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固态硬盘iops,三星EVO850的iops在这半年来越用越低?

关于三星850evo寿命的问题_固态硬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于三星850evo寿命的问题收藏
五一时吧友手里入的固态硬盘,安装四天了,中间安装软件,看视频看的比较多,写入量达到0.28T,平均每天0.07T,丧星官网给的保修是75T,所以可以在保的时间(75/0.07)/365约等于2.94年,三星之所以敢定75T,所以75T内没问题的,75T对于120G的850evo来说相当于700次左右的擦写.tlc有1000次擦写,也就是说按照我这个用法,3年850evo就有随时挂掉的可能了,到了4年,挂掉就很正常了
关于三星850evo动不动就说自己有5年保修,这个真的很可耻!,这仅仅是保修条件之一,另一个条件是写入量在75T内,要想不超,只能每天写入750/(5*365)=0.41T
最后一个算的不对吧?
每天不玩游戏41G应该还可以~
呵呵,看看,其实3dnand已经把tlc的寿命基本上解决了,3d后接触面积大了电荷耗光的尴尬就没有了,不过tlc的延时问题现在还是无法根本解决的。
所以准备2到3年后就体验新的固态硬盘技术的吧友可以不用介意850evo的材质问题,更何况多数固态硬盘报废不是颗粒寿命到了,而是主控,所以mlc的寿命并不会比tlc的长太多。
楼主怎么装求教 台式机
今天准备入TLC三丧坑
2到3年估計固态白菜价,再换就好了。
完全不用担心
你难道每4天重装一次一次系统和软件
好一记洛阳铲
固态硬盘读取不会造成颗粒损耗,只有写入才会造成损耗
你完全可以把浏览器中的视频缓存到内存中或机械盘。 这样就不写入固态了,写入极少,楼主你电脑水平堪忧,还是不会玩啊。
tlc不是500次吗?
逗,原来三星科技水平提高没楼主数学和逻辑提高的快。三星evo硬盘在世界上指着忽悠才卖出去的对不。
又不是写入了75Tb之后一定会坏,况且用了那么多年后,还看不看得上这旧硬盘还是个问题
看这个帖子,帖主两个月写入了100T,850evo状态仍然良好
我知道我用了1年才1.7t,自己非要用ssd下电影作死的,1000t都不够你用
难道你电脑只装SSD 况且还不是250G的850EVO 我是250SSD+1T
一年了才写入2.1T 最低写入大限150T,这块固态我觉得可以传给我孙子了
你能做到天天下载完吗?你能做到天天下载都看得掉么?你能做得到有那么多视频给你下载吗?一年一共有多少电影,多少电视剧,多长时间,你自己算算不就知道了?
tlc的寿命现在完全没有问题,问题是tlc的掉速
买啥都别买三星 那么多牌子不选选三星 呵呵
英特尔 浦科特 东芝
成天说来说去。买了就用就行了。烦不烦
放心吧 官方给的75T是很保守的数据。。对850写入测试,最后写入了120T,还没有挂。现在的MLC的SSD官方也都只给80T左右的数据,由此就可以看出数据很保守
我打赌楼主三年后写入绝对超不过30T
然而我去年九月份买的已经1.85t
请问楼主,这个固态硬盘玩gta5每天的写入量是多少?
楼主,你固态挂了吗?
用了一个月了,算是中度使用。0.28t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查看: 23311|回复: 9
还原真实性能,三星840Evo 120G深度评测(转)
坛子里好像木有840Evo像样的开箱或是评测呢?要不我就来一发吧,虽然840Evo的价格我感觉还是比较坑,买块120G的就当玩玩了。隔壁几乎没有浦科特的开箱和评测,而EVA也很难见到三星的开箱和评测。难道选择了固态硬盘品牌就要选择站哪队?
