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天气预报巿农村人囗平均年收入多少钱

2015年山东德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69元-三农信息网
当前位置:
> 2015年山东德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69元
2015年山东德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69元
  日前,德州市统计局发布2015年农村经济形式分析。统计显示,2015年德州市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总产值达639亿元,可比增长4.7%;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
  日前,德州市统计局发布2015年农村经济形式分析。统计显示,2015年德州市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总产值达639亿元,可比增长4.7%;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增加值达307亿元,可比增长4.7%;全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69元,同比增长9.6%;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粮食生产整体稳定  夏粮丰收,秋粮将延续夏粮增收的好势头。统计显示,2015年德州夏粮播种面积778.8万亩,同比增长1%;夏粮总产达419.8万吨,同比增长1.2%;夏粮亩产为539.1公斤,同比增长0.2%。全市秋粮种植面积784.3万亩,同比增长3.2%;秋粮总产量达466.6万吨,同比增长2.9%。秋粮亩产595公斤,同比下降0.3%。  棉花种植面积减少  棉花生产受价格、质量、种植成本等因素影响,德州棉花种植面积继续减少。现在种棉没有比较优势,种棉占用大量人工,种棉收益下降,很难维系农民的种棉热情。在比较效益下,不少棉农改种粮食或者其他经济作物。统计显示,德州棉花面积66.8万亩,比上年减少14.7万亩,下降18.1%;棉花总产67万吨,比上年减少18.7万吨,下降21.8%;亩产100.3公斤,比上年减少3公斤。  油料种植创新高  2015年全市油料种植面积达8.2万亩,同比增长12.9%;总产达23920吨,同比增14.6%;油料亩产293公斤,同比增长1.5%。其中,花生种植面积为5.95万亩,增长10.4%;花生总产18253吨,增长13%;葵花籽种植面积1.21万亩,增长20.9%,总产5649吨,增长21.4%。  蔬菜及果用瓜种植较为稳定  2015年以来,德州紧紧围绕以无公害蔬菜生产为重点,以产促产,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促进蔬菜产业化进程。从全年预计统计看,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56.9万亩,比上年减少0.8万亩,下降0.5%;蔬菜产量586.3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增长0.4%;亩产3736公斤,比上年每亩增加33公斤,增长0.9%。果用瓜类种植面积为9.9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增长12.7%;果用瓜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加5万吨,增长16%;亩产3876公斤,比上年增加111公斤,增长3%。蔬菜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品种繁多,机械化操作比较困难。特别是设施蔬菜生长在大棚内,对作业机械的要求较高。另外,德州是粮食生产大市,老百姓普遍认为粮食种植机械化程度高,较种植蔬菜节省人工成本,这也是目前德州蔬菜面积较为稳定的主因。  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2015年德州加快果业、花卉种苗产业集群发展,提高果业、种苗花卉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整体效益。同时严把种苗质量关,突出选用乡土、生态、防护效益高的树种,不断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林率。2015年德州市计划完成造林面积20万亩,其中鲁冀边界防护林工程造林8万亩,其他成片造林12万亩,总植树2500万株。截止目前,德州造林总面积达到564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达到104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到3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近35%。  家禽养殖经历考验,生猪生产持续低迷  自年初至一季度,受生猪和禽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以及饲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虽然从2015年五月下旬开始,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但是养殖效益不明显。从统计数据看,2015年以来全市畜牧业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统计显示,2015年全市各类畜禽肉类总产量为67.9万吨,同比下降5.5%。生猪存栏377万头,同比下降6.1%;猪出栏580万头,同比增长0.3%,扭转了年初出栏下降的局面。受奶价、市场销售下滑的影响,德州肉牛存出栏和奶牛存栏均呈下降趋势。