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电脑配置vr头显htc vive vr游戏最好

您当前在: >
HTC Vive外媒评测汇总:一款沉浸感超赞的VR体验
上周刚刚出来了一波外媒,今天各大国外科技媒体的也陆续放出来了。如果你还在Rift和Vive之间纠结,这篇文章或许可以帮到你,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各大媒体对Vive的评价。
先来回顾一下Vive的基本信息,消费者版的Vive国行售价6888元,包含以下内容:
一个内置前置及Vive电话服务的VR头戴设备;
两个控制手柄;
整套空间定位传感装置(两个基站);
以及特别为预订用户限时免费提供的两款VR应用。
另外你还需要一台至少达到以下配置的电脑主机:
GPU:NVIDIA GeForce GTX 970, AMD Radeon R9 290同档或更高配置
CPU: i5-4590 / AMD FX 8350同档或更高配置
内存:4 GB 或更多
一、Engadget:真正沉浸感的不便宜!
瘾科技主站的评测认为Vive是一款沉浸感非常好的;头部追踪功能要优于Oculus R空间定位的体验非常震撼;运动追踪手柄用起来也很好。
不足之处在于非常贵,头盔很重很难长时间佩戴。总体打分为82分(百分制)。
二、The Verge:最好的想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执行
在看The Verge的评测视频中,小编发现最提到最多的词就是Unfinished(没有完成),特别是游戏方面,评测者Adi Robertson认为一些她觉得最好的游戏都显得还没有完成。
总体来讲,The Verge认为Vive能够提供很多基于动捕的游戏和体验,交互界面很丰富而且可以定制化,工艺也相当扎实。不好的地方是重而且笨拙,用户体验有些小bug,游戏未完成,售价最高。总体打分:8分(10分制)。
三、GIZMODO:一款漂亮的产品,但有个大缺陷
他们所说的这个大缺陷是没游戏,这是所有都存在的问题,毕竟现在还处于VR发展的早期。
对于Vive,GIZMODO同样觉得它沉浸感非常棒,但戴起来比较重。还有一个缺点是买回来后设置很麻烦,附带的线缆众多;另外游戏还比较少。但对比Rift的优势就在于基于动捕的手柄可以带来更具沉浸感的体验。
总体来说GIZMODO认为Vive是你能买到的最先进的消费电子产品,如果你爱科技产品,就买吧。
四、RoadToVR:惊艳的VR体验,如果你房间够大的话
RoadToVR的评测是这几家中最详细的,从开箱到设置,到空间内的体验与坐着的体验都有。
他们对Vive给出的评价是:空间追踪(Room-scale)的体验非常棒,但这真的现实吗?指的就是体验Vive需要家里能够腾出够大的空间,虽然你也能够坐着玩,但前者才是Vive的独特卖点呀。总的来说,RoadToVR对Vive的软硬件评价都很高,但也觉得缺少足够多且好的内容。
五、TechCrunch:才一星期最佳VR头盔就易主了
TC一上来就难掩对Vive的赞美,并认为它在与Oculus Rift的对比中是胜出者。
总体来说,TC认为Vive的空间追踪系统体验很棒,自带的摄像头很有用(用来看到现实世界),光学质量很高,动捕也是顶级的;不足之处是产品比较笨重,需要大的空间,UI有bug,而且缺少游戏大作。
六、TIME:HTC Vive完成了的伟大愿景
时代周刊网站出了一篇较短的评测文章,他们对Vive的整体评价相当高。具体体验上面,好的地方包括精确流畅的动作追踪,玩家能四处走动,游戏选择较多;不好的地方包括贵,配件太多,以及需要连线。
总的来说TIME给Vive 4.5分(5分制),并建议已经有高配游戏,又想体验更深度的玩家适合购买。
七:Polygon:投入大,回报也大
Polygon也出了一篇非常详尽的评测文,总体来说他们认为Vive是一款高端的VR设备,你需要为它投入很多,但是它回报给你的也很多。
为了体验Vive你得买799美元的头盔,准备好一个房间(不一定是专门的),还要一台高端台式电脑,可能还需要在墙上钻洞。而这一切换来的是令人惊叫的沉浸式VR体验。
