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哪里能买到杭州的大量个人信息息,请问哪里可以买到

老听说个人信息可以买到,那你知道你的信息到底值多钱吗?老听说个人信息可以买到,那你知道你的信息到底值多钱吗?人生如歌百家号我想大家经常会接到各种推销、甚至诈骗的电话,真是烦恼不已啊!觉得本来好的心情因这样的小插曲而荡然无存。那你知道你的信息是怎么泄露的?又值多少钱吗?日前,丽水松阳警方经过13个月的连续奋战,辗转江西、福建、内蒙古等地,成功破获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查获非法获取的各类公民个人信息7以余条,共370多G的电子数据,这里面包括医院孕检、车主、银行、金融等等多类型数据,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经办案民警突击审讯、勘查查证,发现用于违法犯罪的数据源是分别来自QQ名为“长期合作=共赢”的数据倒卖上家贵州人库某,以及QQ名为“哈佛校长”的山东人王某辉。王某辉:“卖的都是公民的身份证、姓名、家住地址、电话等等信息,在网上以每条信息3毛到5毛进行售卖,获利有10来万,数量太多具体卖出去多少条都不记得了。”廖某:“信息是通过上家购买的。真名我不知道,只知道昵称,一个中央行长,一个稳定诚信数据商。等于比如上家叫我卖两块,我就得5毛的单价。”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信息太容易裸奔,比起物业,手机、电脑分分钟就把你卖了。真是防不胜防啊!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人生如歌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生活趣事、言情和职场文章、各类情感故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你的信息被出卖了吗?卖50条个人信息能判3年
来源:综合
不到2000元买到通话记录
不到1000元就能了解行踪轨迹
刚收完楼中介就打电话问要不要出租
孩子刚出生幼儿产品推销员的电话就找上门
只要你的手机号码让别人知道了
你就是被人查清户口了
你跟谁通过电话
你过去在哪里、现在在哪里
别人都可以一清二楚
而且这些事情对咱们来说
早就不是啥新闻了
面对盗窃隐私的利欲洪流
什么妙招都没用、没用、没用
小编要搬出的这句话老厉害了
  倒卖他人隐私 可蹲7年监牢
  5 月 9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次就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其中强调了这么两点:
  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 的,处 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 的,处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那么问题来了
这里面讲的“情节严重”
怎样才算“严重”和“特别严重”呢
  这次出台的司法解释是这样说的:
  对于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以上即算“情节严重”;
  对于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标准则是 500条以上;
  对于其他公民个人信息,标准为5000条以上。
  (PS:如果每一个类型相对应的公民个人信息都没有达到50条、500条、5000条的,司法解释规定还要对其按照相应比例进行合计。)
  ▲ 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北京的发布会。
  发布会上,最高法就公布了这么一个案例――有5个人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个人户籍、车辆档案、手机定位、个人征信、旅馆住宿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寻找客户并获利,最终被判刑。
现在我们有必要来捋一捋
“个人信息”都有哪些了↓↓↓
  刑法相关规定中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 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只要你把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给特定的人
或者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
都很可能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未经被收集者同意
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息向他人提供的
也属于“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PS: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
  “内鬼”获利5万就能构成犯罪
倒卖客户信息是很多人秘而不宣的财路
还敢这么干?那可就是犯罪了
  这次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司法解释规定的相关标准一半以上的,即可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这些犯罪是有套路的
犯罪人员的行业也相对固定
无非是经常与客户个人信息打交道的工作
  目前,对于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最大危害的,主要是银行、教育、工商、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等行业的内部人员泄露数据。
公安部网络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许剑卓
如果你从事这些行业
那么尤其要提高警惕了
别因一时的利欲熏心做傻事
为了打击“内鬼”
两高在这次的司法解释中
降低了内部人员的入罪门槛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为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敏感信息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利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5 万元以上等情形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罚金可高达 5 倍
司法解释明确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罚金数额一般在违法所得的 1 ―5 倍
  (PS:另外,综合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违法所得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
  司法解释还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
  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相关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END------
小编工资就涨5毛钱!
幸福生活靠大家!
求赞求广告!!
