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跨国公司发展房产公展是什么意思

盛松成: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房地产调控的重要举措|房地产|楼市|经济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盛松成: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房地产调控的重要举措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盛松成、宋红卫
  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对于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增强城市人才活力,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盛松成: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房地产调控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共租赁住房”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2010年6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局、国税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将公共租赁住房提升到新的高度。自此以后,公共租赁住房逐渐成为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住建部、财政部、发改委公布《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从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
  根据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的发展、演变及覆盖人群等实际情况,可以将公共租赁住房的内涵概括为:由政府主导、主要面向城镇中等以下收入且存在住房困难的群体、以租赁为主要形式而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明显准公共物品性质的特殊的住房产品。
  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对于建立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增强城市人才活力,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公共租赁住房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公共租赁住房覆盖率较低
  “十二五”规划要求新增公共租赁住房不低于1550万户,保障房的保障率达到20%,且租赁住房主导保障供应体系。国家行政学院马秀莲教授《中国公租房建设和发展现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年国家统筹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57万套,完成国家“十二五”期间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计划的64.5%。年未有公开数据,但根据全国公共财政对公共租赁住房的支出,年连续下降,因此其余35.5%的保障目标未必完成。即使完成了全部计划,保障人口占城镇常住居民人口的比重也仅为6.2%,而户籍居民人口的保障比例更为3.4%。在如此低的覆盖率下,公共租赁住房很难成为主导。
  (二)公共租赁住房用地供应量较小,分布不均衡
  从土地实际供应看(由于近年数据不完整,仅以2012年数据为例),2012年,全国居住类土地实际供应11.4亿公顷,其中公共租赁住房用地1.2亿公顷(含棚户区改造中廉租房的801公顷),公共租赁住房用地仅占全国居住类用地的10.5%。公共租赁住房实际供应的区域分布与常住人口增长的分布也不匹配。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用地供应居前三位的省份为新疆、安徽和云南,三省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量超过全国的30%;而这三省常住人口的流入仅占全国新增常住人口的9.64%。常住人口流入较多的区域,如广东、北京、天津、上海等,公共租赁住房土地供应面积却相对较少。
  (三)公共租赁住房未能充分发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作用
  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较好的城市,房地产市场一般也较平稳。重庆市“十二五”期间推出的公共租赁住房能覆盖新增常住人口的59.18%,同期重庆商品房价格仅上涨2.77%。而天津“十二五”期间公共租赁住房仅覆盖新增常住人口的19.53%,同期商品房价格涨幅达到了23.56%。
  (四)资金来源是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的主要难点
  一是财政对公共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呈下降趋势。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对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和廉租房加总)的支出从2011年的1485亿元,逐年下降到2015年的759亿元。二是民间资本参与较少,仍以政府投资为主。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349万套新建的租赁性保障房中,政府投资1058万套,占78.7%;国企投资88万套,占6.5%;事业单位投资20万套,占1.5%;民间投资179万套,占13.3%。
  三、国外公共租赁住房经验借鉴
  (一)建立公共租赁保障住房法律体系
  纵观世界上公共租赁住房或者其他形式的保障性住房做得比较好的国家,都以完善的法律为基础。如德国法律明确了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中的职责分工,同时还制定了金融、税收等政策法规。每项保障住房政策的出台都有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这些都促成德国成为世界保障住房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二)侧重供给,提高覆盖率,制定保障住房长期建设计划
