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笔记本电脑哪款好macbook air怎么样

苹果MacBook Air点评
>> PART:DetailVer3/Part/Review/ReviewPosterPart >>> -->
评分表达您的观点
简洁概括您对该产品的感受,分享更多内容,可选择高级点评
哇塞您的点评好用心,去中记录吧!
上传图片(0/9)
>> PART:DetailVer3/Part/Detail/AdZPlusGoods >>> -->Macbook air 使用感受--程序员。。。_macbookair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9,421贴子:
Macbook air 使用感受--程序员。。。收藏
Macbook air 实测入手一周使用感受
作为一名主修遥感的研究生,平时的工作大多需要写一些算法和系统的程序,主要用的语言为 C++。大一的时候买的windows的笔记本到现在已经5年了,中途我给它加上了一块固态硬盘,所以现在的速度也还可以,并不卡。但是之前因为项目原因,需要我带着电脑到公司去帮他们完成一些算法方面的开发(其实就是他们不懂算法,我去帮他们写程序),我当然带上了我的笔记本,但是可能很久没有带着它出去了,突然感觉好不方便,电脑又厚又重,主要是它的电池已经几乎不能用了,不管走到哪里都必须接着电源才能用,否则不到半小时肯定自动关机。因此产生了买一台轻便笔记本的想法。
本来一直没有考虑过苹果的电脑,因为毕竟系统不一样,而我的开发主要以windows为主,如果买来装一个windows系统,我觉得有点多此一举,我还不如买个windows的电脑。直到后来看到实验室一个师兄用 air,在系统里面装了个windows的虚拟机,这样可以在Mac中直接使用windows,而且他不写程序,就光在windows里面写写word之类的。我在简单操作之后,觉得确实不错,做工精美,最重要的是待机时间超长,完全能满足我对于便携性的要求,就决定买一台Macbook。
开始一直在纠结到底是买 air 还是 pro,毕竟我要写程序,怕 air 的性能不够,但是我实在喜欢 air 的外形和便携性。在网上找了很多论坛之类的地方,看到大家用 air 来写程序的着实比较少,或者国内用苹果的人会写程序的本来就不多吧。最后终于在国外的论坛上看到一些程序员在用 air 写程序,还有些在 air 上装了windows、Linux的虚拟机,一次操作三个系统,来回调试程序。(这个境界有点高!)但是解决了我的一些疑问,跟他简单的交流过后,他推荐我买 air,但是推荐把内存加到 8G,把硬盘加到256G,但CPU升级到i7的性价比并不高。--------------------------------------------------分割线-------------------------------------------------------
OK,上个星期拿到这台在官网定制的 air ,i5 + 8G +256G。
首先,是安装一些开发环境。我使用的是 Qt Creator 开发C++程序。在Qt Creator的使用上,我没有发现卡顿的现象,所有操作都非常流畅。唯一让我不是很适应的就是 air 的这个键盘了,有点硬,键程也比较短,长时间写代码敲击的时候有点不舒服。不过应该过段时间就适应了。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好的。接下来是微软的坑爹IDE了,对这个东西真是又爱又恨啊,用过Qt Creator和 Xcode 之后真心觉得微软的Visual Studio就是个坑爹货,尤其是对于我等以C++为主要开发语言的人来说。但是迫于目前的项目使用情况,还是必须得使用它,下面就开始在虚拟机里面安装。整个安装过程非常快,应该是固态硬盘的功劳。顺带提一下,虚拟机我分配了64G内存给windows8.1,CPU分了两个核心,硬盘分了64G。我觉得应该够用吧。因为主要还是使用Mac系统进行日常操作,也就写写vs项目会到windows里面来。 安装完成vs之后,我又安装了包括VA_X和GhostDoc等工具,最后主要就是对Qt的安装。看吧,我在VS里面还是主要用Qt,多费劲啊,程序员伤不起啊。 有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在windows虚拟机下,电池耗电非常严重,这样下去感觉电池只能支撑5到6个小时的样子。跟windows的笔记本比较的话也已经很不错了。下面再放一张测试图,由于搞遥感的缘故,我使用GDAL库(不知道这个的可以忽略,不重要。)比较多,因此布设好环境之后用GDAL库简单试验了一下,感觉还行。
百度沸点搜索榜单权威发布!我们这一年都干嘛了?
