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情况可以不办商品条码怎么办理

条码支付新规4月1日起实施 限额管理你理解对吗?_新浪网
4月1日起,央行发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将正式实施。届时扫码支付分为四个风险等级,其中,对于风险防范能力等级最低的静态条码,央行规定同一客户银行或支付机构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分享专题至:
4月1日,《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实施首日,中国银联宣布与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展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网联也高调宣布,截至3月末,累计完成资金交易转接清算破百亿笔。在分析人士看来,在“断直连”的大限下,两大清算机构正迎来正面较量。
在条码支付直连模式的大限之日,微信支付宣布将其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由后者提供转接清算服务。
部分消费者对于其中一些规定产生了困惑,支付协会就一些问题对消费者做相应的解释,同时对市场机构开展条码支付进行自律提示,为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月26日,“银联小微商户服务”官方微信号宣布,为了配合条码支付规范落地,日 23:59:59起,针对商户静态码收款额度进行调整。调整之后,单卡单日同商户累计限额500元。
今天是3月30日,后天就是愚人节了,对于支付行业的从业者,这个日子恐怕没有多少心思去娱乐他人,风风火火的断直连,条码规范实施等监管要求到了这个日子,市场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所有人都在忐忑热切的期望着。
付款扫码、收款扫码……如今扫码支付已成为生活常态。根据央行通知,4月1日起,微信、支付宝等应用扫码付款将限额,静态扫码每天最高500元。
央行在发布条码支付新规的同时,发布了白话版图解。
央行在发布条码支付新规的同时,还发布了漫画版图解。
国内一则沃尔玛超市内的公告在近期引起了轩然大波。3月下旬,成都、重庆等部分西南地区沃尔玛门店消费者发现在结账时无法使用支付宝,如使用移动支付,仅支持微信支付。
近日,沃尔玛在华西区(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的门店暂时停止接受支付宝支付。而沃尔玛华西区和微信达成深度合作关系。“目前除了华西区,其他地区的沃尔玛都支持支付宝结算。”沃尔玛方面强调。
在新零售领域,腾讯利用其版图内的沃尔玛再次采用类排他协议,暂停了沃尔玛与支付宝的合作,背后实际造成损失的是客户的利益。
继沃尔玛之后,步步高于3月24日也宣布,旗下门店禁止使用支付宝。很多人认为,这是发生于去年底到今年初,腾讯火速入股多家零售企业之后,势必会带来类似的“二选一”。
昨日,沃尔玛方面回应记者称,门店支持包括提供现金、银行卡、购物卡、多用途预付费卡和手机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对方未正面回答停用支付宝问题。此前沃尔玛曾对媒体表示,部分地区停用支付宝是因为已与微信达成深度合作,会推出一些独家优惠。步步高超市也否认了近期拒用支付宝的说法。
有专家指出,从宏观来说,这种行为有损公平交易。假如类似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都基于自身利益来实施某种交易条件的限制,必然造成市场经济不能真正自由交易,最终损害消费者福利。
图解限额管理
“监管对支付业务系统接口用途的整顿相当明确,也很严厉,违规操作或者打擦边球方式操作的空间被完全挤压,而这也将引发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运营成本的走高。”
聚合支付”业务已经是常态服务手段,可有效降低商户的系统建设、财务成本,45号文件明确属于鼓励创新业务,但需要考虑业务发展方式,传统通道业务模式会面临挑战,通道服务商应转变为外包服务商,逐步回归主体经营。
条码支付过低的市场进入门槛,触发了市场的无序竞争。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形容说,这如同“无证驾驶”、“危险驾驶”,风险集中,《通知》则明确了条码支付的“交规”。
快速发展中的条码支付市场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技术层面看,二维码通过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储存信息,这样的功能也可能携带非法链接或代码。如果二维码支付终端缺乏识别与拦截功能,就可能产生安全漏洞和隐患。
专家表示,自打2015年正式实施银行账户及支付账户分类管理开始,央妈似乎就操碎了心,尤其每年岁末,若不围绕账户及其支付结算应用发俩文件,都不能算过新年,如果俩不行,那就再来5个。
唐凌:在条码支付异常火爆的同时,市场的无序竞争、机构的违规操作、不法分子的攻击诈骗等问题时有发生。直至今天,条码支付的相关规范终于发布了,可谓是恰逢其时。
蔡洪波:条码支付规范出台有利于引导市场主体合规经营,合理创新,有序竞争,防范资金和信息泄露风险,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从而推动支付普惠包容发展,更好地服务新消费和实体经济。
赵鹞:央行审时度势的发布了《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条码支付从此告别“无证驾驶”与“危险驾驶”。
  原标题:饿了么被阿里、蚂蚁金服全资收购后,会下线微信支付?
来源:陈尔东
作者:陈尔东
马云的互联网帝国又下一城。
4月2日上午,饿了么CEO张旭豪发内部信,确认饿了么接受阿里巴巴的收购,阿里巴巴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饿了么从此姓马,不过不是马化腾的“马”,是马云的“马”。
得到饿了么,在与腾讯的对抗中无疑会增加了许多优势。说到对抗,近来AT最火爆的战场集中在支付领域。不久前,沃尔玛、步步高等腾讯盟友下架支付宝一事还闹得沸沸扬扬,纳入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旗下的饿了么会不会和腾讯一样采取排外政策,下架微信支付呢?
读懂新金融在发稿前向腾讯、蚂蚁金服求证,腾讯一位员工表示,暂不知道,蚂蚁金服则未对此进行回复。不过读懂新金融注意到,目前微信支付还在饿了么App中,不过却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
图片来源:饿了么App
在微信支付崛起前,第三方支付可以说是支付宝的天下,但腾讯凭借强大的流量和红包战术抢占支付市场,同微信绑定的“微信支付”迅速成长, 并与支付宝分庭抗礼。近年来,二者在支付场景、支付方式是不断创新,你攻我守打的更是不可开交。
为何马化腾一定要整支付?为何马云一定要守支付?除了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外,还有更高层次的原因。
1、昨日硝烟
3月28日,一则“支付宝遭腾讯系封杀”的微博引来很多人关注,微博称“成都等地沃尔玛超市暂停使用支付宝,有的以“系统升级”为由,有的以“合作暂停”为由,并表示恢复时间未知”;同时腾讯入股的步步高也被曝与支付宝停止合作。
一时间,烽烟弥漫。
对此蚂蚁金服表示:暂无官方回应,而腾讯方面则有一名员工回应称:就算是支付大战,那也是支付宝先开始的。(此回应援引自《国际金融报》)
无论双方回应与否,吃瓜群众已经开始表态,从微博评论队形上看,吃瓜群众有扎堆力挺支付宝的趋势,纷纷谴责腾讯强迫用户站队。
正文开始前,笔者先给吃瓜群众正一个逻辑:商战一旦开始,便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无论是哪一方都会多多少少做一点出格的尝试和举动,就像之前“京东、天猫二选一”事件,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可以让所有人接受的黑白、对错。所以吃瓜群众也不用急着站队,静静等待结果就好。
如果腾讯已经决定向支付宝开炮,已经姓“马”的饿了么会不会用自身的支付场景来还击呢?笔者觉得:会。毕竟阿里的体系是排T的,腾讯的体系也是排A的。
2、二马为何争支付?
从乌镇“东兴局”开始AT之争苗头显现,并愈演愈烈。
BATJ是人们传统意识上的四大互联网巨头,但百度近年多个布局未见明显成效,逐渐从中掉队,京东核心的电商业务体量与阿里巴巴相去甚远,且与腾讯深度绑定;与阿里巴巴等量级的对手只有腾讯,而与腾讯等量级的对手也只有阿里巴巴。
知名财经媒体人秦朔曾分析过AT之争发生的原因,大意为“腾讯虽然自己不做电商,但与京东、唯品会联合后,间接的打击阿里的电商,而阿里社交不行、游戏不行,电商就是阿里的命,双方频频喊话的原因就是因为腾讯已经向阿里核心区域布局、猛攻”。
对于秦朔老师的观点笔者十分认同。但为何A、T频频在支付这个局部战场开战呢?