  据相关统计,新加坡超过80%的人口住在政府建的组屋(类似于中国的经济适用房)里面;德国二战后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能够覆盖全国人口的37%。制定长期公共租赁保障住房计划,以充足的供给为基础,形成一定的社会覆盖率,才能真正实现保障住房的效果。
  (三)通过政策扶持、金融市场创新,鼓励租赁市场的发展
  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较好的国家一般都有政策的扶持,如德国政府向开发商提供无息或者低息贷款,鼓励其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对于低收入家庭则给予租房补贴。有些国家的租房补贴还辅之以相应的金融创新,如美国对低收入家庭租金补贴前后用过四种方式:砖头补贴、房东补贴、住房券和现金补贴。住房券可用来支付市场租金超过中低收入家庭收入30%的租金。住房券补贴能够将中低收入人群分散到城市其他社区中,同时也减少了政府的实际投入。
  (四)建立科学完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公共租赁保障住房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一般都建立科学完善的保障对象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以保证政策的公平和持续。如德国和日本都明确住房困难家庭的标准,入住者收入一旦超过该标准就要退出保障房体系,否则就得支付市场租金、甚至负法律责任。
  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公共租赁住房法律保障体系
  要以法律形式,明确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方式、保障对象、保障标准、分配程序、监督及管理,尤其要突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这一重大的民生需求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中。
  (二)制定公共租赁住房中长期发展规划
  从国际经验看,保障住房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一般都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计划。我们要明确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市场的定位和发展要求,侧重从供给面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市场。
  1.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财政支持,同时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2.适当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的土地供应。
  3.根据差异化的需求,设计公共租赁住房,避免因入住率低造成公共租赁住房使用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三)构建公共租赁住房全流程信息管理体系
  1.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包括规划、建设、分配及后期维护的完整信息系统,实现统一管理。
  2.建立全面、持续的个人住房、收入及家庭状况等信息的管理系统和诚信档案,实现公共租赁住房动态管理。
  (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金融保障体系
  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的资金主要来自金融机构和民间。我国也要逐步从依靠政府向政府和市场“两条腿走路”转变,改善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状况。
  1.对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企业给予较低成本的信贷资金支持,解决其融资问题。
  2.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租房补贴以及优惠的低息住房贷款。
  3.发展相关的住房金融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五)加强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
  目前我国处于公共租赁住房发展的初期阶段,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原则,也要注重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
  1.增强公共租赁住房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充分和持续,避免信息片面造成市场的误解。
  2.积极引导正确的租赁住房消费观。我国是世界上首次购房年龄最年轻的国家,这并不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目前,租房消费模式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大部分年轻人仍然倾向于买房。要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推广租赁住房的消费观。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兼职教授。)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兼职教授。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美国人民感觉未来更加灰暗了
