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到自己怎么查询个人名下贷款是否有贷款

个人信用报告查询过多影响贷款 银行:本人查不算_网易财经
个人信用报告查询过多影响贷款 银行:本人查不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次数越多越难?
银行:确实是贷款的参考依据,但本人查询不算
近日,金华市民徐先生因公司资金周转需要,向市区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客户经理在查询了他的征信报告后,皱起了眉头。“怎么有这么多查询?”客户经理告诉徐先生,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次数越多,申请贷款就会越难。
这让徐先生傻了眼,自己平时还真不太注意。他上网查询,发现很多网友也有相同的疑问。有网友说,自从可以网上查询信用报告后,就手贱经常去查,难道真会影响以后贷款买房?
贷款、办信用卡都要查询信用报告
去年上半年开始,浙江居民个人均可登录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查询本人信用报告,一年内前两次查询免费。
按照央行查询流程,记者通过登录该信息平台试了一下,可以查询到信贷记录、公共记录、查询记录等信息。
比如信贷记录包括信用卡、贷款和其贷记录。在记者的个人记录中,没有房贷车贷记录,显示办过几张信用卡记录,以及每张的额度等信息。公共记录则为近5年内的欠税、民事判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及电信欠费记录;查询记录则显示2年内被查询的记录,查询机构及查询原因均有写明,比如记者报告中的几次记录,都是办理信用卡被查询。
那么,哪些时候个人征信报告会被查询,留下查询记录?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金华市中心支行了解到,凡是涉及贷款的业务,比如申请商业贷款,申请房贷、车贷,申办信用卡等,银行及相关机构都将在征得个人授权的情况下,提取客户的个人信用。
查询次数过多,确实影响贷款
那么查询次数多了真会影响贷款吗?
记者从各家银行了解到,一般情况下,银行审查个人信用报告作为是否贷款依据之一。
在个人信用报告中,查询记录包括了查询日期、查询操作员、查询原因等内容,也是银行重要参考项,若查询记录过多,确实会影响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信用评定及放贷。
不过需要解释的是,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原因分为本人查询、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贷款审批、异议查询等。其中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款审批按风险要素看可以属于负面类。这类查询记录过多会产生不利影响。本人查询不算在内。
举个例子,如果一段时间内,信用报告因为贷款、信用卡审批等原因多次被不同的银行查询,但查询记录却显示该段时间内,用户没有得到新贷款或成功申请信用卡,说明该人财务状况不佳,是否审批放款,银行就要考虑了。
当然查询记录不是一个硬指标,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具体情况因各家机构的标准而异。
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自己的查询记录。特别是发现信用报告被越权查询,一定要及时向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及时反映。
本文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朱浙萍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查看: 16478|回复: 32
本帖最后由 做男人,挺好 于