可能有三星跑分帖被移帖的,但别的盘纯跑分被移的也多的是。EVA的SSD版块是技术区,纯跑分可能会被移帖,但并不是不让人说话,可能只是版主不想让无营养帖子充斥版面沉了技术贴吧。如果能写点有意义、有观点、有价值的东西出来,精华帖也很容易拿的。如果你希望展示自己的帖子,却被移动到了其他版块,也可以到水区发帖让大家去看呀,如果真的是好内容,大家一样会跟帖点赞。
至于隔壁没人发浦科特帖是担心ID不保吧哈哈,我总是隐隐觉得隔壁的三星水虫和轮子是穿一条裤子的。反正隔壁SSD版块除了三星水虫的帖,基本也没人气了,版主空缺,版面一个精华都看不到,论坛真有水平的话会是这样?连个有分析能力的人都没有,只会点编造消息+臆测的本领,那直接找娱乐八卦界的人就可以了。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捕风捉影谁不会?
三星水虫喜欢把这边叫做浦科特之家,仿佛只要发三星的帖子就会被BAN一样,依我看PCEVA还是很自由民主的,被BAN的也就那几个无视事实颠倒黑白的小马甲。而隔壁那几个自封大神的水虫,除了拾人牙慧加以歪曲也没别的能耐,还不是每天关注着PCEVA,PCEVA说什么,然后他们就给你胡乱歪曲一下黑黑黑,哪天“浦科特之家”不说话了,他们会不会没文可发,没五毛可拿呢?
在三星软文里,三星840Evo是神一般的存在,持续读写撑满接口带宽、4K单线程读取写入超高、“3 bit MLC”比真MLC耐久度还高…于是840Evo就可以“合情合理”地卖MLC的价了。
本文看点预告:
1.& && &&&840Evo的持续写入真的一直那么好看?
2.& && &&&纯写入和90%写入10%读取的时候速度差了近一半你信吗?!
3.& && &&&三星840Evo的4K单线程读取特别高,这居然是假的??!
本文所有分析有理有据,绝不做无脑黑,如有你认为不合理的地方欢迎辩驳。
因为网上见过三星固态硬盘保修被官方和总代互相踢皮球的,我就从京东买好了,469比淘宝贵了40块,这性价比简直弱爆了。
从纸箱+保护气袋到只剩塑料购物袋,京东这几年降低成本的努力很充分…还好京东自家物流速度很快,对自家货物保护也不错,还没有遇到开箱损坏的情况。
京东发票为证,469。京东在盒子上贴了好多贴纸,真的是很影响观感啊,正面还有一张货号贴纸,我也给他撕掉了,不过还是留下了一点痕迹。
包装盒做的四四方方的,这是因为里边有张光盘,不得不如此。其实这张光盘总共才36M的内容,三星干嘛不送个小容量的优盘把软件放里边呢?要知道现在新装机几乎没人配光驱了。
三星470是金属灰外壳,左下角橙色方框内标注容量,橙色方框其实是和中框一体的。到了三星830变为黑色外壳,左下角橙色方框,不再标容量。三星840依旧是黑色外壳,不过橙色方框从左下角移动到了靠下方中间位置(840Pro和850Pro也是这个设计)。三星840Evo则再次改变,盘体颜色回归金属灰,方框依旧在靠下方中间位置,不过方框变成了黑色。方框框一直存在于三星的固态硬盘上,不过从创意设计变成了抽象点缀,黑色一点红在840Evo上也变成了灰色一点黑,说实话,有点丑…
三星840Evo附件一览:安装说明、保修说明、软件光盘,哦还有贴纸,“慷慨”的三星一下给了俩。这贴纸是在学Intel Inside吗?不过我感觉没人会把这个贴在机箱上呢。
打开保修说明书看了一下,三星的保修果然是限制写入量的,超过TBW标称值后保修失效。
三星在说明书上没标具体的TBW到底是多少,给了一个网址,难道是后边还打算着随时更改吗?在上可查到具体的保修限制:
850Pro果然是限制150T写入量的,这点三星水虫们不要再试图洗地了,128G相当于保1200PE,256G保修600PE,512G保修300PE,1TB保修150PE,越大容量保修越是缩水?这要问问三星的写放大究竟有多大了,如果按比较恶劣的情况10倍写放大计算,1TB保修主机写入量150PE,写放大10倍就是1500PE。
在官网的保修声明PDF里我还看到这样一段信息,居然无视我景德镇法律,必须是无效的~~~
