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飙升

银行房地产信贷飙升的原因 你知道吗?银行房地产信贷飙升的原因 你知道吗?莫开伟百家号作者许权胜系中国知名财经专栏作家2017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信贷资源大量涌入个人按揭贷款;全年中国新增房地产贷款5.56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四成,比2016年占比略有降低。房地产信贷仍是银行信贷增长的大头。房地产为什么在一线或者二线的城市火爆程度超出人们想象?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也火爆依然,是什么力量支撑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层面中能一枝独秀并一直延续?如果从房地产来讨论房地产,那样就会局限于面包与面粉的语境中,不能触及它的深处,也就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个信贷数据飙升对经济的全面影响,所以笔者要另辟蹊径来论证房地产与信贷的关系。 一是政府财政依赖症。从朱镕基总理的财政改革开始,地方和中央的财税分配是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但地方为了城市改造、基础设施的建设、文教卫等人员工资等,往往收支难以平衡。朱镕基总理时代分流政府人员、大量的国企退出等等措施使地方还能维持基本的财政平衡。但随着政府机构的扩编臃肿、城市基础建设的盲目扩张和地方国有企业的低效,使财政短缺越来越大,要弥补窟窿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财政支出捉襟见肘,那么财政的空缺怎么填?地方政府唯有在土地上打圈子,把农村的集体土地二三万一亩强征过来,变更一下土地性质,然后挂牌售出,出售的差额就用来弥补那些财政短缺。但政府的土地毕竟是有限的,要弥补这么大这么多的窟窿,政府渐渐力不从心,只有提高土地单位价格,方能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平衡。可是提高土地价格不能由政府自己说了算,那样“吃相”太难看,用什么办法呢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能接受越来越离谱的房价呢?就是制造恐慌:你现在不买房以后就更买不起了。地方政府用推高土地的办法来给人们制造心理恐惧,上半年多个城市出现“地王”,里面多有国企的身影,国企本来就是政府的延伸机构,每次配合政府来抬高土地价格,不但地方政府高兴,也符合国企自身利益,因为对聚集优势的城市土地开发权垄断也就意味着对房地产价格的垄断,能缓解国企低效失去的损失。这种情况使笔者想起大海里有种鲸鱼,掠食时喜欢用气泡来控制小鱼,制造恐怖,把小鱼驱赶到一处,然后鲸群合而围之聚而歼之。现实中国企也是用这种办法驱赶民众入市,当民众恐慌的看到再不下手房子离自己收入的距离越拉越大时,慌不择路用手头不多的资本进入房市,银行房地产信贷在此时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二是银行利息倒挂。今年以来,CPI一直高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CPI是监测物价水平的一个指标,物价水平上升,意味实际利率下降,如果存款利率保持不变,物价持续上涨就会出现负利率,当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低于CPI时,存钱就会贬值,因为获得的利息不能抵消物价的上涨。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银行基准利率一年期在1.5%区间,不及上半年CPI平均水平2.1%,CPI涨幅大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那么银行利率这么低,而手头又有点积蓄的群体怎么办?人们往往第一想法就是把钱放在能保值升值的地方,以防止手里资本倒挂。但大部分民众对复杂的东西不敢轻易涉足,通常人们最喜欢简易操作的产品,那么什么最简易呢?当然不会是股票,因为股票市场技术含量太高,加上我国股市制度很不完善,暴露出的内幕交易事件又层出不穷,人们早已成了惊弓之鸟。也不是P2P网络融资,P2P利率虽高,但近来许多骗子借P2P进行诈骗,真假P2P充斥市场使人们很难辨别,连续的跑路现象,使人们只能远观而不敢亵玩焉。所以市场似乎失去了普通人投资的一片净土,唯独只有房子能看得见摸得着,入门没有多少门槛,操作相对容易,人们只能把有限的资金放入房地产中,给自己的资本多点踏实,宁愿向银行贷点款也要挤进房地产市场以求财富的稳妥。 三是国家增发货币。