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舰R被分为steam策略游戏推荐?

关于舰R等拟人养成游戏的讨论
本文原写于“基于同类游戏中更加优秀的特色的成功游戏”讨论中,笔者将以舰r为主要,探讨这类游戏成功的原由。
这就需要我们把统一类游戏拿来比较,比如舰r、碧蓝航线、舰c等这样的拟人类养成游戏。
舰c成功的原因是其是舰娘类游戏拟人化的始祖,其在日本的火热程度使其没有竞争对手。但如今,随着碧蓝和舰r的日服,舰c的毛病其实已经暴露了很多了,比如画风不够优秀,任务系统麻烦,作为网页游戏不便利,虽然已经出了手游,但优化并不好。另外角色特色不明显,只要是同一身装备,不同的角色穿上在游戏中没有明显差异。以及在游戏方式上,对玩家特别不友善,不管是资源获取方式还是关卡的难度。另外,相比于舰r等后起之秀,战斗画面等也令人诟病,日本企业不敢改进的风格明显。如今舰c完全靠着其名声和庞大的同人市场存活。可以说,舰c之所以成功,仅是因为市场对这种游戏的需要和同人文化对游戏的推动。
舰r则虽然是抄着舰c做起来的,但却有很多改进。第一,在游戏角色上进行了很大扩充,把舰c中仅限的日系和德系的船扩大到了多个国家,以至于在舰r中形成了美吹和英吹以及德棍三大团体,日系迷反而变成少数。这一点改进基本是改到核心了,因为舰娘这类游戏本身就是以养成为主的游戏,玩家在乎的就是收集更多的船,收集更稀有的船,这种游戏的核心就是这个。做好节奏扩充角色,既让玩家享受收集新角色的心奇感,又不让玩家疲惫于不断的获取新角色,引导玩家拥有各种的阵营是延续这种休闲游戏最好的方式。舰r还在很多优点,比如画风更游戏,战斗画面做成q版不仅是一个亮点,还实现了以卖皮肤,特效动画皮肤这种方式增收。又比如根据不同角色历史事件,在游戏中设置各种梗以引起玩家对角色形象的共鸣。
但舰r也有致命的弱点,第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游戏数值设计,随着这款游戏的长期运营,很多玩家都到达了游戏中设置的实力极限,特别是受国内火热的外挂、辅助市场泛滥影响。数值策划是很多游戏中后期都难以解决的问题,玩家在一直玩,但角色不能一直变强,其变强的极限必然有个顶。舰r中相当数量的玩家实力触顶让玩家只能把这个游戏当做有时上一下看一眼的养老游戏。近年,舰r一直在对此做出改进,首先就是提高了角色等级上限,这不是一个好主意,这个方案的实行其实意味着数值策划已经解决不了玩家实力和游戏难度的协调问题了,提升角色等级上限其实就是在给玩家全体降级来增加关卡难度。这个方案引起了很大争议,游戏策划只好提出了新增学院和食堂等给角色另外增加buff等方式来提升玩家实力做弥补。学院的内容说到底就是通过训练在角色本身技能之外再学习技能,通过不同技能与角色本身能力的组合又构成了一个比较有趣的决策问题以考验玩家,增加了趣味性,并且这个学院系统对角色也有着很好的等级要求和物资要求,实现对游戏提升等级上限损失最大的大佬玩家的弥补。食堂的设计则是让所有玩家都可以培养自己的舰娘厨艺,增加游戏性的同时通过有时间限制的buff弥补其他玩家的实力。但这些设计也仅仅是给游戏挽留了一波劝退而已,玩家实力增长无法停止,如何解决游戏中的数值爆炸仍然是严重的问题。
第二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玩家实力两极化。老玩家、肝玩家、外挂玩家走到了游戏实力的尽头,而新玩家、懒玩家却很容易处在实力的底层。尽管这游戏很多地方很考验运气,但实力高玩不断提高了游戏上限让低端玩家更加难以面对游戏难度。以活动为例,一个活动下来,高玩感觉不到难度,低玩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进个活动的门槛。而近年,游戏策划对活动也是多有改进,一方面让队友支援系统更完善,让高玩可以帮助低玩,另一方面在活动中采取多个小boss加最终boss的设定。让低玩可以通过打小boss降低最终boss的难度,而高玩则仍然可以无视一切的直接和最终boss脸A。而对活动奖励也多有调整,玩家最想要的新船、新角色设置在完成活动一半就可以活动,让低玩对最重要的奖励有盼头,而在后半活动多设置一些辅助性的稀有装备、成就等作为奖励吸引高玩。
把控玩家的需求是游戏能吸引玩家的第一点,这一点策划无疑会经常考虑;控制游戏的节奏(难度)则是维持游戏生命重要的一环,这一点就要看运营的维持类。