(责任编辑:白冰 UN828)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两万条个人信息100元就能买到_网易体育
两万条个人信息100元就能买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两万条个人信息100元就能买到)
小公司竟掌握数百万条信息,16名嫌疑人被抓
  民警在整理查获的信息 通讯员供图“喂,要买保险吗?”“喂,要做广告、页面、微信推广吗?”……你是不是经常接到这样的推销电话、骚扰电话、诈骗电话,对方直呼名字,对你了如指掌?近日,南京六合公安分局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信息案,涉及个人信息数百万条。通讯员 六公宣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顾元森企业每天接到几十个骚扰电话 今年6月底,六合公安分局金牛湖派出所、龙袍派出所分别接到辖区企业负责人报警,称每天都接到二三十个电话,内容无非就是推销房地产、个人贷款之类的。报警人认为,自己的个人隐私可能被泄露了。接警后,分局网警大队联合多家派出所调查,发现有人通过QQ群、邮件等形式,将公民的个人信息在网络间相互传递,并发现大量的个人信息经网络出售。警方通过半个多月的摸排取证,将目标锁定在南京一科技公司的一名员工身上。之后民警调查后发现,不仅仅这一名员工在网上交换公民个人信息,还有一个QQ群,里面几百人都在参与公民个人信息交换。在调查这个QQ群时警方发现,群里十几人都是该公司的员工。6月16日,警方对这家公司进行了突击搜查。搜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了大量写有企业、单位、部门名称、地址、法人代表、负责人及其手机号的纸质文档。此外,公司内的10多台电脑里,也有大量涉及企业法人信息、街镇领导、村干部信息的电子文档。数百万条个人信息堆满了半间屋警方将该公司内所有的纸质文档及10多个电脑硬盘带回,堆满了半间屋。事后,光是进行检查、统计,就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结果显示,这家公司所掌握的企业及公民个人信息多达数百万条。据公司负责人李某交代,他原本供职于另一家网络公司,在原来的公司,他们有很多客户的信息资料,他发现这些信息的价值之后就偷偷复制了一份,然后辞职自己开了公司。他的公司在新员工上班后都会进行统一培训,培训他们怎么打电话,怎么收集客户资料,到哪去和别人交换信息等等。而公司员工表示,他们公司为了推广自己的网络平台搭建业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企业法人信息,然后挨个打电话。一旦对方表现出合作意向,就会有专人跟进。员工表示,起初他们会花一两百元,购买少部分公民个人信息文档,之后,再在QQ群里与他人免费交换,形成资源共享。经查,这家公司在短短三年内,通过倒卖和交换公民个人信息,成功办理公司业务获利近400万元。警方随即将公司负责人及员工共8人抓获。后又顺藤摸瓜,两个月内将与该公司员工交换公民个人信息的7人分别抓获。100元就能买到两万条信息民警从嫌疑人李某处取得突破,又顺藤摸瓜并确定了另一名嫌疑人张某。查获的电脑中,民警发现张某以100元的价格,购买了60多个文档,里面包含了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姓名、地址、单位名称、职务、联系方式等共计2万多条。100元买20000条信息,这样算下来一条信息还不足一分钱。据张某交代,他供职于一家净水器推销公司,2017年以来,他通过QQ群功能,查找需要交换企业资料的“交换群”,进入后与群成员私聊,单线交换信息,得到信息用于企业话务员推销使用,另外也可以通过掌握的信息与其他人交换或者变卖。现代快报记者从警方了解到,此次查获的QQ群里网友们各种职业都有,此次涉案的人员中还有房地产销售、汽车4S店销售人员,甚至可能有一些从事诈骗的人。警方提醒倒卖50条敏感信息可定罪部分商家误以为客户信息只要不进行贩卖,就不会构成犯罪,为规避法律风险,他们甚至授意员工尽量去交换信息而不是购买信息。警方表示,法律上交换信息等同于购买信息,都是违法行为。民警表示,涉及到公民个人的征信信息、财产信息、家庭信息等敏感信息的,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达到50条,就构成犯罪;涉及到公民个人的住宿信息、通话信息、个人身体健康信息等可能影响公民正常生活的财产信息、财产安全的,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达到500条就构成犯罪。企业以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方式,盈利达到5万元就构成犯罪。目前,警方抓获的16名犯罪嫌疑人当中,有5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另11人取保候审。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两万条个人信息,500元就能买到(图)_网易新闻
