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哪里有卖消防笼带的接口铁丝灯笼制作方法图解

1.江苏省行政区域  【区位地理】  吴江市位于之滨和江苏省最南端,地处北纬30°46′~31°14′、东经120°21′~120°54′。南连浙江省市和市,北接苏州吴中区和市,东临市,正当、浙江和上海三省、市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境内水道纵横、湖荡密布。本市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素有古运河畔“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全市面积1176平方公里(不含太湖水面),其中水域面积267.1平方千米。200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88438人,外来登记人口60万。现下辖省级吴江经济开发区、汾湖经济开发区和8个镇。境内苏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318国道、太浦河、2007年底有望建成通车的沪苏浙高速公路(吴江段)横穿东西。2006年完成市级以上公路建设投资22.1亿元,新建改建市镇以上公路53公里,230省道和苏同黎公路吴江段建成通车,市镇以上公路密度已达每百平方公里180公里。基本建成所有镇2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30分钟内到达市区、过境车辆40分钟内离境的道路交通格局。境内公路收费站点全部迁移至省际边界。吴江离上海虹桥机场80公里,距京沪铁路苏州站22公里,与上海洋山港和苏州太仓港的距离分别为190公里和105公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把吴江与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联成一体,人员和货物运输十分方便。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1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4%、37.5%、33.9 %和 1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和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3元,年均分别增长13.2%和13.8。目前,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九的吴江市,已拥有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政区沿革】  吴江历史悠久。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县治设松陵,属苏州。元元贞二年(1296年)吴江县升为州,明洪武元年(1369年)复为县。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吴江县偏西地设震泽县,偏东地为吴江县。1912年吴江、震泽两县复合为吴江县,隶属江苏都督府。日吴江解放,建立人民政权。全县先后分设8个区、10个区、9个区、5个区。1957年全县撤区并乡,共设23个乡,7个县属镇。1958年全县农村成立20个人民公社,1962年又增设3个人民公社。1983年恢复乡村建制,黎里镇与黎里乡合并,实行镇管村,全县共设7个镇,22个乡,1985年又有5个乡镇合并。自1987年起全县各乡陆续撤乡建镇。1992年撤县建市,设有18个镇,5个乡。
  至2007年全市全面完成撤乡建镇,共设、、、、平望、、、、七都9个镇。【对外经济】  吴江市2006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2.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出口71.73亿美元,进口70.9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4.3%。在全市进出口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仍是绝对主力,年进出口总额为130.88亿美元,其中出口63.6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0%和12.7%。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的91.72%和88.8%。进出口首次扭转了多年来出口贸易逆差的局面,实行了出口贸易顺差。在商务部评定的全国进出口500强企业和出口200强企业中,有10家企业进入进出口500强,4家同时进入出口200强。
  2006年累计新批外资项目268项,注册外资10.74亿美元,增资项目107项,注册外资2.92亿美元,合计新增注册外资13.66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3.3%;实际到帐外资6.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0%。全市新批项目中注册外资超千万美元的43项。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了新起色。全年新签外经合同额3214.7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319.1万美元,新批外派劳务人员138人。新批准投资境外企业3家。【社会保障】  吴江市2006年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年末人数为38.3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年末人数为2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年末职工人数为35.94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年末职工人数分别为21.98万人和21.78万人。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8.5%。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土地换保障总人数12.91万人。