第三点则更多和运营有关系,舰r这款游戏活到了如今,我有时倒是觉得也算挺艰难的。舰r这游戏除了皮肤和部分道具,让产生的氪金点很少,其枯燥个人单机游戏形式更使得让不少玩家选择了使用外挂,且外挂使用者遍布中高端玩家。这时候封禁外挂已然不可能,而外挂的泛滥提高了玩家道具和资源的获取,进一步降低了玩家的氪金欲望。虽然漫展上幻萌都开始卖周边和官方本子了,但漫展又不是天天开,辣鸡幻萌以这运营方式居然能活到现在,真是阿弥陀佛上帝保佑。事实上,按照我对游戏行业的第一规律~越小的游戏圈,游戏忠实玩家越多,且忠诚程度(被脑控程度)极高,幻萌想盈利的话真是方法多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好,这里是战舰少女R的民间非官方百科,可以查阅战舰少女的相关资料,也欢迎您一起来完善百科。一切编辑行为都是可以恢复的,敬请大胆编写
页面已建立,可以浏览新宿舍系统中家具等相关资料
来自舰R百科
本条目用于记录舰船的沉没和结局,带?符号表示非最终结局,所有国以退役或沉没时为准,舰种分类以结局时的分类为准。
战斗或位置
南斯拉夫()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克罗地亚 普拉(44°52′9″N, 13°49′9″E)
被意大利蛙人安装的炸弹击沉
被移交给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名 南斯拉夫王国),并改名为Jugoslavija(“南斯拉夫”的拉丁语写法)
被日陆航与舰载机击沉
1938被日军打捞,6.3于播磨造船所相生工场进行修理,7.11被暂命名为“御藏”。更名为“五百岛”
1938被日军打捞,于佐世保进行修理,7.11被暂命名为“见岛”。更名为“八十岛”
被日军飞机击沉
1938被日军打捞,5.12于吴港进行修理。被命名为“阿多田”。二战后归还中国,恢复原名
与及3艘驱逐交战后受伤坐礁,后被日军飞机击沉
江苏江阴采石矶
受日军飞机攻击,次日沉没
战斗或位置
苏格兰斯卡帕湾(58°55′51″N 2°59′00″W)
被击沉于泊地
挪威海岸(64°27′N 06°28′E)
挪威 奥斯陆峡湾(59° 42′ 0″ N, 10° 35′ 30″ E)
被挪威岸防炮击沉
挪威 克里斯蒂安桑
被英潜艇HMS Truant(N68)重创,由德鱼雷艇Greif雷击处分
挪威 卑尔根(60° 24′N, 5° 19′E)
被英军飞机击沉
残骸被打捞,一度作为潜艇码头。拆解
(68°26'4“N,17°22'40”E)
第一次纳尔维克海战
被HMS Hunter(H35)击沉
(68° 26′ 5″ N, 17° 22′ 38″E)
第一次纳尔维克海战
被HMS Hardy(H87)重创,次日沉没
(68° 25′ N, 17° 54′E)
第二次纳尔维克海战
战斗中受损,4.13英军进攻中弃舰自沉
试图自沉失败,被HMS Hero (H99)击沉
希腊 蒂诺斯岛
被意大利潜艇Delfino击沉
事后希腊宣布其被不明国籍潜艇击沉(尽管希腊回收的鱼雷碎片为意大利所制),2个月后意大利对希腊宣战
战斗或位置
地中海 苏达湾
被意军重伤坐沉
确认损伤难以修复,5.22拆除装备后放弃。1952.2残骸被打捞,于意大利巴里拆解
克里特岛东南30海里
被意军飞机击沉
因副炮弹药库被击中,引发主炮弹药库爆炸沉没
一般认为致命一击为的炮击,但亦有认为的炮击才是主因
比斯开湾(48°10′0″N, 16°12′0″W)
被舰载机击毁船舵,5.27被与英王乔治五世重创,失去动力和还击能力后,被多赛特雷击处分
沉没前19分钟,俾斯麦才打开通海阀。因此沉没的主因无疑是英军的攻击
波罗的海 朱敏达湾
喀琅施塔得
因德空军攻击沉没
被打捞,修复后重新服役
直布罗陀附近(35°12N,08°17W)
被U563重创(35°36N
10°04W),10.25由拖船和HMS Jonquil (K68)拖往直布罗陀,10.27因恶劣天气导致绳索脱落沉没
直布罗陀南41公里
11.13被鱼雷重伤,次日沉没
因日军舰载机攻击坐沉
被打捞,6.7以自身动力航行至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进行修理和现代化改装。结束测试
被日军舰载机击沉
被打捞,6.9-12.23在珍珠港进行初步维修,而后至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进行修理和现代化改装。结束测试。
1943.3被打捞,12.28进入干船坞,评估认为难以修复,退役
南中国海 马来西亚关丹近海
被日军海军陆基飞机击沉
被英荷联军4艘驱逐击沉
对手包括、HMS Sikh (F82)、HMS Maori(F24)、HNLMS Isaac Sweers