马云除了阿里巴巴之外最大的力量就是蚂蚁金服,而蚂蚁金服最核心的业务除了征信就是支付,支付虽然只是金融的一个细分领域,但是支付太重要了。每一个互联网巨头都有一个用户高频使用的“宅基地”,马化腾的宅基地是微信和QQ,马云的宅基地是淘宝和支付宝。
在电商方面,腾讯已经联合京东、唯品会发起进攻,虽然短时间内无法对淘宝造成毁灭性打击,但却是个永久的威胁,也就说在电商领域,马云已经有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于头顶。
支付领域微信的场景拓展越来越快,攻势同样凌厉;如果支付宝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少,必然会造成部分用户流失,淘宝和支付宝高度绑定,二者能一荣俱荣,就能一损俱损。如果马云失去了“支付”这一城,在以后的竞争中将处于绝对的劣势;当支付宝只有淘宝一个支付场景之时,就是马化腾封王之日,不过这种可能性小到可以忽略。
3、AT之争,没有赢家
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笔者曾多次撰写、布置“支付大战”相关选题,但题材主要是二者为抢占市场份额的举动,此次“二选一”事件,从笔者的角度讲:希望它只是个不太美丽的误会。
在BATJ四家巨头中,腾讯是最开放的一个,特别是面对媒体质疑时。因此,在笔者心中腾讯的形象是极为高大,不希望它是“二选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我上文已经提到:商战没有绝对的黑白;所以AT之间的竞争我也不去评论对错。但是“二选一”的后果是用户的不便利,AT级别的企业应该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以牺牲用户便利的方式去竞争,有些东西不能停留在公关话术层面。
此外,如果“二选一”事件真的是有腾讯操纵,就说明A、T之争不再是喊喊话,而是要动真格的了。但笔者对于A、T之争本身的结果并不看好,不管未来谁赢谁输。
马云曾经说过,国家需要可以把支付宝送给国家,这句话我相信有一半是真心的,另一半是什么呢?个人观点是形势所迫。余额宝个人投资上限从100万元下调至25万元,又从25万元调整至10万元,这其中有没有国家的因素?怀璧其罪。
马云与马化腾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企业家,A、T更是伟大的企业,他们现在已经足够大了,如果A、T之争中,有一方倒下了,剩下了的一方就太大了,大到无人可以制衡,留给胜利者的路可能只有一条:捐给国家。
除了国内的14亿用户市场外,国际上还有几十亿用户待开拓、挖掘,A、T都是中国企业的标签,是不是应该将竞争的中心向国际倾斜呢?不要再让用户选择站支付宝还是站腾讯,有一天A、T收购微软、苹果、亚马逊的时候,所有用户都会和你们站在一队,因为你们代表的是中国。
  本文源自:快科技央行推出的网联清算平台近日下发42号文,督促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网联渠道,并明确在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都将被切断,银行不再单独直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代扣通道。此番被关停的支付端口主要是快捷支付和代扣,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此之前,农行等多家银行已经关闭P2P、 消费金融等支付通道,引发轩然大波,多家相关公司纷纷提醒用户更换银行卡。对普通用户而言,支付宝、微信支付中的自动续费业务将无法继续使用,因为这类服务可以直接从银行卡扣款,而新规生效后,就只能从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的余额中扣款了。相关名词解释:1、网关支付: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代理(网关)接入银行。用户在网关页面选择银行,页面跳转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重定向到对应的银行,用户在银行电子银行官网采用网银完成支付,比如早期的12306购票支付页面。2、代扣:一般指用户通过线上或线下柜台方式签署“用户-商户-银行”的三方协议,授权商户可以从其银行账户中扣钱。3、快捷支付:针对小额支付简化授权过程(比如只需要完成持卡人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的实名认证),同时通过下行短信验证码的形式来完成消费确认。
  根据此前中国银联的公告,4月起银联微信正式牵手,预计未来,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那么银联微信正式牵手后,今后移动支付将有哪些变动?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银联微信正式牵手合作日前,微信支付接入银联的传闻终于坐实。4月1日,中国银联公告称,与财付通开展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与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统对接等,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银联微信正式合作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的实质性落地。该《通知》规定,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对于银联微信正式牵手,此前,有一份微信、支付宝接入银联的方案在网上流传。对于接下来支付宝是否会接入银联,中国银联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以公告内容为准。中国银联在公告表示,在做好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转接清算服务的同时,中国银联也做好了为其它机构提供转接清算服务的准备。移动支付将有哪些变动记者注意到,第三方支付切断与银行“直连”的大限已经迫近。2017年8月,央行发布《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规定自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断直连”序幕由此拉开。此前,第三方支付主要采用支付机构直连银行模式完成支付清算业务。在这种模式下,资金流向难以溯源监控,存在较大风险。“如果是一个银行还可以监管,但支付机构跟银行直连接口太多,备付金账户太多,资金可能就被转移了。所以监管需要加一层防火墙,加一道清算组织,不管是走银联还是网联都是可以的。”王蓬博说。“在条码支付业务上,银联和网联都可以做。按照监管要求,支付机构必须接入网联,同时也可以接入银联,基于业务平稳过渡等角度考虑,一般会选择同时接入两家支付清算机构。”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去年6月30日,网联平台正式启动业务切量。目前,网联平台已接入并启动迁移340余家银行以及100余家支付机构,累计完成资金交易转接清算100多亿笔,成功交易金额近3万亿元,最高单日交易笔数处理规模超过1亿笔。而中国银联也于今年1月29日宣布新一代银联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经过近半年的运营检验,正式向各类成员机构全面开展大规模的各类业务承载服务。已与包括17家全国性重点商业银行、180余家区域银行在内的主要商业银行完成联网。“直连切断之后,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接口费率能够统一。”王蓬博表示,“在直连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巨头的备付金额度比较高,与银行有谈判的筹码,费率可能会低一些。以后费率拉平了,对于中小机构是一个利好。”但是这并不足以改变当前第三方支付的市场格局,王蓬博进一步指出,“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防范金融安全,断直连之后在反洗钱、用户资金安全上都有了保障。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根据2017年12月底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
4月1日,《通知》取得实质性落地,中国银联公告称,与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展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当前,中国银联与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统对接、联调测试和生产验证,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
同日,交通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率先表态:交行称,该行积极配合银联,已于4月1日完成系统对接工作,成为该业务首批上线合作银行;光大表示,作为该业务第一家上线合作银行,目前已实现相关业务功能,并于4月1日正式上线投入使用。
“这只是一个开始,后续会有更多银行表态。” 信用卡行业研究人士、多年从事独立的信用卡与支付产业研究人士董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董峥将此次“断直连”主要给行业带来的影响总结为三点:其一是让支付清算机构回归清算转接功能;其二是使得支付路径更具通透性,有助于监管;其三是解决了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议价的不对等。
据统计,截至2017年,移动支付使用人数已达5.27亿,较2016年底增加5783万人,年增长率为12.3%,使用比例达70%。同时,2017年,中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达到了247家。
“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中国支付的产业发展的确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此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却踩到了一些‘雷区’,出现了大量的违规案件,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或互联,通过银行从事违规跨行清算业务;挪用客户备付金的现象层出不穷;趁支付行业的混乱局面无照经营,造成‘二清’、‘三清’满天飞,更有的支付公司屡遭处罚却无动于衷,继续违规经营。”董峥认为,对支付行业乱象大规模的治理整顿业已开始,目的是将支付纳入到央行统一监管范畴内,所有支付机构均需采用同一规则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亦表示,要让支付机构、商业银行、清算机构以及外包服务商等严格执行制度,各司其职,让支付回归支付、清算回归清算、服务回归服务,推动支付清算市场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谈及中小银行与第三方支付议价的不对等,董峥告诉记者,他从中小银行机构了解道,由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具有场景化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户,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使得客户在选择银行时会将该行是否与这类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接作为前提。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其客户量有限,如果不与前沿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可能就会面临自己客户的流失,但连接了之后,却又因为自己的客户量并不大而增加成本。尤其对于一些农信、农商系统而言,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直连’增加了中小银行与第三方支付议价机构的不对等。”董峥坦言。
(编辑:朱紫云 校对:翟军)
  现在已经进入无现金时代,人们都喜欢用手机支付,这样十分方便。可是你知道吗?4月起,用支付宝、微信等扫码付款将会有额度限制。现在扫码支付限额500元,出现这样规定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呢?下面来了解下。二维码扫描支付限额二维码支付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二维码支付背后仍存在诸多乱象,用户资金被盗刷、手机扫码中毒等乱象时有发生。为了保护广大用户的财产,从4月1号起扫码支付限额500元,这样的规定出来后引起网友热议。静态扫码支付单日不超500元根据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看到这一规定,有些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抱怨额度太低:“以后每天扫码支付不能超过500元了,真不够用啊?”事实上,这是大家的误解。业内人士指出,受500元额度限制的主要是使用静态二维码的街边小商小贩,大部分的扫码支付特别是额度较大的消费还是用动态码多,也就是商家用扫码枪来扫消费者手机上的动态二维码。从以往消费数据来看,500元的限额也完全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去年年底,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日起实施。静态码支付每天限额500元对于即将执行的新规,部分消费者担心额度不够用。业内人士指出,一些消费者之所以产生误解,主要是因为动态码和静态码没有区分。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消费者用自己的手机扫商户提供的印在纸上的二维码,就是静态码支付;如果消费者调出自己手机上的付款码,商户用扫码枪扫这个码,就是动态码支付。一般街边的小摊贩可能用的是静态码,大部分有固定店面的商户多会选择用动态码。根据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最高,风险防范能力最低,在央行的风险等级体系中为D级,限额也最低。使用静态条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动态条码的风险防范能力由高到低分为A、B、C三级,不同等级对应的交易验证方式条码和支付限额也各不相同。越安全的动态码支付,交易限额就越高。具体来说,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风险防范能力为A级,可以由银行、支付机构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额度。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注:如指纹、密码等)进行验证的,风险防范能力为B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最高为5000元。