调整和完善了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农保土保政策,两次上调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人均增资232元。新型合作医疗镇、村覆盖率达100%,参保率 96 %,人均筹资为130元。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年末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328人,比上年增加991人,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1912人和9416人,全年累计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267万元。年末,全市拥有各级民间职业介绍机构73个,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13个。全年新增劳动就业岗位9.24万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67万人,安置城镇职工再就业1.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全年社会福利彩票销售额4387万元,接收社会捐赠款678.58万元。【人文历史】  古往今来,吴江大地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自春秋起至明清的二千多年间,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据资料反映,属吴江籍或长期生活在吴江的历史人物有140多名,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西汉词赋家、父子,西晋文学家,南朝梁陈间文学训诂学家、画家,唐代文学家,宋代进士、,明代诗文家史鉴、、园林建筑师,清代天文学家、文学家、词曲家、医学家等。到了近代,又诞育了辛亥革命风云人物,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诗人,革命烈士,国学大师,文学家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吴江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鲜明的吴文化特色。吴江民间文学源远流长,蕴藏丰厚,尤以芦墟山歌的高亢嘹亮、感情真挚朴实、曲调优美清新、乡土气息浓厚,在吴中独树一帜。流传的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工艺流派纷繁,各呈千秋。吴江人主食以大米为主,杂粮仅用作调节口味,其中盘龙糕、闵饼、麦芽塌饼、熏豆、震泽黑豆腐干等都是吴江颇具特色的名吃名点。【游在吴江】  同里景区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距苏州城18公里,全镇总面积62.54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同里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古镇镶嵌于同里、九里、叶泽、、庞山五湖之中。镇区被川字形的15条小河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小岛串为一个整体。建筑依水而立,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为完整的水乡古镇,也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为太湖十三大景区之一。
  古镇于1986年对外开放,1995年被省政府列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水田肥沃,物丰富庶,人杰地灵,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古镇距苏州18公里,离上海80公里,去周庄10公里,到吴江仅6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同里人世代勤奋苦读,知书达理,教育发达,人文荟萃。自南宋淳v四年(公元1247年)至清末,同里先后出状元一人,进士四十二人,文武举人九十三人。古代著名里人有叶茵、徐纯夫、莫旦、邹益、梁时、何源、计成、王宠、朱鹤龄、沈桂芬、陆廉夫、袁龙、陈沂震、顾我W、黄增康、黄增禄、任预等。近世以来,著名里人有陈去病、金松岑、严宝礼、费巩、王绍鏊、蓝公武、冯新德、杨天骥、费以复、刘汝醴、范烟桥、金国宝、沈善炯、冯英子等。倪瓒、顾瑛、韩奕、姚光孝、董其昌、殳丹生、沈德潜等也曾流寓同里。正有如此之人,才会创造出如此厚重的文化。
  其他景点:
  :静思园位于苏州市吴江近郊,同里古镇往西3公里处,占地100余亩。陈列着大量灵璧奇石,著名的“”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肖甸湖森林公园面积近4000亩(水面2000多亩),面积之大,绿化之好,生态之佳,江南少有。
  平波台
  明清建筑群
珍珠塔景点
  (AA)
  (AA)【民俗风情】  过三桥
  太平、吉利、长庆,俗称“三桥”,是同里的桥中之宝,既小巧玲珑又古朴典雅,旧时每逢婚娶时要在鼓乐声中抬着花轿过三桥,此风俗被历代继承了下来。随着旅游业的开发,走三桥也作为一种游玩活动而向广大游客开放。而坐着游船饱览古镇的水乡景观,更别有一番情趣。
  三月廿八朱天会
  这是民间自发组织纪念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的活动,也是明朝灭亡后一些遗老遗少发起的一种具有宗教形式的反清组织。在同里大部分以老婆婆为主,民间称“三月廿八轧老太婆”,活动内容主要是“坐蒲凳,吃素斋”,据说吃了大素菜可以身体健康,百无禁忌。
  正月十五闹元宵
  同里家家户户都要氽汕墩,吃元宵,到了晚上闹市区内张灯结彩,鼓乐齐鸣,许多商店门口都挂满了各种彩灯,真是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同时市中心地点还有清音班演奏江南丝竹和“十番锣鼓”,夜深了,优美的音乐还在古镇的上空久久飘荡。
  从元宵节开始到农历三月初,同里地区春台戏接二连三,应接不暇,东西南北中,遍地开花。春台戏又称大戏,即今之京剧。家发们为了白天看戏,常常夜半时分披星戴月去罱河泥,亮后,男女老少摇着快船,一路欢笑赶往戏场。
