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时间就有网游是写三国类网游小说小说有三十六地煞72洞主在此谢谢

Access denied | www.txtwan.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txtwan.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341a4ccf52b98e9-ua98).三国之席卷天下(君子毅)无弹窗小说_三国之席卷天下最新章节吧-笔趣阁
& 三国之席卷天下最新章节列表
秦峰穿越东汉的时候,孙权正在抱着娘亲吃奶……黄巾进入准备阶段的时候,秦峰正在泡妞,攒钱等着张角赶紧造反……秦峰小有名气的时候,曹操非拉着他跟袁绍去乡里搞女人……黄巾时董卓获救:“汝现为何职?”刘备:“白身……。”董卓甚轻之,不为礼。转头又问秦峰,“汝身居何职?”“现为骑都尉。”董卓拱手为礼夸赞道:“秦都尉果然少年英雄了得,手下骑兵虎狼之师!”刘备三兄弟看了看自家身上的破铜烂铁……席卷东汉的铁骑,席卷天下的铁骑,席卷世界的铁骑,秦峰的铁骑!当然少不了秦峰的名臣良将,还有那祸国殃民的美姬……分享书籍《三国之席卷天下》作者:君子毅
&推荐阅读:
《三国之席卷天下》最新章节(提示:已启用缓存技术,最新章节可能会延时显示,登录书架即可实时查看。)
《三国之席卷天下》正文《网游之大玄幻》_易亦易著_游戏_起点中文网
作品相关·共4章 免费本卷共1997字
第一卷 瀚香书院·共15章 免费本卷共35189字
第二卷 恩怨曲直·共32章 免费本卷共78138字
第三卷 九霄剑宗·共39章 免费本卷共96347字
第四卷 群英会·共42章 免费本卷共98669字
第五卷 天榜至尊·共46章 免费本卷共100254字
VIP卷·共5章 VIP本卷共16745字
第六卷 本命武器·共57章 VIP本卷共172073字
第七卷 诛邪浩劫·共76章 VIP本卷共209331字
第八卷 极北寒冰之荒·共80章 VIP本卷共196482字
第九卷 超然天地间·共37章 VIP本卷共93829字
作者自定义标签
累积获得五千个收藏
登上了起点首页的强力推荐榜
登上了三江频道推荐
还没有收到月票,期待你的鼓励
1张月票=100点粉丝值
还没有收到推荐票,期待你的鼓励
本周打赏人数
还没有人打赏作者,期待你的鼓励
100起点币=100点粉丝值
我的粉丝等级
本书粉丝动态
还没人支持Ta·快来做第一人
喜欢这本书的人还喜欢
86%的用户读过
70%的用户读过
81%的用户读过
75%的用户读过
76%的用户读过
70%的用户读过
  武道。
  传言逆天而行,踏足者不入轮回。世间有绝世凶兽,有盖世强者。他们可以开宗立派,创立盖世皇朝。宗,便有宗门气运,辅以修炼。国,则有国之气运加身。
  封侯列王者。
  皆世间可怕强者,挥手间足以开山裂地。
  更传。
  武道踏破虚空,可窥天道规则,寿与天齐,不在话下。
  ……
  少年自虚空而来,挟至藏闯向了那精彩绝伦的武道世界,至尊路,谁主沉浮?
  已有完本作品【网游之大玄幻】。第二部新书,全新的世界,全新的故事,打造一个旷世妖孽的武道至尊,新书拜求各种支持呀~
  
本周强推·游戏
Copyright &
www.qid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 出版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沪批字第U3718号 沪网文[1 新出网证(沪)字010 沪ICP备号-1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举报电话:010-
本站所收录的作品、社区话题、用户评论、用户上传内容或图片等均属用户个人行为。如前述内容侵害您的权益,欢迎举报投诉,一经核实,立即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联系方式 总机 021- 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碧波路690号6号楼101、201室01-2:瞒周瑜孔明借箭& 用奇谋曹操中计
  赤壁大战即将开始之时,周瑜用反间计杀了曹军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不料此计被诸葛亮识破,因此,周瑜断定诸葛亮日后必是东吴大患,非要除掉诸葛亮不可。但是得有借口,不然无故杀掉是要被人耻笑的。找什么借口呢?经过深思,想出了让诸葛亮监制十万支箭的损招。如果孔明完不成,则杀之有名了,有军令状啊。好,就这么办。于是请来了孔明,让孔明担当监造十万支箭的重任,孔明没办法(实际上胸有成竹),答应不消十天,只用三天即可。军令状也立了。
  鲁肃不忍心让孔明受害,所以前来探望,并责问孔明为什么答应三天,为什么立状,孔明请鲁肃帮忙,借二十只船,并准备军士约六百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船边排满草人。当然这件事一定得瞒着周瑜,不然周瑜一捣乱,诸葛亮计策不成,小命休矣。
  前两天都不见孔明造箭,快到第三天早上了,如今日再不交货,就算是违令了,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孔明密请鲁肃,同往取箭,当然鲁肃不知情,跟着去吧。于是20只船用长索相连,趁天不亮,径往北岸进发。将近曹操水寨时,孔明教军士擂鼓呐喊。鲁肃害怕了,问:“曹兵齐出,如何拒之?”孔明笑道:“我料曹军于大雾之中必不敢出。我等只顾饮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果不出孔明之料,曹军怕中埋伏,不敢轻动,先拨三千弓弩手乱箭射之,后来又填兵助射,射箭者约有万人,那真是箭如雨发,射的也比较准,都射到船上草人身上了。船的一边接满以后,孔明又命掉转船身,另一面也开始接箭。接满以后,孔明命船上军士大喊,“谢丞相赠箭!”等到雾散,曹操也知道是中计了,也只有后悔的份了。
  诸葛亮不费江东半分之力,已得十万余箭,周瑜只得服气:“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也。”
  草船借箭之事,不管是确有其事,还是小说家的杜撰,总之,值得玩味,诸葛孔明谈笑间蒙周瑜、骗曹操,可谓是瞒天过海之计的上乘典范
01-3:瞒董卓曹操献刀& 未得逞借机逃跑
  董卓收服了猛将吕布,威势更盛。竟于当年(189年)九月就废了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也就是汉献帝。然后,董卓自任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第二年,董卓又派部下鸩杀了少帝弘农王。绞死了唐妃,甚至夜宿御床,篡位之心已经暴露无遗,激起了朝臣的普遍愤恨。
  渤海太守袁绍与司徒王允秘密联络,要他设法除掉董卓。但文弱书生出身的王允面对骄横的董卓无计可施。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他便以庆祝生日为名,邀请群臣到自己家中赴宴,商讨计策。席间,酒行数巡,王允突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司徒今个过生日,为啥还这样悲伤呢?”王允说:“今日其实并非我的生日,因想与诸位一叙,恐怕董卓疑心,所以托言生日。董卓欺君专权,国将不国。想当初高皇帝刘邦诛秦灭楚,统一天下,谁想传至今日,大汉江山即将亡于董卓之手!”
  王允边说边哭,众官也皆相对而泣。唯骁骑校尉曹操于座中一边抚掌大笑,一边高声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吗?”王允闻言大怒,对曹操说:“你怎么不思报国,反而如此大笑呢?”曹操回答说:“我不笑别的,只笑满朝公卿无一计杀董卓!我虽不才,愿即断董卓之头悬于国门,以谢天下。”王允肃然起敬说:“愿闻孟德高见。”曹操说:“我近来一直在奉承、交好董卓,就是为了找机会干掉他。听说司徒您有七宝刀一口,愿借给我前去相府刺杀董卓,虽死无憾!”王允闻言即亲自斟酒敬曹操,并将宝刀交付曹操。曹操洒酒宣誓,然后辞别众官而去。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到相府,见董卓在小阁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董卓一见曹操,便问他为何来得晚。曹操回答说:“乘马羸弱,行动迟缓。”于是,董卓即让吕布去从新到的西凉好马中选一匹送给曹操。吕布领命而出。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即想动手,但又怕董卓力大,难以制服。正犹豫间,董卓因身体胖大,不耐久坐而倒身卧于床上并转面向内。曹操见状急忙抽出宝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道:“曹操干什么?”此时吕布已牵马来到阁外。曹操心中不免暗暗发慌,他灵机一动,便表情镇静地双手举刀跪下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一把宝刀:七宝嵌饰,锋利无比。董卓便将宝刀递给吕布收起,曹操也将刀鞘解下交给吕布。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董卓不加思索便命备好鞍辔,把马交给曹操。曹操牵马出相府,加鞭往东南而去。
  吕布见曹操乘马远去,便对董卓说:“刚才曹操似乎有行刺的迹象,及被发现,便佯装献刀。”在吕布的提醒下,董卓也觉得曹操刚才的举动值得怀疑。正说间,董卓的女婿李儒来到。李儒是董卓的谋士,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一听董卓介绍曹操刚才的所作所为,便说:“曹操妻小不在京城,只独居寓所。今差人请他来,他若无疑而来,便是献刀;若推托不来,必是行刺,便可逮捕审问。”董卓即依照李儒的主意,派遣四个狱卒前去传唤曹操。良久,狱卒回报说:“曹操根本不曾回寓所。他对门吏声称丞相差他有紧急公事,已纵马飞奔出东门去了。”李儒说:“曹操心虚逃窜,行刺无疑。”董卓大怒,便下令遍行文告,画影绘形,悬赏通缉曹操。
  曹操是一个高明的刺客。在行动前,他不仅想到了成功,而且也想到失败后怎样保全自身。七宝刀既可以作为刺杀董卓的利器,亦可以作为进献的礼物。最关键一点是曹操的瞒天过海、随机应变,在紧急关头灵活机智,使自己得以保全性命。
第二计:围魏救赵
  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与其攻打正面之敌,不如用计谋分散它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与其主动出兵攻打敌人,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伺机歼灭敌人。
  现代话:抄你后路。
02-1:曹操劫乌巢之粮& 袁绍兵败丢官渡
  汉末,军阀都拥有重兵,各自为政,而且不少军阀都有一统天下的想法。袁绍就是其中最大的军阀。袁绍想要独霸天下,首先得消灭曹操。因此袁绍率大军来攻打曹操。两军会于官渡。
  因袁绍兵多,演义中说是七十万,而曹操只有七万,曹操只有招架之功,被袁绍围住,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后来刘晔献发石车之计,又用掘长堑等办法,与袁军勉强还可对峙。