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为C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最高为1000元。因此,笼统说扫码支付4月1日以后每日限额500元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央行新规中,每天限额500元,仅仅针对静态条码。如果是消费超过500元以上,可以请商家用扫码枪扫顾客的支付宝或者微信的动态付款码。这样就不会受到500元的限制。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在条码支付直连模式的大限之日,微信支付宣布将其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由后者提供转接清算服务。同时,支付机构缴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在今年2月末已达到2202.35亿元,比2017年末的994.90亿元飙涨了121.36%。收单侧直连被切断一位资深大型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条码支付直连包括“发卡侧直连”和“收单侧直连”,此次银联与微信支付的合作,不涉及发卡侧快捷支付业务,只将银行在收单侧对财付通条码支付的受理业务纳入银联网络。他进一步分析道,此次合作对原有银行卡业务的四方模式没有任何影响,不改变原有微信支付产品体验,仅改变收单机构受理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的交易路径——即由每个收单机构分别对接微信的模式调整为各收单机构对接银联,银联担任唯一中转站,再对接微信支付,转接交易并清算资金。“我们从自己的经验来说,银联与微信支付制定的新的业务接口,和原来的接口并没有太大改变,也没有增加我们下游收单机构的成本,商户的手续费和受理流程也没有太大变化。整个迁移还是比较顺畅。”该支付机构高管说。事实上,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中,“断直连”(在银行、支付机构的跨行清算中引入清算机构)至少有两个时点:4月1日、6月30日。那么,“断直连”究竟指的是哪个时点?这就涉及不同的支付业务种类: 4月1日是支付创新业务规范(即281号文)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即296号文)双双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条码支付业务;6月30日是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的一则通知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而且还规定了具体的清算承接平台——网联。也即,“断直连”针对的支付业务类型是不一样的,所以时点也不相同。清算蛋糕如何分?目前,银联已经和光大银行、通联支付、银联商务三家收单机构的微信支付联机交易调通,生产验证完成并成功投产。光大银行表示,作为该业务第一家上线合作银行,将与银联共同努力,继续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线上的无卡支付的转接清算,银联和网联都已经有方案了,而且都已上线,就看各家支付机构的意愿和选择了。但线下扫码比较复杂,知名支付机构都有自己的码标准,后来银联和网联又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码标准,然后还有一堆四方机构的聚合码。我认为,得标准者得天下。”一名华北支付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无独有偶,京东金融副总裁、支付事业部许凌也表示,“银联码、网联码,谁最终能推成行业标准,使得能全行业互通互联,这才是大赢家。”微信支付的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后,市场的目光聚焦到支付宝的身上——毕竟就在半个月前,市场才传出了它和微信都要双双接入银联的风声。对此,支付宝的回应仍旧是:“我们正在学习《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接入银联的方案暂时不清楚。”备付金规模两个月翻了一倍多在清算机构抢夺“断直连”蛋糕的同时,支付机构交存至央行账户的备付金,正在猛增。按照央行在去年末祭出的大招,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去年4月延续至今年1月的20%档位,分三次逐月提高至50%档位。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末,备付金规模为1237.57亿元,较去年末的994.9亿元上涨了242.67亿元;到了提额进程正式开启的2月,这一数据飙到了2202.35亿,较1月末上涨964.8亿元。套用央行规定的提额政策,可将2月相较1月的增量(964.8亿元)看做客户备付金总规模的10%。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支付机构账上沉淀的客户备付金总额至少有9600亿。面对一个可“躺着赚钱”的、近万亿的大蛋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支付机构的迁徙动力并不太强,所以迁移进程缓慢。“这也是央行动真格叫我们交到50%的原因。”沪上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高管告诉记者。该高管称,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沉淀量越高,银行给予的利息就越高。一般银行给予的利息利率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达到4%以上。以此计算,除支付宝、财付通外,二线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达到30亿-50亿。“躺着赚利差”也催生一个畸状——支付机构开拓新支付场景的动力不强,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备付金的收益,违规挪用备付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参与过桥贷款,甚至投资高风险证券类项目等,这也是央行加强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监管的原因。
  原标题:银联和微信支付牵手了:正式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合作
记者 陈月石
在条码支付新规正式执行的第一天,中国银联和微信支付正式牵手合作了。
中国银联发布公告称,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银发〔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号)等监管文件要求,中国银联与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展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
银联称,与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统对接、联调测试和生产验证,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即日起,中国银联面向收单机构提供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接入测试服务,各收单机构可登陆银联开放平台获取相关文档,根据中国银联和微信支付的指引分批接入。
这一合作的背后,是第三方支付直连银行这一模式的大限的到来。
针对部分支付机构与多家银行或支付机构直连进行商户拓展的情况,在央行去年底发布、并在4月1日执行的的条码支付规范中明确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
而出身均背靠央行,同样担任转接清算的角色的银联和网联,是目前仅有的两家“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
为重返网络支付转接清算市场,银联在1月29日将新一代银联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向各类成员机构全面开展大规模的各类业务承载服务。
“双方将排除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开展工作,确保系统对接在政策规定的时间点前投产上线。”银联称。
而在央行的定位中主要处理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的网联平台,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断直连”。
根据网联平台最新交出的成绩单,截至截至3月31日,其已接入并启动迁移340余家银行以及100余家支付机构,累计完成资金交易转接清算100多亿笔,成功交易金额近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微信和支付宝已经在去年向网联切量。
目前,尚未有支付宝与银联合作的进一步消息落地。
“在做好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转接清算服务的同时,中国银联也做好了为其它机构提供转接清算服务的准备。”银联称。
  在条码支付直连模式的大限之日,微信支付宣布将其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由后者提供转接清算服务。同时,支付机构缴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在今年2月末已达到2202.35亿元,比2017年末的994.90亿元飙涨了121.36%。收单侧直连被切断一位资深大型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条码支付直连包括“发卡侧直连”和“收单侧直连”,此次银联与微信支付的合作,不涉及发卡侧快捷支付业务,只将银行在收单侧对财付通条码支付的受理业务纳入银联网络。他进一步分析道,此次合作对原有银行卡业务的四方模式没有任何影响,不改变原有微信支付产品体验,仅改变收单机构受理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的交易路径——即由每个收单机构分别对接微信的模式调整为各收单机构对接银联,银联担任唯一中转站,再对接微信支付,转接交易并清算资金。“我们从自己的经验来说,银联与微信支付制定的新的业务接口,和原来的接口并没有太大改变,也没有增加我们下游收单机构的成本,商户的手续费和受理流程也没有太大变化。整个迁移还是比较顺畅。”该支付机构高管说。事实上,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中,“断直连”(在银行、支付机构的跨行清算中引入清算机构)至少有两个时点:4月1日、6月30日。那么,“断直连”究竟指的是哪个时点?这就涉及不同的支付业务种类: 4月1日是支付创新业务规范(即281号文)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即296号文)双双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条码支付业务;6月30日是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的一则通知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而且还规定了具体的清算承接平台——网联。也即,“断直连”针对的支付业务类型是不一样的,所以时点也不相同。清算蛋糕如何分?目前,银联已经和光大银行、通联支付、银联商务三家收单机构的微信支付联机交易调通,生产验证完成并成功投产。光大银行表示,作为该业务第一家上线合作银行,将与银联共同努力,继续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线上的无卡支付的转接清算,银联和网联都已经有方案了,而且都已上线,就看各家支付机构的意愿和选择了。但线下扫码比较复杂,知名支付机构都有自己的码标准,后来银联和网联又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码标准,然后还有一堆四方机构的聚合码。我认为,得标准者得天下。”一名华北支付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无独有偶,京东金融副总裁、支付事业部许凌也表示,“银联码、网联码,谁最终能推成行业标准,使得能全行业互通互联,这才是大赢家。”微信支付的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后,市场的目光聚焦到支付宝的身上——毕竟就在半个月前,市场才传出了它和微信都要双双接入银联的风声。对此,支付宝的回应仍旧是:“我们正在学习《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接入银联的方案暂时不清楚。”备付金规模两个月翻了一倍多在清算机构抢夺“断直连”蛋糕的同时,支付机构交存至央行账户的备付金,正在猛增。按照央行在去年末祭出的大招,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去年4月延续至今年1月的20%档位,分三次逐月提高至50%档位。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末,备付金规模为1237.57亿元,较去年末的994.9亿元上涨了242.67亿元;到了提额进程正式开启的2月,这一数据飙到了2202.35亿,较1月末上涨964.8亿元。套用央行规定的提额政策,可将2月相较1月的增量(964.8亿元)看做客户备付金总规模的10%。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支付机构账上沉淀的客户备付金总额至少有9600亿。面对一个可“躺着赚钱”的、近万亿的大蛋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支付机构的迁徙动力并不太强,所以迁移进程缓慢。“这也是央行动真格叫我们交到50%的原因。”沪上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高管告诉记者。该高管称,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沉淀量越高,银行给予的利息就越高。一般银行给予的利息利率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达到4%以上。以此计算,除支付宝、财付通外,二线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达到30亿-50亿。“躺着赚利差”也催生一个畸状——支付机构开拓新支付场景的动力不强,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备付金的收益,违规挪用备付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参与过桥贷款,甚至投资高风险证券类项目等,这也是央行加强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监管的原因。
  原标题:饿了么被阿里、蚂蚁金服全资收购后,会下线微信支付?