其实你应该买R屏的pro,那款电脑比较适合你
256有必要吗?如果用双系统?
用完XCODE完全不想用vs了
MAC更新系统之后续航时间也变短了。。。
同为程序猿,lz的不开虚拟机的情况下耗电量如何。有网友说安装了虚拟机后耗电量就会加大,难道虚拟机有常驻进程还是?
看来我也是该装一个虚拟机了、
感觉应该装个虚拟机了
楼主买的多少寸的
宜家上海网上商城上线了!超过7000个单品,家装更惬意!
装了虚拟机能够快速频繁的在Mac和win中切换吗?能一直这样切换吗?那不就是两个系统完美融合了,碉堡了,楼主一定要回我
留住的虚拟机用的是什么?有教程吗?另外配置分过去了,如果关掉虚拟机内存什么的会回来吗?
好厉害的感觉!
不明觉厉,想入手,求指导
大家用的感受如何?
4g, 128g是不是完全不够?我想买个13寸的,还是学生,买不起好的,同为程序员,主android想学ios
装linux windows 128g够么。。。。?
虚拟机占用内存大吗
本人java程序员来支持下楼主
楼主是哪个型号
楼主大神啊,给跪了
发觉我买了128感觉不够用了
楼主,虚拟机怎么弄啊?
咨询一下如果想学习编程,当然水平是初级菜鸟,跟楼主差很远,可能还需要学一下网站内容管理之类的,不准备双系统,需要8G内存和256的硬盘吗
我是学土木制图的,买Air可以吗
本人做cad制图,偶尔玩玩dota之类的一小时左右,就想知道装双系统好,还是虚拟好,喜欢win7系统 128g该分多少给用于虚拟或win7,大神请回复,明天装系统了
我编程也需要VS,还要数据库,eclipse。同时还想开发iOS
装win和Linux2个虚拟机13高配air可以么
请问大神,这个玩cf,lol怎么样?
air是挺不错的
当年开发我也是用的air
哈哈 不过我预测 你用着用着就会像换r屏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全新12寸苹果Macbook & Macbook Air 13对比评测
怎样才能凸显Macbook的逼格?我要吟诗作对一首。“众里寻TA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啥?听不懂?翻译成人话就是放眼整个笔记本市场,把金属外壳运用的如此有格调的,别无第二家,只有红富...
怎样才能凸显Macbook的逼格?我要吟诗作对一首。&众里寻TA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啥?听不懂?翻译成人话就是放眼整个笔记本市场,把金属外壳运用的如此有格调的,别无第二家,只有红富士牌。
当大家看到这张图时,相当于我提前剧透了&本篇评测会加入Macbook Air13的对比横评。不过另外补充一句,我很不喜欢现在苹果的命名方式,自从New iPad之后,我就不记得iPad出过几代了。如今Air不叫Air,而叫12寸...我咧个去...我去年买了个表,今年卖了个萌...
针对12寸Macbook的命名,其实我在IT网站看到过&Macbook Air12&、&Macbook 12&等说法,但根据苹果官方的意思,就是The New Macbook(让我想起了The New iPad),至于为啥不延用Air的命名规则,天知道,只有问库克了...