  讯&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财经》、《财经》智库承办的“2018中国财富论坛”于7月7日在青岛举行,主题为“探寻开放与监管新范式”,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通过视频连线评价了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全球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分析,并回答现场提问。  格林斯潘表示,现在民粹主义正在席卷美国大陆,同时也在席卷西欧国家,而且还在不断扩散。民粹主义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了,它是一种哲学的思潮,民粹主义并不是固定的,或者在哲学方面并不是非常稳定的一种思潮。民粹主义实际上是人们对于帮助的需求,在呼喊寻求帮助。在美国、西欧以及其它国家,当地的人民感觉到未来变得更加灰暗了。任何一个人只要能站出来,就能得到更多的选票。过去几年这种问题主要出现在南美和北美,现在除了美国,欧洲也面临这样的挑战。  他认为,中国得益于资本投资的快速增长,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占全球增长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而美国则在下降,这对美国的政治体系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美国储蓄和福利占GDP占比之间的差距很小,是因为其中一个在挤压另外一个的空间。随着我们的福利越来越多,我们的总储蓄也就受到了影响,这便挤压了储蓄占GDP比重的空间。  以下为文字实录:  艾伦.格林斯潘:我这边其实也有一些问题。看看怎么能够跳过这些问题直接就演讲。各位也知道,我已经花了很多年来做分析,来做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分析。但是开始之前,首先,我来评价一下美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关系。  特别是和中国的关系,首先我准备了一张图表,在第一张图表当中大家可以看到,我是从1980年一直到今天做了一个数据的预测总和,里面讲到人均GDP的变化情况。图表上表示蓝色是美国部分,红色部分是中国,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是仍然还是存在比较大的一个差距的。  中国需要逐渐地去缩小这样的一个差距。让我意识到一点是,我们实际上经历了非常非凡的一个时期。& 但是在我们更多去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的经济展望。之后,我会讲一讲全球其它经济体的经济展望。  首先,我要给大家呈现的第一个证据,也就是我们的现状。就像我所说到的,这张图展现出了中国以及美国人均GDP的一个增长,我觉得其实它也能够很好的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中国的生活水平提升得非常快,而且它占全球增长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而美国则在下降。这也对美国的政治体系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中国能够以这么显著非凡的速度增长,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产出就是中国的资本投资是非常显著的,因为这是所有经济增长的一个根本动力所在。那我们可以在第二个图表当中看到其中的端倪。在美国我们的储蓄大约占到GDP的20%,另一方面,中国的比例则是显著高很多的,特别是在近几年,这也告诉我们的是,当你得到的资本越来越多,资本投资越来越多,经济增长也会显著增加。实际上我们能够精准地去识别经济增长和基本投资之间的一个关系。这也就引到了我现在给大家呈现的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基本的储蓄以及投资的显著增长,这对于美国是一个很大的谜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储蓄。我想针对这个话题,在座的各位比我要清楚得多。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呈现的数据,将会为我们解释美国GDP的增长来自于哪里?对于美国经济来讲,路在何方。尽管美国经济有所下滑,但是在二战之后,美国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经济体。即使如此,在很多其它方面,美国的经济还是全球最强大的。因此,美国经济的走向将会影响全球经济。之前,我正好看到了这样的一个关系图表,大概5—6年前,就像所有经济运行工具一样,我们可能期待这个工具在出来几年之后会失效,但是在它发明出来后的每一年的效果都是得到证实的,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够捕捉到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能够看到其中的一条线展示的是总的社会福利支出。它在GDP当中的占比,也就是红色的这条线,最下面的这条线也就是总的全国的储蓄。我们可以看到,很明显它的走向和红线是相反的。从中我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就是国内的储蓄和福利,它们占GDP的占比之间的差距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其中一个是在影响另外一个,在挤压另外一个的空间。随着我们的福利越来越多,我们的总储蓄也就受到了影响。它正在挤压储蓄占GDP的空间。我们看到因为律法决定了这个福利的支出,所以福利并没有受到挤压。我们看到,这上面的这条线是对所有的组合,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区间是非常窄的,如果是完全平坦的,这也就告诉我们现在是福利正在挤压储蓄的空间。很明显,这是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波动,我们的确可以看到一些波动,如果我们更密切去观察一下,可以看到其中一个在抵销另外一个,为什么这些图表非常的重要呢?因为在现有的立法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据我所看到的未来,这个福利占GDP的支出还会不断上升,这也就意味着总的国民储蓄将会不断下降,它们在GDP当中的占比将会下降,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它能够为投资提供融资,这方面中国就有非常大的优势了。