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杖的中药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草的图,可以治蛇毒,浙,闽地区方言有一种叫(天下杖草)可以查到吗?

&&所属分类 &&
  中药田基黄,别名又称地耳草、斑鸠窝、雀舌草、蛇查口、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条香、金锁匙、红孩儿、寸金草、田边菊、痧子草、光明草、莽壳草、小王不留行、细叶黄、观音莲、降龙草、七层塔、土防风、小元宝草、黄花仔、禾霞气、耳挖草、小田基黄、小还魂、小蚁药、小对叶草、八金刚草、蛇细草、对叶草等。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全草长10-40cm。根须状,黄褐色。茎单一或基部分枝,光滑,具4棱,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无柄;完整叶片卵形或卵圆形,全缘,具细小透明腺点,基出脉3-5条。聚伞花序顶生,花小橙黄色。气无,味微苦。以色黄绿,带花者为佳。
田基黄的功效与作用
田基黄的功效  【性味】 甘;苦;凉  【归经】 肺;肝;胃经  【功效】 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 主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1.《纲目》:治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  2.《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毒。  3.《岭南采药录》:治鱼口便毒,跌打伤瘀痛,恶疮,火疮,捣敷之。  4.《中国药植志》:治血吸虫病腹水。  5.《福建民间草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6.《陆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  7.《南宁市药物志》:消肿解毒。治疳积和疔疮初起。  8.《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风湿性神经痛,头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大剂可用至90-12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洗。&田基黄田基黄的作用:  1、治寒?气喘及疟疾寒热:田基黄、各二钱。捣泥,碗内覆之,待青色,以饭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盐汤下。(《寿域神方》)&   2、治毒蛇咬伤:㈠田基黄浸烧酒搽之。(《岭南草药志》)㈡鲜田基黄一、二两,捣烂绞汁,加甜酒一两调服,服后盖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的-天服两次。并用捣烂的鲜田基黄敷于伤口周围。(《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3、治疔疮,一切阳性肿毒:鲜田基黄适量,加食盐数粒同捣烂,敷患处,有黄水渗出,渐愈。(《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4、治乳腺炎:鲜田基黄适量,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5、治无名肿毒:田基黄叶捣烂加酒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6、治喉蛾:鲜田基黄如鸡蛋大一团,放在瓷碗内,加好烧酒三两,同擂极烂,绞取药汁,分三次口含,每次含约一、二十分钟吐出。   7、治时行赤眼或起星翳:㈠鲜田基黄,洗净,揉碎作一小丸,塞入鼻腔,患左眼塞右鼻,患右眼塞左鼻。三、四小时换一次。㈡鲜田基黄适量,捣烂,敷眼皮上,用纱布盖护,一日换药两次。   8、治跌打扭伤肿痛:田基黄一斤,清水三斤,煎剩一斤半过滤,将渣加水三厅再煎成一半,然后将两次滤液混合在一起,用慢火浓缩成一斤,装瓶备用。用时以药棉放在药液中浸透,取出贴于患处。   9、治黄疸,水肿,小便不利:田基黄一两,一两。水煎,分二次用白糖调服。(6.=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10、治单腹臌胀:田基黄、各三钱,四钱,六钱。水煎,连服五天,每天一剂;以后加重田基黄、金钱草二味,将原方去大黄,加神曲、麦芽、,连服十天;最后将此方做成小丸,每服五钱,连服半个月。在治疗中少食盐。(《岭南草药志》)   11、治湿热泄泻:田基黄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12、治痢疾:生田基黄二两,水煎和黄糖服。   13、治盲肠炎:田基黄八两,加双料酒适量,捣烂水煎,一日五次分服,渣再和入米酒少许,外敷患处。   14、治急性中耳炎:田基黄擂烂绞汁,和酒少许滴耳。(12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15、治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肾炎水肿:田基黄一至二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16、治由血防846或链霉素引起的眩晕等:田基黄一两,配、、、、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化学成份  全草含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槲皮素-7-鼠李糖甙(quercetin-7-rhamnoside),3,5,7,3',4'-五羟基黄酮-7-鼠李糖甙(3,5,7,3',4'-pentahydroxyflavone-7-rhamnoside),田基黄灵素(sarothralin)田基黄棱素(sarothralen)A、B,湿生金丝桃素B(uliginosin B),绵马酸BBB(filixic acid BBB,即绵马酸),双脱氢GB1a(bisdehydroGB1a),田基黄绵马素(saroaspiden)A、B、C,白绵马素iBiB(albaspidin iBiB),田基黄灵素G,地耳草素(japonicine)A、B、C、D。临床应用  1、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据各地报道,疗效毁誉不一。多数观察到田基黄具有利尿作用,有时出现泻下作用,但利尿量的差异很大,且有小部分病例并无尿量的增加。利尿作用的出现,快慢不一,多数在1~5天开始,对促使腹水的消除或减轻,可起到一定作用。在腹水消除或减轻的同时,尚能改善体征,使食欲增进,营养好转,或血象进步,肝功能改善,为锑剂治疗创造条件。 但影响田基黄疗效因素很多,主要的是:   ㈠植物品种混乱,采集时间不同;   ㈡植物的保存或运输不当,造成霉变;   ㈢药物炮制不当,有效成分受高温破坏;   ㈣机体状况不同;等等。   有些单位规定田基黄的临床指征是:中轻度的腹水,病期不太久,体质尚可,未见恶病质,肝肾功能的损害不甚严重,无严重夹杂症或并发症者。   此外,一般营养支持疗法,低盐或无盐饮食,低脂肪高蛋白饮食等亦不可忽视。   用法与用量:用全草(干)制成10%或20%煎剂(文火慢煎),成人每日服10%的300~480毫升,或20%的150~240毫升,加糖分3~4次服。疗程15~20天,有效者可连续服至腹水消失为止。煎液须新鲜配置,暑热季节约4小时即变质,故常配制成浸膏或片剂服用,但疗效似不及煎剂。据100例的观察,减轻或消除腹水的有效率约69%。但临床上大多采用合剂治疗。&   2、治疗蛇咬伤:  取田基黄每日30~48克,文火慢煎半小时,分3次内服。另用田基黄捣烂外敷,每日更换2次。治疗蛇咬伤88例,全身症状约1~2天消失,局部浮肿约3~5天消退,平均5.4天,全部治愈。说明田基黄对蛇咬伤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奏效迅速,尤其对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者疗效显著。   3、治疗糜烂型手足癣及亚急性湿疹:  采用8%田基黄煎剂湿敷,或用40%田基黄煎剂外搽,见效迅速。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用甲醇回流提取5h,浓缩甲醇提取液近干,加入聚酰胺粉1g,拌和后干燥,移置装有1.5g粗聚酰胺小柱中,用氨仿洗脱除去杂质后,以甲醇洗脱并浓缩甲醇液5ml。取上述提取液1ml,加入少量镁粉及4-5滴浓盐酸,在沸水浴中加热,溶液显淡红色。(检黄酮)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麻醉犬iv田基黄浸剂0.1g/kg或田基黄总生物碱6.6mg/kg,正常大鼠ig1g/kg,以及正常人po田基黄粉剂10-30g,均有显著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尿中氯化物的排泄量亦明显增多。从田基黄中分离出的菊糖给大鼠po或ip,则有抑制利尿作用。&   2、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田基黄碱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与烟碱相似,但强度仅为烟碱的1/5-1/20,对植物神经节、肾上腺髓质、延脑各中枢(尤其是呕吐中枢)、神经一肌肉接头,以及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都有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  3、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本品所含的琥珀酸对小鼠、大鼠、豚鼠、兔、猫和犬ip给药均能保护动物对抗高压氧、电休克和听源性惊厥。热板法有镇痛作用,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并有镇静和降低体温的作用。   4、呼吸兴奋作用:  田基黄煎剂和其生物碱制剂iv对麻醉犬有显著的呼吸兴奋作用。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加强和延长。剂量过大时则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切除窦神经或摘除颈动脉体后,再注射田基黄制剂,则不出现明显的呼吸兴奋作用。表明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地兴奋呼吸中枢。田基黄碱对吗啡所致呼吸抑制有较好的兴奋作用,对乌拉坦和水合氯醛所致者较差。田基黄碱吸入,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可对抗毛果芸香碱和乙酰胆碱引起的气管收缩。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田基黄浸剂iv,对麻醉犬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如十二指肠给药则需要10-20倍于静脉给药的量才有作用。亦有报道煎剂小量iv有短暂的升压作用,较大剂量时则有较持久的降压作用。田基黄生物碱对离体兔心和蛙心有兴奋作用,使收缩力加强,振幅增大;高浓度时则出现暂时的兴奋,继以抑制,最后发生传导阻滞和停搏。田基黄碱im,在呼吸兴奋的同时,心率减慢,血压升高;大剂量时则心率加快,血压明显下降,终至心脏麻痹。   6、利胆作用:  犬iv田基黄水煮醇沉制剂1g(生药)/kg,胆质流量较给药前增加2倍以上,给药50分钟后作用达高峰,但胆汁中固形物、胆酸盐和胆红素的浓度都有所降低。   7、抗蛇毒作用:  田基黄制剂,以及从中分离出的琥珀酸钠、延胡索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钠分别于注射蛇毒前30分钟po,或于注射蛇毒同时sc药物,或用琥珀酸钠、延胡索酸钠和醋酸钠组成复方于注射蛇毒前30分钟-4hpo,对于注射最小全致死量眼镜蛇毒的小鼠均有较高的保护作用,保护率59.1-93.1%。但若于注射蛇毒后25分钟再给药,则无保护作用。   8、抗溃疡作用:  本品所含的琥珀酸50mg/kg,可对抗大鼠幽门结扎产生的胃溃疡,是由于抑制胃液分泌和扩张胃肌而呈抗溃疡作用。猫和犬im田基黄碱有致吐作用。   9、轻泻作用:  田基黄煎剂po有轻泻作用,并能抑制食欲。   10、抑菌作用:  体外试验,田基黄煎剂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田基黄的食用方法