  在两军对峙时,袁绍的谋士审配提醒袁绍要重视乌巢屯粮之所,袁绍也听了,派五名大将率二万士兵把守乌巢。可主将淳于琼生性好酒,终日与诸将饮酒为乐。这说明袁绍还是没派出重将。袁绍这是犯了第一个错误。
  袁绍第二个错误就是乱怀疑,本来谋士许攸为袁绍好,献计让袁绍分兵袭许都,袁绍非但不听,还认为许攸是曹操的老乡,肯定是曹操的帮凶。把许攸打跑了,真跑到了曹操那里。替曹操卖力了。曹操可是重视人才,知许攸来投,来不及穿鞋,就迎了出来。许攸告诉曹操:“我让袁绍分兵打许都。”曹操说:“真要是那样,我就废了。多亏袁绍没听啊。”于是许攸献上了去乌巢劫粮的计策。
  曹操一边布置劫粮,一边严密布置防守大寨。大军打着袁军旗号,诈称袁绍大将蒋奇,很顺利的就到了乌巢。淳于琼等将还在饮酒呢,曹操鼓励将士勇往直前,烧了袁军的屯粮之所,这一仗,曹操胜了。
  袁绍得知乌巢被劫,急忙派大将张郃、高览二人去救乌巢,可此时又出来一个小人,叫郭图,他说曹操去劫粮必亲自前往,要二将去劫曹营大寨。张郃说曹操足智多谋,外出时,家里必有准备。袁绍又犯了一个错误,相信了郭图的话,命二将不管乌巢,直接去打曹营。当然,被有所准备的曹军四下围住,张、高二将大败。郭图得知二将败回,恐自己没面子,又用计恐吓二将,说袁绍要斩二将。这个损招硬是逼走了两个忠心耿耿的大将,二将没办法,也投了曹操。
  袁绍失去了许攸、张郃、高览,又失去屯粮之所,军心焕散。这时曹操的谋士又献一计,散布流言,使袁绍又中计分兵,曹操集中大军,直冲袁绍大营。袁军全无斗志,四散奔逃。袁军死者无数,大败而归。
  这就是有名的“官渡之战”。曹操采用了正确的围魏救赵的策略,避开了正面强大攻势,却率精兵烧掉了袁军的屯粮之所,使敌人不战自乱。这一战中还看出曹操与袁绍的优劣。曹操用人不疑;袁绍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瞎用。曹操赏罚分明,袁绍政令不一。有此原因,曹操的围魏救赵的计策得以施行。
02-2:马超兜曹操后路& 巧妙解东吴之围
  曹操得知周瑜病逝,就准备再次兴兵进攻江东。但是,他又担心西凉州的镇东将军马腾会乘机来攻他的许都。为此,曹操先下手为强,派使者西去凉州,以朝廷的名义给马腾加以征南将军的头衔,命令他随军讨伐孙权。于是,马腾上当了,让长子马超留守西凉,自己带领另外二个儿子马休、马铁,率5000西凉兵应召来到许昌城下。曹操奸计得逞,就势消灭了西凉兵,马腾父子三人也惨遭杀害。马超听说父亲和两个弟弟遇害的消息后,放声大哭,悲愤倒地。他咬牙切齿,痛骂曹贼。发誓非要报仇不可。
  曹操认为消灭了马腾,就解除了后顾之忧,所以兴兵30万,直扑江东。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因为这时孙权和刘备还算是联合体。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胸有成竹地对刘备说:“既不用动江南之兵,也不用动荆州之兵,我自有妙计使曹操不敢进兵东南。”他让使者带回江东的信中说:“如果曹军南犯,刘皇叔自有退兵之策。”诸葛亮告诉刘备说:“曹操平生最担心的就是西凉之兵。现在曹操杀了马腾,马腾长子马超仍然统领着西凉之众,曹操的杀父之仇定使马超刻骨切齿。主公只要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这样一来,曹操岂能兵犯江东?”这也是诸葛亮出的围魏救赵之计。刘备听了之后,连称“实在是高”。于是立即修书,派使者投送西凉的马超。
  马超正准备报仇呢,刘备的使者持书赶到。马超拆书一看:刘备在信中除了大骂曹操之外,还回忆了昔日与马腾同受汉帝密诏、誓诛曹贼的往事和旧情。指出,现在曹操与马超又结下不共天地、不同日月之深仇。他建议马超率西凉之兵以攻曹之右,他统荆、襄之众以遏曹之前。认为此举不但曹操可擒、奸党可灭、大仇可报,而且汉室可以复兴。马超看罢,也深受感动,立即挥泪复信,打发使者先回,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正准备进发时,西凉太守韩遂使人请马超相见。原来韩遂与马腾是结义兄弟,韩遂与马超以叔侄相称。此时愿意与马超一起联军进击曹操,以报仇雪恨。这样,韩遂手下有八部兵马,合马超计十部兵马,计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
  曹操得到关中警报以后,遂放弃南下攻击孙权的计划,专力对付关中的马超、韩遂之军。诸葛亮一封书信就轻而易举地制止了曹军的南下,救了孙权的大驾。这也是围魏救赵计策应用的典范。
02-3:司马懿攻其必救& 破公孙而定辽东
  孙子兵法中说:我想战,可对方深沟高垒,就是不跟我战,我们有什么办法?唯有一条,就是攻其必救。这个战略思想与真正的围魏救赵多少有一些区别,围魏救赵是攻其必救而使友方得救,而此计中的攻其必救是为了让敌方应战,已方可以围城打援。
  曹魏祁山之争刚刚偃旗息鼓,魏明帝曹睿对司马懿等文臣武加官晋爵之时,传来了公孙渊谋反的军情。辽东太守公孙渊称雄一方,自立为燕王,改年号绍汉,联络东吴,侵扰北方。边官报知魏主曹睿,曹睿决计派司马懿率马步军4万前去平定辽东。司马懿根据当时敌我力量对比和平叛路途遥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千里之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的作战计划,得到曹睿的批准。
  当司马懿到达辽东以后,发现公孙渊令卑衍、杨祚二将率重兵屯于辽隧,而且是“围堑二十余里,环绕鹿角,甚是严密”,企图依托良好的阵地,持久坚守,拖垮远道而来的魏军兵马。但司马懿非常人可比,他总结了过去的经验,也吸取了过去的教训,决心绕过敌人防御的硬壳,向敌方防御空虚的纵深穿插。书中描写了司马懿这一用兵过程,当司马懿得知对方的部署情况时,笑着说:“贼不与我战,欲老我兵耳。我料贼众大半在此,其巢穴空虚,不若弃却此处,径奔襄平;贼必往救,却于中途击之,必获全功。”于是勒兵从小路向襄平进发。
  卑衍与杨祚商议说:“若魏兵来攻,休与交战。彼千里而来,粮草不继,难以持久,粮尽必退;待他退时,然后出奇兵击之,司马懿可擒也”(此着已被司马懿料到)。二人正商议间,忽报:“魏兵往南去了。”卑衍(二人却未料到)大惊说:“彼知吾襄平军少,去袭老营也。若襄平有失,我等守此处无益矣。”遂拔寨随后而起。早有探马飞报司马懿。懿笑说:“中吾计矣!”乃令夏侯霸、夏侯威,各引一军伏于辽水之滨:“如辽兵到,两下齐出。”二人受计而往。早望见卑衍、杨祚引兵前来。一声炮响,两边鼓噪摇旗:左有夏侯霸、右有夏侯威,一齐杀出。卑、杨二人,无心恋战,夺路而走;奔至首山,正逢公孙渊兵到,合兵一处,回马再与魏兵交战。卑衍出马骂说:“贼将休使诡计!汝敢出战否?”夏侯霸纵马挥刀来迎。战不数合,被夏侯霸一刀斩卑衍于马下,辽兵大乱。霸驱兵掩杀,公孙渊引败兵奔入襄平城去,闭门坚守不出。魏兵四面围合。
  结果,魏军于辽河之滨巧妙设伏,歼灭了辽燧的叛军主力,使敌方完全处于了被动地位。
第三计:借刀杀人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敌方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还未明朗,要诱使盟友去消来敌人,不必自己付出代价,这是根据《损》卦推演出来的。
  现代话:用他治你。
03-1:曹操不便杀祢衡& 刘表借刀计更高
  有点文才的人,有不少愿意显示自己的清高与孤傲,祢衡就是一位。
  弥衡之死,完全是曹操想借刀杀之,最后被刘表借刀杀之。
  最开始是曹操想派一个使者到荆州劝刘表投降。谋士贾诩建议派一个名士去劝降,因为刘表喜欢与名士交往。曹操觉得有理,问谋士谁可以去?荀攸推荐了孔融(就是那个从小会让梨的孔子后代)。
  可是孔融却推荐了祢衡,并说祢衡比自己才学高出十倍,可是你孔融把他直接推荐给曹操也行,没有,却给献帝写了表,夸了祢衡一番。曹操心里不乐意。
  祢衡来了之后,曹操一改以往尊重人才的常态,不给祢衡让座(找骂)。平时总是非常自负的祢衡受不了这个,开骂吧:“天地这样广阔,为什么没个象样的人呢?”曹操自傲地说:“我手下几十位能人,都是当代英雄,凭什么说没人呢?”祢衡问都是谁呀,曹操把手下能人说了一遍。共夸了十四个人吧。
  祢衡笑了起来:“你的夸奖都不对,这些人我都认识。”然后就从头开贬(找死)。他说:“荀彧可使吊丧问病,荀攸只是个看坟的料;程昱仅能开门闭户;郭嘉还可以念几句辞赋;张辽只能打打鼓;许褚也许能放放牛,乐进和李典当个传令兵还凑合;吕虔能磨磨刀,满宠喝点酒还可以,于禁就是个不熟练的瓦匠,徐晃可以杀猪,夏侯敦可称完体(瞎一只眼)将军,曹子孝被人称为要钱太守,其余更不用提了,都是酒桶、饭袋而已。这一顿骂,触到了许多人痛处,当场就有人要杀祢衡。曹操制止了,并问祢衡有什么能耐。祢衡把自己夸得就跟神仙差不多。
  曹操说,我正缺一个敲鼓的人,你当个鼓吏吧。曹操想用此法羞辱一下祢衡,可祢衡并不拒绝,也答应第二天来打鼓。祢衡走后,武将问曹操,为什么不杀此狂人。曹操说:“这人有点虚名,我要杀他,显得我容不得人,他以为他行,我就让他打鼓,让他丢人。”
  第二天,祢衡也真来了(不来不行),曹操请了不少人来看戏。原先的鼓吏让祢衡换新衣,祢衡也没换。没想到祢衡还精通音乐,打了一遍“渔阳三挝”,音节响亮,格调深沉,座上人都受了感动。
  这时有人挑刺,说祢衡没换衣服,祢衡便将衣服当众去掉,赤裸裸站在那里。曹操怒喝祢衡不懂礼仪,祢衡说显露父母清白之体。曹操又追问谁是污浊?祢衡当面骂曹操为眼浊,心浊等等。这就是有名的“击鼓骂曹”。
  祢衡这样当面骂曹操,使大家都非常吃惊。孔融出来讲情,说曹操是英明的王公,不能计较。曹操也不想担个残害人才的恶名,只好装作肚量极大的样子,让祢衡去荆州去劝降刘表,如成功给高官做。祢衡明知道刘表不会投降,去了也是凶多吉少,没答应去。但曹操为了借刀杀人,强行让祢衡去了。
  祢衡到了荆州,把刘表挖苦一番(我认为祢衡也是不想活了),刘表很不高兴,想要杀了祢衡却觉得曹操把此人送来,肯定是要借刀杀人,如果杀了祢衡,自己肯定落个害贤的罪名。思来想去,把祢衡转派到生性残暴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
  果然,祢衡在宴席上又讽刺黄祖,说黄祖好像是庙里的菩萨,只受香火,可惜不灵,最后被黄祖杀了。
  祢衡只能说是一个狂傲到极点的狂生,曹操想杀他,怕落下害贤之名,也知道这样的人到荆州也不能与人相容,就想出借刘表之手杀他的毒计。可被刘表识破,竟也容忍了。但刘表更阴,把他送给黄祖,黄祖还管那些,不对劲就收拾你,什么贤不贤的。所以刘表的借刀杀人是成功了。
03-2:郭嘉定计擒吕布& 刘备借刀斩温侯
  建安三年,吕布背叛了刘备(在吕布走投无路时,刘备收留了他)。替袁术出力,并派高顺去小沛进攻刘备,刘玄德被打败了。向曹操求救。
  曹操派夏侯惇去救刘备,被高顺战败。曹操亲自去征讨吕布,并写了一封劝降信。吕布本打算投降曹操,可是主要谋士陈宫不同意,所以吕布固守城池。曹操久攻不下,手下谋士郭嘉出计水淹下邳。
  吕布虽猛,但没有谋略,而且遇事乱猜疑,只相信少数人,加之曹操水淹了下邳,所以部下离心,趁吕布不注意给绑了起来送给了曹操。
  曹操入城,传令出榜安民,与刘备一起坐在白门楼上,准备处置吕布。吕布被押上来,知道是手下将领叛变了,说:“我待你们不薄,为何背叛我?”手下人说:“你只听妻妾的话,不听将领的计谋,这如何不败呢。”
  吕布没话说了,一看刘备坐在上面,便对刘备说:“你是座上宾,我是阶下囚,为什么不替我说句话呢?”。又对曹操说:“你忧虑的就是我吕布,今日我投降您,你争天下就不用忧虑了。你为主将,我为副将,用不了多久,天下就可以平定了。”
