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企改革历史障碍在哪

中国高层助推国企改革“清障碍”、“定新标”-中新网
中国高层助推国企改革“清障碍”、“定新标”
  来源:央视新闻
  北京8月4日电 题:中国高层助推国企改革“清障碍”、“定新标”
  记者 刘辰瑶
  从6月5日中央深改组出台防止国资流失意见,到7月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东北考察寄语国企,仅仅两个月,在中国高层的力推下,国有企业正向全面深化改革冲刺。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形势下高层反复强调国企改革,是对国有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包括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特别是抗风险能力”,张春晓认为,现今国有经济发展的风险性非常大,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中国官方在为企业规避风险、扫清障碍方面已有所作为。
  在6月5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正式通过。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快形成全面覆盖、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制约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对此,中央企业的监管方――国务院国资委也在内部为企业消除了部分不和谐因素。统计显示,月,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各级纪检监察机构严肃查处了429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处理635人(含党纪政纪处分256人)。
  此外,5月内的23家央企换帅也被看做是重构央企内部秩序、助推改革的重要举措,此举有利于激发企业的活力。
  “清障碍”被业内专家看作是本轮改革中的“破”,习近平7月底在东北的讲话则被当做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大“立”之举。
  “我们要向全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习近平还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上述专家认为,这是国有企业改革关键时期释放出的新信号,改革正从“设计图”转向“施工图”。
  7月资本市场震荡下行,111家央企于7月8日集体发出承诺书,表示将加大对股价严重偏离其价值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力度。
  习近平在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对下半年经济的定调也有此意,他指出,及时发现和果断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风险,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
  种种利好消息的出炉,让各方对被称为国资国企改革总规划的“1+N”方案充满期待。
  张春晓认为,从顶层设计的角度,“1+N”并不像这几个符号那么简单。“国企改革是接下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十三五’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属性的根本的内容。”他呼吁,要把国企改革放到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中讨论、放到市场去运行,“出台时间并不重要”。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则表态,推出国企改革顶层方案时机已经成熟,下半年有望揭晓。(完)
>经济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国企改革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我的图书馆
国企改革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国企改革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厦门&&尤德才&&&&国企改革一直是各项改革的焦点。从90年代初期所有权与管理权的争论到国企改制的下岗浪潮,从“姓公还是姓私”的探讨到股份制的实行,从“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的路线图到大型国企的拆分重组…… 。但30多年的国企改革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两个方面:&&&&1、国有经济效率低下,资源配置效率,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升级等仍然制约国企国际竞争力。如果不是在国家行政政策保护下占据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国企的经营效益将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2、国企监管失控,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腐败依然十分严重,中石油、国家电力、国有通信、国有银行等大型国企央企腐败大案屡屡发生,社会公平遭到重创。