  田基黄粥  配方:田基黄30克 米100克 糖20克  制作:1.把田基黄洗净,切成5厘米长的段;大米淘洗干净。  2.把大米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置武火烧沸,文火炖煮30分钟后,加入田基黄、白糖,再用文火煮1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田基黄蜜枣煲猪肝  原料:田基黄30克,蜜枣7个,猪肝100克;清水适量。  田基黄蜜枣煲猪肝的做法  锅内放适量清水,加入田基黄、蜜枣煮30分钟;去渣,再放入猪肝煲熟。  功效:田基黄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消肿散瘀;蜜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猪肝养血、补肝、明目。三者合用;散瘀解毒,扶正护肝。  应用:适宜急慢性肝炎患者服用。&  茵陈田基黄蚬肉汤  茵陈、田基黄洗净备用。蚬肉洗净滤水备用。锅放火上,加入少许花生油,油热时,放入生姜2片,倒入蚬肉翻炒片刻,加入清水两大碗,入茵陈、田基黄。先武火烧沸,转中火再煎30~40分钟,调入适量盐,即可食用。蚬肉、茵陈、田基黄弃去不用,取汤可代茶,频频饮之,亦可在三餐的餐食中饮用。注意事项:本汤药材的用量为一个人的用量。蚬肉一定要选新鲜的。专家叮咛:本汤一年四季均可用,但在春夏季节尤为适合;本汤总体性质偏寒,中焦虚寒或脾胃寒郁滞,有腹泻、口淡,或身目黄但黄色晦暗者不宜用;本汤仅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患者应同时到医院就诊。&  鸡蛋田基黄汤  原料:鲜田基黄150克(干品45~75克),鸡蛋2个。  制法:鲜田基黄150克(干品45~75克),与鸡蛋2个同煮汤。喝汤吃鸡蛋,每日1次,7~10日为1疗程。  功效:主治慢性迁延型肝炎,有黄疸或无黄疸患者。&  猕猴桃田基黄汤  原料:鲜猕猴桃100克,鲜田基黄50克。  做法:  将鲜猕猴桃、鲜田基黄分别洗净捣碎,煎2次,每次用水400毫升,煎半小时,混合煎液,去渣取汁,分2~3次服用,连服10日。  猕猴桃田基黄汤功效:适用于湿热黄疸、维生素A缺乏。大便带血、便秘。&  白花蛇草田基黄汤  鲜白花蛇舌草45克、鲜田基黄30克切碎,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入红糖30克搅匀。顿服,药渣仍可再次煎服。1剂/日,连用2~3日。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缓急止痛。主治急性阑尾炎。
田基黄禁忌
  孕妇禁忌
田基黄图片
&&&&&&地耳草&&田基黄药材&&鲜田基黄&&田基黄&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声明: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暂无同义词
超级管理员
最近编辑者
浏览次数: 124396 次
编辑次数: 1次长期服中药要注意监测肝功能_新浪健康_新浪网
长期服中药要注意监测肝功能
  受访专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消化内科教授&贾林
  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通讯员&魏星
  药物性肝损害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问题,尤其在广东地区,大多数人认为“中药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平常也很乐意服用保健类中药,喜欢用中药制作药酒、泡茶、 药膳等,甚至自行把中药当作保健品或偏方长期服用。然而,专家却提醒大众,滥用中药有可能引起!故长期使用中药者,最好能定期监测肝功能。
  中药服用两月,转氨酶飙升25倍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的消化科门诊的贾林教授最近接诊一位外地中年男人,他一个月前检查病毒呈阴性,肝功能正常,因为上腹闷胀和嗳气的症 状,服用当地老中医的中药调理两周后,却感觉全身乏力,胃口变差,皮肤渐渐发黄,再一查转氨酶发现一下子升至1000&U/L(正常值为0-40U /L)。为什么吃了药病情会突然加重?后来才发现,这位患者病情变化是服用中药造成药物性肝损害!
  贾林说,不少人常以为中药就是草药,是纯天然的植物,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所以,吃中药治病或是调理身体会比较随意,有人甚至一吃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而从不监测肝功能。
  他认为,尽管一些草药具有护肝功效,如解毒、抗纤维化、免疫调节和可能的抗病毒作用等,但是由于人们对中药的药理特性认识远远不够,容易片面认可中草药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忽视其存在或潜在的毒性。贾林所在的消化内科,就有一部分肝病病人是因为不当服用中药引起肝损伤而前来求治的。
  肝脏能解毒,为何会因药物造成肝损害?
  贾林解释,由于肝脏有丰富的血流和药物代谢酶,大部分药物在肝脏内转化,肝细胞本身对化学物质特别敏感,因此肝脏同时也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比如某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药源性肝病。
  药源性肝损害可分为中毒性肝损害和变态反应性肝损害两种,其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肝功能损害,并可见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及肝外表现,重者可出血、昏迷乃至死亡。
  贾林提醒,某一些中药引起的肝损伤,可能与药物质量和炮制方法有关系。因为有些患者过分迷信偏方单方,在没有医师指导情况下滥用中药或不遵医嘱,长期或 过量服用中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尤其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中药,才能有效避免治病“致病”。
  哪些中药可能因用药不当引起肝损害呢?
  川乌头、雷公藤、喜树、延胡索、光慈姑、藜芦、萝芙木、常山、石榴皮、山豆根、苦豆子、石蒜、野百合、千里光、菊三七、土三七、猫尾草、大白顶草,黄花 夹竹桃、夹竹桃、八角枫根、商陆、黄药子、狼毒、泽泻、虎杖、望江南子、大戟、鸦胆子、番泻叶、何首乌、黄药子、三七、商陆、苍耳子、巴豆、蓖麻子、油桐 子、相思子、麻疯树、粉、蜈蚣、蛇毒、蝮蛇、葛上亭长、川楝子、大戟、马桑叶、艾叶、苦楝子、朱砂、雄黄、轻粉、密陀僧、胆矾、铅丹、五倍子、石榴 皮、四季青、诃子等。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当前位置: >>
中药药材资料图片
本章学习要求熟悉历代重要本草的成书时代、作者、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 了解中药的起源、中药知识的积累及各历史时期本草学的主要成就。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 朝 中 药 学 的 发 展 概 况 隋唐时期《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 《炮炙论》 《新修本草》 《本草拾遗》宋、金元时期 明代 清代 民国时期《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国药学大辞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以后《中国大辞典》 《中华本草》 绪 言 解说: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我国人民以其聪明的智慧,掌握了多种多样防病治病的手 段。但中医用以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则是药物。这些药物,对于保障我国人民的身体健 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对世界人民的历史功绩亦为世人所 公认。 ?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在我国辽阔的大地和广袤的海洋中,广 布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天然资源。将这些资源作为药物利用,大多历史悠久,尚有更 多的品种有待认识和开发。在上下几千年,纵横近万里,数以亿计的人群中,一次又一次 的口尝身受,以试验和观察这些药物,其实践基础和历史底蕴,都是举世无双的。所积累 的用药经验,尤其值得珍视、发掘和发展。 ? 古代文献记载的药物,已达 3000 多种,经目前调查,则在 12,800 种以上,其中有药 用植物 11,146 种,药用动物 1,581 种,药用矿物 80 种。但古今临床常用和研究比较深 入的品种,大约在 500 种左右。这些功用明确,疗效可靠的药物,是医药人员必须熟知的, 也是本课程介绍的重点。 在古代文献中,中药一直被称为“药”,或谓之为“毒药”。中药,是近代以来,在西方医 药系统传入我国以后,人们相对于西药而对传统药物的总称。大约在 19 世纪后期,才出现 了中医与中药的说法。中药具有特殊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并与中医基础理论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哲学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因 此,所谓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尽管绝大多数中药为我国原产 之物,但亦有不少外来之品,因此不应将其理解为单纯的地域概念。中药虽然以天然药物 为绝大多数,但历来也使用部分化学合成品种。 ?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其他有 关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是人们对中药认识水平的集中体现 和中药应用经验传播的载体。随着中药知识的日趋丰富,各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渗透,中药 学不断分化,专门研究中药品种、采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分支学科不断增多。我们 在学习和研究中药学的时候,既应注意学科分化,使之向各自的纵深探索和发展,还应高 度重视以临床效用为核心的进一步综合,不能割裂中药的完整性。 ? 我国传统的药学叫做“本草”,这种称谓至迟出现在西汉时期,已沿习使用了两千多年。 人们对“本草”二字的理解,见仁见智,历来有不同的认识,但大多支持“诸药中草类最众” 的说法。自汉代起,大量药学专著被冠以本草之名。基于这一事实,一般认为,“本草”即 是中药学的传统称谓,二者之间并无实质上的区别,故现代亦有将中药学专著称为本草者。 目前也有人认为,本草同时又指中药,对此则存在争议。 ? 中药与中药学,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瑰宝,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独特 的理论,可贵的经验,广泛信赖的民众,巨大的市场潜力。在即将迈进 21 世纪的时候,随 着“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药学更加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 是,中药及其产品,在安全性和疗效的客观评价、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制剂技术等方面 的发展,还滞后于其临床应用。还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对健康水平期望的新 要求。因此,加快发掘和研制安全高效,质量可控,作用明确,并便于贮存、携带和服用 的优质产品,实现中药学整体的现代化,使之走向世界,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是中药工 作者的历史责任和机遇。要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必须拥有一大批牢固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 和中药应用经验,又具有现代实验研究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只要将中药理论和经验作 为现代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就一定能使中药学取得长足的进展。