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合经济中政府的作用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主要表现

以下试题来自:
多项选择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
)这几个方面。A.经济调节B.市场监管C.社会管理D.社会服务E.公共服务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因公致残丧失工作能力B.患严重疾病正在进行治疗C.女性公务员在哺乳期间D.婚假期内2A.货币政策就是通过调整货币的需求量,使货币的需求量和供应量相适应,从而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B.货币政策的总目标是保持经济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C.现实中存在着均衡的货币政策、比较“松”的货币政策和比较“紧”的货币政策三种不同的货币政策D.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社会总需求不足,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3A.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B.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C.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签订卫生管理承包合同D.天气预报4A.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协调B.各级绿化委员会的协调C.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协调D.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的协调5A.独中又自有对B.反者道之动C.万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D.“无独必有对”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第一章 公共经济学导论 1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第一章 公共经济学导论 1
第一章 公共经济学导论 1
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经济决策,而且也取决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经济决策。 C.社会处理经济问题的方式,是介于自由放任(自由市场)与政府管制(集中计划)之间的“中间方法”。 D.政府与私人企业、国家与市场通过职能分工而建立起经济上的合作关系。 E.由于政府介入经济过程而造成的个人经济自由的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政治上的自由(选择政府的自由)而得到补偿。 9、秩序导向的混合经济体制,政府更注重经济竞争的方式与过程,但不台注重实质性的竞争活动。发展导向的混合经济体制,政府注重发展和理性计划,将设定具体社会与经济目标视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9、造成混合经济体制差异的原因:(1)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2)各国社会与政治的结构;(3)各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10、当今世界各国具有代表性的混合经济体制:(1)、美国的国家需求管理型混合经济体制;2、英国和瑞典的福利国家型混合经济体制;3、德国的社会市场型混合经济体制;4、法国的指示性计划型混合经济体制;5、日本的国家发展导向型混合经济体制。 11、政府在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时代就已承担的两类公共产品:1、社会的基础设施 2、社会秩序和法律 12、公共部门扩张的原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由传统的部门数量由 5 个发展到现在的几倍、十几倍,同时在政府机构中就业的人数也在迅速增加。 13、公共部门规模扩张对私人部门的资源配置的影响:1、公共部门的存在及其规模的扩大会减少可供私人部门使用的经济资源;2、公共部门的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私人部门的行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 14、公共部门的主体、公共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政府(1)政府的基本特征:强制权和义务性(对选民负责)。(2)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的区别:1、政府部门行为对其接受者具有强制性,非政府部门行为不具有强制性;
2、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行为向选民负责,私人部门向投资者负责。(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区别:1、主要体现在行政等级上 2、它们所承担的不同职能上。(3)政府面临的经济问题: A.生产什么?这个问题首先涉及到公共产品生产与私人产品生产的均衡问题,其次也涉及到各种生产什么?生产什么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的均衡问题。 B.如何生产?公共产品是由政府来组织生产,还是由私人企业生产。如何生产?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这是一个有关公共利益产出分配的问题。为谁生产?为谁生产 15、政府的经济职能:马斯格雷夫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有配置职能、分配职能、稳定职能。萨缪尔森认为:除了上述职能,政府还应该承担“执行国际经济政策”职能。 16、配置职能主要针对“有益物品”“无益物品”、。有益物品:社会愿意鼓励提供的物品,如卫生、教育;无益物品:对社会没有多少益处的物品,如烟草、烈酒、毒品。 4 11、关于政府失灵(1)政府失灵的含义: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者实现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收入分配时,就产生了政府失灵。(官员政治的无效率或政治失灵)(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 A.不完全信息 B.动机问题 C.未能估计到的政府计划的各种后果,包括私人部门的反应。
(3)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A.政府的代表性遭到削弱甚至消失。 B.政府的短视和行为的短期化。 C.政府活动的低效率。(4)对政府失灵的纠正(领会含义): A、重新创造市场,恢复竞争。 B、对政府权力施以宪法约束。(5)强化市场型政府: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强制执行各种契约,同时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它就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第三章公共产品理论 1、重要名词:(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使用权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公共物品非排他性:指一种物品被提供或生产出来后,想要阻止人们消费该物品是不可能做到的;或者即使非排他性做到,也太昂贵以至不现实。非竞争性:指一种物品被提供或生产出来后,一个人对他的使用或消费并不减少、妨碍其他人对该非竞争性物品的使用或消费。边际成本:为了增加 1 单位的产出所需付出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2)搭便车搭便车:亦称“免费搭车”,就是指人们使用或者消费了公共产品,但是没有支付公共产品的搭便车生产成本。换言之,就是人们在公共产品的使用上不劳而获,坐享其成。需求曲线:对应每一价格水平,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品数量的曲线。(3)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指的是销售量增加 1 个单位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化,这一变化可正可负。在完全边际收益竞争的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边际收益低于价格。(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为了得到某种产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与他实际付出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5)无谓损失:既没有被生产者得到、也没有被消费者得到,更没有被政府或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无谓损失无谓损得到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在经济学中被称为“无谓损失”。(6)需求弹性“需求弹性价格”亦称“需求弹性”需求弹性:,它衡量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变需求弹性动的大小。换句话说,它衡量的是当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动 1 个百分点时,该产品的需求量变动多少个百分点。(7)效用效用:是指人们从某件产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8)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该事物而不得不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 2、公共产品(1)纯粹的公共产品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2)理解公共产品与非公共产品的识别 5 四种分类:(1)纯公共产品:公有公用,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国防。(2)纯私人产品,私有私用,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3)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如拥挤的海滩、公路。(4)准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电影院、不拥挤的列车等。 3、解决搭便车的方案:林达尔试图解决免费搭车的问题,关键在于规避道德风险。通过为公共产品的每个使用者设定不同的消费价格来模拟市场。使用者遵守规则,即没有道德风险,就可行;但是如果使用者不遵守,则无法实现。 4、政府提供的私人产品的两种情况:(1)某些私人产品即使由政府提供,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无谓损失;(2)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平,采取统一提供统一提供某些私人产品的方法。即给所有人提供同样数量的产统一提供品。 5、免费供应与无谓损失:(1)免费提供不会造成太大损失的私人产品(2)免费提供会造成很多损失的私人产品(3)无谓损失大小的决定因素——需求弹性需求弹性。需求弹性 6、需求的价格弹性,也称需求弹性,是衡量一种产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大小。 7、必需品与奢侈品在需求弹性方面的区别必需品与奢侈品在需求弹性方面的区别:必需品与奢侈品在需求弹性方面的区别(1)生活必需品,如食盐等,它们的需求弹性一般较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迟钝。它的需求曲线就比较陡峭,表示价格的变动只能引起需求量的一点变化;
