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办理2017农村贫困户申请书的资金是否归还

?[04 -20 ]
?[04 -24 ]
?[04 -24 ]
?[04 -24 ]
?[04 -23 ]
关于加强农村危房改造促进贫困户住房安全的建议
】 浏览:736次
&&&&&国家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是帮助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从2009年开始实施,目标是到2019年,全面解决农村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我市已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9861户,累计补助资金2.83亿元,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及其贫困户的基本居住安全问题。&&&&&一、农村危房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1、程序执行不够到位。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重点对象是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四类对象,并且要求五保户、低保户要达到30%比例。补助对象审核要严格执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程序。政策规定过细,落实难度较大。目前这四类重点对象在没有其它资金叠加帮扶的情况下,无力完成改造任务,不主动申请房屋改造。而每年下达的危房改造指标要求当年完成并进行绩效评价。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已改造对象中一般贫困户比例过大,甚至于少数不是贫困户的建房对象也享受了该政策。农村危房改造从对象认定、指标申报到财政资金拨付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要求,对补助对象的申请、评议、审核、审批和实际补助金额等情况,要实行公示公告制度。从调查来看,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制度等落实得不太好。&&&&&2、补助标准过低&。2009年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5000元,2010年、2011年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6000元,2012年起,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要求地方各级财政将农村危房改造地方补助资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级工作专班不少于3人,乡镇不少于1人,地方财政要根据农村危房改造任务量和部门预算管理规定安排工作经费,保证危房鉴定、信息录入、检查验收等工作正常开展。湖北省财政从2015年起,按贫困地区每户补助1000元的标准配套到位,我市仅大悟、孝昌够条件享受配套政策。目前我市本级、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均未落实。据初步概算,农户新建三间平房约3-5万元,翻建和修缮加固等支出也远超过中央补助标准。符合政策补助条件的四类重点对象自筹资金能力很弱,建不起房,也修不起房。&&&&&3、资金管理监督不严。2014年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湖北省农村危房改造指导意见》,强调指出,各地要根据危房等级、农户经济状况和可用财力等因素,在确保完成改造任务的前提下,可区分翻建新建、修缮加固等不同情况,合理确定本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分类补助标准,防止出现平均主义。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为了避免农户间的相互攀比,减少工作协调难度,镇村干部都不愿意区别对待不同对象。根据中央及我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补助资金通过“一卡通”直达农户,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套取或变相使用改造补助资金。从实施情况来看,截留、挤占、挪用改造补助资金还不同程度的存在。&&&&&4、落实措施不活。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主要依靠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其他部门的涉农补助资金没有较好的途径整合到危房改造中来,村集体也没有一事一议、投工投劳等帮扶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的具体做法。&&&&&5、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当前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主要都是用于公共事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很少有社会力量帮助贫困户改造农村危房。&&&&&二、几点建议&&&&&1、部门协作,解决补助对象的精准识别问题。在精准识别的过程中,乡镇联系单位的驻村工作队要积极参与民主评议和入户审核等过程,充分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县、镇、村三级要做好危房改造补助对象的公示工作。县级建设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会同财政、发改、民政等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特别是要与民政、扶贫部门做好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并且运用大数据比对方法筛查确定好补助对象,把建档立卡贫困户放在优先位置。&&&&&&2、政策叠加,解决补助标准过低的问题。探索采用贷款贴息、建设集体公租房、惠农相关政策叠加、差异化扶持等办法,统筹使用财政资金,提高危房改造补助标准。县级应当落实危房改造工作专班和工作经费,整合福彩基金和社会扶贫等资金加大危房改造资金配套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危改对象整合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一并推进。&&&&&3、严格监管,解决专款专用的问题。农村危房改造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程序执行,严格落实公示制度、检查验收制度、档案信息录入和报告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等,确保程序执行到位。要加强农户补助资金兑现情况检查,坚决查处冒领、克扣、拖欠补助资金和向享受补助农户索要“回扣”、“手续费”等行为,加大对挤占、挪用、骗取、套取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惩处力度。&&&&&4、创新方式,提高政策落实的实效。地方政府要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农民自筹资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投工投劳和互助等降低改造成本,同时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赠和资助,逐步构建农民自筹为主、政府补助引导、银行信贷和社会捐助支持的多渠道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投入机制。村委会集体闲置房屋,例如闲置的学校、旧厂房等,可以通过与危改户签订统建协议等方式修缮加固后用于安置危房住户,产权归集体所有。有条件的村,可以通过村级补助、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农村公共产权住房,以简单、实用为主,用于解决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民建孝感市委会秘书长&&蔡凤珍&&供稿)&&&&&关于下达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的通知
欢迎您访问汝南县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关于下达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的通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汝财农〔2017〕28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下达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资金的
汝南县住建局:
根据《关于汝南县关于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批复》(汝脱贫组〔2017〕47号)意见,现将2017年统筹整合资金285.1538万元下达给你单位。此项目资金用于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请严格按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批复的实施方案内容实施,加快施工进度,不得擅自变更项目建设内容;严格按照《河南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管理使用财政扶贫资金,严禁挤占、挪用、截留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切实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确保资金安全使用。
附件: 2017年第二批财政扶贫资金下达表 & & & & &