所以,中药学不仅是联 系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一节 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解说:一、原始社会药物知识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不断地进行采集和渔猎活动,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 逐步了解到若干植物和动物对人体的影响。最初,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 一些中毒遭遇和药效反应,因而很自然地使先民们在觅食时有所选择和避忌。在罹患疾病 时,上述经验启示人们对这些植物和动物的药效作用加以利用,通过反复试验和观察,逐 步形成了简单的药物知识。自古相传的伏羲“尝味百药”和“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 七十毒”的传说,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人类寻求食物的生活实践密切 相关的 。这一过程,充满着艰辛与危险,并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 据医药学史专家研究,早期的人类主要以植物类食物充饥,所以最先发现和使用的是植 物药。将有毒植物用于狩猎,可谓原始社会利用植物药的一大创举。在渔猎生活和生产大 量开展之后,又认识了某些动物类药物。进入原始社会后期,随着采矿和冶炼活动的出现, 才相继掌握了矿物药的加工和应用知识。在这一时期,我们的祖先还从野果与谷物的自然 发酵现象中,发明了酒的酿制,这对日后的医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奴隶社会药物知识的累积? 早期的药物知识出现以后,经历了由零星、分散而逐渐集中和系统的积累过程。进入奴 隶社会后,随着文字的出现和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到书面记载,其传播速度得以 大大加快。 殷商时期,酿酒业已十分兴盛。除了作为饮料之外,酒还具有祛寒邪,通血脉,行药势, 消毒和助溶等多方面的医疗作用,故古人将酒誉为“百药之长”。从繁体医(医)字的汉字结 构中,亦体现了酒对早期中医药的影响。在当时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中,又开始出现了“药” 字。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将其训释为:“治病草,从草,乐声。”不仅明确了药为治病物 质的基本含义,而且反映了药物以植物类为最多的客观事实。 从现有文献可知,这一时期的药物品种已十分可观。如《诗经》一书,涉及植物和动物 330 余种,其中有的还记述了产地和采收常识。《山海经》收录了植物、动物及矿物药约 120 种,所言各物产地更加具体,还介绍了若干品种的药用知识。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在 长沙出土的西汉入墓的《五十二病方》,记载方剂达 300 多个,涉及药物 240 余种。当时 使用药物的数量,由此可见一斑。在《五十二病方》中,不仅以复方为主,而且对药物的 炮制、制剂、服法或外用方法、禁忌等,均有涉及,充分反映了当时积累的药学成就。 《周礼》称西周的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并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可谓日后药 物分类及五味理论的先声。这些药学知识,为中药学的形成及本草专著的产生,打下了重 要的基础。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 解说:【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 【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药学专著的出现,是中药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药学著作,又是中 药学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现将其分述如下: 【秦汉时期】药学专著在古代称为本草。本草的出现不晚于西汉。根据现有史料记载,西汉时已有药 学专著流行于世,而且达到了相当水平和规模。这一时期的本草已独立成为医生必修的学 科,并与医经、方术成为鼎足之势。当时还拥有一批被称为“本草待诏”的药学人员,有的 还被国家录用。从典籍的零星资料中,可知汉代的药学书目至少有 20 种以上。因受世俗风 气的影响,大多假托神农等传说中人物而为名。至东汉后期,才有署名为真实作者的本草 出现。通过境内外的交流,西域的胡麻、大蒜,越南的薏苡仁等相继传入中国;边远地区 的麝香、羚羊角等大量进入内地。炼丹术的兴起,开创了化学药物的制作和使用。《黄帝 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对中医基础医论和临床用药的发展,以及对药学理论的补充, 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本草的发展。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其作者已无法考证,但其非一时一人之 功,而是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多人充实和修饰,是该时期最重要的本草,代表了秦汉 两代最高的药学成就。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其“序例”部分,总结了中药三品 分类原则,采造时月、真伪陈新、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要求、药物对 剂型的选择等多方面的内容,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载药 365 种,以有毒无毒 之药性,以及养身延年与祛邪治病的作用为标准,分为上、中、下三品。各药之下,着重 介绍性、味、主治功效等内容。所记各药主治功效,如麻黄平喘、黄连治痢、茵陈退黄疸、 苦楝驱蛔虫、半夏止呕……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本书为研究秦汉医药情况,留下了 宝贵的资料。其编写体例和内容,成为后世本草的典范和基础。 [上一章] [下一节]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 【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密集出现科学成果和科学人才的时期。由于相关科学 发展的影响,南北融合及中外交往的扩大,医学自身的进步,因而本草的内容更加丰富, 学术水平更加提高。现知此间的本草著作有近百种之多,其中有综合性的,也有炮制类的、 专科用药类的、配伍忌宜类的、食物类的,以及单味药专论、采药、药图和药名音义等。 对后世影响较大者,有《吴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炮炙论》及 《药对》诸书。 《本草经集注》(简称《集注》):作者陶弘景为南朝梁代的著名医药学家。该书辑成于 公元 500 年左右。书中“序例”部分,不仅对《神农本草经》原文逐一注释、发挥,而且补 充了许多医药发展史料的内容及药物采收、鉴别、加工、炮制、制剂、配伍、合理配方取 量方面的理论和操作原则。其增列的“诸病通用药”,实为病证用药索引。从而大大丰富了 药学总论的内容,又便于临床医生查阅。各论收录药物 730 种,首先采用按药物自然属性 分类的方法,列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各类再分三品排序。 在编写体例上,陶氏还采用朱写《本经》文,墨写《别录》文,小字为自注的特殊书写体 例;对于药性,则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这种做法,不仅在全凭手抄书籍的 当时起到了精简篇幅而收事半功倍之效,而且使本草内容的源流清晰可见,是非曲直各有 所归,开创本草编纂的一大优良传统。该书代表了南北朝时期的药学成就,初步确立的综 合性本草的合理模式,为后世本草学家沿袭使用。其学术内容亦成为以后各主流本草著作 的基干。所以,《本草经集注》是我国药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划时代专著。 《炮炙论》:作者为南朝刘宋时雷。该书介绍了近 300 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总结了水飞、 煨等多种炮制技术,其对辅料选用十分考究,主张淫羊藿用羊脂炙、厚朴用姜汁炙、茜草 忌铁等内容,甚为合理。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标志着本草中一种新兴分支学科的 出现。该书一直受到药业人员的尊崇,并不断被增补充实,对中药的炮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 【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由于政权统一,经济、文化、交通和海外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医药学又有了 明显的进步。这一时期的本草已达百种之多。综合性大型本草的编修已成为国家的行为, 其规模更大,水平更高。药图、食疗、外来药等专门性本草的出现,又构成了此时本草的 另一特色。隋唐宫廷医药教育的开设,唐代药材交易的活跃,又促进了种药、采药、辨药、 贮药和制药知识的提高。当时各地使用的药物已达 1000 种以上,而且十分重视特效药的应 用,如以常山、蜀漆治疟,昆布、海藻及羊靥、鹿靥治瘿,动物肝脏治夜盲,粳米治脚气, 人胞补虚,等等。 在唐王朝“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的基础上,根据原有文献及全国性的药物调查资料,于 显庆 4 年(公元 659 年)颁行了由李蕖⑺站吹 23 人编纂的《新修本草》,成为我国历史上 第一部官修本草。书中载药 844 种(现统计为 851 种),新增的苏木、胡椒等至今仍十分常 用。除正文之外,《药图》部分的彩色图谱绘制考究,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图经》以介绍 各药形态特征,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例。该书以其崭新的形式和内 容很快传入日本等国,并成为医生的必修课本。该书由国家颁行,代表了国家的药学水平, 虽然没有完全符合现代药典的要求,但仍被学术界多数人视为古代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 第一部冠以药典之名的欧洲纽伦堡药典早出近 900 年。《新修本草》以其丰富的药材基原 考证和临床用药经验,一直受到中外医药界的高度重视。 《新修本草》成书 70 余年后,陈藏器又广泛收集资料及民间新用,著成《本草拾遗》10 卷。该书依据药物性能功用,提出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类, 成为日后药物和方剂按功效分类的发端。其收录《新修本草》未载之药达 690 余种,因其 资料广博,考订精细,内容实用,被后世多种医药书籍引用而得以传世。该书对方剂分类 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书中所录石油的发现、驼鸟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有关物理、化学现象, 亦有重要文献价值。 此外,由孟诜原著,张鼎增补的《食疗本草》,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代的食疗经验。李所 辑《海药本草》充分反映了当时外来药的引进状况和应用经验。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 【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宋、金元时期】 宋初的统治者,顺应了本草的发展趋势,利用了雕版印刷等先进技术和国家权力,进行 了药材来源和品种的全面考订,本草文献的广泛汇集和整理,相继刊行了《开宝本草》、 《嘉补注本草》及《本草图经》等大型官修本草。《本草图经》由苏颂辑成,内容广泛, 图文合一,尤其在辨识药物方面成绩卓著。