埃及 亚历山大
被德潜艇U557击沉
战斗或位置
水上飞机母舰
爪哇岛芝拉扎以南75英里
被日军飞机重伤,由Whipple (DD-217)和Edsall (DD-219)雷击处分
(5°58′55″S 112°3′57″E)
被日重巡羽黑重创,次日沉没
巴伟安岛以北90海里
第二次爪哇海战(巽他海峡海战)
被日军击沉
第二次爪哇海战(巽他海峡海战)
被日军击沉
被意军飞机击沉
斯里兰卡亭可马里(7°35′28.392″N 82°05′55.089″E)
被、、与的舰载机击沉
斯里兰卡亭可马里(7°35′N 82°5′E)
被与的舰载机击沉
挪威 熊岛附近
被德潜艇U456重创,5.2被HMS Foresight (H68)雷击处分
珊瑚海海战
被与舰载机击沉
南太平洋 (15°S,155°E)
珊瑚海海战
被与舰载机击伤,因油气爆炸火势失控,由 (DD-360)雷击处分
地中海 亚历山大往班加西途中
遭德军空袭重创,次日放弃
中途岛海战
被舰载机击沉
被舰载机击沉
中途岛海战
被舰载机命中机库一弹,引发爆炸火势失控。6.5被和舞风、萩风、野分雷击处分
4发雷击处分命中2-3发
被舰载机重创。6.5被日驱逐卷云雷击处分
中途岛海战
被舰载机击沉
因与相撞失去动力
中途岛海战
被舰载机击伤。6.6被日潜艇伊168鱼雷击中,次日沉没
新罗西斯克
被德军飞机重创坐沉
1944.8被打捞,于尼古拉耶夫拆解
第一次所罗门海战(日方)
萨沃岛海战(美方)
被日军击沉
致命攻击可能为的鱼雷
第一次所罗门海战(日方)
萨沃岛海战(美方)
被USS S-44击沉
第二次所罗门海战(日方)
所罗门海战(美方)
被舰载机击沉
第二次所罗门海战(日方)
所罗门海战(美方)
被美军陆基飞机击沉
被日潜艇伊19击中导致油气爆炸,由USS Lansdowne (DD-486)雷击处分
萨沃岛夜战(日方)
埃斯佩兰达角海战(美方)
被美军击沉
主要为的炮击
(09°02′S 159°33′E)
萨沃岛夜战(日方)
埃斯佩兰达角海战(美方)
被美军重创,次日沉没
南太平洋海战(日方)
圣克鲁斯群岛海战(美方)
被鱼雷重伤,由USS Shaw (DD-373)雷击处分
一说为抢救己方落海TBF时被飞机挂载的鱼雷撞击舰体导致爆炸;另一说为被伊21击沉,但日方记录并不支持。
南太平洋海战(日方)
圣克鲁斯群岛海战(美方)
被日舰载机重伤放弃,次日被日驱逐卷云、秋云击沉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日)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美)
被美军击沉
致命的鱼雷推测来自于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日)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美)
被鱼雷击中丧失动力后,被击沉
(DD-459)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日)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美)
被日轻巡长良或驱逐照月发射的鱼雷炸断舰尾后,被击沉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日)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美)
受炮击与鱼雷重伤,次日放弃
11.12-13夜战况混乱,被命中的一发鱼雷来自于,其遭到的炮击有来自日舰或者为己方误击的不同说法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日)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美)
被日潜艇伊26击沉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日)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美)
被美军重创,次日遭舰载机与亨德森机场陆基飞机攻击,被迫自沉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日)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美)
被舰载机击沉