统计显示,2015年肉牛存栏104万头,同比下降26%,其中奶牛存栏11万头,同比下降0.3%;肉牛出栏66万头,同比下降35%;牛奶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1.6%。受盛夏肉类消费处于淡季,羊肉价格也在不同程度下降,对羊肉生产有一定影响,2015年全市羊存栏163万只,同比下降15%;羊出栏169万只,同比下降24%。受年初以来鸡蛋、鸡肉价格的低位运行,导致养殖户积极性下降,减少养殖量。2015年全市肉鸡存栏2416万只,同比下降3.8%;出栏9500万只,同比下降6.7%;禽蛋产量413万吨,同比下降2.6%  水产品产量平稳健康增长  2015年以来全市渔业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抓好标准化池塘建设、技术培训指导、渔用物资检查等工作,推进春放春管,夏季加强投喂管理,渔业经济平稳发展。从市水产办获悉,全市实现水产品养殖面积19万亩,同比增长5%;水产品产量7万吨,同比增长6%。主要品种产量为鲤鱼15829吨、草鱼10045吨、鲫鱼3360吨、鲢鱼6481吨、鳙鱼3525吨、罗非鱼(工厂化)113吨。德州优势产品有齐河黄河鲤鱼、黄河甲鱼,禹城优质草鱼,德城罗非鱼,夏津锦鲤等优势产品,乐陵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临邑兴隆镇田口的水蛭和姜家村的泥鳅等。  土地流转面积小幅增长  土地的安全和流转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5年统计结果显示,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63.3万亩,同比增长1.3%。其中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有19.5万户,面积有136万亩。全市土地流转后主要用于种植、畜牧、林业、渔业等多个行业,其中,用于种植业的144万亩,同比增长8.4%;用于畜牧业的3.6万亩,同比下降59%;用于林业的10万亩,同比下降7.4%;用于渔业的0.55万亩,用于其他的5万亩。
看了“2015年山东德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69元”的网友还看了:
您可能感兴趣的价格
您可能感兴趣的技术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本站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版权所有(C)三农信息网—中国农业信息平台 www.gxsn.net桂公网安备 73号2015年山东德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69元
摘要:日前,德州市统计局发布2015年农村经济形式分析。统计显示,2015年德州市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总产值达639亿元,可比增长4.7%;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增加值达307亿元,可比增长4.7%;全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69元,同比增长9.6%;实现了农业农村
  日前,德州市统计局发布2015年农村经济形式分析。统计显示,2015年德州市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总产值达639亿元,可比增长4.7%;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增加值达307亿元,可比增长4.7%;全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69元,同比增长9.6%;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粮食生产整体稳定  夏粮丰收,秋粮将延续夏粮增收的好势头。统计显示,2015年德州夏粮播种面积778.8万亩,同比增长1%;夏粮总产达419.8万吨,同比增长1.2%;夏粮亩产为539.1公斤,同比增长0.2%。全市秋粮种植面积784.3万亩,同比增长3.2%;秋粮总产量达466.6万吨,同比增长2.9%。秋粮亩产595公斤,同比下降0.3%。  棉花种植面积减少  棉花生产受价格、质量、种植成本等因素影响,德州棉花种植面积继续减少。现在种棉没有比较优势,种棉占用大量人工,种棉收益下降,很难维系农民的种棉热情。在比较效益下,不少棉农改种粮食或者其他经济作物。统计显示,德州棉花面积66.8万亩,比上年减少14.7万亩,下降18.1%;棉花总产67万吨,比上年减少18.7万吨,下降21.8%;亩产100.3公斤,比上年减少3公斤。  油料种植创新高  2015年全市油料种植面积达8.2万亩,同比增长12.9%;总产达23920吨,同比增14.6%;油料亩产293公斤,同比增长1.5%。其中,花生种植面积为5.95万亩,增长10.4%;花生总产18253吨,增长13%;葵花籽种植面积1.21万亩,增长20.9%,总产5649吨,增长21.4%。  蔬菜及果用瓜种植较为稳定  2015年以来,德州紧紧围绕以无公害蔬菜生产为重点,以产促产,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促进蔬菜产业化进程。从全年预计统计看,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56.9万亩,比上年减少0.8万亩,下降0.5%;蔬菜产量586.3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增长0.4%;亩产3736公斤,比上年每亩增加33公斤,增长0.9%。果用瓜类种植面积为9.9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增长12.7%;果用瓜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加5万吨,增长16%;亩产3876公斤,比上年增加111公斤,增长3%。蔬菜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品种繁多,机械化操作比较困难。