因为我们在美国储蓄的下降,所以美国的优势没有那么大。这也就引到下一张图表,在这张图表当中能够看到在美国的储蓄以及投资的情况,它在GDP的占比。  在1980年之前,非常明显,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条曲线影响了另外一条曲线,但自从1980年之后,储蓄并不是唯一一个正在推动国内投资的一个因素,或者我应该这么说,它并不再是历史上我们能够看到的唯一影响因素。从1983年或1986年之后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对于资本投资来说,它找到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动力,也就是说我们开始更多的借贷,去为资本投资融资,从而推动GDP的增长。在第5张图里能看到它积累的影响。  我们看到资本账户的亏损到1990年之前都是比较适中的,但是在这之后,我们看到实际上在全球是一个借贷的状况。它的金额已经达到了8万亿美元。最近我们在季度数据当中可以看到美国美元的这些债权国,不再想像过去一样为美国融资了。  为什么这些非常重要呢?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资本是我们生产力增长的一个基础,第6张图就展现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大家可以看到图上的这条红线,这么说吧,蓝色的这条线是指私营的非外国投资的商业,与此比较相近的这条线,就是每小时的产出指数。可能字比较小,看得不是很清楚。可以看到它就是刚才提到的非私营、非外资的业务在乘以我们生产力的增量。最下面的这个,大家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一种关系可以用来预测生产力的增长。大家可以看到生产力的增长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减速,包括在很多的西方国家,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大家可以看到从统计的角度,我们看到每一名雇员,在过去五年他的产出和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之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这半边列出来的国家都展现出过去五年当中这种个人生产力的增速不超过1%,换句话说这是生产力增长显著的停滞不前,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欧洲包括在美国出现了这样一个非常显著的民粹主义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其实问题的根本就是在这里,是生产力。大家可以在最下面看到中国是除了爱尔兰之外,这种生产力增速可以达到6.5%左右,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很高的增速,可以看到其它很多国家只有1%。我也跟大家说,即便爱尔兰从技术上的角度,它的增速比中国要快,但是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统计上的因素。爱尔兰重新调整了它的统计体系,这样就显示出在统计上它的数字做得比之前要好得多,但实际上增速并没有那么好。  好的,我们来看到第8张图表。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从很多因素其实都已经验证了之前提到的数据,这边有其它的一些数据,就是我们从刚才提到的数据当中可以推测出来的信息,它看起来非常的复杂,我是整体上给大家展示一下这个图表告诉了我们什么。这里展示的是固定资产投资、非金融领域的投资以及它们现金流的占比,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关键可变量,和刚才提到的生产力是有明显关系的。  我们刚才也跟大家说到了通过这些变量来定义这些趋势,并且试图来解读它们。我们希望能够理解资本投资或者说是现金流的比例,一家公司愿意投资在长期固定资产上的现金流的比例,或者是资本的比例,这个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大家可以看到,如果我们美联储的赤字和刚才这两个数据比较一下,我们按照两个季度的一个时间点来看。在公司运营当中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和流动资产之间的关系,这样的一种相互关系,在1970年代之前都是现实的。我们也看到在出现了宏观经济问题的时候,它们确实偶尔会出现脱节的现象,所以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它实际上就预测着以半年的周期,我们可以知道这样的一个私营的资本投资和现金流的状况。这样的一个指数,实际上就能显现出当企业的管理进行合适的长期投资以及以6个月的情况来进行投资的时候,它实际上是有一种滞后的指示作用的。它通过这种统计数据可以来帮助衡量这些“十一五”“十二五”的数据,换句话说它的这种关系其实是很少的。我们会使用这样的一些方式,来了解为什么在整体经济发展当中,资本投资非常重要。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同样也会使用其它的金融投资数据。  这边使用的一个就是30年的国库券的利差减去息差,换句话说我们在未来看到的就是企业投资方面一定的确认性,这样的一个可变量,就看到了我们在赤字占GDP的比例。  我们之所以说它在运营上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使用金融方面的可变量来解释实际的经济发展的问题。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第9张图表,在这里大家如果看到了这个图表上的曲线,有一些橙色的竖线,指的是出现经济衰退的时期。刚才我们使用的统计数据,它的峰值一般都是在经济出现衰退之前,它有这样一种持续的指示作用。在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了它又有所抬头。所以这也是在经济上很重要的指示作用。  下一张图表,我是非常喜欢的,我们在股市上使用的一种技巧。有的时候,它是很有用,有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有用。但是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收益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我们之前跟摩根大通的一个投资者,很多年前聊过这个问题,大家在这里面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指示作用。  