  曹操听了这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因为吕布太勇猛了。几个人都干不过他,真要是降过来,对自己平定天下确有好处。想到此,犹豫不决。就在这关健时刻,刘玄德(刘备)说了一句话:“你难道忘了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原来吕布被金钱和美女所诱,先后杀了两个干爹。一个是为了钱而杀了丁建阳(丁原);一个是为了貂蝉而杀了董仲颖(董卓)。
  刘玄德这一句话,可太恶毒了,只一句就将吕布置于死地。吕布气得大骂:“大耳儿,忘了辕门射戟乎。”(吕布曾在辕门前用射戟的办法救过刘备)。
  曹操想起吕布杀死两位主人(干爹)的事情,不能再犹豫了,还说当副将,说不上哪天我再像那两人,可就糟了。不行,杀。一句话,吕布掉脑袋了。
  其实刘备就是用的借刀杀人之计,如果吕布真的铁了心跟了曹操,那就是如虎添翼,无敌天下了。对于野心勃勃的刘备来说,可是最大的担心。反过来说,吕布要是投降刘备,刘备又怎么会杀吕布呢。话又说回了,吕布也不是好东西,反覆无常,早晚也是被人算计。
03-3:司马昭用借刀计& 令钟会除掉邓艾
  邓艾是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将领,他偷渡阴平,破蜀成功,立下不朽之功。但却遭到了包括钟会等人的嫉妒,也由于邓艾没有好好把握时机,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演义中介绍,邓艾阴平渡险之后,紧接着便迅速挥师夺江油,取涪城,克绵竹,最后终于迫降了蜀后主刘禅。这位颇有战略头脑的将军,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按照自己的一套想法大干了起来,并且上书向司马昭提出了一个富有战略意义的建议:
  “臣艾切谓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此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使用;宜留陇右兵二万、蜀兵二万,煮盐兴治,并造舟船,预备顺流之计。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可不征而定也。更以厚待刘禅,以致孙休;若便送禅来京,吴人必疑,则于向化之心不劝。且权留之于蜀,须来年冬月抵京。今即可封禅为扶风王,锡以资财,供其左右,爵其子为公卿,以显归命之宠:则吴人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
  这里邓艾提出的“吴可不征而定”是采用了汉初李左车的计策,其中“兵有先声而后实”就是李左车的原话。邓艾按照李左车当年的想法,提出现在蜀国已降,可大造声势,吴人知之则不战而定也。关键是大造声势这一点,怎样造,邓艾书中已有明确,就是让刘禅在成都多当几天傀儡,然后从军事和外交方面对吴造成压力,吴必降无疑。
  谁知,他的这一正确主张却引起了司马昭的猜忌。司马昭“深疑邓艾有自专之心”,然后采取措施,要除掉邓艾了。他先发书,奖赏邓艾,让邓艾不要轻举妄动。这时邓艾没有冷静对待,却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吾既奉诏专征,如何阻当?”遂又作书,令来使赍赴洛阳。时朝中皆言邓艾必有反意,司马昭愈加疑忌。
  这时,那个非常坏的贾充又出了一个高招,贾充说:“主公何不封钟会以制之?”昭从其议,遣使赍诏封钟会为司徒,就令卫瓘监督两路军马,以手书付瓘,使与会伺察邓艾,以防其变。这样,钟会就有权监督邓艾了。钟会有了这个权,就得利用了,他原来就瞧不起邓艾,此时不除,更待何时。于是便与假投降的姜维商量,这个姜维深恨邓艾灭蜀,此时肯定也出绝招。这样钟会依计而行,除了自已上书言邓艾有反意,又截获了邓艾之书而篡改,这样,邓艾死期到了。
  司马昭借钟会之刀杀了邓艾,可是对钟会也不信任,又派了别人再监视钟会,这样,两个年青将领先后丧命。
  本题虽是探讨借刀杀人之计,可我还是感觉司马昭太阴损,同时对邓艾的早逝深表遗憾。
第四计:以逸待劳
  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文:要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是直接出兵攻打,而采取“损刚益柔”的办法,令敌人由盛转衰,由强变弱。
  现代话:等着揍你。
04-1:陆伯言以逸待劳& 胜刘备连营七百
  刘关张结义多少年,始终就象亲哥们似的。待三国鼎立基本形成时,镇守荆州的任务落在二弟关羽身上。但关羽违背了诸葛亮为他制定的东和北拒的策略,结果是丢荆州走麦城,最后兵败身死。为了替关羽报仇,刘备不顾劝阻,举倾国之兵东进伐吴。
  开始时,蜀军士气旺盛,东吴难以抵御,连折数员大将,甘宁、潘璋、马忠皆在此役中战死。蜀军兵锋所指无人能当,此时东吴生死存亡之秋,举国震惊。
  在此危急时刻,经阚泽举荐,孙权拜年轻的书生陆逊为大都督,总督江东兵马与刘备决战。陆逊的部下多是东吴的功臣宿将或公室贵族,他们自恃功高,对陆逊这位年轻统帅既不服气,又不尊重。对于陆逊坚守不战更是不理解,认为陆逊怯懦无能。
  陆逊说:“我虽一介书生,蒙主上委以重任,认为我有长处,就是能忍辱负重。各位将军要各守隘口,牢守险要,不许妄动。违令者斩!”
  这时,天气炎热,士兵取水困难,刘备便命令将营扎在山林茂盛、靠近泉水的地方。蜀军从巫峡建平起到彝陵700里间,接连设营,从正月到5月,与东吴相持不下。
  刘备要求决战,无奈对方就是不理,气得够呛,派吴班领数千弱兵在平地立营,引吴军出来,自带精兵埋伏于山谷之中,准备切断吴兵退路。但吴兵就是不出战。陆逊劝告众将,吴班讨战,其中必有诡计,我们只能观望。
  刘备见吴兵不出,只好把埋伏的兵撤出来。两军又相持了一个来月,陆逊观察形势,见蜀兵没了开始时的锐气,准备反守为攻。可将领则认为进攻还是开始的时侯,现在不能有利。可陆逊胸有成竹,先派兵试探了一下,没有成功,马上改变战术,命令士兵每人拿一把草,用火攻的方法,袭击蜀军,全体吴军一齐出战。这一仗烧得蜀军狼狈逃窜,并斩了好几名蜀将。
  这一战破了蜀军40座大营,迫使蜀军几名战将投降,刘备逃到了白帝城。这就是有名的彝陵之战。蜀军是大败呀。
  陆逊不算完,继续猛攻,刘备千方百计才算逃了出来。书中描写是多亏了孔明的八卦阵。
  此次战役,陆逊用的就是以逸待劳之计:
  一是知道刘备远来,水土不服,当然想速战速决,此时要战,吴军非输不可。
  二是陆逊故意示弱,有意麻痹蜀军,让蜀军深入(现在叫诱敌深入)。
  三是拖垮蜀军,蜀进攻不成,战斗力下降,意志力减退,这时决战吴兵就肯定胜了。
04-2:黄汉升以逸待劳& 夏侯渊恃勇身死
  刘备手下有五虎大将,其中以黄忠年纪最大,但黄忠可不是一般人,一出现就一鸣惊人,长沙城下与关羽几番拼杀,没分出胜败。刘备爱其才,在长沙城陷落之后,力邀黄忠,将其收在帐下。
  刘备称帝后,想夺汉忠,便派黄忠与法正带兵攻打定军山,定军山是曹操屯粮之地,所以曹操派得力大将夏侯渊防守。曹操在许昌听说刘备攻打定军山,亲自引兵来救。并写一封信给夏侯渊,信中说要看看夏侯之妙才(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渊看信之后,急欲建功,第二天就要出战打黄忠。副将张郃劝说:“黄忠有勇有谋,况有法正相助,不可轻敌,此间山路险峻,只宜坚守。”
  黄忠与法正引兵屯于定军山口,屡次挑战,夏侯渊听了张副将的话,只是不出,黄忠想要进攻,又恐怕山路危险,不敢强攻。
  一日,忽报山上曹兵挑战。黄忠正要引军出迎,法正说:“夏侯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黄忠采用其计,将应有之物,尽赏三军,欢声满谷,愿效死战。
  黄忠采取步步为营之法,每营住数日,又进。夏侯渊又要出战,张郃又力劝说这是黄忠反客为主之法,不可出战,战则有失。夏侯渊这次不听了,引兵出战。
  两将战了20余合,曹营鸣金。黄忠胜一小阵。
  黄忠已逼到定军山下,与法正商议。法正用手指着定军山说:“定军山西,有一高山,四下皆是险道。此山(可称对山)上足可下视定军山之虚实。将军若取得此山,定军山只在掌中也。”夜间,黄忠便取了对山。
  法正对黄忠说:“将军可守在半山,我带兵占据山顶。待夏侯渊兵至,我举白旗为号,将军只按兵不动;待他倦怠无备,我却举起红旗,将军便下山击之,此乃以逸待劳之计。”黄忠大喜,依计行事。
  夏侯渊见黄忠占了对山,自已暴露了,必须出战了。张副将怎么劝,不好使。夏侯渊引兵将对山围住,大骂挑战。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任夏侯怎么骂,就是没动静。
  午时以后,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地休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作,黄忠一马当先,从半山中杀了下来(半山隐敝出来的快)。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渊妙才措手不及,被黄忠砍为两段。
  黄忠与夏侯渊都是大将,但黄忠有勇有谋,夏侯渊勇而少谋,谁胜认负,可想而知。此役之以逸待劳之计,主要还是法正的贡献。
04-3:邓士载以逸待劳& 夏侯霸城下身亡
  姜维第八次北伐中原时,总结了以往失利的教训,就是说过去总是深入敌人的屯粮之所,但这样的地方也是敌方防备最严的地方,打好了也就是对峙、僵持,最后无功而返。这次作战姜维一改常法,撇开粮草重地祁山,将进攻矛头直指无粮的洮阳,企图打开一条北伐的新路。
  可是姜维遇到对手了,邓艾一眼就识破了姜维的计谋,预先做了防备,以逸待劳,击败了姜维。这一段的描写也是非常精彩的:姜维说:“昔丞相六出祁山,亦为国。吾今八次伐魏,岂为一己之私哉?今当先取洮阳。如有逆吾者必斩!”遂留廖化守汉中(廖化对此次出征持不同意见,所以没让廖化出征),自同诸将提兵三十万,径取洮阳而来。
  早有川口人报入祁山寨中。时邓艾正与司马望谈兵,闻知此信,遂令人哨探。回报蜀兵尽从洮阳而出。司马望说:“姜维多计,莫非虚取洮阳而实来取祁山乎?”邓艾说:“今姜维实出洮阳也。”望说:“公何以知之?”艾说:“向者姜维累出吾有粮之地,今洮阳无粮,维必料吾只守祁山,不守洮阳,故径取洮阳;如得此城,屯粮积草,结连羌人,以图久计耳。”望说:“若此,如之奈何?”艾说:“可尽撤此处之兵,分为两路去救洮阳。离洮阳二十五里,有侯河小城,乃洮阳咽喉之地(邓艾熟知地理)。公引一军伏于洮阳,偃旗息鼓,大开四门,如此如此而行;我却引一军伏侯河,必获大胜也。”筹画已定,各各依计而行。只留偏将师纂守祁山寨。
  却说姜维令夏侯霸为前部,先引一军径取洮阳。霸提兵前进,将近洮阳,望见城上并无一杆旗,四门大开。霸心下疑惑,未敢入城,回顾诸将说:“莫非诈乎?”诸将说:“眼见得是空城,只有些小百姓,听知大将军兵到,尽弃城而走了。”霸未信,自纵马于城南视之,只见城后老小无数,皆望西北而逃。霸大喜说:“果空城也。”遂当先杀入,余众随后而进。方到瓮城边,忽然一声炮响,城上鼓角齐鸣,旌旗遍竖,拽起吊桥。霸大惊说:“误中计矣!”慌欲退时,城上矢石如雨。可怜夏侯霸同五百军皆死于城下。
  邓艾以逸待劳之计用得恰到好处,这一点要取决于对敌情判断地准确性,如果判断不准,就会疲于奔命,判断准了,就可以坐收埋伏之功了。这次战役可惜了蜀国大将夏侯霸了。
第五计:趁火打劫