我这台机器不是国行,我记得国行是4月10日同步发售的,不过不影响我写评测。配置为9288元的那款(低配),采用英特尔Core M 1.1GHz双核处理器,Turbo Boost 达到2.4GHz,闪存为8GB,硬盘为256G SSD固态,集显为Intel HD Graphics 5300。
12寸New Macbook的低配价格9288元&高配价格11288元,学生和屌丝们可以分期购买啦,苹果官网分期每月最低约RMB 412元 & RMB 501元。
貌似这台试用机是美版?我似乎看到了USA字样,不管咋说它自带三角插头,但分体式充电器支持更换插头,不影响使用。
其实New Macbook的充电器变化很大,一方面是由一体式变成了分体式,另一方面新启用了USB Type-C接口,这尼玛可不是传统USB接口,出门在外必须带上专用充电器了。另外这个USB Type-C接口正反都能插,还承担扩展成USB、DisplayPort、Power、HDMI、VGA等接口的使命。
继续谈这个USB Type-C接口,我觉得苹果在New Macbook上有许多&退化&,而这项接口就是一个。可能是设计师只想把Macbook 12做到最薄,而USB接口厚度却大于Macbook 12的设计厚度,所以只能无奈舍弃。明眼人一看就晓得苹果设计师在苹果公司的地位,他们可以凌驾于产业链配套现状。最可惜的就是好用又好炫的磁吸式充电接口被迫取消了,整个New Macbook为了极限的厚度,只留下了USB Type-C接口和3.5mm耳机接口。
还想谈这个USB Type-C接口?再谈下去屌丝们要泪奔,因为买个USB-C Digital AV Multiport Adapter转换器需要588元(当然屌丝可选择月分期26元的方案)。不买转换器有啥问题?问题可大了,想通过HDMI接电视没门,想通过USB接无线鼠标没门,想.......您还是别想了,想多了都是泪花啊...
我媳妇之前用Macbook Air 13,这一次她捧着New Macbook 12不撒手,我耐心的说不撒手也没用啊,咱是平困家庭。可想而知苹果赚了多少女人的钱,女人们根本抵抗不了TA的工业设计,是毫无抵抗力。其实Macbook 12更应该跟Air 11进行对比的,但手头真心木有货啊,各位爷就姑且看看12&13火拼吧。
Macbook 12和Air 13的厚度肉眼看上去差距不大,但数据上12比13薄24%,最薄处只有13.1mm。而重量上两机却真差不少。形象的说单手拿着Macbook 12就像拿着初代iPad那种感觉,长时间拿着也不轻松,但绝对做到了想拿走就拿走(贼也回惦记的)。科普一下,Macbook 12之所以能做到极致的薄,跟它取消了风扇有一定关系,但因此性能也无法得到明显提升,性能说实话只停留在款Macbook Air的水平。
上为12下为13,大概相差20%。请忽视我媳妇的顽皮,居然把脚踩在板凳上,我走的时候有擦干净...
Air12的左侧只有USB Type-C接口,充电及扩展都用这一个接口。而Air 13虽说USB口太少了,但起码有啊,一声长叹...
官方广告时间:USB-C Digital AV Multiport Adapter转换器只售588元,苹果官网分期低至26元,快快购买。
淘宝广告时间:貌似非官方出品的USB-C Digital AV Multiport Adapter转换器(单USB转接线)仅售180元。
Macbook 12右侧只有3.5mm耳机接口及两个小孔(貌似Mic话筒),说实话耳机口再大一圈就装不下了。
媳妇说Macbook 12的体积恰到好处,重量轻盈可人,看看上面的图就知道女人可花心了,瞧把Air 13丢在一边,都不带正眼瞧一眼的。
说到Macbook 12的键盘,其实输入手感跟Air无差别,只是由于两侧边框变窄,显得更大了一些。苹果对12寸MacBook的键盘进行了重新设计,键程更短,并拥有更大的触摸板,还支持Force Touch功能,可感知用户手指力度大小。神奇的是:根据按压力度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反馈,也就是说,手指&轻点&和&使劲按&会对应不同的操作。