好了不说了,再说我又要被扣三星黑的帽子了,反正呢,三星的保修就是限制写入量的,别用的太狠,不然不给你保修你也没辙的。840Evo倒是没写具体TBW(旗舰级都那样了,840Evo写出来会吓到人吧)。反正我买他回来也就是玩玩,接下来考虑下是不是跑个耐久度测试,就是不知道跑挂了还有保修吗哈哈。
请容许我抹掉序列号,我担心万一出名了会没保修哈哈
电源管理特性,840Evo不支持Device Sleep,这点不如浦科特的M6S,如果在笔记本上用的话会影响电池续航时间。
为了保修,我就不拆盘了,下面是性能测试,所有测试都是在我的Z77+3570K台式机上进行的,CPU关闭所有节能并超频到4.2Ghz日常频率。
挂副盘跑分,AS SSD Benchmark评分会在779和840之间波动,不是很稳定,而装好系统后作为系统盘测试,持续读写速度也会比挂副盘用的时候稍微下降一些,连续跑了几次之后发生了掉速,不过分数区间变化不大,主要是因为AS评分里持续读写的权重不如随机的大:
EVA不推荐AS跑分,我也不是单纯为了看跑分才跑的,120/128G容量上,840Evo平均800分,M6S大约1080分,这个网上晒的跑分已经很多了。我连续跑AS的目的就是看840Evo的SLC模式恢复速度,连续跑了4次之后,持续写入速度降低到138MB/s,840Evo忙于在SLC缓冲和TLC区域转换,只要有连续不停的写入,TLC的写入低的劣势就会显露出来。
坦诚的说:840Evo的SLC Cache容量对付一般家用还是够用的,因为家用磁盘压力对于SSD来说还是比较轻的,有充足的时间让840Evo去完成SLC清空的模式转换,对于家用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只不过夸大宣传是不对的,840Evo的SLC模式只是对840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TLC写入速度低下的缺陷,让用户以为840Evo写入速度就是500MB/s是不对的。
致:贴吧和隔壁黑浦科特TrueSpeed是过激GC,会掉速的水虫们
840Evo的SLC模式转换时也相当于是一种激烈的GC,掉速也更明显。
闪存的特性就决定了世界上没有绝不掉速的固态硬盘,主动GC在闲置时工作,以便在你需要用的时候提供高性能,其实除了SandForce之外,其他主控基本都会主动GC,浦科特和三星都一样,在SSD忙于GC的时候进行操作,SSD忙不过来自然会有掉速,空盘和稳定态性能肯定差很多。只是840Evo的SLC缓冲区很小,SLC到TLC的转换也一直在发生,没了SLC缓冲,TLC的写入速度很慢,对于持续写入压力,掉速的最快的还是840Evo。不过好在无论是三星还是浦科特亦或是其他SF主控以外的固态硬盘,在GC完后速度还是会回到接近出厂态的空盘理想状态。
4K随机队列测试:
同样是由于SLC缓冲区被用完,4K随机队列写入测试过程也是测到QD16就开始掉速了。
总体看840Evo的4K随机成绩还不错,那接下来看混合读写IO的性能,因为840Evo的SLC缓冲区实在是太小,连续测试就掉速了,我只好一个一个的测,从0%写入100%读取开始,不断提高写入所占百分比,10%递增,直到100%写入0%读取。数据模型选择SSD非常喜欢的128K区块持续,测试数据不可压缩,QD队列深度为1,测试文件长度780MB,SLC Cache实在太小了唉。
0%写入100%读取:
502.68MBPS
10%写入90%读取:
346.74MBPS
20%写入80%读取:
277.76MBPS
30%写入70%读取:
243.47MBPS
40%写入60%读取:
222.69MBPS
50%写入50%读取:
215.44MBPS
60%写入40%读取:
209.04MBPS
70%写入30%读取:
213.97MBPS
80%写入20%读取:
222.48MBPS
90%写入10%读取:
267.44MBPS
100%写入0%读取:
483.73MBPS
从90%写入10%读取到100%写入0%读取,仅仅10%的混合比率变化,840Evo的速度就从267.44MBPS一跃而起跳到了483.73MBPS,说明840Evo非常喜爱纯写入,而一旦掺杂少量的读取,性能就会大跌。当然,其他固态硬盘都是有这样的特性,只是没有三星840Evo这么夸张而已。SLC Cache让持续写入数据赚足了眼球,120G容量TLC就接近500MB/s的写入速度,但实际作为系统盘使用的时候,背景IO中肯定是混杂了读取和写入的,实际使用的性能就会像90%写入10%读取一样大跌近一半了。三星的手机跑分作弊已经不是新闻,看来在固态硬盘上三星也没少了耍小聪明,把纯读纯写表面文章都做的十分漂亮,因为常见的测试软件AS SSD Benchmark、Crystal Disk Mark、ATTO、HDTune、Anvil’s Storage Utilities都是在测试100%读取或者100%写入,没有人去考察实际使用中读取与写入混合存在的情况。
我再来说一下三星水虫们另一个喜欢鼓吹的卖点:4K单线程读取能破40MB/s,CPU主频超高点的话甚至能达到45MB/s。这点原本没错,AS SSD Benchmark的4K单线程读取成绩和CPU主频、CPU节能密切相关,我的实测是在关闭CPU节能并超频到4.2G的情况下,840Evo 120G的4K单线程读取可以达到42MB/s左右。而其他固态硬盘,包括840Evo的主要竞争对手浦科特M6S在同样硬件下4K单线程只有35.5MB/s左右。不过这个真的是三星的黑科技?
请不要忽略840Evo的SLC Cache特性,AS SSD Benchmark在做4K单线程随机性能测试的时候是先写入然后立刻读取,这时候数据还在SLC缓冲区内,就可以立刻被读出来,达到SLC的4K随机读取速度。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文件才1GB,跑测试全跑进840Evo的SLC缓冲里去了,所以你看着4K单线程真高,心里暗爽。可实际你用的时候,是不可能把整盘文件全放到SLC缓存里等着读取的,更何况后边的测试证实了:SLC缓冲区在空闲后会自动释放,也就是说他没有热数据预读缓存功能,正常使用也用不到42MB/s的假象速度…事实上三星在官方的白皮书中也说明了这一点:
840Evo真实的4K单线程读取能力是多少呢,还是用IOMeter来测吧,测试文件体积30GB,这样做的避免SLC缓冲的影响,在文件填充完成后让盘空闲休息10分钟(按照三星的白皮书,840Evo 120G能在28.2秒内完成SLC缓冲区的清空),这样是为了让840Evo有时间进行必要的SLC缓存释放操作,避免影响接下来的4K单线程随机读取测试。
休息10分钟后IOmeter进行4K QD1随机读取,结果读取IOPS是9282,速度只有36.26MB/s。
大家可能对IOMeter和AS SSD Benchmark测出来的4K单线程随机速度是否一致还有疑问,那么我们修改一下测试文件的容量,把IOmeter的测试文件大小改成AS SSD Benchmark的1GB,这次填满盘后不休息立刻测试4K单线程随机。
看,超过42MB/s的速度又回来啦。
为了测试的严谨,还要再加做一个测试,依然是1GB的测试文件,填充完测试文件后和第一次测试一样,休息10分钟然后再测4K单线程随机读取,结果测得成绩和第一次一样,4K单线程随机读取只有36M/s左右。
以上测试说明一个问题,测试文件写入后立刻读取,SLC缓存尚未释放于是直接从SLC区域读出数据出来,这时反映出来的4K单线程随机读取很高,达到42MB/s以上。写入后停一下,SLC缓存很快就会被清空(数据挪到了TLC形态,SLC缓冲区被清空等待新的写入),这时候再测4K单线程随机读取,表现出来的就是颗粒本身水平了:36MB/s。
总结一下上边的测试:除非读取的是刚写入的,否则缓存释放了,再读取一点效果也没有,4K就是36MB/s的水平,42MB/s只是作弊给软件看的。