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不仅出现专制、假公济私、贪腐丛生。甚至被异化为“官有企业”,官僚纷纷混入国企,窃取控制权,任意挥霍全民财富,“国企改制”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的盛宴和提款机”。已经从对生活资料的占有向对生产资料的侵占发展,并呈现出家族化特征。&&&&特别是前改革时代的国有企业蜕变而来的大型央企们等垄断国企,大多已形成了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时常表现肆无忌惮的一面,甚至形成挟持政府或与政府对峙的局面。往往会以“国计民生” 为借口来“绑架”政府,牺牲劳动者、消费者、纳税人和社区环境的利益为代价等,已影响甚至阻挠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很难让国民共享国企财富,相信是国企。&&&&为什么在政府高度重视,国内外关注的国企改革,会如此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严重的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腐败、以及出现诸如通钢血淋淋等严重事件等等。国企改革争议一直不断,众说纷纭,也不见定论。国企改革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本人在国企工作10多年的体会,认为国企改革问题的症结在于对“所有权”、“国企改革目的”、“管理”狭窄理解、理论滞后实践所造成的。从从逻辑上角度讲,大前提一错,一切推论全盘皆错,从而造成国企未老先衰进入官僚管理危机。篇幅关系,扼要对这些问题提出看法,请大家多多指教!&&&&一、所有权内涵&&&&改革开放以来,国有普遍缺乏活力和经济效率低下,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国企监管失控。主要是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归属认识错误和混乱造成的。到底谁能代表国家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从经济学家到政府官员,普遍的观点都认为政府(即行政机关)是国有资产的当然代表者,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政府行使国家所有权,就可能出现地方政府可以随意处分全民所有的财产的状况。一些地方一二个领导决定,或某个政府部门决定,就把大片的土地、资源给转让、划拔给私人或私人企业,把国有企业给卖了……,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严重的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腐败的现实。出现不少侵占农民的土地财产,房屋强行拆迁等群体事件,以及通钢事件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探讨所有权问题具有重要和现实和意义。&&&&所有权与所有制密切相连,所有权是由所有制决定的,所有制决定了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全民所有制是指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正是这种所有制形式和以这种形式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才严格区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形态。全民生产资料不可分割,试想,如果全民生产资料可以分割,每个国民或每一部分可分割到多少,企业小的职工较大型企业的职工所分得为多,殊难确定。其次,如果每个公民均独自行使全民生产资料的若干份之一,即不可能,也不可思议。&&&&国企央企是从全民所有制演化而来的,在宪法法律上依然归全体人民所有。保障全民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全民使用、全民受益,全民必享有社会政治经济等权。主要表现政治权(不受财产限制的平等选举权、被选举权、参加政府管理权等);经济权(工作权、休闲权、经营管理权等);社会权利(参与文化生活权、教育权);法律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免于无理拘捕之自由等);公民权(家庭保护权、占有财产等)。只有这样所有者(全民)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等权益才不会被无偿占有和控制。&&&&也就是说,央企和国企不象一些私有制企业自有自营,或自有他营的经营管理方式,而是一种非自有非他营的经营管理方式。在社会化大生产领域中, 由于少数个人难以占有不可分割的全民生产资料,它必然涉及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个人与政府之间、企业与国家(全民)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等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没有通过民主宪政,如何行使所有权中的法律最高权力,在宪法之上而为其创造者,得以契约修改或限制其权力的行使而无损于其所有者(全民)的权益。民主宪政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政治文明。如果所有者(全民)没有享有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权力,即没有民主宪政,是很难解决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常被人们忽视。