18:33 编辑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生活的圈子就是常识所在,很多人只是被假象忽悠了而已……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放任高杠杆资金,放任炒房,不但是短视,而且是一种犯罪,对当前现有经济也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对实体经济将带来灭顶之灾。而政府在如此高度投机的市场面前、如此短时间疯狂的泡沫面前表现出来的弱智和无能,已经无所适从,超出了人们的现象。再不出手,一场金融危机就将要发生,就如之前的大股灾一样,这就是高杠杆带来的巨大的危害,这就是场外配资带来的严重后果,杠杆加杠杆,就是刀锋上的游戏,悲剧没有谁能避免!一、房开商和银行之间的千丝万缕……笔者经常看到有人说“你不知道,现在有钱人真的多,房子就是刚需,XX小区十几万一平很多人疯抢。”刚好家里有人搞贷款的,有个事儿可能好多人不清楚:很多楼盘的价格是怎么做起来的?那就是房开商自己买自己的房。以下说说操作流程:比如房产商A,开盘了100套房,每套售价100万,那就是1亿的资金量,对吧?现在一开盘,直接就把价格报到200万,暂时没人买怎么办?Ok,我去搞一批身份证,比如公司员工的姐姐,部门经理的老丈人,用他们的身份以200万的价格买下来,由房产公司付首付、并还房贷,同时,另外签一份合同,把房子抵押给房产公司老板控股的法人单位B。然后,法人单位B拿着这些抵押的房本去找银行做抵押贷款,获得资金,因为这些原本值100万的房子是以200万购买的,那银行的评估认为它值200万,银行就可以放到最高140-160万的抵押贷款。这个资金再拿来还房产公司A的月供,公司就可以有大量的现金流,然后坐等房子慢慢卖……你以为银行不知道这件事吗?银行的人都知道。但为什么不管?因为房贷是银行最主要和稳定的利润来源,如果不给贷款,从最底层的审批员到分行行长,都完不成任务,拿不到奖金。中间有几年贷款卡得比较严,加上当时实体经济也还过得去,还有很多其他企业借钱,房产公司这么玩借不到钱了,于是就死了一批。从去年开始,实体企业,尤其是南方几个省的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倒闭潮,导致银行的日子非常难过,银行也不敢贷给这些工厂了(之前,温州最大的眼镜厂,就是因为贷不到钱,老板把家里N辆豪车贱卖,一辆宝马7系20万出手。笔者有同学在惠州的厂,原来做外单皮包代工的,今年开工辞退了一半的人,老板已经把厂区挂牌了)。这时候,房产公司就成了银行的救命稻草,谁还敢卡它们?那不等于卡死自己吗?再加上实体经济萎靡,南方几省大量原来手里还有点钱的土老板,工厂也不干了,变卖出来一些资金,干什么好呢?工厂赔钱,020高科技啥的咱又不懂,那就买房子吧,感觉比较稳妥。于是两方合力,就成了现在的房产泡沫,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深圳疯涨、上海沦陷、北京告急的原因。所以,你现在去深圳一些新开的楼盘,价格特别离谱,动不动就十几万一平,但是很快就要售罄;并且你一看,购房合同都有,身份证也是大活人,这种房子,基本都不是“业主”本人住,房产公司A会租出去,租户的租金也不会打给“业主”本人。高档楼盘租不出去的,就只好空着,然后告诉来看房子的人,“业主”是大老板,手上很多处房产,对价格不敏感等等。当然,偶尔也有钱多的冤大头被忽悠入局的,觉得再不买还得涨,咱砸锅卖铁也得入手一套。这就是我们身边偶尔会遇到的“我的朋友”。多说两句,房产业最早这个玩法是从谁那儿学来的呢?师承于大名鼎鼎的传销,两者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后来两者在手法上互相借鉴,都有所发展,此乃后话。比如,曾经臭名昭著的“资本运作”就曾经干过什么事呢?伪造了某国务院副总理签署的红头文件,然后买断了百度上所有关键字的搜索,并雇佣了大量枪手和水军做公关,你只要一搜索关键字,出来的都是告诉你,这是合法的,是大领导特批的改革试点项目,百分百安全等等诸如此类的操作手法。这个事到后来东窗事发,被媒体彻底披露之前,骗了很多人,包括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二、“影子业主”无处不在前些年不限购,曾经出现过一个本地土著+穷鬼老头名下挂了一堆房产的事,那会儿身份资料还挺便宜,因为没有限制,后来因为限购,这种有购房资格但买不起房的人(很多是本地屌丝,或者离异无房的)就被炒起来了,通常一个人可以挂两套房产(如果是单身的话)。有些人问,不对啊,我刚看的二手房,也是这种天价啊。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解释下这种情况。前面说了,房产公司A卖出的1101的房,业主叫张三,但是1101的房本被抵押给法人公司B然后抵押给银行了,所以张三只是个“影子业主”,你找中介买二手房,从接触到最终过户,张三只是个傀儡,实际的房东是法人公司B。笔者有一年想买房的时候,曾经接触过一对小夫妻(当时还没限购),本地土著,大专学历,一接触就知道是处于社会底层那种,并且俩人都是市民,没有拆迁房的机会,而且房子也不是回迁房。当时,笔者觉得房子楼层阳光户型不好,他俩就说,我们在这个小区还有好几套,你可以看看,我当时就有点纳闷,因为这是个新楼盘,购房合同就是不久前的事,不可能是继承,如果说是父母帮忙,以他俩的谈吐,家庭出身应该也不会太好。