(2)奢侈品需求弹性较大,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敏感。它的需求曲线较平坦,表示价格的一点变动就会引起需求量的显著变化。 8、免费供应与社会公平:政府为了使人们能够公平地消费某种私人产品而代替私人部门进行生产与分配行为。 9、庇古均衡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了资源在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问题。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进行最优配置庇古的基数效用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从公共产品的使用或消费中得到一定的满足,这是正效用;庇古的基数效用论如果让他为公共产品的生产而纳税,那就是负效用。 6 对于每个人来说,当公共产品带来的边际效用等于纳税产生的边际负效用时,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就实现了;并且在这一均衡状态下,个人预算内所有的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都达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10、效用,指人们从某件产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该食物而不得不放弃的东西。 11、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定价原则的区别与共同之处:私人产品的有效定价原则,每个消费这都面临同样的价格,这一价格水平等于边际成本,即 PA=PB=P=MC 公共产品的有限定价原则,每个消费者面临相同的产量和不同的价格,公共产品的总价格等于生产边际成本,也等于每个消费者支付价格的总和,即 PA+PB=P=MC。两者相同之处:都符合“价格等于边际成本(P=MC)”的原则。不同之处:公共产品的总价格是所有单个消费者支付价格之和;私人产品的价格对于任何消费者来说都一样。 12、林达尔均衡的核心问题:是双方讨价还价过程中的偏好显示问题。“虚假的均衡”:1、对于公共产品,如果无论付费与否,他都能得到数量相同的产品,因此他可以拒绝支付任何费用,每个人都发出虚假信号,致使所产生的公共产品供给均衡水平远远低于社会最优水平;2、如果不论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高是低,其支付价格都不受影响,人们就会夸大自己的需求,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过度,供给水平远远高于社会最优水平。 13、混合品,是既有公共产品性质,又有私人产品性质的产品。如教育、保健等。 14、外部性及其纠正正外部性,对他人的影响是有利的。负外部性,对他人的影响是不利的。社会成本,是一项行动的个人成本与该行动对社会的额外成本之和。 15 外部性私人部门解决方法有:(1)通过谈判协商来实现帕累托效率;(2)将外部性予以内部化;(3)社会规范与道德约束。科斯定理: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通俗的
Word文档免费下载:
第1 章 公共经济学导论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公共经济学( 财政学) 第一章 公共经济学导论 引言: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一、什么是财政 1、这是一个关于...公共经济学 第一讲 序 言 结构: 1. 公共经济学的涵义 ? 2.公共经济学的...导论 资源配置方式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外部效应的矫正 公共选择 公共支出 公共...第一章 公共经济学导论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财政学(Public Finance) ...教材: 蒋洪,《公共经济学(财政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1964年,法国人科姆写了第一本以公共 经济学命名的著作《公共经济学基础:国家经济 作用导论》。随后,以公共经济学命名的著作逐 渐增多。 ? 1、公共经济学是一...公共经济学导论1 - 公共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概述 第二节 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第三节 公共经济学的热门话题 公共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是一门...第一次课程——公共经济学导论 - 孙叶萌 sunyemeng@ 第一讲:公共经济学导论 课程简介 ? 财政学是以经济学为核心,结合法学、政治学、管理 学等相关...公共经济学导论 - 公共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概述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 参考文献与作业 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与特征 (一)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公共经济学就...大学公共经济学资料大学公共经济学资料隐藏&&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第一章 导论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 怎样学习财政学?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1 为什么要学习财政学?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公共经济学复习资料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9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第2章 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
教学目的主要是希望学习者掌握公共经济学研究什么?为什么存在公共经济问题, 公 共经济问题突出的问题有哪些?按产品的社会性质分类可分为哪几类产品, 它们 的生产主体应该是谁?市场失灵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又有哪些?公有企业效率 低下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可以找到解决的途径。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掌握这样几个问题:按社会性质的产品分类;不同产品的生产主体 是谁?是否可以交叉生产?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有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平及其 分析工具; 外部效应问题; 竞争失败与市场垄断; 混合经济体制模式形成的原因, 公共部门的职能及其区分;公有企业为什么是低效率的?学习方法本章学习关键是搞清楚产品按社会性质分类的三种形式,分别是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以及混合产品) ,了解这三种产品的特征与内容,掌握 它们各自的生产主体; 在此基础上对市场失灵的相关问题要搞清楚, 论市场失灵 主要是为了说明传统的市场经济机制与制度有问题,所以才有混合经济形式,讲 混合经济就是说明西方国家的政府行为是吸收进行的,是后来扩大的,表明西方 国家的政府行为也是不断变化的,这为后来种种政府行为的发展变化打下了伏 笔。内容要点本章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公共经济问题、市场失灵问题等,说明了混 合经济的产生与现代政府经济职能的性质,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利弊得失、公 共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及基本的研究领域作了介绍, 并对公共部门与国有企业的职 能划分、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作了分析。第二章 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第一节 公共经济学理论一 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经济问题1 市场经济中有许许多多的公共经济问题。 可以说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这样纯 粹的企业问题中也有公共经济问题,也需要按公共事务的处理方式去处理。但突 出的问题依然是下面几个问题: 三、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福利损耗 我们继续以大桥为例来说明私人部门生产公共产品的福利损耗。如 3-1 图:图 3-1 上图 3-1 中 DD 为需求曲线,QL 为大桥临界的通过能力,即过了这点就会产 生拥挤,如图中的 Qc,为现在大桥实际的需求状况。从图可看出,如果桥的使 用没有产生拥挤,这时在由政府生产这座大桥的情况下,政府可以有两种选择: (1)当过桥的人数少于 QL 时,由于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从而价格 也为零, 因此可以选择免费过桥的做法来增加社会福利,使所有想要过桥的人都 能通过, (2)然而当过桥的人数大于 QL 时,政府则应选择过桥收费的办法以防 止出现过桥拥挤现象,这是因为在过桥人数达到 QC,如果采取免费过桥的办法, 需求曲线就会与横轴平行而使需求趋于无穷大。当政府采取后一种收费做法时, 其收费 T(Toll)应等于生产这座桥的边际成本(MC) ,这样可能使社会福利的 损耗减少,但桥的使用效率提高,达到最佳的效果。过桥人数降为 QG,MC-QG-QL 部分为政府收费时的福利损耗,意味着从 QG-QC 间的消费者无法享受过桥的需 求。 前一种情况使整个 POQL 内的部分都成为消费者剩余, 成为社会成员的福利; 也就达到了消费的福利最大值。 而当未产生拥挤的桥梁交给厂商来生产时,厂商的投资必要遵循 MC=MR 的 原则。厂商的边际收益(MR)曲线,低于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DD,按市场化动作 原则厂商的收费价格为 P1, 而这时按此付费只有 QP 数量的消费者才能通过付费 消费,有 QP-QL 部分消费者无法通过付费过桥。2 下面的另一种情况是, 本身已经产生了拥挤的桥梁如何生产的问题,实际上 是一种产生消费竞争, 但没有排它的准公共产品的生产问题,我们认为这种产品 本应交由厂商生产, 并按市场化原则收费, 如图 3-2 的情况, 厂商收费应为 OP1, 而 OT 间的费用由消费者自己支付,谁享受谁付费,TP1 间的费用支出部分即 T1 由政府进行补助, 以减少准公共产品纯粹由私人厂商生产和供应而给消费者带来 的福利损耗 P1TMCA 部分。这样做即可提高桥的使用效率,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 消费者的消费。 政府在实行补贴的过程中,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以防厂商虚列 成本,随意扩大盈利的情况产生。图 3-2 从整个社会来看, 如果用同样的过程来求整体社会的边际效用, 则可以作出 DD 线。即整个社会的需求曲线。社会的需求曲线与社会的边际成本曲线相交决 定公共产品的最终供给量,如图 3-3。图 3-3 在上图中,DD 为社会需求曲线,MC 为社会边际成本曲线,它们相交于 E, 决定了公共产品的供给量为 OQ0。这是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最大的社会剩余。 如果社会的边际效用大于边际成本, 公共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增加会使社会剩 余增加;反之,如果社会的边际效用小于边际成本,公共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减少 会使社会剩余增加。 在社会的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相等时,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使 社会剩余最大。1、自然垄断3 自然垄断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矿产、森林、水源、甚至空气环境都具 有稀缺性, 对这些稀缺资源的控制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类称缺 资源的生产经营权一般只能控制在政府手中, 如果这类具有稀缺性的自然资源允 许厂商经营, 也必须由政府加以管制,但大多的解决办法就是对自然垄断企业实 行国有, 使其成为公有企业。 市场缺少竞争的一般原因是规模效应或范围效应的 存在,即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生产水平(产出)的提高而减少。例如,供水系统的 主要成本是铺设管道, 一旦管道铺好, 每多供应一个用户所增加的成本几乎为零。 如果再铺一条一模一样的管道来为另一些用户服务,显然是不经济的。这类行业 必须实行垄断经营。 对于自然垄断行业,不能要求像完全竞争市场那样要求价格 等于边际成本。因为在这类行业中,边际成本总是小于平均成本的,如果价格等 于边际成本,厂商便要亏损。如图 2-1 之 Q1。图 2-1 自然垄断及其相关政策Q1:最优政策:价格(P)=边际成本(MC) 政府补贴 AB 单位价差 AB=平均成本(AC)-边际成本(MC) Q2:次优政策:价格(P)=平均成本(AC) Q3: 垄断经营、 边际收益(MR) =价格(P)=平均成本(AC) 政府不予补贴解决的办法, 一是政府通过提供补贴来保证这一行业的继续运营, 同时维持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补贴差额为 AB。 这种政策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是最优的 (不 考虑补贴的经费来源-税收-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情形) ,如图之 Q1。