剧研究院演员)
1988年出生的张振华是山东梁山人,现在是江山婺剧研究院的一名青年演员,在剧团里主攻武丑、小花脸等角色。
17岁时,张振华来到江山,开启了婺剧学习之路。他说,学婺剧,他是越学越喜欢。他在江山一待就是13年,江山就是他的第二故乡。2018年元宵节,剧团要去澳门演出,虽然不是饰演主角,张振华还是很期待。
张振华说,新的一年,除了希望能够提高演出水平、出演更多的精彩剧目外,更希望作为国家非遗项目的江山婺剧能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能够走出国门,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也希望在新的一年,生活也能越来越美好。
花开开化,开化花开
金树明(开化县文旅委主任)
“2018年,我的愿望是让开化的文化旅游有品牌、有作为、有成效。”开化县文旅委主任金树明告诉记者,有品牌,就是建设钱江源头文化大花园,实现花开开化,开化花开;有作为,就是积极主动融入开化社会发展,让文化之花竞相开放,以文化人,以文化物;有成效,就是积极主动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将开化纸制作技艺申报国家非遗项目,将改写浙江青花瓷历史的龙坦窑址考古成果申报全国重大考古发现。
金树明展望,新的一年还将继续开展城乡文艺大汇演,设计精品民俗文化活动,做到一乡一节、一村一品,进一步做好文旅融合,让文化成为旅游的灵魂。
故纸堆里剪新梅
刘国庆(衢州文献馆创办人)
“呵呵,我守着这一屋子的古书旧籍。2018年,就从这一堆故纸里头剪新梅了。”刘国庆说,他的藏书以文史类书籍为主,与衢州相关的珍贵历史文献占“大头”,“衢州的文化自信在哪里?衢州的文化优势在哪里?都要到这里面去找。”
衢山苍苍,水泱泱。衢州文脉很深,曾经的辉煌,都沉淀于浩如烟海的传世古籍之中。刘国庆始终以挖掘、整理和研究衢州地方文献为己任,跋涉于其中。“都说新年新气象,我的新年愿望初心不变,散落各地、与衢州有关的谱牒文献和契约文书,依然是我不懈追寻的目标。”翻看着手头上的文献,刘国庆如是说。
追求沉静而带有体温的作品
柴薪(衢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过去的2017年,收获了多少?失去了多少?勤于笔耕的作家柴薪,早已进行了一番梳理。这一年,他在《诗词》《散文》等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诗歌90多首、散文60余篇,还斩获了不少大奖。
“我写作,是为了让光阴的流逝使我心安。”柴薪说,2017年,是他写诗、写散文用心最专的一年,也是思考最庞杂的一年。写作上,他力求自然,追求一种沉静而带有个人体温的诗歌与散文。
新的一年更值得期待。柴薪说,2018年,他将完成散文集《草木笺》的创作,希望能顺利出版。也祈愿新的一年,伟大祖国风调雨顺,欣欣向荣,愿自己在新的一年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拥抱绿色生态的文化产业
白莉(浙江彭胜文教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新的一年里,希望公司可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在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在衢江区经济开发区内,浙江彭胜文教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彭胜文教”)创始人之一、副总经理白莉说。
白莉告诉记者,公司在发展中以环保为使命,研发的无木铅笔由资源循环利用的塑料泡沫制造而成,完全不使用木材,并彻底淘汰了油漆。
“木制铅笔消耗大量的木材,公司年产6亿支无木铅笔,相当于节省了6000立方米的木材,以胸径30厘米、高600厘米的杨树计,相当于每年少砍伐12000棵树。”白莉说,希望公司在无木可擦铅笔的基础上,产品的深度和品类上有更大的突破。
盼望自己多为国效力
童磊(U20国家男子足球队队员)
过去的2017年,对久经战阵、少年老成的童磊而言,是刻骨铭心的。他代表浙江队U20(20岁以下)男足杀入决赛,作为后卫屡建奇功。他也因为多年来的优异表现,被孙继海选入U20国家队,并代表全队誓师,远征德国。
2018年,是童磊在绿城俱乐部的第10个年头,他追随绿城亮相过中超赛场、拿到过U18(18岁以下)的全国冠军,“新的一年,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让我们浙江绿城队重新杀回中超!也希望自己能有更多为国效力的机会。”童磊表示,听到家乡衢州要建体育中心的消息很高兴,“我盼望穿着国家队战袍,和衢州兄弟们一起踢球!如果衢州的体育硬件设施建设得好,相信还会有比我更优秀的运动员不断涌现出来!”
