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pe投资成功率率有多少

更多公众号:gh_c2015d1bda27分享原创及优秀的律界文章,专注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及资产证券化法律实务。不定期提供巴基斯坦投资项目信息,兼职经营家族优质大米生意~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全面解析PE投资退出的4种方式与其对比(上),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干货!引入PE投资的10个注意事项,不看太后悔了!
摘要国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全部加起来约3000家,但是中国有近千万家企业,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企业从创业到上市,概率微小。企业经营还有个“死亡之谷”定律,绝大部分创业项目在头3年内死亡,企业设立满3年后才慢慢爬出死亡之谷。
  企业是否需要引入PE投资和什么阶段融资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而定,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自身团队、财务状况、规范性等多种因素决定是否值得去做PE融资,有很多传统行业的企业基本与PE投资无缘。有一点,企业处于上升期是企业股权融资的好时机,而绝非步入困境的时候再想起融资。
  企业与PE机构接触的通用做法:通过中介介绍的居多,但从后续融资成功与否及需要什么资源和背景的机构,是企业老板首先要思考清楚。设定与哪些类型背景的机构进行合作的目标,对后续融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关系与人脉给介绍投资机构,了解哪些机构是企业老板所必须的,融资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续机构除了钱之外的资源利用,才是企业所追求之根本。
  企业估值是引入投资的关键条款,也是多数与企业谈判破裂的原因。国内有些企业融资时候采用招投标模式,价高者得,现在看来大多没有好下场,愿意出高价的机构大多也没啥资源,只是通过对赌等条款去约束企业,一旦遇到业绩下滑及其他不利条件,企业就要为高价引入机构付出代价,假如当初把机构当做战略投资引入,估值按照合理共赢的思路,引入的机构与企业同甘共苦的几率大增。
  在私募资本决定进入一个公司之前,会根据管理层所提供的经营策略勾画出一个核心的企业竞争力,这种核心的竞争力以及对于这种核心竞争力在商业化的运作和实现,就决定了这个企业能否在将来提升它的价值。勾勒出核心竞争力之后,私募资本就会和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一起拟定一个有效的可行的实施计划方案。其实每家公司会有自己的经营策略发展方案。
  但是私募资本往往能够从不同角度给公司提供一些建议,最主要的就是公司管理体制和股权架构的设置,股权架构的合理性决定了未来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如果不能够看到以后一个股权架构提供的法律保障获得足够回报的时候,就可能退出或者重新去做自己能够控制的架构。
  除上述两个关键点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十个方面:
  一、私募股权融资进入阶段
  国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全部加起来约3000家,但是中国有近千万家企业,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企业从创业到上市,概率微小。企业经营还有个“死亡之谷”定律,绝大部分创业项目在头3年内死亡,企业设立满3年后才慢慢爬出死亡之谷。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于项目的甄选应非常严格。
  风险投资/创投企业与PE基金之间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模糊,除了若干基金的确专门做投资金额不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早期项目以外,绝大多数基金感兴趣的私募交易单笔门槛金额在人民币2000万以上,1000万美元以上的私募交易基金之间的竞争则会比较激烈。因此,如企业仅需要百万元人民币级别的融资,不需要寻求基金的股权投资,寻求个人借贷、个人天使投资、银行贷款、高息借款等会更好一些。
  服务型企业在成长到100人左右规模,1000万以上年收入,微利或者接近打平的状态,比较合适做首轮股权融资;制造业企业年税后净利超过500万元以后,比较合适安排首轮股权融资。这些节点与企业融资时的估值有关,如果企业没有成长到这个阶段,私募融资时企业的估值就上不去,基金会因为交易规模太小而丧失投资的兴趣。