评测作者Ben Kuchera认为Vive作为消费级产品刚刚及格,倒更像是很完善的开发者套件。他最终给了8分(10分制)。
八:Tech Insider:最棒的VR体验,但你现在可能不该买
像前面几家那样,Tech Insider的评价也是很中肯,作者Ben Gilbert认为Vive拥有最棒的VR体验。但是考虑到你需要付出的东西,以及目前的产品状态,你或许应该暂缓掏出钱包。
抱怨的地方和前几家差不多,就是线缆问题,头盔不够精致,游戏不够多等等,作者觉得现在的Vive相比于理想的状态,就像是iPhone第一代与iPhone 4的对比一样。如此,你或许应该等4年再看看。
通过各大外媒的评测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体验最好的VR设备&的称号HTC Vive当之无愧。但是作为第一代产品,它远没有达到完善的状态,软硬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内容还有代充实,各种创新的潜力还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再加上用户的投入成本很高,所以目前推荐购买的人群是那些已经拥有高端台式机的PC游戏玩家。三大VR头显哪个好?PS VR和HTC Vive该买哪个?
三大头显中Oculus Rift CV1已经预售了一段时间,也有不少按耐不住的朋友想尽办法下了订单。但相信仍然有很多人还在观望,剩下还未确切透露售价并发售的PS VR以及HTC Vive孰优孰劣。今天就给大家简单说说,PS VR与HTC Vive之间的具体优劣势,与适用人群。
PSVR易于穿戴和脱取,适合其5分钟快速安装使用的定位。但PSVR固定性不够强,有轻微松动感;
Vive Pre固定性强很多,密合性与调试空间相对较强,利于长时间使用;
近视用户需佩戴眼镜才能正常使用PSVR,但150度左右近视者不戴眼镜也可正常使用Vive P
基于PS4与PC性能上的差距,PSVR的画面精致程度会略低于Vive P
VR 游戏体验
就游戏内容来说PS虽然略强但有着Steam VR之称的Vive也不容小觑。但目前三大头显中,Vive Pre拥有最强的沉浸感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在游戏内容上各有特色时,独占游戏以及便携性将是PS VR最大的优势,但对于虚拟现实沉浸感的体验来说,Vive Pre更好。
两种 VR 产品各有所长
PS VR在虚拟现实范畴中最吸引玩家的,并非是最高的沉浸表现,而是通过更多来自游戏机巨人对于“电玩”的品味与经验上。因此,PS VR与首轮推出的游戏应用将会在“更进一步乐趣”上更动人。
举例来说,在《The London Heist: Interrogation》射击游戏的体验中,有一段是可以接过手机听电话的桥段,这里的体验在从虚拟角色的手上接过手机之后,必须要用 Move 遥控器靠近耳朵才可以听到讲电话的声音越来越大声,然后如果你把右手移到左耳去听,电话声音就会改从左耳传来(VR很难用文字体容,不知道这样描述你能脑补出多少);
在《The Playroom》中,戴着 PS VR 扮演着怪兽的玩家的声音,则是会被麦克风录下转换成为怪兽的声音,增添许多玩乐的气氛与紧张感。这些小细节虽然感觉好像满无聊的,但能否借由 VR 带出更多更有趣的“游戏彩蛋”,将会是目前 VR 技术尚未成熟时,如何吸引使用者购买的重要切入点。
另一方面,偏向高沉浸感且避免玩家晕眩等不适感的 HTC 与 Valve 阵营,其作法虽然相对保守很多,但应该较能吸引愿意接受高价位购置 VR 体验设备的高端玩家。
其实说了那么多,如果你有一台PS4又想体验VR,那么PSVR不需要考虑,发售后直接入手即可。但如果你不缺钱又想体验最逼真的虚拟现实,请坐等2月29日的Vive预售,当然,先入手一台豪华配置的PC吧。
本文由VR弗伦德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回链感受HTC&VIVE:当前最佳VR体验,没有之一!