(注:采访对象不分先后)
点击视频,面对面倾听9位衢州人的2018人文梦想。
追逐梦想奋斗才能收获美好的未来,图为衢州市第八届群众文艺汇演中的一幕场景。 陈笑贞
最是文化能致远,最是人文情难忘。作为衢州文化发展的忠实记录者和建设推动者,《衢州日报?人文周刊》在岁末年初派出记者重返文化现场,回访当事人与亲历者。透过难以忘怀的印象细节,循着难以磨灭的追梦脚步,向您报告还原2017年的衢州文化盛事,留住那些让我们感动与骄傲的精彩瞬间,让彼此坚信文化的力量,坚信衢州文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span style="color: #b2 衢州文化大事件
祝春蕾 徐聪琳 陈霞
文化衢州,为迈向衢时代提供精神力量
2017年8月,在龙游举行的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专题读书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文化衢州”的新目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有效地激发了文化发展活力和动力,全市文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南孔文化和古城文化挖掘展现、历史文化景观恢复建设、文化特色小镇打造、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最美文化培育等领域实现了突破,全市上下进一步增强了建设文化衢州的自信自觉。”与会者至今还记得会上领导掷地有声的讲话。
这次会议为今后一个时期衢州的文化建设擘画了蓝图:宣传文化战线要切实强化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打造文化强市建设的升级版,建设文化衢州,推动绿色发展,为建设“大花园”,迈进“衢时代”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文化的力量,让衢州的老城、新区,同样散发着迷人魅力。
一场头脑风暴后,我们更加明确了文化衢州的建设路径,即重点坚持“四地共创、四力并举”,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样板地、全省文化山海协作的示范地、四省边际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后发地,加快提升文化引领力、文化传播力、文化支撑力和文化竞争力。
文艺繁荣,精彩纷呈
017年岁末,“遗墨留芳――纪念杜如望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画展”在衢州市博物馆开展。市文联副主席王青阳动情地说:“这个展览是杜如望先生的学生杜红东为老师举办的,充分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精神和文化薪火相承的特点。”
回望过去一年,市文联以“多出人才,多出精品”为目标,举办了“文化名城、绿色衢州”等系列活动。文艺精品创作更是硕果累累,先后有3件作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包括开化作家孙红旗“十年磨一剑”创作的长篇小说《国楮》、西安高腔传习所创作的现代婺剧《橘红满山乡》,以及电影《烽火芳菲》(与杭州市合作)。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8 周年交响乐晚会上,孔子第75 代嫡长孙孔祥楷先生指挥合唱《蜀道难》。
这一年,全市有14件文艺作品列入全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市书画院院长田人在《书法报》《美术报》等刊物上发表《息心静气积学为艺》等论文和一批篆刻作品。龙游剪纸艺术创作异军突起,在全省剪纸艺术大奖赛上获得众多奖项。一批青年书法家成长起来,郭裕文入围全国书法“兰亭十子”,并斩获全省青年书法大赛金奖。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市获省级以上各类文艺奖项200多人次。
书香衢州,不断加深的阅读厚度
“新的一年,‘南孔爷爷的书房’灯光依然温暖。”2017年9月,位于衢城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的“南孔爷爷的书房”进入“24小时不打烊”模式。自此,书房联合创始人之一王淼就希望,这里能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守候衢州这座阅读之城。
衢州市“全民读书周”的第一缕书香升腾于2009年的秋天。此后,这座城市就像被上了闹铃,市民年年盼望着“全民读书周”。9届“全民读书周”,为衢州营造了“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九届“全民读书周”,为衢州营造了“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作为书香氤氲的品牌,它所展示的不仅是衢州的文化态度、文化坚守,还有衢州面向未来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9年间,衢州万千市民始终保持着阅读的节奏,阅读活动层出不穷,新型阅读场所不断涌现。阅读,日渐融入了三衢大地的文化根系与血脉,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全民阅读,书香衢州”所展示的不仅是衢州的文化态度、文化坚守,还有衢州面向未来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美丽的生态文学创作高地