来源:陈尔东
作者:陈尔东
马云的互联网帝国又下一城。
4月2日上午,饿了么CEO张旭豪发内部信,确认饿了么接受阿里巴巴的收购,阿里巴巴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饿了么从此姓马,不过不是马化腾的“马”,是马云的“马”。
得到饿了么,在与腾讯的对抗中无疑会增加了许多优势。说到对抗,近来AT最火爆的战场集中在支付领域。不久前,沃尔玛、步步高等腾讯盟友下架支付宝一事还闹得沸沸扬扬,纳入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旗下的饿了么会不会和腾讯一样采取排外政策,下架微信支付呢?
读懂新金融在发稿前向腾讯、蚂蚁金服求证,腾讯一位员工表示,暂不知道,蚂蚁金服则未对此进行回复。不过读懂新金融注意到,目前微信支付还在饿了么App中,不过却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
图片来源:饿了么App
在微信支付崛起前,第三方支付可以说是支付宝的天下,但腾讯凭借强大的流量和红包战术抢占支付市场,同微信绑定的“微信支付”迅速成长, 并与支付宝分庭抗礼。近年来,二者在支付场景、支付方式是不断创新,你攻我守打的更是不可开交。
为何马化腾一定要整支付?为何马云一定要守支付?除了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外,还有更高层次的原因。
1、昨日硝烟
3月28日,一则“支付宝遭腾讯系封杀”的微博引来很多人关注,微博称“成都等地沃尔玛超市暂停使用支付宝,有的以“系统升级”为由,有的以“合作暂停”为由,并表示恢复时间未知”;同时腾讯入股的步步高也被曝与支付宝停止合作。
一时间,烽烟弥漫。
对此蚂蚁金服表示:暂无官方回应,而腾讯方面则有一名员工回应称:就算是支付大战,那也是支付宝先开始的。(此回应援引自《国际金融报》)
无论双方回应与否,吃瓜群众已经开始表态,从微博评论队形上看,吃瓜群众有扎堆力挺支付宝的趋势,纷纷谴责腾讯强迫用户站队。
正文开始前,笔者先给吃瓜群众正一个逻辑:商战一旦开始,便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无论是哪一方都会多多少少做一点出格的尝试和举动,就像之前“京东、天猫二选一”事件,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可以让所有人接受的黑白、对错。所以吃瓜群众也不用急着站队,静静等待结果就好。
如果腾讯已经决定向支付宝开炮,已经姓“马”的饿了么会不会用自身的支付场景来还击呢?笔者觉得:会。毕竟阿里的体系是排T的,腾讯的体系也是排A的。
2、二马为何争支付?
从乌镇“东兴局”开始AT之争苗头显现,并愈演愈烈。
BATJ是人们传统意识上的四大互联网巨头,但百度近年多个布局未见明显成效,逐渐从中掉队,京东核心的电商业务体量与阿里巴巴相去甚远,且与腾讯深度绑定;与阿里巴巴等量级的对手只有腾讯,而与腾讯等量级的对手也只有阿里巴巴。
知名财经媒体人秦朔曾分析过AT之争发生的原因,大意为“腾讯虽然自己不做电商,但与京东、唯品会联合后,间接的打击阿里的电商,而阿里社交不行、游戏不行,电商就是阿里的命,双方频频喊话的原因就是因为腾讯已经向阿里核心区域布局、猛攻”。
对于秦朔老师的观点笔者十分认同。但为何A、T频频在支付这个局部战场开战呢?
马云除了阿里巴巴之外最大的力量就是蚂蚁金服,而蚂蚁金服最核心的业务除了征信就是支付,支付虽然只是金融的一个细分领域,但是支付太重要了。每一个互联网巨头都有一个用户高频使用的“宅基地”,马化腾的宅基地是微信和QQ,马云的宅基地是淘宝和支付宝。
在电商方面,腾讯已经联合京东、唯品会发起进攻,虽然短时间内无法对淘宝造成毁灭性打击,但却是个永久的威胁,也就说在电商领域,马云已经有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于头顶。
支付领域微信的场景拓展越来越快,攻势同样凌厉;如果支付宝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少,必然会造成部分用户流失,淘宝和支付宝高度绑定,二者能一荣俱荣,就能一损俱损。如果马云失去了“支付”这一城,在以后的竞争中将处于绝对的劣势;当支付宝只有淘宝一个支付场景之时,就是马化腾封王之日,不过这种可能性小到可以忽略。
3、AT之争,没有赢家
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笔者曾多次撰写、布置“支付大战”相关选题,但题材主要是二者为抢占市场份额的举动,此次“二选一”事件,从笔者的角度讲:希望它只是个不太美丽的误会。
在BATJ四家巨头中,腾讯是最开放的一个,特别是面对媒体质疑时。因此,在笔者心中腾讯的形象是极为高大,不希望它是“二选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我上文已经提到:商战没有绝对的黑白;所以AT之间的竞争我也不去评论对错。但是“二选一”的后果是用户的不便利,AT级别的企业应该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以牺牲用户便利的方式去竞争,有些东西不能停留在公关话术层面。
此外,如果“二选一”事件真的是有腾讯操纵,就说明A、T之争不再是喊喊话,而是要动真格的了。但笔者对于A、T之争本身的结果并不看好,不管未来谁赢谁输。
马云曾经说过,国家需要可以把支付宝送给国家,这句话我相信有一半是真心的,另一半是什么呢?个人观点是形势所迫。余额宝个人投资上限从100万元下调至25万元,又从25万元调整至10万元,这其中有没有国家的因素?怀璧其罪。
马云与马化腾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企业家,A、T更是伟大的企业,他们现在已经足够大了,如果A、T之争中,有一方倒下了,剩下了的一方就太大了,大到无人可以制衡,留给胜利者的路可能只有一条:捐给国家。
除了国内的14亿用户市场外,国际上还有几十亿用户待开拓、挖掘,A、T都是中国企业的标签,是不是应该将竞争的中心向国际倾斜呢?不要再让用户选择站支付宝还是站腾讯,有一天A、T收购微软、苹果、亚马逊的时候,所有用户都会和你们站在一队,因为你们代表的是中国。
  本文源自:快科技央行推出的网联清算平台近日下发42号文,督促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网联渠道,并明确在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都将被切断,银行不再单独直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代扣通道。此番被关停的支付端口主要是快捷支付和代扣,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此之前,农行等多家银行已经关闭P2P、 消费金融等支付通道,引发轩然大波,多家相关公司纷纷提醒用户更换银行卡。对普通用户而言,支付宝、微信支付中的自动续费业务将无法继续使用,因为这类服务可以直接从银行卡扣款,而新规生效后,就只能从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的余额中扣款了。相关名词解释:1、网关支付: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代理(网关)接入银行。用户在网关页面选择银行,页面跳转到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重定向到对应的银行,用户在银行电子银行官网采用网银完成支付,比如早期的12306购票支付页面。2、代扣:一般指用户通过线上或线下柜台方式签署“用户-商户-银行”的三方协议,授权商户可以从其银行账户中扣钱。3、快捷支付:针对小额支付简化授权过程(比如只需要完成持卡人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的实名认证),同时通过下行短信验证码的形式来完成消费确认。
  根据此前中国银联的公告,4月起银联微信正式牵手,预计未来,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那么银联微信正式牵手后,今后移动支付将有哪些变动?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银联微信正式牵手合作日前,微信支付接入银联的传闻终于坐实。4月1日,中国银联公告称,与财付通开展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与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统对接等,各项准备工作就绪。银联微信正式合作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的实质性落地。该《通知》规定,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对于银联微信正式牵手,此前,有一份微信、支付宝接入银联的方案在网上流传。对于接下来支付宝是否会接入银联,中国银联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以公告内容为准。中国银联在公告表示,在做好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转接清算服务的同时,中国银联也做好了为其它机构提供转接清算服务的准备。移动支付将有哪些变动记者注意到,第三方支付切断与银行“直连”的大限已经迫近。2017年8月,央行发布《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规定自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断直连”序幕由此拉开。此前,第三方支付主要采用支付机构直连银行模式完成支付清算业务。在这种模式下,资金流向难以溯源监控,存在较大风险。“如果是一个银行还可以监管,但支付机构跟银行直连接口太多,备付金账户太多,资金可能就被转移了。所以监管需要加一层防火墙,加一道清算组织,不管是走银联还是网联都是可以的。”王蓬博说。“在条码支付业务上,银联和网联都可以做。按照监管要求,支付机构必须接入网联,同时也可以接入银联,基于业务平稳过渡等角度考虑,一般会选择同时接入两家支付清算机构。”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去年6月30日,网联平台正式启动业务切量。目前,网联平台已接入并启动迁移340余家银行以及100余家支付机构,累计完成资金交易转接清算100多亿笔,成功交易金额近3万亿元,最高单日交易笔数处理规模超过1亿笔。而中国银联也于今年1月29日宣布新一代银联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经过近半年的运营检验,正式向各类成员机构全面开展大规模的各类业务承载服务。已与包括17家全国性重点商业银行、180余家区域银行在内的主要商业银行完成联网。“直连切断之后,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接口费率能够统一。”王蓬博表示,“在直连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巨头的备付金额度比较高,与银行有谈判的筹码,费率可能会低一些。以后费率拉平了,对于中小机构是一个利好。”但是这并不足以改变当前第三方支付的市场格局,王蓬博进一步指出,“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防范金融安全,断直连之后在反洗钱、用户资金安全上都有了保障。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根据2017年12月底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
4月1日,《通知》取得实质性落地,中国银联公告称,与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展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当前,中国银联与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统对接、联调测试和生产验证,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
同日,交通银行与中国光大银行率先表态:交行称,该行积极配合银联,已于4月1日完成系统对接工作,成为该业务首批上线合作银行;光大表示,作为该业务第一家上线合作银行,目前已实现相关业务功能,并于4月1日正式上线投入使用。
“这只是一个开始,后续会有更多银行表态。” 信用卡行业研究人士、多年从事独立的信用卡与支付产业研究人士董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董峥将此次“断直连”主要给行业带来的影响总结为三点:其一是让支付清算机构回归清算转接功能;其二是使得支付路径更具通透性,有助于监管;其三是解决了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议价的不对等。
据统计,截至2017年,移动支付使用人数已达5.27亿,较2016年底增加5783万人,年增长率为12.3%,使用比例达70%。同时,2017年,中国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达到了247家。