  年初一到初五
  新年伊始,初一到初五,同里四乡八邻的善男信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到古镇西南的“南观”支点罗汉,以祈求四季平安。到了晚上近郊几个自然村便联合起来出夜会,龙灯随着锣鼓翩翩起舞,其景色很是壮美别致。另有一些村子则串马灯、串花篮、舞狮子,同样热闹非凡,其中以蒋家浜的独狮子最为有名。
  七月三十烧地香,放水灯
  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的生日,是日黄昏时分,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的门口或庭院内点烛烧香,香及棒香,可以一支一支地分插在地上,俗称“狗道场”。结束后开始放水灯,放水灯在吴江地区仅同里一地所有。水灯者,系用牛皮纸制成圆形有底的灯盏,中间放一只用泥制成后晒干的鸭脚,呈三角爪形,中有小孔,可安放灯草,然后往灯盏里加菜油。放灯的时候,前面一只船上由僧人演奏佛教音乐,后面一只船则专门把油纸灯内的灯草点着,然后慢慢放到水面上,就这样,一边奏乐一边放水灯,不消一个时辰,整修同里镇内的河面上都一闪闪亮起了水灯,犹如满天星斗落放河中,景色十分壮丽。
  六月廿三闸水龙
  这是古镇同里的一大特色。到了农历六月廿三这一天,四周乡村的人都要赶来看闸水龙,这实际上是一年一度的消防比赛。比赛地点从大庙开始,向西一直排到渡船桥堍,越向西河面越开阔,帮最西的一条消防龙是米业工会的一部用汽车引擎发动的消防车,功力大,射程远,其中则都是人力的,射程一般都不远,但拿龙头的人有时故意将龙头朝天发射,把飘飘洒洒的水珠泼向没带雨伞的人群,弄得看客浑身湿漉漉的,但大家仍嘻嘻哈哈的很是开心。
  五月端五竞龙舟
  同里水面辽阔,此项活动最为热闹,而所谓的龙舟只是在农家木船的两舷用彩绸扎一些简单的彩,同时插上一些各色小旗和彩纸做的花朵,船头左右条挂一个大彩球。出船时摇两支橹,国外再加外出跳,即在橹中部下方,加一块长跳板,跳板要求长出左右船舷各一米,并加以固定,然后人就站在伸出的跳板上,同心协力摇橹。据说这时的船速是很快的,因此同里人又称它为&快船&。比赛时除 鼓队在船的头舱里助威外,老人孩子妇女都得上岸观看,留在船上的全是青壮年,经过这样的轻装筒从,无意中又加快了船速。
  四月十四神仙会
  这是一种地域较广的活动。但同里有同里的特色。神仙会里有踩高跷、荡河船、蚌壳精等,队伍很少,最后还有一批善男信女穿 着罪裙以示赎罪。
  八月初七初八铜铜鼓
  这实际上女儿节,农村里当年新结婚的妇女,在这两天里可以回娘家和父母弟妹团聚,因为过了这两天农村就要开始秋收大忙了,也就不能再走亲访友了。在这两天同里镇上也会热闹一番,附近集镇的小商贩都 会集结到&北观&和新真街,搞上些拉洋片、卖拳头、套泥人、浪马戏什么的,人山人海,址分闹猛。
  九月初九吃重阳糕
  从九月初九家家户户吃过重阳糕后,同时一般就没有什么大活动了。乡村里还是三秋大忙,集镇商业也转入淡季,要待新米上市的时候,镇上才会再度热闹起来,但时间不长,接着就要准备过年了。
  十二月廿上小年夜
  这个节日同里人也比较重视,要先掸檐尘,后做团子,掸檐尘也是一年一度的大扫除,一般都用稻草扎一个扫把,先用它掸云梁上,望砖上,椽子上,柱子上的灰尘,然后集资揩台子,抹桌子,最后清扫地面。屋里屋外打扫干净了,就开始做团子。团子馅有鲜肉,猪油豆沙,萝卜丝等多种,在农村还有一种团子俗称“稻稞团”,个头特别大,并用它上供灶君皇帝,祈求明年水稻丰收。传说稻稞团有多大,明年水稻发棵也就有多大,因此这种团子后来越做越大,大到一个团子可供几个人当早餐吃。
  十二月廿八做年糕
  年糕品种较多,有白糖桂花年糕。玫瑰猪油年糕,赤糖年糕等。一般都要吃到来年正月十五,同时还要几块等到二月初二吃撑腰糕。
  十二月三十年夜饭
  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了,辛苦了一年的古镇人。此时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准备年底饭,红烧猪蹄猪腿,红烧大鱼大肉,还有八宝鸭,白斩鸡,满满一桌的饭菜是必不可少的。然后是准备压岁钱,然后是喝酒守岁等待午夜的钟声响起。当钟声响过新的一年又开始时,大家争先恐后贴春联,放炮,鞭炮的声浪把古镇笼罩在一片祥和温馨的气氛中。
  于是,一个轮回结束了。一个新的轮回又开始了。【吴江美食】  吴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乡泽国,有6000多年的建县历史,自古就是繁华地。吃在吴江犹如住在吴江,既能感受吴侬软语般的温馨,还能体验润物细无声的随意,热情好客的吴江人民会 用他们最诚挚的心、最好吃的东西来招待您。
  土生土长的鱼米果蔬,土法土做的名吃名点。同里状元蹄、同里闵饼、黎里油墩、盛泽松糕、冬节团子、震泽黑豆腐干、麦芽塌饼、油氽 臭豆腐干、平望蜜汁黄瓜、盛泽盘笼糕、熏豆等都是吴江有名的糕点。吴江名产包括银鱼、太湖蟹、太湖鳗鱼、鳜鱼、鲈鱼、鱼、黄鳝、甲鱼、青虾、舜洁雪菜等。吴江的阿婆茶、熏豆茶等等也是吴江有名的习俗。
  1. 太湖大闸蟹
  2. 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
  3. 吴江“三道茶”
  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很有名气,江苏吴江也有三道茶,主要流行于吴江市西南部的农村,饮来别有风味。吴江三道茶喝法的特点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先甜后咸再淡&。头道茶叫饭糍干茶。一般是用来招待贵客,或是招待第一次上门的新客及来访的亲戚的。但这却是一道不用茶叶的茶,只是饭糍干加糖冲上开水即成。饮用倒是十分方便,但饭糍干的制作却挺费劲,所以也就显出此茶的礼重。饭糍干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先用饭铲铲些煮好的新糯米饭于锅底,使劲研磨米饭直到成一层薄薄的米粉皮子,均匀地贴在锅底四周。待皮子边缘翘开,把它铲出,这便是饭糍干。&这活干起来很累人的,即使是在冬天,也会搞得满头大汗。并且还需另有一个专人灶下烧火,要严按执行掌铲人的命令要求,控制好火候。开水冲泡好的饭糍干茶,实际上是一种泡饭而已,但却如白云片片,梨花朵朵,满屋生香,软而不烂,香甜适口。第二道是熏豆茶。主要用料是熏豆和茶叶,再辅以炒熟的芝麻、晒干的胡萝卜条和橘子皮,还有新鲜的震泽黑豆腐干之类,味略咸。此茶的特点是多色多味,乡土气息浓郁。最后一道是清茶。当地人又谦称为淡水茶。清茶者,茶叶与白开水也,这才是真正的茶。有人这么说吴江三道茶:先吃泡饭,再喝汤,最后饮茶,与我们一般的饮食程序无异
  吴江鲈鱼和太湖莼菜