日,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首次代表大会在衢州召开。会上,选举产生了125人组成的理事会。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副署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当选名誉主席,著名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当选主席。衢州市作协主席许彤等125名作家当选理事。
“生态建设不是栽几棵树就了事,生态文学也从不是作家们在书斋里想象出来的,它的主题诉求是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学都是‘文以载道’的文学,生态文学创作都应该带有作者的体温、呼吸、心灵呼唤和生命渴望。”李青松是衢州的“老友”,他曾写下的《常山胡柚》《木榨茶油》《塘源口猕猴桃》等大作,发表于《光明日报》《文学报》《生态文化》等知名报刊,成为衢州生态文化的代表符号。
2017 年伊始,人文周刊开设“自然笔记”专栏,将视野投向衢州生态文化。据统计,我市现有古树17390 株,它们都是珍贵的文化遗存和生态资源。图为市民在古树下纳凉。
这段不解的衢州情缘,也促成了2017年4月的一次生态文学之旅。当时,李青松陪着12位全国知名作家、专家,慕名走进常山,共赴“何处心安?慢城常山”全国生态文学创作研讨会,解读大美常山的文学价值与意义,纵论中国生态文学的使命与担当。他们希望,中国能涌现出更多的生态文学优秀作家和精品力作,也希望衢州不仅能成为生态文学创作基地,而且要成为生态文学创作高地。
美丽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平均每天接待1000多号人,‘大陈小市’的生意非常火爆,粽子、烧饼、大陈面等等产品很好卖!”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召开后,时隔一个半月,江山市大陈村支部书记汪衍君说,如今,大陈村的村歌文化、美丽乡村建设正逐步转向“美丽经济”,村民们乐开了花。
日,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江山召开,来自20多家省直属单位以及全省各县(市、区)的代表齐聚一堂。他们兵分两路,分赴大陈村、清漾村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汪衍君是大陈村的“解说员”,除了向代表们介绍大陈村,他还带领村民站在汪氏宗祠,为前来考察的代表们表演了歌舞节目,并演唱了那首耳熟能详的《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也许是歌声唱出了浓浓的乡情,我看到很多代表都流泪了。”汪衍君说,这一幕至今令他难忘。
而大陈村留给代表们的不仅是一首扣人心弦的村歌,更是村民们的精神风貌。“在代表们看来是一个‘完美的’、‘全省难寻的美丽村庄’,是一个精神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完美结合的村庄。”
粉墙黛瓦,屋舍俨然,树木葱茏……那天的江山风景格外秀丽。事实上,无论是清漾村,还是大陈村,都只是衢州市众多村庄的一个缩影,镶嵌在三衢大地上的成百上千个美丽乡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市茶文化历史悠远深厚,2017 年11月更是举办了首届“全民饮茶日”主题活动。图为开采著名的开化龙顶茶。
从复兴到振兴,开化纸映照中国梦
日,面对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中科院院士杨玉良在开化县自豪地宣布:曾经贵为中国古纸巅峰而又神秘消失的开化纸,已经重新归来。新复原的开化纸,寿命测算可达2800多年。开化纸重出江湖,引来国内外古籍保护界的高度关注。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主任黄宏健深知,开化纸的每一次点滴突破都来之不易。
记忆回到2014年冬月的一天,黄宏健正在偏僻山岙间的开化纸作坊内劳作,门外一阵喧闹,来了位访客,原来对方是专程寻访开化纸而来的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子文。
“您研究开化纸,见过真正的开化纸吗?”临行,杨子文从包里拿出一册报纸包好的古籍轻轻地放在桌上,对黄宏健说,“您在做开化纸,此事很有意义,虽然目前处境很艰苦,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好起来的。这册开化纸本送给您作参考纸样,也是给您的鼓励,我会努力的支持您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素昧平生,此举令黄宏健热泪盈眶。在杨子文的努力帮助下,开化纸技艺研究项目攀上了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的“高枝”。此后,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带领团队帮助重兴开化纸。
开化纸获“2017中国年度传统工艺振兴项目”大奖。
一纸牵动万人心,在黄宏健看来,开化纸复兴的背后,折射了众多有识之士的文化自觉,它俨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缩影,诠释了中华复兴,匹夫有责的精神内涵。
文化节会,展现衢州文化之美
日,第二届衢州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简称文博会)在市会展中心举办。
省级非遗项目柯城剪纸技艺传承人郑志辉是第二次参加文博会了,在他印象中,2017年的文博会是与众不同的――展厅内人山人海的市民,以及两万多元的订单收入,给了郑志辉传承、发扬非遗剪纸的信心。
“第一届文博会,无论是展会还是非遗项目,都缺乏知名度,很多人来到展位,看了都问我‘剪纸怎么是非遗’;但2017年,大家似乎都知道剪纸是一项非遗,他们更多的关注我的剪纸作品。”文博会四天,很多“粉丝”慕名来找郑志辉买作品,他花费5天时间创作的一幅“花开富贵”(牡丹花)剪纸作品,被一位“粉丝”以1800多元的价格买走;还有的人特地买了他的剪纸作品,作为圣诞礼物寄往国外……
