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与投入产;4.核算方法不同;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阶段;自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随着经济体制的发;第一阶段,即从五十年代初到1984年,基本属于M;算范围窄,不能反映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情况;不能系;第二阶段,即从1985年至1993年,采用MPS;第三阶段,即从1994年开始,取消MPS体系,进;经济,而目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与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资产负债核算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资金运动错综复杂的过程。
4.核算方法不同。MPS:采用横向或纵向平衡法,编制一系列平衡表,比较简便和直观,但平衡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整个结构不够紧密。
SNA:采用会计复式记帐法,运用帐户、矩阵等核算形式,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各部门的经济流量及存量联系起来,组成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体系。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阶段
自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适应不同经济体制下宏观决策和宏观监督的需要。这一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从五十年代初到1984年,基本属于MPS体系,它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过去经济管理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期间,我们遵循MPS的标准,在五十至六十年代,首先建立起来了工农业总产值统计,后来又开展了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消费和积累核算。但是,由于受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并没有完整地实行MPS,而只是根据当时的实际需要有重点地采用了一些内容,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感到原来的核算体系核
算范围窄,不能反映非物质生产部门发展情况;不能系统反映社会资金运动状况,同国家转变经济管理职能不相适应;不便于同国外进行对比;核算方法单一,缺少联系性和紧密性,不能反映国民经济各环节之间联系和衔接情况。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核算体系。
第二阶段,即从1985年至1993年,采用MPS和SNA体系共存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在继续执行MPS体系的同时,从1984年开始着手研究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参照联合国1968年SNA的标准,正式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统计,迈出了探索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第一步,1987年又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产出调查,编制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的投入产出表。在这一阶段,我们既研究实施新核算体系的内容,又仍继续开展MPS中的国民收入及其使用核算。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反复研究以及理论和实践上的论证,1992年初,制定了以SNA为主要框架,兼容MPS两种体系共存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核算体系,与旧体系相比,扩大了核算范围,充实了核算内容,改进了核算方法,提高了国际对比能力。同时,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通知》,提出了分两步走的实施战略,1992年国家和省两级建立起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框架,1995年实行新核算体系的全面过渡。这一时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特殊形式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
第三阶段,即从1994年开始,取消MPS体系,进入与国际通行的国民帐户体系接轨的时期。这一时期,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联合国推荐的新SNA为基本框架,取消了MPS核算体系,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基本遵循国际标准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所以要取消MPS,基于三点:(1)原来我国是计划经济,以及有计划的商品
经济,而目前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苏联已经解体,东欧的体制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均放弃了MPS体系,而使用SNA,MPS的国际比较性与通用性已日趋淡化直至消失;(3)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实践也表明,MPS在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越来越明显,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工作者逐步适应了使用SNA的有关指标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
从以上三个阶段的进程可以看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是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循序渐进变化的。特别是第二阶段过渡时期成功地解决了历史国民经济核算资料的相互转换问题,为第三阶段向SNA的全面过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新的规范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是产生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MPS体系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我国在继续实行MPS体系的同时,逐步引进产生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并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的《国民帐户体系(SNA)》。1992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由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试行方案》是在总结我国当时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当时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由于长期采用MPS体系,引进SNA体系的时间尚短,我国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当时仍然主要采用MPS体系的有关指标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同时,在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仍然采用MPS体系。因此,《试行方案》仍然保留了MPS体
系的国民收入等方面核算内容。由于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五个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1993年SNA尚未最终完成,《试行方案》所采纳的SNA的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是建立在1968年SNA及1993年SNA草案基础上的。
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逐步放弃了MPS体系,转而采用SNA体系的有关指标研究经济情况、制定经济计划和政策。从90年代初期开始,俄罗斯、东欧国家都放弃了MPS体系,采用了SNA体系。1993年SNA正式出版之后,许多国家根据这套新的国际标准对各自原有的核算体系进行了系统的修订。针对国内外客观情况的变化,我国也对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革。1999年,国家统计局决定以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际,对试行方案进行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就是这次修订的最终结果。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对1992年版本的试行方案的改进