二是政 府让这些企业自负盈亏,但限制其价格,使其经济利润为零,此时价格等于平均 成本,如图之 Q2。这种政策被称为次优的。这样如教育问题、国防问题、基础4 设施建设问题, 矿产资源问题等等都能产生出自然垄断的问题,自然垄断的存在 是我们建立公共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前提。2、外部效应与交易费用外部效应的存在则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又一个主要的公共经济问题。 萨缪尔 森曾以灯塔为例说明外部效应存在及由此引起的收费困难是这类产品要有由政 府提供的又一前提。萨缪尔森认为&公有或社会物品的利益和纯粹私有物品的利 益不同, 它对许多人起着外部消费的影响。 &&考察上面提到的为了警告礁石而设 置的灯塔。它的光亮有助于整个看到它的人。企业家不会为了赢利而建造它,因 为要向使用者收费会引起很大的困难。这肯定是政府要做的一种事业&。但萨氏 在其脚注中进一步说明,即使不存在收费困难,从社会最优利用角度出发,类似 灯塔这类物品也应由社会提供。 当然从争论问题的角度看,一些产权经济学家认为公共产品&的收费困难是 可以解决的。科斯在《经济学上的灯塔》一文中对英国早期的灯塔制度进行了研 究。他的研究成果证明,灯塔的私人经营是可行的,从穆勒到萨缪尔森以来把灯 塔看作必须由政府经营或私营灯塔因无从收费而无利可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科 斯发现, 1610 年至 1675 年之间,拥有政府授权专门管理航海事务的领港公会 在 连一个新灯塔都没有建造,但同期私人却投资建造了至少 10 个灯塔。到 1870 年,英国当时的公营灯塔有 24 个,而私营灯塔有 22 个。此后政府开始收回私营 灯塔,到 1842 年以后,英国灯塔才全部公营。关于收购私营灯塔的理由,英国 政府的解释是私人收费过高。由此看来,对于灯塔这样纯公共产品&,公营的原 因并不是&外部效应性&无法克服,而是为了限制垄断。张五常指出,科斯这个灯 塔的例子中克服&搭便车&的收费困难的根本措施在于: 政府给予私营灯塔一个类 似于专卖权的特权。 这种特权或专卖权意味着每一艘船只使用灯塔都必须交付费 用。这种专卖权实际上是界定产权,并由政府从法律上加以保护。这进一步证明 了&科斯定理&在公共品上的正确性: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通过适当的产 权安排,外部效应是可以克服的;产权安排也并不一定要求公有化。&科斯定理&所建的通过产权安排将外部效应&内生化&的方法并 不完全可行。施蒂格里兹便指出了三个方面的阻碍:第一,对于纯公共产品,产权划分难以进行,不存在谈判的方式解决外部效 应问题。 这一方面是由于排斥任何人从公共品中获利的费用极大;一方面由于信 息不对称,难以达成有效率的协议。实际上,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下,没 有第三方的干预(法律) ,私人协议也难以达到最佳效率。 第二,私人解决的交易费用极高。施蒂格里兹认为,政府可以明确地看作是 众人建立的、能够使外部效应内在化的义务机构。 第三,一系列产权的建立会导致低效率。科斯定理的实质是排斥政府干预, 但事实上明晰产权还是需要有政府的介入 。5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公众所必须使用,且社会每一成员对这一产品的使用不会导 致其他个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这一产品在产权上具有不可分割性。 作为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即所有权上(受益)的非排它性和消费过程中 的非竞争性。 所谓非排它性是指这一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无法排除不支付价格人的消费。 如 海上建一航标灯、 街上建一排路灯,建立起来以后就难以排除其他消费者的免费 消费。 公共产品的非排它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上。首先:公共产品在技术上 就不易于排斥众多的受益者。比如灯塔你很难做到对不同受益人的不同技术处 理。熟人或支付价格的船来了就开灯,否则就不开,若想这样在技术上很难做到 我们说它在技术上难以排它。 其次,即使存在技术上的排它性,但排它成本非常昂贵,一般不会轻易采取 排它手段。如果排除不支付价格的人使用灯塔,就需要设专人看管灯塔,查收支 付费用的情况,甚至设置围障,招人卖票收费,验票检票等。但这样的结果是排 它成本高于排它收益,而不愿排它。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这一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增加消费者的消费, 不会削弱现有 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讲,是指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每增加 一个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为零。 其结果就是增加多少个消费者一般都不影响其他人 消费。 用经济学的语言讲边际消费成本为零,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所要支付的 消费成本不变。生产者一般不要因为消费者的增加而增加相应的支出。 当然这是从指流动消费的增量来讲的,而不是指瞬时消费的总量。什么是流 动消费的增量呢?主要是指动态的接踵消费而言的,一个过去一个接踵消费。如 果是瞬时消费增量的边际增加,就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产生&拥挤&。如灯 塔、路灯都是这样,你一个一个地过去、一条船一条船地过去对路灯与灯塔的使 用,大家互不影响,不增加边际消费成本。如果大家一起消费,消费者又不断增 加, 那么肯定会对其他人的消费产生影响,要想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会增加边际 消费.&拥挤&, 不影响自己的消费,也不会主动向生产者&行贿&--支付使用价格。 所以公共产品作为非拥挤产品,在不拥挤的情况下使用存在着上述两个特点。2、私人产品私人产品相对于公共产品而言是具有产权明确而又可分割的特性。 它与公共 产品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私人产品的两个特征正好与公共产品相反。表现在: 一是所有权上的排他性, 即能够在财产权上明确这一产品只属于我而不属于 他人,具有产权上的可分割性。 二是消费上具有的竞争性, 即该产品不能公共消费,某个社会成员消费它以 后其他人就难以消费。6 私人产品的第一个性质, 保证了私人产品所有者有权对使用该产品的人索取 价格,要求有偿使用。私人产品的第二个性质,保证了私人产品所有者可以单个 地向该产品使用者索取价格, 得到投入的回报。相对于公共产品的第二个性质而 言,私人产品边际消费的增加,会增加它的生产成本,就需向每一个增加的消费 者收费费用。3、准公共产品(混合产品)我们在对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进行分类时发现: (1)有的产品往往是既具有非排它性,但又有竞争性; (2)有的产品是既有非竞争性,但又有排它性。火车、桥梁以及没有座满 的足球场、电影院。 它们并是单一地用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的性质可以说明的, 我们称这类产品 为准公共产品。有非排它性,但具竞争性的如草原、湖泊、河流、甚至海洋等就 属于这种情况。一个消费者要进入草原、湖泊、河流、甚至海洋消费比较容易, 包括生产性消费。 但当这个消费者进入这块草原、 湖泊、 河流、 甚至海洋消费后, 他就与其他消费者产生了竞争, 会影响其它消费者的消费。使其他消费者的消费 成本增加而收益下降。具有非竞争性而容易排它的产品如不拥挤的火车、桥梁没 有座满的足球场电影院等。 在这些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多一个消费者往往不会引 起边际消费成本的提高, 也不影响其它消费者的消费。但这种产品的消费比较容 易产生排它性, 如给火车设一个门, 桥梁设一个收费站, 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困难, 人们要想无偿消费就不容易了。体现了它的排它性。4、不同性质产品的判断及行为主体(1) 公共产品性质的判断 要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属于公共产品, 首先要看这个产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 竞争性,如有非竞争性,则再进一步分析,它是否具有非排它性。 要是这个产品两个性质都具备的话,就可肯定这个产品已属于公共产品。如 果这一产品是纯粹的公共产品,它应由政府的公共部门来提供。其次,如果这个 产品既不具备非竞争性也不具备非排他性,那么这个产品就是纯粹的私人产品, 一般应有私人部门来生产。 再次,如果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但从技术上看它能排 他,排它成本又不是很高,或者具有非排它性,但具竞争性的产品,属于准公共 产品。准公共产品的生产,一般以市场配置为基础,国家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 让私人部门来生产,由政府给予经济上的补贴。 我们判断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不是从产品的物化性质或使用价值来进行的, 而是根据产品的社会性质来决定。从产品的社会性质看,物化性质或使用价值相 同的产品可能既是公共产品,又是私人产品,如同样是路灯,有于处在马路上与 宅院中的位置不同,其性质也就不同;有的产品会因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历 史上曾经是私人产品的, 今天就可能成为公共产品了。如图书馆有小到大的变化 就有这一痕迹;有的产品今天是公共产品,明天可能因技术上的可分性(技术进7 步以后)而变成私人产品了。 (2) 政府生产公共产品的条件 政府能否生产私人产品, 我们说人们不能绝对地否定政府在私人产品生产中 的作用,政府在两个目的的支配下,不仅应该而且必须生产私人产品,一个目的 是为了限制该产品的使用量, 使稀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稀缺性表明需要 对某些资源的使用加以限制,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私人部门有 可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掠夺式地使用稀缺资源,造成部分资源枯竭。一个是为了打 破垄断,实现社会公平的目的,政府应该介入到私人产品的生产中来。政府只要 是出于这两个目的是可以生产私人产品的。 从总体来说政府生产私人产品, 需要解决委托代理的利益机制与委托代理的 成本问题,如果能将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政府生产私人产品的绩效或许会更 高一些,原因在于现代社会运用政府作用已必不可少了,经济活动中尤其如此。 而政府利用政府的成本应该是最低的。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必须从私人产品生产中退出, 专一于公 共产品生产,这样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是因为一部分特大型企业由私人经营的成本己经非常之高, 全球化、 国际化的出现私人厂商的能力难以应付多 方面的支出, 其经营成本与政府经营比较而言己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国际间的外 交正是政府的职能优势,集约化处理还能降低国家经营企业的成本。 政府能否解决委托代理的利益机制是能否搞活国有在业的焦点,有人认为 私人厂商的经营目标与行为是统一的,利益关系也是一致的,追求企业利益的最 大化, 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也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所以他们会在市场 经济条仲下追求高收益,冒高风险。而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因资本是受人之托, 利益高低与个人往往没有必然联系,恰恰经营不好,企业遇到风险时自己的位子 与面子就都没有了。 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 一个是国有企业能否解决委托代理的问题, 我们 知道实行委托代理机制是今天企业制度的主要运行模式,本是无可厚非的,关键 是什么性质、什么规模、什么程度的企业一定要实行委托代理机制。另一个是企 业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问题,所有制形式有什么决定的、它的重要性如何、所有制 形式演变的规律性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在讨论之中,尚不能说有明确的答案。但 实行委托代理的经营制度已是全球化的趋势了。5、行为主体的错位及其后果虽然我们认为政府并不是绝对不能生产私人产品, 厂商也并非不会生产公共 产品(这一点后面我们有所分析) ,但一般而言,政府生产私人产品存在委托代 理的风险, 难以处理好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离问题、 经营者与企业利益8 分离问题、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分离问题等; 私人(厂商)生产公共产品存在收费困难,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的问题等,如 果要厂商生产公共产品,为此往往要寻求政策保护,获得准政府的地位,产生企 业行为政府化,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那样又会危及到其它部门的利益、甚至是生 存与发展。 