特别是设施蔬菜生长在大棚内,对作业机械的要求较高。另外,德州是粮食生产大市,老百姓普遍认为粮食种植机械化程度高,较种植蔬菜节省人工成本,这也是目前德州蔬菜面积较为稳定的主因。  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2015年德州加快果业、花卉种苗产业集群发展,提高果业、种苗花卉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整体效益。同时严把种苗质量关,突出选用乡土、生态、防护效益高的树种,不断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林率。2015年德州市计划完成造林面积20万亩,其中鲁冀边界防护林工程造林8万亩,其他成片造林12万亩,总植树2500万株。截止目前,德州造林总面积达到564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达到104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到3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近35%。  家禽养殖经历考验,生猪生产持续低迷  自年初至一季度,受生猪和禽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以及饲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虽然从2015年五月下旬开始,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但是养殖效益不明显。从统计数据看,2015年以来全市畜牧业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统计显示,2015年全市各类畜禽肉类总产量为67.9万吨,同比下降5.5%。生猪存栏377万头,同比下降6.1%;猪出栏580万头,同比增长0.3%,扭转了年初出栏下降的局面。受奶价、市场销售下滑的影响,德州肉牛存出栏和奶牛存栏均呈下降趋势。统计显示,2015年肉牛存栏104万头,同比下降26%,其中奶牛存栏11万头,同比下降0.3%;肉牛出栏66万头,同比下降35%;牛奶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1.6%。受盛夏肉类消费处于淡季,羊肉价格也在不同程度下降,对羊肉生产有一定影响,2015年全市羊存栏163万只,同比下降15%;羊出栏169万只,同比下降24%。受年初以来鸡蛋、鸡肉价格的低位运行,导致养殖户积极性下降,减少养殖量。2015年全市肉鸡存栏2416万只,同比下降3.8%;出栏9500万只,同比下降6.7%;禽蛋产量413万吨,同比下降2.6%  水产品产量平稳健康增长  2015年以来全市渔业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抓好标准化池塘建设、技术培训指导、渔用物资检查等工作,推进春放春管,夏季加强投喂管理,渔业经济平稳发展。从市水产办获悉,全市实现水产品养殖面积19万亩,同比增长5%;水产品产量7万吨,同比增长6%。主要品种产量为鲤鱼15829吨、草鱼10045吨、鲫鱼3360吨、鲢鱼6481吨、鳙鱼3525吨、罗非鱼(工厂化)113吨。德州优势产品有齐河黄河鲤鱼、黄河甲鱼,禹城优质草鱼,德城罗非鱼,夏津锦鲤等优势产品,乐陵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临邑兴隆镇田口的水蛭和姜家村的泥鳅等。  土地流转面积小幅增长  土地的安全和流转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5年统计结果显示,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63.3万亩,同比增长1.3%。其中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有19.5万户,面积有136万亩。全市土地流转后主要用于种植、畜牧、林业、渔业等多个行业,其中,用于种植业的144万亩,同比增长8.4%;用于畜牧业的3.6万亩,同比下降59%;用于林业的10万亩,同比下降7.4%;用于渔业的0.55万亩,用于其他的5万亩。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文枫
其他人正在看……
Copyright&&&xinnong.net&新农网版权所有&前三季度德州市农村经济平稳增长 收入人均超万元
关键词:农村经济 德州
[提要]前三季度,我市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发展势头。9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根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我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8.49亿元,完成农林牧渔...
  德州10月10日讯(齐河 张丽华 通讯员 潘晓泉)前三季度,我市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发展势头。9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根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我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8.49亿元,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5.3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增长3.4%和3.3%.预计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达11014元,同比增长13.6%.