第三次所罗门海战(日)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美)
被重创,次日沉没
被重创,次日沉没
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
塔萨法隆加海战
被日驱逐亲潮击沉
比塞大以北40海里(38°00′N10°05′E)
被HMS Splendid (P228)击沉
马当港东北(05°8S 145°56E)
(77°19'N 30°47'E)
巴伦支海海战
因能见度差,误将误认为
战斗或位置
俾斯麦海海战
被美澳联军陆基飞机击沉
布莱克特海峡
被美军击沉
巴巴多斯岛东(12°38′N 54°39′W)
被美军飞机击沉
布莱克特海峡
因触雷沉没
因触雷受损,随后被美军飞机击沉
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
库拉湾海战
被日驱逐凉风、谷风击沉
(07°38′S 157°06′E)
科隆班加拉岛夜战
被、USS Honolulu(CL-48)、HMNZS Leander击沉
撤往库因途中
受损,7.17被美军飞机击沉
维拉湾夜战
被美军击沉
博尼法西奥海峡(41° 9′ 28″ N, 8° 17′ 35″ E)
被德空军击沉
博尼法西奥海峡 佩图萨托灯塔以西5英里
博尼法西奥海峡
被德军控制的岸防炮重创,次日再遭德军飞机轰炸,丧失动力后弃舰
(06°10S 154°20E)
布干维尔海战
被美军击沉
(72°16′N 28°41′E)
被英军击沉
战斗或位置
克罗地亚 普拉
被盟军飞机击沉
被打捞,就地解体
被USS Pogy(SS-266)击沉
特鲁克岛附近(07°45N 151°20E)
被美军击沉
特鲁克岛附近(07°15N 151°15E)
被USS Bunker Hill(CV-17)和USS Cowpens(CVL-25)的舰载机击沉
意大利安齐奥近海(40.55°N 13.25°E)
被德潜艇U410击沉
八丈岛西40海里
被USS Sand Lance(SS-381)击沉
关岛西(10°00N 143°48E)
被USS Harder(SS-257)击沉
松索罗尔岛南(5°38N 131°45E)
被USS Bluegill(SS-242)一枚鱼雷击中,次日沉没
西里伯斯海(05°03N 119°36E)
被USS Bonefish(SS-223)击沉
马里亚纳附近(11°40N 137°40E)
马里亚纳海战
被USS Cavalla(SS-244)命中4枚鱼雷,引发油气爆炸最终沉没
马里亚纳附近(12°05N 138°12E)
马里亚纳海战
被命中1发鱼雷,因损管不利引发油气爆炸最终沉没
马里亚纳附近(15°30N 133°50E)
马里亚纳海战
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意大利 拉斯佩齐亚
被英国与意大利蛙人部队用炸弹击沉
被HMS Unbroken重创,在那不勒斯初步维修后于1942.10移到拉斯佩齐亚继续维修。被德军俘获
南中国海(13°12N 114°52E)
被USS Flasher(SS-249)击沉
法国吉伦特 勒凡尔登
被英军飞机重创,次日在试图回港途中沉没
海南岛东面(18°14N 114°40E)
被USS Growler(SS-215)击沉
五百岛()
静冈御前崎南面水域
被USS Shad(SS-235)击沉
巴拉望水道
被USS Darter(SS-227)击沉
(09°27N 117°23E)
巴拉望水道
被USS Dace(SS-247)击沉
莱特湾海战
被日陆航飞机重伤,二次爆炸后由USS Reno (CL-96)雷击处分
莱特湾海战
苏里高海战
被美军击沉
被美军重创后与那智相撞丧失动力,被日驱逐曙雷击处分
(11°46′N 126°9′E)
莱特湾海战
萨马岛海战
被日军击沉
被命中的致命大口径炮弹早期被认为是发射,但对比日美双方记录发现更可能为大和所发射
(11°46′N 126°33′E)
莱特湾海战
萨马岛海战
被日军击沉
护航驱逐舰
(11°40′N 126°20′E)
莱特湾海战
萨马岛海战
被日军击沉
致命炮击来自
莱特湾海战
萨马岛海战
遭美军舰载机重创,被日驱逐藤波雷击处分
因美军舰载机攻击,引爆自舰鱼雷
(20°29N 126°30E)
莱特湾海战
恩加诺角海战
被美军鱼雷击沉
一般认为鱼雷来自美军舰载机的攻击,但亦有来自USS Halibut (SS-232)的说法
(20°24′N 126°20′E)
莱特湾海战
恩加诺角海战
被美军击沉
