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大事件新五毒蛊师

登录后才能保存观看记录哦^-^
郭德纲于谦相声集锦:《北京卖估衣》
本场活动:
《五毒论》
《杨乃武写状》
《日本梆子》
《五行诗》
《幸福超市》郭德纲于谦
《奥巴马》
《一户侯》
《荣华富贵》
《卖五器》
《澎湖湾》
《大上寿》
《北京卖估衣》
《学小曲》
《于谦父亲的情史》
《托妻献子》
《秦始皇耍流氓》
《梁山伯与祝英台》
《扒马褂》
《退社风波》
《寡人劫色》
《大福寿全返场》
来源:WASU原创
下载至手机×
复制视频地址
复制flash地址
复制HTML代码<input type="text" class="share_input" id="playUrl_3" type="text" value=''>
复制通用代码<input type="text" class="share_input" id="playUrl_4" type="text" value=''>
分享到微信
郭德纲于谦相声集锦:《北京卖估衣》
将视频分享给微信好友或微信好友圈。
扫描二维码 随心看视频:
手机瞄准我,惊喜不间断,您可以:
1.在手机或平板上继续观看本视频
2.发送给您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正在观看:郭德纲于谦相声集锦:《北京卖估衣》
来源:WASU原创
简介: 娱乐圈里新偶像,最火要数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的郭德纲!最近什么最时髦,听已经非常著名的草根英雄郭德纲!
年轻·潮流你浏览的页面不存在
我的图书馆
信息提示:
你要浏览的文章不存在,5秒后将自动跳转到“360doc个人图书馆”的首页,你可以继续浏览其它好文章,也可以&
&当前页面。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档自媒体节目如何?
我的图书馆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档自媒体节目如何?
是这样,我其实算是罗辑思维的听众。原因很简单,在我实习的时候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只有听点什么了,于是把最能扯的播客都下下来。听玩高晓松,就只有听这个了。我觉得逻辑思维最大的价值就是消遣和打发时间了,跑步的时候也可以看看。打游戏需要长时间做重复性动作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整理数据啥的时候也可以。逻辑思维这个节目是专业性为0的。我订阅过很多其他播客类节目,例如
的《it公论》,
的《硬影像》,还有《科学脱口秀》甚至《观影风向标》,这些节目趣味性很强,专业性也很强,听了之后受益匪浅。而逻辑思维只有打发时间一个用途了。逻辑思维最好听的就是写历史故事,这些玩意也是他们扒的别人写的书,例如多次引用张宏杰先生的书,甚至连语气和修辞都照搬,原创性几乎为零。但是我们把这个节目定义成打发时间的节目,只要听别人讲故事就够了嘛。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开始讲道理,就只能呵呵笑了。因为太傻叉了。逻辑思维每一期都想要讲个道理,或者给你什么启示,你一旦听他总结,就觉得我靠这人什么脑子。。。最后,一旦进入专业领域,恨不得你得生气。本人是学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有关经济学的节目,没有一期是靠谱的,没有一期是没有硬伤的。但有趣的是,罗振宇这个人还经常“在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或者建议大家学经济学,或者自称学了经济学受益匪浅等等。很无语。我记得有一期是讲泡沫的,罗振宇说要先从“郁金香泡沫”说起,然后讲了半天郁金香泡沫的故事,从头分析到尾,最后得出什么结论,什么启示,中间还不忘掉书袋,说周其仁先生那里看的。等我把他提到的周其仁先生那篇找到,我惊呆了,因为那篇文章其实是说,根本就没有郁金香泡沫,这些都是大家以讹传讹传出来的:“说来由不得你不相信:全部现代着作关于郁金香狂潮的描述,皆来自一位M先生(Mackay)1841年一本书里的7页。这本书抄袭了另外一位先生关于哈尔勒郁金香市场的记载,后者除了援引一个英国旅行家——他1705年到过当地,对70年前发生的投机传闻不过在日记里记了一句话——之外,全部摘自一本叫《G&W》的小册子。经考证,《G&W》系荷兰地方当局编写,旨在规劝人民远离投机活动,相当于我们今天看到的“抽烟有害健康”或“股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
让我长话短说。直到本书作者1989年发表关于“郁金香狂潮”的论文前,没有人整理出一份比较完整的时间序列的郁金香球茎市价变动表。更没有人系统地区分清楚种种不同的郁金香球茎——以及各种不同的交易和价格——的实际含义。人们宁愿复述、传播甚至再创作“郁金香狂潮”这样一个“模式化的事实” (stylized fact),并以此为基础,产出更多的术语、理论、模型、推理、管制大计和道德规劝。”
最后周其仁先生总结:”让我说明,“无知”不是罪过,我们甚至不必为之难为情——承认无知毕竟可以刺激求知。问题是,为什么要给无知包上一件“大有学问”的术语外衣,还偏偏要以美丽的郁金香的名义?“看得我笑翻了。这句话不就是讽刺以郁金香的名义贩卖自己所为”道理“和”启示“的罗振宇先生嘛,罗先生真是大度,做了一期节目,还公开了参考书目,结果这个书就是骂他的。。。。。估计他都认真看吧。
,《校花来了》制片人
罗振宇的“互联网思维”、禅宗、成功学都是一回事儿。罗振宇火了,就像小米手机火了一样。每天都有人跟我说,你看罗振宇做了什么什么,你看罗振宇多牛逼多会玩,你跟人家好好学学。就是这些人逼着我去研究一下罗振宇。所有的流行都是社会心理的反映,能引起流行的社会心理无非那么几种。坏的节目是迎合审美,好的节目是迎合人性;坏的商业是迎合XX后,好的商业是迎合永恒不变的人性。人性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东西是“不劳而获”。有人跟我说,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不劳而获,我对国外的情况不太了解。至少,中国的商业界,这些按说应该更加理性的人,也都经常非理性的喜欢不劳而获。他们不太相信常识,更相信奇迹。不劳而获就是所有奇迹中最值得赞颂的一种,和摩西分开红海一样。现在,整个商业界,特别是快消品行业,言必称小米。事实上,他们并不用小米手机,他们都用苹果和三星,他们也不了解小米。他们对小米的兴趣只有一点:小米在广告和营销上的投入的费用非常少,但是效果非常好。有人说这是粉丝营销,有人说是饥饿营销。最近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也成了他们言必称的对象,罗永浩的广告和营销费用也非常少,在他们看来,就是发了几条微博而已,但是,效果非常好。别的企业投了几千万的广告费,在罗永浩的面前,就像是打了水漂一样。于是他们说,我也要这个,我也要发几条微博,就有几百万人关注我。在他们看来,这就叫“互联网思维”,就是不好钱办大事,或者,花小钱办大事啊。罗振宇做了“互联网思维”的重要鼓吹者,非常直接的利用了这一心理,激发了整个媒体界和商业界对于他的关注和兴趣,并且成为了他的传播节点。对,就是不劳而获。这件事情要分开说。首先,《罗辑思维》是一档非常好的互联网视频节目,下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努力,也有很多人喜欢看,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中国好看的互联网节目不止《罗辑思维》一家,《晓说》或者《暴走大事件》的点击和粉丝都数倍于《罗辑思维》。《罗辑思维》基于它的内容和主持人,不太可能是一档特别大众的节目,观众是有限的,如果仅仅是比点击,它明显不可能是最好的互联网视频节目。所以罗振宇要再玩点别的。那些每天跟我谈《罗辑思维》和罗振宇的人,都不看这个节目。他们只是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面,看到很多罗振宇做的事情,关于罗振宇的分析文章,然后跑来跟我说,你看,人家罗振宇没有花一分钱,就做了一个这样的活动;没有花一分钱,就做了这么大规模的宣传。你看,你看,你为什么不做。是的,这些人就成了罗振宇的宣传节点。罗振宇的宣传节点是三类人。首先是节目的粉丝,罗振宇每期节目的点击是150万到200万之间,听上去不少了,但是,在优酷完全排不到前面,还有《暴走大事件》这样12期点击就过亿的节目呢,你也没怎么听说过,是吧。所以,仅靠节目,无法支撑《罗辑思维》的传播。其次是那些跟着他蹭吃蹭喝的粉丝。这些人除了喜欢罗振宇的节目之外,还是罗振宇“不劳而获”也就是“互联网思维”的信徒,他们坚信,这种蹭吃蹭喝的商业模式将发扬光大,自己好好跟着罗振宇,以后还能抽电视抽妹子抽房子汽车。第三种是不看《罗辑思维》的人,很多商业圈和媒体圈的人,他们内心深处看不上这种节目,但是,对于能够罗振宇的商业模式十分喜欢,看啊,人家到处蹭吃蹭喝,白吃白拿,不花钱办活动,不花钱做宣传,这就是未来的商业和商业的未来啊。罗振宇把用互联网思维这三类人装了进来,然后,都变成了自己免费的商业节点。罗振宇的所有宣传和文案,简单的说,就是:看我不劳而获,跟着我你也能不劳而获,学着我你就会不劳而获。于是大家口口宣扬这一奇迹。看,红海真的分开了,不花钱真的能买东西。奇迹是大家最愿意谈论的事情。商业世界里最大的奇迹就是东西随便拿,不要钱。罗振宇做到了,并且你们相信了。是不是有点眼熟,就是这样子的,80年代中国有一帮点子大王和策划大师(现在他们的后人都在机场书店的屏幕上),就在教这个,只要一个点子,就能打开市场,花小钱办大事呗。中国人最喜欢的事情是鸡贼致富,不是勤劳致富。张悟本的绿豆也是一样的,癌症很可怕,很难治,科研攻关不易,医疗体系一团糟。没事,不用去医院,有绿豆,有地瓜。花小钱办大事呗。罗振宇这种玩法的另一个重要支撑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并冠上一个高大上的名头。比如互联网思维、国学或者创新。相比于细节和产品的创新,中国人更相信思维的创新可以改变一切,思路决定出路,就是这个意思。只要世界观发生改变,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水平都会发生改变。听着有点像禅宗。宗教做为安慰剂的一种,总要讲点令人高兴的事情,比如,你烧烧香,下辈子就能投胎到一个富贵人家。相比于成为富贵人家,烧烧香然后等投胎,还是更容易的嘛。不仅因为操作简便,让人愿意尝试,而且无法验证。这个真是太完美了,唯一的缺点是听上去有点太简单了,无法迷惑知识分子。所以,高僧大德们更进一步,发明了禅宗,禅宗把这种简单的实践复杂化,看上去十分玄虚,所问非所答,搞出了很多口头禅,让知识分子也喜欢起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你看多开心。说到这里还要再补充一下,我知道,佛教和互联网都是很好的东西,但是理论和实践以及大众传播是不同的层面,完全是两码事。民主和共和国也是很好的东西呢,但是到了大众传播层面,就成了阿Q说的革命,直接去赵老爷家搬元宝洋钱洋纱衫,以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和钱家的桌椅,“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就是这样,粉丝,信罗振宇可以白吃白喝送电视家具房子妹子呦。总结:让别人相信,我掌握着不花钱拿东西,不花钱做宣传,不花钱做活动的秘笈,也就是“互联网思维”;所以,看我,说我,跟我学吧;然后,我火了。大象装冰箱,一般都分三步。
罗是一个媒体人,不是个学者,所以他的节目内容,多是结合热门事件,糅合社科观点的大杂烩。具有传播宣传效果,是为了吸引观众,但大多并不值得推敲。同理可证,相亲节目不是用来相亲的。
,软件,投资
不觉得很好,观点的逻辑很牵强, 讲故事来论证多半是冷知识或断章取义的某些名人名句,这种脱离了原来语境的话语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解读,表面上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扭曲了当事人的观点和立场.