与1992年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相比,新核算体系取消了其中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核算内容,澄清了某些基本概念,修订了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分类,调整了基本框架,增加了核算内容,修改和细化了有关表式的指标设置,努力做到基本上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于1993年推出的国民账户体系相衔接。具体地说,主要作了以下若干方面的改进:
第一,取消了《试行方案》中保留的国民收入统计、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划分、主要商品资源与使用平衡表、财政信贷资金平衡表等适应计划经济管理需要的内容,从而新方案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分析和管理的需要。
第二,删除了《试行方案》中操作性不强的内容。经济循环矩阵是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所有核算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张矩阵表式,调整帐户是用来反映由于非交易因素引起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动。这两部分内容都包括在《试行方案》中,尽管它们都是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在我国现阶段其操作性不强,因此,新方案取消了相应的内容。
第三,增加和改进了一些反映我国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新方案增加了国际投资头寸表,用来反映对外经济交往中产生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情况;改进后的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用来反映主要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及人力资本的拥有量及其变动情况。这些核算表为分析对外经济活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第四,规范了有关交易分类,提高了国际可比性。新方案参照联合国1993年SNA的分类标准以及我国最新制定的行业分类标准,统一规范了产业分类、机构部门分类、主要交易分类,在兼顾我国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国际分类标准,增强了我国与国际标准相互转换的可能性,提高了国际可比性。
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基本内容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方案基本上与新的国际标准相衔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和对外交流工作的需要。此方案已经国家统计局、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等八个部门审定,并于2002年2月联合发出了“关于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的通知”,要求从2003年开始逐步实施。它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新的规范性文本。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3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综述等内容。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综述 )》: 第一部分 综述 (一)基本框架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  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报告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报告课程:宏观经济学 院系:金融系 班级:13 级 2 班 姓名:冯子文 学号...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综述 21页 免费 GDP计算方法详解 3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  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心指标选择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心指标选择 内容摘要:GDP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倍受争议,不少 ...  举例1-1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举例 1-1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 国内生产总值总表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表 收入法国内生...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与发展_金融/投资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知网重复率低于10%。青岛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国民经济核算的含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综述 21页 免费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2页 免费 第二章 国民经济...  浅析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国民经济核算论文浅析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制存在很大的弊端,要求建...  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不仅对理解和把握 MPS 和 SNA 两大核算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在同一核算体 系下科学地进行国民经济统计核算与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指导...用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看中国经济升级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用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看中国经济升级版
上传于||文档简介
&&国​家​统​计​局​近​日​宣​布​已​制​定​了​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初​步​计​划​和​框​架​,​并​将​研​发​、​土​地​流​转​收​入​等​计​入​其​中​,​加​快​与​国​际​新​标​准​体​系​的​接​轨​。​这​意​味​着​中​国​正​在​摆​脱​以​G​D​P​为​导​向​的​传​统​思​维​,​以​创​新​经​济​发​展​观​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0次下载&&|&&总6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5积分
1人评价66页
0人评价89页
0人评价3页
1人评价236页
0人评价51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5积分国民经济核算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民经济核算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内容/经济核算
经济核算企业经济核算包括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核算,主要是:
①的核算,又称生产成本的核算,包括物质消耗与劳动消耗两方面。
②的核算,包括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
③资金的核算,包括和两方面。
④财务成果的核算,又称的核算。
各项核算内容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指标来体现。
经济核算的指标体系一般包括产量指标(实物产量、工时产量)、产值指标(总产值、商品产值、净产值)、品种指标(产品品种数量、新产品数量等)、质量指标(产品或零部件合格率、优质品率、成品或部件一次装配合格率等)、劳动指标(全员或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等)、物资消耗指标(单位产品消耗量、万元产值物资消耗量等)、设备利用指标(设备利用率等)、成本指标(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可比等)、资金占用指标(固定资金利润率、流动资金利润率、等)、利润指标(资金利润率、)等。   