下面的蓝色的部分,是真实的、长期的利率,红色的部分是通胀比率,黄色的这个部分就是投资者想要投资他们预期的收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如果有明确的下滑,这个应该是2000年左右出现的一个明显的经济上的衰退。从那个时候,大家可以看到,出于未知的原因,我们发现经济增长有所停滞。这一张图表就显示了真实长期的利率,在美国历史上和其它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可以追溯到1978年。如果长期的利率出现了波动,那我们可以看到它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包括股市的波折。但是我认为它并不是会立即显现的,它是一个更加长期的影响。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提高真实的利率,否则我们跟利率相关的这些问题都会跟我们的发展相关,经济学家称这样一种现象,叫做时间上的偏好,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类在考虑到未来发展的时候,利率就是非常明显的一个指标,过去20年或者是当前的利率,它可能是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埃及运用的这种。那这样一个时间上的偏好,它对于打造人类本身的特质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这就是为什么最下面这个蓝色的部分,随着长期利率的上升,它也会有所增加,那最下面的这个价格收益的反向指数将会有所下降。我们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任何的证据,说现在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我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它就是股市恢复正常状况的必要要求。  现在我想要讲下一张图表,现在还有多少时间呢?我们是还有21分钟,我还有很多要讲的内容呢。  在第11张图表上,我们能够看到标准普尔对于美股升率的预测,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股价决定的一个指标。在2018年的时候,或者在2017年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我们能够看到在美股的盈利当中有显著的上升。标准普尔是对每个公司有预测,它告诉我们,当我们看到这样的非凡的股票上升的时候,市场就会上扬。我们现在基本上看到的变化不是很多,虽然现在面临这么多不确定性,但是市场依然是在上扬。所以在我看来,长期来看,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个时期,在这样的时期当中,长期利率能够回到历史的一个正常水平。实际上我并不知道这个过程怎么进行,股价会不会下降,但是现在还没有证据显示未来会怎么样前进。  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美国现在的数据,在这里,我准备了一些数据,那我们再往上翻,回到第11张图表,这些是可以重现的。实际上在每一个西方国家都出现了,在经济市场,英国脱欧,它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不理性的乐观情绪,但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心理是非常难以琢磨,非常难以处理的,我觉得这可能回到拉丁美洲的民粹主义,这可能是最接近的一个总结。现在民粹主义正在席卷美国大陆,同时也在席卷西欧国家,而且还在不断扩散。民粹主义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了,它是一种哲学的思潮,民粹主义并不是固定的,或者在哲学方面并不是非常稳定的一种思潮。民粹主义实际上是对于帮助的一个需求,对帮助的一个呼喊。在美国、西欧以及其它国家,实际这反映了当地的人民他们感觉到未来是变得更加灰暗了。任何一个能够站出来,就能得到更多的选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主要在南美和北美,现在在欧洲看到也面临这样的挑战,而且毫无疑问,美国也受到了这样的挑战。这个实际上并不是理性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的。而且我们也很难去捕捉到问题的核心。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承认这是非常非凡的一个现象。而且我们也很难找到历史的时期,我们在墨西哥看到最新选举结果,获选人在过去几年选举的努力一直是失败的,而这次他成功了,而且获得很多的选票,所以我们看到现在这个时代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比如说我们以欧洲为例,下一张幻灯片,我觉得这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统计结果,我觉得它其中能够给我们展示的信息是非常多的,它总结的是欧洲中央银行他们每天所清算的这个数据,我们在这里能够看到的是对于每一个个体银行的信贷,这是在欧元区的一个数据。最上面蓝色的线是德意志银行。它所提供的信贷,比使用的信贷要低得多。我们可以看到最下面的是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些国家就展现出他们所体现的信贷比所使用的信贷低的情况。  红线的国家,非常的小,而且是一个滞胀的情况。它是德国银行的一个分支,但是这张图表能够给我们说明的是,它告诉我们这个融资的流向是在从北欧流向南欧,主要是流向了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国家。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生的力量,下面在向下走的这些线,这里面是欧洲央行本身的一个曲线走向,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央行它自己也在从当地的欧元区的银行,比如说像德意志银行、法国银行、比利时银行也在接待,这是非同寻常的现象,我之所以把这张图表跟大家分享,是想说这张图表说明在欧元区会出现一些问题,很快的时间我们就能看到这些问题的浮现。这张图表也很能说明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呢?