文博会结束后,很多人来找到郑志辉,学习剪纸技艺。现在,郑志辉增加了10多位学习剪纸技艺的学生。通过这一次文博会,郑志辉对剪纸技艺的传承重燃了希望,“非遗产品的前景很可观,就算是普通人,也越来越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了!”在郑志辉看来,文博会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是成为宣传和传播传统文化的渠道。
在第二届衢州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上,常山喝彩歌谣唱热了现场。
2017年文化产业风起云涌,文化节渐成气候。除了第二届文博会广受关注,常山赏石日、衢江针灸、开化根雕等各县域的文化节会,不仅传达了衢州的“文化基因”,更成为了一份属于衢州文化的邀约。
走出国门,秀出衢州文化自信
“每当我与别人聊起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交流的经历时,就会想起自己写下的‘茉莉’二字。”在浙江―印第安纳州缔结友好省州30周年庆祝大会上,衢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蓝兴龙借由手中的一杆毛笔,如觅水影,如写阳春。印第安纳州州长霍尔库姆带头向他索要作品并合影。而一位外国友人请蓝兴龙为自己妻子写下的“茉莉”,更让他想起了中国流传世界经典民歌之一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2017年10月,衢江区文化馆副馆长章智俊与其他演奏家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葫芦丝合奏《断桥残月》。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直被广泛关注并运用于重要的场合,原来它不仅在歌声里,也可以在衢州文化人的笔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更是无国界。2017年10月,衢江区文化馆副馆长章智俊和江山市葫芦丝巴乌协会秘书长毛安然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葫芦丝专场”交响音乐会演奏了《断桥残雪》和《梨花雨》。每每提到这些,蓝兴龙都感到十分自豪:“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浙江的历史文脉中具有独特优势。在中国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今天,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彰显衢州的文化自信。”
融入生活,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7年年初,衢州42处不可移动文物晋升省级文保单位,占全省总数近六分之一。
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衢州无愧时代的考验。
当年2月3日,立春当天,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在衢州成立,并举办首届立春文化传承保护研讨会。其实,如立春祭一样,衢州很多文化遗产已经“脱离生命危险”,有的还活得不错,甚至活力四射――日,纪念孔子诞辰2568周年祭祀典礼在孔氏南宗家庙举行,轴心时代“礼”的节制和宽宏精神再一次激发。
在江山市廿八都古镇与“非遗”相约。
目前,衢州拥有世界级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76个,市级非遗项目227个,县级非遗项目多达700多个。非遗文化之花,正在衢州的一块块土地上开放。光是市区的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就有看不完的人文民俗风情。
2017年,衢州的考古工作也有了突破。开化龙坦窑址被认为是浙江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青花瓷窑址,被列入浙江省8项考古重要发现之一。同样令人兴奋的是,这一年,浙江省文物局委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龙游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县衙、古井、牌坊、泮池……随着一项项历史遗迹、一批批文物遗存的显现,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物遗存一一凸现。
(注:《2017 衢州文化大事件》配图由衢报传媒集团视觉视频新闻中心提供)
<span style="color: #b2衢州人文新闻月历
※衢州共有42处不可移动文物晋升省级文保单位,占全省总数的近六分之一,名列全省第二。
※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认定名单。
※2月3日,是&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立春。这一天,是梧桐祖殿举行祭春仪式的第13年。来自国家、省、市、区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见证中国立春文化研究中心在衢州成立,并举办首届立春文化传承保护研讨会。
※3月24日,&开化纸研究实验室&杨玉良院士工作站&在开化纸传统技艺研究中心正式启用。
※4月11日,中日两国学者、专家聚首中国儒学馆,举办&回顾与展望&&细菌战诉讼20周年&研讨会。
