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点的介绍格奈克瑟斯奥特曼是怎么发明听诊器的。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策略,能较好地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想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只能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领学生反复读书,感受阅读课文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和作者一起感受“发现”的过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
   弄清听诊器发明的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
图片、幻灯片。
教学时间:
课前先学:了解关于听诊器的知识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1、出示实物: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领读“听诊(zhen)器(qi)”。小朋友,你们见过听诊器吗?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师补充讲解:“听诊器”又称“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补充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纷纷提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
3、让我们认真读读课文,弄懂大家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
(这一环节,以实物揭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听诊器的了解,唤起学生对听诊器的感性认识,明白它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为学习后文作铺垫。然后再以实物质疑,学生自然会对“谁发明了听诊器”、“听诊器的发明过程”等产生好奇,从而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学课文。出示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异常思索缓步沿着分析木棍研究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形状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仔细听听与老师一起纠错。
  注意:“脏”是多音字 “诊”、“棍”是前鼻音
(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再交流。
(6)共同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
 3、朗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
(这一环节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目的比较明确,能提高读书的效率。同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只要认真读书,就一定能解决问题,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又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指名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3、限时默记生字。
4、指导写好“胶”、“析”、“沿”。
5、学生用钢笔描红。
(限时学习、限时记忆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此一环节的教学中安排学生限时记字,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比一比,再组词。
壮( ) 析( ) 校( ) 珍( )
状( ) 听( ) 效( ) 诊( )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木:( ) 讠:( ) 月:( ) 氵:( )
课外作业: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一、复习检查(5分钟)
 1、听写词语。(思索 木棍 分析 效果 形状 肺结核)
 2、写出带下列偏旁的字。
 木(  ) 讠(  ) 月(  ) 氵(  )
3、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二、精读训练(20分钟)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2、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1)“心里难过”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尽职)
(2)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整日思索”什么意思?
他整日思索什么呢?(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了解“如果……就……”的用法)
雷奈克为什么要整日思索?
(3)指导朗读,突出“整日思索”。
(此环节中,抓住重点词为生发点,让学生环环相扣地推理,领会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既培养了思维能力,又进行了说话训练,收到了“一石二鸟”之功效。)
 3、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发现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
(2)指名说说,其余补充。
(3)四人小组来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想象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表演雷奈克的同学在表演中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表现出来。
(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一起做“导演”帮助“演员”说戏。
   A、“缓步”与“整日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
   B、雷奈克“被吸引”是因为孩子们的“贴”、“划”的动作要表现出来。
   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雷奈克做了猜测: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并且亲自做了实验。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
   D、“果然”是什么意思?(事实与猜想的一样)
   E、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高兴极了”、“马上”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该表现出来。
   F、“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指导表演出来。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
(体验是少年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本环节在设计上通过“表演”、“朗读”等游戏活动,使学生能体验当时的情景,对听诊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也对雷奈克的高兴有了感悟。再引读想象,则加深了对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研究精神的体会。)
  4、朗读第自然段。
  5、从孩子司空见惯的游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只要做有心人,细致观察生活,肯动脑筋,便会有所发现。)
  6、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现”说明什么?