,IT行业里搬砖的
我是早期通过网易新闻app里一篇关于《与机器赛跑》的文章了解到这个节目的。以前一直不知道有这么一款高质量的脱口秀节目,直到2013年7月初才知晓(囧...貌似很落伍)。我认为这一款节目的趣味性、知识性还是比较高的。另外一款类似的脱口秀节目是《冬吴相对论》,长期听下来,确实能学到很多常识性的东西,开阔自己的视野。希望罗胖子的这个节目能一直办下去。罗胖的一个观点我比较认同,就是很多富人(“富人”的定义在这里并不仅仅只物质层面)在获取有用信息的效率上要比一般人高(节目里的台词说:很多富人明明长了一双眼睛,却自己不读书,而是雇那些读书的人给自己听)。这种高,不仅体现在获取信息的速度上,重要的是质量上的保证。举个例子,现在微博(尤其是新浪微博)上每天的信息量非常大,一旦关注了几百个账号以上,基本上很少有人能保证每一条都认真看。一方面是看不过来,时间没那么充裕(富人往往很懂得如何高效的利用时间),另一方面,有些微博对这类人来说没有什么“深度”价值,比如段子、鸡汤文、心情碎碎念,以及各种各样的吐槽。记得有一个企业的老板,就专门雇用这样一个助理,让助理每天专门到微博上搜集与企业相关的信息、行业信息、名人的经典评论等,然后整理出一份经过筛选的价值微博列表,打印出来。每天老板坐车的路上,就会拿出这份清单看一遍,要不了几十分钟,就能全面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并不需要每天自己亲自大海捞针一样去微博上搜集,那里的信噪比太低,造成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成本较低,对信息源来说,发布成本越低的地方,价值信息的比例也越低。而罗胖就是扮演那个助理的角色,替我们搜集、过滤、筛选有趣、有料的信息。关于有种,指的是罗胖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叫有种。尽管有些观点会很牵强,但这也在告诉观众,海绵式的吸收知识或者大量的阅读,只能保证你有良好的信息量基础,但是并不能意味着思维能力上的提高。只有敢于独立思考,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归纳等,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无论这样的结论是否足够客观、正确),才能达到了锻炼逻辑思维的目的了。因此,罗胖子的节目,也要带着批判性思维的态度去看。也许老罗的观点只是一方面,但是你还可以通过他的陈述,以及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甚至可以把它写下来,这种主动整合信息的效果要比被动听一些道理的效果至少高50%。罗胖反复强调过,他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可能的思考方法,并通过这种思考方法得出一个自圆其说的结论,从而给观众一个新的启示。无论罗胖子最后说的对还是错,事实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是否学会了独立思考,而不是把这个节目仅仅当做娱乐节目看看就完了,或者仅仅是因为罗胖的长相、口音等问题而错过了一次丰富常识的机会,那样永远也提高不了思维能力。训练逻辑思维是一项艰苦而枯燥的过程,但是这样的过程收益往往最为丰厚。
我觉得让我受益的不仅仅在于他讲了什么(普及知识还是分享观点),更在于学习其读书和思考的角度和方法
,Executive Search/TEDx陆家嘴 Curator/ 42
“想起孟德斯鸠的话:在一个专制主义国家,人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服从就行了。因此中国教育顶多只是为了培养一些‘有用的’工具而已,从这个角度看,它是相当成功的。”
这一辈子能让我真正敬佩的人
只有自我实现的人
这也许是与社会普遍价值观相融合的自我实现
但更加难能可贵的
或许是那些抵住甚至是抛开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压力
去选择自我实现的人”
从知乎上借用两句话(关于教育的目的的讨论),用来表示我对罗辑思维的价值的认同,以及对老罗的尊敬。“自由”“思想独立"这两个关键词是罗辑思维一直强调的,罗辑思维也一直在传递着这样的价值观。媒体的价值在于传递信息,并承担着一定的教育受众的责任,罗辑思维作为一个互联网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做的很好。
收听用户的爆炸式增长。朋友圈里分享罗辑思维的内容和“互联网思维”等老罗炒热的概念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而且分享的人颇以为自己有些逼格。这现象初时挺令人惊喜,原来身边还有这么多“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个体存在,看来体制的问题压抑不了所有人格的健康成长。
后来事情的发展越发的不对劲。直到有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向来还算敬重的朋友分享了个罗辑思维书单,状态是”以后谁再送礼请送这个。”顿觉怒从中来,这人已无药可救。“自由”的前提是去除依赖感,一个人连读书都要依靠着别人推荐的书单,你还能来哪门子的“自由”?!
我并非要抨击罗辑思维本身,也并非说你推出个书单或者别人参考这个书单就是有问题的。只是太多的人,在追求这所谓的“自由”的“组织”的时候已经失去了自由,却完全没有觉察。
再好的事物,一旦成了流行,一旦有了太多追随者,问题一定会接连出现。罗辑思维也不例外,如果是第一次招募会员只是想折腾着玩玩,第二次招募大批会员我认为一定是失去了自我。“把一群思想独立的、想法类似的人聚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扯淡的事。我不认为思想独立的人会选择大规模的群居,虽然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非要存在这么一个“组织”类似的东西,一定会是对思维的桎梏。同样的,一个真正寻求自由的人如果非要被称为”自由主义者“,那他一定是会不爽的,因为被定义为任何“主义”的时候,他就已经失去了自由。
一个会写作的天才,被约为专栏作家很容易成为天才的陨落的开端;一个思想上的天才,开始被狂热化的追随,也会成为迷失的开始。我最钦佩的精神导师是克里希那穆提,他明确的表示不应该有任何追随者,因为依赖永远是通向自由和空性的阻碍。
我写此文,全是因为最初对罗辑思维的喜爱。但愿它尽量少地在喝彩声与追捧中迷失自我,但愿不要因为每天都要憋出60秒而减少了真正的灵气;但愿那些罗辑思维的粉丝们,别忘了最初引起你们共鸣的,是那颗想要追寻“自由、独立”的初心。
最近刚写的。罗辑思维这个节目有可取的价值,自己没有时间思考或读书的话经常收听一定是有收获的;但问题就出在有些人对它的过度依赖而缺少了自己思考的能力。
成为任何事物的脑残粉后果都是可怕的。
,银行从业者
就我个人而言 我是罗胖脑残粉先贴一段视频 这是10个月前 罗胖和优酷财经的同志在一起讨论《逻辑思维》时的视频一共有五个片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来看看。在这段视频中,罗胖提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逻辑思维这个节目的核心价值。即是将视野放在十年的跨度中,如何来简单的评价逻辑思维。他自己在当时的给出的答案是,对于图书观点的梳理和解读。而在现在已经播出16期的情况下逻辑思维目前的依旧遵循当时的一个初衷而我认为其作为一个优秀的自媒体节目的理由如下:1 罗振宇本人的才华,以及他对于自我营销的深度理解我订阅了逻辑思维的维信,曾经在微信平台上问过罗老师为什么在知乎有帐号却从来不参与社区活 动,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却得到了罗老师“因为平台太多,难以管理”的回答。我并不知道这是其本人的回复或是由团队进行操作,但这样的用户体验感是极佳的。另外如果你有心在新浪微博上搜索的微博,会发现大多数会得到本人的回复。这说明罗老师对于每一个用户都进行了个性化的服务和有针对性的探索。2 类读书类节目的缺失和市场需求知乎有一个话题是书籍推荐,回答频次非常高,原因在于读书是一件私人的并带有个人品味和价值观的事情,分享书籍会给人以分享价值观的愉悦和寻求志同道合者的潜在需求。而在传统电视领域有得大妈者得天下,收视率的压力使得很多读书节目不得不远离黄金时间,多在半夜时分进行播放,《百家讲坛》则属于现象级的事件,受到多方资源的照顾。那么回过头来,在视频时代,各大视频网站主打的依旧是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但是《晓说》的成功给很多人看到了知识分享领域这块巨大的蓝海,中产阶级的崛起,意味着其在各个领域对于质感的要求日渐提升,细分到电视节目,便有了《逻辑思维》《晓说》这样知识分享类节目的市场需求。3 专注于剖析事件内在的逻辑机理和抓取热点事件的能力在已经出品的16期节目中,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罗老师首先给你一个“锚”,即在对于传统事物的不同观点,进而对事物本身进行解构分析,引经据典,最后在逻辑上说服你,这样的节目首先对主讲人的要求极高,因为这一套逻辑必须有充分的理由支撑并经得起推敲,而对于观赏者同样要有一定要求,这就为未来的盈利模式找到了一个极有潜力的目标群体。而着16期的选题不用我多去评析,我自己是乐在其中,尤其是u盘化生存这一概念给了我很多深思。在某种意义上说,「逻辑思维和知乎是知识分享领域的两条发展路线」期待他们都越来越好--------------------------4.21补充在最新一期的罗辑思维和晓说中,都开始出现了合作的广告商,并以内容表现者的身份存在,由此可见自媒体的脱口秀节目已经在积极探索自我盈利的方式了。这是一件必然发生但需要无尽探索的道路。有道云笔记和罗辑思维的合作是平台间的合作,相对契合。mini 和晓说的合作则让我觉得突兀,有种夹生饭的感觉。但向这样在这条路上单枪匹配作战的你们致敬每一个商业模式的探索都是过往模式的颠覆,是对无知事物的挑战加油琢磨着是不是要写点书评 向老罗讨点书看
,php程序员
全信书不如无书,老罗说的话当然也不能全信,但开阔一下思路还是好的
,荷兰艺术电影硕士毕业,兼职健身教练。
我总结的《罗辑思维》(顺便提到《晓说》): 高晓松、罗振宇这一类靠电视/视频就光对着镜头说,头一次见觉得讲得真有道理,这些人自身学识真高,有意思。说到底就是把一个非常私人化的文化资本包装到一个便捷文化产品里,卖法随机卖点平易,其实就是让那些懒惰的人拿个快餐式观点,好抚平一点无知的焦虑,谈的都是高于中国常识低于专业知识的经验。读书是比较个人的事,所以二手观点和二手逻辑针对的人群,我就不多啰嗦了。但是我还是爱关注《罗辑思维》,有这么几个“不可复制”的原因:罗胖形象讨喜,那个眼神那个手势,有种自然的萌感。高讨论度的话题切入点比较有趣,从历史政治等解读,能扯得起来(那些抱怨他不放干货的,如果要全干货你还不如直接去念书啦)。很有平台意识,不管是互联网平台还是微信平台,有新意,很亲和。有观众意识(不愧是资深媒体人),你不觉得他在中国这种媒体话语环境里,属于最能打擦边球,既安抚草民,又温柔地威胁某群人的唯一一个有底线的刺头吗?我看出了他的处心积虑,看出他的说话之道和智慧之处,妙哉~ 目前有知名度的自媒体还没有人在这一点超过罗胖吧。
,迷惘的80后尾巴
尽管有时候他引用一些书中的观点与我自己的观点想左,有时候会觉得有些涉及到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结论还有待商榷,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喜欢这档节目,因为罗振宇在节目中引用一些观点和论据的目的是分享,他并不期待这些理论完全光荣、伟大、正确,这个节目的目的也不是要说服所有听众都认同这些观点,只是希望能引发我们对提及的问题进行更加多维、理性的思考。同时他引用的观点都是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新奇的同时,又不会让听众觉得“三观尽毁”,是一种思考的态度,而不是哗众取宠。————————————————————————————————U盘式生存方式挺有意思的。在内地可能感觉不明显,我在深圳,觉得这种生活方式太重要了。只有自己不依附于组织,才能在组织里活得更好。自我增值也不仅仅是技能的提升,还需要依靠工作过程中获得的资源和人脉。
,诸国少女的眉毛
你们中谁是没有动过赚傻逼腰包的念头的,谁就可以拿石头砸他。
,正在充电:……
死磕自己,愉悦大家,这是罗胖所坚持的宗旨。自己是罗胖的忠实关注者,也感觉罗胖的思维确实很有深度,而且有独到的见解,改变了许多对固有问题的看法,开阔了思路。在现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能有一个这样愿意读书给你听的人,而且听起来对读书的见解还很切中自己的口味,何乐而不为呢?罗辑思维这档节目的出现,适合了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读书的新要求。与《晓说》相比,就落到了死磕这个字上了,一个有深度,一个有乐子,不过纯找乐子的话还不如直接去看郭德纲,,对于那些对问题的思考总不能轻易饶恕自己的,罗辑思维着实是大片。罗胖节目的定位很准确,罗辑思维,用他的话说是思维做爱,看节目是动脑子的,对于天天向上,康熙来了这样的爱好者,估计要望而却步了。多数以历史为题材,每期必有历史故事,其中包含对历史的解读,我最喜欢他的就是这一点,观点不一定是罗胖的,而是由罗胖所看的书汇集而来的,,但观点是谁的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明白了这些东西,而且省时省力,这或许是罗辑思维最精华的部分吧。
,轻度强迫症患者
每周五的早晨,总是最忙,因为有<晓说><罗辑思维>。平日只有<锵锵三人行>!