扩展一下内容,SLC Mode和PlexTurbo在读取加速上的一点区别:PlexTurbo在数据实际写到颗粒后,缓存不会自动清空,只要没被新数据覆盖,读取的话还有加速效果。三星这个必须清空,他毕竟不是内存,SLC模式擦除再写入也是要不少时间的。一旦SLC缓存清空,再读取自然没加速效果了。至于RAPID Mode和PlexTurbo的区别我还要再研究,因为840Evo本身有SLC Cache,RAPID Mode的分析变得比E编写的PlexTurbo分析更难了。
如果一直保持读取,SLC缓冲内的数据就会暂缓清空,读取速度一直保持在43MB/s左右,而停止读取,等待空闲30秒,再次开始读取,SLC缓冲内数据已经完全清空,4K单线程随机读取恢复真实的36MB/s左右。
测试有感:
三星的Data Migration系统迁移软件挺好用的,Windows系统内就可以完成数据迁移,迁移完成后系统不掉软激活状态。实事求是的讲,这个迁移软件很方便,只限制目标盘是三星的SSD就可以使用,只不过如果是从机械盘上迁移过来的系统,还要再手动关一下磁盘碎片整理计划任务。只不过接下来我发现用三星Data Migration迁移后的系统,开机时会显示英文界面的Starting Windows,还会有个奇怪的滚动条过程,和原来的系统启动过程不同。三星的软件在系统克隆过程应该是更改了原系统的部分文件。运行SFC /scannow检查系统文件完整性后发现问题:
日志文件达到2.41MB,修复了大量文件。看来三星这个系统迁移软件还是不完美,新SSD到手后全新安装MSDN原版系统是最好的选择…
840Evo并不孤单,闪迪的TLC颗粒固态硬盘Ultra II在国外以上上市了,美亚的售价240G约合687元,480G约合1227元。也许用不了一年,低端入门固态硬盘就会被TLC盘占去半壁以上江山,不过肯定不是以840Evo这样的定价。
三星的数据是以暴力的回收策略和作弊弄出来的对软件好看
实际应用和其他的没啥区别
附带的迁移软件不错
三星的数据是以暴力的回收策略和作弊弄出来的对软件好看
实际应用和其他的没啥区别
再补充一句,保修是浮云,而且TLC的寿命在加上各种作弊行为,比如模拟SLC造成的寿命减少……基本过保死
看来还是买Intel的吧 价格便宜 保修时间长 耐操&&
而且性能就那么样&&能接受的话 真的很不错
不后悔买530了
i家128G520性价比很高啊,5年质保,5000P/E。
不知10.1降价不将?
本帖最后由 皮可西 于
08:01 编辑
i家128G520性价比很高啊,5年质保,5000P/E。
不知10.1降价不将?
趁早买吧,10.1估计也降不了多少,这都是清仓大甩卖了,520停产给530让路
看来还是买Intel的吧 价格便宜 保修时间长 耐操&&
而且性能就那么样&&能接受的话 真的很不错
不后悔买530了
SF主控没大家想的那么差,ASS跑分低是因为不支持压缩,实际情况还是很流畅的,而且压缩算法有利于提高寿命
530不如520,主控相同,颗粒从25nm换成20nm,成本降低,性能和寿命都有些下降(SF2281老主控了,带新颗粒稳定性等各方面我觉得还需要观察一下……530官方数据略微不如520)
最后补充一条,关于840Evo。
近期有。这个问题应该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不过由于受影响的是存放期超过一两个月的文件,在跑分软件中体现不出问题,给人造成了性能没有下降的假象。作为系统盘使用,旧文件读取速度持续下降这个BUG是很影响使用体验的,这也解释了部分840Evo用户跑分很高但是使用中感觉比较慢的情况。对于掉速BUG三星到目前为止并未正面回应这一问题。(最后一段话转自PCEVA)
woshishuxuejia
我还是850快买的250g,这样看起来被坑了
autoAnti 发表于
看来还是买Intel的吧 价格便宜 保修时间长 耐操&&
而且性能就那么样&&能接受的话 真的很不错
不后悔买53 ...