  当然,不是所有企业做到这个阶段都愿意私募,但是私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多数企业靠自我积累利润进行业务扩张的速度很慢,而对于轻资产的服务型企业来说,由于缺乏可以抵押的资产,从获得银行的贷款非常不易。企业吸收私募投资后,经营往往得到质的飞跃。很多企业因此上市,企业家的财富从净资产的状态放大为股票市值(中国股市中小民企的市盈率高达40倍以上,市净率在5-10倍之间),财富增值效应惊人。只要有机会,中国多数的民营企业家还是愿意接受私募投资。
  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企业的接洽
  在中国,绝大多数私募交易谈判的发起来自于私募股权投资或基金朋友的推介以及中介机构的推销。
  中国经济周期性特点非常明显,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企业寻求基金、基金追逐企业的现象总是周而复始地循环。一般而言,在经济景气阶段,一家好企业往往同时被多家基金追求,特别是在新能源、医药、环保、教育、连锁等领域,只要企业有私募意愿,企业素质不是太差,基金往往闻风而动。
  在中国当前国情下,专业的投资顾问和执业律师在企业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接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私募基金对于投资顾问、律师的推荐与意见是相当重视的,对于投资顾问和律师推介的企业,基金一般至少会前往考察。这是因为投资顾问和律师往往比较清楚企业的经营特点与法律风险,私募基金在判断企业的经济前景时往往要征询相关意见。
  三、导致私募股权融资谈判破裂的原因
  在中国,私募交易谈判的成功率并不高。以企业与意向投资基金签署了保密协议作为双方开始接洽的起点,能够最终谈成的交易不到二成。当然,谈判破裂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条:
  第一,企业家过于情感化,对企业的内在估值判断不够客观,过分高出市场公允价格。企业家往往是创业者,对于企业有深厚的感情,日常又喜欢读等人的名人传记,总觉得自己的企业也非常伟大,同时现在又有基金上门来谈私募了,更加进一步验证企业的强大,因此,不是一个高得离谱的价格是不会让别人分享企业的股权。但是,基金的投资遵循严格的价值规律,特别是经过金融风暴的洗礼以后,对于企业的估值没有企业家那么浮躁。双方如果在企业价值判断上的差距过大,交易很难谈成。
  第二,行业有政策风险、业务依赖于具体几个人脉、技术太高深或者商业模式太复杂。有的企业是靠政府、垄断国企的人脉设置政策壁垒来拿业务;有的企业技术特别先进,比如最近非常热门的薄膜电池光伏一体化项目、生物质能或者氨基酸生物医药项目;有的企业商业模式要绕几个弯才能够明白做什么生意,千奇百怪。伟大的生意总是简单的,基金倾向于选择从市场竞争中杀出来的简单生意,行业土一点、传统一点的并没有关系。餐饮酒店、英语培训、甚至保健按摩都有人投资,而太难懂、太神秘的企业大家敬而远之。
  第三,企业融资的时机不对,企业过于缺钱的样子吓到了基金。基金永远锦上添花,而不会雪中送炭。很多国内民企在日子好过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做私募,到揭不开锅的时候才想起要私募。基金不是傻瓜,企业现金流是否窘迫一做尽职调查马上结果就出来,财报过于难看的企业基金往往没有勇气投。
  第四,企业拿了钱以后要进入一个新行业或者新领域。有些企业家在主业上已经非常成功,但是突然心血来潮要进入自己从来没玩过的一个新领域,因此就通过私募找钱来玩这些项目。这种玩法不容易成功,基金希望企业家专注,心思太活的企业家基金比较害怕。私募股权基金第一考察的就是企业老板。
  四、签署保密协议仅仅是起点
  一般而言,在找到正确的途径后,企业是不难接洽到基金来考察的。见过一两轮后,基金往往要求企业签署保密协议,提供进一步财务数据。
  保密协议的签署仅表明基金愿意花费时间严肃地考察这个项目,私募的万里长征才迈出第一步,本身不是一件特别值得庆贺的事情。在这个阶段,除非企业家自己无法判断应当提交什么材料,请专业融资顾问帮忙判断,否则企业仅仅只提供一般的材料,会造成继续进行的难度。
  多数情况下,签署的保密协议以使用基金的版本为主,在把握保密协议的利益上,一般坚持以下要点:
  第一,保密材料的保密期限一般至少在3年以上;
  第二,凡是企业提交的标明“商业”字样的企业文件,都应当进入保密范围,但保密信息不包括公知领域的信息;
  第三,保密人员的范围往往扩大到基金的顾问(包括其聘请的律师)、雇员及关联企业。
  五、企业是否请专职融资财务顾问
  对企业融资财务顾问(FA)正面的评价与负面的口碑都很突出。FA不是活雷锋,企业聘请融资顾问的服务佣金一般是私募交易额的3~5%,部分融资顾问对企业的股权更感兴趣。
  融资顾问最关键的作用是估值。但是国内多数的融资顾问给人感觉更象个“婚介”,专业性较差,特别是融资顾问做的财务预测往往被基金嗤之以鼻。尽管如此,如果企业自我感觉对资本市场比较陌生,请较有名气的融资顾问的确有助于提高私募成功率,企业为此支付融资佣金还是物有所值。
  六、关于支付佣金
  企业在私募成功在望时,经常会被私募投资者暗示或明示要支付给这个项目上出过力的人佣金,企业多数感到困惑。
  私募交易就象婚姻,一开始认识要有缘分,但是最终能够牵手是要克服千难万险的。由于业内惯例是基金作为投资人一般不会支付任何佣金,如果此次交易没有请财务顾问,企业在交易成功后对此次交易贡献较大的人或者公司支付2-3%的感谢酬劳,也为情理所容,但是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绝对避免支付给交易对方的工作人员—基金的投资经理,这会被定性为“商业贿赂”,属于不能碰的高压线;