“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中国支付的产业发展的确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此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却踩到了一些‘雷区’,出现了大量的违规案件,包括非银行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或互联,通过银行从事违规跨行清算业务;挪用客户备付金的现象层出不穷;趁支付行业的混乱局面无照经营,造成‘二清’、‘三清’满天飞,更有的支付公司屡遭处罚却无动于衷,继续违规经营。”董峥认为,对支付行业乱象大规模的治理整顿业已开始,目的是将支付纳入到央行统一监管范畴内,所有支付机构均需采用同一规则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亦表示,要让支付机构、商业银行、清算机构以及外包服务商等严格执行制度,各司其职,让支付回归支付、清算回归清算、服务回归服务,推动支付清算市场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谈及中小银行与第三方支付议价的不对等,董峥告诉记者,他从中小银行机构了解道,由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具有场景化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户,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使得客户在选择银行时会将该行是否与这类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接作为前提。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其客户量有限,如果不与前沿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可能就会面临自己客户的流失,但连接了之后,却又因为自己的客户量并不大而增加成本。尤其对于一些农信、农商系统而言,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直连’增加了中小银行与第三方支付议价机构的不对等。”董峥坦言。
(编辑:朱紫云 校对:翟军)
  现在已经进入无现金时代,人们都喜欢用手机支付,这样十分方便。可是你知道吗?4月起,用支付宝、微信等扫码付款将会有额度限制。现在扫码支付限额500元,出现这样规定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影响呢?下面来了解下。二维码扫描支付限额二维码支付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二维码支付背后仍存在诸多乱象,用户资金被盗刷、手机扫码中毒等乱象时有发生。为了保护广大用户的财产,从4月1号起扫码支付限额500元,这样的规定出来后引起网友热议。静态扫码支付单日不超500元根据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看到这一规定,有些消费者第一反应就是抱怨额度太低:“以后每天扫码支付不能超过500元了,真不够用啊?”事实上,这是大家的误解。业内人士指出,受500元额度限制的主要是使用静态二维码的街边小商小贩,大部分的扫码支付特别是额度较大的消费还是用动态码多,也就是商家用扫码枪来扫消费者手机上的动态二维码。从以往消费数据来看,500元的限额也完全满足绝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去年年底,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配套印发了《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日起实施。静态码支付每天限额500元对于即将执行的新规,部分消费者担心额度不够用。业内人士指出,一些消费者之所以产生误解,主要是因为动态码和静态码没有区分。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消费者用自己的手机扫商户提供的印在纸上的二维码,就是静态码支付;如果消费者调出自己手机上的付款码,商户用扫码枪扫这个码,就是动态码支付。一般街边的小摊贩可能用的是静态码,大部分有固定店面的商户多会选择用动态码。根据央行规定,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最高,风险防范能力最低,在央行的风险等级体系中为D级,限额也最低。使用静态条码支付,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动态条码的风险防范能力由高到低分为A、B、C三级,不同等级对应的交易验证方式条码和支付限额也各不相同。越安全的动态码支付,交易限额就越高。具体来说,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风险防范能力为A级,可以由银行、支付机构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单日累计额度。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注:如指纹、密码等)进行验证的,风险防范能力为B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最高为5000元。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动态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为C级,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最高为1000元。因此,笼统说扫码支付4月1日以后每日限额500元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央行新规中,每天限额500元,仅仅针对静态条码。如果是消费超过500元以上,可以请商家用扫码枪扫顾客的支付宝或者微信的动态付款码。这样就不会受到500元的限制。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在条码支付直连模式的大限之日,微信支付宣布将其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由后者提供转接清算服务。同时,支付机构缴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在今年2月末已达到2202.35亿元,比2017年末的994.90亿元飙涨了121.36%。收单侧直连被切断一位资深大型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条码支付直连包括“发卡侧直连”和“收单侧直连”,此次银联与微信支付的合作,不涉及发卡侧快捷支付业务,只将银行在收单侧对财付通条码支付的受理业务纳入银联网络。他进一步分析道,此次合作对原有银行卡业务的四方模式没有任何影响,不改变原有微信支付产品体验,仅改变收单机构受理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的交易路径——即由每个收单机构分别对接微信的模式调整为各收单机构对接银联,银联担任唯一中转站,再对接微信支付,转接交易并清算资金。“我们从自己的经验来说,银联与微信支付制定的新的业务接口,和原来的接口并没有太大改变,也没有增加我们下游收单机构的成本,商户的手续费和受理流程也没有太大变化。整个迁移还是比较顺畅。”该支付机构高管说。事实上,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中,“断直连”(在银行、支付机构的跨行清算中引入清算机构)至少有两个时点:4月1日、6月30日。那么,“断直连”究竟指的是哪个时点?这就涉及不同的支付业务种类: 4月1日是支付创新业务规范(即281号文)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即296号文)双双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条码支付业务;6月30日是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的一则通知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而且还规定了具体的清算承接平台——网联。也即,“断直连”针对的支付业务类型是不一样的,所以时点也不相同。清算蛋糕如何分?目前,银联已经和光大银行、通联支付、银联商务三家收单机构的微信支付联机交易调通,生产验证完成并成功投产。光大银行表示,作为该业务第一家上线合作银行,将与银联共同努力,继续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线上的无卡支付的转接清算,银联和网联都已经有方案了,而且都已上线,就看各家支付机构的意愿和选择了。但线下扫码比较复杂,知名支付机构都有自己的码标准,后来银联和网联又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码标准,然后还有一堆四方机构的聚合码。我认为,得标准者得天下。”一名华北支付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无独有偶,京东金融副总裁、支付事业部许凌也表示,“银联码、网联码,谁最终能推成行业标准,使得能全行业互通互联,这才是大赢家。”微信支付的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后,市场的目光聚焦到支付宝的身上——毕竟就在半个月前,市场才传出了它和微信都要双双接入银联的风声。对此,支付宝的回应仍旧是:“我们正在学习《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接入银联的方案暂时不清楚。”备付金规模两个月翻了一倍多在清算机构抢夺“断直连”蛋糕的同时,支付机构交存至央行账户的备付金,正在猛增。按照央行在去年末祭出的大招,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去年4月延续至今年1月的20%档位,分三次逐月提高至50%档位。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末,备付金规模为1237.57亿元,较去年末的994.9亿元上涨了242.67亿元;到了提额进程正式开启的2月,这一数据飙到了2202.35亿,较1月末上涨964.8亿元。套用央行规定的提额政策,可将2月相较1月的增量(964.8亿元)看做客户备付金总规模的10%。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支付机构账上沉淀的客户备付金总额至少有9600亿。面对一个可“躺着赚钱”的、近万亿的大蛋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支付机构的迁徙动力并不太强,所以迁移进程缓慢。“这也是央行动真格叫我们交到50%的原因。”沪上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高管告诉记者。该高管称,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沉淀量越高,银行给予的利息就越高。一般银行给予的利息利率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达到4%以上。以此计算,除支付宝、财付通外,二线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达到30亿-50亿。“躺着赚利差”也催生一个畸状——支付机构开拓新支付场景的动力不强,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备付金的收益,违规挪用备付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参与过桥贷款,甚至投资高风险证券类项目等,这也是央行加强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监管的原因。
  原标题:银联和微信支付牵手了:正式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合作
记者 陈月石
在条码支付新规正式执行的第一天,中国银联和微信支付正式牵手合作了。
中国银联发布公告称,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银发〔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号)等监管文件要求,中国银联与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展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
银联称,与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统对接、联调测试和生产验证,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即日起,中国银联面向收单机构提供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接入测试服务,各收单机构可登陆银联开放平台获取相关文档,根据中国银联和微信支付的指引分批接入。
这一合作的背后,是第三方支付直连银行这一模式的大限的到来。
针对部分支付机构与多家银行或支付机构直连进行商户拓展的情况,在央行去年底发布、并在4月1日执行的的条码支付规范中明确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
而出身均背靠央行,同样担任转接清算的角色的银联和网联,是目前仅有的两家“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
为重返网络支付转接清算市场,银联在1月29日将新一代银联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向各类成员机构全面开展大规模的各类业务承载服务。
“双方将排除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开展工作,确保系统对接在政策规定的时间点前投产上线。”银联称。