,微信公众号 mintshow 人生如戏
我因为这个节目而开始推出语音内容了
,互联网金融旁观 / 轻度白日梦
作为一个出版人,与罗辑思维团队打过交道,与冬吴相对论进行过深度合作。说两句:我一直认为,理解这件事情,要放在一个宏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去看——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读书不再是主动地、孤独地、系统地求索,慢慢地变成了被动地、群体性地、片断地接收。也就是说,罗辑思维承担了类似于古代说书人的角色。古代的说书人向目不识丁的下层大众,传播知识,描述日常经验之外的世界。在现代,由于科技的发达和人类认知的进步,普通人(不进行深度阅读的人)也就和古代目不识丁的人差不多。罗胖这种现代说书人之所以获得极大的成功,也在于此。这并不稀奇,在近邻日本,有不止一个“罗胖”在活跃,比如像胜间和代、神田昌典等人。曾经研究过日本的畅销书,发现日本那些最畅销的书并不具备引进中国的价值;因为它们的内容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拼盘。凭心而论,罗辑思维的制作还是很认真的。罗胖不是一个人在读书,背后是有一个团队在找好书,串起内容,最后借罗胖之口说出来。财经领域的郎咸平也是这样的。所以,我的结论是,如果你不太爱主动读书,那没事看看罗辑思维,是极好的;如果你有一颗求知的心,一直坚持和享受阅读,罗辑思维就可看可不看了。
,食品工业,研发转监管
有一期和机器赛跑的最后竟然说不会被取代的职业竟然是厨师和理发师,这什么逻辑?不过对男女区别的讲述还是有点意思的,看看就得了。
补充,今天我还看到他说的大机构的官僚问题,这些问题难道不是那个组织团体都有的问题吗?还用鸦片战争来举例子。。。他说的那些故事要我说总结下来就是没坚持科学发展观,企业文化有问题吧,推卸责任难道不是在办公室生存的基本技能吗?和大机构有什么关系,所有人都知道毕业之后去比较大的机构能够学习到更系统更全面的技能和工作方法,就算将来跳槽的话也比较容易。更扯的是最后让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放弃去大机构,去小公司当前台,还说等公司上市后能分到原始股权。。。你见过哪家上市公司的前台买到原始股了?能不能不要误人子弟?
为什么我要黑他?因为他的男人圈里的陆琪。
我作为普通人,毕业后一直在社会闯荡,亲身经历艰辛和痛苦,我希望我们的年轻朋友能少走点弯路,而这个姓罗的本身是明白人,却为了他的事业,说一些不懂社会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愿意听的话,来提高自己的收视率,怂恿他们去社会上撞墙,而不是指导大家少走弯路,真是气人,睁眼说瞎话,只为自身利益,真小人。
请广大学生们能够静下来好好想想,他的建议和自己父母的建议,哪个是真正为你们着想的,不要因为刚步入社会,把满腔的热血洒成狗血。
附俩个连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看看:
————————加一段评论和回答:评论:很奇怪。不知道作者写文的时候看了几期栏目,我认为多看一点,然后举出实际的更多的例子好一些。这样吐槽式的言论,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毕业之后去比较大的机构能够学习到更系统更全面的技能和工作方法’,是这样的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比如大公司进去以后,每个人的定位是狭小的,反而小型公司需要做的想的更多更广,这也不绝对,小公司容易死,小公司管理松散等情况。 但我认为你以一个‘普通人’来表示自己的身份,然后在对对方了解不多的情况下,就直接把一个人往小人的成分上丢,这样极不道德。欢迎来辩!答:不用辩了,我已经过了要求别人必须听进去我意见必须同意我的看法的年龄,你能听听他的节目,能读到我的看法就可以了,你需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考虑问题,注意要思考,不要听他的,当然也不要听我的。还有我不用去了解他,研究他不是我的工作。这就是我“特意黑他”的本意。
我已经取消他的关注了,他说的那些都是没用的东西,没有什么干货。
,我的头像更适合做知乎吉祥物
如果一个人长期听罗振宇的节目而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险恶用心的话,这个人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必然是很有问题的。详见我一年多前的回答,事情的发展一直在印证着我的判断:
,刘邦以前的事情 就足够我关注研究啦
没脑筋的多半喜欢分割线,今天来好好加几句。近期看了几期,觉得这个节目没有什么真金含量。别人读书自己听,自己能长知识,搞笑么!这样说的都是懒人,自己不读书,就想前段时间看凤凰网写的文章,说古代写小说都是三流文人一样,三流文人写小说,一流文人当大官写诗。古时候哪个文人不是读很多书的,现在那个文人不是读很读书,想人家刘强东东哥之所以能获得奶茶芳心,不想某些大款还在报几奶,而是在哥伦比亚好么!跑题啦!总之,看他的那宣传片和他里面的一些文字文案,和晓说比,被甩了好几条街好么。认识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翻开他的过去经历,这些经历才是真正决定他未来的好么!又跑题啦!这里要说的就是他所展现出来任何细节都表示他这个人咋样!总之,不喜欢罗缉思维,肤浅,哗然取宠,要说粉丝为什么那么多!的粉丝还那么多呢!天降伟人还是有那么多见了就秒哭的人民爱戴呢!总之一句:要多读书!能呵呵么!