同用530的握下手&&
感觉SSD一代不如一代
同用530的握下手&&
感觉SSD一代不如一代
就目前而言,好像确实是这样,提高的只有跑分,实际体验没什么提升,随着制程的提升,寿命什么的还下降了
Copyright & KaFan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苏ICP备号 ) GMT+8,延续超高性价比 三星850EVO系列SSD导购
 作者: 邓崇羿 编辑:
  【IT168 导购】众所周知的SSD产品近几年崛起迅速,2014年中发布首款搭载3D V-NAND闪存的850 PRO系列SSD顺利称王,宣告着年度旗舰级产品线换代完毕。在关注度更高的主流级市场,3D V-NADA技术也将得到全面应用,所以在去年12月份850 EVO系列SSD也终于正式和大家见面了。众所周知它的“前任”840 EVO系列销量口碑都不错,而前者更是将性价比这一点无限放大。  “加量不加价”850 EVO系列SSD京东商城全面开售     SSD京东商城购买链接    三星 850 EVO系列SSD规格系列850 EVO840 EVO850 PRONAND32层3D V-NANDToggle DDR2.0 NAND32层3D V-NAND主控制器三星三核 MEX/MGX三星三核 MEX三星三核 MEX容量120/250/500 GB/1 TB120/250/500/750 GB/1 TB128/256/512 GB/1 TB顺序读取最大540MB/s最大540MB/s最大550MB/s顺序写入最大520MB/s最大410-520MB/s最大540MB/s随机读取94-98K iops94-98K iops95-100K iops随机写入88-90K iops36-90K iops90-100K iops总写入量75-150TB75-150TB75-150TB质保5年3年10年  850 EVO系列将替代已经服役1年多840 EVO系列,会成为三星在中端SSD市场的主力。分为120/250/500 GB/1 TB四个容量版本。主控制器是最新三星三核MGX主控,但是中1TB版本将依然采用的MEX主控,闪存方面,自然是得到了大名鼎鼎32层3D V-NAND技术加持,与传统的平面NAND相比,前者的碳足迹更小,结构密度更高,性能更卓越。所以850 EVO系列的性能、稳定性、耐久性、可靠性都将得到全面提高。▲外观沉稳大气  主流级用户也可以享受到旗舰级性能  ▲多款固盘&AS SSDBenchmark基准读写性能对比 点击图片放大  写入速度在5款SSD对比中以501.66 MB/s排名第一。▲极其强大读写压缩能力 点击图片放大  最终购买意见:▲京东商城全面开售 【】  850 EVO的定价与前任840 EVO如出一辙,120GB版本499元起对于预算有限的普通玩家来说也处在能力范围之内,更大的容量版本得到的性能收益也会更加明显,所以850 EVO系列可谓是绝对的“加量不加价”了。前者在产品线自然更替的同时,也接过了性价比之王的大旗,在120/250 GB这两个出货量非常大的版本中,850 EVO绝对是中端SSD的第一选择。     SSD京东商城购买链接    
缓存:256MB
品牌:三星
闪存类型:NAND 闪存
工作温度:0°C to 70°C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缓存:256MB
品牌:三星
闪存类型:NAND 闪存
工作温度:0°C to 70°C三星850 EVO 2TB首测:机械硬盘都震惊了!