果然,最后他俩拿出的房本,都是副本,并且一次只给拿出一本,还得提前约时间……三、数据知道真相另外,笔者再与诸位分享一组统计数据:为了衡量一线城市房价有多疯狂,国内媒体《每日经济新闻》以地区分类,求出了各地的平均数,数据来源为同花顺iFinD数据库。2月份,北京二手房均价40532元每平方米。如果要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405.32万元(不考虑各种税费、中介费)。这相当于董事长、总经理平均薪酬的8.5倍(北京董事长、总经理平均年薪47.6万元),即不吃不喝8.5年,这些董事长、总经理(总裁)才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子。2月份,上海二手房均价40267元每平方米。如果要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402.67万元(不考虑各种税费、中介费)。这相当于董事长、总经理平均薪酬的9倍(44.6万元),即不吃不喝9年,这些董事长、总经理(总裁)才能在上海买一套房。2月份,深圳二手房均价46130元每平方米,如果要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461.3万元(不考虑各种税费、中介费)。这相当于董事长、总经理平均薪酬的8倍(57万元),即不吃不喝8年,这些董事长、总经理(总裁)才能在深圳买一套房。也就是说,这些身处一线城市顶尖的人才,要在本地买一套房,如果没有其他收入,也需要差不多10年不吃不喝。而去年的A股市场,有40%的企业净利润低于1500万元,也就是说,4成的上市公司,一年挣不出一套好房子的钱,可见这个经济畸形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四、买还是不买,天价都在那1、那么有房产的客官们又说了,现在已经有更先进的玩法,我说的这套已经不流行了,这个有可能,毕竟那么多聪明人,变着法子炒总会有更先进的玩法,也算是金融创新吧,美国次贷不也是创新么?大家可以搜一下“中国次贷危机”的百度百科,里面比我说得详细专业。2、好多人问我二线三线四五线的房子可不可以买,这里统一说一下笔者的观点,那就是,中国一线的泡沫,是靠着吸二三四五线的血,集全国之力才撑起来的,其结果,是掏空了中小城市的资金池。一线,从所有地方吸血;二线,从三四五线吸血;以此类推……至于可不可以买,就说一点,你感觉买起来压力还能承受,就买。否则,就不买,不要幻想着把这事当成投资一买变N套。下面具体说道说道。看到后台很多网友都在说:真的有很多有钱人啊,我身边的谁刚买的,1200万一套,那帮搞金融的、土老板,你说的不对。这个论调有点类似于“高手都在民间”,你问在哪儿呢?反正在民间。提前说个观点,笔者从来不否认有钱人阶层的存在,因为工作原因,会经常和一些官、富二代接触,对他们的生活状态非常之了解,包括他们一些人的财务状况,有机会单独拎出来说说。问题是,任何定性不定量的“有钱人很多啊”的判断都是耍流氓——请原谅一个严肃金融从业者的强迫症。什么叫多?你说我们学校有50个考上武汉大学的,多不多?看起来挺多,可是如果我们学校有1万应届生呢?还多吗?考虑这类问题,脑子里一定得有个比例的概念。所以,你说有钱人“多”,一定得考虑两点,一是这个群体手里的资金能力是否足够消化这么庞大的楼市?二是他们这么多钱是哪儿来的?首先,咱们得把王健林马云这种人摘出去,这不属于日常讨论范围,这种人再有钱,数量毕竟太少了,而且他们要买也是豪宅,跟楼市大盘不搭界,影响不了基本面,因为马云的财产可能是你的一百万倍,但他不可能买100万套房子其次,咱们得把收入偏低的群体,比如年收入二十万以下的家庭剔除,因为这种家庭,一线楼市怎么疯涨都和他们无关,他们主要住在自己老家二十年前分的福利房里。五、以下是诚心干货1、你认识现在全款买房的人吗?就是一次性几百万一千万扔出去,不需要贷款的?目前为止,有两位兄台说身边有认识的人全款买房的,欢迎大家发言,最好能说明一下这些土豪们的具体情况,是做什么的,资金怎么来的。先说一下笔者比较了解的情况吧。笔者认识两个最近刚买了房的,一个是扬州人,江苏商会会员,家里做环保设备生意的,厂子开了十几年了,算是个小富二代,家里资产差不多上亿,在扬州有多处房产,在上海买了一套二手的,为了买这套房抛了一部分股票,扬州卖了一套大的房。另外一个家里是开诊所和超市的,比较有钱,其老丈人是某国营大厂前任书记,然后去年在北京买了一套,两家人一起凑了首付,然后一起帮忙还贷。这两家人应该是目前楼市比较典型的真实购房者,他们买房的筹资方式应该代表了主流情况。不夸张地说,资产5000万元以下的商人家庭,都没有能力在一线城市全款购房,为什么?因为商人要做生意,他的现金流占资产的比例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账上躺着1000万可以随意支配的现金,那他家的资产最起码得好几亿。