所附的 900 多幅药图,是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 图谱,是宋代本草文献的精华,至今仍是本草考证的重要依据。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王朝的一大举措。1076 年,在京城开封创办了由国家专卖成药 和饮片的“熟药所”,其后发展为出售药物的“惠民局”和修合药物的“和剂局”。这些机构的 出现,促进了药材检验、处方优选、成药生产及药政管理,因而成为我国药学史上的一件 大事。《苏沈良方》所记“秋石”的制备,采用了以皂甙从人尿中提取性激素的技术,堪称 制药化学的创举。其他书中关于“猪胆合为牛黄”,升华法制取龙脑及樟脑,发酵生产红曲 及蒸馏法的利用等,均反映出当时制药技术的领先水平。 宋代由私人著述的本草形式多样,成绩斐然。如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 《证类本草》),载药 1700 余种(按《大观》等版本计算),药后附列单方 3000 余首。尤其 可贵的唐氏转引了大批北宋以前的方药资料,而这些原书其后大多已佚失,全凭该书摘录 而得以流传后世,故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在宋代医药教育需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了探索药效机理的风气,至金元则形成了 完整的“法象”药理模式。这一作法虽然促进了药学理论的发展,但仅按药物形、色、气、 味等外部自然特征,是很难真正阐明药效机理的。 金元时期的本草,内容简要,具有明显的临床药学特征。这些本草的主要价值在于: 一是发展了升降浮沉、归经等理论,并使之系统化,进一步完善了中药性能的内容。 二是根据中医理论,结合药物主治经验,总结各药功效,提高了本草的学术性、临床实 用性和可读性。这些本草促进了明清本草家的求实风格;其用以阐述药效机理的法象药理 模式,又导致了不可轻视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 【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 【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明朝时期】明代前期,因受南宋和金元风气的影响,以临床实用性节要本草及便读歌括类药书为主。 其后期的本草十分繁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草数量大增,达百种以上。以《本草纲 目》为代表的一批本草,将药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为医药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弘治 16 年(公元 1503 年)刘文泰等人被准奏修订本草,费时 2 年完成《本草品汇精要》42 卷,收药 1815 种,其内容立足于文献改编,缺乏创新,且分 24 项介绍药物过于繁杂,但 所绘彩色药图中不乏精美的珍品。该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稿成后因 刘文泰获罪而放置内库,直至 1937 年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未能在历史上发挥其应有作用。 1552 年至 1578 年,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通考 800 余种文献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广 泛地实地考察、采访和亲自实践,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历时近 30 载,三易其稿, 完成了《本草纲目》这一不朽的巨著。全书 52 卷,载药 1892 种(新增 374 种),附方 11000 多首,附图 1109 幅。前 4 卷对中药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和发挥,创见 颇多。各论按自然属性分药为 16 部 60 类。各药项下,又分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 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析族区类,纲振目张。该书集我国 16 世纪 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文献整理、品种考辨、药性理论、功效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巨 大成功。其卷帙之大 ,内容之广,体例之新,见地之高,无不光前裕后,本草学因此进入 了以《本草纲目》为核心的时期。该书在语言文学及其他自然科学方面,亦有突出贡献, 被国外学者誉为“16 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时期较有特色的重要本草还有:朱的《救荒本草》,着重介绍可供灾荒时食用之物, 对医药、农学、植物学均有一定参考价值。兰茂的《滇南本草》,以收载云南地区为主的 药物,成为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性本草。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及《炮炙大法》, 则分别为阐释药理及专论炮制的代表著作。 明代本草从民间吸收了三七、紫花地丁、炉甘石、淡竹叶等 200 多种重要药物,还从海 外引入了马钱子、儿茶、苦瓜等品种。人工栽培的药物已达 200 余种,川芎采用茎节无性 繁殖、牡丹及芍药进行分根栽培等技术,反映了当时先进的药物生产水平。《本草蒙筌》 所载的百药煎,即主要为五倍子制取的没食子酸,先于欧洲人 200 余年。《白猿经》所记 冰晶状的“射罔”,应为举世最早的生物碱――乌头碱提取物。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 【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清朝时期】 在清代的 200 多年里,未能产生一 部大型的综合性本草,可是此间的本 草数量则是空前的,达 400 种之多。 这些本草虽然内容单薄、质量平平者 不少,但其主流是由博返约的,更加 富有临床实用的特征,尤其 功效内 容的分立,增强了本草的学术性,成 为药学的核心及新的增长点。 清代的临床节要性本草,大多筛取 《本草纲目》精粹,旁引众家,兼抒 己见,并予以补正,故质量较高,影 响较大。如汪昂的《本草备要》、吴 仪洛的《本草从新》、黄宫绣的《本 草求真》等。受考据和崇古思想的影响,清人辑复《神农本草经》等古典文献并加以阐释 之风盛行,前者有孙星衍等人的多种辑本,后者有《本草崇原》、《本经逢原》、《神农 本草经百种录》、《本经疏证》等等。这些著作多出自名家,虽带有明显的尊古偏见,但 在继承前人用药经验,发展药性理论,精炼药物功用方面,亦不乏实效。 18 世纪著名的本草学家赵学敏,博览群书,广泛收集,注重实践,辑成《本草纲目拾遗》 10 卷,载药 921 种,新增者达 716 种之多。其卷首“正误”中,纠正和补充《本草纲目》不 详及错误内容 34 条,十分可贵。其所增品种,有金钱草、鸦胆子、胖大海、金鸡纳等大量 疗效可靠的民间药和外来药,丰富了本草的内容。书中还保存了十余种现已失散的草药书 籍的部分内容。因此,该书在鉴定药材、研究草药单方的经验等方面,具 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 【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包括医药在内的西方科学文化在我国更加广泛传播,因而出现了片面否 定传统文化的思潮,中医药受到了严重冲击。但在一批志士仁人的努力下,中药学以其深 厚的群众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仍然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世纪 30 年代后,随着各地中医学校的兴建,为了新型中医药教育的需要,出现了一些 实用性强,内容简要,体例新颖的中药学讲义,如张寿颐的《本草正义》、何廉臣的《实 验药物学》、秦伯未的《药物学》、张锡纯的《药物讲义》……这些讲义,大多按中药功 效分类药物,“功效”一项已成为介绍药物的必备内容(但所用术语尚不统一),各药应用部 分更为充实,其中尤以《本草正义》最为突出。这一时期的中药著作均注意标明各药用量, 弥补了清以前各本草的一大缺点,确保了用药的安全而有效。以上努力,为现代中药学教 材的编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药学大型辞典的编纂,是民国时期中药学的一大拓展。其中最主要者,当推在 1935 年 出版由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其收录条目 4300 条,各条下列原名、命名、古 籍别名、外国民称、基原、产地、形态、种类、采取、制法、性质、效能、成分、主治、 张仲景之发明、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集验方、用量、施用忌宜、 参考资料等 23 项,资料繁博,查阅方便,虽错讹之处甚多,但仍不失为现代第一部最重要 的大型中药辞书。 在西学的影响下,该时期不但出现了一批中西药学汇通的著作,而且中药的现代研究也 开始起步。一是利用生物学科的成果,进行药材资源调查、品种考证,确定中药的基原。 二是参照西药的研究方法,对若干药物进行了单味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这些工 作对促进中药学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应当充分肯定的。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 【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在当代,新 中国政府高度 重视中医药事 业,制定了一 系列有利于中 医药发展的方 针、政策和措 施,因此,中 药学在这半个 世纪的时间里, 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空前成就, 从 1954 年起, 在国家卫生部的建议和安排下,各地积极进行了本草文献的整理、辑复、校刊、考证工作, 并陆续出版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残卷)等逾百种本草专著, 对中药学的全面继承和发掘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迄今面世的中药新著,数量巨大,门类齐全,几千种各具特色的中药著作,将各门分支 学科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高到崭新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法典,系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卫生部颁布 施行。药典收载功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和制剂,并规定了质量标准, 制备要求,检验方法等,作为药品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我国药品的科技水平。迄今,药典已颁布了 1953 年版、1963 年版、1977 年版、1985 年版、 1990 年版和 1995 年版。1995 年版于 1996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仍分为一、二两部,第一部 收载中药材和中成药 920 种。即将颁布的 2000 年版药典,对中药和中成药的质量及检测等, 又有很大的提高。该书是中药人员必须熟知和遵照执行的。属于综合类的大型中药专著, 收录各药的古今资料,便于读者查阅。如七十年代由江苏新医学院编辑的《中药大辞典》, 上下二册收载中药 5767 味,以正名为辞目,下分异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或饲 养)、采集、制法、药材、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忌宜、选方、临床 报道、各家论述、备考等 19 项,分别依次录著;附篇列有中药名称索引、植(动、矿)物拉 丁学名索引、化学成分中英名称对照、化学成分索引、药理作用索引、疾病防治索引及现 代参考文献目录等。《中华本草》是在六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中,由六位中医 药界的代表和委员提议,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全国中药专家编纂而成。