  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敌方出现危难时,就要乘机进攻夺取胜利。这是强大者利用优势,抓信战机,制服弱敌的策略。
  现代话:趁危整你
05-1:曹孟德移驾幸许& 吕奉先乘虚攻徐
  曹操入朝总领大事之后,一日在后堂设宴,聚众谋士商议:“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州事,现在吕布又兵败投奔徐州,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必是心腹之患也。诸位有何妙计啊?”荀彧献上一计称为“二虎竞食”,可令吕布与刘备厮杀。曹操依计而行,但此计被刘备识破并未得逞。荀彧又献一计:让曹操给袁术处通气,说刘备上密表,要得袁术的南郡。这次袁术中计,要引兵进攻徐州。
  刘备听说袁术要来进攻,便要出城迎战。孙乾让刘备选好守城之人,刘备问关、张二人谁可守城,关羽要守城,刘备说早晚有事要和关羽商量,张飞愿意守城。刘备知道张飞的毛病,再三叮嘱他一不要喝酒,二要听人劝,还留下陈登辅助张飞。
  张飞自刘备走后,一应杂事,都交与了陈登,军机大事,自己斟酌。确实好了几天。可在一次宴请官员的酒宴中,却犯了毛病,张飞告诉大家可以一醉方休,第二天各自戒酒。这也倒行,可是人家曹豹是滴酒不沾,张飞非要曹豹喝一碗,曹豹害怕,只得强饮一碗,可张飞喝多了,还让曹豹再喝一碗。曹豹说实是不能喝了,张飞说你刚才不是喝了吗。可把曹豹治坏了。还要打一百鞭,陈登劝,张飞也不听。此时曹豹如果硬挺着也就算了,他又提他的女婿吕布。这一提不要紧,张飞最看不上吕布,满腔怒火撤到了曹豹身上。
  曹豹回去,恨透了张飞,连夜给吕布写信,说张飞无礼,又说刘备和关羽不在城内,张飞又喝醉了,这时占领徐州,那徐州不就属于吕布了吗。吕布大喜,连夜引兵来袭徐州。曹豹等侯,开了城门,众军齐入,喊声大举,张飞醉卧府中,听得吕而杀来,急忙上马,可酒未全醒,不能力战。吕布也知张飞勇猛,也不敢往死整。张飞杀出东门,刘玄备家眷陷在府中,都顾不得了。
  此战就是趁火打劫的例子,吕布在刘备手下暂时栖身,也想自己有个稳定的地盘,那么张飞给了这个机会,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05-2:杜预有意先放火& 周旨趁机再打劫
  趁火打劫当中的火,不一定都有现成的,有时需要自已去放。这里说的放火,就是给敌方造成混乱,然后好进兵打劫。放这把火当然要找准机会。
  司马炎以晋代魏,其时蜀国已亡,而吴国的著名大将丁奉和陆抗也已死去,吴主孙皓越来越荒淫。司马炎命镇南大将军杜预为大都督,讨伐东吴。杜预兵出江陵,命令牙将周旨率水军八百人,乘小舟暗渡长江,夜袭乐乡,在山林之处多立旗帜,白天放炮,夜晚举火。周旨领命,率兵渡江,伏于巴山。
  第二天,杜预领大军水陆并进。吴主孙皓见晋兵气势汹汹,急忙派遣伍延出陆路,陆景出水路,孙歆为先锋,三路迎敌。
  杜预引兵前进,孙韵船早到,两军刚一交锋,杜预便引兵而退。孙歆率兵上岸追赶,追不到二十里,一场炮响,四面晋兵大至。吴军急退,杜预乘势掩杀,吴军死伤不计其数。孙歆奔到城边,周旨八百军混杂于中,在城上放火。孙歆大惊道:“难道晋军飞渡长江不成?”刚要退却时,被周旨大喝一声,斩于马下。
  陆景在船上,望见江南岸上一片火起,巴山上风飘出一面大旗,上书:“晋镇南大将军杜预”。陆景大惊,要上岸逃命,被晋将张尚斩杀。伍延见各军皆败,乃弃城走,被伏兵捉住。杜预乘机攻下江陵。
  杜预用计成功,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吴国已经无将无谋士,早晚就要垮台了。
05-3:公孙瓒贪心中计& 袁本初诈取冀州
  关东诸侯联合起兵,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反对董卓专权。讨卓联军攻占洛阳后,各路诸侯便各打各的算盘,不仅不能同心协力,反而争权夺利、互相兼并,以致讨卓联盟迅即瓦解,各路诸侯各自为战,自谋发展。&
  当时,洛阳一带几乎已成废墟,袁绍觉得在这里已无戏可唱,便于次年率军退屯河内(今河南武陟县西南),观望形势发展。渤海郡属冀州,因而袁绍在名义上应算冀州牧韩馥的部下,所以韩馥经常派人运送粮草接济袁绍。谁知好心不得好报,袁绍及其部下却暗中算计起富庶的冀州来。谋士逢纪向袁绍献计说:“大丈夫当纵横天下,怎能光靠人接济为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 。&
  得到袁绍赞同后,逢纪进一步具体谋划说:“可暗中派人送信给北平太守公孙瓒,约其共攻冀州,平分其地。他必定欣然起兵攻冀州。面对公孙瓒的进攻,韩馥这样的无谋之辈肯定会请您协助守冀州。您便可趁势行事,冀州唾手可得。”袁绍闻言大喜,即依计送信给公孙瓒。瓒得信,即应约发兵杀奔冀州而来。袁绍却又使人将公孙瓒发兵攻冀州的消息密报韩馥。韩馥得报后,即召集谋士荀谌、辛评二人商议对策。荀谌说:“公孙瓒率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锐不可当。今袁绍智谋过人,手下名将极广,将军可请其同治州事,就不伯公孙瓒了。”韩馥以为得计,便差别驾闵纯去请袁绍。长史耿武谏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怎能将州权委托给他?这等于引虎入羊群啊!”忠厚的韩馥答道:“我本是袁家先世的故吏,才能又不如袁绍,让贤是自古以来的美德,现在我决计请袁绍与我一同治理冀州,诸位不要忌妒!”耿武等人见韩馥固执己见,不听忠告,只好叹息而出。&
  数日后,袁绍应韩馥之邀率领大队人马来到冀州。忠于韩馥的耿武、闵纯不愿冀州落入袁绍之手,便伏于城外,欲刺杀袁绍,结果被袁绍大将颜良、文丑斩杀。袁绍入据冀州后,即以韩馥为奋威将军,并以自己的亲信部下田丰、沮授、许攸、逢纪分掌州事,架空韩馥,逐渐篡夺韩馥之权,终将冀州据为己有。至此,韩馥懊悔无及,只好弃下家小,只身投靠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公孙瓒见袁绍不讲信义,独吞了冀州,不肯平分其地,因而与袁绍结下仇怨,彼此攻伐。但公孙瓒哪里是袁绍的对手,屡战屡败,后来被袁绍围困于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走投无路,自缢而死。这样,连公孙瓒割据的幽州也落入了袁绍之手。
  按照当时的军事形势,袁绍完全有能力以武力夺取冀州。但那样做,不仅要损失大量将士,而且名不正言不顺,会在道义上受到天下人的谴责。于是袁绍便明智地采纳了逢纪的计策,这样就在应韩馥之邀的幌子下,名正言顺,兵不血刃地占据冀州,从而为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袁绍实际上是利用别人处于困境时,乘火打劫,乘人之危,虽然不道德,但实际效果却使用计人实现愿望。
第六计:声东击西
  原文: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攻之。
  译文:敌人乱得像丛生的野草,意料不到所要发生的事情,这是《易经》萃卦中所说的那种混乱溃败的象征。因此,要利用敌人不能自主的时候,对其发动攻击。
  现代话:出其不意
06-1:曹孟德声东击西& 贾文和将计就计
  建安三年,曹操统大军伐张绣,至南阳城下,张绣率兵出城,让张先出马迎敌,但被许褚三个回合就给斩了,张绣军大败,退回城内,闭门不出。
  曹操围城攻打,运土填壕,用布袋在城边做梯凳。曹操绕城三天,下令在西北角堆积柴草,会集众将,扬言从西北角攻城,实际是想从东南角攻城,这就是曹操的声东击西之计。
  不想,此计被张绣手下的一名重要谋士贾诩所识破,贾诩对张绣说:“某在城上见曹操绕城而观者三日,他见城东南角砖土之色新旧不等,鹿角多半毁坏,意将从此处进攻;却虚去西北上积草,诈为声势,欲哄我撤兵守西北,彼乘夜黑必爬东南角而进也。”绣曰:“然则奈何?”诩曰:“此事易耳。来日可令精壮之兵,饱食轻装,尽藏于东南房屋内,却教百姓假扮军士,虚守西北。夜间任他在东南角上爬城。俟其爬进城时,一声炮响,伏兵齐起,操可擒矣。”绣喜,从其计。另外曹操定计很少跟属下讲,这次却造声势,肯定有诈。
  贾诩向张绣说明了情况,张绣听从贾诩安排,贾诩便做好了准备。将精壮之士尽埋伏在东南角。叫老弱兵士及百姓守西北角。
  探子向曹操报告,东南角没兵,西北角人多,曹操心中暗喜,“中我之计也”。遂命军中密备锹钁爬城器具。日间引军攻西北角,至二更时分,却领精兵于东南角上爬过壕去,砍开鹿角。城中全无动静,众军一齐拥入。只听得一声炮响,伏兵四起。曹军急退,背后张绣亲驱勇壮杀来。曹军大败,退出城外,奔走数十里。张绣直杀至天明,方收军入城。曹操计点败军,折兵五万余人,失去辎重无数。吕虔、于禁俱各被伤。
  此计也是声东击西之计的运用,只不过是更有高人,如果当时曹操不是公开宣扬,而是闷在心里,到时候再说,能不能用计成功,这可能就不好说了。正是,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计不如识计人。
06-2:司马懿自作聪明& 诸葛亮巧计破敌
  蜀汉建兴七年,诸葛亮再次北伐,兵至祁山,扎下三个大寨,专候魏军。
  司马懿(字仲达)得知,率张郃、戴陵并十万军前往祁山迎敌。
  司马懿来到,先搞调查研究,问前线部将郭淮与孙礼:“前线情况如何”。郭、孙二人答说:“尚未与蜀军交锋”。司马懿又问其它各路情况。郭淮说只有武都、阴平尚未得到消息。司马懿经过思考,指示郭淮和孙礼:“明日我亲自领兵与孔明交战,你二人可急从小路前往增援武都和阴平,并从背后偷袭蜀军,我军可胜。”
  郭淮于路谓孙礼曰:“仲达比孔明如何?”礼曰:“孔明胜仲达多矣。”淮曰:“孔明虽胜,此一计足显仲达有过人之智。蜀兵如正攻两郡,我等从后抄到,彼岂不自乱乎?”正言间,忽哨马来报:“阴平已被王平打破了。武都已被姜维打破了。前离蜀兵不远。”礼曰:“蜀兵既已打破了城池,如何陈兵于外?必有诈也。不如速退。”郭淮从之。——方传令教军退时,忽然一声炮响,山背后闪出一枝军马来,旗上大书:“汉丞相诸葛亮”,中央一辆四轮车,孔明端坐于上;左有关兴,右有张苞。孙、郭二人见之,大惊。孔明大笑曰:“郭淮、孙礼休走!司马懿之计,安能瞒得过吾?他每日令人在前交战,却教汝等袭吾军后。武都、阴平吾已取了。汝二人不早来降,欲驱兵与吾决战耶?”郭淮、孙礼听毕,大慌。忽然背后喊杀连天,王平、姜维引兵从后杀来。兴、苞二将又引军从前面杀来。两下夹攻,魏兵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蜀军大胜。
  司马懿本想给诸葛亮来个声东击西,打乱蜀军的大营,不料此计被孔明识破,反给司马懿来个声东击西。
  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06-3:钟会造船向东吴& 蜀国不备遭突袭
  魏军同蜀军于陇西一带经过连年较量,魏军在军事上终于占了上风,这时握朝政的司马昭提出了统一天下的战略思想:“吾自征东以来,息歇六年,治兵缮甲,皆已完备,欲伐吴、蜀久矣。今先定西蜀,乘顺流之势,水陆并进,并吞东吴;此灭虢取虞之道也。吾料西蜀将士,守成都者八九万,守边境者不过四五万,姜维屯田者不过六七万。今吾已令邓艾引关外陇右之兵十余万,绊住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遣钟会引关中精兵二三十万,直抵骆谷,三路以袭汉中。蜀主刘禅昏暗,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必矣。”于是,魏军一改过去的守势,趁姜维率军避祸屯田,向西川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但在进攻之前,担任主攻任务的钟会却令各地造船,这实在令人费解。司马昭不知其意,遂召钟会问之说:“子从旱路收川,何用造船耶?”会说:“蜀若闻我兵大进,必求救于东吴也。故先布声势,作伐吴之状,吴必不敢妄动。一年之内,蜀已破,船已成,而伐吴,岂不顺乎?”原来是这样啊,司马昭大喜,这样做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西蜀不做准备。