  第二,建议将佣金条款写进投资协议或者至少让投资人知情。佣金是一笔较大的金额,羊毛出在羊身上,企业未经过投资人同意支出这笔金额,理论上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七、关于融资顾问
  私募交易的专业性与复杂程度超越了95%以上民营企业家的知识范畴与能力范围。企业家如果不请融资顾问自行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商洽融资事宜,除非该企业家是投资银行家出身,否则是对企业与全体股东的极端不负责任。
  一般而言,企业在签署保密协议前后,就应当请融资和法律顾问介入。常见的做法是求助于企业的常年融资顾问,但是中国合格的私募交易融资顾问太少,自己的常年融资顾问碰巧会做私募交易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建议聘请这方面的专业资深融资顾问来提供指导。私募交易属于金融业务,因此,有实力的企业应当在中国金融法律业务领先的前十强律所中挑选私募顾问。
  八、关于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是一个企业向基金亮家底的过程,规范的基金会做三种尽职调查:
  1、行业/技术尽职调查:找一些与企业同业经营的其他企业问问大致情况;如果企业的上下游,甚至竞争伙伴都说好,那基金自然有投资信心;技术尽职调查多见于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技术行业的投资。
  2、财务尽职调查:要求企业提供详细财务报表,有时会派驻会计师审计财务数据真实性。
  3、法律尽职调查:基金律师向企业发放调查清单,要求企业就设立登记、资质许可、治理结构、劳动员工、对外投资、风险内控、知识产权、资产、财务纳税、业务合同、担保、保险、环境保护、涉诉情况等各方面提供原始文件。
  九、关于企业估值的依据
  企业的估值是私募交易的核心,企业的估值定下来以后,融资额与投资者的占股比例可以根据估值进行推算。企业估值谈判在私募交易谈判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这个门槛跨过去了,只要基金不是太狠,比如要求回赎权或者对赌,交易总可以做成。
  总体来说,企业如何估值,是私募交易谈判双方博弈的结果,尽管有一些客观标准,但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判断。对于企业来说,估值不是越高越好。除非企业心这轮私募完成后就直接上市,否则,一轮估值很高的私募融资对于企业的下一轮私募是相当不利的。很多企业做完一轮私募后就卡住了,主要原因是前一轮私募把价格抬得太高,企业受制于反稀释条款不大好压价进行后续交易,只好僵住。
  估值方法:市盈率法与横向比较法
  1、市盈率法:对于已经盈利的企业,可以参考同业已上市公司的市盈率然后打个折扣,是主流的估值方式。市盈率法有时候对企业并不公平,因为民企在吸收私募投资以前,出于税收筹划的需要,不愿意在账面上释放利润,有意通过各种财务手段(比如做高费用)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估值就要采取其他的修正方法。
  2009年以前,市盈率一般在5—10之间,今年则突飞猛进,市盈率上升到15左右。目前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16.9,和私募市场的市盈率基本持平,这对于私募来讲风险较大,这是私募基金的CEO注意风险的主要依据。(注,2014年PE投资大多在10倍以下)
  2、横向比较法:即将企业当前的经营状态与同业已经私募过的公司在类似规模时的估值进行横向比较,参考其他私募交易的估值,适用于公司尚未盈利的状态。
  十、签署了投资意向书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
  双方在企业估值与融资额达成一致后,就可以签署投资意向书,总结一下谈判成果,为下一阶段的详细调查与投资协议谈判作准备。
  投资意向书其实只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法律文件,声明除保密与独家锁定期条款以外,其余均无约束力。签署投资意向书是为了给谈判企业一颗定心丸,使得其至少在独家锁定期内(一般为2个月)不再去继续寻找白马王子,专心与该基金独家谈判。签署投资意向书以后,基金仍然可能以各种理由随时推翻交易,投资意向书获得签署但最终交易流产的案例比比皆是。
  不同私募基金草拟的投资意向书详尽程度也有很大不同,一些基金公司的已经很接近于合同条款,在所投资股权的性质(投票表决、分红、清盘时是否有优先性)、投资者反摊薄权利、优先认购新股权、共同出售权、信息与检查权、管理层锁定、董事会席位分配、投资者董事的特殊权力、业绩对赌等诸方面都有约定。尽管这些约定此时并无法律效力,但是企业日后在签署正式投资协议时要推翻这些条款也非易事。
5175゜13187゜22629゜32179゜41691゜51256゜6785゜7628゜8537゜9458゜10
69012゜132028゜231997゜331738゜430458゜529506゜628969゜727745゜825887゜923455゜10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经过“百团大战”的野蛮生长,未来直播平台必须着力寻求差异化,打造优...