而在央行的定位中主要处理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的网联平台,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断直连”。
根据网联平台最新交出的成绩单,截至截至3月31日,其已接入并启动迁移340余家银行以及100余家支付机构,累计完成资金交易转接清算100多亿笔,成功交易金额近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微信和支付宝已经在去年向网联切量。
目前,尚未有支付宝与银联合作的进一步消息落地。
“在做好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转接清算服务的同时,中国银联也做好了为其它机构提供转接清算服务的准备。”银联称。
  在条码支付直连模式的大限之日,微信支付宣布将其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由后者提供转接清算服务。同时,支付机构缴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在今年2月末已达到2202.35亿元,比2017年末的994.90亿元飙涨了121.36%。收单侧直连被切断一位资深大型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条码支付直连包括“发卡侧直连”和“收单侧直连”,此次银联与微信支付的合作,不涉及发卡侧快捷支付业务,只将银行在收单侧对财付通条码支付的受理业务纳入银联网络。他进一步分析道,此次合作对原有银行卡业务的四方模式没有任何影响,不改变原有微信支付产品体验,仅改变收单机构受理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的交易路径——即由每个收单机构分别对接微信的模式调整为各收单机构对接银联,银联担任唯一中转站,再对接微信支付,转接交易并清算资金。“我们从自己的经验来说,银联与微信支付制定的新的业务接口,和原来的接口并没有太大改变,也没有增加我们下游收单机构的成本,商户的手续费和受理流程也没有太大变化。整个迁移还是比较顺畅。”该支付机构高管说。事实上,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中,“断直连”(在银行、支付机构的跨行清算中引入清算机构)至少有两个时点:4月1日、6月30日。那么,“断直连”究竟指的是哪个时点?这就涉及不同的支付业务种类: 4月1日是支付创新业务规范(即281号文)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即296号文)双双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条码支付业务;6月30日是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的一则通知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而且还规定了具体的清算承接平台——网联。也即,“断直连”针对的支付业务类型是不一样的,所以时点也不相同。清算蛋糕如何分?目前,银联已经和光大银行、通联支付、银联商务三家收单机构的微信支付联机交易调通,生产验证完成并成功投产。光大银行表示,作为该业务第一家上线合作银行,将与银联共同努力,继续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线上的无卡支付的转接清算,银联和网联都已经有方案了,而且都已上线,就看各家支付机构的意愿和选择了。但线下扫码比较复杂,知名支付机构都有自己的码标准,后来银联和网联又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码标准,然后还有一堆四方机构的聚合码。我认为,得标准者得天下。”一名华北支付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无独有偶,京东金融副总裁、支付事业部许凌也表示,“银联码、网联码,谁最终能推成行业标准,使得能全行业互通互联,这才是大赢家。”微信支付的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后,市场的目光聚焦到支付宝的身上——毕竟就在半个月前,市场才传出了它和微信都要双双接入银联的风声。对此,支付宝的回应仍旧是:“我们正在学习《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接入银联的方案暂时不清楚。”备付金规模两个月翻了一倍多在清算机构抢夺“断直连”蛋糕的同时,支付机构交存至央行账户的备付金,正在猛增。按照央行在去年末祭出的大招,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去年4月延续至今年1月的20%档位,分三次逐月提高至50%档位。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末,备付金规模为1237.57亿元,较去年末的994.9亿元上涨了242.67亿元;到了提额进程正式开启的2月,这一数据飙到了2202.35亿,较1月末上涨964.8亿元。套用央行规定的提额政策,可将2月相较1月的增量(964.8亿元)看做客户备付金总规模的10%。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支付机构账上沉淀的客户备付金总额至少有9600亿。面对一个可“躺着赚钱”的、近万亿的大蛋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支付机构的迁徙动力并不太强,所以迁移进程缓慢。“这也是央行动真格叫我们交到50%的原因。”沪上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高管告诉记者。该高管称,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沉淀量越高,银行给予的利息就越高。一般银行给予的利息利率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达到4%以上。以此计算,除支付宝、财付通外,二线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达到30亿-50亿。“躺着赚利差”也催生一个畸状——支付机构开拓新支付场景的动力不强,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备付金的收益,违规挪用备付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参与过桥贷款,甚至投资高风险证券类项目等,这也是央行加强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监管的原因。
  原标题:新规实施 网联银联正面交锋&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记者&刘双霞
4月1日,《条码支付业务规范》(银发〔号文,以下简称《规范》)实施首日,中国银联宣布与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展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合作。网联也高调宣布,截至3月末,累计完成资金交易转接清算破百亿笔。在分析人士看来,在“断直连”的大限下,两大清算机构正迎来正面较量。
争相“秀肌肉”
根据中国银联4月1日发布的消息显示,目前,中国银联与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统对接、联调测试和生产验证,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即日起,中国银联面向收单机构提供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接入测试服务,各收单机构可登录银联开放平台获取相关文档,根据中国银联和微信支付的指引分批接入。
去年12月,央行发布《规范》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涉及跨行交易时,应当通过人民银行跨行清算系统或者具备合法资质的清算机构处理,即所谓的“断直连”,银联和网联均具备合法清算资格。
在此时间节点,网联也不甘示弱。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网联首笔条码合规交易已经落地跑通。业内流传的截图显示,3月31日,一笔1.88元的微信支付交易,由“渤海银行”作为收单方发起,“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参与转接,最终成功支付。
网联清算在3月31日也发布公告称,截至3月31日,网联平台累计完成资金交易转接清算破百亿笔,累计交易金额2.83万亿元。中国银联方面则高调示意,在做好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转接清算服务的同时,中国银联也做好了为其他机构提供转接清算服务的准备。
事实上,北京商报记者在3月15日获悉的一份《微信与支付宝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平台工作方案》显示,微信和支付宝的收单业务将接入银联。中国银联方面表示,与微信支付的合作主要是为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银发〔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号)等监管文件要求。
银联后起发力
事实上,银联在去年下半年才开始发力“断直连”。早在2016年下半年,市场就传出央行筹建网联平台的消息。而建设网联平台的最大意义在于切断大量第三方支付机构直连银行的模式。
此后,网联切量稳步推进,日成功完成首笔资金交易验证并启动试运行,日正式启动实际场景交易的转接清算业务切量。近日,网联下发《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渠道接入工作相关事宜》,其内容是督促第三方支付机构尽快接入网联渠道,明确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都将被切断。
2017年央行连发数文,铁腕整治支付行业。其中一个硬性要求就是支付机构要断开与银行直连,必须通过合法清算机构完成清算。在此背景下,银联开始发力。今年1月底,银联新一代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也全面上线,同样是响应央行号召,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直连模式。银联当时表示,该平台已与包括17家全国性重点商业银行、180余家区域银行在内的主要商业银行完成联网。另有上百家支付机构和银联达成合作,其中70多家处于正在对接或对接完成的阶段。
在接入切量方面,网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已接入343家银行、105家机构,拟接入460家银行、115家机构,覆盖100%支付账户。
分析人士指出,银联的举措是想在“6·30断直连”中分一杯羹。银联在送走了支付巨头的三方竞争模式后,又迎来了网联的竞争。也因如此,自网联筹建消息传出后,市场中一直有声音认为,两家清算机构之间可能会存在业务重叠。对于银联来讲,此前有观点认为,目前线上线下业务界限并不明确,银联失去了在银行卡清算基础上也做互联网支付清算的机会,这块业务拿不到了。不过,目前看来,银联并不甘心放下这块蛋糕。
支付机构面临抉择
有市场人士表示,目前银联和网联从事的支付清算业务没有本质区别,现阶段最优的选择还是银联和网联同时对接,后续根据支付公司的业务规则来选择不同的渠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央行加大市场支付市场乱象整治,尤其是断直连方面,银联和网联也是在配合央行举措。银联加入,支付机构也多了一种选择。
在监管合规角度,薛洪言表示,在条码支付业务上,银联和网联都可以做。按照监管要求,支付机构必须接入网联,同时也可以接入银联,基于业务平稳过渡等角度考虑,一般会选择同时接入两家支付清算机构。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薛洪言认为,网联与第三方支付机构有股权关系,且是纯粹的清算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也没有竞争关系;而银联既是清算机构又有支付机构,与第三方支付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在费率上,薛洪言表示,网联运行初期暂不收取费用。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银联有十几年的线下收单经验,在运营经验和渠道资源上更具优势。
整体上来讲,易观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讲,清算市场竞争者增加,费率会走向市场化,支付机构的成本会降低,享受的服务会比之前更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微信宣布扫码支付接入银联,支付市场巨变,备付金沉淀规模飙涨
刘筱攸&券商中国
在条码支付直连模式的大限之日,微信支付宣布将其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由后者提供转接清算服务。
一切都按照监管进度条在走。
同时,支付机构交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在今年2月末达到2202.35亿元,比2017年末的994.9亿元飙涨了121.36%。
毫无疑问,中国近250家支付机构正经历史上最严厉、但也最良性的合规周期。
断的究竟是何种支付方式的“直连”?