我国货币量早已超越全球,2012年末M2余额就达到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2015年末M2余额139.2万亿元,2017年末M2余额167.68万亿元,中国在经济货币化提高的过程中埋下诸多隐患,人们最害怕的是手里的人民币被稀释,等于是财富不知不觉的被隐形消耗。那么如何防止货币不被稀释?能量大的人要么在国内投资资源性的产业保持一定垄断性,要么把资产转移到国外。但普通大众仅仅只是想把财富的抗跌性能增大一点,目能所及的也就是我国这种只升不降的房地产“神奇”产业,房地产无形中成了抗跌神器,所以房地产是普罗大众当之无愧抵抗“隐形神偷”的首选,哪怕手够不到也要跳起来向银行求贷来够一下房产,以防手中人民币被稀释。从上面三个情况看,房地产信贷的高涨,是我国畸形政策所导致,政府过分依赖投资,把房地产这个生活必需品当作支柱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给国民经济带来诸多后遗症。目前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用房地产来推动经济增长而获得成功,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美国从2008年开始反思,以为制造业是经济稳定不可或缺的选项,所以美国开始对制造业又重视起来,资本的回流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而我们还在走人家早已走不下去的老路,过分依赖房地产,房地产的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降低国家竞争力。所以,我国当前经济调整的方向应该是使房地产回归本位。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莫开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愿给所有读者带来真金白银。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银行房地产信贷飙升的原因 你知道吗?-
电视网 — 奇闻异事 — 2018最恐怖的世界奇闻异事网站,看天下奇闻趣事怪事,绝对惊爆你的眼球!手机访问:
当前位置:&>& > 手机访问:
银行房地产信贷飙升的原因 你知道吗?
来源:时间:编辑:最记录:
摘要:作者许权胜系中国知名财经专栏作家2017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信贷资源大量涌入个人按揭贷款;全年中国新增房地产贷款5.56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四成,比2
作者许权胜系中国知名财经专栏作家2017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信贷资源大量涌入个人按揭贷款;全年中国新增房地产贷款5.56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四成,比2016年占比略有降低。房地产信贷仍是银行信贷增长的大头。房地产为什么在一线或者二线的城市火爆程度超出人们想象?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也火爆依然,是什么力量支撑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层面中能一枝独秀并一直延续?如果从房地产来讨论房地产,那样就会局限于面包与面粉的语境中,不能触及它的深处,也就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个信贷数据飙升对经济的全面影响,所以笔者要另辟蹊径来论证房地产与信贷的关系。
一是政府财政依赖症。从朱镕基总理的财政改革开始,地方和中央的财税分配是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但地方为了城市改造、基础设施的建设、文教卫等人员工资等,往往收支难以平衡。朱镕基总理时代分流政府人员、大量的国企退出等等措施使地方还能维持基本的财政平衡。但随着政府机构的扩编臃肿、城市基础建设的盲目扩张和地方国有企业的低效,使财政短缺越来越大,要弥补窟窿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财政支出捉襟见肘,那么财政的空缺怎么填?地方政府唯有在土地上打圈子,把农村的集体土地二三万一亩强征过来,变更一下土地性质,然后挂牌售出,出售的差额就用来弥补那些财政短缺。但政府的土地毕竟是有限的,要弥补这么大这么多的窟窿,政府渐渐力不从心,只有提高土地单位价格,方能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平衡。可是提高土地价格不能由政府自己说了算,那样“吃相”太难看,用什么办法呢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能接受越来越离谱的房价呢?就是制造恐慌:你现在不买房以后就更买不起了。