美图唯一值得夸耀的是海量用户,但广告、硬件销售等变现方式的规模却怎么也上不去,广告...
中国有10%的人天天扫描别人用什么牌子,54%的人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购买名牌的能力和决心比欧洲和美国...决定PE投资成败的八大要素--百度百家
决定PE投资成败的八大要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失败的必然性或许能够预计,然而,成功的偶然性却很难估量。正如业内流行的一种说法,投资是一门艺术,本身的不确定性才是PE行业魅力所在。
PE机构如何慧眼识珠,在众多的投资机会中精准甄别出最具投资价值的项目?在做尽职调查的过程中,根据过往的投资案例,我总结了决定PE投资成败的八大要素:
就PE机构而言,需要从如下三大方面做好功课:
第一,PE机构要善于做减法,打造专业化的投资能力。目前,国内PE机构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大而全”的机构,这类机构往往不分行业、领域,从项目本身出发,只要被投标的存在投资价值就会投资;另一种是“小而精”的机构,这类机构往往只围绕两三个行业进行筛选。我认为,未来PE机构的竞争将是专业水平的竞争。围绕熟悉的领域进行布局,培养专业化的投资团队,积累细分领域投资经验,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行业,从中筛选出最具投资价值的标的。说白了,投资机构也需要“赚自己能看得懂的钱”,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二,PE机构要有政策敏感性。业内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做投资一定要每天看《新闻联播》,听党话,跟党走。虽是一种有趣的说法,其中却不乏道理。说到底,这句话的意思无非是PE机构要有政策敏感性。对于政策导向支持的行业,要深入挖掘投资机会;对政策限制的行业,一定要小心谨慎。当然,有时候政策大力支持的行业,也容易引起社会资本一窝蜂涌入,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对此,PE机构也需要保持冷静、客观。
第三,尽职调查工作要深入,不能走马观花。PE机构到项目现场,主要围绕团队、管理、技术、市场、财务等五大要素展开尽职调查。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考察,毕竟,投资主要是投人,对公司实际控制人以及核心管理团队的尽调工作切不可忽视。比如目标公司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高,但是董事会形同虚设、董事长一言堂,这样的企业“投不投?怎么投?”等问题,都需要仔细考量。
就项目所处行业而言,PE机构需要重点关注如下两方面内容:
第四,精确理解被投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及未来变化趋势。比如LED行业在2010年前后几年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乾照光电上市后,红杉一度实现账面浮盈20倍。在巨额浮盈的刺激下,各路社会资本纷纷涌入LED行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LED照明应用端,就出现了4000余家企业;与此同时,在造富神话的刺激下,LED行业也备受PE追捧。然而,市场瞬息万变,投资环境很快便发生了巨大变化——投资后,企业业绩下滑,IPO进程不得不暂时搁浅,众多PE机构纷纷折戟LED产业。可见,如果投资前对行业没有进行前瞻性研究,不能对行业发展阶段及未来变化趋势有精准的掌握,再好的团队,再好的公司也难有大的作为。
第五,深入研究被投企业所处的产业链。PE机构对被投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全面分析,分析的角度包括上下游的谈判能力,上下游行业的发展趋势。比如某企业是为产能过剩的钢铁产业供货,下游驱动力正在逐渐萎缩,那么对这类企业的投资需要十分慎重。
就被投标的而言,PE机构需要从如下三方面做好尽职调查:
第六,就被投企业而言,打铁还需自身硬,最核心的指标是成长性。投资是为了未来而投,因此,被投企业未来是否具有持续的成长性至关重要。要想了解被投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成长性,需要搞清楚如下几个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被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其次,需要弄明白“企业的技术储备、订单储备、市场开拓前景、管理团队水平如何?”;最后,需要理清晰“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何?”。事实上,与VC投资不同,PE投资的标的大都具有较为清楚的盈利模式,盈利预测的依据相对而言也更加准确,比如看看企业储备在手的订单情况,增长态势,未来一年的盈利数据也就有了判断基础。
第七,高度关注管理团队。正如资深创业投资人陈玮所言,“项目投资后,由于各种条件不断变化,一些企业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但那些最终影响企业生存的问题,90%以上都和管理团队紧密相关。”美国首家风投公司——美国研究发展公司的创业者也曾说过:“我更倾向于一流的创业团队有二流的想法,而不是一个二流的创业团队有一个一流的想法。”众多成功的投资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创业团队,可见,团队对PE投资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准备地判断管理团队呢?与财务数据、市场占有率等硬性指标不同,看人、识人没有精确的数学公式,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总结过往的投资案例,我发现成功的管理团队大都具有如下几大共性:首先,格局要大。格局大的管理团队更具有凝聚力,凝聚力强了,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干劲都会大大提升。如果某项目为夫妻店,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大股东一言堂,甚至大股东占款现象严重,那么,对这类项目的投资一定要谨慎;其次,要足够专注,耐得住寂寞。创业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管理团队需要足够专注,“一根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比起轻易动摇的人更容易获得青睐;最后,管理团队要与被投企业的风格相匹配。比如,A公司明明是一个崇尚创作力的文化传媒企业,那么,管理团队的风格就要与传统制造业推崇的精细化管理有所区分。否则,创作型团队也如同传统企业一样按部就班,朝九晚五,那么,创造力的发挥必然会受到束缚。
第八,厘清技术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技术性公司,动辄数十项发明专利,技术国际一流,独占鳌头。然而,投资人需要明白的一个道理是,技术不等于市场,我们投资的是一个企业而不是某研究机构。过度沉迷于技术,脱离了商业应用的基础,对被投企业而言未必是个好事。
PE投资是可以总结出方法论的,经验的总结,阶段性的领悟非常重要。然而,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投资人很难练就一双慧眼,获得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去年年底,我所参加的某次投资复盘分析时,大家开玩笑说:“所有出了问题的项目,都如项目组此前预测一样,风险全面爆发了;而动辄赚了十几倍的成功的项目,则是以一种匪夷所思的原因而最终获得成功。”说白了,失败的必然性或许能够预计,然而,成功的偶然性却很难估量。正如业内流行的一种说法,投资是一门艺术,本身的不确定性才是PE行业魅力所在。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作者:YOYO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2075
热门文章HOT NEWS
考虑事物虚幻的形式,远比考虑它们真正形状更重要,因为只有它们,...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PE投资成功案例都有哪些?
为您推荐:&&
PE投资成功案例都有哪些?