在另一个问题里对比了逻辑思维和冬吴相对论,我已经取消了罗振宇的微信订阅。他很有实力,但节目是在投机取巧,迎合这个时代,会被时代抛弃。
一个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他很喜欢听罗辑思维。我吃了一惊,原以为这个节目是面向高级知识分子,现在发现其实是面向底层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群,虽然逻辑不严密,但是更接地气。
,市场营销顾问
最新更新于10月29日=========================================鉴于罗辑思维在各个平台上都删除异己言论,关于各种谬误,随时升级:第37期,又来讲废除死刑的问题。罗辑思维在讲经济和秩序的时候,会告诉你不要拿道德的标准说事,今天说死刑,再最后又讲死刑是社会道德不够高的时候产物,又高举道德大旗。说死刑废除最佳的理由是反对国家滥用权力。有点头脑好不好,一个罪大恶极的人,可以不死,不恰恰赋予了各个国家权力部分的人可以逃脱法律制裁么?美国交钱可以保释,我国的死缓。且不要在这里掐架这个,任何形式的说辞和洗脑,就说你代表了哪个利益集团就好了。别和我谈道德。一个央视出来的,善于玩舆论控制的人,不断挑逗一票懵懂中青年知情的G,是谁获益,请想清楚。=========================================罗胖的逻辑有时很奇葩,抨击别人的所谓错误,他们自己也大大方方的犯,一点也不以为耻,经常在自我矛盾中纠结,当然,这是这个时代的烙印。如:他一方面相信蝴蝶效应,一方面又支持转基因;一方面宣称自己是自由主义者,宣称未来的思维方式与人类之前完全不同,一方面又不得不全是君权父权为中心的历史中找论据等等等等。他可以反对被别人绑架思想,但他却要绑架他人思想。举例最近新鲜出炉的一期,认为父母以爱的名义绑架了自己,说任何自由主义者的行为都和包括他父母在内的别人没有关系,保持独立人格就是自由主义的信条,他可以反对被别人绑架思想,但他却要绑架他人思想。居然让我们反对孝道,按你的所谓逻辑做事,用罗胖子的话来反问他:别人按不按你的逻辑办事,与你何干?他还规定了这代人的使命,还声称一定能办得到。逻辑思维都是这样的“只准你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奇怪逻辑,罗胖的粉丝都能无条件接受?再举一个例子,在反对阴谋论的那一期,居然声称稍微大一点的体系在信息化年代就没有秘密,甚至号称互联网时代超过三个人以上就很难守住一个秘密,既然秘密守不住,就不会有阴谋。滑天下之大稽,那请罗胖公布下棱镜PRISM计划及其事件的全部真相,参与其中的肯定超过你说的一小撮人了。还长期一定会真相大白,对长期算长期呢?说阴谋论无法证伪,美国911事件,双塔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倒塌,从物理学上已经可以证伪了,谁能出来解释一下?别说一个能抗12级台风、8级地震的钢筋混凝土大楼了,就一个100层楼高的土堆,能以自由落体的速度倒塌么?自由落体是石头在下方为空的情况下的掉落速度,能证伪的你无视,你罗胖的思维就可以证伪么?但是,大量的前后矛盾的逻辑并不能掩盖其优点,可以让一部分能深度思考的人更加开阔眼界,所以我倒是有时间就听些,至少帮我达成多看两本书的效果。至于听风就是雨的盲从的人,不过是换了个方式被洗脑罢了。呵呵。还有一点很恶心,优酷评论里任何有深度的指出其逻辑错误的信息,都将无法通过审核。不愧是央视出来的人,连媒体洗脑的方式都平移了过来。无非手法从强迫到捧杀,谁让年轻人吃这套呢。==========================================根据评论中关于蝴蝶效应和转基因的补充蝴蝶效应,指的是一个小小的因素,通过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能酿成意想不到的大的变动。这个过程是难以评估的,其核心特征是对自然的敬畏,相信有人力不可为的事情;而转基因,是个多大的动因?所造成的影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测知的么?连生命起源及生命原理都不可知的人类,大规模成批次的修改基因,还要声称在有限的测试中没有发现致命问题,这就够了么?要知道这些测试不包括什么?1-只有单项但不包括交叉混合测试,你能保证你只吃转基因玉米,不支持转基因大豆么?2-测试时间太短,对于改变基因这样的事情,10年20年乃至50、100年就能证明没问题么?3-就是有问题,就算有问题,只要不是显性且一一对应的明显因果关系,就可以赖账,比如现在慢性病成缓慢上升趋势,这是个复杂因素造成的结果,但你能说就和转接因一点关系都没有么?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这一点。==========================================
,未来媒体人
大概浏览了10个回复吧,猛然觉得,为什么大多数都抱有抨击的状态,罗胖的节目已经算是自媒体营销非常不错的节目了,无论是他本人还是整个团队的策划营销,能让点击量达到百万,在座的各位你们做不到。既然做不到的情况下,请尊重他个人及团队的劳动成果,从他的节目里,主要的是拓展知识面,至于个人见解方面,都是成年人了,对错都可以分辨的。人家也没说硬塞你脑袋里,跟高中历史书似的。人都进化成什么样了,看多了书就觉得自己理应本能的否定别人。
我对节目依旧表示肯定
,微信公众号 ShenYangCN
罗是我的中学校友,一直交情不错。就这档子一个人的 videocast 而言,我觉得挺好的。国内同档次的,也只有高晓松的了。一个人做点事不容易啊……
有一期,说北伐军进入南京的时候轮奸了领事夫人,青龙刀杀了领事。这个段子是林思云写的《真实的汪精卫》,而且已经在当时就辟谣说是误传了。我给罗振宇发了邮件,他的制片人邮件,他的微博私信,没有消息。看来,对历史的严谨,他们节目差太多了。也就是就书拼书。大爷为了一场战役都骑行一千公里去找答案,骑行算两军行进速度,这帮节目策划的书生估计也就只会找故纸堆了
觉得很怪异,似乎思维深度不足,总感觉很浅。。
,懒惰的体验派
罗胖的粉丝,大多是80后,90后和依然有"读书求知"需求的70后。老罗的策略,是吸引年轻人,引导年轻人,鼓舞年轻人,成就年轻人。当罗胖现在的粉丝10年后成为狼牙棒上的各个尖的时候,罗胖也就成了大咖级导师了。听罗辑思维的好处是高效学习,副作用是容易内疚自己生活太安逸鸟,时不时的还要检讨一下这样没心没肺的活下去是不是太浪费资源了!「逻辑思维」「晓说」这俩有意思,有料的节目再次证明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文人"情结:管你样貌多丑陋,头发多长短,节操多破碎,只要你能舌灿莲花,引经据典,博古通今,幽默风趣,你就会立刻高大起来!看着立马顺眼多了。中国闺女,自古就爱能舞文弄墨的白面书生和白发大叔。肌肉男貌似就没啥市场过,很不利于改良基因哦!
有人黑罗胖,有人顶罗胖,争吵有没有干货的时候,我觉得罗胖就已经成功了。让人思考就是最大的功劳。
这篇分析罗辑思维的文章,角度很独特
,都看到这里了,关注一下吧。
我发现周围朋友里,不(经常)爱看书的人都会喜欢这个节目。我并不是说这些朋友不好,毕竟大家的生活压力都很大,时间都很紧张。作为一种消费文化产品的罗辑思维自然有他存在的市场和道理。但是,罗胖子最大的问题是总是在推论的逻辑上放弃公正和客观来推导结论,最终在貌似合理的形式上成为一言堂。这种让受众消费他的观点的本质是一种隐性的伤害,并无任何益处。
,PM,创业人
每期都看,微信订阅罗辑思维的主旨是认知、思辨、求真,这对我是个好东西,就像少年派漂在大海上碰到了很多人的大船,大家一起漂总比自己一个人漂好点儿。我想罗胖期望这是个一条集体思辨的方舟(按他的话说:各种思考在这里做爱,产生新的东西)我发现两个困难:1. 我发现即使罗胖讲得如此生动简明,很多观众还是不能领略其中的要点,只是听个热闹,当个鸡汤。我想这可能是罗胖的认知大幅度超越群体认知,撸撸管挺爽,真正思想做爱不太容易。 同时可能会产生一个不知是好是坏的结果,就是让罗胖看上去像个明星,或者教主。这个肯定是不合思辨求真的初衷的2. 观众之间好像还没形成群体,虽然人数不少。在这条大船上我依旧有点儿孤单
,关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个人成长
每期都看,质量缺乏稳定性,做的好的,值得反复观看,差的,如同看走近科学
,山医命卜相五毒俱全的前建筑师/当下无业
除了听他吹牛,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说到这个罗胖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罗胖,放在一起分析很能说明问题。两个胖子都不懂科学但无比崇拜科学且标榜自己很有逻辑。罗振宇的数学也许要比罗永浩好一点点。两个人都对美术毫无兴趣,可以说非常麻木,可能也是不屑的,但是他们都很自负于自己对工业设计的眼光。这两个人的思维都是局限设计这个工业的层面,对于数学和美术这两个思维的极端都很麻木。我觉得“清浅”这个词很适合他们两人。罗振宇讲故事的本事肯定是不如罗永浩的,神情语调身法语言技巧都不如罗永浩拿捏得巧妙,而且他有个不太好的毛病,讲到深入的地方就开始用大词用长句用宏大而正式的语言,对于听懂了的人来说这是多此一举,对于没懂的人来说就更糊涂了。他的经验基本上都集中在经济学和政治方面,我比较喜欢他的地方是,他往往从人类学的角度讲经济问题和官场问题,这样子就很容易把数据和制度的表像拉回到人性的根本上来。而且他很善于从历史的高度讲述互联网会把世界带到什么地方去。他讲的理论其实都没啥新鲜的,但他确实很会举例子。他对自己对于未来的眼光很自信,而且积极实践,比如他就鼓励听众和他一起贡献话题和素材。虽然说了这么多不满,但我还是很喜欢听他吹牛。不满的地方我用别的人补充,比如陈丹青,比如袁岳,比如梁冬,各有各的可爱之处。这两个罗胖子都是本性灵活但崇拜计划和控制的人。陈丹青则是本性沉重却崇拜浪漫。梁冬袁岳是生来圆融且坚持圆融。
,西红柿炒蛋,蛋是主角
答案这么多,看来罗胖人气挺高。罗辑思维,不过是生活中多了一个选择,在公交上,不想看书,打开来听听一点或新或旧的知识,懂得的可以自己批判,不懂的有所收获,不挺好的吗?不看书的人,没罗胖也不会看书,爱看书的人看了罗胖也不会因此不看书。不用为此花一分钱,也可以任何时候想不听就不听,不知道为何有那人黑他。动不动就说别人洗脑的人,你们知道什么是洗脑吗?这么说的人估计无非是想找点优越感:你看你们一下子就被洗脑了,唯吾思想独立,目光如炬,看出他在洗脑,快快快,吾辈大法好,退罗保平安!
补充一点概括性的看法:这个节目是一个 文史类 的“科普”节目。包含 事实 与 观点 两部分。好看因为:生动有趣,补全知识面,逻辑自洽。不好看因为:对于文史知识面很全的人大概没有吸引力,对于政治坐标跟罗老师相左的人来说“观点”部分难以接受。其实两位罗老师都是用逻辑来网罗粉丝。所以如果你是另外一个老罗的逻辑听众,不妨也试试这个老罗的逻辑。-------------------------------------------------------------中国最好的视频节目,我基本每期当天就看。跟追 权利的游戏/Planet Money 一个模式。就不要跟《晓说》比较了。一个是赫本,一个是杨幂。当然杨幂也不是不漂亮...突然觉得可以以宣传他的方式回报一下罗老师。我个人看来 罗辑思维 的确是没有之一的中国最好的视频节目。他们的口号是“有种,有趣,有料”,我觉得这个顺序可以改为“有料,有趣,有种”。有料。罗辑思维包含了很多引人入胜,让人深思又并不广为人只的故事。或者说这个节目就是一个讲故事,评故事的节目。而且节目里还有很多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目推荐,喜欢读书的人不要错过。有趣。有料自然有趣,特别是对于在中国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历史知识贫乏,看问题的角度有限。当你看到血肉丰满的故事,和对其角度新颖的解读,怎么能不觉得有趣?有种。敢于下结论。也许很多人会说罗胖偏执,但是只要他有理有据,自圆其说,他就提供了一份有营养的思想小吃。合不合你的胃口,那是另外一回事。举例说今天的一期,是孙中山和袁世凯的。小时候历史课本教育我们,孙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袁世凯窃取了胜利的果实。当时我就有疑问,为啥“大总统”说窃取就窃取了呢。后来当然也零零散散看到一些对袁世凯的介绍。但是罗老师讲的故事就比较全面,说了很多历史的细节,比如“孙大炮”是怎么来的,比如袁世凯的大总统当得如何窝囊,让我对这两个历史人物有了对其作为活生生的人的一种了解。同时也更清楚了,孙中山肯定不是伟光正,袁世凯更未必是小人。最后,罗老师又总结说历史不在乎个人私德,美名和骂名完全取决于你是顺应历史潮流还是相反。所以哪怕袁世凯一生真的全部都是为国为民,他的骂名也是自找的。罗老师说自己是说书人,苦读以后把所得再说给我们听。有人说读书是读者跟作者做思想交流,灵魂对话,我觉得看罗辑思维就是跟罗老师和书的作者的三方交流.有了有料有趣有种的罗胖的加入,辛苦的过程变得轻松惬意,还可以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何乐而不为?