关于Macbook 12的屏幕感受:
我记得在高分屏刚普及到MacBook Pro的时候还曾有过争论,认为不看图片不看电影就不需要高分屏,实际上这是一种主观臆断,任何人看到高分屏之后就很难再回去了,所以说人眼真的很挑剔。
对于我来说,主要工作就是上网以及码字,按说是对分辨率不那么苛刻的一类人,但你会发现即便是这种简单的浏览或敲字,高分屏都是一种细腻的享受,就像是从粗糙的油墨报纸忽然翻到了印刷精美的256克铜版纸印刷的杂志,这种视觉上的跃升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但肯定是一看就上瘾的,你很难再去看其他普通的屏幕了。
所以,这块分辨率达到像素的高分屏,绝对是用户选择MacBook的首要动力,它在苹果的12寸屏幕上实现了226ppi这个像素密度,也许你觉得与动辄300、400ppi的手机屏没法比,但你会像看手机那样趴到屏幕前看笔记本吗?所以,毫无疑问Retina是新款MacBook上最酷的部分,它带来极致细腻的显示效果,而且越来越多的Retina版的软件也让你难以抗拒,像常用的Photoshop和Office都出了Retina版,还别说苹果自家的一票原生软件。
屏幕分辨率在系统显示
New Macbook 12在OS X Yosemite(本机版本10.10.3)系统环境下,能够续航8-10小时(而非待机)。我前天去合肥出差,捧着Macbook 12在麦当劳上网1.5小时左右,电量只从100%下降到88%,特别厉害吧!当然你硬是要装Windows&OS X双系统,启动Win系统的话估计续航力会惨不忍睹。
New Macbook 12到手第一件事,其实是装Adobe Flash插件,否则所有视频网站都看不了。至于乔布斯原来提倡的HTML5视频网站,我啥都不知道。
至于怎样发挥这块2K屏幕(1440P)的最大优势?我想一定是看4K超清视频啦!我测试了一段4K超清视频,那画质简直就能渗出水来。另外通过测试4K视频,也能展现Macbook 12的英特尔HD Graphics 5300显卡的基本能力,反正无卡顿就对了。
测试用的4K片源()详细参数
这个美女好眼熟,截图都能当高清壁纸啦!
把目光回到机身上,对比尺寸就会发现,New MacBook 12在宽度方面缩短了2厘米,深度方面增加了0.4厘米,大体上来说MacBook用原本MacBook Air 11寸的尺寸,装下了12寸的高分屏以及全尺寸键盘。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意味着你可以把New MacBook 12装入绝大多数MacBook Air 11的内胆包,原来买的单肩包依然可以用。屏占比提高了,键盘区域扩展了,就连触摸板都扩大到史无前例的尺寸,再加上相比11寸MacBook Air来说几乎一样的尺寸,你会有一种暗爽的感觉,这才应该是苹果产品给人的感觉!
客观及形象的说,夹着Macbook 12出门,跟夹着初代iPad出门一样一样的,那重量,那厚度,感觉仅仅只是大一圈罢了。
特意查了一下,继续科普:Macbook 12=920克 | 初代iPad=680克,一部笔记本电脑与一部平板电脑只差240克而已。
写到这里,应该重点说下Macbook 12没节操的这件事儿了,顺便自己&不要脸&和媳妇一同露个镜...成全哥们吧...
我只想问:苹果,你丫的返古了?苹果的世界岂能不亮?
曾经,苹果LOGO照亮了Diao丝的世界,温暖了整个业界。
带着Macbook Air去咖啡厅,满溢的不是咖啡,而是逼格。
苹果LOGO灯配上优雅的键盘灯,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如今,世界已无光...
插播一条世界绿色和平组织发来的贺电:恭喜苹果取消LOGO灯,为全人类省电做出了卓越贡献!