攻击其的包括、、USS Santa Fe (CL-60)和USS Mobile (CL-63)
(19°20N 125°51E)
莱特湾海战
恩加诺角海战
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莱特湾海战
恩加诺角海战
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班乃岛北(11°44N 122°16E)
被舰载机击沉
奥尔莫克湾海战
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挪威 特罗姆瑟(69°38′50″N 18°48′30″E)
被英军飞机重创,倾覆沉没
中国黄海(32°59′0″N, 123°18′0″E)
被USS Spadefish(SS-411)击沉
被USS Sealion(SS-315)击沉
八十岛()
吕宋岛西面
被USS Ticonderoga (CV-14)与USS Langley (CVL-27)的舰载机击沉
吕宋岛西面(15°44′58N 119°47′57)
静冈滨名湖南(33°06′N 136°46′E)
被日军神风特攻击沉
战斗或位置
马来西亚 哥打巴鲁以东150公里
(06°00N 103°45E)
被USS Blackfin(SS-322)击沉
意大利 的里雅斯特
被美空军击沉
1943.9被德军俘获,作为靶舰使用;1947残骸被打捞,拆解
德国 梅克伦堡- 福尔波门 萨斯尼茨附近
被苏联飞机击沉
德国 威廉港
被盟军飞机重创坐沉
1956残骸被打捞拆解
德国 威廉港
被盟军飞机击沉
印尼 松巴哇岛附近
被USS Gabilan(SS-252)命中1枚鱼雷、USS Charr(SS-328)命中3枚鱼雷,而后沉没
德国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基尔(54° 19′ 15″ N, 10° 9′ 48″E)
被盟军飞机重创,倾覆沉没
中国 厦门附近
因美军B-25轰炸重伤搁浅,4.8决定放弃,4.10自沉
意大利 热那亚
被意大利蛙人破坏而部分沉没
被德国接管,1946被意大利打捞,1949拖往拉斯佩齐亚,1951拆解
苏格兰彼得黑德附近(57°21'N 01°39'W)
因厕所损坏上浮,而后被英军飞机击沉
战时记录击沉位置为57°24'N 01°37'W,但之后未能找到残骸。直到70年代,残骸于57°21'N 01°39'W被发现
被日军神风特攻击沉
被美军飞机重创坐沉
放弃,除籍,之后拆解
被美军飞机重创,7.28再次被攻击坐沉
除籍,之后拆解
被美军飞机重创坐沉
除籍,之后拆解
被美军飞机重创坐沉
除籍,1946.11拆解
关岛至莱特岛途中(12°2′0″N, 134°48′0″E)
被日潜艇伊58击沉
战斗或位置
辽宁葫芦岛
因国民党空军轰炸重伤放弃
1945.8作为补偿移籍中国,改名重庆。起义加入解放军。打捞,1954放弃修复
随公海舰队投降,被扣押于斯卡帕湾。随公海舰队集体自沉
1927残骸被打捞,1929被拆解于罗塞斯
拉普拉塔河口(34°58′S 56°17′W)
被英军重创,在乌拉圭停留72小时后因未能获得延长停留许可被迫自沉
因盟军占领北非,德国试图强行接管法国海军舰船,为避免被夺取而自沉
被意大利打捞,11.24再次被轰炸沉没,残骸于1948被打捞拆解
因盟军占领北非,德国试图强行接管法国海军舰船,为避免被夺取而自沉
被意大利打捞,1943.9被德国人接管,被交给维希政府,被美空军击沉,10.1被再次打捞,但已失去修复价值,被作为水下爆炸实验目标。改名Q45,出售拆解
因盟军占领北非,德国试图强行接管法国海军舰船,为避免被夺取而自沉
1950被打捞拆解
因盟军占领北非,德国试图强行接管法国海军舰船,为避免被夺取而自沉
1944被德军打捞以疏通港口,残骸拆解持续至1958
法国 诺曼底 阿罗芒什
在北大西洋(49°22'N 0°21'W)被德国一枚有人驾驶鱼雷重创,被拖至诺曼底阿罗芒什自沉,以作为防波堤的一部分
转交给波兰海军使用
意大利 热亚那
1943年意大利投降盟军后被德国接管,作为航道阻塞自沉
残骸1947被打捞,1951拆解
波兰 格丁尼亚
因苏军逼近,作为航道阻塞自沉
残骸1947被打捞,1951.9拆解
波兰 什切青
因苏军逼近,自沉于泊地
被苏联打捞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基尔 海登多夫湾
遭英军空袭后重伤后被自沉
残骸1949拆解
遭英军空袭后重伤后被自沉
1945.7残骸被打捞,1948拆解
吕佐夫()?