事实上在目前多家媒体的报道中,“断直连”(即在银行、支付机构的跨行清算中引入清算机构)至少有两个时点,一是4月1日,二是6月30日。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究竟“断直连”指的是哪个时点?而为什么微信支付的扫码支付是4月1日?
这就涉及到不同的支付业务种类: 4月1日是支付创新业务规范(即281号文)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即296号文)双双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条码支付业务;而6月30日是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的一则通知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而且还规定了具体的清算承接平台——网联。
总之,再次强调:“断直连”针对的支付业务类型是不一样的,4月1日是条码支付业务;而6月末是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正是支付类型的不一致,所以时点也不一。
一位资深大型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条码支付直连包括“发卡侧直连”和“收单侧直连”,而本次银联与微信支付的合作,不涉及发卡侧快捷支付业务,只将银行在收单侧对财付通条码支付的受理业务纳入银联网络。
他进一步分析到,本次合作对原有银行卡业务的四方模式没有任何影响,不改变原有微信支付产品体验,仅改变收单机构受理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的交易路径——即由每个收单机构分别对接微信的模式调整为各收单机构对接银联,银联担任唯一中转站,再对接微信支付,转接交易并清算资金。
“我们从自己的经验来说,新的接口 (银联与微信支付制定的新的业务接口)和原来的接口并没有太大改变,也没有增加我们下游收单机构的成本,商户的手续费和受理流程也没有太大变化。整个迁移还是比较顺畅。”该支付机构高管说。
清算蛋糕如何分?
目前,银联已经和光大银行、通联支付、银联商务三家收单机构的微信支付联机交易调通,生产验证完成并成功投产。
通联支付的表态是多名受访者最倾向的认知,该司相关负责人称:银联能够在央行指定的时间节点实现与财付通的转接接入,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合规问题,同时还统一了服务能力以及接口规范,让各参与主体回归本位。过去非银支付机构在开展条形码业务的过程中迫于市场需求通过银行进行转接清算,而这种转接也导致该业务各参与主体角色不清晰、权责不明确,同时由于银行非专业清算转接机构,其管理要求、接口规范、系统稳定性、服务能力等参差不齐,给支付机构接入造成很大的困扰。这次回归必定使条形码业务更加高效、安全。
而光大银行表示,作为该业务第一家上线合作银行,将与银联共同努力,继续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
“线上的无卡支付的转接清算,两家(银联、网联)都已经有方案了,而且都已经上线了,就看各家支付机构的意愿和选择了,这就是利益博弈。但线下扫码比较复杂,主要支付机构都有自己的码标准,后来银联和网联又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码标准,然后还有一堆四方机构的聚合码。我认为,得标准者得天下。”一名华北支付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京东金融副总裁、支付事业部许凌说:“银联码、网联码哪家最终能推成行业标准,真正使得码支付能全行业互通互联,才是大赢家。”
微信支付的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后,市场的目光自然聚焦到巨头支付宝的身上——毕竟就在半个月前,市场才传出了它和微信都要双双接入银联的风声。对此,支付宝的回应仍旧是:“我们正在学习《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接入银联的方案暂时不清楚。”&
备付金规模两个月翻了一倍多
一个比清算机构抢夺“断直连”蛋糕更应该被注意到的动态,是支付机构交存至人行账户的备付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巨量猛增。
央行调查统计司2017年度统计数据里,支付机构在去年12月末上缴至央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规模是994.9亿元。缴存不足千亿的境况果然很快被打破了——按照央行在去年末祭出的大招,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去年4月延续至今年1月的20%档位,分三次逐月提高至50%档位。
央行的数据很好的反应备付金逐月上涨的进程:今年一月末,备付金规模为1237.57亿元,较去年末上涨242.67亿元;而到了提额进程正式开启的2月(提额比例为客户备付金总规模的10%),这一数据飙到了2202.35亿,较1月末上涨964.8亿元。
套用央行规定的提额政策,我们完全有理由将2月相较1月的增量(964.8亿元)看做客户备付金总规模的10%。也就是说,从理论角度反推,我们可以得知我国支付机构账上目前沉淀的客户备付金总额至少有9600多亿。
面对一个可“躺着赚钱”的、近万亿的大蛋糕,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支付机构的迁徙动力并不太强,所以迁移进程缓慢。“这也是央行动真格叫我们交到50%的原因”,沪上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高管告诉记者。
该高管称,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和银行结算的利息收益是按照日均资金沉淀量,按照协议存款的方式计算的。也就是说,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沉淀量越高,银行给予的利息就越高。而银行给予的利息利率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以达到4%以上。支付宝、财付通除外,二线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达到30亿-50亿,也就是说一家二线支付机构一年在银行获得备付金利息就达到一个亿。
“躺着赚利差”就催生一个畸状——支付机构开拓新支付场景的动力不强,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备付金的收益,违规挪用备付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参与过桥贷款,甚至投资高风险证券类项目等,而这也是央行加强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监管的原因。
总之,中国近250家支付机构正在经历史上最严厉、但也最良性的合规周期。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在条码支付直连模式的大限之日,微信支付宣布将其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由后者提供转接清算服务。同时,支付机构缴存人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存款在今年2月末已达到2202.35亿元,比2017年末的994.90亿元飙涨了121.36%。收单侧直连被切断一位资深大型支付机构人士告诉记者,条码支付直连包括“发卡侧直连”和“收单侧直连”,此次银联与微信支付的合作,不涉及发卡侧快捷支付业务,只将银行在收单侧对财付通条码支付的受理业务纳入银联网络。他进一步分析道,此次合作对原有银行卡业务的四方模式没有任何影响,不改变原有微信支付产品体验,仅改变收单机构受理微信支付条码支付业务的交易路径——即由每个收单机构分别对接微信的模式调整为各收单机构对接银联,银联担任唯一中转站,再对接微信支付,转接交易并清算资金。“我们从自己的经验来说,银联与微信支付制定的新的业务接口,和原来的接口并没有太大改变,也没有增加我们下游收单机构的成本,商户的手续费和受理流程也没有太大变化。整个迁移还是比较顺畅。”该支付机构高管说。事实上,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中,“断直连”(在银行、支付机构的跨行清算中引入清算机构)至少有两个时点:4月1日、6月30日。那么,“断直连”究竟指的是哪个时点?这就涉及不同的支付业务种类: 4月1日是支付创新业务规范(即281号文)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即296号文)双双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条码支付业务;6月30日是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的一则通知规定的时点,要求支付机构迁移的是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而且还规定了具体的清算承接平台——网联。也即,“断直连”针对的支付业务类型是不一样的,所以时点也不相同。清算蛋糕如何分?目前,银联已经和光大银行、通联支付、银联商务三家收单机构的微信支付联机交易调通,生产验证完成并成功投产。光大银行表示,作为该业务第一家上线合作银行,将与银联共同努力,继续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支付服务。“线上的无卡支付的转接清算,银联和网联都已经有方案了,而且都已上线,就看各家支付机构的意愿和选择了。但线下扫码比较复杂,知名支付机构都有自己的码标准,后来银联和网联又先后推出了自己的码标准,然后还有一堆四方机构的聚合码。我认为,得标准者得天下。”一名华北支付公司的高管告诉记者。无独有偶,京东金融副总裁、支付事业部许凌也表示,“银联码、网联码,谁最终能推成行业标准,使得能全行业互通互联,这才是大赢家。”微信支付的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后,市场的目光聚焦到支付宝的身上——毕竟就在半个月前,市场才传出了它和微信都要双双接入银联的风声。对此,支付宝的回应仍旧是:“我们正在学习《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接入银联的方案暂时不清楚。”备付金规模两个月翻了一倍多在清算机构抢夺“断直连”蛋糕的同时,支付机构交存至央行账户的备付金,正在猛增。按照央行在去年末祭出的大招,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将由去年4月延续至今年1月的20%档位,分三次逐月提高至50%档位。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1月末,备付金规模为1237.57亿元,较去年末的994.9亿元上涨了242.67亿元;到了提额进程正式开启的2月,这一数据飙到了2202.35亿,较1月末上涨964.8亿元。套用央行规定的提额政策,可将2月相较1月的增量(964.8亿元)看做客户备付金总规模的10%。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支付机构账上沉淀的客户备付金总额至少有9600亿。面对一个可“躺着赚钱”的、近万亿的大蛋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支付机构的迁徙动力并不太强,所以迁移进程缓慢。“这也是央行动真格叫我们交到50%的原因。”沪上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高管告诉记者。该高管称,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沉淀量越高,银行给予的利息就越高。一般银行给予的利息利率在年化3%左右,高的可达到4%以上。以此计算,除支付宝、财付通外,二线支付机构备付金的日均沉淀量就可以达到30亿-50亿。“躺着赚利差”也催生一个畸状——支付机构开拓新支付场景的动力不强,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备付金的收益,违规挪用备付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参与过桥贷款,甚至投资高风险证券类项目等,这也是央行加强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监管的原因。