  看看西蜀是怎样准备的:却说魏兵既发,早有细作入沓中报知姜维。维即具表申奏后主:“请降诏遣左车骑将军张翼领兵守护阳安关,右车骑将军廖化领兵守阴平桥:这二处最为要紧,若失二处,汉中不保矣。一面当遣使入吴求救。臣一面自起沓中之兵拒敌。”时后主改景耀六年为炎兴元年,日与宦官黄皓在宫中游乐。忽接姜维之表,即召黄皓问曰:“今魏国遣钟会、邓艾大起人马,分道而来,如之奈何?”皓奏曰:“此乃姜维欲立功名,故上此表。陛下宽心,勿生疑虑。臣闻城中有一师婆,供奉一神,能知吉凶,可召来问之。”
  这个计策的结果就是东吴果然被镇住,而且麻痹了西蜀,魏军乘机一鼓作气,很快就攻下了汉中。这是钟会声东击西之计成功的运用。
第二篇——敌战计
第七计:无中生有
  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用假象欺骗敌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虚变实。也就是说,开始用小的假象,继而用大的假象,最合假象突然变成真象。
  现代话:造谣生事
07-1:诸葛亮巧用诗句& 周公瑾决心破曹
  有时侯啊,你苦口婆心,人家不一定听。可你编一套假话,可能就达到目的,这玩意可有点奇了。
  曹操率军南下,想灭刘备,趁机夺取东吴。刘备刚被曹操打败,只得联合东吴来抗曹。于是派孔明来见周瑜。周瑜这时候牛起来了,毕竟有人来求我了,应该摆出大恩公的模样。然后当着孔明的面,说曹军不可抵挡,如何如何。鲁肃是主战的,不想投降,于是和周瑜争了起来。孔明已经看清了,(其实周瑜也想抗曹,只不过想让孔明低声下气的相求,才有面子)可就是不吱声,只是冷笑。
  周瑜觉得自已占了上风,得意了,转过来问孔明问何发笑。孔明说:“我不笑别人,笑子敬(鲁肃的字)不识时务。”鲁肃不干了,孔明先生你来不就是要联合抗曹的吗,怎么说我不识时务呢。孔明说:“周公瑾决心降曹,甚为合理呀。”老实忠厚的鲁肃急坏了,对孔明说:“先生,你为何也这样说呀?”孔明又说:“曹操很会用兵,天下无敌。吕布、袁绍、刘表等人不都叫他灭了吗?只有刘备不识时务,楞要与曹操相抗,现在生死不保了。周公瑜要降曹,可以保全妻子,保全富贵,国家的存亡就不算什么了。”
  周瑜抬举曹操是想让孔明低声下气求自己,孔明抬举曹操是刺激周瑜年轻气盛的心。但周瑜这时候忍住了(挺能忍的),楞是没吱声。
  鲁肃(没看出两人的诡计)又来气了:“你竟敢让我主投降曹贼,岂有此理”。这时气氛紧张了。
  孔明说:“我有一计,不用送礼,也不用投降,也不用亲自过江去谈判,只派一个使者,用一个小船,送两个人到江北,曹操得到这两人,嗷嗷地往回撤。”周瑜对这事挺感兴趣,忙问:“是什么样的两个人?竟能退曹兵?”孔明又说这两个人微不足道,可是国家得救了,如何如何。周瑜忍不住还得问哪,到底谁这样厉害?
  孔明这时侯发挥了:说是听说曹操怎样怎样地好色,又建铜雀台,广选天下美女置于铜雀台中。又说曹操听说江东乔公有两个女儿,分别叫大乔和小乔。那真是沉鱼什么、闭月什么的。又说曹操有两大愿望,一是扫平四海,二是得到二乔以安度晚年。如今曹操来江南,其实就是为了二乔啊!孔明再加上一句,说范蠡把西施送给夫差,结果为国立功了。东吴难道还吝惜民间二女吗?
  其实大乔是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孔明特意装作不知,好气一气周瑜,也就是激将法,省得周瑜老装。这时候周瑜还真沉住气了,他想要证据,不能凭孔明一面之词就发怒啊。急忙问孔明有什么证据。孔明便背诵了《铜雀台赋》。也赶上诗句中有“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曹操本意是建二桥,可听起来也是“乔”啊。
  周瑜终于忍不住了,勃然大怒,大骂曹操老贼,并誓死抗战到底(不用孔明相求了)。孔明还在说两个民女不足惜云云(恶毒)。周瑜说出了真象,孔明连称死罪(目的已达到)。
  这一段说的是孔明借用了曹操的一篇赋,巧妙地把“二桥”换成“二乔”。达到了激将的目的。此计无中生有也就是编织谎言,以达到目的。
07-2:曹操用计定军心& 王垕获罪莫须有
  无中生有之计,曹操也不止一次用过。你就那次在征讨张绣途中,士兵饥渴难耐,曹操为了抢时间,大喊:“前面有梅林!”于是大家人人努力前行,个个争先。其实哪有梅林呀,曹操这招虽是骗人,可是士兵的嘴里出了点唾液,也能止止渴。
  后来,那个最招人恨的袁术居然想称帝,并且起二十万大军想占徐州,曹操想统一天下,岂能容忍袁术胡来,于是亲统大军,奔徐州讨伐袁术。
  曹兵十七万,每天要耗费很多粮食。全国各地大都荒旱无收,曹兵的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办呢,想要催军速战,袁术老贼就是闭门不出,急死人了。粮食一天天减少,两军再相拒下去,恐怕要饿死人。管粮食的仓官叫王垕,来向曹操请示办法,曹操告诉他可用小斛(量具)发粮,暂且救一时之急。王垕说:“如果士兵埋怨,怎么办。”曹操说:“我自有办法。”这个办法现在可不能说,说了王垕怎么也不能按曹操的办法去做。这样用小斛发了几天,粮食是省了一些,可军心不稳了,无不嗟怨,都说丞相欺众。于是曹操把王垕叫来说:“我想向你借一样东西,以压众心,你不要吝惜(要坏菜)。”王垕说:“丞相欲用何物?。”曹操说:“想借你的头一用(这辈子只能借一次)。”王垕大惊(不惊不行了),说:“实在不是我的罪过呀。”曹操说:“我也知你无罪(我曹操有罪),可是不杀你(也不能杀我呀),难以稳定军心哪。”王垕这个冤哪,没办法,替人顶罪吧。
  曹操杀了王垕,贴出告示:“王垕故用小斛发粮,盗窃官粮,按军法斩之。”众官兵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呀。于是众怨始解。你说曹操这招无中生有,是不是够毒的了。
07-3:程昱仿字造假书& 徐庶中计进曹营
  刘备自从得徐庶相助以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哭拜请罪。曹操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但不知是什么人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曹仁说是单福。谋士程昱笑道:“此人不是单福,而是颖州徐庶。单福是其假托之名。”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您如何?”程昱说:“要高出十倍。”曹操说:“太可惜了,贤能之士归了刘备,刘备的羽翼可就形成了!怎么办呢?”程昱说:“徐庶虽然在刘备那里,但丞相您要用他,招来并不困难。”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
  曹操大喜,派人连夜将徐庶母亲搬至许昌。不想,那徐老夫人是一位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人,至死不肯写信让儿子弃明投暗,反而大骂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曹操大怒,喝令武士杀死徐母。程昱连忙劝阻说:“丞相如果杀了徐母,一则损害了自己的名誉,二则成全了徐母的德行。而徐母一死,徐庶为报仇必然死心塌地帮助刘备。不如先留下她,以便使徐庶心悬两处,不能一心一意地辅助刘备。然后,我再设法赚他回来。”曹操觉得这话有理,遂不杀徐母。
  从此以后,程昱几乎每天都去问候徐母,对待徐母就像自己的生身母亲;并且欺骗徐母说,自己曾经与徐庶结为异姓兄弟。程昱还经常馈赠物品给徐母。他每次派人送物品给徐母时,总是写有书信附上。徐母因此也常亲自写信让来人带回。程昱赚得徐母的笔迹之后,便模仿其字体,以徐母的名义,诈修家书一封,派一名心腹之人,拿着书信,去新野见徐庶。果然,徐庶见信之后,泪如泉涌,当即去见刘备,希望能让他回去见母。刘备当然割舍不得,但也不便勉强相留。过了数天之后,二人只好洒泪相别。这样,程昱用一条“无中生有”之计,将徐庶骗到了曹操那里。
  然而,曹操虽然得到了徐庶,徐庶却从不为他出谋划策。原因一是徐庶还总想着刘备的情义,回到曹营不是出于本心;二是其回到曹营之后,真相大白,老母气得自杀了。徐庶自知被骗,故而深恨曹操,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计谋。这就是著名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故事。
第八计:暗渡陈仓
  原文: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文:故意暴露我方的行动,以牵制敌人在某地集结固守,然后我方迂回到敌人的背后发动突龙,攻敌不备,出奇制胜。
  现代话:表里不一
08-1:钟会无心修栈道& 邓艾涉险渡阴平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实力最强。公元263年,司马昭执政时,准备一举灭蜀。于是派出三路人马:邓艾和诸葛绪各统率3万大军,钟会带领10万大军,分路出击。此时的邓艾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大将了。
  魏军攻势凶猛,连连获胜,不久就攻占了蜀国许多座城池。邓艾一直攻到阴平一带。钟会合并了诸葛绪的人马,兵力更强。他率大军直逼剑阁。蜀军统帅姜维,带领将士,依凭着剑阁险要的地势,顽强地抵挡住了钟会大军的进攻。钟会兵力虽强,却奈何姜维不得。加上军粮供应跟不上,就想退兵回去。
  这时,邓艾从阴平赶来。当时,邓艾手下只有3万人马,而钟会却统领着13万大军。他自恃兵多将广,根本不把邓艾放在眼里。
  邓艾早已闻知钟会在剑阁受阻。他心里暗自盘算:剑阁过不去,能否找到别的通道可直通蜀国都城呢?于是,在阴平时,他派出许多探马,让他们查明当地地形、环境,终于探得一条从阴平通往成都的小路。这条小路,四面都是奇山峻岭,很难行走。据说是汉武帝南征时开凿的,已有三四百年无人通行了。
  邓艾闻报,心中大喜。心想:真乃天助我也2此路既是有好几百年无人行走,那蜀军必定做梦也想不到我能率军从此路偷袭成都,更不会加以防范了。
  于是,他先赶到剑阁,把他的想法告诉了钟会。钟会本来就瞧不起邓艾,又听他讲出这种异想天开的计策,更是只限于嗤之以鼻。但他很想看邓艾出丑,于是也不加阻拦。
  邓艾也知道钟会瞧不起他,越这样越要整出个样来。他马上率人马回到阴平,集合队伍,给大家讲清了他的打算。众人士气很高,都表示愿听邓艾吩咐,为国立功。邓艾派儿子邓忠率5000名精兵,手执斧头、铁凿,作开路先锋。他带领大军,备足了干粮、绳索,紧随其后。途中道路非常险阻,但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大军每前进100里,就留下几千士兵扎下一个营寨,以保证前进的军队能与后方保持联系。
  大军最后只剩下2000余人了。这一天,邓忠匆匆地跑来向邓艾报告说前面碰到一座陡峭的悬崖,人马难以通过。邓艾忙带领将士前去观看,果然看见那悬崖十分陡峭,崖下山谷深不见底。有些士兵胆怵了,心里直打退堂鼓。有人说:“白费了这么多功夫,撤回去算了!”