作者:88财富网&&&&&&&&
来源:招财猫理财学院&&&&&&&&
阅读量:422&&&&&&&&
PE投资经典案例:& 1.阿里巴巴: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7年回报71倍;& 2.YY:2012年多玩YY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7年回报112倍;& 3.聚美优品:2014年5月聚美优品在纽交所上市,4年回报600倍。PE即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是指投资于非上市股权,或者上市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 。PE投资门槛:& 通常基金规模在5亿元以下的,投资门槛一般100万起;基金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投资门槛1000万元较为常见。(现在股权众筹投资产品投资起点下降到10万起)。投资期限:一般5年。投资收益:过去5年一线PE基金的平均年化回报率为32% 。私募股权基金通常采取有限合伙制的形式。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由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一部分合格投资者共同成立一个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基金主体。LP:有限合伙人,即投资者,以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GP:普通合伙人,即基金管理公司,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行业现状与分析:& 1.受连续降息、市场资金充沛的影响,集合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持续下跌,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仅8.33%。阳光私募受股灾影响,多只知名阳光私募清盘。& 2.PE基金投资创业、成长、扩张等非上市公司,通过IPO、并购、转让、管理层回购等方式退出,获得高回报。 & 3.过去10年不从事与房地产相关的行业很难实现大的财富增长;必须寻找一个新发力点既能解决货币的去处,又能化解通货膨胀,解决下岗失业还能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 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着眼点就是现实股权和股票市场的超级繁荣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工业化进入中后期,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创新,不断健全市场机制 新一届政府有看共识,资本市场是牵引经济转型,推动新兴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加油站。 & 5.当前中国市场趋势是金融创新,PEVC无疑是顺应市场趋势变化的重点投资领域。中国从无房不富进入无股权不富时代!& 88金融超市温馨提示:了解更多热点资讯和理财分析,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科创金融。& 免责声明:本文章与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88金融超市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到版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删除其内容。)
1000个起投
最高可以使用8888元88币
400-165-1818
关&注&我&们
共享理财乐趣
扫一扫下载理财APP
友情链接:
400-165-18189分钟看懂PE投资的逻辑--百度百家
9分钟看懂PE投资的逻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常见的经济周期:好的投资往往都是踏准了一波浪潮,是要带动经济浪潮发展的。
常见的经济周期:好的投资往往都是踏准了一波浪潮,是要带动经济浪潮发展的。
?PE投资的逻辑
我们进行PE投资的逻辑是:首先基于宏观,定出大方向,大的策略定了再去选哪些行业是好的;同时哪些行业适合自己,在好行业基础上再去选公司。
宏观经济包括:人口、自然环境、资本、技术和资源。
比如以色列的面积很小,就不能投资源主导型的项目,所以以色列会产生创业创新型的项目比较多。
宏观经济中,我们要重视经济周期。比如我们要判断在2012年前后,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在哪里。
一般经济学家将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循环往复。其实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不会被人为操控的,越是众多人参与的事情,规律越会发生作用。
常见的经济周期:好的投资往往都是踏准了一波浪潮,是要带动经济浪潮发展的。
比如看人口,我们能分析出哪些行业适合投。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从1950年的正金字塔到2000年逐步平滑;2050年趋向倒三角,其中有意思的趋势表明70岁以上的女性会越来越多。
这意味着一定要发展机器人产业、医疗服务、健康,总之和老年人产业相关的都要发展起来,意味着中国未来男女比例可能会失衡。
把美国和日本放在一起做比较。
美国的特点有三个:
●第一是注重创新
我发现美国用的互联网方式与中国不同:美国人是用互联网把能解决问题的人聚在一起,让问题高效解决;中国是用互联网改变商业,把赚钱的生意变得更简单。