是一部系统总 结本草学成果,又全面反映当代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中药学巨著。书中项目齐全, 图文并茂,学科众多,资料繁博,体例严谨,编排合理,发皇古义,融合新知。有别于古 代本草的是引入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并采用现代自然 分类系统。 该巨著于 1998 年 2 月出版发行了精选本,1999 年 9 月已开始出版全书。 文献价值。 第二节中药学的发展【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 【明朝时期】【清朝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中药学自身现代化的需要,各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中药学的现代研究, 日渐拓宽,不断深入,成绩斐然,各分支学科日臻完善,这些成就,在中药鉴定学、中药 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将进一步介绍。 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有关方面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并给以物质上的大力支持,开展了不 同范围和规模的药物资源调查。掌握了中药品种的数量、分布、蕴藏情况等资料,在调查 中发现的国产沉香、马钱子等,已开发利用并能满足临床需求,可以不再依靠进口。 现代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中药行业的振兴,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1956 年北京、上海、成都、广州 4 所中医学院的成立,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步入了现代化正规的 高等教育行列。自 1959 年起,又相继在成都等中医学院开设了本科中药专业。目前,设置 了中药专业的高等医药院校已达 20 多所。自 1978 年起,开始招收中药硕士研究生,并于 1984 年开始招收中药博士研究生。至此,我国形成了以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 究生的完整的中药教育体系。为适应现代中药教育的需要,各种配套的中药学科教材,也 多次编写和修订,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设备不断更新,技术日益先进。 到本世纪末,中药产业已初巨规模,并被国家列为高新技术的行业,将很快发展为我国 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除野生资源外,目前药材种植面积超过 580 万亩,药材生产基地 600 多个,栽培生产的药材 200 余种,在野生植物变家种,珍稀濒危野生植动物品种的人 工种植、养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进口药材和国内异地引种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国现 有高等中医药院校 30 所,中等中医药学校 51 所,中医医院 2552 所,独立的中医药科研机 构 77 所和成百个中药新产品开发机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国家先后建立了一批中 药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培育了一批制药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中药教学、科研、 开发、生产相结合的体系。随着《药品管理法》、《新药审批办法》、《〈新药审批办法〉 有关中药部分的修订和补充规定》、《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医学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 施细则》、《实验动物标准》、《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质量管理规定(试行)》、《药品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一系列办法和法规的实施,中药及其产品的规范化管理已经 起步。尽管中药的基础研究有待加强,产业规模需要拓展,产品水平亟待提高,但由于威 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已逐步被现代疾病取代,临床医疗已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 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模式;化学药品的不足之处,已很难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 健康需求。因此,国际天然药品市场不断扩大,中医药正逐步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中药 的现代化面临良好的历史机遇。进入 21 世纪后,中药学一定会更迅速的发展,中药市场一 定会更加繁荣和规范,中药一定会实现现代化,并真正走向世界,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为 全世界作出新贡献。 第二章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 解说: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都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历代医药人员对此 高度重视。如《神农本草经? 序例》指出:“(药之)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 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认为药物的品种(真伪)产地(土地所出)、采集、贮存(陈新)与其加工 炮制(阴干、暴干及生熟)一样重要。唐代著名医药家孙思邈于《千金翼方》中增列专篇, 其“药出州土”与“采药时节”分别介绍了 510 多种药物的产地情况和 220 多种药物的采收时 节。这些经验和知识,也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不仅临床医生应当了解,中药人员更应熟 知。现代研究认为,以上环节与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至今仍是有待进一步深入 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 中药材的品种 解说:临床治疗和进行实验研究使用中药,其药材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品种来源必须正确。 否则,原有药物的疗效无法保证,还可能对患者造成损害;或使研究结果毫无意义,造成 人力、经费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中药一般来自民间,在文字记载其功效和主治之前,大多 有一个口耳相传的过程。同一品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由众多的人观察应用,并从 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命名,因而出现多种不同的名称。如麦门冬因其根的形状而得名,又 据《吴普本草》记载,根据其常绿的生长特征,又有忍冬、忍凌、不死药三名,再因其叶 如韭叶,而秦名乌韭、楚名马韭、越名羊韭、齐名爱韭与香韭;此外,还有禹余粮、仆垒、 随脂等诸多名称。这就是中药的同物异名现象。仅据《中药大辞典》引用,虎杖等药的别 名多达三、四十种。另一方面,不同的品种,又可能被称为相同的名称,如在《中药大辞 典》中,被称为“过山龙”的品种有 23 种,其中的“土黄连”亦有 20 个品种。在《本草纲 目? 序例》中,也专列了大量“一名二物”、“一名三物”、“一名四物”和“一名五物”的药物。 这又是中药的同名异物现象。 在本草及方剂著作中,一些常用药物的古今名称并不一样。如荆芥、香附,古时分别以 假苏和莎草根为正名。而淡竹叶、木通、青木香等药名,古今所指的品种完全不同,其功 用存在差异。 由于上述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存在,常常造成中药品种的使用混乱,影响了中药 的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和学术交流。 自《神农本草经》起,就十分重视中药材的“真伪”,即品种的正确使用。历代本草学家 为澄清中药的混乱品种,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或训释药名,论述 品种;或详细考察并描述原植物(或动物、矿物)的形态和生长特征;或精心绘制药图,并 辅以“图经”。皆意在阐明中药的名称和实物间的关系。从南北朝至宋代的近 800 年间,各 大型综合本草的作者,还将这方面的工作作为主要的着力点。但由于各种局限,仍存在不 少失误。正如李时珍所说:“(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寇氏衍义之舛谬;谓黄精即钩 吻,旋花即山姜,乃陶氏别录之差讹;酸浆、苦耽、草菜重出,掌氏之不审;天花、瓜蒌, 两处图形,苏氏之欠明。”其后的本草,亦未能尽如人意。 近代以来,借助植物学、动物学等多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大量中药材的品种考证, 保证了绝大多数常用中药的品种正确。但至今仍有不少要做的工作。有关中药材品种的具 体知识,《药用植(动)物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将予以系统介绍。为了确保中药品 种的正确,对临床用药,尤其是科研用药的品种,以及收集民间用药经验时,一定要搞清 其品种来源。使用中药名称时,一定要书写正名。凡《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品种, 必须以其使用的名称为准,避免乱用别名,更不能杜撰名称,造成混乱。 第二节 中药材的产地 解说:除机制冰片、人工麝香、轻粉、升药等极少数的人工制品外,绝大多数的中药材均以天 然的植物、动物及矿物直接入药。这些天然药物的生长或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我国疆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日照、湿度、温差、土质等生态环境因地而异。在某地 区适宜于某些植(动)物的生长,而不宜于另一些品种的生长。即使是分布很广的物种,也 由于自然条件不同,其药用质量并不一样。因此,天然药材大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如黄 花蒿所含的青蒿素,因日照等差异,而使南方生长者明显高于北方。对于这种现象,古人 早有认识。如陶弘景认为“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千金要方》指出“用药必依土地”。 《本草蒙筌》 强调“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为了保证天然药材质量,自唐宋以来, 人们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具有明显地域性,因其品种优 良,生长环境适宜,栽培(或养殖)及加工合理,生产相对集中而产量较大,其质量优于其 他产地的药材。确定道地药材的依据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临床疗效。道地药材的产 区在实践中形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三七原以广西为上,称为广三七或田七(以田 州,即今之百色为集散地),云南后来居上,成为新的道 地药材产区。长时期以来,四川 的黄连、附子、川芎、川贝母,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 ,河南的地黄、山药、牛膝, 甘肃的当归,山东的阿胶,山西的党参,宁夏的枸杞,广东的砂仁,广西的肉桂,江苏的 薄荷,等等,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这些药材习惯上冠以产地名称,如宁枸杞、北细辛、 川芎、秦归等等。 