花费半天时间从上海飞到北京,然后再拖着疼痛的右腿排上差不多2个小时的队,就为了在加起来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体验一下HTC的VR(虚拟现实)设备VIVE,这真的值得吗?我的回答是:完全值得!
由于拥有Oculus Rift、索尼PSVR(原Project
Morpheus)的体验经验,我应该不算是高品质的虚拟现实设备的小白,而在我带上HTC
VIVE并站起身来后的第一分钟,我就明白这套设备带来了当前最佳的VR体验,没有之一。尽管HTC方面没有给出VIVE的详细硬件参数,但很明显我们能够从很多角度发现它优于其他竞争对手:&
1、外观和佩戴:
相对于外观酷炫的索尼PSVR,HTC
VIVE的造型看起来还很“原始”、很“工程”。尽管已经取消了两个虚拟手柄上的连线,但整个头戴主机顶部还是密密麻麻的插着至少5根线缆,而且它还拖着一根长长的尾巴一直连接到PC上去。机身外观也布满了各种传感器窗口好似无数的小眼睛让人乍一眼看去有些头皮发麻。不过,主机的佩戴倒是比想象中的舒适和方便:简单的调整一下弹性头带搭扣长短,就可以比较稳固的把VIVE固定在眼前,虽然有一定的重量与压迫感但还不至于让人无法承受。
近视用户无需烦恼: HTC
VIVE支持用户直接带着眼镜再佩戴VIVE。事实上,这款装备本身也没有什么屈光度调节设置,所以近视/老花用户必须带着自己的眼镜上去才看的清。另外,目前HTC方面直接找了个第三方的外置耳机给到体验者,为的是能够更好的听到DEMO中的音效以及现场工作人员的辅助讲解声(比如动作引导以及对英文DEMO的翻译);
2、视觉效果和画质:
和其他高级VR设备一样,HTC
VIVE的视野也是一个圆形的窗口而非矩形的显示屏。和我之前体验PSVR时一样,一开始你会觉得仿佛是“从潜水员的帽子里看出去”,但很快你就会忽视这个圆形的视野,而觉得和平时肉眼直接观看世界的体验相同——但是那些类似Google
Cashboard之类用自己手机做显示屏幕的设备或索尼HMZ-T3W之类的头戴显示器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它们看起来总有一种“观看悬浮在空中的矩形荧幕”的感觉。
VIVE的单眼分辨率为,因此要比竞争对手们720p的水准更高。我在体验一开始的灰白空间界面中依然能够感受到晶格,但的确非常细腻。而在DEMO正式开始后就很难再想到这一点,而是完全的沉浸到体验之中去;
3、运动范围和虚拟墙:
相较于需要坐在那边游戏的PSVR,HTC
VIVE除了画面分辨率高外,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可以让用户在一个固定区域内自由走动。这个固定区域是由两个在房间对角线安置的绿色激光发射器围起来,据说最大面积可以达到4.5m*4.5m样子,而我们今天的体验区大概不到10个平米。这个固定区域在画面中以虚拟电子墙的形式出现——当你走到边缘时眼前会浮现淡蓝色线条构成的一道虚拟墙壁,而当你稍微退后一点它又会完全隐去。
4、现场六款DEMO的简单体验(画面截图来自网上):
能够自由走动这一点是如此的吸引人,以至于我毫不留情的把之前对索尼PSVR所用过的一切赞美之词全部转移到HTC
VIVE上来,这才是VR的未来!这才是娱乐的未来!这才是科技的未来!