,低级趣味,高级处女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罗胖以前的营销讲座,那才叫坑爹!!!讲个营销能从人类起源给你讲起,晕。。。
但到底是研究过营销的人,自我推销能力相比其他自媒体那是杠杠的!别的咱不说,微信公众账号上,罗胖每天的60秒语音,毫无杂音啊!每天都一秒不多一秒不少啊!其他人的,一听就觉得是突然想到几句妙语,大街上掏出手机随便录了发上去,嗯,这样的用户体验很不好哦!各种推广上,罗辑思维也要比绝大部分的自媒体要好!
至于节目的内容,喜欢的喜欢,不喜欢的不喜欢…(废话!!!)自媒体也就这样,如果观众不吵架那就不叫自媒体!
而且节目的背后应该有一个不小的团队,从内容到制作到传播罗胖说不定只是个不可替代的小角色,所以不喜欢这个节目又没素质的人就别再把口水全喷到罗胖脸上啦!(罗胖你会感激我么 哈哈)
至于题主说的把知乎牛人凑到一起做一档更牛的节目,我就想问,你把李彦宏、马化腾、马云凑到一起就能做一个小米么?很多东西我们能看到的都只是表面的样子,样子很容易复制,背后的结构和过程却往往是你想抄都有心无力!
更重要的是,不论是罗辑思维还是知乎,都不是想告诉我们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事情,就无所谓谁比谁站的更高,谁比谁更正确!你可以不同意罗胖的某些观点,但它可以让你把自己的看法重新梳理一遍,或者把你带进一个从来没思考过的问题里面,甚至只是让你留下一个疑问,但这就是新媒体的价值。
个人觉得,自媒体是罗胖这样的人在这个时代最舒服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虽然对于受众来说,实际的价值可能并不大,但起码博大家一笑还是做得到的,你没见小样儿先就把自己就给逗乐了!
,广告,市场推广,终端管理
蛮好。推荐。他的核心定位是“阅读导游”,能帮助我们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很不错啊。看了2-3期。很有收获。唯一不足是后期加字幕的编辑太骚,动不动就自作聪明加几句调侃,但那些调侃都不在话题点上,除了分散观众注意力没有任何价值。罗胖不错。制作团队还需加油啊。(以上回答仅针对2013年6月前节目情况)
,金融行业初级人士
想法很浅薄,内容很便宜,声音很难听,没有笑点。之所以火,根本原因是国内这类东西比较缺乏,而不是因为他好。罗胖吹牛逼的成分很高。尤其不懂科技。
,无聊的人
创意还好,水平不行,如果换个真正有水平的人来做,应该能做好。
,中老年程序员
罗振宇就是互联网时代的评书艺人,《罗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的《三言二拍》。
逻辑思维是一个产品。走的是粉丝经济的路子。2014年以前的可以看看,挺好的虽然有些节目也有逻辑混乱的瑕疵,不过相对较少。2014后半段的就无法直视了。我开始向同学推荐逻辑思维也是去年的事,那时候我说,比晓说有深度。今天如果还让我推荐,我只能说看看无所谓,打发打发时间。说一下鄙人观点。1.就像我说的,逻辑思维是个产品而已。产品就要找目标群。可悲的是,这么一个偏向于学术的节目走了粉丝经济的路子。粉丝经济学的特点我觉得很简单。和其他人区分开来,自认为高人一等。通过不断的洗脑灌输,是你真的认为,其他群体都是loser。这样的节目难免走上极端。(PS:我很喜欢浪潮这部电影,推荐给大家)你看他现在的节目,你会发现几个关键词。互联网思维。自由主义者。小组织。这些也是其产品想要展示给人的主要特性。通过不断的定义这些关键词,不断的强化。找到目标受众,不断巩固观念,变成自己的忠实粉丝。其实在这么一个观念单一,思想固化的群体里。其实是没有什么自由的。这样一个已经定义的产品,并不适合于偏向学术的讨论,有一种,老子就是对的,你反对,你就跟不上时代,你就是loser的霸气,也不会同意有第二种声音出现的,这样会动摇粉丝基础。其实说实在的,这也是一种不顾一切往上爬的草根心态。(不想太无聊的了解纳粹,再次无耻推荐浪潮,电影这种东西,不可能像专业书一样。肯定会有错漏和不足。不过大致的了解还有可以的)2.其实,我是讨厌大字报式批判的人。不过对于这么一个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产品来说,还是要说一下老罗这个人。(PS:现在是黑人状态,所以我的回答要辩证去看)在我看来,老罗是一个天赋不太高的功利主义者。功利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不同,这样的不同就像狮子与狐狸。狮子有目标,并且有力量去完成。而狐狸只为生活的更好狐假虎威,卑躬屈膝。一个功利主义者,是很难做出一个有深度的节目的。因为他不可能有这样的专注,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做VC的应该知道,无论点子怎么样,VC们注重的主要还是人,是团队。一个功利主义者,其团队难免带有太多的功利主义因素。我觉得这也是为什么分家以后他节目整体质量下降的原因。当然,粉丝会一次比一次更加的高潮。3.具体产品分析上,他的产品现在越来越固定于小圈子下的洗脑模式了。猜测因为人的关系,说实话,产品实在不敢恭维。只要有一些他讲的东西常识的人,很容易发现他的论据牵强附会。逻辑混乱。有时候根本就和观点八竿子打不着。他还要生搬硬靠。不过这并不妨碍脑残粉了。他们只要听到自由,听到互联联网思维,听到大数据就已经高潮了。你们知道的,高潮的时候,大脑一般处于当机状态。。。。。。。。哈哈何况是一些不读书的脑残粉。
很多时候这节目的逻辑就是对某一话题,先有了结论,然后再找理据来支持这个结论!
,税务 / 宅男 / 且答且跑题
目前排在最前面的答主
认为自己在郁金香泡沫的问题上用周其仁先生的文章打了罗振宇的脸,一干评论者还表示还打得很开心~~~我想到了这么一个情境:
小明在演讲中说「有人说1+1=3。我们先假定这是正确的。来,拿苹果做一下实验……看到了吧,1+1=3是错误的,其实1+1=2!」
小强对旁边的人说:「小明居然说1+1=3。小明是个SB吧~~~~」
旁人附和道:「小明SB~~小明SB~~」我尽量不以恶意揣度他人的想法,我猜可能是该答主在收听的时候走神了吧。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在某些问题上是一个社科普及型的节目。【郁金香泡沫】对于经济学专业的人来说是个笑话,但是对于大众来说,则是一个所谓的「常识」。这一期节目就是去颠覆大众的错误认知。大众的错误认知在哪里呢?有以下几点:
泡沫是指价格背离商品价值畸高。
泡沫是投机的产物。
泡沫对社会的经济和人民的收入都有伤害。
投机泡沫是有害的!本期节目的逻辑很清晰,先假定【郁金香发生过泡沫】是真实的,再根据找到的资料去推断。最后罗胖得到这么几个结论:
当时郁金香球茎的价格没有背离正常的收益。传说中的天价不过是一些段子(有的是政府发行的小册子捏造的)。一些其他被认为是「泡沫」的,价格也没有没有背离正常的收益。
郁金香球茎的先涨后跌(也就是所谓的「泡沫破裂」)没有对荷兰的经济造成打击。也没有影响人民的收入。。一些其他被认为是「泡沫」的,也没有对经济的长远产生不利影响。
所谓的「投机泡沫」是正常的经济现象,对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再对比以下周先生的文章《》。你觉得两者有本质的区别的吗?只不过表述的方式不一样的。周:郁金香的价格根本没有背离价值,所以泡沫不存在,那些「泡沫是有害的」理论是无根之树。罗:假定【郁金香泡沫存在】,那么我们又发现以郁金香为代表的各种泡沫,价格实际没有背离价值,也没有对经济产生伤害。那么【泡沫还是有害的吗?】以下是该答主的回答:
曾因为一个同学的强烈推荐产生好奇,关注了罗辑思维的微信,结果,刚看到他推荐书单开头的几句话就让我震惊了!“牢记几个书名能在饭桌上吹牛,买几本书回家摆进书架显BIG,若能顺便给你的大脑烹饪一顿豪华套餐那也是极好的。”这就是罗辑思维对自己节目的定位?真心low啊!!或者说,他也太蔑视关注这档节目的观众了!说这种话简直让人觉得看他的节目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于是果断取消关注。虽然我知道在没看过节目的情况下是没有话语权来作评判的,但这段话让我恶心到直接抗拒节目本身!有人也这么认为么?