实践证明,重视道地药材的开发和应用,对于确保品种来源正确,疗效安全可靠,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药材消费量的日益增加,有的道地药材已 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因而在积极扩大道地药材生产的同时,进行植物药异地引种及药用 动物的人工驯养,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但必须确保原有药材的性能和疗效,注重科学性, 避免盲目性。如原主产北美的西洋参在国内引种成功,原主产贵州的天麻在陕西大面积人 工培育以及人工驯养鹿、麝,以锯茸取香等,都是较为成功的例子。对于一些产地较广、 传统未形成道地产品的药材,如前述之青蒿,亦应注意其产地与质量的关系。 自 1986 年开始,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并资助了道地药材的研究项目。研究表明:优 良的品种遗传基因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在原因。这种内在因素控制着物种的稳定性、抗病 虫害能力及有效成分合成等诸多特点,是道地药材质优效佳的保证。如甘草有植物甘草、 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等多个品种,而道地品种植物甘草中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的含量,大 大高于其他品种;紫草以新疆紫草和紫草两个品种入药,而前者的色素含量可达后者的 3~5 倍。适合的生态环境及合理的种植(驯养)、采收、加工方法,是形成道地药材的重要 外在原因。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其形态、解剖、生理等方面均有影响,目前 的各种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的生态条件是不一样的,有的还十分严格。一旦生态环境 改变,药材的性状、组织特征和所含成分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影响其药用质量。如川芎为 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而甘肃引种的川芎颇似藁本,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越南产的 肉桂含挥发油可达 6.4%,而国内引种的越南肉桂含挥发油最高只有 2.3%。欧乌头生长在 寒冷气候环境中无毒,而生长于温暖环境中则有毒。人参古时以山西上党地区为道地产区, 由于植被的破坏使之绝迹。栽培、采收与加工技术对四川的附子、江西的厚朴、安徽的牡 丹皮等都有重要的影响。某地引种的阳春砂仁,虽然生长环境较为理想,但由于采收过晚, 加工不及时,并用热水浸烫等不合理方法处理,出现味酸泛甜,质量不合格的教训。合理 规化,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积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珍稀药材品种;加强基础研究,阐明 药材品种、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这对突出中药特色和发展中药事业,意义深远。 第三节 中药材的采集 解说:采集中药,首先要保证质量,兼顾产量和生产成本,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并充分 注意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再利用。药材所含有效化学成分是其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这些成 分的含量高低,因采收的时间和方法不同而出现明显差异。正如《千金翼方》所说:“不依 时采取,与朽木无殊,虚费人工,卒无裨益。”可见,适时而合理的采收,不仅可以保证药 材质量,还往往能增加产量,并有利于保护药材资源。 一、植物类药材的采集 本类药物为数最多,其采收规律最受人们关注。根据前人经验,主要按其根、茎、叶、 花 果实生长发育至成熟期的季节性,分用药部位适时采收。 (一)全草类 以全草一齐入药的草本植物,一般在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初见花时采收。此时是全草生 长最旺盛的时期,茎叶中的有效成分往往含量最高。不用根者,则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 草、青蒿、薄荷、藿香等。须带根使用者,则连根拔起,如车前草、蒲公英、败酱草、白 花蛇舌草等。陈茵蒿等极少数品种,习惯上以幼嫩全草入药,应特殊对待。忍冬藤等茎叶 同时入药的木本藤类药材,其采收原则与全草类相同,也在生长旺盛时割取。 (二)叶类 仅以叶片或带有幼枝的叶片(如侧柏叶)入药的“叶类”药材,大多在将开花至花盛开时采 收 。此时植物生长至极盛,叶中有效成分含量高,药力雄厚,应及时采摘叶片或连枝收割。 如艾叶、荷叶、番泻叶、罗布麻等。但有少数药材例外,如桑叶,相沿在深秋或初冬采集, 习称“霜桑叶”或“冬桑叶”。 (三)花类 花类药材,当然只有在植物有花之时采收。但由于花蕾大多次第形成和开放,所以应分 批次及时采摘。用已开放之花入药者,须即开即采,若采收过时,则花瓣极易脱落,或颜 色衰败,气味散失,质次效差。如菊花、月季花、洋金花、旋覆花等,而红花则要在花冠 由黄转为橙红时采收。部分花类药材必须采取含苞待放的花蕾,如槐花、金银花、辛夷等。 槐花如已开放,其有效成分较花蕾明显降低,不能符合入药要求。辛夷盛开以后,因其来 源植物品种不同,分别称为木兰花或玉兰花等,功用与花蕾有别。蒲黄等花粉类药材,应 在花朵完全 开放后收集 第三节 中药材的采集 解说:(四)果实或种子类 多数以果实入药的药材,应在果实成熟时或将至成熟时采摘(收),如山楂、枸杞、川楝 子等。对于果实先后成熟不一的植物,应分次收集,如瓜蒌。枳实、青皮等以幼果入药者, 应按要求及时采收,不能待其成熟。青皮与橘皮、枳实与枳壳、藏青果与诃子等,其幼果 与成熟果实分别为不同药物者,须各随其宜。容易变质的浆果,如桑椹、枸杞、覆盆子等, 注意在晴天的清晨或傍晚收集将熟者,不必过熟。 以种子入药者,大多在果实成熟后,收集果实或割下果序,置干燥通风处,然后适时脱 粒或经过特殊加工。若同一果序的果实并非同时成熟者,亦应分次摘取成熟部分,再分离 种子。对于果实成熟后,其果壳开裂而易致种子散失者,如牵牛子、小茴香、芝麻等,应 见熟即收。 (五)根或根(块)茎类 根与根茎类的药材一般在早春或深秋采挖。故素有“以二、八月为佳”的说法。前人认为 “(初春)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同时还强调 “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早春时节(阴历二月),植物根茎处于休眠状态,新芽未萌,营养 物质未被茎叶消耗;深秋(阴历八月)以后,多数植物地上部分停止生长,精微物质贮于地 下之根或根茎,故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时采收该类药材,不仅质量优,而且产量高。如天 麻一药,在冬季至次年清明前未长茎叶时挖取者,商品名称叫“冬麻”,其体坚实,色明亮, 质量佳,产量大;在春末后茎苗出土时采收者,称为“春麻”,其体轻疏,色暗多皱缩,质 次而产量低。不过,半夏、延胡索等块茎药材,宜在夏季采挖。 (六)树皮或根皮类 树皮(包括干皮及枝皮)类药材,一般在清明至夏至(4~6 月)间剥取。此时植物生长旺盛, 树皮中贮存和 运输的营养物质丰富,其药材质量较佳;而且因树木枝干内浆汁多,形成层 细胞分裂迅速,其皮易于剥离。如黄柏、厚朴、杜仲等。但以树皮入药的肉桂,则宜在 10 月剥皮,此时桂皮中不仅芳香油含量高,药材质量好,而且是该树皮容易剥取的时期。树 皮类药材大多来源于乔木,因其生长期长,成材缓慢,药用部位又只占全树的很少部分。 因此,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或环剥树皮造成树木枯死的原始掠夺式方法,最好每次纵剥 三分之一的树皮,以保护药源。 根皮的采收原则,与根或根茎类一样,宜在早春枝叶萌发之前,或深秋苗枯或苗萎后采 收,如牡丹皮、地骨皮、桑白皮等。 第三节 中药材的采集 解说:二、动物及矿物类药材的采集 动物类药材的收集,以保证药效,并兼顾容易获得和利于保护资源为原则,一般不具有 明显的规律性,每因品种不同而收集时间各异。如桑螵蛸应在 3 月中旬收集,过时则虫卵 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后 45~50 天锯取头茬茸,过时则角化;金钱白花蛇应在夏、秋季节, 捕捉孵出 1~3 周的幼蛇;制取阿胶的驴皮,应于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而质优;小昆虫类应 在数量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此时因其翅受湿不能起飞, 且可减轻对皮肤刺激(应带上手套)。 ? 矿物药大多随时可以采集。 ? 中药材的采集,既应学习前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又应及时了解当代的研究 成果,尽可能针对不同药物的特殊性。 现代研究认为:生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体内化学物质的积累是不相同的,甚至会 有很大区别。对于植物而言,尤为明显。首先,与生长年限的长短有关:如西洋参根中所 含的人参皂甙,在 1~4 年中,每年递增的幅度较大,第 5 年虽比第 4 年有所增长,但幅度 甚小,故宜在第 4 年后采集。有人测定甘草中的甘草酸,长生 1 年者为 5.49%,2 年者为 6.76%,3 年者为 9.84%,4 年者为 10.52%。其次,随月份(季节)改变而变化:如人参总皂 甙的含量,以 6~9 月份为最高。黄连中小檗碱含量大幅度增高趋势可连续至生长的第 6 年, 而同一年中又以 7 月份含量最高。再次,还与时辰改变相关,如曼陀罗中生物碱的含量, 其叶在早上最高,而根则在傍晚最高。前人要求秋收麻黄,晨摘金银花等,现均证实是非 常合理的。 第四节 中药的贮存 解说: &=&& td=&&&中药材经采集以后,除少数随采随用的鲜品外,一般都要使之干燥或进行初步加工,然 后才能贮存。贮存不当,不仅药材外观差,质量降低,影响疗效,而且还会危害人体。 一、中药贮存常见的变质现象 虫蛀:由于入库的药材附着有害虫或虫卵,或放置药材的房屋、容器及包装用品藏匿或 进入害虫,均可引起害虫繁殖。害虫对植物和动物药材的破坏性很大,或形成蛀洞,或毁 为蛀粉。药材质量严重降低,甚至丧失药性。害虫的残体、排泄物和分泌物还会造成药材 污染。 霉变:在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非常容易造成药材感染,一旦温度和湿度适宜, 即萌发菌丝,分泌酵素,侵蚀药材组织,引起霉烂变质,失去药效,如黄曲霉菌产生的毒 素对人体肝脏还有极强的毒害性。 变色:各种药材都有自身的天然颜色,如贮存不当,或存放过久,其中所含的成分因发 生化学变化,致使其原来的颜色改变,这往往是药材变质的一种征兆。 走油:一些药材因存放过久,温度过高,日光暴晒等原因,会出现变质的“走油”现象。 所谓“走油”,一是指含脂肪油及挥发油药材的油类变质并向外溢出,如柏子仁、核桃肉等; 二是含糖等成分高的药材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如天门冬、牛膝等。 此外,因药物贮存不当引起其化学成分分解或改变,亦可能发生变质。 第四节 中药的贮存 解说: &=&& td=&&&二、中药贮存的时间与药效 绝大多数药材随着贮存时间延长,所含有效化学成分会降低,因而影响其质量。有关研 究表明:益母草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其所含的生物碱,贮藏 1 年后总生物碱含量明显下降, 可由 1%以上,降至 0.4%以下。穿心莲贮存 2 个月时含穿心莲内酯 12.5mg/g,贮存至 22 个月时则降至 6.4mg/g。石菖蒲中的挥发油,存放 1 年会降低约 20%,2 年后降低约 35%, 3 年后降低约 5.0%。所以一般药物不宜贮存太久,用药宜“新”。 一些植物药或动物药鲜用与干后用,其作用的强弱会有差异。如鲜地黄的寒润之性优于 干地黄,其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效尤佳。 但是,前人的经验认为,有少数药物“用药宜陈”。李杲认为:“陶隐居本草言狼毒、枳实、 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须陈久者,其余须精新也。然大黄、木贼、荆芥、芫花、 槐花之类,亦宜陈久,不独六陈也。……新陈之不同,精粗之不等,倘不择而用之,其不 效者医之过也。”(见《本草纲目》序例)此外,临床还习用陈棕炭、陈艾叶等。 