地方政府用推高土地的办法来给人们制造心理恐惧,上半年多个城市出现“地王”,里面多有国企的身影,国企本来就是政府的延伸机构,每次配合政府来抬高土地价格,不但地方政府高兴,也符合国企自身利益,因为对聚集优势的城市土地开发权垄断也就意味着对房地产价格的垄断,能缓解国企低效失去的损失。这种情况使笔者想起大海里有种鲸鱼,掠食时喜欢用气泡来控制小鱼,制造恐怖,把小鱼驱赶到一处,然后鲸群合而围之聚而歼之。现实中国企也是用这种办法驱赶民众入市,当民众恐慌的看到再不下手房子离自己收入的距离越拉越大时,慌不择路用手头不多的资本进入房市,银行房地产信贷在此时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二是银行利息倒挂。今年以来,CPI一直高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CPI是监测物价水平的一个指标,物价水平上升,意味实际利率下降,如果存款利率保持不变,物价持续上涨就会出现负利率,当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低于CPI时,存钱就会贬值,因为获得的利息不能抵消物价的上涨。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银行基准利率一年期在1.5%区间,不及上半年CPI平均水平2.1%,CPI涨幅大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那么银行利率这么低,而手头又有点积蓄的群体怎么办?人们往往第一想法就是把钱放在能保值升值的地方,以防止手里资本倒挂。但大部分民众对复杂的东西不敢轻易涉足,通常人们最喜欢简易操作的产品,那么什么最简易呢?当然不会是股票,因为股票市场技术含量太高,加上我国股市制度很不完善,暴露出的内幕交易事件又层出不穷,人们早已成了惊弓之鸟。也不是P2P网络融资,P2P利率虽高,但近来许多骗子借P2P进行诈骗,真假P2P充斥市场使人们很难辨别,连续的跑路现象,使人们只能远观而不敢亵玩焉。所以市场似乎失去了普通人投资的一片净土,唯独只有房子能看得见摸得着,入门没有多少门槛,操作相对容易,人们只能把有限的资金放入房地产中,给自己的资本多点踏实,宁愿向银行贷点款也要挤进房地产市场以求财富的稳妥。
三是国家增发货币。我国货币量早已超越全球,2012年末M2余额就达到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2015年末M2余额139.2万亿元,2017年末M2余额167.68万亿元,中国在经济货币化提高的过程中埋下诸多隐患,人们最害怕的是手里的人民币被稀释,等于是财富不知不觉的被隐形消耗。那么如何防止货币不被稀释?能量大的人要么在国内投资资源性的产业保持一定垄断性,要么把资产转移到国外。但普通大众仅仅只是想把财富的抗跌性能增大一点,目能所及的也就是我国这种只升不降的房地产“神奇”产业,房地产无形中成了抗跌神器,所以房地产是普罗大众当之无愧抵抗“隐形神偷”的首选,哪怕手够不到也要跳起来向银行求贷来够一下房产,以防手中人民币被稀释。从上面三个情况看,房地产信贷的高涨,是我国畸形政策所导致,政府过分依赖投资,把房地产这个生活必需品当作支柱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给国民经济带来诸多后遗症。目前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用房地产来推动经济增长而获得成功,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美国从2008年开始反思,以为制造业是经济稳定不可或缺的选项,所以美国开始对制造业又重视起来,资本的回流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而我们还在走人家早已走不下去的老路,过分依赖房地产,房地产的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降低国家竞争力。所以,我国当前经济调整的方向应该是使房地产回归本位。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摘要:最近财迷们正在为找不到高收益短期产品干着急,支付宝就搞了一
摘要:“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结合起来,既抓涉黑组织,也抓后面的‘保
摘要:伴随着近年来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大企业开始扬帆
摘要:“我特别喜欢回忆我在文工团时候的那些女孩。其实我是从一个
摘要:2018年是中国改革进入40岁的年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40年
摘要:2018年开年,在资本市场极具盛名的高瓴资本重金入股一家A股热
摘要:文/一人君(微信公众号:水煮语)风水轮流转,今年到你家。从万达到
摘要:来源:财经内参精读ncjs111一中国又一项科技发明取得重大突破!