企业行为政府化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企业在竞争发展中直接或间接地采用 政府行为。 一些企业扮演着双重角色,一般情况下它们以市场行为对付竞争者和 处理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在此法难以成功时,它们通过其地位和关系以高一级政 府出面干预经济活动,保护其利益,例如某些特殊行业和能源企业等等。二是企 业本身拥有许多政府职能。 企业办社会只是一个方面,有些企业在一些地方占有 很大的地盘,它们甚至在地方上扮演着一个行政区的角色,例如某些矿山、水利 建设企业等等。这些企业内设有公安、检察、法院、交通、消防等政府的管理部 门,还有小学、中学、医院、影剧院等文化福利设施。 这些现象往往导致如下问题: (1)企业之间竞争不平等。这一点非常明显。以政府行为干预企业间的正 常竞争, 一方面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 另一方面造成了事实上的企业等级, 如中央企业、地方企业、甚至某某领导的企业、平民企业等等,从而造成企业之 间的矛盾,甚至敌视和相互拆台。 (2)复杂化了企业、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有些中央企业 或说不清所属关系的国字号的大企业,在与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的矛盾中,利用 中央或上级政府或某领导向下面施加压力, 造成地方上的强烈不满以及由此引发 中央、地方、企业间的矛盾。例如,有的大企业卡地方的脖子,或地方卡大企业 的脖子,有的地方老百姓拆大企业的铁路,地方上对大企业断水、断电等现象不 时发生。 (3)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由于企业行为的政府化,在某些地方某种程 度上影响了资源的最优配置。例如,一些企业的垄断限制了自由竞争,造成资源 配置的扭曲。有时由于地方、企业的矛盾,不能按照最有效的方式配置资源等。 有的大企业直接归中央各部领导,地方政府利用当地特有的资源再开办隶属省、 市、县政府的同类企业,造成资源、人力、财物的浪费。我们以公路为例,公路 作为公共产品, 交给厂商或按厂商行为办事的地方,如有的地方实行&四自&方式 修筑公路(自筹资金、自行还贷、自主收费、盈利归己) ,虽说从解决公路建设 资金不足问题看有它的积极意义,但出于自行还贷的压力,公路建设的投资人越 多,公路收费站点也越多,它不仅增加了用车者的负担,而且制约了汽车工业的 发展。汽车工业不能发展对橡胶工业、机械工业的负面影响极大,对就业也有不 利影响。 而从根本上说政府生产私人产品可能造成的是效率的损耗, 厂商生产公共产 品可能造成的是福利的损耗, 随着程度加深任何一种错位都会有效率与福利两方 面的损耗。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有企业的改造,不仅要注意&政企分开&,而且更应 注重隐蔽性更强且根深蒂固的、在国有企业改造后还会长期存在的&企业行为政 府化&问题,真正做到&企政分开&。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还在于理顺各级政府和 国有企业的关系。9 第二节 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一 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1、 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方式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如何把有限的生产要素配置到社会迫切需要的众多领域, 众多部门的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去,以实现最佳的资源使用效率。发展到今天, 任何社会不管其性质如何, 从生产活动的宏观过程看,都存在着需求的无限性和 资源相对稀缺性的矛盾,所以,在资源的配置中也就面临着对:生产什么,生产 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样三个基本问题的选择。(1) 社会经济活动中配置资源的四种方式。?从历史过程考察:资源配置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种方式是&习惯&。 这种习惯是在长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的, 并受到了 人们普遍遵守的惯例。 一旦形成,它的遵守与否就会受到社会舆论与社会力量的 制约。但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具有盲目性,僵化和狭隘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必然遭到淘汰。? 再一种方式是&命令& 。命令是借助于手中掌握的各种权力强制别人执行的 决策过程,用命令方式来配置资源一般是因为:对决策的执行者缺乏信心;出现 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 强化权力的垄断地位等。用命令配置资源产生的社会经济 根源是严重的短缺经济,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为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采用命令 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提高使用效率。但命令经济所造成的瞎指挥,盲目性, 长官意志等是它的副作用。 另一种方式是&市场&,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情况下,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 谁生产的问题,主要是由一种竞争的价格机制来决定,消费者、生产者和拥有充 分的自由择选权,他们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分散地、个别地进行决策,并通 过市场交换和竞争达到他们的目的,调整他们的行为。? 还有一种方式是&计划&, 运用计划配置资源主要是因为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 高,而经济活动的信息量又极不稳定,极易造成经济活动的非均衡状态,单个生 产者往往难以控制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由政府作出统一的计划,可以起到调控 经济起落波动的作用。 从现代经济活动看,虽然不能说按习惯与按命令配置资源 的方式已经完全消失了, 但它们的存在已不再是主要的配置方式。现代经济活动 中, 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表现为&市场&与&计划&两种,并且也已形成了相应的运 行机制。?10 (2)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与&市场&都不是哪一个社会特有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一般意义上讲的 计划,是指一种事先安排,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计划的水平和结 果,反映了人类自觉、能动地改造与协调自然和社会的能力。 经济活动中的计划, 是指人们侧重于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主观安排,一个合理 的计划需要符合组织和协调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关 系的客观要求。 计划有宏微观之分, 宏观计划表现为国家和社会对经济资源配置的调控所作 出的事先安排, 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微观计划则表 现为生产单位组织生产所作出的安排,目的是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取 得良好的收益。所以说计划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世界反映的一种表现形式, 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必然联系。无论何种社会制度,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 分工协作关系的紧密、复杂,为了使经济发展能有序地进行,都需要通过制定计 划来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很明显,计划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特定目的的 手段, 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环节。尽管计划的水平和程度因受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制约, 但如何制定和实施计划都应服从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市场 是商品经济特有的现象, 凡是有商品经济存在的社会都会有市场。市场是商品交 换顺利进行的条件, 是商品流通领域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商品供给和需求 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只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形式 与作用方式是不断延伸的。 市场存在的条件也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取 决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分工状况, 另外还取决于社会独立经 济单位的利益关系的实现形式。 在生产力的发展还不能消除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 利益差别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实现,需要进行等价交换,以物换物 或与货币交换等方式来实现, 这就形式了市场和市场关系。从市场行为的积极方 面看,它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一个是平等性,另一个是竞争性。平等性是指相 互承认对方是自己产品的所有者,对其所消耗的劳动通过价值形式给予社会承 认。 市场行为的平等性是以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它不包含任何阶 级属性, 它否定了经济活动中的特权和等级, 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等条件, 促进了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合理流动。 市场的竞争性来自要素资源的自由转移与 流动,表现为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和对要素资源的合理 利用。?(3)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对于计划和市场而言,各种计划与市场要素的相互适应,相互制约,自行 协调的自觉与自发的组织能力形成了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 它们成了与现代生产 力相适应的两种不同的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机制。 可以说计划机制和市场机 制表明了一种与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相联系的计划与市场的作用过程与作用结 果。 计划机制是指反映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计划实现社会总 劳动, 并对它按比例分配的自觉调节经济运行的功能。 计划机制包括计划的制定、 计划的实施和形式、 计划实施的评估体系及对计划的纠偏系统等。作为人们有意 识活动的计划机制与客观经济活动的要求越接近,也就越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1 来。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机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 其功能。市场机制相应包括了(1)供求机制、 (2)价格机制、 (3)竞争机制、 (4)风险机制等。这些机制又是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市场机制 有一般市场机制和具体市场机制之分。 一般市场机制是指在任何市场都存在并发 生作用的机制。 我们上面讲到的市场机制通常是指一般的市场机制。具体市场机 制, 就是指各类市场上特有的而独特起作用的运行过程,如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机 制、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机制、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机制等。 