&&&&例如,一些企业行为方式理论,一些法律和条例都采取静态的分析方法。这种静态分析在既定(或假定)环境条件下是有助于提示事物发展规律。问题是这些既定(或假定)环境条件是否可能产生。譬如:通常认为政府并不是追求自身的目的,而是谋求公共利益,但是现实情况是:公共利益常常是各种势力争夺的妥协产物,产生出各种利益关系集团,它成了贯彻经济合理性原则的经济改革的最大障碍。就象《企业法》中规定的企业有关权力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实,不是取决于企业本身,常常是取决于企业的政府主管部门,甚至是某个负责人的开明程度,可给可不给,可少给也可多给;如果按照有些学者专家认为:“现代化的所有制所有权仅剩下了收益权能一项”,那么,在现实条件下,收益权会很快落空,所有者的收益会越来越少。因为很少人会把钱和财产不加条件由他人自由支配,不加过问,并且同意他人赖帐或侵吞财产的最高惩罚仅仅是下回不再借钱给他或解雇。&&&&因此,所有权是建立在在特定的所有制基础上,所有者为保障生产资料不被无偿占有和控制所需要的各种权利的聚合体,是反映所有者意志的权益分配关系。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所有权是一种最充分、最完整的权利,具有一体性、排他性、弹力性、永久性的绝对权利。遵循不可分割、不可代表、不容侵犯的原则。&&&&所有权虽然是无体的,但不能存在于真空,必须有所附着或所在。有所有权必有所有者,所有者必有所有权。所有权不能转让。所有权部份转让,所有权就受损,所有权全部转让,所有者便不是主人,等于自我毁灭所有者资格。不过所有权可以委托(委托并不等于丧失)行使,但须出于所有者的自愿和一定程序的授权。&&&&所有权的主要功能: 确定最高决定权和最高仲裁权的功能。由于生产资料经营管理权属于所有者,所有者对生产资料经营管理具有最高的决定权。&&&&国企央企是从全民所有制演化而来的,在宪法法律上依然归全体人民所有。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的,不是政府或某利益集团之私业。在全民所有制的央企和国企中,国家作为全民授权的所有者代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人大(议会)直接或间接参与制定的,代表全民的共同意志。国有资产所有权只能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或作出决定、或依据授权,不得处分国有财产。&&&&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府权力是全民的委任,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一份子如总理、部长、厂长直至各经营管理者,宪法法律是全部权威的根源。须在所有者(全民)共同意志容许下,有条件地支配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有条件地支配劳动力,劳动过程和劳动所得等,对所有者(全民)负责,是(全民)的公仆。全民并不是被国家统治的对象,而是管理国家的主人。由于所有权不可转让,则所有权便有永久性,即不会因政府或管理者的变换而中断或消灭;也不因时间消逝或所有权不行使而消亡,除非所有权改变。&&&&因此,国企央企的管理体制是在民主宪政体制下,实行职工代表大会下的厂长负责制、或“股东会或董事会下的经理制”。&&&&二、 国企改革目的是什么?&&&&国企改革目的是什么?30年前讲得明明白白,即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国企如何搞活,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企业活力”?否则,理念含糊,朝夕令攻,会使企业患“脑震荡”。或者为改革而改革,到头来令人失望、悔之不及!&&&&现代系统自组织理论揭示出,一切自然系统都存在着自组织机制和过程。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例如,人类社会比动物界自组织能力强,人类社会比动物界的功能就高级多了。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新陈代谢的能力。&&&&管理体制是一个有机系统,一经形成,就会按一定的规律、秩序,自发地、能动地诱导和决定组织的行为,并对管理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 一个社会或组织越有活力表明它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新陈代谢功能越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也就是说,不管是国企、私企或股份制企业是否有活力,表现在企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敬业精神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对外部环境和内部问题灵敏而准确的反应能力、果断而及时决策力的行动能力的竞争能力。即:企业活力是指企业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开拓能力、协调综合能力,使其更有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挑战,使组织能持续有效的发展。这即是企业管理的目的,也是国企改革的目的。&&&&因为,规律只能认识和利用,不能创造规律或用其它规律来代替,违反规律必受规律惩罚。例如,反映生产关系组织结构主要由组织的生产力情况而定,没有统一模式。不能因人因政治化而设置,会破坏自我组织、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产生新功能的能力,造成社会组织的振荡和关系复杂化,影响组织自身的发育和成长,未老先衰,提前进入官僚管理阶段。