据我看来,我所看到最让人担忧的统计数据,好像其他人都不是很在乎,但我觉得这样的现象必须发生改变。  谢谢大家,在中国这边今天上午对我的聆听。  王波明:格林斯潘先生,我们还有几个问题想要问您。能听到我吧?  艾伦.格林斯潘:能。  王波明:好的。可能观众这边也是有问题的,观众也对您有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只有大概20分钟的时间了,不希望影响到您正常的休息时间。  艾伦.格林斯潘:如果有需要,我都会在这里回答问题的。  王波明:好的,在您刚才给我们看的图表当中,您跟我们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在储蓄率和人均GDP方面的一些比较,您对于这些数字、这些数据有什么样的总结呢?中国的储蓄率很明显是更高的,那人均收入的差距也在减少,您从一个图表给出一个结论,您的结论是什么呢?  艾伦.格林斯潘:大家记得50%的储蓄率可能也就是中国为什么可以支持这么大的资本投资的原因,这些资本投资又会换成经济的增长,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正在逐步减少和美国的人均真实收入的差距。储蓄率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觉得如果储蓄率没有这么高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追得上这样一个人均收入。我的想法是只要中国继续保持这样超高的储蓄率,相信各位专家、各位观众在中国储蓄率的原因方面比我了解得更多,中国就会继续保持增长,但是中国的人均GDP仍然跟美国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除非储蓄率突然下降,否则中国的人均GDP还会继续向美国追赶。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只是美国的大约1/4,中国展现出来的经济实力又是非常的强大,这两种是不太一样的,中国的经济实力自从1978年邓小平开始改革开放之后,就在持续的快速增长。  王波明:好的,几天之前您的一位朋友,中国的央行行长周小川行长,我想您也非常熟悉他的对吧?他说到2008年的经济危机已经10年了,但是,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回顾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对于他当中的很多因素,仍然是不清楚的,所以您对这个观点怎么看?您对于金融危机的很多发生原因还是不清楚的吗?  艾伦.格林斯潘:我想取决于这样的一种金融危机的原因如何,可能历史还是会要重复的。所以一方面,就是我们要考虑到当时的几个因素,一个就是次贷危机,还有一个就是金融危机,这两个就会影响到金融行业的发展。2008年的金融危机,可能也重复了之前的一些金融危机的诱引。但是我们展现了这样一种金融危机的发展的时候,一方面就是高杠杆率,我想我们就要再有一些展现出这样的一些结果的政策。  王波明:好的,接下来我们有些消息,证监局的副主席方星海先生问您一个问题。  方星海:主席先生很荣幸听取您的发言,您可以说确实是一名卓越的经济学家,刚才的演讲信息很大,但是我非常明确的看到一个信息,就是美国在储蓄上是呈赤字的。我想这也是美国生产力增长停滞根本原因,我想问您一个问题,美国和中国是不一样的,美国可以通过印刷美元的方式来解决赤字,其它国家不能这么做,我想您也非常了解。中国在推人民币作为国际化的货币,我们认为在国际市场使用人民币不是美元做生意要容易得。我想请问您,您对中国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看法,未来对美国经济和美元有什么影响?谢谢。  艾伦.格林斯潘:最近我们没有办法做出判断,美元自从19世纪,就一直作为国际化的货币在使用,很明显中国在不断地做出能力,我觉得这会带来新的变化,但是除非美国解决我们的福利津贴问题,刚才我也讲到了,是美国持续头痛的问题。这也影响了美国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意味着美国作为国际性货币的地位受到影响。但我觉得做出这样的判断还为时过早,我觉得我就先言禁于此。  王波明: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请姚先生来给您提这个问题。  姚余栋:您在1996年曾经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非理性繁荣”,根据您刚刚讲的美国经济的情况,储蓄率下降,资本利得的减少,劳动力生产力处于停滞状态,我们看到美国纳斯达克又创历史新高,道琼斯大约在24000点,纳斯达克逼近8000点,是不是超期增长率,是不是出现了您当年发明这个概念的非理性繁荣?如果1996年您说出非理性繁荣的时候,如果那时美联储加息快的话,能不能避免2008年的情况?同样,今天美联储如果加息快的话,能不能造就这样一个新的资产泡沫?  艾伦.格林斯潘:其实从我们能够想到的时期开始,泡沫就是一直存在的。而且它也是人类本性的一个部分,人类的本性就是会把我们引向非理性的繁荣,这是不可持续的,会带来金融体系的崩塌,带来经济的衰退。自从美国第一个经济周期开始就出现了,也就是从1890年代就开始了,那我们也经历了很多次有同样的经济周期,我们没有完全消除这些周期,也没有办法完全消除人们对希望能够获得大量的资本回报的这种追求。那经济学家现在还不能确定的就是虽然每一个泡沫都会破裂,但是我们还不清楚,这些泡沫破裂当中,哪一个泡沫破裂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影响。那现在有一些假设,就是那些不会带来负面影响的泡沫会不会破裂。或者说是由大量债务所推动的这些泡沫,这些没有被大量债务所推动的泡沫,这些泡沫是良性的,就像过去几十年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但是它们在体系当中是存在的。如果说在你的体系当中,有这种有负面影响的泡沫,而且它是由比较高杠杆率的金融机构所推动的,那这也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之所以有些犹豫,是因为我们现在并没有看到足够多这种现象的例子,没有办法确切知道我们能走得多远,但是我知道的是,当我们进入这样状况的时候,泡沫的破裂是未来金融体系出现危险的第一个迹象。  王波明:好的,谢谢艾伦.格林斯潘博士。非常感谢您的时间,我知道现在在美国已经很晚了,您需要休息了。再次感谢您的分享,谢谢。
责任编辑:plb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跨国公司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