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套餐周期天数怎么算能不能以自然月计算,还是只能以天数来算?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10月1日起手机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 为何不更长时间?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记者 金梁 祝瑶
  &手机流量不清零&新举措,在千呼万唤中正式出台了。但请注意,在&流量不清零&之前还加了一个词语:当月。
  昨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正式对外宣布,日起推出套餐内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即套餐内当月剩余流量可延期结转至次月月底前使用。
  事实上,早在半个月之前,网上就有人爆出&流量不清零&即将落地的消息,但三大运营商迟迟未做正式回应。随着10月1日临近,三家运营商终于在&截止期&前公布了这项措施。
  当月流量可延至下月
  不能累计到第三个月
  在众多期盼声中,昨日,三家运营商正式发布&流量不清零&的消息。
  中国联通表示,&自日起,公司将为手机用户提供月套餐内当月剩余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即月套餐内当月剩余流量可延期结转至次月底前使用。&
  中国移动对外表示,&为按流量计费的手机月套餐客户推出套餐内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即套餐内当月剩余流量可延期结转至次月月底前使用。&
  中国电信称,&将为手机上网按流量计费的月套餐用户推出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升级服务,即2015年10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延期结转至11月底前使用,后续月份以此类推。&
  从内容上来看,三家运营商的新举措几乎同步。这一服务措施将惠及4G/3G/2G手机月套餐用户,优惠范围广泛,将有助于解决用户套餐内剩余流量问题,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简单说来,这项措施总结起来主要为四点:用户当月剩余流量可转到下月继续使用;下月优先使用上月未用完流量;剩余流量不能累计到第三个月;所有手机用户默认开通当月流量不清零服务,无需申请。
  比如,手机用户10月份套餐内剩余流量,可延期结转至11月底前使用。11月开始时,将优先使用10月份转移过来的流量,用完以后才使用11月原本套餐的流量。而11月套餐的剩余流量,也可以转到12月份使用,但之前10月转移至11月份的流量,即使在11月份没有用完,也不可以转移至12月份,后续月份以此类推。
  用户对未来&提速降费&举措
  还有更多期待
  手机用户所熟知的早前运营商的手机资费政策是,除了一些流量季度包套餐和流量半年包套餐以外,流量当月没有用完,月底将清零。
  屡遭诟病的是,无论是传统意义的流量包、短信包,还是人们常用的各种套餐,都是以自然月为周期计算费用的。&无论套餐用完与否,过了月底都会被清零,有失公允。&手机用户小唐表示。
  然而,对运营商来说,之所以以&自然月&为周期计算费用,一来是为了计费方便直观,二来为了方便消费者及时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套餐。不过,这种计费模式,却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认可。
  针对&流量不清零&为何不能&滚存&更长时间的问题,有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外目前为数不多的几家提供流量不清零服务的运营商,也大多只能滚存一个月。此外,从客户的消费行为看,流量滚存一个月可以解决绝大多数流量使用波动客户的需求。
  中国移动表示,此次推出普惠制的手机月套餐剩余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全部手机月套餐客户均可自动享受。有关人士称,预计受益客户将占全部流量客户的80%。由于&流量不清零&服务推出涉及客户群体庞大,涉及大量的系统改造割接以及软件版本升级。运营商均对外表示,这一服务推出初期,可能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用户理解并及时反馈。
  对于这项即将实行的新举措,工信部昨日在官方微博上表态,称&对三家企业这一落实提速降费的重要举措表示欢迎,同时要求企业以用户为本抓好落实,确保广大用户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部分手机用户对理解为&手机流量两个月不清零&的&缓冲期&表示&总算有进步了&,但多数手机用户表示,对未来&提速降费&举措还有更多期待。
  虚拟运营商步步逼近
  三大运营商紧迫感明显
  2015年上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态,鼓励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方案计划,实施宽带免费提速,使城市平均宽带接入速率提升40%以上,降低资费水平。
  随后,为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通信需求,三大运营商先后推出了多个套餐品种,如:使用周期为半年的&流量半年包&,&季度流量包&等,4G资费也在不断降低使用门槛。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其中,降资费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流量不清零&。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项&手机流量多保留一个月&的新举措,除了有政策施压之外,还明显受到了虚拟运营商&步步逼近&攻城略地所带来的冲击。
  记者了解到,尤其是虚拟运营商亮相以后,直接将&流量不清零&作为了最大&杀招&,以此为契机争抢流量用户。杭城消费者陈先生坦言,当初选择将虚拟运营商的170号码作为副卡,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无月租和流量一直可以延用不清零。
  据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方面透露,国内虚拟运营商的用户数在1100万左右,月增量在200万左右。按照这样的增速,年底能够达到1800万、1900万左右,与三大运营商用户数相比,尽管暂时构不成任何威胁。但面对虚拟运营商越来越灵活的商业模式,三大运营商的紧迫感已经非常明显。
  据央视新闻报道,由于近年来三大运营商传统的语音业务一直在萎缩,流量收入是三家新的收入增长点,预计此举将对三大运营商业绩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40.8M,增长86.8%。
凡注有"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稿件,均为浙商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并保留"浙江在线·浙商网消息"的电头。联系电话:7、
随着丁酉鸡年的临近,贺岁市场日渐升温,不少藏友开始把目光...…
千呼万唤始出来。12月5日,筹备近四个月的“深港通”正式“通...…
24小时热点新闻
“这是我用麸皮孵化的蝇蛆,很干净。我们都吃过的,味道不错,你也尝尝吧。”说这话的是浙江省农科院的姚燕来博士。它的口感酥脆香甜,有点像小虾米。
据了解,杭州中高端美发价格烫发880元起步,如果是长发,加上焗油、护理等项目,一次下来得花费三四千元,如果加上平日里的头发护理等美发项目,年均花费一两万也有可能。
目前网上出售的阿胶很多,很多牌子的盒子包装都像东阿阿胶,不仔细看不能辨别,这些外包装看上去相似的阿胶价格相差很大,从一两百元到上千元都有。而没有包装的阿胶块,有的每500克价格才二三十元。免费找律师:400-888-8340
北京法律咨询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您当前位置: &>&&>&&>&
今日律师风向标:
试用期按自然月算还是按天数算
3月22日入职,试用期2个月,那么时间算转正
 问题来自:广东 - 佛山 悬赏:0分 咨询时间: 13:57 咨询人:isce3862
我是律师,我来解答!