  吴江鲈鱼: 西晋有位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字季鹰)吴江人,在离家三千里的异地做官,每当秋风起,他就想到家乡的 鲈鱼,为了品尝家乡的鲈鱼,他竟弃官返回故里吴江。此事有其所作诗句为证:“秋分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此事后人传为佳话。
  鲈鱼以鱼、虾等为食,个体大,身长达0.6米,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栖息于近海,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河口产卵,生长快,秋天游入淡水河中。鲈鱼天生脍材,宜切脍而食,其味美而肉紧,盛传天下。吴江市松陵镇有一条引太湖水通过大运河至长江转入东海长约二十里的大河,名为吴淞江(简称松江),因盛产鲈鱼而闻名于世。“吴淞江”上有座垂虹桥桥面建有垂虹亭,宋及其后几代的文人雅士,慕鲈脍而来吴江,常常登上垂虹桥品鲈脍,饮美酒,赏秋色,陶醉于垂虹亭,诗兴大发时,留下了众多品鲈佳句。如大文学家苏东坡吟道:“季鹰真得水中仙,直为鲈鱼也自贤。”大书法家米南宫(米芾)诗云:“玉破鲈鱼霜破柑,垂虹秋色满东南。”由于他们的赞颂,吴江鲈鱼名声大噪。北宋龙图阁直学士丞相陈尧佐,在他的诗句“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风斜日鲈鱼乡”中把吴江誉为鲈乡,宋熙宁年间,吴江知县林肇筑“鲈乡亭”以志鲈乡其地。
  太湖莼菜: 太湖莼菜,是苏州著名特产之一。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据记载: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苏州有个张志宏献上了四缸莼菜和“莼菜诗”,博得龙颜大喜,敕封张志宏为官,时人讥之为“莼官”,可见莼菜之魅力。“叶青如碧莲,梗紫如紫绶,味滑若奶酥,气清胜兰芳”。这首古诗对莼菜的色、香、味、形以及柔滑的口感作了极妥切的介绍和评价。
  莼菜的幼叶与嫩茎中含有一种胶状粘液,食用时有一种细柔滑润清凉可口的感觉,并有一种沁人心肺的清香,口感极好、美味可口、风味独特。
  太湖莼菜的收获期主要在5~10月间,新鲜的莼菜采收花圃只能存活一天左右,因此莼菜采收后须立即杀青或速冻保鲜处理,加工后的莼菜可常年销售。太湖莼菜食用方便,可配荤炒,可素食、可氽汤,也可做馅,是做美味佳肴的上乘之品。
  熏豆茶
  在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太湖之滨,河流交叉,盛产鱼米,更多瓜果豆荚,农家熏制烘豆,制成熏豆茶。
  熏豆茶的配制,以烘豆为主,绿茶为辅,有的还佐以其他配料。先将细茶放入茶盅,用95℃开水冲泡,再加放三、四十粒熏豆;也有的把茶叶和熏豆同时放进茶盅,再冲泡开水,这时候茶叶和熏豆就在盅内随着茶汤翻浮飘荡,渐渐沉于盅底,便可品饮。
  熏豆的烘制是在每年农历“秋分”过后,“寒露”前后,毛豆饱满而未老之际,选青毛豆肉放在锅里用开水煮熟,捞掉豆衣,凉干后,摊在铁丝网的筛子上,用炭火焙烘,火热忌猛,以文火为宜,并须不断翻拌筛内烘豆,一般经五个小时左右熏烘,青豆水份蒸发微硬,即成“熏豆”。此时,色泽碧绿如翡翠,藏于罐内,隔年不坏。
  “熏豆茶”,使茶汤绿中呈黄,嫩茶的清香和熏豆的鲜味混为一体,饮了提神,开胃。
  震泽黑豆腐干
  黑豆腐干,是震泽著名的特产,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早在清乾隆年间已颇闻名。相传乾隆皇帝出京南巡时,吴东知县献奉的土特产品中就有黑豆腐干。乾隆皇帝品尝后称先赞不己,从此成为贡品,特立黑漆金字“进呈茶干”的招牌,竖立店堂。因为黑豆腐干也可作茶点,所以又叫茶干。其味鲜美,甜咸适中;其质细韧,折而不裂,被人誉为“素火腿”【农林牧渔业】  吴江市200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74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13.06亿元。夏粮亩产263.1公斤,油菜亩产160.4公斤,水稻亩产587.1公斤。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较快发展。年末累计无公害农产品71只、绿色农产品86只、有机农产品3只。建成了全国首家受农业部委托的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吴江苗圃荣登2006年全国十佳苗圃榜首。震泽新申农庄被评为“江苏省观光农业园”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农村机械化综合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6.09 万千瓦,拥有各类大中型农用拖拉机380台,农林牧渔业用电量 8553万千瓦时。全年完成水利工程总投资8500 万元,防汛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保险业】  吴江市2006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8.5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471.06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88.2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1.59亿元,人均储蓄额达34564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达433.9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款132.89亿元。年末签发承兑汇票余额104.93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1556.65亿元、现金支出1675.18亿元,累计净投放118.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34亿元。