现场的六款DEMO分别被分成AB两个区域:B区域展示的之前在MWC上放出的三个场景:海底鲸鱼、虚拟画笔(谷歌的TiltBrush)和机器人工作室(据说是游戏&传送门3&)。在网络上可以轻松找到这三个视频的DEMO,只不过在屏幕上的固定窗口内观看这些DEMO根本无法体验到佩戴了HTC
VIVE后带来的震撼感觉。
一开始,我只是在海底的一艘沉船上用手柄戏弄我身边的小鱼。在这个时候,深邃的海洋里隐约浮现出一个巨大的阴影向我逼近。最终,一条巨大的鲸鱼在我身边缓缓游过,它还用深邃的目光细细的打量我然后再用一个有力的甩尾向我告别。HTC
VIVE完美的呈现出鲸鱼的巨大体积感,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我站在自然博物馆巨大的恐龙骨架旁所不由自主发出的惊叹,但现在则是一条“活生生”的鲸鱼紧贴着我游过——我禁不住浑身颤栗,这种巨大的压迫感让我简直透不过气来;&&
虚拟画笔和机器人工作室DEMO则显示出HTC
VIVE手柄的精细控制能力。我可以用手柄在空中绘画出绚烂的轨迹,也可以在工作室里轻巧的打开抽屉或者对悬浮在空中的机器人零件进行全方位的摆弄和研究。由于可以自由走动,我在控制划出的笔画不仅仅是平面而是有前后纵深的展开。我只需要挥动几下手臂,就能在空中画出一个悬浮的3维坐标轴。如果你曾经体验过一种用笔尖融化塑料进行空中3D打印的设备就很容易理解我的感受。而在机器人工作室里,我需要向后躲闪,避开那台走路跌跌撞撞马上要向我扑来的破烂机器人。
A区所展示的是三段全新的DEMO,分别是:模拟工作-办公室
、亚利桑那阳光(僵尸类游戏)以及一个我不知道名字的魔幻色彩DEMO。
在模拟工作-办公室(Job
Simulator-OFFICE)里,我要在自己的办公格子间(既虚拟墙壁围起来的空间内)里团团转,完成各种办公任务,比如:给自己泡一杯咖啡吃个甜甜圈、为电脑和显示器分别插上插头并登陆、从抽屉里找出若干文件并销毁等等。这个DEMO场景做的非常卡通,但互动性较强。办公区域内的所有电器、抽屉、鼠标等都能够利用手柄虚拟成手的形状然后去触摸和使用。这个DEMO的风格与画面精度看起来很PSVR,感觉比较低龄化;
亚利桑那阳光(Arizona
Sunshine)目前在网上可以看到一些介绍,它也是今天六个DEMO中最刺激的游戏。DEMO会邀请用户先用手柄上的扳机键盘来练习射击,然后将你放在一个类似于大峡谷荒原的所在用手枪和冲锋枪打退向你扑来的一波波僵尸。尽管你自己在游戏中可以活动的区域不大(虚拟房间内),但整个游戏的画面视野却非常广大开阔。我可以向很远距离外的僵尸射击,同时还不断的回头转身,生怕会有僵尸从背后偷袭我。这个游戏DEMO的场景都是在阳光下进行的,所以并没有常规僵尸游戏的那种阴暗恐怖感觉。但3D
VR带来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是如此逼真,让站在荒原中独自一人面对丧尸的我倍感压力。特别是当我正在对前方的僵尸射击,而猛然瞥见有两个僵尸已经从侧面迂回到我身边时,我骤然感到自己心跳加速,几乎是毫不思索的把枪膛里的子弹全部倾泻出去!
