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跟投哪里可以下?

安装后,您可能在通知栏看到不明来源的广告信息,影响您的使用体验。
P2P跟投 截图
P2P跟投 历史版本
版本:1.1.0
P2P跟投 使用技巧
P2P跟投 应用内最新内容
3.7 万人安装
38 万人安装
35 万人安装
299 万人安装
1122 万人安装
3808 万人安装
9.6 万人安装
665 万人安装
462 万人安装
5.4 亿人安装
5.8 亿人安装
2.4 亿人安装
5.3 亿人安装
9279 万人安装
3.8 亿人安装
4.7 亿人安装
8416 万人安装
2.2 亿人安装
2.2 亿人安装
我们的产品
豌豆实验室
帮助与支持
友情链接:
除非特别注明,应用程序由第三方市场提供,豌豆荚仅根据你的指令提供搜索结果链接,与出处无关,详情请参阅
扫一扫安装豌豆荚安卓客户端p2p跟投有什么用?_百度知道P2P投资理财平台的排行榜十大?大家比较看好哪一家?_百度知道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P2P行业不成熟 平台和投资人都有责任
  从2007年开始萌芽,到2013年的蛰伏期,2014年进入爆发期,2015年迎来调整期,P2P行业的发展轨迹还算清晰,然而伴随着P2P行业成长的投资人市场,形势就没有这么喜人了。截至2015年,国内P2P行业投资人数量已经达到了586万人,较2014年涨幅高达405%。从整体质量上看,投资人和市场都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远远不够成熟,近几年来P2P投资人更是接二连三地掉入严重的认知误区中。
  误区一:短标就是比长标好
  过去P2P行业盛行跑路潮、倒闭潮,如今又流行起了“经侦雷”,似乎不管哪个时期,P2P都是一个“今日不知明日事”的特殊行业。基于风险的不可预测性,投资人普遍缺乏安全感,平台怎么吸引投资人呢?主打短期标,期限越短越好,以致P2P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市场只认短标,那我就算是长标短拆也在所不惜。常年累月,投资人就形成了这样的认知,“短标更好,短标更安全”,以1-6个月为最佳,6-12个月要酌情考虑,12-24个月要更加审慎。
  从资金的灵活性和利用率上看,一方面,短标借款周期短,资金能够快速回笼,投资人既拥有了“落袋为安”的安全感,也放大了资金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很多平台为了招揽人气,会不定期推出投资返现、投资有礼的让利活动,资金短期多次回笼,投资人就能多次参加让利活动,也算拉高了整体收益。但短标也有其局限性,首先,资金容易站岗,这种现象在资产端疲软的时候尤甚,回款了很高兴地要续投,结果一看,要么抢不到标,要么投标的队伍已经排到半个月外了,白白浪费十天半个月的收益。其次,短标利率容易受大环境影响,近年来受到央行多次双降的推动及监管的施压,降息已经逐渐成为P2P行业的常态,一旦平台降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将是短标,而长标由于还款周期长,只能维持原有利率,利率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从平台运营的角度来看,短标过于密集也不是什么好的信号。第一,短标越是密集,平台的集中兑付压力就越大,碰到钱荒的时候,资金出现负流入,平台的处境可想而知。第二,主打短标的平台不排除自融嫌疑,事实上健康的借款周期至少应维持在3-6个月,试想为什么这个平台总能找到那些借钱只借几天、一个月的个人或企业,是猫腻还是胡闹?第三,总能投用户所好无限量地供应短标的平台,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拆标,且是拆标行为中最严重的期限错配,一旦资金链异常,必死无疑;二是假标,投资人既然这么喜欢短标,那就拼命地造呗,借新还旧,哪天没钱进来了我再跑。有数据显示,平台标的期限越短,发生问题的几率越高。据统计的499家推出天标产品的平台中,有94家成为了问题平台,占比接近20%。
  事实上,长标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利率较高且稳定;以等额本息形式还款的长标,投资人每个月都有一定回款,可以进行复投,算下来的复利可高多了。但我们首先应当明确,在进行P2P投资时,我们需要考究的是平台的安全性,而不是在标的长短上拧巴。风险高的平台,管他长标短标呢,该出问题的时候一样兑付不了;如果能够选对一家安全、稳定的平台,进行长标复投,不仅能够将收益最大化,还省去了短期内频繁、重复筛选标的的精力。总之,短标没有传说中的那样美好,长标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不堪。
  误区二:有抵押物的项目就是安全的