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 运用计划机制的作用调节经济活动,配置社会经济 资源的叫计划经济。 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调节经济活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叫 市场经济。 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究竟主要选用何种形式,需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发 展条件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重要的是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决定。(4)资本主义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可以说到今天为止, 一方面已出现了几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利用市 场方法来配置资源也已经历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但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利 用市场方法配置资源最为成功的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 这当然是因为市场经济在 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它与酱主义组织制度, 冒险精神严谨科学态度还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从我们今天来看: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用市场方法配置资源至少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与优 越性。 ① 刺激了人们积累财富的巨大热情,促进资本积累。 ② 防止了资源的闲置和无效率,使稀缺资源得到最大效率的利用,生产力 空前发展。 ③ 导致了社会专业化分工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④ 推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建设及新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 应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稳固。产生于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国家和民主政治, 是资本主义利用好市场经济的 社会制度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民主既不是哪个君王恩赐的, 也不是简单地可以说 是什么法律赋予的, 民主是市场经济中天然产生的,在此基础上经过了无数仁人 志士的争斗而获得的。 过去常有一种观点, 民主来自有天赋人权论的结果,另有一种说法可能在今 天更为流行,那就是法律赋予论,明君赐予论等多种说法,其实不然。 民主既不是君王给予老百姓的恩赐,也不是写在条文里的法律给予的,民主 首先是市场给的,是市场经济对经济民主的要求催动才产生了政治民主。我们 知道封建经济以农业和小手工业为基本形式, 这样的劳动形式具有较明显的地域 性和固定性, 这种劳动形式是十分有利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下他的主人对劳动与劳12 动力的控制。 但这种劳动形式极大地限制了交易的开展和劳动力的流动,也就是 说是不利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与效率的提高。 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交换与流通, 生产与效率成为经济内在要求的时候封建经济方式和它的政治形式封建君主制 及其相延伸的人身依附关系, 与商品经济的对立也就越来越尖锐,让生产要素发 挥本能的要求, 包括让体力劳动力的人的自由流动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能否发展政 治制度能否巩固的前提。 打破君主制,建立民主制成为一种新旧经济方式能否顺 利更替的政治条件。资本主义的民主也就成为了必然。 实际上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民主也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派生物,恰恰相反, 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产生了民主的需求,通过资本主义政府的生产才有了民 主,换言之资本主义政府不生产民主就会被历史所淘汰,你不生产有别人来生 产。只要有了需求还怕没人生产?!这就是开放的市场经济与封闭的小农经济 的最大区别。由此说明市场经济要求民主,而资本主义只是顺应了经济发展的 需要,供给了政治民主。 所以民主也不是那一个制度的产物, 没有市场经济的发展去提经济民主和政 治民主的要求,是不可思议的。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真正的民主,而实行民主 就要对权力实行必要的监督, 这一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也值得人们学习、 借鉴。 不能简单地将资本主义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仅仅看作是资本主义所特有而加 以简单拒绝。 所以对权力实行多种形式、 多层次的制约与监督是人类文明的成果, 我们的责任是不断地完善她, 而不是粗暴地践踏她。权力间的相互制约和社会监 督(包括党派、舆论、民众监督)实质是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利益的对立基础上 的监督, 它使监督真正取得了实效,而同一利益集团或趋同化的不同利益集团间 的监督常常是一种无效监督, 在这一点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监督形式也 有值得人们借鉴的地方, 只有那样才能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健康发 展。第三节 公共部门 一、 混合经济的产生1、混合经济产生的条件 混合经济的产生,首先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的结果。生产力发展的 不平衡表明不可能只有统一一种所有制形式存在于一个社会。其次是市场失灵, 关于市场失灵我们后面专门会讲到。市场失灵表明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 的, 并不是象人们期望的那样只有一种积极作用, 政府可以高高地坐在殿堂之内, 而不介入到经济活动中去。 混合经济最早产生于奴隶社会出现的时候。混合经济 容纳了各种生产力的需求,缓冲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矛盾。 2、混合经济的定义 混合经济又称为有控制的市场经济,或双重经济。现在人们一般对混合经济 模式有三类定义,第一类把混合经济定义为资本主义特征和社会主义特征的并 存; 第二类把混合经济定义为市场因素与计划因素混合;第三类则把混合经济定 义为国家借助于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组建的公共部门而进行的对市场 管理。所以有的人将混合经济称为私有制公有化,雇用劳动福利化,市经济计划13 化。将混合经济看作是一种经济活动全方位的概念。 3、混合经济体制的不同模式 混合经济体制由于: (1)各国的发展水平不同; (2)各国社会与政治结构的 不同; (3)各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不同等而出现了不同的模式,造成了有些 国家的公共部门大些, 有些国家的公共部门就小些,有些国家则比较多地强调综 合目标的实现, 有些国家则可能主要强调个别目标的实施等。由于以上三种因素 的不同作用, 西方国家大致出现了以下几种各具特色、 互有差异的混合经济体制, 它们是: (1)以美国为典型的国家需求管理型混合经济体制; (2)以英国和瑞典为典型的福利国家型混合经济体制; (3)以德国为典型的社会市场型混合经济体制; (4)以法国为典型的强调供求管理的指示性计划型混合经济体制; (5)以日本为典型的国家发展导向型混合经济体制。二、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一般是指政府部门;私人部门是指家庭和私人企业(厂商) 。公共 部门是相对于私营部门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态。从传统的意义说,公共部门是以 公共权力为基础的。 其基本性质是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产生于社会,并凌驾于社 会, 公共权力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公共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受到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它们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不以市场取向或利润、营利为存在的目的,其目标 是谋取社会的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而不偏私于某个个人、政党或集团 的独特利益。 因此, 其产出是维持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公共产品、 公共秩序与安全、 社会价值的分配。这样的界定,一般将拥有公共权力,执行国家法律制定、社会 公共事务管理与各种纠纷的裁决等职能的部门,视为公共部门。在一个国家中, 包括国家民意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检察机关等,即构成国家政权 的组织体系。而随着国家行政权的扩大和行政机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 方面管理功能的放大,它作为公共部门的角色这一地位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随着行政权的扩大,政府管理经济与社会各方面事务的 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政府由传统的&守夜人&和社会生活的仲裁者,直接进入 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直接投资办企业,建立起国营企业,提供公共产 品;直接开办公立学校,使更多的平民子女接受国民教育;授权委托其他社会组 织形式,分担一部分社会事务管理责任。因而,具有原公共部门一部分内在性质 的组织范围明显地扩大了。在广义上,它包括国家政权组织,尤其是管理社会公 共事务的行政组织, 同时也包括由政府直接投资,在所有制形式上属于国有的公 营企业、公立学校、公立医院与得到行政授权的机构等。在美国,公共部门甚至 包括独立管制机构等。 由此可见,公共部门是泛指拥有公共权力,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谋取 社会的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体系;以及由政府投资、开办,并以国有制形式运 作的公营企业、 学校、 医院等组织体系。 公共部门从小到大来划分其范围可分为: 仅包括中央政府部门的狭义公共部门, 与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包括非金融公共 企业的广义的公共部门。14 首先中央政府是最狭义的公共部门, 通常包括所有中央级的各个部局等行政 机构以及中央政府的其它机构和组织。 其次是将一国所有政府部门包括在内的广义政府, 这个层次包括了中央与地 方的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共部门。 在我国就是国务院, 省级政府, 市县及乡级政府。 第三个层次的公共部门是包括广义政府和非金融公共企业的统一公共经济 部门,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最广义的公共部门行为的一门学问,对私人部门行为的 研究,只是从资源配置的社会合理性上才进入我们的视线。 需要说明的是: 人们认为金融部门也具有公共部门的性质, 也应由政府来承 担职责, 因为它们的行为很大部分也属于是政府行为,所以应该将它们也作为政 府部门来对待。 我国国有企业是否属于公共部门呢?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西方公共经济 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科, 肯定不会将国有企业的整体纳入公共部 门。 因为从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出发,国有企业的许多部门或产品生产是属于竞 争性与排它性的,因而必然是盈利性的,它可以由私人部门来完成,效率一般认 为会更高一些。 这些部门由公共部门来经营效率就有可能降低,官僚主义与腐败 及官本位制的影响等,都会降低效率。 公共部门所从事的是没有盈利或低盈利的部门,是私人部门之所不愿从事 的, 这些部门就是让私人部门来经营也会造成严重的福利损耗,这种福利损耗大 于企业获得的效益。