  2006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7亿元,寿险保费收入5.04亿元。各类赔付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5.1%。证券市场加快发展。年末登记开户数2.8万户,全年实现证券交易额14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5.6%。全市拥有上市公司3家。【科技和教育】  吴江市2006年有19个项目、产品列入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火炬计划9项,星火计划5项,国家高新技术产品5项。省级项目、产品101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科技企业54家,其中有8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76.3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3%,共有62项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夯实基础,科技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整合提升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创新平台,已有17家企业建有工程技术中心,汾湖经济开发区和松陵开发区相继建立民营企业科技创业园。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实施工程。专利申请数1891件。
  2006年全市共有小学52所、初级中学26所、高级中学8所、完全中学2所、中等职业教育3所;全市在校中小学学生总数91724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为44148人,初中在校学生为31645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为15931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为6897人,年末全市共有专任教师6695人。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工业和建筑业】  吴江市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837.54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9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实现利税总额69.80亿元,比上年增长41.8%;销售产值146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5%,产销率为98.04%。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6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民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0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7.80%,比上年提高了19.1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95.1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5%。
  吴江市集群产业取得强势发展。3大支柱产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丝绸纺织、电缆光缆企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785.7亿元、384.06亿元和122.4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6%,分别增长20%、18%和54%。三大区域经济地位日益凸现。、和盛泽镇分别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70.73亿元、134.57亿元和291.7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0.2%。全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97家,超 10亿元企业25家。震泽镇被命名为中国麻纺集群产业基地。光电牌、永鼎牌、通鼎牌通信光缆、牌袋除尘器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新增省名牌产品8件,新增省著名商标8件。
  吴江市建筑行业发展平稳。2006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企业75家,比上年增加9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62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全年施工房屋建筑面积571.5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57.4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7.53万平方米。【吴江当代名人】  汪集杨 刘建康 沈善炯 钱国梁 程开甲 丁源 丁浩 丁洵伟 卫兴国 马云翔 马伯乐 王溥 王元兴 王文荣 王长根
  王宏基 王绍华 王家斌 计镇华 毛礼垣 王鼎兴 王雪蕉 史天勤 史瀛仙 叶祥苓 石福熙 刘韵若 庄自立 庄春荣 庄祥鸣
  孙应铨 孙云蔚 吕荣春 孙麦龄 孙陶亨 孙棉龄 任家烈 任家瑛 任家潍 任晓善 朱圣庚 朱明权 朱振华 朱通华 沈立人
  陆明德 陆仲文 沈培德 沈丕安 沈石安 陈永明 陈如钧 陈祥奎 肖佩玲 邱秉权 吴慧 吴澄宇 吴梦海 吴莲珠 吴建春
  杜金观 严复 严子纲 严学高 李为缪 李平 严淑琴 李志英 李林根 李荣琪 邵纪淼 邵牧非 邵桐荪 杨文达 杨再
  宋玉荪 宋立人 张幼文 杨景义 杨海荣 杨林常 张仲寅 张德昭 张崇高 张祖训 金维埏 金国雄 金永熙 金永亮 周醒华
  周炳南 范滋德 范祖尧 郑兰荪 罗志野 庞金虎 孟兴发 於益民 钮祖辉 钮德明 俞焕然 项小英 项怀诚 柳重堪 柳德康
  赵学搏 赵学源 赵振威 施行觉 施曼珠 闻荻江 费奇 费云鹏 袁刚 胡新如 胡家麟 胡家骏 胡式仪 胡文炯 袁圣一
  凌天翼 莫玉龙 袁保宗 袁昌国 顾行方 顾良 凌树洪 凌秋明 顾志澄 顾泠沅 顾钧基 陶静华 陶德华 唐可 唐觉