   师总结: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正是雷奈克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表现。
三、综合训练(10分钟)
(1)、如果……就……
(2)、果然……
2、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并完成填空。
 ( )--( )--( )--( ) 
3、写一篇小作文,简单介绍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学生练写,再交流。
(这一环节中作业的设计有基础,有深层,有书面,有口头,形式多样,能从听、说、读、写诸方面考虑,达到巩固、拓展知识的目的。)
4、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四、拓展延伸(5分钟)
   1、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2、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3、收集中外发明家搞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思索--启示--发现--做成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来历:微博@益达蒋小鱼(转发仅作共享,版权归原作者一切!向原作者问候!)投稿邮箱:。删去请联络小编微信号:yyxxzz520
听说,在听诊器创造之前,医师们只能这么倾听患者肺部杂音和心脏异动。1816年法国医师林奈克创造了听诊器。至今医师们都不能宽恕他(图二)!多管闲事!(图三)
(图五)(图六)长按二维码加老友
拉你进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考后评论群(图七)(图八)
(图九) 点阅览原文,考试宝典有原题,高分经过无压力!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1334 更新:
人气:656 更新:
人气:536 更新:
人气:481 更新:
护士网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中國邊疆研究與歷史書寫』研討會日程安排
过真伤己、过直伤人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深度好文)
他说第二,有人敢说第一吗?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发明听诊器之前?过去的医生竟是这样听诊的!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距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1816年冬,法国医生雷奈克第一个发明了听诊器,日开始用于临床诊断使用。
  雷奈克的发明将医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只是,时至今日,医生们依然无法原谅他。
  (在网友的调侃下画风是这样的)
&听诊器发明前似乎就像这样
  而发明后只能是这样
  于是大家得出一个结论:在ReneLaennec发明听诊器之前,医生都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听病患肺部和心脏的声音。Laennec的发明将医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直至今日,医生们都无法原谅他。
  (娱乐归娱乐,一笑而过就好)
  发明的过程 有各种各样的传说
  在内克医院工作的雷奈克为一名胸痛的肥胖女病患看病,她的症状非常像心脏有问题。
  雷奈克知道,掌握心跳的情况非常关键,然而,当时的医疗手段却没办法检测出女患者的心跳。
  最终,他小时候酷爱的机械工程学帮助他解决了这一难题。
  据说他一位名叫格拉维尔的英格兰籍学生当时也在场,格拉维尔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披露,那天是9月13日:“早上雷奈克医师在卢浮宫广场散步时,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他在孩提时代常玩的一种游戏——一个孩子附耳于一根长木条的一端,试图听清楚另一个孩子在木条另一端用大头针刮出的密码。
  “绝顶聪明的雷奈克一下子想到他的一个女患者的病情……他立即招来一辆马拉篷车,直奔内克医院。他卷起一本笔记本,耳朵紧紧地贴住纸卷的一端,另一端紧密地贴在那位美丽少女左边丰满的乳房下——长久困扰着他的诊断问题迎刃而解了!于是,听诊器诞生了!”
  而雷奈克在自己的自传中又有不同的说法
  “1816年,一名年轻女性找我就诊,她正苦于心脏病症状,但由于她过于肥胖,通过手腕的敲诊或触诊不起效。其他方法,例如直接附在胸口听诊,又受限于年龄和性别而变得不可行。”
  “某天,我灵光一现,想到一个简单而著名的声学原理……当你把耳朵附在一段木头的一侧,可以更清楚地听到另一侧用大头针刮画的声响。”
  “想到这个,我马上用纸卷成圆筒,把其中一端放在心脏部位,另一端则附在我的耳边,结果一点也不意外,我兴奋地发现,我能更清晰地听到心脏跳动的声音,比我以往任何一次直接附于患者胸口更清楚!
  “那一刻,我思索着,这是一个好办法,除了心脏以外,胸腔内器官运动所制造的声音,应该也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确认其特性。”
  随后,雷奈克经过多次试验,试用了金属、纸、木等材料不同长短形状的棒或筒,最后定为长约一英尺(30厘米)、中空、两端各有一个喇叭形的木质听筒。
  该叫它什么名字呢?有人建议“独奏器”,也有人说“医学小喇叭”,他的叔叔建议命名为“胸腔仪”。
  几经考虑,雷奈克最后决定叫它“听诊器”(stethoscope)”,这个单词是用两个希腊词汇拼成,即stethos(胸部)和skopos(检查)。
  由于发明了听诊器,雷奈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也被后人尊为胸腔医学之父。1826年,他不幸去世,年仅45岁。
  在他离开人世十四年后,1840年,英国医师卡门改良了单耳听筒。卡门认为,比起单耳,双耳听诊能更准确地诊断。他发明的听诊器是将两个耳栓用两条可弯曲的橡皮管连接到可与身体接触的听筒上,听筒是一中空镜状的圆椎。
文章来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雷奈克发明听诊器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要善于观察,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没准你就可以成为下一个发明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奈克赛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