  邓艾见状,严厉地说:“我们已经克服了那么多困难,现在胜利在望,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了。我们要坚持住,就算再难过去,也一定要设法通过。”说到这儿,他忽然计上心来,转身下令让大家先把行装、兵器扔下悬崖,然后自己拿过一条毡毯,裹住身子,高喊一声:“大家照我的样子,滚下悬崖!”话音未落,带头滚了下去。
  将士们深受感动,都像邓艾那样,纷纷越过了悬崖,也有不少人摔死了。邓艾重新集合队伍,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江油城。接着又向绵竹进发,经过一番苦战,又胜利地占领了棉竹。
  这时,邓艾大军已迫近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接到战报,想调回剑阁姜维的人马,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邓艾一举灭亡了蜀国。此时的钟会,还在剑阁城外攻城呢! &
  此计全称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原是楚汉战争时韩信运用的一个计谋。此计适合在我方不便正面进攻,而又另有可“渡”之路的情况下使用。一明一暗,使敌人不能正确判断我方的意图,从而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钟会虽瞧不起邓艾,可在明处扮演了“明修栈道”的角色,使邓艾的“暗渡陈仓”之计得以实施。
08-2:明为吊丧祭周瑜& 私下暗访请庞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并不一定用在军事上,也可用在其它领域,比如外交等。三国演义中,孔明表面为周瑜吊丧,暗地里寻访庞统也是一个例子。
  周瑜是三国中的一个著名英雄,可惜英年早逝,演义中说是被孔明气死的,所以东吴众将深恨诸葛亮。周瑜遗言,鲁肃可担当大任,所以孙权就将周瑜之职交给了鲁肃。
  诸葛亮在荆州听说周瑜死了,忙告于刘备。刘备问孔明下一步怎么办,孔明要去东吴走一趟,以吊丧为由,寻访贤士(孔明已知庞统在东吴)来辅佐主公。刘备恐怕东吴将士加害孔明,孔明笑道:“周瑜在时,我犹不惧,今周瑜已死,我更不怕了。”当时鲁肃从大局出发,是主张东吴与刘备联合的。
  孔明率赵云与五百将士前来东吴,鲁肃以礼迎接。周瑜部将都要杀掉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又有鲁肃从中劝阻,才肯罢休。孔明亲自哭祭于灵前,亲读祭文。伏地大哭,泪如泉涌,情真意切。
  鲁肃招待了孔明,宴罢,孔明辞回。
  其实,诸葛亮此行并非纯粹吊丧,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要请好友庞统出山,共同辅佐刘备。
  诸葛亮去柴桑后山的“凤雏庵”寻访庞统,刚到江边,被一人揪住:“你气死周瑜,却又来吊孝,真是欺东吴无人啊!”原来此人正是庞统。孔明大笑,两人携手登舟,各诉心事。临别时,孔明留一封信给庞统(推荐信),让他在适当时候去投奔刘备。庞统愉快的接受了邀请。孔明自已也返回了荆州(当然随从也跟着回来了)。
  后来庞统真的投到了刘备帐下,做了副军师,在帮助刘备取西川的征战中立下汗马功劳。
  此次孔明的外交目的就达到了,两件事情都非常圆满:一是给周瑜吊丧;二是请庞统出山。两件事一明一暗,以明掩暗,明暗相生。
08-3:曹孟德明令撤兵& 夏侯渊暗袭敌后
  曹操自从战胜马操之后“威势日盛”,兵力也愈加雄厚,此时便想乘势南征,收吴灭蜀,但从全盘考虑,收吴灭蜀的真正时机尚未到来,曹操便有用了手下一位大将的建议。夏侯惇说:“吴、蜀急未可攻,宜先取汉中张鲁,以得胜之兵取蜀,可一鼓而下也。”曹操说:“正合吾意。”遂起兵西征。也就是说现在独立的势力已经不多,先拣软柿子捏一把。于是,曹操下令西征张鲁:前部先锋夏侯渊、张郃;操自领诸将居中;后部曹仁、夏侯惇押运粮草。谁知刚一到阳平关下,就先吃了个大亏:夏侯渊、张郃前军随到,闻阳平关已有准备,离关一十五里下寨。是夜,军士疲困,各自歇息。忽寨后一把火起,杨昂、杨任两路兵杀来劫寨。夏侯渊、张郃急上得马,四下里大兵拥入,曹兵大败,退见曹操。操怒说:“汝二人行军许多年,岂不知‘兵若远行疲困,可防劫寨’?如何不作准备?”欲斩二人,以明军法。众官告免。
  可是第二天,曹操亲自又吃了一亏:次日自引兵为前队,见山势险恶,林木丛杂,不知路径,恐有伏兵,即引军回寨,谓许褚、徐晃二将说:“吾若知此处如此险恶,必不起兵来。”(可知易守难攻)许褚说:“兵已至此,主公不可惮劳。”次日,操上马,只带许褚、徐晃二人,来看张卫寨栅。三匹马转过山坡,早望见张卫寨栅。操扬鞭遥指,谓二将说:“如此坚固,急切难下!”言未已,背后一声喊起,箭如雨发。杨昂、杨任分两路杀来。操大惊。多亏许、徐二将力保,曹操才脱险。然后,张鲁军只不出战,两边相拒五十余日,只不交战。
  明眼人就看出来了,这样的僵持局面,对远道而来的曹操是极为不利的。但如此便撤,也觉得太可惜,于是曹操眉头一皱。“传令撤军”。这一招让敌我双方信以为真,只是足智多谋的贾诩觉得曹操用兵不能就此罢手,问及曹操,曹操说出自己的计谋:“吾料贼兵每日提备,急难取胜。吾以退军为名,使贼懈而无备,然后分轻骑抄袭其后,必胜贼矣。”贾诩说:“丞相神机,不可测也。”于是令夏侯渊、张郃分兵两路,各引轻骑三千,取小路抄阳平关后。曹操一面引大军拔寨尽起。杨昂听得曹兵退,请杨任商议,欲乘势击之。杨任说:“操诡计极多,未知真实,不可追赶。”杨昂说:“公不往,吾当自去。”杨任苦谏不从。杨昂尽提五寨军马前进,只留些少军士守寨。是日,大雾迷漫,对面不相见。杨昂军至半路,不能行,且权扎住。
  夏侯渊一军抄过山后,见重雾垂空,又闻人语马嘶,恐有伏兵,急催人马行动,大雾中误走到杨昂寨前。守寨军士,听得马啼响,只道是杨昂兵回,开门纳之。曹军一拥而入,见是空寨,便就寨中放起火来。五寨军士,尽皆弃寨而走。比及雾散,杨任领兵来救,与夏侯渊战不数合,背后张郃兵到。杨任杀条大路,奔回南郑。杨昂待要回时,已被夏侯渊、张郃两个占了寨栅。背后曹操大队军马赶来。两下夹攻,四面无路。杨昂欲突阵而出,正撞着张郃。两个交手,被张郃杀死。败兵回投阳平关,来见张卫。原来卫知二将败走,诸营已失,半夜弃关,奔回去了。曹操遂得阳平并诸寨。
  曹操明里下令撤军,迷惑了对手,暗地里却来了一手背后偷袭,出其不意夺了阳平关,用这种方法也要选择时机,如果刚到关下就采用假撤军的把戏,对方十有八九是不会相信的,只有先吃了一些亏,然后又相持那么长时间,此时传令撤军,真象无可奈何的样子了,对方十有八九是会相信的。
第九计:隔岸观火
  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瓷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文:在敌人内部矛盾,分崩离析之时,我方应静待敌方形势的恶化。届时,敌人横暴凶残,相互仇杀,必将自取灭亡。我方要采取顺应的态度,然后见机行事,坐收渔翁之利。
  现代话:坐山观虎
09-1:曹操坐山观虎斗& 郭嘉遗计定辽东
  袁绍临死的时侯,由其妻刘氏及谋士审配、逢纪操纵,立了小儿子袁尚为大司马将军,统领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大儿子袁谭当然是不满啦,我是长子,为什么没份,所以要和袁尚一争高下。也不巧,曹操乘连胜之威,进攻黎阳。袁谭迎战大败,只好派人向袁尚求救。袁尚也不能真心相助啊,只拨5O00兵前去,就这点兵在半路上也被曹军全部截杀。这时,袁尚也下了决心,不能再帮了,再帮大哥,自己位置不稳,还是让曹操将大哥除掉。袁谭弄明白了,原来就不忿,这时更是大怒,所以就想投降曹操。消息传到冀州,袁尚也担心袁谭降曹之后并力来攻,那自己可就坏茶了,便亲自率领大军去黎阳救助袁谭。袁谭闻讯大喜,遂打消了投降的念头。不久,袁熙、高干也领救兵来到黎阳城下。四支兵马并在一处,仍然不是曹操的对手,黎阳很快就被曹军攻破。袁氏兄弟与高干只好弃城逃走。曹操引兵追赶,袁谭与袁尚退入冀州坚守;袁熙与高干则在城外下寨,以成犄角之势。曹军连日攻打,一时难以奏效。这时,谋士郭嘉向曹操献“隔岸观火”之策说:“袁绍废长立幼,而袁谭、袁尚二人势力相当,各树党羽,互相争斗。如果进攻太急,他们就会团结一致对付我们;如果暂缓攻击,他们之间就会相互争斗火并。我们不如举兵南向,作出南征刘表的姿态,以便等待其内部发生变乱。当其内乱发生后,再进击他们,可以一举而平定河北之地。”曹操认为很有道理,便留下贾诩守黎阳,曹洪守官渡,自率大军向荆州进兵。事情果如郭嘉所料,曹操撤军不久,袁谭与袁尚即大动干戈。袁谭敌不过袁尚,便派人向曹操求救。曹操第一次隔岸观火成功,现在乘机挥军北向,首先打败袁尚、袁熙,后又消灭掉袁谭和高干,从而一举平定了河北。
  袁熙、袁尚被逐出冀州后,引兵连夜奔往辽西投奔乌桓去了。曹操用郭嘉之言,以田畴为向导,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轻军千里往袭,在白狼山与袁氏兄弟及乌桓王冒顿的大军相遇。两军大战一场,冒顿大败被杀,袁熙、袁尚率数干人逃向辽东。曹操并不追赶,退军易州,按兵不动。手下大将说:“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现在袁熙、袁尚又前往投靠,必为后患。不如乘其未动,火速往征。”曹操笑道:“用不着劳烦诸位虎威,几天之后,公孙康定会自动将二袁的脑袋送来。”众将都不相信。然而,不久之后,公孙康果然派人将袁熙、袁尚的首级送到。曹操大笑道:“不出郭嘉之料!”原来,郭嘉在征乌桓途中染病在身,不得已只好留下治疗。临终之时,他写下一封信给曹操,授计说:公孙康一直担心袁氏吞并,今袁熙、袁尚前去投奔,心中必然怀疑。如果我们派军攻打,他们势必并力迎击,急切中难以得手;如果暂缓出兵,公孙康与袁氏兄弟就会互相火并。事情正如郭嘉分析的那样,公孙康听说袁熙、袁尚将要来投,当即与手下人议定:若曹操前来征讨,便留下他们,合力抗曹;否则,就将他们赚入城中杀掉,献给曹操。这是因为,当年袁绍曾有吞并辽东之心,公孙康不仅一直耿耿于怀,而且也担心袁氏兄弟前来投靠是假,欲鸠占鹊巢是真。而袁氏兄弟也的确如公孙康所担心的那样,企图寻机杀掉公孙康等人,以辽东数万骑兵与曹操抗衡,收复河北。所以,当细作回报说曹操屯兵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时,公孙康立即设计将二袁杀掉,并且派人将首级送到易州。这样,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即除掉了袁熙、袁尚,并且使公孙康自动归服。