  徐瑞 徐安达 徐次达 徐昌裕 徐松德 徐秋元 徐润达 徐梅江 徐鸿钧 徐景藩 徐静松 殷元骐 殷志强 殷恭宽 殷恭毅
  钱任 钱今昔 钱初熹 钱宗珏 钱国帧 钱国梁 钱星良 钱颂文 钱家俊 钱淦荣 黄斐 黄钟 郭尧君 钱景仁 黄振翘
  黄嘉麟 龚积球 程元龙 程人乾 盛敬超 盛家廉 蒋尚城 谢复新 鲍璇 蔡佳辰 蔡正仁 褚菊仁 蒯元璋 潘庆龄 薛志明
  汝信 李怀志 唐仲英【人口和人民生活】  吴江市2006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788438人,比上年增加5344人, 其中,男性人口391259人,女性人口397179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6%和50.4%。全市非农业人口256095人,全年出生5486人,出生率为6.96‰;死亡5542人,死亡率为7.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年末,全市登记外来暂住人口55.92万人。
  吴江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5911元,比上年增长16.5%。据城乡住户抽样调查统计,2006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028元,比上年增长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14元, 比上年增长14.7%。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4659元和601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7%和18.9%。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1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平方米。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2%和37.3%。城乡居民百户家庭拥有电脑分别88台和43台。【文化、卫生和体育】  吴江市各种群众性文艺演出层出不穷,2006年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30场次,观众达35万人次。“十镇联动大型文艺巡回演出”共演出20场次,上演节目300余个,观众达30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新图书馆成为全省县级市中第一个免费借阅的图书馆,全年共接待读者41万人次。启动了公益性的“农家书香”建设工程,首批20个村的“农家书屋”达标并已挂牌。以保护和传承为落脚点,有效管理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柳亚子旧居、师俭堂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芦墟山歌、评弹、七都木偶昆曲分别作为、、木偶昆曲支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全年新批文化娱乐经营单位64家、印刷经营单位23家。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全覆盖“户户通”工程,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9865户。
  2006年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个;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492人,拥有床位数3915张,全年累计完成诊疗348万人次,比上年增加98万人次,收治病人5.85万人,全市参加无偿献血10056人次。积极实施医疗惠民工程,出台和实施了《吴江市困难人群医疗救助办法》和《吴江市惠民医院实施方案》,全年共发放《特困医疗救助证》12117 张。
  吴江市成功承办了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围棋赛、美国篮球明星赛、全国男排大奖赛、“鲁能杯”全国乒乓俱乐部超级联赛和全国拳击争霸赛等大型赛事。群众体育活动取得新突破,全民健身月活动的开展,“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全面推进,顺应了群众强身健体的需求。竞技体育又有所收获,在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中,我市赢得了27.75枚金牌,在全省52个县(市)中名列第二。体育产业不断发展。【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吴江市2006年在全市62项重点项目中,交通建设项目11项,完成投资额20.07亿元,使城乡路网更趋完备。新建改建市镇以上公路53公里,203省道和苏同黎公路吴江段建成通车,沪苏浙高速公路完成全线桥梁工程。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机动车21.53万辆,比上年净增16642辆,增长8.4%,其中:私人汽车37975 辆,比上年净增9508辆,增长33.4%。交通部门全年完成客运量1769万人,客运周转量87047万人公里。新增城区停车泊位300个。市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已达30.74平方米。
  2006年完成邮政电讯业务总收入1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全年发送函件347.55万件,特快专递44.42万件,报刊2028.76万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2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年末市话和农话用户63.41万户,比上年增加4.63万户,其中小灵通用户28.69万户, 比上年增长12.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90万户,比上年增长30.4%。