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职能方面的比较是有所不同的, 即政府部门一般是对 选民负责,而非政府部门(厂商)的行为则主要是对投资者负责。 政府部门的行为往往具有强制性, 而非政府部门的行为对于其行为接受者来 说则是自愿选择的。 从政府职能的具体区分看:中央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国防、邮政、造币、以 及调节区域间与国家间的商业活动等。地方政府的职能主要有以下各项:教育、 福利、警察与消防,以及其他地方性的服务,如公共图书馆,污水处理与垃圾处 理等。公共部门与国有企业1、厂商生产公共产品的损失 我们用不拥挤的桥梁来说明这一点: 不拥挤的桥梁由政府来生产,对桥的使用者不收费,这样桥的利用能力就能 达到 OE1,这时所产生的社会福利为最大 OE1D,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 如果由私人部门来提供, 他将会考虑投资成本的回收需要。如果他将价格提 高到 P1,这样消费者对桥的使用量就由 OE1 缩减到 OE2。造成了 E2E1 数量的消 费者不能通过这桥。社会福利损耗达 E2E1E。消费者剩余降低到 P1ED。 [注: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付出的价 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 。可以用图来证明消费者剩余15 的概念: 横轴 OQ 代表商品量,纵轴 OP 代表价格,AD 是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表明商 品量少时,愿付出的价格高,而随着商品量的增加,愿付出的价格越来越低,消 费者对第一单位商品所愿付出的价格是不同的,当他购买 OM 的商品时,愿意支 付是 OMBA。但是,市场价格是 ON,所以当他购买 OM 时,实际上只需支付 OMBN, 他所愿意支付的减去他实际支付的,即 OMBA-OMBN=NBA,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消 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也是建立在主观心理评价基础上的,成熟的市场经济包括 成熟的厂商与消费者, 在消费者也成熟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理论就变成虚构的 理论了。若你原先没有学习过这一理论,可以参阅萨谬尔逊《经济学》下册第 686-690 页,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年版,以下同)]。2、公有企业的效率西方微观经济理论一般都认为公有企业相比于私人企业是低效率的。 植草益 曾指出,从理论上讲,一个有效率的企业应满足这样一些基准: (1)企业购买投 入品时, 其价格达到投入品市场中通过竞争所实现的水平; 投入成本应有竞争性; (2)在当时可能利用的技术条件下,实现投入品的最优组合;使用最可能的先 进技术; (3)以最优生产规模进行生产; (4)以可将费用降低为最低的最优销售 渠道进行销售; (5)在劳务、人事、财务方面不存在&经营上的懈怠&。就这几方 面而言,一般认为公有企业效率整体上较为私营企业为低。 1984 年有一个美国工业家领导了一个专门调查小组对公有企业(包括政府 部门)的效率进行了调查。以下列举一些其调查数据:美国国防部用 9 美元购买 在自由市场上可用 3 美元买到的标准螺钉;在非制造产业,政府雇员比私营部门 雇员多花 64%的病假时间;政府部门所使用计算机的平均寿命为私营部门的一 半;政府总务管理局所雇人数是相应业务量的私营部门的 17 倍,管理成本则为 14 倍;等等。 但正如施蒂格里兹指出的, 私人部门也有严重浪费现象。 问题关键不在于公 有部门的浪费, 而在是否能说明公营部门的浪费比私营部门的浪费有着系统的区 别并严重得多。 施蒂格里兹认为, 虽然大多数人普遍人为政府管理机构要比私立 机构效率低一些,但只有零星的几件证据证胆这种看法。相反的事例同样存在。 例如,在加拿大有两大铁路网,一家是公营,一家是私营。研究表明,这两家铁 路网在经营效率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再如,尽管英国的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但 大多数法国的国有化企业则盈利丰厚。 西方经济学出于维护私有制的目的, 往往主观认为公有企业效率低于私有企16 业, 并努力寻找公有企业低效的原因。 以下简述一些他们认为可能是导致公有企 业低效率的根源。 (1)集体行为的动机 施蒂格里兹认为, 政府企业区别于私人企业的最主要两点是政府不必关心破 产、通常也不考虑竞争。前者使企业没有改善企业财务状况、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的动机;后者使企业缺乏创新、进步的动机。 ①破产。公营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动机不同之一来自破产的威胁。私营企业经 常面临破产的压力。 破产是一个重要的报警器,它提供了私营企业如果经营不善 会产生社会亏损的限度, 它是淘汰低效率管理的自动调节器,它迫使企业的预算 有一定的约束。与之相反,政府企业常常进行赤字下的经营。 ②竞争。竞争是优胜劣汰的重要条件。首先,竞争提供了选择的机会,选择 会使企业不得不考虑由于他们的官僚制度对顾客造成的损失。 由于公有企业的官 僚作用特别严重,这一点对其便有特别的意义。在不存在竞争时,顾客往往不得 不排队等候或支付拥挤的代价,这些顾客的成本是不计入垄断企业成本之中的, 因而企业不会考虑顾客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不存在竞争,个人没有相会用高 价代替排队时间, 他们的偏好不能通过选择显示出来,因此企业也无从得知如何 减少拥挤现象。竞争提供了一个检查制度,使消费者能&用脚投票&,对政府部 门的低效率进行鞭策 。其次,竞争提供了一个激励结构。我们曾经指出,垄断 会加剧 X-无效率。竞争提供了相互比较的基础。当只有一家公司经营邮政时, 判断它是否工作有效是十分困难的;但当有几家在从事这一行业时,比较便是可 行的了。 这种区别可以在市场或利润上表现得十分明显。竞争会使那些有效地为 顾客服务的公司得以发展, 并使那些低效率的公司日趋不景气;这些都是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 更重的是,竞争所造成的生存压力将迫使企业不惜一 切代价提高效率、革新产品、加速创新。 (2)个人动机 公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如私人企业那样与利润息息相关。例如,公有企业职 工的薪金结构类似政府行政部门,受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支配。有经济学家认为, 这样的激励结构会影响公有企业人员的质量,尤其影响经理们的努力程度。另一 些经济学家不选择同这一看法, 认为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尽力搞好企业的,薪金报 酬仅是激励个人的方式之一。 公有企业与私人企业的另一个不同是对雇员使用权的限制。 一般在公有企业 被解雇的情形很少发生, 这种没有潜在雇员候选者挑战的极具保险性的工作曾被 认为是公有企业的一大优越性。 公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由行政部门委派,这导 致任人唯亲之风泛滥, 并使他免受来自各方的政治压力,同时也给那些监竽充数 者以保护伞。 (3)公有企业的官僚行为 公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与一般政府行政部门类似, 充满了官僚气息。 一般来说, 官僚总是伴随着低效率、缺乏创新、僵化、教条、办事拖沓。施蒂格进而兹总结 论为,官僚制度至少有以下弊端:第一,官僚组织中评价官员的目标多样化。利 润最大化是私人企业的明确目标, 而政府部门以及公有企业则不得不作种种分配 上的考虑。第二,传统激励机制不适用于政府工作,公有企业经理的努力程度与17 工作的成功之间关系甚微。这是一般委托-代理关系常见的困难。由于信息不对 称,很难建立一个委托人与代与代理人目标完全一致的激励机制。第三,借用尼 斯坎南(W.A.Niskanen)的观点,官僚机构的主要目标是追求机构最大化。尼斯 坎南认为,官僚们关心的不是效率、赢利、优质服务等等目标,关于的是他们的 工资、办公室的舒适条件、公众中的声望、权力庇护为&官僚竞争&。第四,官僚 厌恶冒险的特性是官僚机构创新能力衰退的主要原因。 官员的错误往往比他的成 功更能引起注意。厌恶风险导致了官僚特性: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必要的程度、办 事拖拉。这类拖拉可以带来极大的社会损失。 (4)公有企业低效率的一些制度原因 有些西方国家,如日本,公有企业的运作受到制度安排方面的严重约束,这 是造成公有企业低效率的又一原因。植草益对此指出,日本公有企业受到如下一 些制度约束:第一,公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性受到严重削弱。公有企业的预、决算 必须国会通过,干部人事安排需经国会承认,严格限制企业向新投资领域扩展, 等等;由于企业不能自己决定职务的任免,公有企业的干部们就要四处活动,与 外部政治家拉关系,进行钱权交易。这成为经理人员&经营懈怠&的重要原因。第 二,主管部门繁多,职责不明确。第三,对公有企业的管理具有政治化的明显倾 向。 公有企业总是在不同时期特有的政策下受到各处政治性干涉。由于这种政治 性干涉是以政党的政治利益为根据的,对公有企业的长期政策目标并不关心,其 结果是严重降低了企业提高内部效率的积极性。 (5)产权经济学对低效率的解释 产权经济学家通常认为产权的界定不清可以是公有企业低效率的重要原因。 产权经济学认为, 由私人所有的应该是具有排他性和对抗生的公共产品。只要被 称为财产的一组权力将带来使用这种资源的更大效率并由此增加社会财富;或 者,建立和履行这些所有权的代价小于收益,所有权就应该赋予任何一种资源。 建立和履行私人产品所有权的代价低, 建立和履行公共品所有权的代价高。 因此, 适合于私人所有的资源应赋予其私人所有权,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佳使用。只有 那些建立和履行所有权的代价极高的资源才适合于公有。产权经济学证明,在一 个以经济效率为目标的狭窄范围内, 更容易选择私人所有权而不是公共或社团所 有权(集体所有) 。此外,产权界定不清的资源会被极大地浪费。 ①&公地的悲剧&。 假设一个镇有一块草地可适用于放牧或种庄稼。 如果该草 地是公有的, 则社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拥有进入该草地的自由和无限权利。在这种 社团所有权假定下, 社协和的成员不必支付费用也不必承担使用该草地的任何其 它代价, 他们在该草地上放牧的成本为零,对草地牧场使用的需求将尽可能地扩 大。草地上拥挤的牲畜将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这便是&公地的悲剧&。如果该草 地是私人财产而不是公有财产, 土地以及社会的其它资源将更有可能得到有效的 利用。这是因为,一旦土地私有,私人所有者不会让他人无偿使用他们的财产, 他们会对他人把其财产用作牧场索取一个正值的非零价格, 并且, 他们索取的这 个价格应该能使土地作为牧场出租所获得的利润大于对土地的任何其它使用所 获得的利润, 这个定价将导致对财产或资源的有效使用 (使用该土地的收益大于 其作为其它用途的机会成本) 。 ② 牡蛎养殖场的经验。美国经济学家 R?J?阿格勒罗(R?J?Agnello) 和 L?P?多勒利(L?P?Donnelly)对美国沿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海岩的牡蛎养 殖场的研究得出了私人产权比公共产权效率高的一个所谓经验证明 。但正如罗 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指出的那样,&在讨论私人所有权相对于公共所有权18 的优越性时,我们假定公众有自由使用公共财产的权利。……但这种对公共所 有权的遣责太以偏概全了,因为事实上大多数公共所有权并不是自由使用的& 。 他们总结认为,&当不可分性和公共产品问题使界定私人权利的代价太高时,所 有权的一些其它形式则可能更有效率。另外,当效率不是所考虑的主要问题时, 与私人所有权相对的其它所有权有可能是适当的& 。 事实上,只要对拥有公有产权的公共物品的使用进行严格的限制,它们的使 用仍然是可以非常有效率的。例如美国国家公园的例子。 此外,对于公有企业不一定需要进行产权安排方面的变动,设计良好的激 励机制也可使其达到较高的效率, 植草益总结认为至少有这样一些方法可给予企 业竞争刺激,以激励其提高内部效率:① 特许投标制度;② 区域竞争;③ 社 会契约制度、成本调整契约;④ 给予价格上限管制。3、政府生产私人产品的条件政府能否生产私人产品, 我们说人们不能绝对地否定政府在私人产品生产中 的作用,政府在两个目的的支配下,不尽应该而且必须生产私人产品,一个目的 是为了限制该产品的使用量, 使稀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稀缺性表明需要 对某些资源的使用加以限制,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私人部门有 可能为了眼前利益而略夺式地使用稀缺资源,造成部分资源枯竭。一个是为了打 破垄断,实现社会公平的目的。政府应该介入到私人产品的生产中来。政府只要 是出于这两个目的是可以生产私人产品的。 从总体来说政府生产私人产品, 需要解决委托代理的利益机制与委托代理的 成本问题, 如果能将这两个问题解决好,政府生产私人产品的绩效或许会更高一 些,原因在于现代社会运用政府作用已必不可少了,经济活动中尤其如此。而政 府利用政府的成本应该是最低的。