  隔岸观火的核心是充分利用敌方内部的一切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出计者必须非常熟悉敌方内部的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郭嘉两次隔岸观火之计,尤其是第二次,使曹操不费一兵一卒,除掉了袁氏兄弟,坐收了渔翁之利。
09-2:曹孟德野心显露& 刘玄德隔岸观火
  自从曹操当了丞相,就有废掉汉献帝的野心,不过朝廷里有不少忠臣,他也就一直未敢轻动。那怎么办呢,对了,找个机会试探一下。
  这一天,他计划与献帝外出打猎,见机试探群臣,汉献帝因为对曹操早有警觉,不想去打猎,但曹操以古训相邀,献帝只好听从了。刘备、关羽也各自随队出发。
  曹操从开始就打定主意,想试探群臣,所以有意与汉帝并马前行,按去的礼节臣下骑马是不能与皇帝并行的。曹操不但与皇帝并行,而且态度十分傲慢。到了猎场之后,有一只雄鹿出现了。汉献帝得先射呀,不知是技术不行,还是点背,连发三箭未中。也怪皇帝一时无措,将机会让给曹操了,曹操正想借皇帝的箭来试探呢,机会来了,怎肯错过,从皇帝手中拿过箭来,一箭便中(点好)。群臣一看射中了,而且箭是皇帝的(有记号),便高呼万岁,曹操上前迎接拜贺。这明明是犯上的行为,曹操就是要看群臣的反映,能看出谁反对自己,看篡位夺权的时机是否成熟。
  关羽见曹操目中无人,欺君犯上,便要杀曹操。刘备也知道曹操野心,但此时动手不会成功,一是自己兵少将乏,现在还投在曹操门下。另外还恐伤了皇帝,所以示意关羽不要动手。
  在这件事上,刘备看得比关羽透彻,他深知曹操并不是说杀就杀得了的,关羽虽勇,但曹操手下人都跟随在侧,皆忠勇之人,有可能还未等关羽杀掉曹操,恐怕献帝自己和关羽早已被杀。自古以来,君侧难除,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刘备不同意关羽杀掉曹操,最好的办法就是隔岸观火,等待时机到来。
09-3:司马懿挑拨离间& 蜀后主撤回孔明
  孔明在第四次出祁山的作战中,已经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魏军已经陷于非常不利之境地。此时如果还有明君主政,或者有重要的忠臣维持后方,此次诸葛亮就有可能取得进一步的胜利。可惜的是,这只是如果。司马懿在关键时刻用了一计,最后昏君刘禅硬是把孔明召了回来,司马懿隔岸观火,心里十分高兴。
  书中写道:孔明收得胜之兵,回到祁山时,永安城李严遣都尉苟安解送粮米,至军中交割。苟安好酒,于路怠慢,违限十日。孔明大怒说:“吾军中专以粮为大事,误了三日,便该处斩!汝今误了十日,有何理说?”喝令推出斩之。长史杨仪说:“苟安乃李严用人,又兼钱粮多出于西川,若杀此人,后无人敢送粮也。”孔明乃叱武士去其缚,杖八十放之。苟安被责,心中怀恨,连夜引亲随五六骑,迳奔魏寨投降。懿唤入,苟安拜告前事。懿说:“虽然如此,孔明多谋,汝言难信。汝能为我干一件大功,吾那时奏准天子,保汝为上将。”安说:“但有甚事,即当效力。”懿说:“汝可回成都布散流言,说孔明有怨上之意,早晚欲称为帝,使汝主召回孔明:即是汝之功矣。”苟安允诺,迳回成都,见了宦官,布散流言,说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宦官闻知大惊,即入内奏帝,细言前事。后主惊讶说:“似此如之奈何?”宦官说:“可诏还成都,削其兵权,免生叛逆。”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蒋琬出班奏说:“丞相自出师以来,累建大功,何故宣回?”后主说:“朕有机密事,必须与丞相面议。”即遣使赍诏星夜宣孔明回。使命迳到祁山大寨,孔明接入,受诏已毕,仰天叹说:“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如不回,是欺主矣。若奉命而退,日后再难得此机会也。”
  孔明退兵到汉中;司马懿恐有埋伏,不敢追赶(不用追赶,只是隔岸观火赶跑孔明就行了),亦收兵回长安去了,因此蜀兵不曾折了一人。孔明大赏三军已毕,回到成都,入见后主,奏说:“老臣出了祁山,欲取长安,忽陛下降诏召回,不知有何大事?”后主无言可对:良久,乃说:“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一无他事。”孔明说:“此非陛下本心,必有奸臣谗谮,言臣有异志也。”后主闻言,默默无语。孔明说:“老臣受先帝厚恩,誓经死报。今若内有奸邪,臣安能讨贼乎?”后主说:“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矣!”孔明遂唤众宦官究问,方知是苟安流言;急令人捕之,已投魏国去了。
  此计当中,司马懿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略施小计,令成都内变,而已方达到隔岸观火,让对方退兵之目的。
第十计:笑里藏刀
  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文:设法使敌方相信我方是善意友好的,从而对我方不加戒备。我方则暗中策划,积极准备,待机而动,不要让敌方有所察觉而采取应变的措施。这是一种杀机暗藏,外表柔和的计谋。
  现代话:温柔陷井
10-1:老将献出新计谋& 笑里藏刀降吴国
  到了三国的后期,三国之名还有,实际已无三国之实了。蜀国已亡,司马炎也以晋代魏,只剩东吴与晋对立了。晋国君臣总想着要取得东吴而统一。因此,吴主令当时最厉害的将领陆抗率兵屯江口,以防晋国。晋国也派羊祜率兵拒之。
  羊祜守襄阳,很得民心,他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屯田上,削减边防士卒,轻车简从。一次,部将禀告羊祜:“吴兵无备,可乘机偷袭,必能大胜。”羊祜说:“你等小看了陆抗,此人足智多谋,我等只可自守。”
  一天,羊将军打猎,下令手下不许过界,众将士遵守,深得吴兵佩服。晚上清点所获,凡吴兵先射者皆送归吴兵所有。陆抗也以佳酿奉给羊将军为酬谢。羊祜也用自己配的药治好了陆抗的病。这样两人有了来往。
  不久,吴主孙皓令陆抗进兵,陆抗上奏陈述不能进兵的理由,并劝吴主施德政,这样的想法与吴主是不相容的,所以被吴主免去了职务。
  实际上,晋国的羊祜用的就是笑里藏刀之计,因为吴国陆抗是很能用兵的人,如果专门对抗,晋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现在是晋国先施以德政,受人民欢迎,而吴主专施暴政,这样,陆抗的德政也不会长久,最后就能达到灭吴的目的。
  羊祜病故后,杜预接任,吴国已经就分崩离析了。没有了陆抗的带兵,吴国也就没有了反抗能力。最后在杜预的率领下,一举灭吴。灭吴的基础,就是羊祜对敌施德的笑里藏刀所打下的。
10-2:陆伯言笑里藏刀& 吕子明奇袭荆州
  吕蒙是东吴继鲁肃之后很有谋略的将军,见刘备借荆州而赖着不还,便劝孙权以武力夺回荆州,孙权答应,并委任吕蒙为大都督。
  吕蒙到陆口,一看实际情况就麻烦了,原来是关羽早有准备,沿江上下,隔二十里都有烽火台,另外荆州军马也训练有素,取荆州是太难了。但吕蒙原来在吴主孙权处夸下了海口,现在不能实现,这可咋整。没办法,只好装病。
  消息传到孙权那里,孙权十分着急,并不是拿不下荆州着急,大将病了,着实对吴国不利。这时陆逊说话了,他说吕蒙不是真病,是装的。孙权说:“你知其中有诈,你就替我去看一看吧。”陆逊领命去看吕蒙。
  陆逊对吕蒙说,你现在的病,我有一方可治,你不就是觉得荆州兵严整,另外沿江有烽火台吗?我可以让你成功。这家伙吕蒙一听,病当时就好(原来是心病)。陆逊说:“关羽自恃英勇,所虑者惟将军一人罢了。将军乘此机会,真的装病辞职,把陆口让给没能力的人,并派人极力溜须关羽,关羽肯定放松防守,乘此荆州不备之时,那时再派精兵奇袭荆州,则荆州可取也。”吕蒙大喜。
  这样吕蒙真的装病辞职,并推荐有谋略而当时还不出名的陆逊防守陆口,也就得此人来呀,因为此方就是陆逊出的。陆逊一到陆口,对关羽极尽溜须拍马之能事,把个关羽拍得云山雾罩,关羽自来骄傲,人家这一溜须关羽觉得舒服。现在放心了,吕蒙不在此地,来了这么一个无能的将领,这不是闹笑话吗,哈哈。由此真的放松了警惕。
  陆逊将情况向吴主汇报,说时机成熟,可以夺荆州了。此时吕蒙率精兵,船面上干活的都穿白衣扮成客商,精兵伏于船内,又给看守烽火台的人送礼,荆州兵是一点忧患的意思还没有呢,就在半夜里被东吴精兵给端了窝。并一举拿下荆州,最后关羽也败走麦城。
  实际上,关羽不是败在吕蒙手里,而是败在陆逊手里。是陆逊的笑里藏刀之计麻痹了关羽。更可气的是,刘备来报仇,还瞧不起陆逊,又让陆逊成了大功。
10-3:袁本初笑里藏刀& 冀州城韩馥失地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后,都回到了自己的地盘里,袁绍也回到了渤海,可军中缺粮也是大事,偏赶上有人想讨好这个盟主,冀州的韩馥粮食多呀,他派人给袁绍送粮。袁绍的谋士逢纪,人不咋的,可这时给袁绍献了一个有用的计策。告诉袁绍:“暗地里先与公孙瓒相约来夹攻冀州,事后平分其地。这边又同时派人密报冀州的韩馥,说公孙瓒要来进攻你呀,韩馥自己怕抵不住公孙瓒,必然请袁绍共同御敌,然后袁绍可从中取利。”袁绍一听此计可行,按此计办理,果然无能而有粮的韩馥请袁绍营救冀州,等袁绍一进冀州,重新安排了各个官员,韩馥一看,傻眼了,这不是夺取了吗,保命要紧,他跑了,把一个大好的基业让给了袁绍。等到袁绍夺了冀州,有了根基,马上与公孙瓒撕破面皮,公孙瓒也是白忙,别说平分其地,一点好处也没捞到。袁绍自己独占了冀州,为日后统一北方四州打下基础。
  此计纯属笑里藏刀,刀就是让公孙瓒来攻韩馥,笑脸就是出面帮韩馥,得逞之后,笑脸没了。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原文: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文:当局势发展到一定要有损失的时侯,应该牺牲局部来换取全局的胜利。
  现代话:丢卒保车。