& & & & & & 汝南县财政局 & & & &
汝南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 & & & & & & & & & & & 日
2017年第二批财政扶贫资金下达表
单位:万元
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
用于25个行政村190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驻财预〔号-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第一批市政府办公室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
> 信息公开目录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贫困户,危房改造,方案
服务对象分类
生命周期分类
宜政办秘〔2016〕52号
信息格式/语种
关于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和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扶贫办《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关于核实录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信息的通知》(建村〔2016〕20号)精神,保证农村危房改造目标任务完成,制定本方案。
关于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37号)和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扶贫办《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关于核实录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信息的通知》(建村〔2016〕20号)精神,保证农村危房改造目标任务完成,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根据“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思路,计划到2018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18257户,改造后住房建筑面积达到人均13平方米以上,户均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优先解决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农村困难家庭的居住安全问题。体现传统的建筑风格,突出地方特色,努力建设成规划有序、居住安全、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美好家园。
二、具体措施
(一)制定方案。依据各县(市)上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年度计划表,制定2016年至2018年安庆市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各县(市)要相应制定本地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
(二)统筹规划。整合统筹协调民政、扶贫、国土、水利、农业、交通、卫生计生等部门的资金,加强相关惠农支农政策衔接,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三)严格把关。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要求各地要严把补助对象的审批关、做好补助金的及时发放和补助资金落实到户的核查工作。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依据各地年度计划,联合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不定期抽查。
(四)加强验收。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对农房抗震改造、建设质量和农房风貌进行管理和引导,积极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根据建档立卡信息及时组织验收,实现改造一户注销一户的动态管理,并向上级相关部门提交验收报告。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对县验收报告进行复查和实地抽查,并向上级相关部门提交验收报告。
三、政策资金支持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的实施意见》,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政府分类补助为:1.五保户、农村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户均2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6万元。2.其他贫困家庭重建房屋户均1万元,修缮加固户均0.4万元。
四、年度计划分解
2016年至2018年每年3月底,各县(市)上报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4月上旬,确定危改计划和规划方案;5月底,危房改造全面开工建设;10月底,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11月至12月,各县(市)区自查,市组织复查,并请省检查组进行考核。
具体安排:
1.2016年完成危房改造共6525户。
2016年桐城市849户,怀宁县1500户,潜山县1500户,太湖县600户,望江县626户,岳西县1450户。
2.2017年完成危房改造共6192户。
2017年桐城市876户,怀宁县1500户,潜山县1500户,太湖县600户,望江县570户,岳西县1146户。
3.2018年完成危房改造共5540户。
2018年桐城市930户,怀宁县2000户,潜山县1500户,太湖县600户,望江县510户。欢迎来到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您当前的位置:&&&&&&
五华:省定贫困村贫困户从63户减至9户
发布时间:  
来源:南方网
  日前,记者从五华县扶贫开发局获悉,五华召开了4月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例会,各镇就县布置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简要汇报,县相关部门针对各镇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五华县委农办主任朱建芳结合省扶贫考核反馈的存在问题总结分析全县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要求各级各部门围绕省扶贫考核情况,结合实际工作,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会上,朱建芳提到,要加快推进产业扶贫项目,让产业扶贫充分发挥效益。据了解,五华县龙村镇留畲村就以产业布局扶贫计划,目前该村的贫困户已从最初的63户减少到9户,精准扶贫逐步显现成效。  产业扶贫是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帮助贫困村脱贫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留畲村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省定贫困村,自2016年5月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来,通过产业扶贫的精准扶贫方式,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保证了贫困户稳定增收,按计划脱贫。  据悉,留畲村根据自身条件、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开展以茶叶产业为主,以土鸡养殖和红薯种植为辅的“1+2”产业布局扶贫计划,同时招收村民为工人,负责茶园的采茶、除草等工作。据数据统计,留畲村的茶叶产业一年需劳动力约5000人。针对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则用扶贫资金来投资茶叶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按投资额的8%向村里返还分红,用于贫困户帮扶和新农村建设,5年后归还本金。  留畲村提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的思想,让贫困户产生内生动力,一步一步实现脱贫。留畲村打造村品牌,开展了“留畲土鸡”养殖项目,截至去年底共销售“留畲土鸡”约2500只,销售额超30万元,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增加2000元。同时,扶贫工作队发动全村种植红薯29.78亩,总产量3万斤,销售额约8万元,大大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留畲村进行了信息化扶贫。广东移动公司发挥了行业优势,定点帮扶留畲村两年来,累计投入近240万元用于4G、光纤宽带等建设,完善留畲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扶贫。目前,随着4个通信基站的建成,留畲村基本实现了居住区域4G全覆盖,移动光纤宽带覆盖了500多户家庭。  据了解,在省经信委、省扶贫办的指导下,由广东移动公司负责建设的广东扶贫大数据云平台,为扶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广东移动支持完成了留畲村“和对讲”“平安留畲”视频监控项目,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为村“两委”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了便利。  【全媒体记者】汪思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