财经在线推荐
财经在线排行如何看待房地产信贷飙升|房地产|信贷|银行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过分依赖房地产,房地产的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降低国家竞争力。所以,我国当前经济调整的方向应该是使房地产回归本位。
  上半年的信贷数据显示,信贷资源大量涌入个人按揭贷款,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增加7.53万亿元,其贷款增加2.93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7.9%,已连续12个月正增长。7月份的4636亿元新增贷款中,几乎全部是住房贷款,可以说7月份的银行信贷资金尽入房地产彀中。
  房地产为什么在一二线城市火爆程度超出人们想象?房地产信贷数据为何会飙升?这需要深入探讨房地产与信贷的关系。
  一是政府财政依赖症。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地方和中央的财税分配是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但地方为了城市改造、基础设施的建设、文教卫等人员工资等,往往收支难以平衡。财政的空缺怎么填?地方政府唯有在土地上打圈子,通过土地挂牌出售,来弥补财政短缺。但政府的土地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提高土地单位价格,方能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平衡。上半年多个城市出现“地王”,土地价格的飙升必然推动房产价格的上涨。当民众意识到再不下手,房价离自己收入的距离越拉越大时,慌不择路用手头不多的资本进入房市,银行房地产信贷在此时增长也就不足为奇。
  二是银行利息倒挂。今年以来,CPI一直高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CPI是监测物价水平的一个指标,物价水平上升,意味实际利率下降,如果存款利率保持不变,物价持续上涨就会出现负利率,当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低于CPI时,存钱就会贬值,因为获得的利息不能抵消物价的上涨。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银行基准利率一年期在1.5%区间,不及上半年CPI平均水平2.1%,CPI涨幅大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银行利率这么低,那么手头又有点积蓄的投资者怎么办?把钱放在能保值升值的地方,以防止手里资金缩水。但大部分民众对复杂的东西不敢轻易涉足,通常喜欢简易操作的产品。相比股票、P2P等,房子能看得见摸得着,入门没有多少门槛,操作相对容易,所有房产投资者宁愿向银行贷点款,也要挤进房地产市场以求财富的稳妥。
  三是国家增发货币。我国货币量早已超越全球,2012年末M2余额就达到97.42万亿,居世界第一。2015年末M2余额139.2万亿,中国在经济货币化提高的过程中埋下诸多隐患,最担心的是手里的人民币被稀释,财富不知不觉地被隐形消耗。那么如何防止货币不被稀释?能量大的人要么在国内投资资源性的产业保持一定垄断性,要么把资产转移到国外。但普通大众仅仅只是想把财富的抗跌性增大一点,而房地产无形中成了“抗跌神器”。哪怕手够不到,也要跳起来向银行求贷来买入房产,以防手中人民币贬值。
  从上面三个情况看,房地产信贷的高涨,是我国畸形政策所导致,政府过分依赖投资,把房地产这个生活必需品当作支柱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给国民经济带来诸多后遗症。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用房地产来推动经济增长而获得成功,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
  美国从2008年开始反思,认为制造业是经济稳定不可或缺的选项,所以美国开始对制造业又重视起来,资本的回流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而我们还在走人家早已走不下去的老路,过分依赖房地产,房地产的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降低国家竞争力。所以,我国当前经济调整的方向应该是使房地产回归本位。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
从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政策走向来看,既然有“地王”频现的现象,市场也会因此存在系统性的风险,那么,三季度也势必会有相对应的“控地王”的措施,以防止市场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
中国“走出去”海外投资,遇上日本海外投资,将是一场长期的鏖战,不但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从多角度寻求突破口,同样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援与协助。
聆听“历史深处的马蹄声”,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超级资产沸腾的年代,非理性繁荣的狂飙隐忧深重,有些已经破灭,有些还在发酵。重温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路径和发生机理,我们才能对非理性繁荣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 发展新闻 > 
如何看待年初信贷猛增?