最终会爆发官僚管理危机,组织和社会就会进入动荡。&&&&本人在国企工作10多年,1987年底从一个普通工人调升为车间设备员,负责车间机修工作。最担心问题,竟是在政治学习时间里,生产线的机器出问题。不抢修机器影响生产,主任和厂部会问责,抢修机器又怕误了政治学习。为此,经常被书记做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入团入党,缺乏政治生命,从而看不到发展希望。&&&&很多年前,认识一位业务能力较强,性格有点固执的人,他的同事入党后,一个个走上领导岗位。幸运的是,他的亲戚当上公司领导后,为顺利调升部门经理而入党。大约是二年的时间,公司却倒闭了。奇怪的是,随即开办一家与原公司业务相同的公司,生意红火,如今已移民了。&&&&“党企不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企不分。再说D的机构也不是市场竞争自然出现的产物,影响了管理体制各要素的和谐,造成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自控性”减弱。而且D职人员其报酬与业绩、责任很难考核,即使职工下岗的越来越多,在岗的职工其收入也在相对减少,其收入也不会因此减少;甚至与普通工人竟有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差距;更何况名目繁多的职务消费和各种补贴等等。公平竞争乃效率之母,不公之争乃人祸之源。不公和腐败就会越来越严重。不公平竞争,机遇不平等,严重打击企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能力等敬业的主人翁精神,企业的凝聚力,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摧毁国企的生命力。&&&&党政不分和党企不分是国企央企的通病。造成“官本位固守”不仅使国企企业家整体人格的蜕化,也会造成广大职工总是处于“被当家作主”的状态,势必会沦为少数人的剥削和压迫对象。&&&&党、政、经一体化的国企和央企,势必出现机构臃肿,官职增多,人浮于事,容易造成官商混合的权贵利益集团的国企。有后台、有关系、热衷于潜规则的人就是“人才”、可以高升、轮岗、借调安排到更优质的企业,安排担任要职,享受高薪待遇。从而造成工人们的一些合法权利被屏蔽了,理应作为“主人翁”的工人地位沦落为“主人空”,利益无保障,命运被决定。所谓的“监督”、“企业民主管理” “以人为本”只能是空话。国企广大职工不能成为国企改革的主体,而是处于被改革的地位。不公平竞争,机遇不平等,严重打击企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能力等敬业的主人翁精神,企业的凝聚力,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摧毁国企的生命力。这样的国企再大,也没有国际竞争力&&&&企业毕竟是企业,应按企业的事物发展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必受规律的惩罚。且不说党、政、团这些人干活的不赚钱,也会给国外抵制更多的理由,有政府政党的参与就不符合市场经济竟争的游戏规则.&&&&邓小平于日著文就对“以党治国”论提出尖锐批评:“以党治国’的国民党遗毒,是麻痹党、腐化党、破坏党、使党脱离群众的最有效的办法。”邓小平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提出要对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进行改革,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他在最后一次“南巡”谈话中,更明确提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反映了邓小平的遗愿。然而,仍然摆脱不了毛泽东所建立起强大苏式官僚政治体制、实行党委领导制的中国特色所绑架。&&&&20世纪80年代已提出的是党政分开,解决以党代政的问题。这个问题到现在不但没有解决,而且更严重了。&&&&以前文宣说,国民党搞一党专政,不讲法治,党国体制,搞假民主,贪腐成风,四大家族代表着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利益。然而,今天再看看这些理由,原苏联和国民党的“以党治国”遗毒不仅传播到共产党内来,而且比原苏联、国民党更根深蒂固,害怕碰了“以党治国”的红线或底线。于是有N个代表、N个原则、N不搞等等。&&&&贪官为什么越来越多?十五大到十六大有多少呢?每一届的增长比例是多少呢?这样的改革如何不腐败?党心民心如何不丧失?&&&&由此可见,今天国企缺乏活力,国企腐败惊人,很重要原因是恰恰是“以党治国”。造成社会组织的振荡和关系复杂化,也种下组织和社会动荡的隐患。&&&&国企需要改革,关键是改革思维、改革方向与方法。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宪政和民主经营管理体制,纠緾于“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公有制”与“私有制”,国企改革只能反复折腾。国家,政府和老百姓都会被折腾的筋疲力尽了,怎么改都会改不明白,但其背后的代价都是沉重的。
馆藏&22950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张维迎:国企改革最大障碍是垄断与利益分配
财经热点调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任院长、经济学教授张维迎与腾讯财经工作人员