※4月20日,首届三毛散文奖在京终评揭晓:衢州作家柴薪单篇散文《草木笺》脱颖而出。
※4月22日至23日,著名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等12位全国知名作家、专家齐聚常山,共话&深呼吸与慢生活&,解码常山生态之美背后的文学价值与意义。
※衢州文史研究者郑伟勇再度接受杜立特突袭者协会邀请,第四次赴美参加杜立特突袭东京纪念活动。
※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领导人圆桌峰会上,源自于衢州龙泉半闲堂&衢窑研究院的龙泉青瓷再度令世界惊艳。
※5月27日,改编自衢籍当代作家李森祥的著名小说《台阶》的同名电影在衢州举行开机仪式,这是第一部由衢州投资拍摄的院线电影。
※6月初,龙游出现了衢州首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
※6月22日,首届&衢州民间手工艺术展&在中国儒学馆开展。
※7月1日,&千琴颂党恩&大型广场器乐演奏会活动在水亭门外的古城墙遗址公园广场上举行,近千名器乐爱好者奏响了歌颂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的乐章。
※7月24日,衢州姑娘罗书环的《中国节气美食文化插画设计》,获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2017红点传达设计奖。
※8月15日至16日,全市宣传文化系统专题读书会召开,会上首次提出了建设&文化衢州&的新目标。
※8月27日至30日,爱我中华&全国赏石日暨首届常山国际赏石文化节,在常山县青石镇举行。
※6月至8月,柯城区七里乡以不同音乐形式为主题,每周一场、连续举办了10余场&山村音乐会&,促进城乡交流,丰富文化生活,推动乡村建设。
※9月25日,龙游县召开大南门街区考古勘探调查阶段性成果汇报会,省考古研究所专家介绍了大南门考古勘探调查的阶段性成果。
※9月27日下午,由市民政局主办,市地名办、市地名文化研究会承办,各县(市、区)民政局协办的&让地名说话,讲衢州故事&公益性地名宣传活动,在衢州城市展示馆启动。衢报传媒集团联合发起&寻找衢州最美地名&征文活动。
※9月28日,孔氏南宗家庙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祭祀典礼。本届祭祀典礼的主题为:幸福家庭&和睦邻里。
※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效能建设现场会在龙游县成功举办。
※10月22日上午,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首届代表大会在衢州市召开。会上,选举产生了125人组成的理事会,梁衡当选名誉主席,李青松当选主席。
※浙江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名单公布,我市此次共有3部作品获选。
※11月4日上午,绿水青山有好茶&&衢州市首届&全民饮茶日&主题活动,在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举办。
※11月8日,&二十四节气&柯城全国农民画展&在市博物馆开幕,共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201幅作品。
※衢州市第九届全民读书周成功举办。
※11月16日,全省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江山市召开。
※从衢州走出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丰昌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黄荷凤教授,分别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11月23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聚首开化参加开化纸制作工艺及开化纸本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11月28日,由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珍藏50多年的、三衢乡贤徐映璞编著的《浙江灵鹫山志》回到衢州。自此,衢州的灵鹫山(又名九华山等)有了自己的历史谱系。
※12月2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开化)根雕艺术文化节、&一带一路&首届国际根艺文化交流周开幕式,在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举办。
※衢州市举办第二届文博会。6个县(市、区)都在这次文博会上设置了特色展馆。
※12月7日,首届世界针灸康养大会系列活动在衢江举行。
※12月1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公布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衢州文献集成》荣获基础理论类优秀成果一等奖。
衢州日报?人文周刊创刊至今已近9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人文周刊是一个坚持耕耘又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对文学爱好者来说,周刊旗下的《橘颂》副刊是一个令人敬慕且仰望的文化符号。“打开衢报找副刊”,估计是许多衢州人坚持多年的读报习惯。
这一年,我们的记者用心地走进衢州广阔的文化牧野,见证了文化人用行动坚守着这一方宝贵的精神领地,一种文化表现,一位文化牧人,一则文化故事。在时间指针的前行中,我们对文化衢州的热爱无限扩张。祝愿2018年,衢州的文化之光更加炽烈动人!