  粮食种植面积超1500万亩初步统计显示,今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807万亩,同比增长2.5%.其中,全年粮食作物面积为1544万亩,同比增长3.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3万亩,同比增长18.7%;蔬菜播种面积为165.8万亩,同比增长9.5%;瓜类作物面积9.2万亩,同比增长0.3%;今年棉花种植面积80.2万亩,比去年减少21.7万亩。
  今年,我市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初步统计显示,全年粮食总产达到872.4万吨,比去年增加37.7万吨,增长4.5%;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达 565公斤,比去年增加 6.1公斤,增长1.1%.
  蔬菜产量同比超一成牛羊成为养殖增长点经济作物生产呈现&三增一减&态势。其中,油料作物产量快速增长,全市油料产量达2.1万吨,增长14.8%.初步计算,全市蔬菜总产量可达615.5万吨,比去年增加58.6万吨,增长10.5%.全市瓜类总产量33.9万吨,同比增长5.3%.
  近年来我市棉花播种面积连年下降,受其影响,预计今年棉花产量为8.1万吨,同比减少2.3万吨,降幅达22.2%.
  牛羊成为养殖行业增长点,今年,我市畜禽生产企稳回升。其中在生猪生产方面,在进入第三季度后,受生猪生产形势有所好转和惠农补贴政策的倾斜,全市生猪饲养总量有所增长,生猪存栏量略有上升。季末生猪存栏达396.46万头,同比增长4.7%;生猪出栏达459.75万头,同比增长3.1%.
  随着养殖协会不断增加,预计草食动物生产会成为德州畜牧业经济增长的亮点。前三季度肉牛存栏164.65万头,同比增长3%;肉牛出栏71.4万头,同比下降0.1%.羊存栏203.12万只,同比增长1.9%,羊出栏166.4万只,同比下降1.9%.
  农民收入同比增长达13.6%今年,我市农村居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统计部门预计,前三季度德州市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达11014元,同比增加 1322元,增长13.6%,增幅上升0.1个百分点。
  统计部门分析,农民增收原因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随着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城市、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有效带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同时,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来自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收入大幅提高。另外随着全市乡村公路的全面贯通,以及汽车下乡的带动作用,农村从事交通运输业的人员逐年增加,交通运输业收入明显加快。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高亚南]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2015年德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69元
摘要:日前,德州市统计局发布2015年农村经济形式分析。统计显示,2015年德州市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总产值达639亿元,可比增长4.7%;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增加值达307亿元,可比增长4.7%;全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69元,同比增长9.6%;实现了农业农村经
&  中国山东网德州频道2月14日讯 (记者 刘玲玲) 日前,德州市统计局发布2015年农村经济形式分析。统计显示,2015年德州市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总产值达639亿元,可比增长4.7%;实现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增加值达307亿元,可比增长4.7%;全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69元,同比增长9.6%;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粮食生产整体稳定
  夏粮丰收,秋粮将延续夏粮增收的好势头。统计显示,2015年德州夏粮播种面积778.8万亩,同比增长1%;夏粮总产达419.8万吨,同比增长1.2%;夏粮亩产为539.1公斤,同比增长0.2%。全市秋粮种植面积784.3万亩,同比增长3.2%;秋粮总产量达466.6万吨,同比增长2.9%。秋粮亩产595公斤,同比下降0.3%。
  棉花种植面积减少
  棉花生产受价格、质量、种植成本等因素影响,德州棉花种植面积继续减少。现在种棉没有比较优势,种棉占用大量人工,种棉收益下降,很难维系农民的种棉热情。在比较效益下,不少棉农改种粮食或者其他经济作物。统计显示,德州棉花面积66.8万亩,比上年减少14.7万亩,下降18.1%;棉花总产67万吨,比上年减少18.7万吨,下降21.8%;亩产100.3公斤,比上年减少3公斤。
  油料种植创新高