  200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10亿元,比上年增长28.5%,接待中外游客601.39万人,其中:海外游客39.4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5.3%和52.2%;景区门票收入6526.97万元,比上年增长84.3%;旅行社营业收入6835.42万元,比上年增长34.9%。全市共有星级宾馆19家、旅行社15家。同里镇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吴江市2007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9.55亿元,增长22.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9.90亿元,增长1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9.69亿元,增长19.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55亿元,增长11.2%。全年个体行业零售额4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171.93亿元,其中批发业136.70亿元,零售业35.23亿元。市场成交活跃,全市有各类市场64个,商品成交额563亿元。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列入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交易额首次突破500亿元,达537.38亿元。【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吴江市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额43.45亿元,其中城市建设投入6.20亿元;基础设施投入8.15亿元;电力建设投入2.31亿元。市公共卫生中心、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永鼎医院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5项输变电工程基本竣工。震泽中学及体育场建设、天然气工程等社会事业项目进展顺利。新增天然气用户4000户。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3.8%。按户籍人口计算,城市化率64.2%。
  吴江市以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为抓手,认真落实环保责任制,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污染减排工作。依法关闭了15家小化工企业、车间,取缔42家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点,整治86家喷水织机企业。全市各镇全部进入环境优美乡镇行列,创建成省级生态村70个。全市以镇为单位建设了较为完善的污水管网系统,实行污水集中处理、统一排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污水处理率达83.4%。【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吴江市2006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11亿元,比上年下降3.6%;第二产业投资150.7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投资85.21亿元,增长19.2%。完成工业投资额150.7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在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投资额186.44亿元,增长23.5%,占比79.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达819个(不含房地产和私人建房),计划总投资335.29亿元,其中个体私营投资项目665个,占总量的81.2%。本年新开工项目610个,上年结转项目209个,年末已竣工投产项目512个。实现新增固定资产167.5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1.0%。
  吴江市房地产开发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5.9%;累计施工面积497.56万平方米, 比上年增长16.82%,竣工面积109.2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5.4%;商品房销售面积132.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0%,销售金额49.37亿元,比上年增长70.2 %。2.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   现任: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
  研究领域:
  人事政策、领导科学、政府绩效评估、电子政务、公共危机管理等。
  主持课题:
  多年来,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资助项目、中国-欧盟合作项目等20多项科研课题。
  学术著作:
  《领导科学概论》、《公共危机管理》、《比较公务员制度》、《国际公务员管理制度与职位分类标准》、《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读本》等。3.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  教授,理学博士。日本东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承任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副院长,曾获 1985 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一项国家基金,作为主研参加并完成一项国家重大科学基金子课题研究,主持并完成数项中科院院长基金、部、省、校级基金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合成。