波兰 斯未诺契
被英军飞机重创,5.4被自沉
1946被苏联打捞,以Лютцов(吕佐夫的俄语写法)归入苏联海军
德国 埃肯弗尔德湾
属于“彩虹行动”
挪威法尔松西南(57° 53′ N, 6° 13′ E)
马六甲海峡(03°05′06N 100°40′06)
战后作为赔偿舰被英国接收
马六甲海峡(03°05′05N 100°41′00)
战后作为赔偿舰被英国接收
福冈北九州若松
沉海作为防波堤
除籍,在佐世保拆除武器设备
北大西洋罗科尔岛附近
存在被英军击沉、德潜艇误击等不同说法
北海道与本州之间(41°49N, 141°11E)
据日本战后公布的报告,日曾有潜艇在北海道东北部靠近海岸的地方触发固定式水雷
英吉利海峡(49° 59′ 0″ N, 3° 56′ 0″ W)
与瑞典商船S.S Vidar相撞沉没
英吉利海峡(50°34′34′′N 2°32′55′′W)
训练中沉没
失踪,2.8确认沉没。事故原因被认为是机库未完全关闭导致进水
被撞击折断,因而沉没
博尔库姆岛西北
遭到德空军误炸沉没
博尔库姆岛西北
遭到德空军误炸,规避中触雷沉没
克里斯托巴(10°40′N 79°32′)
与美国商船Thompson Lykes相撞沉没
公开损失。有多种其他说法,具体可在词条中查看
由哈布纳菲厄泽往摩尔曼斯克途中(66° 0′ 0″ N, 8° 0′ 0″ W)
在雾中误认水雷,规避时与英王乔治五世相撞折断,因而沉没
撞击跌落的深水炸弹爆炸殃及附近的,英王乔治五世也因此受损
广岛柱岛(33°58N 132°24E)
3号炮塔爆炸导致沉没
1944起陆续打捞约75%的残骸后打捞工作结束
苏里高海峡附近
为规避美军潜艇的鱼雷与货船相撞
台湾海峡(25°6′N 119°31′E)
被自己发射的鱼雷击沉
普鲁士湾(康沃尔 彭赞斯 以东6英里)
拖往苏格兰克莱德湾拆解地途中沉没
封存,出售。1950被打捞,残骸在马拉宰恩拆解
珍珠港东北540英里
拖往加利福尼亚拆解地途中沉没
塔曼达雷)
好望角附近(38°48′28″S,1°23′59″W。)
拖往台湾拆解地途中沉没
退役封存,移籍巴西,改名TAMANDARE(C-12)。退役,8.5出售
奥希金斯()
南太平洋 皮特凯恩群岛附近
拖往印度拆解地途中沉没
退役封存,移籍智利,6.19改名O'HIGGINS (02)。退役
比基尼环礁
被水下实验的原子弹Test Baker击沉
-25比基尼环礁“十字路口行动”实验船
比基尼环礁
被水下实验的原子弹Test Baker重创,7.29沉没
作为赔偿舰被美国接收。-25比基尼环礁“十字路口行动”实验船
比基尼环礁
-25“十字路口行动”后受损严重,于12.22倾覆沉没
作为赔偿舰被美国接收。-25比基尼环礁“十字路口行动”实验船
吕佐夫()
1947.5被决定作为靶舰
波罗的海(55° 31′ 3″ N, 18° 17′ 9″ E)
被决定作为靶舰,编号ПБ-101(PB-101)
苏格兰 阿盖尔-比特 冰砾阜湾
1945.1退役封存,1947.5改为靶舰。残骸被打捞,6.23出售,7.5在苏格兰特伦拆解
加利福尼亚 外海130英里
-25比基尼环礁“十字路口行动”实验船
夏威夷 瓦胡岛外海
被USS Iowa(BB-61)及3艘重巡击沉
-25比基尼环礁“十字路口行动”实验船
华盛顿 外海
-25比基尼环礁“十字路口行动”实验船
作为靶舰被核弹击沉
1955作为核弹靶舰
作为靶舰被导弹击沉
1951转为训练船。
作为靶舰被巡航导弹P-35击沉
战后曾有恢复建造的计划,但最终没有实行。被放弃,1955在里海舰队作为实验用舰
加利福尼亚 外海
被Snook(SSN-592)击沉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第二次退役,以辅助潜艇身份参与海洋科学研究
弗吉尼亚 外海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
Z1(D170)()
被U-29(S178)击沉
退役封存,租借于联邦德国,改名Zerst?rer 1 (D170);租借期满后退役,6.27出售于联邦德国
海参崴 卡拉姆吉纳岛
被海军航空军击沉
作为赔偿舰被苏联接收,退役
多美·加西亚海军上将()
南大西洋(39°57'S 057°57'W)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移籍阿根廷,改名Almirante Domecq Garcia (D23)
地米斯托克利()
克里特岛外海
被H.S. Nereus (S-111) 和H.S. Kyklon (P-53)击沉
退役,出售于希腊,改名Θεμιστοκλ??