,用户体验可以描述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最大的优点是... 他没有偶像包袱...谦虚而自然
看了几期放弃了。因为没有他那么博览群书、对各行各业都有了解,分不清他讲的是事实还是观点。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被带到沟里去,然后自以为增长了见识,陷入了好学的陷阱。保持清醒是很重要的事情。
,道在器中 即器即道
有些问题结论我不认同,不过喜欢罗胖把思考罗列出来。有启发性。结论不重要,过程有意思。有些问题引发思考。好节目,带着脑子去听。听过程不是听结论。
确实不错的 每期都是当天看的,有时候还会看回放的,(其实我是下到电脑里建了单独的文件夹存着的)平常也是看不少别的节目的,推荐几个 晓说(也是当天看下到电脑) 每天看的 锵锵三人行,老梁的所有音频的 老梁说天下 老梁看电视 老梁观世界 老梁据说了等等(存到电脑里的是音频),还有东吴相对论,伯凡非常道,飞鱼秀(里面推荐的歌曲确实不错的 主持人一个没头脑一个知识不错的,主要是歌曲啊 ),腾飞五千年之塞北三朝(这是最近才开始看的还没更新完呢),在就听一些有声小说了,经典评书了等等吧 。。。。(以上基本都有备份的)更新 还有最近看的(吴晓波频道、腾飞说三国、晓松奇谈,石评大财经、财经郎眼)也是不错的希望大家也能推荐点有趣的节目啊
,好读书,不求甚解
吐槽一下, 刚取消了对罗胖微信号的关注。不是不喜欢他说的内容,实在觉得那照片头像看得渗得慌。。。折叠吧
,戒·定·慧
不知道是因为他的说话语气,还是因为他的遣词造句,亦或是因为他的长相,总之,他说的话我大多存疑,权当听段子了···想靠这个学知识恐怕不行,开阔下思维倒还不错,从这个角度来讲,罗胖取名“罗辑思维”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永远好奇。
提供了不同话题的观点和思考角度,但,书还是得靠自己一本一本读。
,毁掉所有小清新的文艺小能手
为什么楼上很多人回答就是罗振宇的内容干货不多。这真是急功近利的社会,一定要一剂药救活你,都是想吃一条鱼,而不是捉鱼的方案。我先占个坑,整理整理来回答。
,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罗辑思维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填补普通人求学时一直忽视的逻辑思维的空白中国的教育我想不必多说,死记硬背、单角度看问题、缺乏独立思考。而罗辑思维每一期正是以强大的分析能力来剖析一个表面看似很简单的结论。我没有一集不落得看完,但少说也看了3/2,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质疑无论是历史还是经济还是前沿技术,罗胖看待一个问题总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用不同书里的观点。他的节目套路一般都是,先说一个故事,然后得出一个理所应当的结论,然而话锋一转,事实真的是这样?进而拿出一本书来阐释一些相反的观点,再加以自己的分析来得出一个结论。先不管他在专业领域的水平究竟有多高,毕竟人家节目不叫《xx经济学分析》或者《xx历史研究》,单就《罗辑思维》这四个字,当之无愧。当看到一个现象时,我们先质疑再思考再得出结论,和直接被灌输观点直接得出结论是有本质区别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如果现今的教育课程中,能有一门课与罗辑思维同样功能的课程,那中国的教育将发生质的改变,中国人的素质也会提升好几个档次。然而单单从这一点来说,此节目还不足以封神,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和其它节目拉开档次的一点,就是罗胖所推崇的 互联网思维无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线下活动还是节目内容,完全是一种打破传统的形式。节目不是说我要向你灌输什么,而是我能启发你什么。看似一个人侃侃而谈,但其实主角是手机后面的每一个观众,罗胖的出发点就是为你读书,他只是一个知识体与另一个知识体之间联接的桥梁,这正是遵循了互联网的本质,人与人的连接或者说去中心化。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互联网来传播互联网思维顺便再给大家讲点知识,成功真的不是偶然。
其实我挺喜欢这个节目的。他每期的内容你基本完全无法猜测到,涵盖了各个领域。他主张的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基本也做到了。说实话,哪个人的知识,才学,在每个领域都是完整,深入的呢?我觉得不要对别人要求太高了。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不喜欢他的表达,但不可否认,他确实努力的做了一些事,为一小部分人打开了一个小小世界。也许这个小小世界不是很完善,有问题,有错误。但是对于真正有心的人,自然会自己去修缮,完善。而对那些无心之人,给他们的这个小小世界也算善举了吧。
,学生,喜欢关注互联网创业
作为一个抛砖引玉的文人,通过交换思考的结果,唤起大家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的习惯,我觉得罗辑思维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节目。首先他表达能力非常好,听起来十分有趣,而且他看过的书籍的确很多质量很好,更重要的是,他的价值在于,他没有以简单介绍某书观点为己任(像我曾经追过两年的开卷八分钟这类作品),而是试图围绕一个内心的困扰他的问题,用这些不同人的观点解答自己内心的问题,把前人思考的成果纳入到他自己的思维体系里,从而努力推导出他个人对于这个世界问题的看法乃至解决方案,这是我这样的读书人经常做不到的一个程度。《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把读书的最高境界形容为主题型阅读,罗辑思维恰恰是这种读书方式,围绕一个主题,不停求索下去,从而穿起若干本不同人物不同时期不同视角的作品,对一个主题形成一个逻辑上能自我满意的答案,这是这档节目对我最大的行为上的影响。就像罗胖节目里说的,读书这件事,始于求知欲,而非安装百科全书软件,这样才不会因枯燥而健忘,看过的东西才会系统地保存在头脑里,变成自己的常识,指导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他的节目就像一个读书沙龙,而不是百家讲坛,他不是班主任在讲课,所以观点必然要正确,而是一个书友加主持人,他说完了,节目没有结束,剩下就该你思考和表达了,不是吗?而至于他本人得出的某个具体观点你是否认同,还真的有重要性么?至于他的个人观点,很多都能给我带来不同的思考角度,甚至启发我对于某个特定问题一直以来的困惑,当然会有我不能接受和认同的部分,但是也同样有许多观点非常精彩,为我所取。更好的是,他把自己所引材料的出处都给出来,听完之后可以自己找来细细品读,我们可能会从同一本书里发现不同的细节,甚至得出不同的认知。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是档有理想有节操的读书节目。
开始觉得不错,现在有些审美疲劳了。 他只关注历史 经济 方面偏多,我喜欢心理学 文学 哲学 社会学渐渐无法满足我的需求
他的节目看得不多 但是非常认同他的经营模式他学传播学出身 必然会知道4C趋势 未来信息将取代现金《罗辑思维》这个节目免费向市场投放 就相当于流量啊提供平台给用户交流 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用户交钱办会员 不就是花钱买信息么利用自媒体帮助用户的思维得到延伸交流符合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的理论24小时赚够800万会员费 这么多的关注者吸引商家赞助也很容易他的饼子画得很大 他提供的只是空城价值由大家创造
讲事实的部分还可以,带个人情感的部分不行。
,运动才是心灵的窗户,探秘神经运动控制
罗胖的观点如果放在美国来看的话算是名左实右,表面上赞成社会平等,其实还是笃信精英主义, 效率至上。我一直拿罗胖和芮成钢做对比,都是70后,都在央视,都是做财经节目,都是安徽人。罗胖节目里面讲过他退出央视是因为自己长得不及格只能做幕后,于是钱都给主持人赚去了。如此说来,罗胖的反面不就是芮成钢么?所以罗胖表面上讲应该平等,讲应该依靠市场来给人才一个合理的估值,但那不是讲给真正的屌丝听的,而是讲给他自己这种觉得被压制了的“精英”听的。有人说罗胖没什么立场,逻辑不清晰,不过我觉得罗胖的节目还是有立场的。他的观点虽然多数是靠搬运,不过还是能看出他个人的好恶。总体上他虽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穷逼你就活该穷逼,但明显能看出来他绝对不赞成有些拉美国家(也包括奥巴马治下的美国)搞的“结果平等”,而是更倾向于美国共和党喜欢讲的”机会平等“,穷人要通过努力来改变命运。当然这个倾向不是他一家独有,中国人普遍讲究“救急不救贫“,其实就是这种传统智慧。罗胖在政治历史之外最喜欢讲的就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有网友说罗胖讲到和技术有关的观点的时候明显外行,简直听不下去。不过我觉得他讲大数据也是和他的立场有绝对关系。如果理想中的社会应该是”机会平等“,那么机会在哪里?罗胖认为当前的一个大机会就是互联网和 ”大数据“,有追求的年轻人都应该到里面去淘金,摆脱穷逼的命运。互联网方面,罗胖始终提到一个观点就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已经建设成熟了,现在是他这种技术盲也能利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淘金的时候了。相比之下,“大数据”的基础设施还远没有成熟。硅谷的中国工程师们有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现在 “大数据”虚火很旺,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还没有搞好。比方说现在虽然有网络存储、云计算平台,但连个好用的基于云端的绘图和数据可视化工具都没有,很多创业公司都是在这种非常基本的任务上烧钱,而几年下来可能连一套成熟可用的产品都沉淀不下来。所以如果罗胖去所谓的”大数据“ 里冲浪,很快就会发现连船和码头都没有,有多少水呛多少水。
我是觉得这类节目不错,既有知识性,又有娱乐性。
,互联网产品运营精英群
作为罗胖的脑残粉,我深深地为逻辑思维的未来担忧,他节目里的很多观点并不符合主流价值观,我记得有一期,这厮居然说婚姻的本质是财产制度,TMD我不要太赞同。对那些被爱情冲昏头脑而步入婚姻的人,不要太狠。
,有点对知识的小强迫,不知道不罢休有时候…
晓说和逻辑思维一直在看,刚开始看晓说的时候还以为自媒体也就这个样子了,分享个人感悟漫谈世界,但是看了逻辑思维以后感觉原来自媒体还有很多的功效去研发,比如聚集相同价值观的人群,引起人们对某一个方向的思考,进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比起那些男欢女爱和儿女情长以及画面炫爆来深感不是一个档次。在让我们稍显崇拜罗胖的同时,让我们对自己有了一个重新的认知。但也仅仅是一个作为媒体人的思索,最终目的也不是“拯救世界维护和平”。今天看了看评论感觉出了自己的无知,可能自己还是这么单纯吧,呵呵!
看了四五期,实在没意思,都是入门级别的知识,讲述也不系统无讨论更无自己深度研究后可以拿得出手的干货。挑点鬼马的书抖些小机灵,看得都烦躁了~哄哄小孩子罢~
猛看三天,觉着好棒,回头一想,忽觉上当。这样的节目太好看了,看的人应接不暇,一集时间正好和一集电视剧相当,而心中有点想法而自制力不强的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不深入研究枯燥乏味的专题知识,又可以愉悦的听故事的理由,假借学习的名义浪费时间。戒了罗辑戒了东吴,拿起枯燥的书回归自己的方向,才是正道。
,嗜好太多,能力太小。
难道一档媒体节目的观点都跟你的观点一样才叫好?那我只能说你没必要浪费时间。自媒体只是借助一个新的媒介,向大家抛出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而已。当然,它不得不有关注度、点击量的原因对内容有一定的导向,亦或甚至是炒作。从受众的出发点,如果你对某期节目的观点有兴趣,而且自己找不到更好的渠道,资源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那么刚好这档自媒体节目可能会给你一个机会,何乐而不为呢?至于看了某一期或几期觉得不够好而跑到某某某地方去“黑人"的。比起批评,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你只是更关注自己,而不是关注某个社会话题、社会问题、知识点,自己疑惑的本身,并且你没搞清楚自己该在的位置。
,体育产业/数字媒体/市场营销
不少人说罗辑思维观点偏颇,但我认为从大的方面看,罗辑思维至少有这么几个可取之处:1. 把读书节目做得贴地气。这么多年来,读书节目并不少(电视媒介为主),但大多数收视极低,做不下去。梁文道算是读书很多的人了,可是《开卷八分钟》的吸引力着实弱。而罗胖讲故事的手法与众不同:他不拘泥于书本内容,而是梳理出观点,再用有意思的故事串联起来,并常常联系现实。再加上他本人口才很好,有做媒体的丰富经验,使得罗辑思维从内容角度来说,非常引人入胜。2. 抓住了自媒体时机。逻辑思维推出的时候,自媒体这个概念刚刚开始传播,当时也就有几个大号,但大多数是互联网行业的,而文化类的很少。这样罗辑思维精彩的内容就很快在这种新的媒体形式上脱颖而出了。罗胖团队也很懂得自媒体营销技巧,现在已经开始赚钱,罗辑思维很多内容也是鼓励大家勇敢跳出体制来创新的。此处省略一千字。3.姿态低但不随意。前面说了罗辑思维接地气,但是这个团队做事却非常认真,执行力超强,一点也没有因为是网络传播而放松标准。60秒每天早晨必发,文章保证质量,视频紧跟时事,做活动扩大影响力,每方面都很强,几乎没有懈怠。逻辑思维是一个团队操作的产物,相比其他很多大号,自然是制作精良多了。而比起电视这些传统媒体的大制作来说,又反应快很多,能够摆出和粉丝交流的姿态。
,pythoner
声音真心不好听
,制造行业
看到知友讨论得热火朝天,也来凑热闹!一,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档自媒体节目如何?13年7月份知道这档节目,到微信上关注罗胖!就一直在收听收看!喜欢!先前也看像过晓说各种讲历史这样的脱口秀类节目,发现罗辑思维合自己口味,也想过为什么吸引我?