猜你感兴趣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选择苹果12英寸Macbook的10大理由
来源:作者:杜杰责编:望山
新的MacBook推出后使得苹果潜在用户更加纠结了,原本很多人是在等待MacBook Air更新,结果没想到更新了MacBook的序列,如此一来形成了MacBook、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三大序列并存的局面,使得很多人都患上了选择恐惧症,论坛里更是有很多人在MacBook和MacBook Air之间陷入了无休止的辩论当中,在深入使用了全新MacBook一段时间之后,来说说我的感受吧。首先,这不是一篇MacBook和MacBook Air的对比评测文章,因为关注后者的人对于这款产品肯定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甚至很多人就是它的用户,只不过现在机器“年老色衰”需要升级了,所以我不会去对比,只会去谈感受。其次,既然没有对比,也就没有跑分党期待的跑分了,我不会去用跑分来说明MacBook的性能,对于实际使用来说这没有什么意义,更不会去以此对比三款MacBook序列,因为它们的分类已经很清晰了,不需要用跑分去片面而且生硬的划分。最后,我假定纠结的各位不差钱,否则大家也就不用看这篇文章了,直接去买MacBook Air就好了,毕竟它仍是最便宜的苹果笔记本电脑。但凡在这两款产品之间纠结的人,肯定是心里长草想要多花点钱体验一下新技术,只是不确定多花的钱值不值。尺寸――最适合携带MacBook Air的用户长期以来不爽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12寸可选,13寸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稍大,特别是当你看到屏幕边上那比较大的屏占比就会觉得审美下降了,当然推出12寸的前提是屏幕精度不能下降,所以在这方面MacBook可说是最好的选择。对比尺寸就会发现,MacBook在宽度方面缩短了2厘米,深度方面增加了0.4厘米,大体上来说MacBook用原本MacBook Air 11寸的尺寸,装下了12寸的高分屏以及全尺寸键盘。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意味着你可以把MacBook装入绝大多数11寸MacBook Air的内胆包,意味着你在携带上不会有任何困难,原来买的单肩包依然可以用。尽管我不确定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便携本,但绝对是你最愿意带着出行的一款产品。而重量方面,MacBook比11寸MacBook Air轻了160克,什么概念,iPhone&6 Plus是172克,相当于为你节省了一部5寸手机的重量。同时它也大体上只相当于背了两部iPad Air 2而已――没有人会觉得背个iPad有负担吧。之前一个朋友对我说,对于整天背包在外的人来说,减轻一两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实际上我现在每天上下班都背着MacBook穿梭在地铁里,它确实轻便到一个斜挎包就足以应对,而完全不需要再背双肩电脑包了,这还只是上下班通勤,如果出差或者旅行,那可以为你节省不少背包空间以及携带负担。还有一个细节是,单纯上下班的话,从周一到周五我都不需要带充电器,所以携带重量就是一部MacBook而已(好吧,再加一条转接线),省出来的地方至少能多带个充电宝吧。设计――没有人说它不漂亮老实说MacBook Air凭借超薄的机身就足以吸引眼球了,而MacBook可是又薄了一层,在这个以瘦为美的年代,没有人会觉得MacBook不漂亮――这还是在没有打开的情况下。实际上我觉得MacBook最出彩的就是他的B面和C面,相信这也是很多人放弃MacBook Air转投新品怀抱的一个动力。MacBook Air那宽到足以起降飞机的边框确实有些审美疲劳,MacBook给人的感觉则是把空间利用到了极致――虽然我很少用极致这么矫情的词,但当你打开MacBook的时候,你能否定这个词吗?屏占比提高了,键盘区域扩展了,就连触摸板都扩大到史无前例的尺寸,再加上相比11寸MacBook Air来说几乎一样的尺寸,你会有一种暗爽的感觉,这才应该是苹果产品给人的感觉嘛。实际上MacBook对于很多细节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同样是银色款,MacBook的金属质感相比以前更细腻,颜色也更柔和,不过这要费点劲才能看出来。