上述药物为什么“宜陈”,其贮存多久才为“陈”,至今尚无定论。现代曾有报道:陈棕皮 煅炭后的止血作用较新棕皮好。芫花、狼毒等,可通过贮存起减毒作用。 的有效分是常温 下不易挥发的高沸点挥发油及陈皮甙,久贮之后,不是有效成分的低沸点挥发油散失,其 有效成分含量可相对增加。槐花的止血作用,与其所含鞣质有关,久贮之后,其中的芸香 甙在鼠李糖转化酶作用下,可转化为鞣质;并认为槐花止血宜陈,而用以清肝火,降血压 则宜新,因为芸香甙是降血压的主要有效成分。这些研究,为“用药宜陈”提供了部分初步 的依据,但不能将其理解为贮存越久越好。 第四节中药的贮存 解说: &=&& td=&&&三、中药贮存的注意事项 凡易虫蛀或受潮霉变、变色、走油的药材,应合理加工处理后,才入库贮存。存药的库 房,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免害虫或有害之物进入。贮存期间,应经常检查,注意 调节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注意翻晒或烘烤,必要时进行安全而有效的灭虫处理。容易“走 油”的药材,须合理采购,避免积压,并尽可能贮放于密闭容器中。毒药和贵重药品,应专 人专柜保管,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在具体贮药方面,前人总结了不少简单易行的经验,如人参及动物药材等,与花椒、或 细辛同放,则不易虫蛀。牡丹皮与泽泻共存,则前者不易变色,后者不易生虫。将药置于 石灰缸或谷物中,可防受潮等等。现代先进的贮存技术,更应积极采用。 近年来,在中药材及中成药贮存中采用的新技术主要有: 气调贮藏技术:采用控制氧气浓度的办法,减轻或防止药材变异,以保证所贮藏药材的 质量。如填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可降氧杀虫。或使用无毒材料制成的除氧剂封存技术,在 密封塑料袋中直接吸收其空气中的氧气,达到药材除氧封存,能防止药材霉变、虫蛀或氧 化变质等。 控制药材含水量及贮药环境的湿度、温度的贮藏技术:如应用微波干燥技术、远红外线 幅射干燥技术、太阳能集热器干燥技术、气幕防潮技术(将特制的气幕安装在库房门上,以 防梅雨季节室外的湿气进入室内)及低温冷藏技术等。 直接杀灭霉菌、杂菌和害虫:如采用蒸气加热技术、气体灭菌技术(使用环氧乙烷灭菌杀 虫剂等)、60Co-γ 射线幅射技术、丁香等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杀菌等。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解说:中药材在制备成各种剂型之前,根据临床用药目的,以及贮存、配方或制剂的不同要求, 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尽量满足医疗需要,这些加工处理方 法,统称为炮制。 炮制在古代叫做炮炙、修事或修治。“炮”和“炙”的原义是指用火烧烤肉类食物,后来主 要用于概括火制药物。随着药物加工处理方法的增多,并不限于只用火来处理,因而炮炙 之名便演变为炮制了。在目前,修治一词已不再泛指所有炮制方法,往往局限于概括药物 的纯净、粉碎、切制等不用水火的简单加工整理。 ? 药物炮制与否或炮制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历来对此十分重视,并积 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炮制专著也是较早形成的中药分支学科。宋 代《太平圣惠方》指出:“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 必须殷切注意。”明代《本草蒙筌》又说:“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 则气味反失。”少数毒烈药物的炮制,更是保证用药安全而有效的重要措施。中药炮制学是 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日后将系统学习,本章只作初步的常识性介绍,为学习中药学提 供必要的知识。第一节炮制的目的 解说:不同的中药,由于炮制方法、添加辅料的不同,具有多种多样的炮制目的。前人大多强 调炮制方法和辅料的主要影响,提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等理论。实际上,相同的炮制 方法和辅料,对于不同的药物,其目的不尽一致。而欲达到相同的目的,针对不同的药物 品种, 往往选用不同的方法和辅料。在炮制某一具体药物时,常有几方面的目的,有时极 难区分其主次。为叙述方便,也为了初学者容易掌握,现将炮制的目的归纳如下: 一、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增强药物的某一作用,提高其临床疗效,是中药炮制最常见的炮制目的。如在中药炮制 时,经常要加入一些辅助药料(简称辅料),其具体作用虽然互不相同,但一般均是为了增 效。对于液体辅料来说,更是如此。所添加的酒、醋、姜汁、蜂蜜等,本身就是药物,其 与被拌和加工药物的某些作用之间,存在着协同关系,如蜜炙桑叶、百部能增强润肺止咳 作用,酒炒川芎、当归能增强温通活血作用。不加辅料清炒若干种子药材(如决明子、莱菔 子等),可使其表面爆裂;杜仲炒后不仅胶丝断裂,而且胶质改变,均利于有效成分溶出而 增强作用。将药材切制、破碎等处理,不仅为了饮片外表美观,调配方便,更主要是为了 增大药物与溶剂 的接触面,其有效成分能更快更多的溶出,以使作用增强。 现代研究还发现一些药物经过炮制有利于稳定药效。如含甙类有效成分的药物经加热处 理以后,其相应的酶被破坏或失去活性,可防止甙类水解而避免重要的有效成分含量下降, 如人参、黄芩等。 二、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一些有毒性或明显副作用的药物,如马钱子、天南星、乌头、常山等,不经炮制而直接 生用,即使在常用的有效剂量内,也容易产生毒性反应和副作用。如经过特殊的炮制处理, 可以明显降低甚至消除某些毒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因天南星含有苛辣性毒素,对 口、舌、咽喉等有较强的刺激性,可引起口舌麻木,声音嘶哑,甚至粘膜糜烂和坏死,若 与白矾、生姜水共浸并煮透后,则基本无此毒性。常山酒炒后,其涌吐的副作用减弱。一 般说来,药物的有毒成分也是其主要有效成分时(如巴豆的脂肪油),可在保证安全而有效 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其毒性。如毒性成分并非有效成分者(如天南星、半夏“戟人咽喉”的毒 素),可尽量除去。但有毒中药以前种情况为多,炮制不及,用药不安全;炮制太过,疗效 难以保证。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解说: 三、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使其更加适应病情或扩大应用范围 中药固有的寒热、升降、补泻等性能和功效,在有的情况下不一定完全适合病情的需要, 经过特殊的炮制处理,将这些性能和功效适当地改变,就可以更加与病情相符合。如g莶 草具有祛风湿,通经活络的功效,但性味苦寒,与风湿寒痹不尽相宜,经拌入黄酒蒸制后, 其性偏于辛温,则更能对证。又由于一味中药往往具有数种功效,有时这些不同的功效对 于病证都是需要的,因而对患者都是有利的;而有时其中某一功效不是病证所需要的,因 而对患者是不利的。如将这种不必要的功效通过炮制加以控制,也能更加符合病情需要。 如麻黄平喘,又善能发汗散寒,最宜于外感风寒,无汗而气喘者。对肺热喘急而有汗之证, 其发汗散寒 是对患者不利的。此时,可将麻黄炙用,以降低其温散之力。 药物炮制改变性能和功效后,还可以在原药物的基础上扩大应用范围。如生地黄性寒而 主要用以清热凉血,经蒸制为熟地黄后,变为温性之药,则能补血而治疗血虚证。 四、改变药材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或)制剂 药材大都可以随采随用,不少动植物药使用鲜品疗效更佳。但因产地,季节等因素的制 约,皆要干燥后贮存备用。一般药材都可以采用阴干、晒干或烘烤使之干燥。有的药材则 必须经过特殊的炮制,才能贮存和运输。如马齿苋柔嫩多汁,必须入沸水氵单后才能干燥。 桑螵蛸、五倍子必须蒸制以杀死虫卵或蚜虫。否则桑 螵蛸可因虫卵孵化而失效,而且生用 还有滑肠之弊。 此外,将植物药切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矿物的煅、淬、砸、捣,均是便于制剂和调配。 五、使药材纯净,保证药材质量和称量准确 药材在采收、贮存和销售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及杂质(如肉桂之栓皮枳壳之 瓤等)、砂土甚至变质者,既影响药材质量,又造成称量的不准确。经过修制或特殊处理, 则完全可以避免因此造成的不良影响。 六、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一些药物(如乳香、没药、地龙等)具有臭气、异味或刺激性,患者难于接受,服药后还 易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经过炮制不仅可使作用增强,亦可减少不适反应,其效良 而不致 “苦”口。 第二节 炮制方法 解说: &=&& td=&&&中药的具体炮制方法,历代均有发展,种类繁多,目前习惯分为 5 类,简介如下: 一、修治 1.纯净处理:该类处理,主要目的在于除去药材中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后者如肉桂去 栓皮、枳壳去瓤、麻黄去根节及木质茎等。其具体方法有簸、筛、刮、刷、拣等。 2.粉碎处理:使药材便于调配、制剂或服用。如牡蛎的砸碎、贝母的捣粉、角类药的镑 片与锉粉。具体方法有砸、捣、碾、锉、磨等。 3.切制处理:将药材切为一定规格的薄片、节段或小块,以方便调配、制剂或贮存。 第二节 炮制方法 解说: &=&& td=&&&二、水制 水制是以较低温度的水或其他液体处理药物的多种方法的总称。常用的有淋、洗、泡、 润、漂等。水制的主要目的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或降低药物所含的盐分、不良气味及 毒烈之性。如槟榔润软以便切片及盐苁蓉漂去咸味,吴茱萸漂去烈性等。 水制法中较特殊的是“水飞”:水飞是将不溶于水的矿物或贝壳药材置于水中,反复研磨, 而制取极细粉末的加工方法。可使粉末更加纯净,便于服用和制剂,并防止加工时药粉飞 扬。药物在水中研磨后,细粉混悬于水中,粗粉沉于水底。将含细粉水液倾出,粗粉再加 研磨,最后静置使细粉沉淀,分出,干燥即可。 第二节 炮制方法 解说: &=&& td=&&&三、火制 将药物直接用火加热,或加入少量液体或固体辅料拌炒的方法,均属火制法。主要有: 1.炒 (1)清炒:将药物放置锅内,不加辅料直接翻炒,叫清炒。清炒又有炒黄、炒焦和炒炭 之分。用文火将药物表面炒至微黄称炒黄。用武火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褐),内部颜色加 深并有焦香气称炒焦;至表面焦黑,内部焦黄,但保留原有气味(存性)叫炒炭。清炒的目 的因药而异,或便于粉碎,或缓和药性,或利于煎煮,或增强药效,或改变性能功效。 (2)辅料炒:药物与固体辅料拌炒称辅料炒。辅料有砂、土、米、麸、蛤粉、滑石粉等。 如:砂烫龟甲、蛤粉炒阿胶,可使之酥脆,便于制剂、服用、矫臭矫味及增强药效;土炒 白术、麸炒枳壳,主要在于增效;米炒斑蝥,主要是减轻毒性。 2.炙 以液体辅料拌炒药物称为炙。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液体辅料均有明显的 药效,其拌炒时渗入药材内部,可增强作用、改变药性或减少毒副作用。前者如蜜炙百部、 酒炙川芎、醋炙延胡索、酒制大黄,后者如酒炙常山。 3.煅 (1)直接煅:将某些矿物或甲骨类药材直接置于无烟炉火上煅烧,又称明煅。 (2)间接煅:将质地轻松的植动物药材放于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放于火上煅烧,又称焖 煅。药物煅后可使质地酥脆、或性能功效改变,如明煅牡蛎、石膏、石决明,焖煅血余炭、 棕榈炭。 4.煨 将药材用湿面粉、湿草纸等包裹后置于火灰中烫至熟透的方法称煨。药物煨制的主要 目的是缓和药性、降低毒副作用等,如葛根、生姜、木香、肉豆蔻的煨用。 第二节 炮制方法 解说: &=&& td=&&&四、水火共制 1.淬 将某些矿物药直接煅烧至红后迅速投入液体辅料中,使之受冷而松脆的方法称为淬。 其主要目的是易于粉碎并增强药效,如磁石醋淬。 2. 将药物投入沸水中浸烫并迅速捞出的方法称为。杏仁、桃仁等种子类药材,后是 便于除去非药用的种皮,并破坏相应的酶类而稳定有效成份。马齿苋、天冬等肉质多汁的 药材单后可便于干燥贮存。 3.蒸 茯苓、厚朴蒸后变软,便于切制。白果、女贞子、桑螵蛸等蒸后主要是利于干燥和 贮存。何首乌、生地黄蒸后是为了改变性能和功效。 4.煮 煮的目的不一,如芫花醋煮毒性降低,吴茱萸 甘草水煮可降低烈性。 第二节 炮制方法 解说: &=&& td=&&&五、其他制法 1.制霜:制霜的含义不确定。