最后一次退役或封存时间
第一次退役,1920.9移除18吋主炮更换三联装15吋主炮用于测试,并于12.15重新服役,测试结束后于1921.8再次退役
在大象岛海战中重伤坐礁,简单维修后被确认难以恢复,因而退出现役,作为训练舰使用至1959年。
苏格兰 南艾兰 特伦
转为后备船只,1945.4作为飞机靶舰使用,1948出售,1954拆解
宾夕法尼亚州 费城
日本投降后被美军接管,从日本海军除籍。起作为特别输送舰遣返海外日本人,作为赔偿舰被英国接收并拆解。
威尔士 格拉摩根 纽波特
1948.8作为靶舰使用,1950出售,9.9拆解
宾夕法尼亚州 费城
英格兰 坎布里亚 巴罗因弗内斯
仍作为炮塔训练和住宿使用,拆解
加利福尼亚州 奥克兰
苏格兰 法夫 因弗基辛
仍作为炮塔训练和住宿使用,1965.7拆解
退役时间存在(navsource)和11.6(danfs)两种说法,拆解也存在布鲁克林的George Nutman Inc.(navsource)和费城的Northern Metals Co.(danfs)不同说法;除籍
最后一次退役或封存时间
长崎 佐世保
1946.10拆解
苏格兰 南艾兰 特伦
最初作为住宿使用,1948作为靶舰
新泽西 卡尼
马里兰州 巴尔的摩
德克萨斯州 布朗斯维尔
苏格兰 法夫 因弗基辛
E Yung()
恢复为货船,改名Aagtekerk,1967年改名为E Yung。在台湾高雄因火灾报废
佛罗里达 巴拿马城
威尔士 纽波特
苏格兰 南艾兰 特伦
马里兰州 巴尔的摩
退役于布雷默顿普吉特海军造船厂
苏格兰 南艾兰 特伦
宾夕法尼亚州 切斯特
加利福尼亚州 特米诺岛
navsource记录为出售给芝加哥的海曼 - 迈克尔斯公司;其他资料一般称在日本拆解
苏格兰 格拉斯哥
1948.8拆解
威尔士 纽波特
苏格兰 法夫 因弗基辛
最后一次退役或封存时间
马萨诸塞 波士顿
新泽西州 卡尼
马里兰州 巴尔的摩
新泽西 纽瓦克
马里兰州 巴尔的摩
新泽西州 卡尼
曾有保留为博物馆的计划,但最终由于经费筹集失败拆解
马里兰州 巴尔的摩
苏格兰 法夫 因弗基辛
加利福尼州亚 奥克兰
退役于布雷默顿普吉特海军造船厂
苏格兰 南艾兰 特伦
苏格兰 法夫 查尔斯顿
触雷重创,1947被确定无修复价值
最后一次退役或封存时间
拉斯佩齐亚
拆解工作在退役前已经开始
威尔士 格拉摩根 纽波特
苏格兰 法夫 因弗基辛
成为训练舰队旗舰,卸任。1948作为靶舰,拆解
最后一次退役或封存时间
密尔沃基()
特拉华州 威尔明顿
租借给苏联,改名Мурманск。归还,拆解
英格兰 诺森伯兰 布莱斯
威尔士 格拉摩根 纽波特
英格兰 坎布里亚 巴罗因弗内斯
英格兰 泰恩-威尔郡 桑德兰
被英国接管,年底正式成为赔偿舰,抵达朴次茅斯,舷号R38,后更改为H40,被用于测试新式锅炉。1946.10于南安普顿作为住宿船使用,拆解
最后一次退役或封存时间
苏格兰 西邓巴顿 达尔缪尔
1963曾有意让联邦德国购买作为博物馆保留,但因价格原因作罢;拆解
1953在土伦作为浮动营房
苏格兰 法斯兰 克莱德海军基地
英格兰 德文 普利茅斯
苏格兰 法斯兰 克莱德海军基地
苏格兰 南艾兰 特伦
战后作为赔偿舰被英国接收,移籍法国,4.1改名Marceau
拉斯佩齐亚
1956.2在布雷斯特作为预备役军官训练学校宿舍船使用,除名,船体编号Q432,1968年被卖给意大利热那亚的圣玛利亚船厂,被拖往拉斯佩齐亚,9.30抵达,1969年底拆解完毕
俄勒冈州 波特兰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
拉斯佩齐亚
拉斯佩齐亚
瑞典 斯科恩 斯塔德
瑞典 西约塔兰 哥德堡
苏格兰 西邓巴顿 达尔穆尔
马卡罗夫海军上将()
作为赔偿舰被苏联接收,(德语wiki)或2.13(俄语wiki)改名Адмирал Макаров。
最后一次退役或封存时间
改名Artigliere。1949作为赔偿舰被苏联接收,改名Ловкий。
苏格兰 法斯拉恩 克莱德海军基地
降为A级储备舰,成为浮动军营。解除武装。被除名,船体编号Q466。被卖给法国的Société des Chantiers Naval Varois les Abeilles,5.24被拖往拉塞纳的布利加伦拆解,2年后拆解完毕
德克萨斯 布朗斯维尔
除籍,曾有计划成为威斯康辛州的密尔沃基水上博物馆,但未能实行。2007.7拆解,8.16完成