内容是自己关注的。罗胖也算是讲书人吧,他读给我们听,知识的搬动工,这样的节目这几年很多,讲历史,基本上当故事听,听了就忘记了,也没多大兴趣听下一期,没时间听下去,感觉听那些故事历史没多大价值,如果有价值的节目就会挤出时间去看。而罗辑思维是这样一个让人愿意挤时间关注的节目,他讲的内容是自己关注的,也是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关注就是自然了!
连接生活,节目接地气。罗辑思维用各种专家知识,也就是推荐的书,解读当前我们所面对的问题!80后,机器人,法治,权力.,社会结构变迁......
把知识串起来,让书籍有吸引力。有批判罗胖的说“读书要自己静下心去读,让别人读不靠谱”。现在信息太多,每年出很多书,找本好书很难,即使大家都说的好书,除非是自己专业上的,没有心情去慢慢欣赏书,可以说读书很功利,比如那些讲历史的节目,听起来也很过隐,只能当娱乐,不是我关心的,而自己关心的问题很凌乱,没有时间心情去梳理,罗辑思维通过一个个主题把一本本书串起来,帮我筛选了信息,让人整体去思考,让单个知识点不那么乏味,突然发现了很多好书!
整个节目有灵魂。罗胖自己在节目中说,有人批他是互闻网拜物教,什么东西都朝互联网上扯,看多了他的节目就知道他这个人主张的生活方式,“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节目有主张,有个性,也是一些人不喜欢的原因,上面有人说他强加自己的观点。但天天讲些不痛不痒的故事逗乐有什么意思,有观点,有个性的节目才吸引人,吸引那些臭味相投的人!这是他的追求,做个他所说的十年的互联网实验,“通过互联网的力量,聚合起一群志趣相投的陌生人,在沟通、分享与协作中,完成全新的价值创造”。有道云笔记和罗辑思维的合作感觉很好,读书与笔记是天生一对。搞抢罗利的活动,让商家扩大影响力,让会员得到实惠,虽然没有有道云笔记那么精准,但比广告让人容易接受。而这次会员必须用微支付,实践着他的生活主张!二.如果把知乎的牛人聚集起来,也可以复制一档同类型的节目吗?知乎的牛人聚集起来,争辩起来,估计会打架!哈哈!
,三流闲人
由于本人晚上睡不着,前段时间把逻辑思维一期不落的看了一遍,最近的一期确实有催眠作用。我觉得罗胖是一个皎洁精明的人,思路很清晰,就比如讲房地产的那一期,把我多年不明白的事情给说明白了,房地产是什么,归结到底还是体制下的必然产物,国税,地税,地税少,地方政府买卖地,中央财政充足,怎么维系稳定?不能让民太富,就用房子来把钱收回来。房地产还是体制调节的工具。这样下去为唯一的结局就是阶级矛盾不可控制。这就是专制国家娘胎里带的硬伤。当然,有些话罗胖是说不出来的,但话都说到这么明白了也就差不多了。
,找到自己比追寻别人更重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罗辑思维没逻辑
刚看了一两集。首先看第一集《末日指示》的感觉不是很好。第一段反说,拉扯的很远,讲了几个猜笨谜的例子,又举测字的时候连测几个都表示王朝要灭的例子表示算命不靠谱。最后说明只要你只要相信了末日那你就是在猜笨迷。论据完全无法论证观点好么。完全没有提到为何末日说不靠谱,就连末日说的来历都没有讲,还讲了些埃及人对死很看重的事情,没有抓住论点就不知如何地得出了结论,这样写议论文分分钟不及格的节奏。第二段正说也不靠谱,就是说相信末日让人过的更好,但举得例子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例子。不算很贴切。当时就看不下去了。觉得这样的节目好处可能只在于普及一些冷知识,像是慈禧的遗诏之类的。但事实上这样的知识也很不靠谱,罗胖也不像是很严谨会死磕的人。比如他说天地不仁的时候引的天地以万物为刍狗那句话就不是那个意思。论据很多但都不切题也许只为了显示自己博学多闻吧。看了知识方面也许会有提高,但反倒逻辑方面可能退步呢。然后看了知乎上推荐最好看的一集,《这一代人的怕与爱》。一开始看没什么感觉,只觉得语病太多。只要句子一长,各种语病就接二连三。比如解释这一代是哪一代的一句话:“所有一息尚存的, 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听得懂我说什么的人,但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发展, 他感觉到迷惑, 并且在各种人生的选择关头感到选无能的时候,都属于我们今天告白的对象叫这一代。” 各种别扭……不过第一次紧张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最后还是没看完。看到1500年代之前经济增长一直是平的,现在是一根直线往上窜,简直是进入了黑洞的说法以后,就看不下去了。跳着看了下温水煮青蛙。感觉还是有些营销和胡编的嫌疑。但某些科普对知识贫乏的大众还是很有好处的。总体来说不是特别好。但还可以接受作为更上一个阶层的跳板。对于他所说的话不能全新,如果能引起思考的话,这个节目还算是做了不小的好事。
,司考进行中
如果每天只能读一条微信,那一定是读他的。
,反对一切有意义,人生哲理,终极智慧
是这样的,我觉得那些批评罗胖这个观点错误,那个说法误人子弟的,不适合看这类节目。
,选择了,就勇敢的走下去!
偶然间看了他的视频,后来手机关注了微信,每天早上听听语音,看一篇他推荐的文章,给了许多新的思路,更新了对一些观念的认识,坚持下来蛮有收货,罗老师致力于互联网服务,他说把一些志同道合相同价值观的人集结成一个集体,如果你觉得好就关注,觉得不好就远离呗!
比较好的地方是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其实晓说第一季几乎每期都有几个自己不错的视角,让人眼前一亮,但第二季变成了网上内容的简单搜罗,我都不怎么看了。我在看罗辑思维的时候的感觉是,老罗的观点很新颖也很正确,但是一期几十分钟全是在找各种资料来证明自己正确,有理有据对于我个人来说更想听你多说点理,你的据没必要这么多,而且在证明的时候很多证据明显太偏执了。罗胖心胸太狭窄,这一点太不像胖子了,有一期还专门回应那些喷他的人,男人的心胸在这一刻狭窄到淋漓尽致啊。看到有不少人评论再次update,还是一直在看,感觉收罗的信息有时候在断章取义来证明自己观点,还是最后那句话,总体上是个好节目。
,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
挺好的!学会了读书的思考方式。那些拐着弯的批评观点不够明确,挖掘不够深刻的,我只想说一句:你行!你来啊!
,阅读,快速学习,太极拳
罗胖的语气语调不是很舒服,听高晓松的晓说更加自然轻松,当然罗永浩就更自然了。内容上求新求奇求变,迎合罗胖自己定位的目标客户群,还是不错的,阅读量大,自己思考比较多的人可以会觉得逻辑上有点问题,或者有点小小的哗众取宠,又或者老调重弹。不过对小白读者,又或者想获得新的资讯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注问题,不关注人。
他的节目没啥真正的思考,就是能说会道而已。没有一集节目是能看下去的,处处硬伤。我的朋友说只能看60秒。罗振宇能存活下来,是因为没有同行业的竞争。在自媒体还太少的时代,他抢先一步而已。现在是传统媒体死去的时代,还没轮到他死。
罗胖的节目,当他是一个娱乐节目,消遣消遣就好,别太当真。古时候也有很说天桥下讲古的说书人。莫非那些人能成明星?能脱胎成思想家?如果你觉得能,也许你涉世未深,你是个纯洁的骚年。首先他只是一个知识搬运工,是没有个人观点的,观点是东拼西凑,借别人的观点来说话。 所有不要太在意他的观点是否正确。但,他提供一种思维习惯,就是凡事你得懂得去思考,而不是认同或否定,单纯黑or白。比如罗胖在 大公司小蚂蚁 和 未来脑世界 都推崇个人崛起,小团体犀牛鸟式不用变大就能发展,也不用追求长远运营变千年僵尸。但他的会员制度收会员费时又强调团队架构的好处,强调罗胖关系组织壮大的好处。你看出发点不同,论据观点就可以变换阵营了。骚年们若真仔细做笔记,罗胖几十期界面中还有好几个地方是这样的。具体怎么看,关键是罗胖一直强调的就是死磕自己,读书给大家听的。他并不强调你们要听他的话,你听不听进罗胖都没关系,他给你做了消遣就足够了,思想方式的消遣。最后转@杨三木 的一句话做总结。这是一个读书入门节目,里面所传达的思想引起我的思考,从而使我愿意去拿起书本,找出自己的答案。
13年 看的时候 ,觉得还可以。看了14年 第一期,果断决定不看了是不是自媒体竞争太激烈,标榜的自由完全没有了底线。不由自主的相信,罗胖也开始哗众取宠了。太让人失望了
为什么<晓说>比<罗辑思维>更有意思,更有意义?因为<晓说>是告诉你更多样的世界然后你自己去思考感悟做判断。<罗辑思维>在帮你思考感悟,教你做判断。后者对主持人的要求太高了,罗胖水平根本不够。
,沧海一粟
每天听了下罗辑思维微信语音,一个感觉就是很媚外,外国和外国人各种牛逼各种好,中国人各种差;二是有时会说“自由”啊什么的,也说的不清不楚模棱两可,很容易让年轻人误解。也有些还是可以的,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方向。反正是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别人说什么就全盘接受
很多部分以偏概全,曲解断章,而且有时候逻辑上甚至说不通,观点有独特但例子不够,有些例子本身都站不住脚跟。看这节目的好处就是对他提出的问题重新审阅,怀疑他的一切说法,然后自己求证。优点就是接地气,将原本高冷的话题变科普,科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在你讲常识的时候,对于一个媒体人,需要补充的知识太多了,总体来说,这个策划团队的通俗性跟潮流把握有了,但逻辑性有待提高,毕竟这节目叫罗辑思维啊。对各位看官说一句,秉着一贯科学态度,不要轻易相信他的话,特别对于这样一个主观性强的节目。