  腾讯财经讯 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于26日至30日在瑞士达沃斯召开。本届达沃斯年会以“新形势下的共同准则”为主题展开讨论。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任院长、经济学教授张维迎对腾讯财经表示,国企改革最大的障碍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利润,当前好多国企,由于资源价格的暴涨以及其垄断地位,使得国企利润看起来比较好;第二个方面是利益主导,很多国企实际上他是内部人控制,国企总是政府安排人,所以政府主管部门也没有积极性去改变。尤其是好多的国企出问题由国家兜着,但盈利以后,普通的民众分享不到好处。这样他在全民共有的幌子下,可以保护少数人的利益。
  以下为对话实录:
  腾讯财经:您这次参加讨论的环节是国家资本主义,您的学术研究对国企的研究也是比较深入的。我是想问一下,现在国企的改革存在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张维迎:客观讲中国的国企改革都是在压力上改革,而这个压力是在过去亏损严重的时候。像1992年整个工业国企的全行业亏损超过盈利,也在引起了一系列“抓大放小”特征的改革。现在从这个意义上,现在好多的国企,由于资源价格的暴涨,以及非竞争性的地位,比如民营企业不能自由进入,比如电信这些,使得他的盈利看起来还比较好,所以看起来没有改革的动力。
  另外,也与利益主导有关。就是好多的国企实际上他是内部人控制,国企总是政府安排人,所以政府主管部门也没有积极性去改变。尤其是好多的国企出问题由国家兜着,但盈利以后,普通的民众分享不到好处。这样他在全民共有的幌子下,可以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但还有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领导甚至工人,宣传上还是给国有企业打工,这是比较光荣,假如给私有企业他们不愿意,过去改革老碰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想这是主要的问题。
  腾讯财经:前段时间WPP下面有一个BrandZ China,他就评了一般中国很有影响力的品牌,在前十名中,除了腾讯和百度列第八名和第九名,其他全部都是国企。国企现在不仅是利润丰厚,在品牌影响力方面也深入人心。
  张维迎:这个不能叫深入人心,实际上他赚的不是整个企业家利润,赚的垄断性、行政保护的利润。因为企业家的利润是靠创新才到赚得到,但现在他的品牌因为在很多的行业就是老大,过去民营的或其他的不允许做。而这些又是人民生活或国情非常重要的一些部门,是基础性的、源头性的,所以这个东西就会很重要,跟我们平常讲的品牌价值还不太一样。好比像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肯定是最好的品牌了,国企这些主持人,谁当主持人谁都有名,这个跟主持好坏关系不是很大。像你去主持,你也很有名,因为大家一定看你的这张脸。他和竞争性形成的这个品牌是不一样的,像腾讯、百度、联想、华为、中信通讯,这些都是竞争出来的品牌。
  腾讯财经:那您觉得民营企业怎么样能够追赶?
  张维迎:不同的行业不太一样,另外也依赖很多不同的政策,有些政府不让民营企业搞,其实民营企业要追赶上很难。同一个行业,民营企业竞争国有企业,必须比国有企业高好多。假如国有企业的成本十,你是九、是八,甚至是七,你都竞争不过他。只有你是五或四才能竞争过他,你只有效率过得多才行。还有好多的东西,就属于国家特殊的一些PI,比如钢的企业,民营企业本来效率比国有企业效率高,让他整合进去。有好多政策是说,你不同意整合就断你的电。这个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的竞争很类似皇帝和大臣下棋,大臣要赢很难,有时候不敢赢,不是你的水平不行。因为你赢了以后就更没有前途了,得罪了皇帝,就更完蛋了,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好事也不要跟国有企业抢了,自己能活下去。其实好多民企都是这样,这个对国家的发展是很不好的。
  腾讯财经:那您有什么建议吗?也看您写了蛮多。
  张维迎:你看了就行了,不要谈了。
  腾讯财经:有没有新的想法?
  张维迎:没有什么新的想法,其实都是老的想法,刚才谈的都是老的想法,没有这么多新想法。
  腾讯财经:刚才开会的时候,柳传志柳总也说,他讲到了联想购并IBM的经验,但实际上中国的很多民企在走出去的时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张维迎:那一个是你本身企业的实力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腾讯财经:您觉得到什么样的实力才能走出去呢?
  张维迎:我觉得在很多情况下在某一个品牌或管理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你的思想氛围也要达到一定程度。好多东西像体育,像全国运动会,在全运会上能冠军。首先,你本身要有一个好的基础,出去的时候,你选择并购的伙伴,要有好多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好多企业失败就是没有什么准备就去打仗,看到就去兼并,看到那么个上百年的企业那么便宜就卖了,有很大的诱惑去做这件事,其实自己并没有准备好。大家有时候经验教训是免不了的,你准备再好也可能失败。就像小孩学走路一样,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肯定要摔跤,只要你不摔得再惨,不缺胳膊少腿了,就可以以后更强大、强壮。
  腾讯财经: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三万亿,您觉得是不是把这部分外汇用到国外去投资?
  张维迎:问题是你跟谁去投资,某种意义上现在本身就在投资,买国债也是投资。这个东西谁负责任,比如现在是中投都在投资。如果你让国有企业投的话,其实风险也蛮大,关键是最后亏的谁负责任,没有人负责。从这个意义上,你还不如就放在美国更安全一点。
  腾讯财经:现在“十二五”期间,您觉得中国会面临哪一些难题?
