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粮食直补查询啥时候到位?

查看: 788|回复: 9
该政策是从2004年开始的,依据是当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另外,05、06、07、08和09这几年的一号文件当中也都涉及到了,详情如下。 由于各年文件的内容很多,只节选它们当中涉及直补政策的那一部分。 200...
中央财政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拨付2014年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元;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14.45亿元,剩下的应该是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数(其中,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第一批)170亿元)。
huangshangwang
财政费用增加,但没真正用在农业。现在是种不种一样,产量高与低一样。成了承包者的福利
下来了,但到最下面有到4-5月份吧。 2015年农业惠农补贴政策(一)。 1.种粮直补政策 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014年1月份,中央财政已向各省(...
不同的地方时间会有所差异,具体你可以咨询你所在乡镇的财政所或者是县级财政局。四川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4月5日前已经全部发放。且今年有可能会发两次。
中央财政拨付农业三项补贴1434亿元日 来源:财政部新闻办公室 日前,财政部、农业部下发通知,拨付2015年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3项资金1434亿元,助力今年农业生产。通知同时就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作出部署...
该政策是从2004年开始的,依据是当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另外,05、06、07、08和09这几年的一号文件当中也都涉及到了,详情如下。由于各年文件的内容很多,只节选它们当中涉及直补政策的那一部分。2004...
现在好像增加补贴标准了 具体实施情况不清楚 查看原帖&&
宁静淡泊人生
文章来源:转载 国家给农民种田补贴每亩一年到底有多少钱? 颜忠军律师:种粮补贴问题 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3年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通知》湘财建指〔2013〕21号文件之规定:2013年对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资金补贴标准为每亩13.5...
金龙斩风刀
根据省财政厅、省农委《关于下达2014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的通知》(苏财建〔2004〕10号)等文件精神,为确保2014年在春耕前尽快将水稻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1月28日市政府办下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4年粮食直...&今年农业补贴改革试点“三合一”,记者深入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河南滑县调查&
粮食补贴,到位了吗?
本报记者&&马跃峰
&&&&来源:&&&&
制图:张芳曼
编者按:稳粮、增收,农业补贴政策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农业农村形势深刻变化,实施10多年的补贴政策效应递减、效能降低,迫切需要调整完善。
针对当前的现实问题,今年国家推进农业补贴政策改革,试点将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这项新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基层干部群众有哪些期盼?请看记者从一线发回的报道。
1.农民盼啥?
普通农户不反对整合补贴“做大蛋糕”,但担心“被切蛋糕”;大户盼补贴政策更精准,“谁多种粮,就优先支持谁”
麦收过后,河南滑县田间的玉米郁郁葱葱。
“现在都7月份了,今年的补贴怎么还没发下来?”7月16日,记者采访中听到不少农民有这样的疑虑。
按照财政部、农业部5月发布的指导意见,今年试点将三项补贴“合一”,其中,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用于保护耕地地力。另外20%的农资补贴,加上种粮大户补贴和三项补贴的增量资金,集中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2016年,这项改革将在全国范围推开。