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必须从私人产品生产中退出,专一于公共产品生 产, 这样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 这是因为一部分特大型企业由私人经营的成本 己经非常之高, 尤其在跨国经营中有国家集中运用政权力量和各种信息,比起一 家一户的企业经营成本或许要小的多。 我们认为重要的是要理顺各级政府和国有 企业的关系, 随着企业股份化的改造,是否仍维持中央国有企业改造后的国有股 权归中央政府控制(包括监督和红利的提取) ,是否将地方国有企业改造的股权 归地方政府控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怎样分配国有股权?可否将全部国有股权归 中央控制, 只通过规范的分税解决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分配,并使之与其事权 对等?如果这样可以的话, 中央政府怎样对如此分散和巨大的国有股权实施有效 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其保值和增值? 要解决这些具有根本问题的出路首先在于改变政府的作用主体和作用方式, 同时也要妥善处理国有股权的归属和管理问题。 由于上述问题源于政府直接控制和作用于企业, 政企分开的改革在国有企业 与政府对企业的所有关系未妥善处理之前无法彻底解决, 但产权关系的明晰和企 业的股份化改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 政府可以将其作用主体--企业转向 市场,即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政府与企业的直接关系只是税收关系,政府通过 直接干预市场来实现其经济目标,其干预手段主要是金融、财政及产业政策等。19 这样,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只剩下产权关系,即拥有企业的股份。政府对企业 的作用方式随之也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 它对其拥有股份的企业的 作用只能通过董事会来实现,而不能通过行政命令进行直接干预。当然,除了合 法经营和照章纳税外, 企业不再与政府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企业的一部分归国家 所有,那么它们只需按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决议向政府上交红利。图 2-5 如图 2-5 所示。这样做的好处是: (1) 政府真正实现了&政企分开&。 (2) 各类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平等,减少了不公平竞争。 (3) 解除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间的三角制约关系,从而减少了由 企业造成的各级政府间的矛盾。 (4)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政府行为,因为企业间、企业与政府间的相互 作用都是以市场行为进行, 某些企业若再想利用政府行为干预别的企业将会受到 抵制。 首先, 要防止的问题是政府利用其政府行为保护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股份占 主导地位企业的利益。但在改革后,这一问题将会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制约:一是 随着企业股份化的改造, 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会日趋完善,从而可抑制不当的政府 行为;二是由于大量的企业为了保护其自身利益,它们会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 因而会监督有关政府行为的合理性。 其次是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持有国有股 份,它们会不会在分别保护其股份利益时产生新的冲突?可能性自然是存在的, 但我们可用下述改革思路消除这种冲突。本章小节本章是全课程的理论基础, 或者说是基本原理,指出了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核 心问题, 是政府如何搞好公共产品的生产。 政府搞公共产品的生产意味着资本主 义政府&职能转变&了, 从&守夜人&兼有&活动人&的角色了。这都是因为市场经济 存在着失灵资本主义从经济到制度也就具有混合性了。 但政府生产公共产品也存在着一种低效率的问题。20 关键术语1、交易费用:广义地讲交易费用包括各种制度安排的成本和商品买卖之间 的交易费用等。 在此所指的交易费用主要是前者,各种制度安排过程包括法律制 度、经济制度、甚至道德约束与规章等。 2、公共产品:是指公众所必须使用,且社会每一成员对这一产品的使用不 会导致其他个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这一产品在产权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具体 地说, 作为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即所有权上的非排它性和消费过程中的非竞 争性。 3、非排它性:是指这一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无法排除不支付价格人的消费。 如海上建一航标灯、 街上建一排路灯,建立起来以后就难以排除其他消费者的免 费消费。 4、非竞争性:是指这一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不会削弱现 有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5、私人产品:相对于公共产品而言是具有产权明确而又可分割的特性。私 人产品的两个特征正好与公共产品相反。表现在:一是所有权上的排他性,即能 够在财产权上明确这一产品只属于我而不属于他人, 表明这类产品具有产权上的 可分割性。 二是消费上具有的竞争性, 即该产品不能公共消费,某个社会成员消费它以 后其他人员就难以无偿消费。 6、准公共产品:我们在对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进行分类时发现,从产品的 社会性质看,大量的只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中的某一个特性,即是: (1)有的产品往往是既具有非排它性,但又有竞争性; (2)有的产品是既有非竞争性,但又有排它性。 7、 资源配置:是指如何把有限的生产要素配置到社会迫切需要的众多领域、 众多部门的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去,以实现最佳的资源使用效率。 8、市场失灵:是指利用市场法则的结果造成对市场发展的阻碍。 9、洛伦斯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如果把社会上的人口分为十个等级,各占人口的百分之十,按他们在国民收入中 所占份额的大小。 10、 外部效应: 收益外部化, 也称正的外部效应 (Positive Externalities) 。 成本外部化,或称负的外部效应(Negative Externalities) 。现在人们通常在 说的外部效应则是指负的外部效应。 11、&时滞效应& :就是我们讲的市场经济的滞后性、事后性与自发性。市 场经济的自发规律可以对经济活动起到调节作用,但这一过程太长,就会产生滞 后,造成资源的种种浪费。 12、公共资源: (Common Resource)的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这种资源是稀 缺的,二是这种资源的使用是不受限制的。 13、混合经济:又称为有控制的市场经济,或双重经济。现在人们一般对混 合经济模式有三类定义, 第一类把混合经济定义为资本主义特征和社会主义特征 的并存; 第二类把混合经济定义为市场因素与计划因素混合;第三类则把混合经 济定义为国家借助于宏观调控、 宏观经济政策和政府组建的公共部门而进行的对 市场管理。所以有的人将混合经济称为私有制公有化,雇用劳动福利化,市场经21 济计划化。 14、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一般是指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是以公共权力 为基础的。其基本性质是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产生于社会,并凌驾于社会,公共 权力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私人部门是指家庭和私人企业(厂商) 。1、市场经济中主要的公共经济问题有哪些 2、按社会性质的分类可分为哪些产品?并具体加以说明 3、不同性质产品的判断及行为主体 4、政府生产私人产品的条件是什么? 5、资本主义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6、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7、市场失灵的表现 8、混合经济体制有哪些不同的模式?为什么? 9、公共部门在职能上有哪些区别?为什么? 10、一个有效率的企业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会造成公有企业的低效率?1、市场经济中主要的公共经济问题有哪些:公平与效率 发展与稳定 (1)稀缺资源的自然垄断 稀缺资源的自然垄断主要是指,矿产、森林、水源、空气环境等都具有稀缺 性, 对这些稀缺资源如何分配直接牵涉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利害关系。所以象这样 的稀缺资源的生产经营权一般应该掌握在政府手中, 如果这类具有稀缺性的自然 资源允许厂商经营, 也必须由政府加以管制,但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对稀缺资源 的自然垄断产业实行国有(?) ,使其成为公有企业,直接为全社会服务。 (2)交易费用问题―--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吴敬琏 维持有效竞争的市场环境 广义地讲交易费用包括各种制度安排的成本和商品买卖之间的交易费用等。 在此所指的交易费用主要是前者,各种制度安排过程包括法律制度、经济制度、 甚至道德约束与规章等。制度既不是为个人而制定,又不会因为某个个人的&消 费&而损害到其他人的消费。 建立这些制度的目的是社会成员共同来遵守与&消费 &它。相反,制度不能有某个个人来制订,只为个人服务。市场经济是一种有规 则运行的竞争性活动, 没有统一的制度安排就会产生混乱, 所以为降低属于制度 安排的交易成本,政府就不只是&守夜人&了,政府从禀公办事的精神出发,制定 好制度,降低交易费用。 (3)劳动与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教育滞后) 教育是关系到劳动力素质提高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大问题, 将教育只是 看作为社会成员个人自己的事情似乎是不合适的。 一个国家劳动力受教育状况如 何往往与其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有了好的教育社会发展才能有可供衔接的22 劳动力,否则国家的发展只是一句空话。 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应是没有疑问的, 无论从法律的角度还是道义的角度人人 有受教育的权利, 而实行义务教育责是政府的责任。 虽然受教育的结果不同对劳 动力本人的收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似乎又表明教育具有商品性,但这不是教 育的全部性质。 政府如果不能提供公益性的教育服务,将使许多因交不起费的学 子而失学, 社会将失去大批优秀的劳动力。 而付费受教育者对我钱人的孩子来说, 也会因缺乏竞争压力而降低学习效果,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损失。 (4)国民健康问题 享受有健康和充分的医疗服务是每个国民应有的权利。 劳动者之间收入差异 的存在, 并不因此产生健康和医疗服务应该有什么不同,至少从社会伦理的角度 讲是这样的。 国民的健康就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给医院的必要的补助, 使低收入者有机会 能看的起病,给医院添置必要的设备,减轻医院的成本负担,在社区建造娱乐设 施,为老年人、青少年提供活动场所,使这些收入低下或无收入的人,有一个可 供锻炼的场所。 在解决国民健康问题上政府还要有医疗保险,建立医疗保险基金。这一切没 有政府的参与是无法解决的。 市场经济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公共经济问题, 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体来承担 与解决它政府必定是其中最好的主体之一。2、 按社会性质的分类可分为哪些产品?并具体加以说明。产品的性质可以从使用价值来分,可分为吃、穿、用的产品;从物化的性质 来分可分为铜、棉、油、碳等产品;从社会性质来分可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 等。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按社会性质分类的这些产品的基本情况。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公众所必须使用, 且社会每一成员对这一产品的使用不会导致 其他个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这一产品在产权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具体地说, 作为公共产品具有两个特点:即所有权上的非排它性和消费过程中的非竞争性。 