法律快车律师回复共3条回复
你好,具体跟公司沟通
回复时间: 14:18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5月22日转正
回复时间: 14:05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是按天数计算的
回复时间: 15:17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相关法律咨询
把您的困惑告诉律师吧您还可以输入50个字
问题分类:
民事法律-劳动法
请在此输入所需问题的内容,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请在这里输入您要提问的标题!
问题内容应尽可能陈述清楚,详细的描述事情的经过,有利于律师对整个事情的了解,便于更精确的回答您的问题!
法律帮助指南
知识栏目推荐
知识热门文章
法律经验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
找回我的问题
问题编号手机号码
一对一咨询
一对一咨询
上一条下一条
我的咨询提醒手机流量按季度结算真的划算吗?_驻马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手机流量按季度结算真的划算吗?收藏
 最近上海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按季度计算的手机流量套餐。对于用户来说,这个新的套餐计划是否更划算?为何运营商在流量套餐方面的变革步伐这么慢?  上海三大运营商近日推出季度流量产品,一些媒体为之叫好,但移动联通和电信之间的策略并不相同,需要具体分析。  电信主打流量叠加  上海电信的三款季度流量套餐卡,实际已在国内多地推出,其特点是与用户已有套餐不冲突,而且到期前如果再买流量卡,流量可叠加,可以很好地补充用户已选流量包时间用完到流量还有剩余问题。新买卡后,流量叠加,而有效期从后一个卡的启用时间算起。  缺陷是季度套餐并不“完整”,套餐从启动当日开始计算,90天内有效,一般我们一个季度是91天或92天,这样总会差几天,用户自己很难计算清楚到底哪天到期,尤其是只用了三个月之后。  此外,目前电信发送的流量提醒中还不包含流量卡流量使用情况,通过电信的10000短信查询,目前无法查到流量卡的信息。通过网站、网厅可以查询到剩余流量和有效期,但也不像其他已选流量包那样醒目。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流量套餐的90天叠加,上海电信的季度流量卡有利于用户作为一个已选套餐的补充,用来平衡各月的套餐外流量,这远比标准资费或其他叠加套餐优化,而且不是自然月的限制,是一个不错的套餐包流量使用完后的流量“补血”工具。  移动联通尚无细节,联通性价比略高  目前还没看到上海移动和上海联通的季流量包的详细情况,两家只表示季度内有效,并且到期不自动顺延。但是如何统计季度范围,按照天数还是自然月,目前尚无具体信息。  而且此包和已选择的其他流量包是不是互斥的,季度包内的流量使用完后,是否可以叠加其他流量包或再续一个季度包,目前也没有更明确的说法。从移动联通公布的信息看,移动30元季度包里面有210M流量,而联通同等价位的,提供的流量则是300M。移动60元450M的流量包显得也贵了点。  综上可知,移动和联通的季流量包中,套餐中所含的流量比较少,费用优惠有限,只适合部分用户(即每月流量不多,且不同月使用流量上下变动较大,在几十M~300M之间起伏的)。  套餐资费变革难有历史原因  国内运营商的流量计费和行业监管水平实际上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如在流量包的设计、流量包到期提醒,流量包用完后的续包提醒等方面。截至2013年年底,部分运营商套餐外资费还执行3分钱每K的标准资费,这远超过套餐内资费的平均单价,也是造成用户对流量资费意见较大的主要原因。  从三大运营商角度讲,每一家在用套餐数量都有数千种,部分老套餐早已不再面向新用户开放,且资费明显高于新推出的套餐。但找不到合适的退出机制,繁多的套餐导致运营商计费系统越来越复杂,例如现在还有月租50元,双向计费的用户存在(原因是用户明确不愿意转套餐),这也是导致运营商资费难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因。  4G和虚拟运营商带来新变化  一个好的现象是,2013年下半年起,有关机构和运营商都在转作风,积极调整、优化套餐资费,用户有望得到越来越优惠的服务。4G牌照发放后,4G网络单位流量成本将下降,给资费下降提供了新的空间。  另外,后续随着虚拟运营商推出移动转售业务并加入竞争,也将倒逼三大基础运营商加快改革,推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资费,推动监管部门加快网间结算资费调整,也有利于流量资费下降。  至于中国移动在香港推出的流量买卖业务,实际上并不是自由买卖,是半限制的短时促销行为,国外其他流量交易服务也类似。这种促销推出背后的环境是,行业监管到位,企业间竞争激烈,内地目前尚未形成这样的市场环境。
登录百度帐号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期天数怎么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