那么,农民为何还未领到补贴?有关负责人解释,今年河南不是全国的试点省,补贴发放新方案省里还没批下来,虽然钱到了县里账上,但还没往下发。
滑县粮食总产连续20年居河南省第一,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2014年,全县农业三项补贴合计2.26亿元。然而,截至目前,全县2015年农业补贴实际到账1.54亿元,比去年减少7000多万元。“也可能有第二批,但至少现在,不少农民不理解,认为自己的补贴被切走,给了种粮大户。”一名基层干部说,农民同意整合其他补贴资金“做大蛋糕”,而不愿“被切蛋糕”。
农业补贴作用多大?“按去年的标准,每亩地一年三项补贴共134元。”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卢中民说,从免税到补贴,对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民收入结构变化,政策效应正在递减。
“现在外出打工,一天至少都挣100元。相比之下,良种补贴一年每亩20元,就像炒菜用味精,放不放都中。”留固镇小寨村农民陈金灿说,他种了8亩地,一年补贴够买2袋尿素,不太顶用。他希望提高补贴额度,至少“只增不减”。
补贴能否真正用在农业上?“农民领到补贴,难免‘打酱油的钱买了醋’。”滑丰种业公司副总经理李守真说,2004年刚有良种补贴时,市里统一招标,每个县确定三五家种子企业,政府先补给企业,企业再以优惠价把良种卖给农民,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从2008年起,良种补贴直接打到农民账户,一些人买了日用品,良种覆盖率反而下降了。”
“补种子”为何改成“补农民”?卢中民说,为了“尊重农民意愿”这一原则。“当时,个别地方出现种子质量安全问题,也是改变补助方式的原因之一。”
还有人反映,不种粮的有补贴,真正种粮的却拿不到。瑞阳粮食种植合作社理事孙党辉说,他们共流转土地1.9万亩,补贴全归流出土地的农民。“谁种粮谁受益,可实际上,要真把补贴给了我们,土地租金肯定会涨。”他希望,今后补贴政策更精准,真正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
大户有拿到补贴的吗?这种情况极少,但还真有。滑县焕永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流转2000亩土地,其中700亩是本村的。按协议,本村人将补贴给杜焕永,作为回报,他将租金从每亩1000元涨到1000斤小麦,相当于涨100多元。“这种模式在其他村难实现,主要是村民关系难协调。”他担心,今后补贴政策调整,补贴直接打到农民账户,以前争取到的良种补贴,肯定拿不到了。
2.干部盼啥?
过去补贴发放流程长,一项良种补贴耗时3个月。期盼优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基层干部也期盼农业补贴改革。
在滑县,过去三项补贴发放部门不同、依据也不同。据介绍,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直补由县财政局负责,依据农业税计税面积发放,由于每年亩数、金额大体固定,年初安排下发,两个月内可以到户。然而,良种补贴是依据实际种植面积发放,由县财政局、县农业局、乡镇负责,从上报、统计、核实面积,到补贴到账,需要近3个月。
滑县财政局农业科科长齐亚详细介绍了良种补贴发放流程:
先由县财政局、农业局制定方案,再由各乡镇、村负责统计,进行公示,这个过程要半个多月时间。然后,由村委会汇总报表,经乡镇政府审核,县农业局抽查,再由县财政局将补贴资金拨付信用联社,最终打入农民账户,这又要一两个月。
白道口镇副镇长吕林坦言,基层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全镇有30万户农民享受良种补贴,要将申报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账户、亩数等录入电脑,核对打印后,再让申报人签字、确认、公示。“有时银行发钱时,发现数字、姓名错误,打不上钱,我们还要再逐一核对。”&吕林说,发放补贴,没有专项经费,打印、耗材等所有费用由乡镇统筹。
为减少工作量,滑县将夏秋两季良种补贴合并为一次发放。比如,去年的良种补贴,是从去年12月发放,到今年3月才结束。“其实,农民不管什么名目,也不管发几次,只关心一亩地一年能得多少钱。”陈金灿说。
对补贴“三合一”这项改革,基层干部认为是种进步,可以减少手续,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但让补贴新政落地,还有不少难题:
一是相关部门职能整合。“过去补贴分属不同部门,今后农业部门负责统计、核实土地面积,财政部门负责发放补贴。程序如何优化,数据怎样共享,这都是以前没遇到的。”一位基层干部说。
二是土地面积问题。以往,种粮直补、农资补贴依据农业税计税面积发放,现实中,其与种植面积出入较大。“滑县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是159万亩,而小麦实际种植面积178万亩。这是因为一部分荒地、薄地改造,原来没纳入计税面积的,现在变成耕地了。”齐亚说。
白道口镇的数据差别尤其大:种粮直补和农资补贴是按6.8万亩发放的,而实际种植面积12.8万亩。“这些年白马坡改造项目,让近6万亩盐碱地变成耕地。”吕林说,如果能加快土地确权步伐,可避免每年统计、核对土地面积,降低行政成本。
3.政策效能咋发挥?