外观上由于接口大幅缩减所以观感上(我说的是观感……)更清爽,而极度的削边处理也让机身侧面几乎没有任何富裕的空间,以至于我在侧面很努力想找一个位置告诉苹果攻城狮说这里可以塞下SD卡槽,但发现居然找不到……当然很多人都注意到A面的苹果LOGO不能发光了,这个淡淡的忧伤你只能慢慢去适应,毕竟你要的是超薄便携,而不是随时装X吧(话说这么小这么薄本身不就可以装X了吗)。但是有一个细节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MacBook使用了一体式铝金属铰链,可能你还不太明白这是什意思,它把天线与铝盖整合在一起,从转轴后部看,以往的黑色部分不见了,而是与机身一体的完整金属,由此也使它成为第一款全金属MacBook,从设计上来说这绝对是一大进步,所以我更加不会在意LOGO会不会发光这种事。接口――这不是一个槽点MacBook发布时很多人都吐槽其严重缩减的扩展接口,实际上为了极致便携的机身与性能,我愿意接受这样的改变,同时我也愿意尝试新技术带来的进步。单纯从技术角度讲,USB-C绝对是未来的主流,不仅正反可插而且兼容视频、数据以及充电,以苹果对技术的追求来说,在MacBook这种定位的产品上没理由拒绝USB-C的使用。而且我也大胆预测,接下来苹果的移动设备很可能都会过渡到这个接口,那时你就可以用一个充电器给iPhone、iPad和MacBook充电了――实际上MacBook那个小巧的充电器,线缆是与电源适配器分离的,这是苹果笔记本第一次这么干,很可能就是给未来的通用性做准备的。当然在携带性上,我确实总得带一根转接线在包里,但老实说掏出来的机会并不多,在我使用一周多的时间里,大部分都是为了读SD卡,毕竟我的工作还离不开相机,所以我经常感觉如果MacBook要是有个内置SD卡槽就真是完美了。不过话说回来,在iCloud Drive以及各种网盘大行其道的今天,你真的不需要为使用率越来越低的U盘或移动硬盘准备一个标准的USB接口了,至于鼠标,用不惯触摸板不是还有Magic Mouse,所以说,当你需要移动办公,特别是从工位到会议室,或者在拿着笔记本采访的时候,就会发现只拿一个笔记本是最方便的,外接鼠标、U盘都是累赘,你没有必要为了这些使用率不高的累赘,去保守的植入传统的USB接口,从这点上来说,我很佩服苹果设计师的大胆。如果你不信我说的,可以买一条转接线带着,看看使用率会不会很高。Retina屏――其实人眼是最挑剔的器官我记得在高分屏刚普及到MacBook Pro的时候还曾有过争论,认为不看图片不看电影就不需要高分屏,实际上这是一种主观臆断,任何人看到高分屏之后就很难再回去了,所以说人眼真的很挑剔。对于我来说,主要工作就是上网以及码字,按说是对分辨率不那么苛刻的一类人,但你会发现即便是这种简单的浏览或敲字,高分屏都是一种细腻的享受,就像是从粗糙的油墨报纸忽然翻到了印刷精美的256克铜版纸印刷的杂志,这种视觉上的跃升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但肯定是一看就上瘾的,你很难再去看其他普通的屏幕了。所以,这块分辨率达到像素的高分屏,绝对是用户选择MacBook的首要动力,它在苹果的12寸屏幕上实现了226ppi这个像素密度,也许你觉得与动辄300、400ppi的手机屏没法比,但你会像看手机那样趴到屏幕前看笔记本吗?所以,毫无疑问Retina是新款MacBook上最酷的部分,它带来极致细腻的显示效果,而且越来越多的Retina版的软件也让你难以抗拒,像常用的Photoshop和Office都出了Retina版,还别说苹果自家的一票原生软件。键盘――最让我纠结的部分如果说我还有一点点想念MacBook Air的话,那恐怕就是它的键盘了,对于厚度仅有13.1mm的MacBook来说,显然不可能再装回原来的键盘了,所以采用了全新开发的蝶形键帽支架,它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单个按键尺寸增大、稳定性增强以及褒贬不一的极度扁平化。实际上在3月份的发布会后我就在现场试用了这款产品,由于我是一个重度的文字工作者,所以对于笔记本最看重的就是键盘手感,当时我对于这款极度扁平的键盘有很多的犹豫,但这次长达一周的使用却让我打消了这方面的顾虑。首先它的定位非常精确,基本上我一篇几千字的文章都是一气呵成,而不用担心被错误的按键输入所打断,大尺寸的按键以及略带内凹的键帽形状都让我感觉非常可靠,虽然最顶部的一排功能键尺寸略小,但用的机会也不多。