11-1:曹孟德李代桃僵,逃命时误斩好人
  汉末董卓专权,无恶不做,可是朝廷里的大臣谁出想不出好办法来治理他,只有曹操想接近董卓而行刺。可惜行刺未成,被人怀疑,只得慌忙逃窜。
  但是到了中牟县,却被守关军士拿住,县令认出了曹操,只不过这个县令是胸有大志者,名叫陈宫,听曹操说要返回故乡招兵买马,号召天下诸侯讨伐贼臣董卓,就弃官跟了曹操。
  二人在路上走了三天,这一天到了成皋,曹操告诉陈宫说:“这里有一吕姓人家,主人叫吕伯奢,是我父亲的结义兄弟,这在这里住一宿吧。”于是二人来见吕伯奢。吕伯奢高兴,让二人放宽心住在这里,并出去买酒准备酒席。
  曹操和陈宫坐了很久,忽到后院有磨刀之声。曹操说:“吕伯奢不是我的至亲,此去可疑,当仔细窃听!”二人悄悄步入草堂后,只听得有人说:“捆起来杀,如何?”曹操说:“今若不先下手,必然遭殃。”于是和陈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统统杀掉,一连杀了八口。待搜至厨下,却见捆着一猪要杀。
  陈宫说:“孟德多疑,误杀好人!”二人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吕伯奢骑驴而回,买酒和菜回来了(也太慢了)。说:“贤侄与使君为何就走?”(没看到身上的血)。曹操应付了一句就赶路。可走了不几步,又拔剑复回,喊住吕伯奢说:“看那边来者何人?”吕伯奢回头看时,早被曹操一剑斩了。陈宫大惊,责怪曹操故杀好人。
  曹操说:“他回家后,见杀死多人,岂能罢休?若报官,我俩没命矣,没办法,只好丢卒保车了,以免后患,这叫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见曹操如此做人,晚上投宿后,便趁曹操熟睡,另投他人去了。
  对曹操的这一次李代桃僵,我也不多评论了,只是曹操此事被人留下了话柄。
11-2:司马昭李代桃僵& 替罪羊成济该斩
  晋自司马懿起家河内,曾在汉丞相曹操麾下,充当掾吏,及曹丕篡汉,出握兵权,与吴蜀相持有年,迭著战绩。司马懿死后,长子司纪师继任其职,后任大将军录尚书事,都督中外各军,废魏主曹芳及芳后张氏,权焰逼人。不长时间,司马师也病死了,其弟司马昭得以继承兄长之职位,而司马昭比他哥还要跋扈,居然服衮冕,着赤舄。魏主曹髦,忍耐不住,尝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自己也清楚自己的位置,曾写了一首把自己比做藏在井中的飞龙,被泥鳅等欺凌,其意也明显指向司马昭。
  后来司马昭见到这这首诗,马上与贾充(这人确实是坏人)商量,贾充告诉司马昭,曹髦这个皇帝得早早杀掉。
  曹髦也有防备,但可靠的人水多,又由于曹髦年轻少谋,头脑冲动,决定自己亲自与司马昭一拼(鸡蛋碰石头),因此号召殿中宿尉及苍头官僮等,作为前驱,自己亦拔剑升辇,在后督领,亲自前往讨司马昭,才行至南阙下,正撞着一个中护军,面目狰狞,须眉似戟,手下有二三百人,竟来挡住乘舆。这人为谁,就是平阳人贾充。魏主曹髦喝令退去,贾充非但不从,反与卫士交锋起来,约莫有一两个时辰。充寡不敌众,将要败却,适太子舍人成济,也带兵趋入,问为何事相争?充厉声道:“司马公豢养你等,正为今日,何必多问!”成济乃抽戈直前,突犯车驾。魏主髦猝不及防,竟被他手起戈落,刺毙车中(司马氏兄废主,弟弑主,一个凶过一个)。魏主的其他人当然逃散。&
  司马昭闻变入殿,召群臣会议后事。尚书仆射陈泰,流涕语昭道:“现在惟有先诛贾充,尚可少谢天下。”司马昭答:“可思其次。”陈泰说:“只有进于此者,不知其次,”明明说比贾充罪还大的就是你司马昭了。可是贾充是司马氏功狗,司马昭怎能杀他呢?当下想就想起了李代桃僵的奸计,嫁祸成济,把他推出斩首,还要夷他三族。成济不服啊,并说是贾充传你司马昭的命令,不然我哪敢做主。可是此时还能让你成济说话了吗?杀了你成济,就保住了贾充。其实满朝文武都已看明白了,杀成济只不过是司马昭为了掩饰杀君之罪的障眼法而已。
11-3:忠将曹洪让战马& 不可无公救曹操
  各路诸侯打败了董卓,可是盟主不思进取,只有曹操想要乘胜追击,他来见盟主袁绍说:“今董贼西去,正可乘势追袭;本初(袁绍字)按兵不动,何也?”绍曰:“诸兵疲困,进恐无益。”操曰:“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哪有几个成大事的)。操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遂自引兵万余,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星夜来赶董卓。
  且说董卓行至荥阳地方,太守徐荣出接。李儒曰:“丞相新弃洛阳,防有追兵,可教徐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若有追兵来,可竟放过;待我这里杀败,然后截住掩杀。——令后来者不敢复追。”卓从其计,又令吕布引精兵断后。布正行间,曹操一军赶上。吕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将军马摆开。曹操出马,大叫:“逆贼!劫迁天子,流徙百姓,将欲何往?”吕布骂曰:“背主懦夫,何得妄言!”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
  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布引铁骑掩杀,操军大败,回望荥阳而走。
  走至一荒山脚下,时约二更,月明如昼,方才聚集残兵,正欲埋锅造饭,只听得四围喊声,徐荣伏兵尽出。曹操慌忙策马,夺路奔逃,正遇徐荣,转身便走,荣搭上箭,射中操肩膊。操带箭逃命,踅过山坡,两个军士伏于草中,见操马来,二枪齐发,操马中枪而倒。操翻身落马,被二卒擒住。只见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下马救起曹操。操视之,乃曹洪也。操曰:“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洪曰:“公急上马!洪愿步行。”操曰:“贼兵赶来,汝当奈何?”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曹洪又是贤弟,又是忠臣)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操上马,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约走至四更余,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洪急扶操下马,脱去袍铠,负操渡水。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操带水而走。比及天明,又走三十余里,土冈下少歇。忽然喊声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却是徐荣从上流渡河来追。操正慌急间,只见夏侯惇、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大喝:“徐荣勿伤吾主!”徐荣便奔夏侯惇,惇挺枪来迎。交马数合,惇刺徐荣于马下,杀散余兵。随后曹仁同李典、乐进各引兵寻到。见了曹操,忧喜交集,聚集残兵五百余人,同回河内。卓兵自往长安。
  这里的曹洪,显然是李代桃僵,只不过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值此大败逃命的当口,两个人一匹马,必须牺牲一个人才能保住另一个人的命。曹洪非常清楚,与曹操相比,自己的分量要小得多,如果一定只能一个人活下来,曹操活着的价值显然要比自己高得多。因此,曹洪说出了:“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这样的名言,并毫不犹豫的让出了自己的战马,自己冒死保着曹操逃命。贤君都碰到这样的忠臣,何愁事业不成。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原文: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译文: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现代话:趁机捞取
12-1:孙坚顺手得玉玺& 刘表半路设伏兵
  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个国贼叫董卓,朝中的大臣都看得出,这个国贼不除,国无宁日,于是,曹操、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诸侯各自兴兵,结成讨伐董卓的盟军。袁绍被推为盟主。
  十八路诸侯在虎牢关大战吕布,后来刘、关、张三兄弟上阵,将吕布战败。董卓一看不好,跑吧,往长安跑,洛阳不要了,烧!就这样挟持汉帝往长安跑了。盟军先锋首先进入洛阳。
  进洛阳之后,首先是灭火呀,救灭火之后,屯兵城内。这天夜里是星月交辉,忽一人报:“有五色毫光从殿南井中射出。”孙坚立马命人下去打捞。捞到了什么呢?原来是一女尸,脖子上挂一锦囊,里边一个小匣,小匣里面就是皇帝用的玉玺了。
  孙坚不认识,来问程普。程普将玉玺的故事说了一遍,孙坚大喜,以为自己有皇帝的命,于是与程普商议,速回江东以图大事。
  没想到其中有一个士兵,是袁绍的同乡,认为在盟主面前讨个出身,便连夜向袁绍打了小报告,袁绍重赏了这个小兵,并把他暗藏在军中。
  第二天孙坚要告辞还乡啦(有了玉玺了):“我身体患病,想回长沙调养,特来向盟主告别。”袁绍说:“我知道你患的是玉玺之病。”孙坚大惊,却死不认帐。可袁绍也想得到玉玺呀,就借盟主身份让孙坚交出来,孙坚发誓没有,两边照的挺僵,差一点就打起来。孙坚楞是没听邪,干脆,还请啥假呀,跑吧。于是率部下往回返。
  袁绍非常恼怒,我是盟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没得到玉玺,你孙坚顺手牵了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类网游小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