所谓非排它性是指这一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无法排除不支付价格人的消费。 如 海上建一航标灯、 街上建一排路灯, 建立起来以后就难以排除其他消费者的免费 消费。 公共产品的非排它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上。 首先: 公共产品在技术上 就不易于排斥众多的受益者。 比如灯塔你很难做到对不同受益人的不同技术处理 很难做到。熟人或支付价格的船来了就开灯,否则就不开,若想这样在技术上很 难做到,我们说它在技术上难以排它。 其次,即使存在技术上的排它性,但排它成本非常昂贵,一般不会轻易采取 排它手段。 如上所说若要排除不支付价格的人使用灯塔, 就需要设专人看管灯塔, 查收支付费用的情况,甚至设置围障,招人卖票收费,验票检票等。但这样的结 果是排它成本高于排它收益,而不愿排它。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这一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增加消费者的消费, 不会削弱现有 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讲,是指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每增加 一个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为零。 其结果就是增加多少个消费者一般都不影响其他人23 消费。 用经济学的语言讲边际消费成本为零,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所要支付的 消费成本不变。生产者一般不会因为消费者的增加而增加相应的支出。 当然这是从消费增量的流动性来讲的,而不是指瞬时消费的总量。主要是指 动态的接踵消费而言的, 即一个过去一个接踵对公共产品进行消费。如果是瞬时 消费增量的增加,就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产生&拥挤&。如灯塔、路灯都是 这样,你一个一个地过去、一条船一条船地过去消费,对路灯与灯塔的使用,大 家互不影响,不增加边际消费成本。如果大家一起消费,消费者又不断增加,那 么肯定会对其他人的消费产生影响, 要想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会增加边际消费成 本。对消费者来讲,只要这一产品的消费过程不产生&拥挤&,别人的消费不影 响自己的消费,也不会主动向生产者&行贿&--支付使用价格。所以公共产品作 为非拥挤产品,在不拥挤的情况下使用存在着上述两个特点。 (2)私人产品 私人产品相对于公共产品而言是具有产权明确而又可分割的特性。 它与公共 产品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私人产品的两个特征正好与公共产品相反。表现在: 一是所有权上的排他性, 即能够在财产权上明确这一产品只属于我而不属于 他人,表明这类产品具有产权上的可分割性。 二是消费上具有的竞争性, 即该产品不能公共消费, 某个社会成员消费它以 后其他人员就难以无偿消费。 私人产品的第一个性质, 保证了私人产品所有者有权对使用该产品的人索取 价格,要求有偿使用。私人产品的第二个性质,保证了私人产品所有者可以单个 地向该产品使用者索取价格, 得到投入的回报。相对于公共产品的第二个性质而 言,私人产品消费的增加,会增加它的生产成本,也就是说边际成本不为零,就 需向每一个增加的消费者收费费用。 (3)准公共产品 我们在对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进行分类时发现,从产品的社会性质看,大量 的只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中的某一个特性,即是: ①有的产品往往是既具有非排它性,但又有竞争性; ②有的产品是既有非竞争性,但又有排它性。 它们并不能单一地用公共产品或私人产品的性质可以说明的, 我们称这类产 品为准公共产品。有非排它性,但具竞争性的如草原、湖泊、河流、甚至海洋等 就属于这种情况。 一个消费者要进入草原、 湖泊、 河流、 甚至海洋消费比较容易, 包括生产性消费。 但当这个消费者进入这块草原、 湖泊、 河流、 甚至海洋消费后, 他就与其他消费者产生了竞争, 会影响其它消费者的消费,使其他消费者的消费 成本增加而收益下降。具有非竞争性而容易排它的产品如不拥挤的火车、桥梁、 没有座满的足球场、电影院等。在这些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多一个消费者往往不 会引起边际消费成本的提高, 也不影响其它消费者的消费。但这种产品的消费比 较容易产生排它性,如在火车站建站卖票,给火车设一个门验票,桥梁设一个收 费站等,这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困难,人们要想无偿消费就不容易了。体现了它的 排它性。3、不同性质产品的判断及行为主体(1)产品性质的判断24 要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属于公共产品, 首先要看这个产品在消费中是否具有非 竞争性,如有非竞争性,则再进一步分析,它是否具有非排它性。要是这个产品 两个性质都具备的话, 就可肯定这个产品已属于纯公共产品。 如果这一产品是纯 的公共产品,它应由政府的公共部门来提供。其次,如果这个产品既不具备非竞 争性也不具备非排他性, 那么这个产品就是纯的私人产品,一般应有私人部门来 生产。再次,如果一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但从技术上看它能排他,排它成本又不是 很高,或者具有非排它性,但具竞争性的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 生产,一般以市场配置为基础,国家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或者说让私人部门 来生产,由政府给予经济上的补贴。 是不同的根据产品的社会性质来决定。 判断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从产品的社 会性质看,物化性质或使用价值相同的产品可能既是公共产品,又是私人产品, 如同样是路灯,由于处在马路上与宅院中的位置不同,其性质也就不同;有的产 品会因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历史上曾经是私人产品的,今天就可能成为公共 产品了。如图书馆有小到大的变化就有这一痕迹;有的产品今天是公共产品,明 天可能因技术上的可分性(技术进步以后)而变成私人产品了。 (2)不同产品的生产主体 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私人(厂商)是不愿生产这类产品的,所以象公共产 品生产的主体是政府应是没有疑问的, 将公共产品生产交于厂商来进行其后果是 明显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章节中会具体分析到。 私人产品的性质具有产权上的排它性和消费上的可分割性, 决定了私人厂商 是乐意生产这类产品的, 这类产品当无人生产时价格就会提高,可以吸引大批生 产者进入该领域,反之当大量生产者涌入时,生产过剩,价格下跌就会有许多人 自动退出,所以在私人产品生产时,只要不产生政策性垄断,由厂商来生产比之 政府生产效率要高的多,其利益与风险均有厂商承担,又不必担心消费者没有 可供选择的消费品。是政府又可坐享其成的事。 只是对准公共产品生产的主体怎么看,准公共产品一般主张由厂商来生产, 政府实行补贴比较理想。 作为准公共产品既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但又由于消费量 的制约,没有政府补贴,厂商收益得不到保证,生产就会受到影响,但完全由政 府来生产则可能因&吃大锅饭&而降低了应有的效率。4、政府生产私人产品的条件是什么?政府能否生产私人产品, 我们说人们不能绝对地否定政府在私人产品生产中 的作用,政府在两个目的的支配下,不仅可以而且必须生产私人产品,一个目 的是为了限制该产品的使用量, 使稀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资源的稀缺性表明需 要对某些资源的使用加以限制, 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私人部门 有可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掠夺式地使用稀缺资源, 造成部分资源枯竭。另一个是为 了打破垄断,实现社会公平的目的,政府应该介入到私人产品的生产中来。政 府只要是出于这两个目的是可以生产私人产品的。5、资本主义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用市场方法配置资源至少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绩与 优越性。25 (1)刺激了人们积累财富的巨大热情,促进资本积累。 (2)防止了资源的闲置和无效率,使稀缺资源得到最大效率的利用,生产 力空前发展。 (3)导致了社会专业化分工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4)推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建设及新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 适应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稳固。6、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虽然有它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它的消极作用,其原因 是盲目追求自发的市场经济, 造成了&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利用市场 法则的结果造成对市场发展的阻碍。 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市场机制在配置 资源过程中存在的: ⑴自发性。 即各个分散的企业只从自身的局部利益出发, 按照市场信号调整微观经济的资源配置, 往往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处在无政府状 态。它需要经过长期的、无数次的反复,才有可能达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 衡。⑵滞后性。各个市场主体在接受价格信号时,所获得的高于或低于商品价值 时,已是在交换之后的事了,此时再行调整,一方面已发生了供应不足或供过于 求的状况, 另一方面这时的调整也不能及时满足供求平衡的需要。市场机制的作 用自身不具备预见经济变化的功能。 ⑶不稳定性。 当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社会总供 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时,不会因此而被稳定下来。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还会 将资源从效益低下的部门向效益相对较高的部门转移, 同时造成这一部门供求平 衡的损害。 市场机制的竞争是各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哪个部门获 利相对丰厚, 生产者就会调动自己的资源要素向哪一部门转移,从而造成供需平 衡的不稳定性。 从根本上说,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对市场行为的过份依赖与放 纵。7、市场失灵的表现(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平; (2)&外部效应&问题; (3)竞争失败与市场垄断; (4)失业问题; (5)公共产品与搭便车; (6)消费者的合理无知(包括生产性消费与生活性消费的无知) ; (7)市场调整过程的代价; (8)区域经济协调与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9)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8、混合经济体制有哪些不同的模式?为什么?主要原因在于: (1) 各国的发展水平不同; (2) 各国社会与政治结构的不同; (3)各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不同等。由于混合经济出现了不同的模式,造 成了有些国家的公共部门大些, 有些国家的公共部门就小些,有些国家则比较多26 地强调综合目标的实现,有些国家则可能主要强调个别目标的实施等不同的情 况。由于以上三种因素的不同作用,西方国家大致出现了以下几种各具特色、互 有差异的混合经济体制,它们是: (1)以美国为典型的国家需求管理型混合经济 体制; (2)以英国和瑞典为典型的福利国家型混合经济体制; (3)以德国为典型 的社会市场型混合经济体制; (4) 以法国为典型的强调供求管理的指示性计划型 混合经济体制; (5)以日本为典型的国家发展导向型混合经济体制。 9、公共部门在职能上有哪些区别?为什么? 公共部门是泛指拥有公共权力,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以谋取社会的公共 利益为目的的组织体系;以及由政府投资、开办,并以国有制形式运作的公营企 业、学校、医院等组织体系。公共部门从小到大来划分其范围可分为:仅包括中 央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混合经济下政府的职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