至于说敲击的手感特别是较短的键程,对于以往的MacBook Air或MacBook Pro用户来说的确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我用了一周多的时间之后已经很适应这款全新的键盘了,至少它流畅而且不会让手指感觉很累,也能跟上你的思路,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这就够了。不过有一点建议,女士别留太长指甲,因为微微下凹的键帽是很贴合指肚的,但不“兼容”指甲。触摸板――基本可以告别鼠标了与我对蝶形支架键盘的犹豫相比,MacBook的触摸板更好接受,甚至Magic Mouse我都不再带着出门了,它是我用过的最好的触摸板,没有之一。这么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加入的Force&Touch功能,最爽的是在浏览网页链接的时候,不用打开或跳转到新页面,就能在当前页面弹出链接中的内容,确实方便了快速阅读,我相信只要用过就会感到它的精妙,而且使用的场景也很自然,虽然说目前只有浏览器以及地图等功能中可以使用,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且你还可以在设置当中调节Force Touch的力度,这个功能的加入是我放弃鼠标的重要理由。当然,苹果触摸板向来都具备精准的定位,配合Mac系统更是能够减少鼠标的使用几率,对于追求极度便携的用户来说,鼠标就是你的最后一个羁绊,现在终于可以甩掉了。速度――先想好自己的需求我看到有论坛里提问:MacBook能跑Final Cut Pro吗?这就好像在埋怨小轿车为啥不能越野不能拉货一样――人家本来就不是干这个用的。如果要跑Final Cut Pro,恐怕同时处理的线程多了,高配MacBook Pro都费劲,必须得用iMac处理了,所以MacBook肯定不是万能的,首先要想好自己的需求。对我来说,主要就是上网、打字、简单的图片处理以及基本的影音娱乐,我想这也是很多人日常或者移动办公的主要应用内容,可以负责任的说,看高码流的1080P电影绝对毫无卡滞,至于4K我手头没有片源所以没试,但话说回来,在2K屏上看4K电影真的有必要吗?对于很多人关心的游戏问题,抱歉我平时真不怎么玩游戏,而且我也没有必要折磨一个移动办公的设备看它跑多少帧,这有点强人所难,显然当你得到极致便携与超轻薄快感的同时,不可能再要求它大型游戏也跑得有模有样。实际上在购买之前与其关注处理器主频,不如去关心它的SSD读写速度,因为对于一款便携设备这方面可能更加重要,通过我的实测,其461.3MB/s的写入速度和774.7MB/s的读取速度基本可算是目前最快的SSD了,这对于日常的办公来说非常重要,甚至是比处理器速度更重要的决定因素,无论是拷贝一部几十GB的1080P高清电影,还是打开一张几十MB的PSD照片文件,MacBook的响应速度都会让你觉得有一种使用上的优越感。待机――充电器完全可以扔在家里了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在使用MacBook一周多的时间里我都不带充电器出门,因为上班工作的8-10个小时里满电的MacBook完全能够支撑。我试验了一下,其实高分屏是MacBook的耗电大户,如果降低屏幕亮度就能提升使用时间,而如果是单纯的下载任务,屏幕全黑使用时间甚至能超过10小时。另外我还做了一个测试,发现在合盖休眠的情况下,MacBook 24小时耗电只有5%,这意味着如果我连续19天不关机,第20天开机后依然可以用剩余电量敲一篇稿子,简直就像是iPad的使用方式。而且MacBook的唤醒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开盖之后1-2秒就能回到工作状态,非常适合外出或者快节奏的使用环境。应该说,在这么小巧轻薄的尺寸下,这种使用表现已经没什么好挑剔的了。使用感觉――满足快节奏生活以往很少有评测提到MacBook的使用感觉,实际上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移动办公和便携方面它比MacBook Air更加彻底,甚至有点像是iPad的使用感觉了。由于使用了Core-M低功耗处理器,因此MacBook取消了散热风扇,也就是说整部电脑没有任何机械转动的部分,这带来的不仅是安静的使用环境,也代表了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这几年绝大多数轻薄本都用上了SSD,而无论Mac还是Windows系统也都支持休眠和唤醒,但我以前使用索尼超轻薄本的经验却没有那么放心,正是由于处理器需要风扇散热,因此经常在你合上盖子进入休眠的时候,风扇也会狂转一阵,这让我很不放心直接把它放到书包里,所以尽管SSD能够改变笔记本用户的使用习惯,但我也还是不放心的频繁开关机――必须承认的是Windows的电源管理还是不如Mac。