第三个DEMO的场景是在一个魔法小屋里,手上拿着魔法棒的我需要在房间里找到5个发光的图腾。这个DEMO没有多少恐怖元素,但画面却比前面几个DEMO都更加细腻,光影特效极佳。魔法小屋里的各种陈设、道具都可以用手柄发生互动,比如桌上的文件可以翻动、地上的小丑玩具可以挤压弹簧等等。我感觉这个DEMO就是为了展现HTC
VIVE的画面终极性能——反正我一直在那边对这美轮美奂的画面发出啧啧赞叹。
按照HTC的计划,今天下午1点到5点是媒体的VIVE体验时间。但我们可能低估了完整体验这6个DEMO的时间,因此尽管厂商安排了不下10台设备但我们依然需要排队至少两个小时才能轮上体验。明天和周末HTC将继续在国家会议中心和他们位于五道口的总部开放VIVE的体验,但看起来必须要做严格的人数控制以及时间压缩,否则我真的担心会重现世博会沙特馆排队8小时只为进去看一眼的惨剧。
毫无疑问,HTC
VIVE带给我极大的震撼,它所展现的VR(虚拟现实)看起来是如此真实动人和充满魅力。只要亲身体验过的人们都不会否热它在游戏和商业方面的巨大潜力,但是这个设备到目前为止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1、未来硬件样式、价格和配件需求:
按照HTC的计划,据说明年VIVE就要推出市售版本,但目前这种还需要插无数线头和拖着尾巴的状态怎么看都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化销售(工作人员跟着体验者满地拉排线)。很显然,HTC
VIVE的最终产品必须要有一个更精美简洁的外观和完全无线的连接方式(保证传输流畅)。考虑到它需要一个虚拟墙配件来限定游戏范围,再加上类似WII的枪型、球拍型手柄,整套设备的价格又将会是多少?如果超出目前PSVR和Oculus
Rift大约500美元的售价太多的话,用户接受度会有多高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与价格固定的PS4主机不同,究竟怎样配置的PC才能流畅运行HTC
VIVE?在今天的活动现场,HTC方面动用了HP和外星人的旗舰硬件来跑各类DEMO,想必未来能够完美运行这些VR游戏的主机硬件要求也不会低吧?
2、软件支持
在今天活动现场,除了HTC自家的logo外我们还注意到几乎所有demo都贴上steamVR的标记。作为HTC
VIVE的官方合作伙伴,SteamVR是HTC和Valve合作开发。他们原先预计在2015年底前正式推出(也就是现在),但就在上周他们刚刚宣布要延期到明年4月才能正式推出,这意味着什么?我们衷心希望凭借Steam平台,我们能够在明年春季看到足够优秀的VR游戏首发大作。之前不是看到了Crytek的《回到恐龙岛》吗?只不过那最低需要i7-2600K
CPU和GTX980显卡的配置需求真心吓人。
另外,我们今天还遇到了不少VIVE的开发者来到活动现场,只不过他们的体验区域和我们媒体/大众区域分开,感觉他们体验的DEMO与我们的并不相同。我隐约注意到其中有一个似乎是房产类相关的DEMO,或许这就是传说中带着VR头盔“虚拟看房”的真实版本?
3、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在今天体验那个打僵尸的《亚利桑那阳光》前,工作人员很慎重的提醒我如果在游戏中感到任何不适,请立即说出来以便他们能及时终止游戏。尽管已经有了充足的心理准备而且整个游戏是在户外日光场景中运行的,但我依然觉得心跳加速呼吸频率加快。当DEMO运行到一架武装直升机坠落时,耳边僵尸呼啸声渐进,我满心恐惧的睁大眼睛频繁转身但此时画面却越来越暗,我心也跳的越来越快...幸好,此时视野中出现了游戏demo结束的画面,难怪当我们之前在排队时能不时听见体验区里有女生各种惊叫。我真的很怀疑,当未来VIVE与一些恐怖程度更高的游戏发售后,厂商如何确保游戏不会对玩家健康造成伤害?试想一下那些仅仅在PC屏幕上就就显得极为恐怖的游戏变身为VR虚拟现实后,岂不是要给玩家带来成倍的恐惧压力?此类装备上是否应该带有心跳血压监测仪器,以用于及时的中断游戏以避免出现什么意外?
这次来北京,除了今天下午的HTC VIVE体验外,我还将出席明天上午的HTC
VIVE开发者峰会,之后还将会对HTC王雪红总裁进行一次小规模的采访。我希望能在明天上午的峰会上了解到更多有关HTC
VIVE软硬件开发的信息。同时,如果大家对HTC的虚拟现实设备以及“雪姨”有什么疑问的话(与手机无关),也请在这里留言,我会尽量为大家转达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HTC Vive对比Oculus Rift:VR头盔哪家强?_网易数码
HTC Vive对比Oculus Rift:VR头盔哪家强?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HTC Vive VS Oculus Rift:VR头盔哪家强?)