以前觉得罗辑思维很精彩,现在渐渐无感。。但客观来说不是罗辑思维东西的质量下降的问题,而是没有上升。你可知你把观众的审美提高了一个层次之后要对我们负责的呀?你的理念很好可是一直用各种例子来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会让人无趣的好么?有种 有趣 有料 是要栽下一颗种子,用各种好料让他成长,每天都有新发现,新的有趣的东西的。互联网思维,连接,以不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再新的东西老调一直重弹也好不有趣的呢。。一个优秀的思想应该是有不断质疑自己,三观推倒又重建的过程的。罗辑思维有那么多知识策划,那么多爱读书的会员,罗振宇有那么多人脉,不妨扩展一下知识角度,去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世界里,暂时把原来自己坚信的逻辑抛到一边,去理解另一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参到多少是多少。再回来,观念整合后,定是另一天地。你若是能带着大家一起毁三观,重建三观,又毁,又重建,那好有意思的嘞~(哈哈)只怕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罗胖忙于 为利来 为利往 ,到没有时间沉静下来做自我内在升级了吧。。。愿罗胖子不忘初心。话说回来,罗辑思维整体做的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的。那么多人加会员也不是纯粹被节目吸引,这个白白胖胖的四十岁男人的真诚和努力我们感受得到。很多事情它是否能成功并不取决与它是对的还是错的。(本来嘛,世间对错都是说不清的咯~)那么多有准备的人,谁在历史的大浪打过来的时候眼尖手快抓住了,他就成了。只留一众熙熙攘攘争论着,这到底是对呢还是不对呢?我们要不断地求智求真没错,但对他人,对自己都不能太拧巴,拧着拧着把自己拧进去就出不来了。。不如宽容看别人的错误,也大方承认自己的不足。有多少人在与人争辩的时候会不带抗拒不带情绪地试图去理解对方的观点的呢并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有可能是错的呢?争论对错无法让我们更接近真相,客观分析各种观点才能一点点拱出真东西来。好吧,越写越凌乱。其实就是想说,转型社会出现的新东西在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肯定很多不同观点,他到底结果能发展成什么样,没有人知道。虽然有不足,但总体还不错,大家不如宽容地看他长嘛。觉得好的拿来吸收整合成自己的东西,觉得片面无感的一笑置之咯。
,有种预感,这些年喝的鸡汤、打的鸡血。会…
赞同排名第一的答案一些所说的。但是这档节目还是非常不错的。 我很喜欢看。有些东西,为了增强效果,是有歪曲事实之嫌。不过,里面的内容。自己汲取什么,还得靠自己来筛选。
,鱼果动画 当家的 林业大学 跑堂的
在学习知识的时候,知识本身是一方面,知识的形式和包装又是一方面。我跟你说5+4+3+2+1,你一定觉得很无聊,但如果一个码农给你一串代码:i = 5n = 0while i&0:n = n + ii = i - 1print n你一定觉得:哎哟不错哦!你放着在书店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的《乌合之众》不看,非要花几千块跑去听什么大师的营销讲座。你不听爸妈老师哥哥姐姐给你讲的道理,却觉得一个每天早上60s、还有优酷视频的、贴上了“互联网思维”的胖子讲的是真知识。嗯,就这样
我觉得这对于会思考的人来说罗辑思维还是蛮不错的,他能带给你很多新奇的观点,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有时候他的想法过于偏激,但是他很多观点和例证能揭示许多我们平时并不在意的细节。
,什么时候才能遇到霸道女总裁呢..
看(听)罗胖的节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想从观众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先上态度:这个节目有我喜欢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欢的地方,但一般而言,我还是愿意在跑步和睡觉前听听罗胖的声音的。喜欢的地方在于:1.知识性:额,对我来说,历史,文化方面有挺多我不知道的东西,科学技术方面,可以吸收的比较少。2.趣味性:罗胖的口才还是比较好的,听他说说不会觉得累。内容编排的也比较耐听。3.功能性:对我买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4.对书的内容展示的比较克制,基本上不太会打消一个人的买书欲望。不喜欢的地方在于:1.信誓旦旦:罗胖喜欢用一些绝对化的词汇:比如“从来”“绝对”“所有”,事实上,深究下来,自然和社会中绝大部分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我当然不会去较真,特别是在以历史,社会,人文话题为主题的时候。但如果讨论的是科学问题,我觉得那样说是科学思维不够的表现。2.不够客观:有些逻辑比较牵强,有些例子举的是网上流传的鸡汤段子,没有去考证真伪就拿来用。另外,关于罗胖的商业行为,我不想去了解,也不太想评论。我个人的态度是:在不犯法的前提下能赚钱的生意就是好生意,罗胖的团队完全符合这个定义,我觉得挺好的。P.S.带一点跑题的私货。罗胖多次提到自己是“文科生”。其实我不是很喜欢“文科生”和“理科生”的这种说法。我觉得,基本的科学素养和基本的人文基础和情怀都是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学习得到的优秀品质。如果不具备任何一方,我觉得都是很大的缺憾,或者说,知识结构并不完善。我国的行政化的教育把文理分开,我觉得这是一件有点悲哀的事情。文理分割和扼杀兴趣的教育造就了我们身边大把的不懂光合作用的文科生和一首词都背不出的理科生。对于个人,我觉得如果怀着一颗不断完善自身的心,或许就不会人为地把知识体系分开,守着自己所长划疆而治。
从娱乐的角度看,这是一期很不错的节目。罗胖涉猎广泛,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独立思考、逻辑推论、表达能力强。节目有没有价值,还得因人而异。节目的话题不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么都能聊,有些偏冷门,是没办法满足到所有受众。有些观点偏于牵强,让人觉得这罗胖。。。这你都能扯上,汗。。我是觉得,节目的内容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从节目中,去学会站在他的角度,学习他的逻辑思考、推导能力。如何将生活中的事物相互建立起联系,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对于懒人来说,看得比较片面,只是随意听他说说,被动地接收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样意义不大。
,爱看闲书,搬砖干活小硕一枚
不如凤凰台的一虎一席谈。要明白的一点是,罗胖毕竟只是一个涉猎了很多专业的媒体人。很多时候,他所谓的逻辑,背后是他自己形成的价值观和思考框架。所以这个节目,并不是真正的不同观点交锋,长远来看,你形成的只是罗胖推崇的思维体系。如果没看清这一点,就觉得罗胖的逻辑天下一绝。那恰恰只是陷到了别人的思维框架里面而已。
,悲观主义者
唉,只能说觉得这个东西有营养的,最应该做的不是吹鼓他,而是真心该学点东西了。对这个强行吹逼的世界绝望了。
,b站官方字幕君,懂球帝德语新闻翻译,会…
炒鸡心灵鸡汤大锅炖
来说说个人的看法吧,曾经关注过一段时间,觉得还是不错的,但是越到后期呢,越觉得有点像传销,洗脑的感觉,而且之前以为是他一个人做的,后来发现是个团队,怎么一个团队做出来的内容是没有一个体系,整个就是东一点,西一点,想到什么说什么,那60秒语音已经很久没听过了,觉得这个节目的定位还是属于娱乐性质,适合普通白领大学生饭后娱乐用的,很多内容为了猎奇而生,论证又生硬,不适合学知识,当然比起国内99%的传统电视节目还是很好的,学知识还是看公开课,尤其是可汗学院和最近开始的crashcourse很不错。
,虽然是学财务的,但感觉答的东西大多与此…
老实说,只看过逻辑思维对辛普森那一集,因为知道这个案例,所以弄出来看,前面很有意思,大概是把以前的一些零碎的东西整理了一下,看上去很有节奏,但到最后的时候,会让你有种峰回路转的感觉,因为前面还比较客观,到后面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个人感情在发挥作用,或许因为某个目的,所以连逻辑也开始不怎么通了,这和我初中写作文很像,看过的案例太多,信手拈来,但整片文章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不协调,各个段落之间也是承接的没有力量。我向来以最大的恶意来看待这些东西,因为东西是废的,你不会想让我第一集就对这个家伙产生鄙视意义后,还能继续下去吧,我只看过这一集,网络很大,有些人有名了,被人追捧了,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即使主角是一个牵强附会的家伙,只要他表现的好那么一点,那么回事一点,自然会有人蜂拥而上以前看过一个TED,记得里面的一句话,大意已经记不清楚了,说的是:当你拥护一个人的时候,其实你不是在拥护他,而是在拥护你自己,你看到的其实是你自己好吧,重点在这里,我不推荐那东西,如果你以前很推崇的话,把背景资料找来,用自己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细节,再回去看他怎么讲,这时候,继续信或者不信,都是一个好的结果
应该说是脱口秀类节目的佼佼者,自媒体中的精品。看到有批评其逻辑和世界观不连续的,其实大可不必。得看你怎么看它了。你要是把他看成良师传业授道解惑的,那肯定争议频频。他的关键作用是让你知道有些事情居然有人研究,而且还很有研究头。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他推荐的书,或者自己去找相关的书。他的作用是给你获得兴趣的渠道。 当然如果干货比较少,光讲逻辑思维的话那水准就很一般了。譬如讲阴谋论的那期水准就很一般。阴谋论的产生是因为信息的缺失然后有人极端的演绎(有很多仅仅是谈资,说的人都不相信)。这期节目批判的阴谋论还不是因为你掌握了相信阴谋论的人不知道的信息。如果信息一样多,你又凭什么批判它?这期节目对阴谋论的批判没有借鉴意义。事实上我发现正因为对阴谋论的厌恶,许多人对很多存在的疑点都视而不见。
,吾生有崖,学不完了
从这档节目的内容,观点,价值三个方面来说,内容:作为一个接触更多知识和观点的媒介还是不错,很多东西可以作为reference或者通向更多更深更具体内容的大门。观点:值得商榷。。如果仅仅当做一个读书节目来看,它渗透了太多主观判断;如果作为授课节目,很多观点缺乏论证,有失偏颇,甚至不符合他自己在节目里所宣扬的科学理性精神。就不一一举例了。价值:完全不能苟同。罗辑思维所推崇的其核心价值就是“互联网思维”,除了上面 讲到不劳而获精神以外(学设计的出身听到他在节目里找人免费制作表情包简直不能更生气!),他的运营获利模式甚至可以理解为一个三层结构的传销公司。“互联网思维”是所谓的产品,如同传销公司卖的保健护肤品一样有着宣传中的种种好处。传销第一层是节目团队;第二层是会员和赞助商,他们是已经购买了产品“互联网思维”的;第三层是他们等待的下线——更多的“互联网思维”的买主,一旦吸引到更多下线,也就是引来更多关注和投资,这个“产品”卖给了更多的人,整个传销过程就会被盘活: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三五毒凤凰蛊大附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