阅读的光芒朗照大地――2017 衢州原创图书回顾
在纸张的翻动中,时光悄然流逝,一束温暖的光芒朗照着你,为你打开一扇辽远的窗&&打开书,就是打开光的生辰之歌。2017年,衢州原创图书亮点云集,这里精选其中一些代表,借此向守望书海的衢州才俊致敬。
《中国共产党衢州历史》(第二卷)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由衢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衢州历史》(第二卷)()正式出版,这是我市党史研究工作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党史二卷记载的是从1949年5月衢州解放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中,衢州地方党组织在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这29年间,衢州地方党组织带领着衢州人民,经历了在战争废墟上建设新衢州的胜利与喜悦、在艰难困苦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与辉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衢州的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废墟之美》
日,由《南方人物周刊》杂志社和别克汽车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魅力人物致敬盛典圆满结束。衢籍著名翻译家叶廷芳荣获&2017魅力人物&。致敬词表彰了叶廷芳是引介卡夫卡等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于中国的学术先驱,同时也盛赞了叶廷芳在保留长城、圆明园历史遗迹上做的贡献。2017年9月,由海天出版社出版的《废墟之美》即是叶廷芳对历史遗迹、废墟文化的多重思考。
《废墟之美》收录了叶廷芳30年来在主流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分&圆明园的悲怆之美&&祖先的圣地&&缪斯的宠城&等三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深层悲剧美的震撼和感悟。
《废墟之美》的首篇《废墟也是一种美》首发于《光明日报》,曾列为高考语文阅读分析题。认识&大地纪念碑&之价值,呼吁保护废墟、懂得欣赏废墟之美!叶廷芳用&悟性的陶醉&来表达对废墟之美、绝响、&美在悲怆&的体悟。
《衢州当代诗词选》
有人踏遍三衢的青山绿水,静立斜阳思往事;也有人循着字里行间的蛛丝马迹,埋首书卷撷墨香。2013年秋,在市政协副主席兼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陈建良的部署下,市诗词楹联学会成立了《衢州当代诗词选》编委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叶裕龙由此踏上了搜寻的漫漫路途。最终,《衢州当代诗词选》全书共收录352位作者的近2000首诗词作品,创作时间自1949年10月至2015年12月,作者年龄跨度达一个世纪。
&阙里银花香满地,渐觉佳期近。&在《衢州当代诗词选》付梓之际,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陈建良引用了衢籍著名诗人林峰的词句作为序题,平实且意趣深长。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戮力同心,铸就了一部以诗词形式表现的衢州编年体记录。
诗词是时代的窗口,是社会生活的镜子。要了解一段时光的变迁,诗词是重要途径。如同当代的衢州传统诗词创作,尽管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受到冲击,却仍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诗人坚持不懈地研究和创作。
《采春,采春》
作家毛芦芦是活跃在当代儿童文学界的新锐作家。2017年,毛芦芦一人就出了13本书,有《采春,采春》《微小的春天》《远方有天使》等。
毛芦芦是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浙江散文学会理事。《采春,采春》是毛芦芦的一部散文集。或奇诡、或瑰丽、或质朴&&毛芦芦在艺术之纸上各展风貌,各显腔调,展文学之美,为童年发声。
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评价《采春,采春》:&读芦芦的这些作品,我感受到的是这位从乡野走出来的作家那颗淳朴的心。她童年丰富的阅历,给了她洞察的眼力和勤奋的思考,这便形成了她充沛的智力。她的文字绝无竞尚浮靡、投合时好的弊病,而是像阳光下的油菜花,光晶采焕,照彻我们的记忆。&
毛芦芦曾说:&我所有的写作,几乎都是在诉说生活带给我的感动。我想通过我的文字,来告诉朋友,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很多风景,值得我们留恋和珍惜的;还是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努力奋斗的。&
《寻味开化》
&品第九大菜系,说开化菜故事。&继2014年出版《开化美食》后,2017年,开化县文旅委再推本土美食新著&&《寻味开化》,向人们表明了开化菜欲上演&中国第九大菜系&传奇的雄心壮志。