但是MacBook彻底取消了散热风扇的设计让我打消了这个顾虑,你可以合上盖子就把它放进包里带走,冰凉的机身以及极低的电量消耗告诉你,这个便携本就应该这么用,没有什么比打开盖子就直接进入工作状态再爽的事情了,因此我才认为它的使用方式和全天候待机的iPad有点像。此外,在使用方式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往用笔记本都是在办公桌前身体前倾,也就是处于紧张状态;而MacBook由于具备超级轻薄以及完全无线的特性,因此可以在很多环境下后仰着舒服的使用,这可能是在你较长时间的使用后才会发现的一点。比如我会靠在沙发上敲稿子,也会倚在床上看一会儿电影,甚至在外出的时候我也会翘起腿来身体后仰地使用它,这些都是以往的笔记本做不到的,也是很像iPad的一种使用方式,而满足这种舒适使用方式需要有两个条件,其一是超级轻薄无负担,其二是超级无线没羁绊――但凡有一个鼠标一根网线或者一个电源线你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MacBook的理念也是成功的。协同工作――给你一个成为果粉的理由实际上一开始大家都是windows用户,但你发现微软并没有协调好笔记本与手机的协同办公关系,反而是苹果在这方面完成了本应是微软做到的事情,所以当你拥有了iPhone、iPad之后,笔记本的选购也就会顺理成章优先考虑MacBook。最方便的就是AirDrop,手机上的照片、视频、文件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下,也能直接发送给MacBook,而且传输速度还不慢,连数据线都省了,你能想象发布会完了之后争分夺秒发稿子是什么场景吗?这个功能真是秒杀插卡、连线、插U盘等传统行为几条街。其次就是Handoff功能,手机上没办完的事MacBook上继续,你可能会觉得应用场景不多,但如果经常用Pages写稿子,或者Keynote做PPT的话,是会频繁在几个设备之间切换的,这个时候你就能直接打开刚才编辑的地方,省得在几十页的PPT中重新找寻了,怎么说呢,你可以觉得没用,但用过一次就会觉得精妙。最后还有一小点是Mac和iOS升级后的新发现,以往手机要开热点MacBook才能联接分享热点,现在只要手机开启蓝牙和WiFi,笔记本就能主动搜寻这个手机热点并联接,对于外出移动办公真是便利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还没有说到iCloud以及网络存储,也没有说到二者共享的Apple&ID账号,以及设计风格高度一致的界面元素,总之Mac和iOS的协作确实是越来越紧密了,对于移动办公来说,当你有了一部iPhone,我真的推荐你优先考虑MacBook。总结作为一个移动便携办公的重度依赖者,MacBook几乎能满足我的所有需要,它的轻便超薄无疑为我的外出工作节省了空间和体力,电池续航能力也可以满足一整天的外出使用,SSD+无风扇设计可以像用iPad那样“即开即用”,优秀的触摸板以及越来越上瘾的Retina高分屏带来一种科技的满足感,在这种高强度的移动办公以及完全无线互联的环境下,对于扁平化的键盘以及唯一的USB-C接口这种事,还有什么好牢骚的?简单一句话来说,这是一款能够充分满足移动环境下使用的超轻薄便携本,没有比带它外出更惬意的了。相比MacBook Air如何选?以入门级别的13寸MacBook Air和入门级MacBook比较来说,价格上差了2300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所有人都会问如果多花2300元能够得到什么?毕竟二者在使用感觉上有着颇多的相似之处。Retina高分屏肯定是一个加分项,这一直是MacBook Air用户的一大诱惑。此外,更薄的机身以及更大的屏占比也是一个动力,毕竟轻了一个iPad Air 2的重量(430克),对于同样重视移动办公体验的MacBook Air用户来说,没理由拒绝。如果说这两个理由还不足以让你做出选择,那么USB-C这个未来的接口规格以及全新的无风扇设计也是加分项,我很难说它们的诱惑有多大,但体验最新的科技从来都不是用钱能衡量的事。查看全新Macbook官方信息: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macbookpro后悔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