  |  来源:   |  作者: 李若愚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信贷,人民币,银行,房地产,经济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2.51万亿元,创出单月信贷投放历史新高,同比多增1.04万亿元,较“四万亿”刺激政策期的2009年1月新增信贷1.62万亿元还超出8900亿。年初信贷猛增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信贷增长原因何在?影响如何?未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思量。
信贷猛增的原因
经验来看,银行放贷存在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出于“早投放、早受益”的考虑,银行普遍会在年初尽早进行信贷投放以增加全年的利息收入。因此,每年一季度特别是1月份,都是信贷增长的高峰期。但今年1月份信贷增长势头格外迅猛,除季节因素外,还有以下原因:
一是前期“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提振信贷需求。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大量储备项目在今年年初实施,前期“稳增长”政策催生的各类基建投资项目也陆续落地,推高了年初信贷资金需求。去年下半年被积压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专项金融债配套贷款等也在今年1月份集中投放。在政策刺激下,1月份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回暖也推动房地产贷款加快增长。
二是利率下行造成息差收窄和“资产荒”强化了银行信贷投放的季节性。2015年央行多次降息,银行因之面临信贷资产重新定价造成的息差收窄压力。加之经济下行以及优质资产稀缺压力也在上升,银行更倾向于提早放贷以保证全年收益。而且银行也存在通过增加信贷规模来稀释不良贷款比率的动力。
三是监管要求趋于宽松,为银行突击放贷创造了条件。去年银行存贷比监管指标被彻底取消,央行自2016年起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贷存比监管和合意贷款规模的取消减轻了银行放贷约束。另据媒体报道,银监会可能将拨备覆盖率红线从目前150%下调至120%,这将释放超过5万亿的信贷空间。有些大型银行已经用120%的坏账覆盖率来做2016年预算。
四是企业调整负债币种结构,减少外币负债,增加人民币负债。年初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出现较快贬值,人民币贬值预期升温。部分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的考虑,主动削减外币负债,外币贷款需求转换为人民币贷款需求。去年8月份以来,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持续减少,今年1月份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727亿元,同比少增1939亿元。
巨量信贷资金的流向及影响
从新增信贷结构看,巨量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房地产市场与固定资产投资。中长期贷款占1月份新增贷款的“大头”,中长期贷款新增与同比多增部分分别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61.6%和57.7%。中长期贷款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分部门看,1月份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主要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与同比多增部分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19.1%和14.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房地产开发与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与同比多增部分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42.5%和43.3%。可见,当前信贷最大的两个流向是基础设施建设与住房按揭贷款。
1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情况 单位:亿元
中长期贷款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
虽然信贷猛增使“稳增长”面临的资金环境更为宽松,但天量信贷的背后也存在诸多的风险和隐患。
一是导致“去杠杆”进程受阻。目前我国的信贷增速超过GDP增速两倍,预计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继续小幅下滑,信贷增速则稳中趋升,两者延续背离势头,推动宏观经济进一步“加杠杆”,从而延迟“去杠杆”进程。
二是推动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进一步膨胀。与贷款条件趋于宽松、尤其是个人住房按揭贷的加快增长相伴随,去年底以来,一线城市楼市行情火爆,房价暴涨。信贷增长推动货币过快投放,居民出于通胀担忧进一步“囤房”是加剧一线城市房地产估值泡沫化的金融因素。
三是新增信贷创新高不改信贷需求偏软格局。从新增贷款期限结构看,除中长期贷款猛增以外,非金融企业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也增加较多,1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短期贷款新增与同比多增部分占全部人民币贷款的18.1%和14.9%,新增票据融资占14.9%和26.5%。与短期贷款增势相比,PMI继续走低,1月份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可见,非金融企业短期贷款增长较多并非实体部门经营性信贷需求扩张,主要是融资性需求扩张的结果,也即企业在“借新还旧”以维持债务链的存续。票据融资是银行用于腾挪信贷额度的工具,在贷款量不足时可出票扩大贷款量,在规模不足时“回购消规模”以掩盖贷款量。票据融资增长较多表明银行在“冲规模”为未来贷款“留余地”,也说明1月份信贷增长存在一定“虚增”成分。