整合资金办大事,县里统筹可撬动5―6倍贷款,支持更多种粮大户
“事实上,有些补贴政策难落实,很有整合的必要。”一位基层干部反映,比如小麦“一喷三防”补贴,为的是防治小麦病虫害、干热风,亩均补4.5元。按理说,每年4月中旬,如果补贴拨付到位,正好赶上病虫害防治。但有时资金拨付滞后,钱到位时已近小麦收割,难起到应有作用。
他认为,虽然“一喷三防”亩均补贴少,但整合起来,仅此一项,全县每年有850多万元,可用于病虫害统防统治,能办些大事。
对于农业补贴改革,流转了2000亩地的种粮大户于同勤认为,关键是看如何让补贴发挥最大效益。他说,流出土地的农民认为,20%农资综合补贴给了大户,会造成矛盾。“这部分钱直接给了大户,一亩地几十元,可能也难发挥太大作用。相比之下,如果能为大户争取一些示范方改造、现代农业等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意义更大。”
按照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农业补贴资金可以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那么,这笔钱由县级统筹,还是由省级统筹?
“如果由省级统筹,具体操作上有难度。仅核实种粮大户贷款资格,就需要极大的工作量。”当地干部建议,上面能加大放权力度,把调剂的20%农资综合补贴切回县里,由该县选择银行合作,提供信用担保,能撬动5―6倍贷款,支持种粮大户。
据测算,按滑县2014年农资综合直补1.5亿元算,20%就是3000多万元。如将这笔资金返到县里,可撬动1.8亿元的放贷规模,按每家贷款30万―100万元,可支持100多个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
《 人民日报 》( 日 09 版)
(责编:宋煦冬)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济源市2010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兑现到位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济源市2010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兑现到位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
济源市政府
  3月24日,从济源市财政局获悉,截至3月14日,全市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3311.4万元,通过各农村信用社网点,以“一折通”方式发放到12.2万户、44.65万名农民手中,兑现率达100%,确保了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支持了广大种粮农民的春耕生产。
  为确保今年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工作的顺利完成,我市按照“严、细、深、实”的要求,坚持政策宣传、方案制订、信访处理、督导检查四个“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严格执行“七不准”要求,即不准降低补贴标准;不准由村组干部代领代发存款折(银行卡);不准借发存款折(银行卡)之机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不准用补贴款抵扣各种收费和债务,特别是不准抵扣水费、修路等集资款项;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违规向享受补贴农户以外的个人或集体支付补贴资金;不准拖延补贴兑现时间,并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强政策宣传,公布值班电话、畅通信访渠道,接受农民群众监督。
  济源市财政部门年前就对粮食直补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及时了解春耕变动和人口变动情况,采集基础数据,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还对基础信息进行全面审核、校对,按照耕地面积、补贴标准,进行张榜公示,及时反馈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为补贴顺利发放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资金发放过程中,财政部门还及时与农业发展银行协调,以亩均87.14元的标准第一时间将资金划转到农村信用联社,通过各营业网点,及时记入农户“一折通”账户,并通过媒体公示、公告等形式通知农户查收。
 相关链接
?&& 10-03-23
?&& 10-03-22
?&& 10-03-22
?&& 10-03-16
?&& 10-03-16
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协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备案序号:河南滑县农业补贴改革调查:粮食补贴到位了吗?