众所周知,中国八大菜系向来以省域冠名,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基础和较为典型的口味区别。而开化只是个县,何以独立支撑起一大菜系?对此,身在钱江源的开化人自信满满。在他们看来,开化美食不仅色香味俱佳、爽口清雅,又新鲜味浓、自成一体。更重要的是,开化菜背后还有着&大文化&。
《寻味开化》一书共收集了开化美食故事55个,其中有关菜的故事45个,小吃故事10个,约10万字。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介绍各式菜肴的原料、烹制过程、菜品特色和营养价值。此书的面世,对读者了解开化的饮食文化、生活习惯有着积极意义。
《柯城民间故事》
由余仁洪主编的《柯城民间故事》于2017年6月出版。在1800年的建城史中,柯城几乎是所有县治,郡治,县、市政府所有地。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昌盛,再加上柯城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让柯城成了一个很有故事的地方。
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有的仍在民间口耳相传中,有的零星地散落在古籍、志书中,更多的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湮灭。从2015年起,柯城区民间文艺家通过征集、下乡采风等方式,挖掘、整理、编写区域内的民间故事。
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更深入地了解和感知柯城民俗风情、地方风物和百姓智慧。
《喝彩歌谣代代传》
2017年6月,由曾令兵主编、余根良副主编的《喝彩歌谣代代传》连环画由西泠印社出版。常山人曾令兵是浙西半典阁连环画博物馆馆长,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山喝彩歌谣&的传承人。
发韧于常山的喝彩歌谣,是一代代常山人心中的乡愁记忆,因其个性鲜明的民俗特点而成为中华乡土文化中耀眼的瑰宝。《喝彩歌谣代代传》记述了常山喝彩歌谣六代传承人的经历。分别有:歌谣师爷王培兰、二代传人刘先宝、为彩添韵刘绪兴、乌皮师傅刘朝训、火中夺籍曾祥泰、推陈出新曾令兵。该书不但清晰地勾勒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谱系,连祭梁物料、开场彩的唱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罗。
《风生水起》
2017年12月,开化作家孙红旗创作的长篇小说《风生水起》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
《风生水起》围绕三个女人与两个男人之间生离死别的爱情风波这条主线,讲述了彭位泽亲民与私情,冯开石坚守与迂腐,肖石安睿智与懦弱,邱大生刚毅与古板,夏可性格倔强,林萍内敛含蓄&&作者运用优美的文笔和诗性风格,描写了女性不同的人生观和纵横交错的爱情故事。小说通过&我&的视角,充分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展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人物形象生动,内心丰富可信,性格多样典型,平常中见奇崛,诡谲处觅光明。既有较高的思想性,又极富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现为衢州市作协副主席、开化县作协主席的孙红旗,从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发表有长篇小说10部,其长篇小说《国楮》曾获浙江省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
《红豆杉旁的泥屋》
小说《红豆杉旁的泥屋》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衢州市作协副主席、江山市作协主席周建新。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王学海这样评价它:&贯穿一个生命进程的每个阶段中,都会有一种信仰意识的生成,而于红岭村及村民而言,是这棵具有五百年树龄的红豆杉。在它旁边的泥墙,其实正是老百姓的化身。它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是现象上的,更是心灵上的。&
(注:图书排名不分先后)
微电影演绎大情怀――2017 衢州原创微电影回顾
记者 祝春蕾
微电影,大情怀。2017年,衢州涌现了许多原创的微电影,它们大多取材于身边的故事,以小见大,展现了三衢大地上的新风尚,也体现了草根文化工作者的匠心与创意。现采撷其中的几朵浪花,透过它,看见衢州百姓对真善美的热情向往。
出品方:衢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编导:杜蔚晓
1940年至1945年间,侵华日军在衢州一带实施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细菌战造成的危害依然在延续。自2009年起,省民政厅在柯城区对日军细菌战烂脚病患者实施医疗救助试点,时任柯城区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的万少华组建了一个医疗救助小组,开展免费医疗救助。
导演阐述:
微电影《抚伤》由衢州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组织拍摄,反映了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万少华医生带领医务团队,利用节假日时间,8年来坚持免费上门救治侵华日军细菌战烂脚病受害者的感人故事。既展示了医务人员的仁心仁术,又唤醒了民族记忆,体现了青年一代的时代担当和家国情怀。
出品方:江山市千色影像科技有限公司
导演:郑华敢
毛改革一直被老婆的义父三喜叔的养老问题困扰着。一次,他又被三喜叔的两个儿子叫来处理赡养问题。这次,兄弟俩却发现,毛改革夫妻的态度耐人寻味,似乎看上了老父亲一直端着的青花大碗。于是,兄弟俩不再觉得父亲是个累赘,而是白花花的20万人民币&&三喜叔被两个儿子从破房子中抬到了小楼房,穿上了新衣裳,吃上了热乎饭。三喜叔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终于享受到了天伦之乐。送走了老父亲,兄弟俩决定将宝贵的青花大碗卖了换钱,才知道真相&&
导演阐述:
现实生活中,有的子女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薄弱,把老年人当成家庭的一种负担。他们只知向父母索取,却不愿尽反哺义务,漠视对老人赡养义务。这部反映农村养老题材的微电影,看似戏谑的情节,却折射出一种实实在在的社会现象,旨在通过影片,鞭挞无良现象,传递孝、美观念。
《拥抱孝》
出品方:江山风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导演:8090(冯宁)
蓝天白云,欢声笑语。
老人说:&你长得和我女儿小时候很像,但是,我好像很久没有见过她了&&&
小女孩画完手中的画递给老人。
老人指着画中一团白发的人像,问:&这是谁?&
小女孩说:&这是外公您呀,像吗?&
原来,老人患了阿尔茨海默病,只能靠用无数的便签和身份卡片提醒自己如何日常生活。记忆交叠,他只留下了生命中最爱的人曾经的模样。
导演阐述:
故事开篇开门见山,以两人的对白为引子,穿插回忆的画面,凸现现实生活中,孩子最渴望的家庭相处模式是陪伴。画面最后以家庭大团圆这个形式为收尾,讲述了家庭幸福的美好和团圆的重要性。
(注:微电影排名不分先后)
在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衢报传媒集团特别推出“中国梦?喝彩衢州― ―说说我的文化获得感”特刊,倾听衢州文化工作者的中国梦,感受真切的文化获得感,为十八大以来, “文化衢州”挺立潮头开新天的盛景而喝彩。
初秋时节,衢报传媒集团文化新闻中心邀约本土原创动漫人物“南孔爷爷”,一同行走在乡野阡陌,慕名叩开一扇扇文化礼堂的大门,遇见“一县一品”“一村一品”“一堂一色”的文化礼堂动人图景,试图探求文化礼堂带给乡村的真实变化。
恢复40年的中国高考,让无数人的命运获得了崭新出发的机遇。作为率先实行高考改革的省份,2017年的浙江“新高考”备受各界瞩目。这场改革的本质,不是高考赋分游戏规则的简单变化,而是对中学教育的反思与重建。在这场教育改革中,浮石潭畔的衢州第二中学始终集聚着衢州人的目光。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难忘的老师,这份感激的师恩不随历史的风云变幻而改变,不随岁月的江河匆匆而消散。在这个让人心潮澎湃的教师节前夕,衢报传媒集团文化新闻中心特别推出《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致敬中国第33个教师节》特刊,将崇敬和赞美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
有人说,当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转向互联网文明时期,每18周迭代一次的摩尔定律将成为永恒的“圣经”。对于散落在衢州大地上广袤的工业遗产而言,破茧、迭代或许也将是它们的唯一出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喜逢盛世,衢报传媒集团人文周刊再度举办人文圆桌会,特邀杨苏萍、欧阳建华、应雄、徐文奎、毛向阳、郑利民、郑晓云7位文化界嘉宾,相聚畅谈,如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激发衢州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迈向文化衢州建设新时代。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值此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之际,衢报传媒集团文化新闻中心策划推出【记忆永恒――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专题,希望点亮历史的火炬,铭记不曾远去的英魂,愿抗战的山河记忆永不褪色,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永传承。【记忆永恒――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专题由访遗址、传信念两大部分组成,通过走访触摸抗战遗址的现状,关注民间抗战研究者群体的求索,警醒世人不忘历史、牢记使命,将刻骨铭心的苦难记忆,化作对和平发展的不渝追求,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之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巨化集团在衢州地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