所以美国的创新公司很多都是小公司,视野、创意和我们是不一样的。但我对中国,特别是80、90后的发展是有信心的。因为我们刚满足温饱没有几天,所以赚钱的事情对我们太重要了。
比如60后,还体验过吃不饱的日子,而现在他们还是消费和企业管理的主流人群,所以要允许老一代企业家做些直接和钱相关的事情。80和90后生活在非常好的环境下,他们有机会思考如何改变世界,有更高的视野。中国的未来在他们身上。
●第二是资源禀赋
我踏上美国土地的感觉是:这里就像个少女。很多自然资源还深藏地下,处于没有被开发,年轻有活力的状态。但与之相比中国很多自然资源已经被过度开发了。
●第三是全球视野
近代美国一直是全球强国,所以培养了他们的全球视野。中国人创业很多人没有这样的视野,现在也开始有了。
美国天使和风险投资比较成熟,正因为有创新、资源和全球视野的组合,所以很多早期的天使投资才如此蓬勃,包括马斯克可以做国家航天局要做的事情。
对比日本,先天资源不如美国,土地面积小人口老龄化,但医疗服务、养老很发达。我们的养老社区就是在和日本学,未来中国的大健康和养老、医疗服务很可能会和日本很像。
亚洲人比较压抑,所以日本的文化产业,包括电影、电视剧、动漫很发达。中国也是如此,有闲人,也有压抑的情绪,所以文化创意产业也有前景。
中国现在正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时代转型,制度红利、资源红利、人口红利驱动变成技术、资本、市场和全球驱动。
对于制度红利做一下说明。
去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红利,现在制度红利能否延续取决于政府是否想得通。医疗、教育、银行、航空、基础设施这些领域如果被释放,充分市场化,还有一波政策制度红利会被释放出来。现在是不知道,但是有机会。政府的决心和力度还需要观察。
中国会不会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在美国问过一位获过诺奖的经济学家。他的答案是不会。取决于两点:一是尚未释放的制度红利;二是经济增长的方式。比如依赖房地产等资源导向的模式要下大力气改变。
●技术驱动:
我想说明下中国的复制模仿的问题,这是个发展阶段的问题,模仿也是最快的学习。日本德国也是要走过这条路的。
●市场驱动:
中国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欧洲、日本、韩国二线品牌现在都想进入中国市场,影响力很大。
●资本驱动:
中国国内民间钱是不缺的,我们的课题应该是资本与转型如何结合?当具有更高视野的时候,做到世界领先程度的企业,应该去尝试做全球化布局。一定要去做,即使交点学费。全球化布局是必然趋势。中国一定不会永远把制造业放在国内,成本会越来越高。未来要么制造业会离市场更近,要么会选择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另外,把资产放在海外一部分,也是个避险工具。
●PE选行业的指标:
a.市场容量:一般投资一个行业,市场容量一般在100亿左右,如果行业要出一家上市公司,至少市场容量30个亿起步。
b.市场增长率:要明确行业增长处在哪个阶段。阶段不同,成长力不同,投资策略也会各不相同。
c.市场竞争格局:市场中有多个竞争者,那就是指数增长行业,如果是仅此一家,那就是技术创新型的行业。
我想先讲下对未来的展望,再回到最现实的消费领域。吴军的《浪潮之巅》,推荐大家看。对于浪潮解释得很到位。
●浪潮的定义有三点很重要:
★不可逆转的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革命的颠覆式的机会;
★持续时间长达二十年以上。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互联网、大数据都是如此,接下来的浪潮就是大数据。硅谷的代表就是谷歌,中国的百度。
大数据不等于大量数据,但首先是体量大,其次是数据类型要素多,再次是价值密度低,最后是数据处理快速。
大数据带来的变化是机器智能,未来所有公司都应该是大数据公司。
在刘强东和吴晓波的节目中,刘强东提到京东从下单到拿到手最快可以做到7分钟,就是用大数据。因为依靠数据积累我就知道小区周边应该会有人下单,这样可以在周边仓储相应的产品,下单后就可以第一时间送达。本质是靠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靠逻辑推理。
在百度知道中,有7700万条关于吃有关的问题,根据哪个地区热搜哪些词,就可以做出吃货地图。比如肉夹馍、凉皮就在陕西。
原来做民意测验,需要人工收集数据,现在是根据上网习惯做出的大数据预测,信度更高,更简便,更准确。
人工智能的核心也是数据分析而非经验分析。其实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最大差异是人类有逻辑分析和判断,机器计算是黑匣子,没有中间过程。
现在的机器智能是单一化智能,比如扫地机器人。我们想象的机器人可能是阿童木这样的人形机器人。但实际上可能是非人形的,比如无人驾驶。
医生、律师、司机、快递员这些某一细分领域,机器是会比人强的。但人类的想象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还是很难被机器替代。综合性的人工智能现在还处在研究阶段,单一化智能是,我建议大家如果关注人工智能领域去投可以主要考虑的。
?新消费趋势
●趋势一:品牌时代到来。基本生活消费品过剩,代表个性化生活方式的品牌更加凸显;
●趋势二:O2O的融合,表现就是线上主动拥抱线下,比如阿里投入283亿携手苏宁云商;
●趋势三:品类销售向生活方式销售转变。比如诚品书店,场景化而不是生活品味化的消费。去到场景不是为了满足生活需求,而是场景本身生活化。
●趋势四:从物质消费上升到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比如马拉松、电影消费的上涨。
经济发展开始从短缺经济到追求生活品质。服务中产阶级即轻奢消费群体的理念开始涌现。
这是与重度奢华相比较的,原先奢侈品消费的是豪车、房子和高端奢侈品牌,但这些奢侈品牌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中国会从中产阶级,有品位、有情感、有创意的轻奢消费开始崛起。