  2015年全市油料种植面积达8.2万亩,同比增长12.9%;总产达23920吨,同比增14.6%;油料亩产293公斤,同比增长1.5%。其中,花生种植面积为5.95万亩,增长10.4%;花生总产18253吨,增长13%;葵花籽种植面积1.21万亩,增长20.9%,总产5649吨,增长21.4%。
  蔬菜及果用瓜种植较为稳定
  2015年以来,德州紧紧围绕以无公害蔬菜生产为重点,以产促产,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促进蔬菜产业化进程。从全年预计统计看,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56.9万亩,比上年减少0.8万亩,下降0.5%;蔬菜产量586.3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增长0.4%;亩产3736公斤,比上年每亩增加33公斤,增长0.9%。果用瓜类种植面积为9.9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增长12.7%;果用瓜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加5万吨,增长16%;亩产3876公斤,比上年增加111公斤,增长3%。蔬菜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品种繁多,机械化操作比较困难。特别是设施蔬菜生长在大棚内,对作业机械的要求较高。另外,德州是粮食生产大市,老百姓普遍认为粮食种植机械化程度高,较种植蔬菜节省人工成本,这也是目前德州蔬菜面积较为稳定的主因。
  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2015年德州加快果业、花卉种苗产业集群发展,提高果业、种苗花卉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整体效益。同时严把种苗质量关,突出选用乡土、生态、防护效益高的树种,不断提高造林绿化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林率。2015年德州市计划完成造林面积20万亩,其中鲁冀边界防护林工程造林8万亩,其他成片造林12万亩,总植树2500万株。截止目前,德州造林总面积达到564万亩,其中经济林面积达到104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到30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近35%。
  家禽养殖经历考验,生猪生产持续低迷
  自年初至一季度,受生猪和禽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以及饲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虽然从2015年五月下旬开始,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但是养殖效益不明显。从统计数据看,2015年以来全市畜牧业生产形势仍然严峻。统计显示,2015年全市各类畜禽肉类总产量为67.9万吨,同比下降5.5%。生猪存栏377万头,同比下降6.1%;猪出栏580万头,同比增长0.3%,扭转了年初出栏下降的局面。受奶价、市场销售下滑的影响,德州肉牛存出栏和奶牛存栏均呈下降趋势。统计显示,2015年肉牛存栏104万头,同比下降26%,其中奶牛存栏11万头,同比下降0.3%;肉牛出栏66万头,同比下降35%;牛奶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1.6%。受盛夏肉类消费处于淡季,羊肉价格也在不同程度下降,对羊肉生产有一定影响,2015年全市羊存栏163万只,同比下降15%;羊出栏169万只,同比下降24%。受年初以来鸡蛋、鸡肉价格的低位运行,导致养殖户积极性下降,减少养殖量。2015年全市肉鸡存栏2416万只,同比下降3.8%;出栏9500万只,同比下降6.7%;禽蛋产量413万吨,同比下降2.6%
  水产品产量平稳健康增长
  2015年以来全市渔业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抓好标准化池塘建设、技术培训指导、渔用物资检查等工作,推进春放春管,夏季加强投喂管理,渔业经济平稳发展。从市水产办获悉,全市实现水产品养殖面积19万亩,同比增长5%;水产品产量7万吨,同比增长6%。主要品种产量为鲤鱼15829吨、草鱼10045吨、鲫鱼3360吨、鲢鱼6481吨、鳙鱼3525吨、罗非鱼(工厂化)113吨。德州优势产品有齐河黄河鲤鱼、黄河甲鱼,禹城优质草鱼,德城罗非鱼,夏津锦鲤等优势产品,乐陵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临邑兴隆镇田口的水蛭和姜家村的泥鳅等。
  土地流转面积小幅增长
  土地的安全和流转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15年统计结果显示,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63.3万亩,同比增长1.3%。其中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有19.5万户,面积有136万亩。全市土地流转后主要用于种植、畜牧、林业、渔业等多个行业,其中,用于种植业的144万亩,同比增长8.4%;用于畜牧业的3.6万亩,同比下降59%;用于林业的10万亩,同比下降7.4%;用于渔业的0.55万亩,用于其他的5万亩。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希望
其他人正在看……
Copyright&&&xinnong.net&新农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