  张维迎:这个问题大家讨论的很多了,我想“十二五”、“十三五”连续长期地过程去看,不要老是追究哪一个“五”更好,我们要对中国的可持续的更长年限,重点仍然是放在体制改革方面,更多地走向市场,减少政府控制的资源,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减少国有企业的比重。给企业家更大的安全感和自由空间,中国经济的好东西要靠企业家解决,好比扩大就业机会,这都是靠企业家解决。好比我们转型、创新都是靠企业家解决,靠政府本身不可能解决。就是我们不要用计划经济的思路去回答我们的问题,如果用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包办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使事情越来越坏,而不是更好。我就是开放国内市场,是靠用企业家精神开放,不是靠政府的宏观政策取刺激,所以我想这是我们最注意的一些东西。
  另外你看到,中国经济劳动力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这也是应该的,加上我们劳动力的结构变化很快,就是劳动力的成本高,一个就是仅仅在发展本身,一个工人在企业创造的价值高了,当然成本要高,这是自然的。第二,加上我们农村的供给本身,现在到2020年绝对开始下降了,所以未来带来的挑战很大。到2020年劳动力开始负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8%是不可能了。你达到5%就很了不起了。所以你要克服这些因素带来的问题的话,你就必须在制度、体制上要更具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
  这些问题比我们讲的能源、环境、气候变化更关键、重要,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通过人的行为改变的。好比说你的技术使能源效率提高一倍,那就相当于资源增加了一倍,所以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腾讯财经:我们看到2010年的经济数据10.3%。
  张维迎:太高了。
  腾讯财经:有点过热吗?
  张维迎:反正太高了,这个太高就是前两年刺激政策的后果,如果再这么高的话,未来的问题就会更大。
  腾讯财经:比如说通胀?
  张维迎:不光通胀了,整体的经济结构会扭曲,因为现在靠投资,而且很多投资是没效率的。有效率的投资当然就不是问题,大家勒紧裤带是有效的投资,因为我们经济发展就是有一个问题勒紧裤带,如果大家都不生产,都吃了的话,就不会有资本,就不会有发展。那本身效率就很低,麻烦就大了。有一些投资长远是合理的,但短期过分集中的话,像基础设施如果过分地集中短期内投资,以后可能就很难办。
  腾讯财经:以后就很难持续,你的意思是说这种增长?
  张维迎:对,像你买衣服,你现在把八十岁的衣服就买完了,以后怎么办。投资就是这样,有一个时间问题。
  腾讯财经:我们刚刚得到的一个消息,重庆和上海都公布了房产税的细则,就是在前一个小时。
  张维迎:我是觉得这样,房产税本身作为一种收入调节的手段,因为政府总是要钱,有什么办法拿到钱,哪一种办法最好。但作为调节房产价格措施的话,这个东西可能是有问题的。
  腾讯财经:所以你觉得根本起不到调节房价的作用?
  张维迎:我不能那么讲,本来他不是用于这方面目的的。房产税这个我不太懂,但是我们尽量不要用微观的手段解决宏观政策导致的问题。
  腾讯财经:您觉得应该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
  张维迎:现在我们人的最大毛病,就像你问我一样,老问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一定要看远了,有的问题该出现就让他出现。好比两年前,地产往下掉政府拖市,但房子、地产怎么往下掉,这本身就是个问题,干嘛怕他掉,该掉就掉呗。你就要反思一下在哪些方面有问题,现在反思,实际上货币信贷过多、总需求过大这些问题导致的,靠微观的调节,还不让贷款等等,肯定有作用。我们在采取一个政策的时候,怎么防止这个政策制度性的,就是你的体制,就好比是你有病要吃药,但是一般药都会副作用。但你吃的药,不要有太大、太致命性的副作用,有些病抗一抗就过去了。像国外的人感冒,他们不鼓励你吃维生素,不给你药,就休息喝点水之类的。
  腾讯财经:所以您的意思是说先不管他吗?您觉得这是正常的现象吗?
  张维迎:即使你管了也要反思,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话。别以为这些出来问题就解决了。现在的问题,前两年的货币刺激政策刺激导致,包括汽车,像2009年政府恨不得给每人送一辆车,现在又是交通问题,就是非常荒唐的嘛。
【】【】【一键分享
责任编辑:刘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资国企改革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