为保证经济核算工作正常进行,必须做好企业内部的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计量工作、清产核资和厂内计划价格等基础工作。通过经济核算,职工个人的经济利益要同工厂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做好考核、分析、评比工作,提高核算的效果。的经济核算普遍采取统一领导,分级归口管理,专业核算与相结合的方法。大型企业一般实行厂级、车间、班组三级核算,中、小型企业一般实行厂级、车间二级核算或厂级一级核算。科室的核算属于专业核算。企业经济核算的日常工作,通常由计划、财务部门组织有关科室、车间的职能人员进行。实行经济核算,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改善生产经营。
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经济核算
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现核算。它源于统计、会计、业务核算,是对三大核算的综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现经济信息系统。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走过了漫长而艰难曲折的道路。回顾其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建立初期的1952年至1984年。这一阶段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它是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历史产物。第二阶段为1985年至1992年。这一阶段是MPS和SNA两种核算体系共存阶段。当时采用两种体系相互并存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实行的是有的。
加之,国际上东欧等国家仍继续采用MPS体系。应当说,这两种体系共存的现象,深深打上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理论发展制约的烙印,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1992年,中国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把两种核算体系相互转换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1992)》并付诸实施,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时期的核算问题。在这一阶段,国家统计局不仅发布以MPS的“国民收入”为核心指标的系列核算数据,同时还发布以SNA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指标的系列核算数据,并且成功地解决了历史国民核算资料的相互衔接问题。第三阶段为1993年至今。
这一阶段是取消MPS、采用SNA基本核算框架、核算原则和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建立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时期,也可称之为与国际接轨时期。在此阶段,为了适应中国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及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联合国1993年SNA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设计和编制了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使用表、投入产出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和一套国民经济循环帐户,同时取消了MPS的国民收入等有关指标。从上述进程中不难看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是伴随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循序渐进的。
作用/经济核算
企业本票(1)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和方法把描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的基本指标有机地组织起来,为复杂的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勾画出一幅简明的图象,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  (2)国民经济核算能够提供的关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系统而详细的数据,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  (3)国民经济核算能系统地反映宏观经济指标间的内在经济技术联系,是制定和检验国民经济计划的科学方法。  (4)国民经济核算能够为企业和住户进行生产、消费和投资决策提供准确和丰富的国民经济核算信息,是微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5)国民经济核算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的优惠待遇,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6)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的关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数据既是制定新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过去的宏观经济政策科学的手段,国民经济核算准确与否,影响到政府的声誉。
(7)国民经济核算是经济统计的基本框架,协调经济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国民经济核算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经济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和指标设置提出统一要求,使它们在满足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同时,实现彼此间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方法/经济核算
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EA)
是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核算,也就是以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从数量上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个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测量系统,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与利用,又有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以及经济运行的总量、速度、比例和效益。
国民经济体系核算体系有两层涵义:
(一)指国家或国际组织为统一国民经济核算而制订的核算标准和规范。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明确规定一系列核算概念、定义和核算原则,制定一套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指标体系、分类标准和核算方法以及相应的表现形式(、、等),形成一套逻辑一致和机构完整的核算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是保证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可比性所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正确理解和使用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并进行国际比较所必需的。
(二)指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数据体系。它是遵循一定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和规范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的结果,就是一整套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它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总体数据和分部门数据,系统地反映从生产、分配到交换、使用的经济循环全过程,以及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联系,因而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调控的重要依据。
世界上两大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国际标准是本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由于各国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曾在相当长时期里并存发展。
当今世界上有两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并存,即“国民帐户体系”(简称SNA)和“物质平衡体系”(简称MPS),前者将(GNP)和(GDP)作为主要指标。