  发表 SCI 收录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机合成、天然产物合成。
  在研科研项目
  1、手性双金属配合物作为人工核酸酶的研究 国家基金 25万元 05-07
  2、手性多肽核酸-大环多胺缀合物与核酸的相互作用研究 国家基金 28万元 06-08
  主要工作业绩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研究” ( 主研 ) ,获 1985 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代表性成果 (获奖成果、专著、论文、专利)
  1) Kenji Mori and Jiang Wu, Synthesis of (5S,9S)-Dimethylheptadecane and 5,9Dimethyloctadecane,Liebigs Ann Chen,
  2) Kenji Mori and Jiang Wu, Synthesis of Four Possible Stereoisomers of 3,7-Dimethylnonadecane, Liebigs Ann Chem,
  3) Kenji Mori and Jiang Wu, Synthesis of Four Possible Stereoisomers of 6,10,13-Trimethyl-1-tetradecanol, Liebigs Ann Chem,
  4) Jiang Wu and Kenji Mori, Synthesis of Enantiomers of 2,6-Dimethyl-6-hepten-1-ol, a Mandibulor Gland Secretion of the Male Ant Lasius niger, Agric Biol Chem, ), 2667
  5) Kenji Mori and Jiang Wu, Synthesis of Four Possible Stereoisomers of 13,17-Dimethylnonatriacontane, Liebigs Ann Chem,1992, 83
  6) Jiang Wu, the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es of some compounds with methyl branching, Proceedings of 34th IUPAC Congress,
  7) 吴江,匡晓帆.甘蓝夜蛾性信息素的合成,烟台大学学报,):33
  8) 吴江,匡晓帆.桃潜蛾性信息素的手性合成, 烟台大学学报,):208
  9) 匡晓帆,吴江.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可溶盐与水质矿化度,四川大学学报, ),937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女,副教授,经济学硕士。1987年7月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劳动经济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前身)。留校工作至今
  在教学方面,曾担任就业管理学、人事管理学、职业技能开发、员工培训方案设计以及劳动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社会保障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荣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优秀奖,两度被评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师。目前担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的教材编写、题库建设及教学培训工作。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参与完成了多项重要科研课题的研究。如中共中央组织部项目《人才安全问题研究》;中国社科基金资助重点项目《中国妇女就业问题研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发展状况调研;北京市社科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并参与了对一些大型企业(如北京联通、首都机场新航站、济南钢铁集团、TCL电器销售公司等)的工作分析、组织结构设计、职业经理素质测评、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等项目。
  主编《职业技能开发导论》、《职业技能开发理论与实务》、《面向21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教材。在《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中国人才》、《中国劳动报》等国家、省、市级核心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总计100万字。5.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1992年―1993年公派俄罗斯莫斯科电影学院进修电影学及制片管理。主要研究方向为苏联戏剧和俄罗斯电影及电视。近年着重于国内影视创作研究。发表《多功能的叙事语言:苏联电视剧的创新形式》、《 费里尼和他的小丑世界》等论文、评论、译文、译作200万余字,2004年出版专著《上个世纪的思考》。同时致力于中外影视文化的交流,参与策划并主持了三届《中俄电视论坛》及《 2007中国---东盟电视合作峰会》,受邀出任第四届乌克兰“共同胜利”国际影视节评委,出任第九、十、十一届“欧亚电影电视节”国际评委,2006年当选“俄罗斯欧亚广播电视科学院”执行院士,2008年5月被国际记者协会联合会、乌克兰大众传媒工作者协会及欧亚广播电视科学院授予“和谐”奖章。作为理论研究在实践方面的探索与思考,参与了一系列电影电视的创作活动,担任策划、制片、监制的影视作品有:电视电影《刑警张玉贵》、电影《秋雨》和《生命之约》、戏曲电视连续剧《毛泽东与杨开慧》、电视专题片《武侠电影人物》等。
                         
资料出处:
-- 合作媒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丝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