摘要:今年农业补贴改革试点“三合一”,记者深入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河南滑县调查粮食补贴,到位了吗? 稳粮、增收,农业补贴政策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农业农村形势深刻变化,实施10多年的补贴政策效应递减、效能降低,迫切需要调整完善。 针对当前的现实问题,今年国家推进
  今年农业补贴改革试点“三合一”,记者深入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河南滑县调查粮食补贴,到位了吗?  稳粮、增收,农业补贴政策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农业农村形势深刻变化,实施10多年的补贴政策效应递减、效能降低,迫切需要调整完善。  针对当前的现实问题,今年国家推进农业补贴政策改革,试点将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这项新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基层干部群众有哪些期盼?  1.农民盼啥?  普通农户不反对整合补贴“做大蛋糕”,但担心“被切蛋糕”;大户盼补贴政策更精准,“谁多种粮,就优先支持谁”  麦收过后,河南滑县田间的玉米郁郁葱葱。  “现在都7月份了,今年的补贴怎么还没发下来?”7月16日,记者采访中听到不少农民有这样的疑虑。  按照财政部、农业部5月发布的指导意见,今年试点将三项补贴“合一”,其中,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用于保护耕地地力。另外20%的农资补贴,加上种粮大户补贴和三项补贴的增量资金,集中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2016年,这项改革将在全国范围推开。  那么,农民为何还未领到补贴?有关负责人解释,今年河南不是全国的试点省,补贴发放新方案省里还没批下来,虽然钱到了县里账上,但还没往下发。  滑县粮食总产连续20年居河南省第一,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2014年,全县农业三项补贴合计2.26亿元。然而,截至目前,全县2015年农业补贴实际到账1.54亿元,比去年减少7000多万元。“也可能有第二批,但至少现在,不少农民不理解,认为自己的补贴被切走,给了种粮大户。”一名基层干部说,农民同意整合其他补贴资金“做大蛋糕”,而不愿“被切蛋糕”。  农业补贴作用多大?“按去年的标准,每亩地一年三项补贴共134元。”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卢中民说,从免税到补贴,对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民收入结构变化,政策效应正在递减。  “现在外出打工,一天至少都挣100元。相比之下,良种补贴一年每亩20元,就像炒菜用味精,放不放都中。”留固镇小寨村农民陈金灿说,他种了8亩地,一年补贴够买两袋尿素,不太顶用。他希望提高补贴额度,至少“只增不减”。  补贴能否真正用在农业上?“农民领到补贴,难免‘打酱油的钱买了醋’。”滑丰种业公司副总经理李守真说,2004年刚有良种补贴时,市里统一招标,每个县确定三五家种子企业,政府先补给企业,企业再以优惠价把良种卖给农民,全县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从2008年起,良种补贴直接打到农民账户,一些人买了日用品,良种覆盖率反而下降了。”  “补种子”为何改成“补农民”?卢中民说,为了“尊重农民意愿”这一原则。“当时,个别地方出现种子质量安全问题,也是改变补助方式的原因之一。”  还有人反映,不种粮的有补贴,真正种粮的却拿不到。瑞阳粮食种植合作社理事孙党辉说,他们共流转土地1.9万亩,补贴全归流出土地的农民。“谁种粮谁受益,可实际上,要真把补贴给了我们,土地租金肯定会涨。”他希望,今后补贴政策更精准,真正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  大户有拿到补贴的吗?这种情况极少,但还真有。滑县焕永农民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流转2000亩土地,其中700亩是本村的。按协议,本村人将补贴给杜焕永,作为回报,他将租金从每亩1000元涨到1000斤小麦,相当于涨100多元。“这种模式在其他村难实现,主要是村民关系难协调。”他担心,今后补贴政策调整,补贴直接打到农民账户,以前争取到的良种补贴,肯定拿不到了。  2.干部盼啥?  过去补贴发放流程长,一项良种补贴耗时3个月。期盼优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基层干部也期盼农业补贴改革。  在滑县,过去三项补贴发放部门不同、依据也不同。据介绍,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直补由县财政局负责,依据农业税计税面积发放,由于每年亩数、金额大体固定,年初安排下发,两个月内可以到户。然而,良种补贴是依据实际种植面积发放,由县财政局、县农业局、乡镇负责,从上报、统计、核实面积,到补贴到账,需要近3个月。  滑县财政局农业科科长齐亚详细介绍了良种补贴发放流程:  先由县财政局、农业局制定方案,再由各乡镇、村负责统计,进行公示,这个过程要半个多月时间。然后,由村委会汇总报表,经乡镇政府审核,县农业局抽查,再由县财政局将补贴资金拨付信用联社,最终打入农民账户,这又要一两个月。  白道口镇副镇长吕林坦言,基层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全镇有30万户农民享受良种补贴,要将申报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账户、亩数等录入电脑,核对打印后,再让申报人签字、确认、公示。