  【PConline 评测】在评测开始前,笔者想起一段小插曲。2012年时,SSD开始在国内风靡,对HDD市场造成不少的冲击。有一次跟某机械硬盘厂商的产品经理交流时,他信誓旦旦地表示:&SSD想取代HDD几乎不可能,容量就是HDD最大优势!TB对GB,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 那时SSD的主流容量仅64G,256G算得上&大&容量了,他抛开的观点似乎也找到了注解。  短短几年,那位产品经理的观点很快被颠覆了。2TB容量--三星850EVO SSD&今天正式亮相,业界首款2TB级别SSD。从32G、64G、128G到256G、512G、1TB,再到现在2TB,SSD容量何以以几何倍数增长?除了容量的优势外,2TB的850EVO会带来哪些惊喜呢?马上进入评测!&&三星850EVO 系列SSD参数对比:三星850EVO 系列SSD参数容量120G、250G、500G、1TB、2TB尺寸(宽x长x高)2.5英寸 (100x69.85x6.8(mm))接口类型SATA6Gb/s(与SATA3Gb/s和SATA1.5Gb/s兼容)主控120/250/500GB:三星MGX控制器1TB:三星MEX控制器,2TB:三星MHX控制器NAND闪存三星3D V-NANDDRAM高速缓存256MB(120GB)、512MB(250GB&500GB)1GB(1TB)、2GB(2TB)性能顺序读取:最大540MB/s顺序写入:最大520MB/s4KB随机读取(QD1):10,000IOPS4KB随机写入(QD1):最大40,000IOPS(250GB/500GB/1TB/2TB)最大38,000IOPS(120GB)&4KB随机读取(QD32):最大98,000IOPS(500GB/1TB/2TB)最大97,000IOPS(250GB)最大94,000IOPS(120GB)4KB随机写入(QD32):最大90,000IOPS(500GB/1TB/2TB)最大88,000IOPS(120GB/250GB)数据安全性AES256位全盘加密(FDE)TCG/OpalV2.0,加密驱动器(IEEE1667)可靠性MTBF:1500000小时TBW120/250GB:75TBW500GB/1TB/2TB:150TBW功耗动态读取/写入(平均): :最大3.7W(2TB)/最大4.7W(2TB)闲置:最大60mW(2TB)设备休眠:2mW(120/250/500GB),4mW(1TB),5mW(2TB)保修期5年有限保修  三星850EVO系列一共拥有120G、250G、500G、1TB及最新推出的2TB 五个版本。均使用了三星独家的3D V-NAND闪存,不过主控上有所不同,其中1TB采用MEX主控,而2TB采用MHX主控。从官方给出的性能指标看,2TB版本的性能跟500G、1TB几乎是一致的。另外,三星850EVO全系列提供长达5年有限保修。三星850EVO 2TB的变与不变:变:(1)容量增长至2TB  约为2000GB,约8倍容量于850 EVO 250G;可以装下1GB的动作片约2000部;10MB大小一张高清图片约204800张。(2)主控升级为MHX  由于三星MEX主控最大支持的容量仅1TB。为了支持更大的容量,三星开发全新MHX主控。在保证大容量的同时,也保持了与1TB相同的性能。(3)缓存升级为2GB  为了配合大容量环境下大批量的数据处理,三星850EVO 2TB 将缓存大小提升至恐怖的2GB。不变:(1)外观设计一样(2)三星3D V-NAND闪存&什么是3D V-NAND?它与现有技术有什么不同?  三星独一无二的创新性 3D V-NAND 闪存架构是一项巨大突破,克服了传统平面 NAND 架构的密度、性能和耐久性局限。3D V-NAND 的架构设计通过让 32 个芯片层彼此垂直堆叠,而不是缩减芯片尺寸并尝试将自身容纳到一个固定的水平空间,因此使得密度更高,性能更好,而占用的空间更小。&(3)五年质保  三星850EVO 2TB 同样提供长达5年质保。  在刚过去不久的台北电脑展上,已有不少SSD厂商展出2TB超大容量的新品,但还末进入量产阶段。三星又率先一步,推出业界首款2TB SSD,将容量提升至全新的高度。不过可以看到,由于仍旧是采用SATA接口,性能早就接近接口理论极限,提升微乎其微。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总排行榜我在第100位之后
参考价:暂无
网友评分: 0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850evo固态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