(一)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ofMateralProductBalance,MPS)。它是为适应对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的需要,由原苏联首先建立起来的,以后逐渐为东欧各国、、等国所采用。它以物质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使用为主线来核算物质产品再生产过程,核算范围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核算方法主要采用平衡法,由一系列平衡表所组成。近年来独联体和东欧各国为适应向市场经济过渡,已放弃继续使用这一体系。
(二)国民帐户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s,SNA)。它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核算,首创于英国,继而在经济发达国家推行,现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它以全面生产的概念为基础,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纳入核算范围,将社会产品分为货物和服务两种形态,完整地反映全社会生产活动成果及其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并注重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的核算。它运用复式记帐法的原理,建立一系列宏观经济循环帐户和核算表式,组成结构严谨、逻辑严密的体系。
(三)两大核算体系的比较。MPS和SNA都是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它们是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下的产物,因而在核算的范围、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异:(1)在核算范围上,MPS限于物质产品的核算,把非物质生产性的服务活动排除在生产领域之外;SNA的核算范围覆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受物质生产领域的局限,因而能完整地反映全社会的经济活动。
(2)在核算内容上,MPS主要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SNA除核算货物和服务的实物流量外,还注重收入支出和金融交易等资金流量和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能更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3)在核算方法上,MPS主要采用,侧重每个平衡表内部门的平衡,但平衡之间的联系不够严谨;SNA主要采用复式记帐法,通过帐户体系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衔接起来,能更好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水平。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上加快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体化的进程,1993年统计委员会通过了新修订的SNA,它将成为适用于世界各国的统一的国际标准。
农业经济核算/经济核算
经济核算对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占用、劳动耗费与生产成果进行的记录、计算、分析和比较。其目的是为农业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资金积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以及为国家制定税收、价格和信贷政策等提供依据。
核算内容一般包括、、以及农业投资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等方面。
资金核算目的在于使一定量的资金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由于受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生产周期较长,投入的资金处于在产品阶段的时间一般长于工业,一年中周转的次数少于工业。因而通过资金核算,包括对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核算,采取相应措施,以加速资金周转和提高资金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的表现。指用于购置农用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等生产资料以及用于进行农田基本建设等的资金。其特点是使用年限较长,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逐年转移到新产品中,实物形态要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会消失。和长效性肥料等劳动资料因同样具备上述特点,原则上也可列为固定资金,实际工作中则常为简化手续而被列入流动资金。核算一般采用每年每百元产值(或销售收入)占用的固定资产价值、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例,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占全部固定资产的比例等指标。通过核算,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合理安排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例,以及适当确定折旧年限等。
。劳动对象或流动资产性质的生产资料的货币表现。指用于购置以及其他原材料等的资金。其特点是原有的实物形态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即告消失,全部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此外,流动资金还包括尚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正在流通过程的各种流通资金以及用于支付劳动报酬的消费资金。周转次数用全年商品销售收入(或产值)除以年度流动资金年均余额(占用额)求得。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的措施包括采用生育期短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合理储备和节约使用、、等原材料,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加强市场信息、缩短流通时间等。
成本核算对生产某种农产品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和劳动报酬的费用支出所进行的会计核算,谋求合理组织生产,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优质产品。
利润核算是农业企业一年中创造的纯收入扣除税金以后的余额,企业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保证。为了比较不同量的资金投入所取得的,核算时使用各种利润率指标。成本利润率是一年中的利润总额同成本总额的比率,反映每花费一元成本所创造的利润量。由于它不能反映全部生产资金的利用成果,又常使用资金利润率指标,即核算企业年利润总额与年资金占用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占用每一元资金所创造的利润量。此外还有产值利润率、每亩土地或每个劳动力利润率的核算等。
核算方法经济核算通过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等方法进行。会计核算是用货币形式,通过和来反映、监督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方法。统计核算是应用各种量度指标、对大量的或个别典型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业务核算是对企业的个别作业环节进行的观察和计量,用以反映和研究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此外,农业企业还常以核算资料为依据,进行各种经济分析等。
经济核算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部门对国营农业企业的一种管理制度,它规定农业企业的经济责任、经济权限和经济利益。由于国营农业企业属全民所有,生产成果原则上由国家支配,而企业又是独立的商品生产单位,因此需要按统一领导、独立经营的原则,实行经济核算制,在筹供资金、安排收支、分配收益等方面合理处理国家同企业以及职工之间的经济关系。农业经济核算制的原则和内容主要包括:
①对国家规定的生产任务的完成、各种资金的使用和经营成果的取得承担经济责任;
②国营农业企业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有独立经营权,包括计划制订权、物资购销权、财务收支权和劳动调配权;企业需以自己的销售收入补偿生产消耗,取得赢利,并贯彻物质利益原则,使企业和职工从经济利益上关心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1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06:30:44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收入核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