  代扣通道被切 第三方支付未来运营成本或提升
国际金融报 付碧莲
“监管对支付业务系统接口用途的整顿相当明确,也很严厉,违规操作或者打擦边球方式操作的空间被完全挤压,而这也将引发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运营成本的走高。”
近几日,有几家P2P平台陆续发布公告宣布,恢复农业银行快捷充值。然而,这并未令与这些P2P平台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监管对支付业务系统接口用途的整顿相当明确,也很严厉,违规操作或者打擦边球方式操作的空间被完全挤压,而这也将引发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运营成本的走高。”北京某第三方支付机构首席运营官肖劲(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目前,已恢复农行快捷充值的平台包括:广信贷、融贝网、八条鱼、小猪理财、久金所、予财宝等,这些平台此前均曾公告暂停农行快捷充值。不过,恢复后的快捷充值限额较之前有所调整,其中广信贷、八条鱼、予财宝均提及充值限额调整为单笔2万元、单日2万元。
这样低额的限制对不少P2P平台的投资者来说,投资的便利性和体验都有所下降。“原来就一张银行卡绑定在P2P平台上,但是现在要绑定两三张卡,倒来倒去很麻烦。”有P2P平台投资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目前最新的消息是,6月30日前,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都将被切断,银行不会再单独直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代扣通道。”北京某P2P平台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这肯定或多或少对我们都会带来影响,我们也正在跟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商讨,要求他们能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
据悉,2017年12月央行发布《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的通知(281号文)》要求,加强支付业务系统接口管理,包括加大交易监测力度,确保接入单位将支付业务系统接口用于协议约定的范围和用途,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付业务系统接口被用于违法违规用途。此外,2017年6月央行发布110号文,规定集中代收付中心对代扣额度的限制和后续代扣业务行业只能用于公益和公用事业。
“说实话,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合作商户、P2P平台等提供的快捷支付其实是代扣服务,因为代扣服务比快捷支付的成本要低,而且应用场景也相对更广。如今在6月30日前银行不再单独直接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代扣通道,第三方支付机构势必要需求新的方式,而无论是直接用快捷支付还是通过银联或网联再来提供代扣,运营成本的上升是必然的。”肖劲表示。
现在已经有第三方支付公司迅速推出了“协议支付”代替代扣业务。所谓协议支付,是指客户通过与银行签订协议,将客户银行账户与商户关联账户进行绑定,付款时可直接输入商户关联账户的支付密码即可完成付款。区别于代扣,协议支付强调用户需要签约并完成绑卡授权,以及在支付中也需要用户授权,第三方支付机构才有权利通过网联(银联)将用户在银行卡中的钱划走。
  据彭博统计的数据,蚂蚁金服在 2018 年第一季度的证券支持债券销售额为 228 亿元,比上一季度少了 74%。蚂蚁金服有两项借贷业务:花呗和借呗。消费者使用花呗借钱购物能得到最长 50 天的免息期,等借的钱多到一次性还不清时,花呗又给他们提供了分期还款的服务,并且收取利息,实际年化利率达 14.55%,且分的期数越多,利率越高。借呗是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小额贷款业务。目前这两部分借贷业务是由蚂蚁金服设立在重庆的两家小额借贷公司:蚂蚁商诚小额贷款公司和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运营的。蚂蚁金服借给了消费者钱,就获得了对于后者的债权,接着它再把这些债权打包做成证券产品卖给市场上的其他投资者,这样的证券产品就叫 ABS。蚂蚁金服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赚取利息的差价,另一方面又从投资人那里拿到了钱去借给更多人提前消费。2017 年蚂蚁金服的个人消费贷规模超过了 6000 亿元,接近美国同类贷款规模的三倍。在中国几大银行中,借出去个人消费贷款最多的是工商银行,其规模还不及蚂蚁金服的一半。借呗和花呗的本质是通过投入小部分资金,然后通过买卖债权融到更多的钱,再放更多的贷,整个过程就像在使用杠杆。同时融到的钱越多,杠杆的体量越大,风险也就越大:打个比方,如果借贷公司一年的坏账过高(太多钱收不回来)导致净收益不足以换掉今年借的钱,整个资金链也就断裂了。2017年,蚂蚁商诚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了 37 个 ABS 项目,融资总额为1252 亿元,根据《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监管暂行办法》,重庆小贷公司的杠杆倍数最多是 2.3 倍,而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 18 亿,杠杆倍数(=总资产/权益资本)在 70 左右。今年 2 月 27 日,蚂蚁金服将该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到 40 亿元,将杠杆降到了 31 倍左右。相比之下,工行、建行、农行的平均杠杆倍数为 13。2017 年 12 月,央行和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限制消费贷款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规模。蚂蚁金服据传也撤回了数十亿美元的 ABS 产品发行计划,监管的限制直接导致了蚂蚁金服第一季度 ABS 销售额的急剧下滑。蚂蚁金服 2016 年第二季度到 2018 年第一季度 ABS 销售额。图/彭博彭博透露,今年上交所和深交所授予了蚂蚁金服 4 个 ABS 发行额度,每个额度 8 亿元,而在 2016 年,蚂蚁金服拿到的大部分单个额度为 30 亿元。此外,监管部门也对 ABS 的机构投资人做出了限制,要求他们把原属于表外业务的 ABS 计入损益表中,这样的做法可能会从账面上推高这些机构的负债率,进而引发触碰监管规定的负债率底线的危险。除了借贷业务,蚂蚁金服的储蓄业务也被管了起来。消费者通过把手里的钱存进余额宝获得高于存入银行的利率,这些钱也是蚂蚁金额得以开展借贷业务的重要资金来源。但这对于银行来说,相当于是抢走了他们的客户。央行的数据显示,余额宝推出后银行存款增长幅度始终处于减少的状态,从 2013 年 6 月的 14.3% 缩减至 2017 年 12 月的 9%。2018 年 1 月底,支付宝宣布为了防止余额宝规模增长过快,到 3 月 15 日前余额宝自动转入的功能将暂停执行,并且存钱进余额宝也变成了用户每天早上 9 点开始的抢购。每日总量限购,售完停止。题图/xinhuanet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
  苹果与支付宝 争夺交通支付入口
记者 钱童心
苹果公司刚刚推送iOS 11.3系统,最大的亮点是加入“快捷交通卡”功能,能把iPhone和Apple Watch秒变成交通卡。
此前,在上海的地铁站已经开始普及支付宝扫“二维码”进站的功能,“二维码”取代了地铁交通卡。
苹果推出的交通卡功能是基于近场支付NFC的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只需用手机接近设备就能实现支付,无需再把二维码从App应用中调出。
苹果开放NFC接口的前提就是要用苹果支付Apple Pay。此次向上海、北京的地铁App开放接口是苹果在中国大规模推动Apple Pay的重要举措,此前苹果公司几乎没有向任何的第三方开放过NFC接口。
早在两年前,苹果公司Apple Pay移动支付服务就登陆国内,但NFC技术在国内一直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虽然银联有闪付,支付宝的App里也可以看到NFC应用,不过并不是所有POS机支持NFC功能,也不是所有手机支持NFC功能,更重要的是用户习惯,在中国,习惯扫“二维码”的用户更多。因此,只有银联闪付在大规模进行补贴的时候才会有人用。
Apple Pay在中国的推进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鉴于支付宝已经在交通支付中捷足先登,苹果iOS更新用户的规模也有限,因此苹果公司能否通过争夺交通支付入口覆盖到更多中国Apple Pay的用户现在还难以定论。
Gartner研究总监沈哲怡对笔者表示:“公交卡是一个高频的应用,但是苹果要争夺支付入口的话,已经抢不到了,时间晚了,力度也弱了点,现在就分点羹吧。况且地铁支付宝还有九折优惠,苹果究竟有多少胜算还要看。需要在每个城市各个击破。”
无论是苹果还是支付宝,背后其实都有银联的身影。沈哲怡预测,未来不排除银联和支付宝也在地铁上支持NFC的支付。
三星和华为等安卓厂商此前就已经陆续支持过NFC的交通卡,但是他们和上海轨交合作的方式是植入异形卡,而不是目前的公交卡,所以开发费会更高,需要29元,也不能退还,还只能绑定一台设备。这次苹果直接得到了上海轨交的授权,在iPhone上开设的虚拟交通卡与到柜台购买的交通卡是一样的,价格都是20元,支持退款,而且可以绑定iCloud账号,迁移到其他手机设备中。不过由于NFC的技术只能读、不能写,因此无法通过iPhone给实体卡充值。
移动支付在全球都是一个大趋势。科技巨头都在构建基于自己生态圈的支付生态链。今年2月,谷歌也推出全新的“谷歌支付”App,淘汰过去的安卓支付和谷歌钱包工具。这让谷歌与苹果、三星等竞争对手更加一致,有助于消费者更加理解和接受移动支付。
传统支付解决方案的企业也在积极拥抱创新支付。今年3月,银联与全球实时电子支付和银行解决方案提供商ACI宣布合作,在银联卡受理、发卡和创新支付等方面展开合作,为全球超过5000家机构提供电子支付服务。
就像中国的支付宝和苹果支付要和银联卡绑定一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移动支付也需要依托银行卡才能实现支付。因此在对手机依赖程度较少的国家,用户会认为直接用信用卡支付比手机支付来得更加简单。
  微信“入编”银联 大限日条码支付正式接入银联清算
在条码支付直连模式的大限之日,微信支付宣布将其条码支付业务接入银联,由后者提供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条形码在哪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