如巴豆榨去部分油称巴豆霜;将芒硝放入西瓜内,日后在 其外皮上收集的白色粉末称西瓜霜;柿饼日晒夜露后,其外表析出的白粉状物称柿霜。 2.发酵:将药与辅料拌和,置于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利用霉菌使其发泡、生霉,并改 变原药的性能与功用,以生产新的药物品种的方法,称为发酵。如神曲、淡豆豉等的制备。 3.发芽:将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药材用水浸泡后,并继续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使其 萌发幼芽,称为发芽。如谷芽、麦芽、大豆黄卷的制备。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作用 解说:作为中药使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除了医疗用途之外,还具有多种多样的非医疗用途, 古代本草常常将这些作用混列其中。如《神农本草经》称曾青“能化金铜”,《名医别录》 称白青“可消为铜剑,辟五兵”等。对于药学专著来说,这些记载并无实际意义。 这些物质作为药物使用,又有针对人体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目的,如《神农本草经》称乌 头“ 杀禽兽”,目前一些中药书籍称毛莨“杀蛆”或以之作为兽药,则属于后者,实际上也不 是中药学研究的范围。 中药对人体的作用,可能发生有利的效应,亦可能发生不良的反应,在本草文献中,常 将此称为药物的“利”和“害”。同一药物,在人体脏腑生理功能或病理变化需要时使用,能 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其是有利的;而在人体不需要时使用,则往往引起不良反应,其是 有害的。《素问? 脏气法时论》将前者称为五脏所“欲”,并将药物有利的作用统称为“补”; 又将后者称为五脏所“苦”,并将药物的不利作用统称为“泻”。此即一些医药文献中所说的 “五脏苦欲补泻”。原书以举例的方式告诫人们,任何药物,哪怕是名贵的补虚之品,若不 为脏腑所“欲”,就会干扰或破坏人体生理功能,或加剧病理改变,因而不可乱用;相反, 只要为脏腑所“欲”,哪怕是偏性强烈甚至有毒性的祛邪药,只要用之得当,都应该果断使 用。这对纠正人们喜补恶攻的不正确心理,具有积极意义。 药物对人体的医疗作用,习惯上叫做“功效”(或功能)。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则为副作用 或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内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而且 比较轻微,对人体危害不大,一旦停药后多易于消除。副作用的产生,与药物的加工炮制、 配伍 、用法、辨证是否准确、患者体质及禀赋等多种因素均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一种中药 有多种 功效,对于某一证候,其中部分功效是与病相宜的,另一部分功效则与病不宜,可 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而引起副作用。如麻黄最宜于外感风寒,表闭无汗之喘咳。而对肺 热壅盛,汗出而作喘者,其温散发汗的功效,则成为与用药目的相违背的副作用。毒性反 应是药物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的损害,或对正常生理功能的破坏。这种反应由药物的毒 性引起,主要是用量过大或用药过久所致。副作用与毒性反应既有区别,亦有联系,有时 难以截然区分。这些内容,主要见于各药物的使用注意部分,一般又将其称为药物的病证 禁忌。 全面认识中药的作用和特点,合理用药,充分发挥其防病治病优势,尽量避免不利的副 作用,严防发生毒性反应,确保用药安全而有效,这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健康状态下,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正常,并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 着“ 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状态。当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人体后,便会破坏这种协调和谐的关 系,导致邪盛正衰,阴阳气血失常,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等病理改变,发生疾病。针对不同 的病机,使用相应的中药,或祛除病邪,或扶助正气,或协调脏腑功能,纠正阴阳的盛衰, 使机体恢复或重建其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这就是中药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解说:分列专项对中药功效进行系统介绍,是现代中药学有别于传统本草的重要特征。古代本 草将功效与主治混言杂书,不仅影响了本学科的学术价值,也给读者的学习和记忆带来了 诸多不便。随着中医病因病机学及辨证理论的逐渐完善,为中药功效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中药功效认识的深入和功效专项的确立,促进了中药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也使中医学 的理、法、方、药真正成为统一的整体。目前,中药的功效部分,已成为中药学的核心内 容。由于功效的纽带作用,中药的性能与主治、配伍应用等知识得以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中药的功效亦是中药进行现代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学科发展的最活跃部分。因此,各药的 功效内容是学习中 药学时必须掌握的重点。抓住这一核心内容,可执简驭繁。 功效一词,应用历史悠久,但中药功效专项内容的出现,却在明末清初时期。尽管人们 对药物的具体功效,如人参补气救脱、黄连清热解毒等,已十分熟悉,但对其概念的内涵 及总体情况,一直关注不够。故本课程增列本章予以必要的简介,以加深对于这一重要理 论的认识。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解说:一、功效的含义 从认识过程来看,人们在使用药物防治疾病的实践中,较早注意到的是药物所适用的疾 病、症状或证候,即通常所说的主治。早期的本草主要反映了这种认识水平,在药名之后 着重罗列主治的病症名称。如《神农本草经》记载黄柏主治“黄疸、肠痔,止泄利,女子漏 下赤白”。随着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逐步认识这些不同的主治病证或症状,却有着相 同的病理基础,都是由于湿热内盛而引起。再结合中药的药性理论,黄柏性寒而味苦,由 此将其治疗这些病证或症状的功效总结为“清热燥湿。从学习过程来看,则应先掌握黄柏的 清热燥湿功效,其可主治湿热黄疸、泄痢、痔疮等证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分列功效, 是对药物认识的一次飞跃。 由此可见,中药的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况, 是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述形式。中药功效的作用对象主要是人 体的病理状态,这是中药学的性质和形成历史所决定的。其在理论上、内容上和形式上都 有别于其他医药学对药物作用的认识和表述,具有明显的自身特色。 中药的功效虽然是从临床应用中总结的,但反过来又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值得注 意的是,中药的各种功效至今还主要是内服或局部外用的医疗作用。随着中药应用形式和 给药途径的扩大,如青皮注射剂的升压作用等等,已成为中药功效的内容和表述形式中出 现的新问题。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解说:二、功效的分类 中药的功效可分为治疗功效和保健功效两大类。现分述如下: 1.中药的治疗功效 中药的治疗功效,是迄今中药学所论功效内容的主体。由于中药应用经验的积累,主治 范围的增多,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的深入发展,中药的治疗功效体系亦渐趋成 熟,形成了一个由纵向的多系统(如清热、补虚、散寒等)和横向的多层次( 如补虚又分化为 第二层次的补气、补血、补阳和补阴;补气又再分化为第三层次的补肺气、补脾气等)组成 的立体网络结构,成为临床辨证用药的主要依据。 中药的基本作用是祛邪、扶正和调理脏腑功能。因此,中药的治疗功效主要是针对这些 病因而概括出来的。如外因有六淫,则功效就有祛风、散寒、解暑、除湿、润燥与泻火; 其他病因有气郁、血瘀、痰凝、食滞、虫积等,则功效便有行气、活血、化痰、消食、驱 虫与之相应。这类功效能消除病因,可用以治本。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中药功效在层次上的不断分化,正是 为了使药物作用与证候有机地相联系。如热邪可引起脏腑热证、气分热证、血分热证、湿 热证和热毒证等不同热证,清热系统的功效就有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燥湿和清热解 毒的分化。所以,中药的对因功效,实质上主要是针对不同证候的。只有截疟、驱绦虫等 少数功效,主要是针对疾病而不是与具体证候相对应的。 临床的证候,常常是由若干症状表现出来的,在中药的治疗功效中,客观存在一些主要 是针对症状的功效,如麻黄的平喘、生姜的止呕、柿蒂的止呃逆等等。这类功效可以直接 缓和其相应的主治症状,收到治标的目的。临床应用时将这些功效与该药对因治本的功效 (如麻黄的发散风寒、生姜的温中散寒)相联系,或配伍对证之药,可以标本兼治,或急则 治标,这与中医学要求治病求本的整体思想并无矛盾。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解说:2.中药的保健功效 中药的保健功效,包括药物对疾病的预防作用,以及对“未病”状态下人体的养生作用两 个方面。前者,如《本草纲目》所载苍术“除恶气,弭灾l”;后者,如《开宝本草》所载 何首乌“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这些保健功效,不仅客观存 在,而且应用历史远久,是研制各种保健食品和预防药物的主要依据,目前更加受到世人 关注。由于中医药理论和认识方法的特殊性,至今中药学对这方面功效的总结十分薄弱, 内容极少而粗略,有时甚至缺如。这是中药学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人类的生、长、壮、老、已,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药物对人体的保健作用,相对于 精神、饮食及运动等调养来说,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且必须科学合理地使用,不可盲目 夸大药物的保健作用而适得其反。 必须注意,总结药物功效的基础是对其主治病证的临床疗效。这种疗效应该是单味药所 具有的,不能与复方相混淆。功效还应当是直接作用,其与间接效果是有区别的。如黄连 因清热,燥湿,解毒而对湿热痢疾有效,止痢是间接效果,不能视为独立的功效,必要时 可以称其清热燥湿止痢等。 一种药物的功效是多样的,也是逐步被认识的。各药下所列的功效内容,只是当时认为 较重要或较常用的。其记述往往是不完整的,也是可以根据情况予以补充或减少的。作为 教材的中药功效,亦是如此。 对于功效术语的使用必须准确、规范,才能避免使用时的随意性,这将有利于中药学学 术水平的提高和交流。学习中药学各论中的具体药物时,只有抓住功效这一核心内容,并 用中医药理论为纽带,将其性、味、归经等性能,主治病证或临床应用,病证禁忌等使用 注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牢固,融汇贯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 习效果。功效是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性能只是对功效性质的进一步概括,主治和应 用是与功效相对应的适应病证及常见配伍使用的实例。因此,功效既是总结性能的基础, 又是确定应用的依据,掌握了某药的功效,就抓住了该药的肯綮。 记忆功效,首先应理解各种功效术语的含义。从构词特点看,功效术语都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蛇毒的中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