  国内第一家P2P平台拍拍贷起家时坚持效仿欧美的纯线上借款模式,不仅主张无信用借款,更坚持不兜底,虽然遵循了P2P模式的初衷,在国内却是非常行不通。由于国内征信环境不健全,国民的个人信用保护意识也不够强,信用借款在国内基本上等同于做慈善。2015年拍拍贷的坏账规模据称是950万,一季度坏账率为1.72%。然而投资人对该数字并不买账,有投资人称真实坏账率是这个数字的十倍都不为过。虽然说法夸张,但也侧面印证了信用借款在国内不成熟征信体系下的生存难点,抵押借款模式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国内P2P行业的主流。
于是,在P2P平台日复一日“有抵押,很安全”的渲染中,投资人越来越偏爱抵押标,长期下来就形成了这样的认知误区:借款人一旦违约,平台一定能处置抵押物变现弥补资金损失。然而风险教育体系的缺失,再加之行业的引导偏差,抵押物逐渐变成了一些投资人心中的平安符,看到就心安,殊不知抵押物也暗藏玄机。
  通常情况下,车子和房子是P2P行业最常见的两大抵押物,也是投资人比较认可的两种抵押借款模式,二者各有弊端。
首先,抵押物变现风险。房产容易受宏观环境影响,万一当地房价出现腰斩,房子以低于估值的价格售出,便无法完成覆盖投资人的本金和收益;在一些房产交易活跃度较低、房产市场去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房产的变现能力就更差了。不过车贷相对房产来说就乐观了许多,近几年国内二手车市场持续繁荣,汽车资产的处置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汽车属于消耗品,贬值速度较快,我们在车贷平台投资时,应当留意平台针对车辆估值的放款成数是否在合理区间内,一般放款额度是车辆估值的5-7成,以确保平台在处理资产的时候有足够的溢价空间。
其次,重复抵押风险。重复抵押的房产一旦涉及违约,会依照先后顺序进行清偿,P2P平台若不是优先债权方,房产剩余残值可能无法覆盖资金成本。车贷也如是,尤其是二押车已经成了车贷行业的灰色地带,不少平台盲目进行资产端扩张,默许车辆二押行为,在资产处置环节中同样要面临债权的先后问题。最后,平台兑付风险。房产抵押项目通常期限较长,单个项目金额较大,一旦坏账会给平台带来极大的兑付压力。
  事实上,抵押标的猫腻还不仅仅藏在房子和车子里,更躲在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葩抵押物中,P2P历史上可考的奇葩抵押物就有酒、书画艺术品、海鲜、奶牛、域名等,这种抵押物坑在哪儿呢?
&&&&首先,这些抵押物所涉及到的养殖、渔业、艺术品领域等,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既遥远又陌生的,根本无法判断其准确估值,陌生领域的市场风险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最难以把控的。
其次,艺术品类的抵押物受市场影响较大,价值易波动,可能会出现实际价格与估值出入较大、无法覆盖本金的情况。万一涉及到真伪问题,资金风险又被进一步放大了。
最后,域名、网店等虚拟物品作为抵押物,在还未充分市场化的前提下,必然会存在定价难、估价难、转手难的问题,无疑会直接削弱抵押物本身的保障性。当然,除了奇葩抵押物之外,P2P行业中还存在奇葩偿债品,比如今年6月爆雷的瑞银贷,称平台旗下的黄花梨树单棵价值3000元,可通过资产过户的形式兑现给投资人;近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徽融通一案,该平台也称投资人资金可兑付其母公司龙舒酒业股权或酒水;再远一点,2013年爆雷的乐,老板号称拥有价值超过450万的大蒜可高价变现,解决兑付困难。笔者不得不佩服这些平台的艺高人胆大,没两把刷子还真玩不起这样的跨界。
  P2P行业发展了这些年,一直喊着投资人教育,但事实上,从业者乃至整个卖方市场也是亟需被教育的群体。如今投资人群体中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认知误区,与早期平台为了短期逐利而刻意回避投资风险教育,过度渲染产品的行为不无关系。总有人说投资者教育有多难多难,将责任归咎于国内过度保守的投资环境,其实这不就是因缘果报的直接体现吗?如今P2P行业重整秩序,终于开始正视投资人风险教育了,只是路漫漫其修远,投资人唯有保持理性的思辨力、独立的判断力,才不至于被市场的洪荒之力推动而行。
&&&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体现和讯网立场。)
(责任编辑:赵然 HZ00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P2P行业不成熟 平台和投资人都有责任》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银豆网】在“P2P跟投”分析策略排名前50名!_银豆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银豆网】在“P2P跟投”分析策略排名前50名!收藏
上“P2P跟投”可查看更多数据!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好线上p2p线上投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