作为赔偿舰被中国接收,初命名为接十七号,后改名汾阳。编入训练舰队;1963退役拆解
改造为防空巡洋舰
威尔士 下塔尔波特港 布里顿费里
1949退役封存,1951恢复现役,1964退役,1969.10作为靶舰使用。1972出售,12.20拆解
作为赔偿舰被中国接收,7.6改名丹阳。除籍。1969因台风进水。1971.11拆解
意大利 热那亚
1946.10改为练习舰
作为赔偿舰被苏联接收,改名Выборг。
苏格兰 法斯拉恩 克莱德海军基地
1959.1转入后备舰队,1960成为后备舰队旗舰,1964.9转为住宿船
新泽西州 卡尼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
退役,拆解
退役封存,1960出售拆解
苏格兰 法夫 因弗基辛
退役后担任靶舰直到被出售
最后一次退役或封存时间
意大利 拉斯佩齐亚
参与6次核试验。1972退役封存,1975拆解
宾夕法尼亚州 切斯特
阿罗芒什()
1946.8租借给法国,改名Arromanches(R95)。1951出售给法国
退役,作为训练船再次服役
Z4 D-178)
退役封存,租借于联邦德国。1981.2作为备用零件赠于希腊
退役封存,租借于联邦德国。1981.2作为备用零件赠于希腊
曾有计划作为博物馆,但因资金筹措问题放弃
1982.4因马岛战争爆发准备重新服役,1982.5中止了该计划。1986.10拆解
圣乔治()
退役,原将作为赔偿舰转交法国,但1948.7被法国放弃。1951.3开始修复改造,1953改名San Giorgio (D 562),1955再次服役,1957.10被归类为驱逐领舰,再次改造,之后作为训练舰服役至1979
布朗海军上将()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退役。租借给阿根廷,更名Almirante Brown (D20)。从美军除籍
拉托雷海军上将()
退役。出售给智利,更名Almirante Latorre。1986在台湾拆解
巴尔德斯海军上将()
退役封存,赠于西班牙,更名Almirante Valdés (D23)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再次退役。除籍。
出售给中国台湾,改名“沈阳”.退役后原计划转为博物馆,因地方政府不愿接手拆解
波罗的海造船厂
1949.4拆解
德意志船厂
曾研究过改建轻型航母的可能性,但计划在1942被放弃,次年拆解
纽卡斯尔造船厂
曾被计划改造为航空战列舰
布洛姆与沃斯造船厂
德意志船坞和机械制造公司
1942停工,1943恢复建造,1944.11放弃
注:未下水舰船的生日以游戏内实装日期为准
确认保存时间
未在美军服役
美国 伊利诺伊 芝加哥
被俘获,后一度被更名USS Nemo
美国 北卡罗来纳 威尔明顿
希腊 阿提卡 法利罗
在波罗斯岛作为训练住宿船
美国 马萨诸塞 波士顿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
加拿大 哈密尔顿
退役封存,1947.5恢复现役
美国 纽约州 布法罗(水牛城)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
(DD-724)
美国 南卡罗来纳州 查尔斯顿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
俄罗斯 新罗西斯克
1987转入后备舰队,-25转移到新罗西斯克,作为博物馆开放
中国 山东 青岛
出售给中国,改名“长春”
美国 弗吉尼亚 诺福克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再次封存,恢复现役,除籍,登记为备用舰船,在诺福克作为博物馆开放
美国 德克萨斯 科珀斯克里斯蒂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转为训练航母
美国 夏威夷 珍珠港
退役封存,恢复现役,除籍,在珍珠港作为博物馆开放
冰岛 雷克雅未克
蒙古 库苏古尔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大策略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