两万条个人信息,500元就能买到(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  本报记者 苑菲菲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很多。据调查,除了开发商、车商等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以外,被大家忽视的街头问卷调查,也是一种获取个人信息的方式。此外,从一个倒卖个人信息的卖家处了解到,两万条个人信息,只需500元就能买到。
  刚开完装修座谈会,就频繁接到推销电话
  记者与倒卖信息的卖家QQ对话截图
  侯先生是烟台某楼盘的业主,眼看房子就要领钥匙了,可烦心事也随之来了。原来,侯先生最近参加了由开发商主办的业主装修座谈会,因为是邀请专业人员来讲解装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顺带还能看看房子的进展,侯先生就去了现场。没想到参加完后没多久,每天都能接到两三家装修公司的推销电话,让侯先生烦不胜烦。追问装修人员,有的说是从同行那儿知道电话的,有的则称是和开发商有合作。最终侯先生不得不设置拦截,才免受骚扰。
  和侯先生有类似遭遇的大有人在,刚买完车就有推销车险的,刚生完孩子就有推销奶粉的,莫名其妙接到推销基金的电话等等,不少人因为无法证实泄露信息的源头,只能不了了之。
  据悉,除了开发商、车商、物业、快递员等可能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以外,被大家忽视的街头问卷调查,也是一种获取个人信息的方式。一名曾兼职过“调查员”的大学生透露,他曾给某保健品做过街头市场问卷调查,其实问卷前面的问题并不重要,只有后面的个人信息有用处,每天只要能搜集到几个以上的有效个人信息就能拿到基本工资。拿到信息后,会有专门的人打电话给这些信息的主人推销公司的产品。
  卖家为表诚意,一下提供52条个人信息
  在网上,求购个人信息、求购业主资料、求购某某市新楼盘业主名单的帖子也比比皆是;回帖中有说成功购买的,也有说遇到骗子付钱后没买到信息的。记者根据其中一个回帖人留下的QQ号联系到对方,以求购者的身份同对方对话。对方介绍,他们都有专门的系统,只要描述清楚,大部分都可以在系统中查找到相关的个人信息。为了表示诚意,对方给了记者21个某楼盘业主名单和31名医学院学生的信息以作验证。
  其中业主名单只有姓名和电话,而学生信息除了姓名电话以外,身份证号、所在学校、所学专业、地址、性别、出生日期等都十分详细。记者拨打了其中5个电话,其中两个没人接,另外3个都是真实信息,而信息主人并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怎么被泄露出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泄露出去的。
  销售信息的人说,两万个人信息只需500元,可通过支付宝交易,也可直接交易。对于信息的来源,对方则语焉不详。
  已在旅行网上订好房间 酒店突然通知要涨价
  本报热线6610123消息(记者 于飞) “我都已经订好房间了,可是酒店突然打来电话说要涨价。”9月14日上午,烟台市民魏女士致电本报热线说,她8月份通过艺龙旅行网预订了西安银座佳驿的一个房间,在10月1日入住,可是最近她接到酒店的电话,告诉她房费要从预订的169元涨到329元。魏女士一听涨了这么多,不想住了,可是现在又预订不到其他的房间,这给她早已规划好的行程带来了很大麻烦。
  记者咨询艺龙旅行网的客服人员,对方介绍,酒店如果需要调价,要事先通知网站,让网站来告知顾客,酒店私自联系顾客说要涨价的做法,是违规的。记者联系了酒店,工作人员说,国庆节的房间资源比较紧张,全国各地的酒店在黄金周前后都会涨价,所以他们会事先通过电话联系顾客本人,再次确认是否入住,酒店也会提前通知网站调价。魏女士能预订到169元的房间,可能是因为网站没有及时更新网页所致。
  女子教唆幼童偷钱包
  本报热线6610123消息(记者 侯艳艳 通讯员 张君才) 9月13日下午,一名妇女携五六岁的女童来到招远某农贸市场,就在店主热情介绍商品时,妇女向身边的女童使了一个眼色,又顺手拿了一只鸡,凑到正在招呼顾客的店主身边要求过秤。女童得到“指示”,立即转身拉开店主的收款抽屉,将钱包拿走。
  店主发现钱包被盗后立即报警,民警查看监控,看清了中年妇女与女童盗窃的全过程。目前,招远公安机关已对案件立案侦查。民警提醒,此类案件的共同点是大人先踩点,给小孩打掩护,再唆使小孩偷窃。
  作者:于飞
  (来源:齐鲁晚报)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家具&家电&车辆
百货&设备&&
&/&&/&&/&&/&
热门行业|场所
&/&&/&&/&&/&
&/&&/&&/&&/&&/&&/&&&
驾校一点通
招才猫直聘
//   &/
轻松加入微信
1.打开微信
2.点击底部菜单“发现”
3.选择“扫一扫”功能
4.对准左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京公网备案信息09||||乙测资字||违法信息举报: |员工舞弊举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民个人信息怎么能买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