我们在消费领域的投资逻辑就是以轻奢消费为主,包括新生活方式的消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用产业布局的方式投项目。当行业有相关性,消费有共同目标人群时,投的项目介绍彼此认识,自然而然就会有合作。
●经济转型中的新面孔
我们认为传统经济也是有机会的,如果完全转成消费主导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完整,欧洲的危机可能会出现在我们身上。美国也在讲制造业的回归,特朗普的异军突起也是迎合了美国蓝领工人的喜好。
但做制造业投资,需要站在一艘前进的船上。比如行业自然增长20%,你自然也能增长20%,只是你如果聪明一点,能做到25%。但如果你站在一艘不动甚至后退的船上,可能很辛苦都没法做到5%。
一个企业家,选择了什么行业,有的时候可能是有命数的。
我遇到过一家传统企业,有30亿的年销售额,也很辛苦地做并购,做全球化布局,但净利润1个亿就很好了。另一家做医疗器械销售的,年销售额3.8亿,但利润就有1.2亿,两家对比,企业家的辛苦程度是没法比的。但放在资本市场上议价能力也是不同的,这就是站在了不同的船上。虽然传统企业的领导者可能更努力,管理能力更强,但站的船选错了也很可惜。所以做制造业投资布局,就是要选择那些未来依然有增长动力的领域。
●新材料:
这是制造业下一轮很关键的增长点。传统制造业大部分做得好的都是加工制造业,比如大部分汽车部件是中国制造的,但原材料大部分进口。制造业发展是从加工到模具再到设计,但最重要最难得是原材料、新材料。新材料领域的优势建立才能标志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
●医疗器械:
我觉得医疗器械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行业,和大健康这样的新经济类型不是太相同。这个领域中国近20年复合增长率21.3%,世界也有20%左右。在全球经济最不好时候,这个领域也是逆周期增长的,空间很大。医疗器械行业是有细分的,有一部分可以做成长期投资,一部分只能做成熟期投资。划分的标准是可以看我国的进出口数据,这个细分领域是贸易顺差还是逆差,成长期的如光学射线仪器、内窥镜,我们还需要进口,我们做的就是进口替代的机会。
●医疗服务:
就民营投资机构本身而言,不要投综合医院,可以投专科医院和连锁医院,如美容、中医这样的连锁机构,骨科、妇科这样的专科医院。
另一种医疗服务就是O20类的。未来会出现专业的医疗信息搜索平台。
医疗服务本身的痛点有很多。但移动医疗和远程诊断方面还有诸如多点执业(法规)、电子病历(数据)和医疗系统的障碍。
我的建议是可以考虑投资医疗资源独立化这个领域。过去好医生只能归属于一个医院。未来会出现更多比如张强医生集团这样的机构,医院将变成一个场所,而医生成为独立的资源。医生可以到更多地方做手术,不会形成现在好医院永远人满为患的局面。
1)股权结构
新经济创业的企业,股权大部分都是分散的。所以投新经济时我们会注重是否创业者会分散股权,但是管理层还是要保持一些股权。比如万科,主要就是股权问题没有解决好,管理层股权过低也是有问题的。
2)历史沿革
主要出现在成熟项目投资中。比如国有股转让、假外资的问题。早期项目没有这样的问题。
3)团队背景
最重要一点是团队要统一价值观。有的项目看起来团队结构非常好,能力强,但整个团队在之前没有共事过,价值观如果不一致,当企业遇到一点困难时,就会有争议。所以做早期投资,不能过于简单看表面,必须和创业团队每个核心成员聊天,感受他们对企业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基本判断的默契程度。
4)行业地位
比如市场占有率很高,但行业利润很低,那也不太值得投资;比如品牌溢价能力,如果只能拼价格,品牌溢价是无法体现的。
再比如上游要求现款现付,下游又是先货后款,现金流就会非常紧张。对于现金流比较紧张的企业,我们向来是比较谨慎的。对于传统企业,我们会关注现金流,关注大股东占款。
关于我们:
孙春光 学历: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保送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 。
现担任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EMBA联盟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左右逢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中关村众筹联盟发起单位之一、监事长单位;磁云科技合伙人;北京淳信长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中信资产旗下PE共管平台);京沪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合伙人;EMBA联盟创业孵化器合伙人;金刚偶巴创意韩餐合伙人;常州火红基金合伙人;南京亨通伟业基金合伙人;博雅金科基金合伙人(筹建);飞常酷无人机合伙人;爱投(ITOU)高管会创始发起人;IT高管会创始发起人;陈香梅公益基金会天使荣耀基金理事。在IT行业工作多年,曾任北京智网能达董事总经理,北京海创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支持),香港上市公司高阳科技(00818)全资子公司技术总监,瑞博强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部门经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664
阅读:1097
热门文章HOT NEWS
考虑事物虚幻的形式,远比考虑它们真正形状更重要,因为只有它们,...
娱乐资本论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江信托兑付危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