加强窗口指导,保持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的平稳、适度
1月份信贷猛增既有季节性因素,也有监管条件趋松条件下,银行迎合政府项目建设需求突击放贷的成分,并不说明实体部门信贷需求转暖,“企业惜借、银行惜贷”现象依然存在。因此,目前信贷强劲增势不具可持续性,预计一季度之后新增信贷会季节性回落,全年新增将较平稳。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贬值预期将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币种的选择,可能成为影响全年人民币信贷规模的不确定因素。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任务艰巨的背景下,信贷增势“逆势”飙升,背后所隐含的问题和风险需要引起重视。信贷投放过多导致货币增长过快可能会加剧资产价格泡沫和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利于“去杠杆”。而且在各银行全年贷款投放额度既定的情况下,年初信贷增长过快,可能挤占下半年的贷款增长空间,加剧贷款增长波动,造成全年贷款投放不稳定、不均衡。为此应加强窗口指导和宏观审慎监管,引导商业银行保持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的平稳、适度。(作者: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如何看待房地产信贷飙升 需探讨房地产与信贷关系
过分依赖房地产,房地产的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降低国家竞争力。所以,我国当前经济调整的方向应该是使房地产回归本位。上半年的信贷数据显示,信贷资源大量涌入个人按揭贷款,今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增加7.53万亿元,其中房地产(000736,股吧)贷款增加2.93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7.9%,已连续12个月正增长。7月份的4636亿元新增贷款中,几乎全部是住房贷款,可以说7月份的银行信贷资金尽入房地产彀中。房地产为什么在一二线城市火爆程度超出人们想象?房地产信贷数据为何会飙升?这需要深入探讨房地产与信贷的关系。一是政府财政依赖症。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地方和中央的财税分配是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但地方为了城市改造、基础设施的建设、文教卫等人员工资等,往往收支难以平衡。财政的空缺怎么填?地方政府唯有在土地上打圈子,通过土地挂牌出售,来弥补财政短缺。但政府的土地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提高土地单位价格,方能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平衡。上半年多个城市出现“地王”,土地价格的飙升必然推动房产价格的上涨。当民众意识到再不下手,房价离自己收入的距离越拉越大时,慌不择路用手头不多的资本进入房市,银行房地产信贷在此时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二是银行利息倒挂。今年以来,CPI一直高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CPI是监测物价水平的一个指标,物价水平上升,意味实际利率下降,如果存款利率保持不变,物价持续上涨就会出现负利率,当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低于CPI时,存钱就会贬值,因为获得的利息不能抵消物价的上涨。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银行基准利率一年期在1.5%区间,不及上半年CPI平均水平2.1%,CPI涨幅大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银行利率这么低,那么手头又有点积蓄的投资者怎么办?把钱放在能保值升值的地方,以防止手里资金缩水。但大部分民众对复杂的东西不敢轻易涉足,通常喜欢简易操作的产品。相比股票、P2P等,房子能看得见摸得着,入门没有多少门槛,操作相对容易,所有房产投资者宁愿向银行贷点款,也要挤进房地产市场以求财富的稳妥。三是国家增发货币。我国货币量早已超越全球,2012年末M2余额就达到97.42万亿,居世界第一。2015年末M2余额139.2万亿,中国在经济货币化提高的过程中埋下诸多隐患,老百姓(603883,股吧)最担心的是手里的人民币被稀释,财富不知不觉地被隐形消耗。那么如何防止货币不被稀释?能量大的人要么在国内投资资源性的产业保持一定垄断性,要么把资产转移到国外。但普通大众仅仅只是想把财富的抗跌性增大一点,而房地产无形中成了“抗跌神器”。哪怕手够不到,也要跳起来向银行求贷来买入房产,以防手中人民币贬值。从上面三个情况看,房地产信贷的高涨,是我国畸形政策所导致,政府过分依赖投资,把房地产这个生活必需品当作支柱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给国民经济带来诸多后遗症。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用房地产来推动经济增长而获得成功,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美国从2008年开始反思,认为制造业是经济稳定不可或缺的选项,所以美国开始对制造业又重视起来,资本的回流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而我们还在走人家早已走不下去的老路,过分依赖房地产,房地产的疯狂会吸纳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实体成本,加剧实体衰落,降低国家竞争力。所以,我国当前经济调整的方向应该是使房地产回归本位。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均价:均价5500元/平方米
特色:花园洋房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房地产信贷业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