“有时银行发钱时,发现数字、姓名错误,打不上钱,我们还要再逐一核对。”吕林说,发放补贴,没有专项经费,打印、耗材等所有费用由乡镇统筹。  为减少工作量,滑县将夏秋两季良种补贴合并为一次发放。比如,去年的良种补贴,是从去年12月发放,到今年3月才结束。“其实,农民不管什么名目,也不管发几次,只关心一亩地一年能得多少钱。”陈金灿说。  对补贴“三合一”这项改革,基层干部认为是种进步,可以减少手续,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但让补贴新政落地,还有不少难题:  一是相关部门职能整合。“过去补贴分属不同部门,今后农业部门负责统计、核实土地面积,财政部门负责发放补贴。程序如何优化,数据怎样共享,这都是以前没遇到的。”一位基层干部说。  二是土地面积问题。以往,种粮直补、农资补贴依据农业税计税面积发放,现实中,其与种植面积出入较大。“滑县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是159万亩,而小麦实际种植面积178万亩。这是因为一部分荒地、薄地改造,原来没纳入计税面积的,现在变成耕地了。”齐亚说。  白道口镇的数据差别尤其大:种粮直补和农资补贴是按6.8万亩发放的,而实际种植面积12.8万亩。“这些年白马坡改造项目,让近6万亩盐碱地变成耕地。”吕林说,如果能加快土地确权步伐,可避免每年统计、核对土地面积,降低行政成本。  3.政策效能咋发挥?  整合资金办大事,县里统筹可撬动5~6倍贷款,支持更多种粮大户  “事实上,有些补贴政策难落实,很有整合的必要。”一位基层干部反映,比如小麦“一喷三防”补贴,为的是防治小麦病虫害、干热风,亩均补4.5元。按理说,每年4月中旬,如果补贴拨付到位,正好赶上病虫害防治。但有时资金拨付滞后,钱到位时已近小麦收割,难起到应有作用。  他认为,虽然“一喷三防”亩均补贴少,但整合起来,仅此一项,全县每年有850多万元,可用于病虫害统防统治,能办些大事。  对于农业补贴改革,流转了2000亩地的种粮大户于同勤认为,关键是看如何让补贴发挥最大效益。他说,流出土地的农民认为,20%农资综合补贴给了大户,会造成矛盾。“这部分钱直接给了大户,一亩地几十元,可能也难发挥太大作用。相比之下,如果能为大户争取一些示范方改造、现代农业等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意义更大。”  按照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农业补贴资金可以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那么,这笔钱由县级统筹,还是由省级统筹?  “如果由省级统筹,具体操作上有难度。仅核实种粮大户贷款资格,就需要极大的工作量。”当地干部建议,上面能加大放权力度,把调剂的20%农资综合补贴切回县里,由该县选择银行合作,提供信用担保,能撬动5~6倍贷款,支持种粮大户。  据测算,按滑县2014年农资综合直补1.5亿元算,20%就是3000多万元。如将这笔资金返到县里,可撬动1.8亿元的放贷规模,按每家贷款30万~100万元,可支持100多个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小宝
其他人正在看……
Copyright&&&xinnong.net&新农网版权所有&会昌办事处“四个强化”确保粮食直补补贴到位
[摘要]一是强化领导。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农办、财政所、包村干部组成粮食直补小队,具体负责粮食直补工作的监督实施。各村成立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协作,严格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 二是强化宣传。按照良种补贴相关政策...
&&& 一是强化领导。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农办、财政所、包村干部组成粮食直补小队,具体负责粮食直补工作的监督实施。各村成立粮食直补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协作,严格落实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
&&& 二是强化宣传。按照良种补贴相关政策,办事处组织全体干部和各村支书、主任召开良种补贴专题会议,各村广播、公开栏同步宣传,层层宣传粮食直补政策。
&&& 三是强化落实。申报的农户分类填报,村“两委”干部、包村干部审核后,报农办和财政所核查,经农办和财政所审核属实后,由办事处分管领导签字后进行公示。
&&& 四是强化公示。对申报农户经审核后及时在办事处、村组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公示到户。
&&& 2014年,办事处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全部发放到位,补贴面积4万余亩,补贴金额达40.38万元。
《会昌办事处“四个强化”确保粮食直补补贴到位》由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mengzhou/11831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大家都在看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粮食直补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