今晚23点,HTC Vive虚拟现实头盔就可以在官网预订了,售价高达6888元。很多想体验真正VR的玩家,面对这个价格可能已经望而却步。另一头,同样是三大VR头显之一的Oculus Rift,价格比Vive便宜,但也不见得亲民,而且还没有公布国内上市的计划。在你决定买哪款产品之前,可以先看看本文对它们二者的对比。这价格你能买到什么?HTC Vive消费版包括:一个内置前置摄像头及Vive电话服务的VR头戴设备;两个无线VR控制手柄;整套空间定位传感装置(两个基站);以及特别为预订用户限时免费提供的两款VR应用。据HTC官方公布的信息,今晚的Vive预购需付订金1500元人民币,在发货前一周会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支付尾款。预定的用户将在4月发货。Vive之所以贵,原因之一是它将室内定位装置和VR头显捆绑在一起卖,这种销售策略和微软之前将Xbox one与Kinect捆绑销售类似——微软让用户承担成本,是希望有更多游戏开发者将手势和语音控制加进游戏里面。HTC和Valve也一样,他们希望更多开发者将室内定位加到游戏里面,于是把一整套设备塞给了用户。只不过后来微软不再这么做了,不知道HTC会不会改变。Oculus Rift消费版包括:一个VR头显;一个桌面红外LED追踪传感器;一个Xbox One手柄;一个Oculus无线遥控器;Eve: Valkyrie和Lucky s Tale两款附带的游戏。Oculus也有一个手势追踪手柄Touch,但并未捆绑在一起销售,它要到下半年才上市,价格未公布。在此之前你要想玩手势,可以花90美元买个Leap Motion手柄,只是作为第三方手柄有多少游戏会兼容就不得而知了。光买头盔是体验不了VR的,还得有适配的电脑才行,两款头盔对PC配置的要求差不多,具体可参考下图:规格与体验单纯从规格来看,HTC Vive和Oculus Rift很像,它们都采用了分辨率的OLED屏幕(每眼),110度视场角(实际情况取决于你的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屏幕刷新率90Hz。不过二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根据PC Gamer的文章,他们发现Vive的视场要明显比Rift大一些在,准确地说是高一些,Vive的视场比例是9:5,而Rift为16:9,这是一项优势。二者的定位技术也不一样,HTC的空间定位技术叫“Lighthouse”。通过定位基站在房间里创造出一个最大5 5米的VR空间,用户戴着头盔在这个空间游戏时,通过红外追踪技术可以精确定位用户的位置。Vive头盔还带有一个前置摄像头,可以让用户在不摘下头盔的情况下看到现实世界的物品轮廓。并且HTC还有一项叫Chaperone的技术,可以避免用户在空间内走动时撞到物品,或是踩到什么东西(比如宠物)。Oculus Rift使用的是光学追踪技术,它包含两个传感器,一个连着电脑,一个在头盔上,二者合作对用户的位置进行追踪。当然,仅根据技术规格很难判断谁好谁坏,实际的体验才是王道。根据雷锋网记者的体验。从画面显示的角度来看,二者都很出色,记者没有觉得头晕;但在操作体验上个人觉得HTC更胜一筹,空间定位加手势手柄给沉浸感加分不少,虽然二者都站起来走动,但Rift给的空间要小;只是好的移动性也有负面影响,两款头盔使用时都需要拖着线,带来很大不便,但Vive由于有更多的移动性,这个问题更加严重。当然,记者的体验只是一家之言,从各家科技媒体的评测来看,大部分都认为二者难分伯仲。LinusTechTips的记者Luke Lafreniere在Twitter上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二者的用户支持度平分秋色:
所以,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用户手里。只是如果你选择HTC Vive的话,建议买台版,它在台湾售价27900新台币(人民币5500元左右)。
本文来源:雷锋网
责任编辑:互动兼职_NT241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 vr htc viv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