这就是为什么大量中型企业主要独立在一线城市购置房产,也必须卖掉自己老家的几套房子以及还要进行贷款的原因,也就是前面说的,一线城市掏空了二三四五线城市。比如,你家在宁波金华绍兴温州开了个独资厂,效益还行,工厂年销售额5000万(这就算挺大规模了),一年下来能有多少可自由支配的纯利润?也许不超过100万,因为你还要投入再生产,还有生产中的押款。而这100万,有时候还得跟兄弟姐妹分,因为江浙的制造企业主,很多都是几个孩子。所以,当这样富裕阶层的家庭在二三线城市买房时,可以轻松付全款,但如果要买深圳1000万一套的,就捉襟见肘了(但偏偏这些人的儿子,很多不愿意接老爹的班,喜欢在一线城市奋斗生活),只能是卖了老家的两套房,加上现金付个首付。看到没,京沪深广在买,而二三四线在卖,这就是为什么二三四线房价很多往下走,一线还高企的原因,笔者所说的吸血。那又是谁在买二三线企业主50万100万一套的房产呢?三线城市殷实的小康之家,他们有很多是卖掉了四五线30万一套的房产,加上首付。除了这种中型制造业企业主,还有两类人是有能力在一线买房的:一是官员,二是互联网上市企业高管。官员不用说了,除了那种叫得出名的超级富豪,官员的现金流是最充足的,因为他们不用从事生产,没有资金挤占,有多少钱都是可变现资本,有些楼盘开盘时,好几层给同一个官员的事,很常见。互联网上市企业高管就比较简单了,手上的股份变现,从股市里套(没上市就很难,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公司打死了也要上市的原因)。前面说了三类人,这三类人是一线天价房的主要购房群体(拆迁户农民那种也算一种,分了三套房卖两套换一套大的,但他们基本没有用现金购房的能力,只不过是置换而已)。以前还可以开玩笑说中彩票的,但现在,中500万彩票又算个啥啊,刨了税去密云水库买还差不多。问题是这两年,前两类人都遇到了问题。制造业哀鸿遍野不用说了,低端制造向海外和内陆转移的话题也不用啰嗦,大量江浙广东企业主升级不力与投资失败的比比皆是。官员呢,就更不用说了,房产登记实名制一出,2014-15年到处出现房产低价抛售潮……至于最后一部分人,互联网新贵,现在看起来还好,问题是,这帮人有多少?能撑得起整个一线城市的天价楼市吗?笔者表示怀疑……一个中型互联网上市企业,总监以上级别的人,年薪一般在四十万左右,这样的人数量有多少?几十人顶天了,即便是他们,每个月要还三万块的房贷,也是非常吃力,何况普通员工呢?这些未来有能力买得起五百万以上房产的群体,基本上都列出来了,可以看得出来,群体规模不会很大,加上这两年的股灾,又缩水了不少。跟整个一线房产市场比起来,他们实在是杯水车薪,没有能力消化所有的新房和挂牌二手房。于是,就出现了开头所说的惜售+自购买。如果不好理解,请参考初中课本里描述过的资本家倒牛奶的情形,奶多了卖不出高价?那就只卖一小部分,告诉你们奶没了,很稀缺,其实奶都在桶里存着呢。在这里补充一下:惜售有很多种方式,本质上都是“倒牛奶”,制造虚假的稀缺感,提高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和阈值。房地产商知道,他们只要联手抬高价格就好,逼购房者敲骨吸髓、砸锅卖铁、勒紧裤腰带吃咸菜的任务,自有丈母娘帮他们干。除了前面说的虚假购房以外,还有一种:捂盘,连假合同都不用做。开盘100套,只卖10套,剩下90套都告诉你卖光了,然后拿这些房子去银行抵押。当然,这种更加赤裸裸,连伪装都不需要了。2.那业主入住以后发现是鬼城,怎么办?很简单,第一,把楼盘做成N期,一期放两栋楼不就行了,看见没,那些不是没人买,是买了但还没盖好呢。第二种,把房子租出去,比如你看到现在很多新出来的什么房产公寓,拿下一整栋楼,统一装修风格了往外租的,或者XX中介自己手里在某个小区里n多套房源出租的,幕后的业主可都是房产商自己的亲骨肉。比如,我有个哥们儿现在住天通苑,他的房子就是从物业公司直接租的,没有个人业主。所以,越是经济变差,媒体上就越要渲染,大家都高喊“有钱人真的很多啊,你看我们这儿开盘第一天,1,000万一套抢光了”,你一问,都是“我朋友、我亲戚、我同学”,从来见不到几个“我”。跟身边那些亲近的有钱人打听打听,今年经济形势如何?真有那么多实实在在的有钱人吗?六、对未来房价的大致判断最后说一段对未来房价的预测吧,大体上笔者的判断:会跌!理由如下:1.国际规律: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在人均GDP8,000美元之前一路上扬,8,000-10,000趋缓,10,000以后往下(海外移民圣地华人乌央乌央过去炒房的个别城市除外,那个盘面小容易炒,但中国的一线城市可没有那么小)2.老龄化:即使放开了二胎,现在看来生育率也不可能回去了,未来若干年,这个人口结构就不可能撑起新的购房高潮,毕竟,买房主力是年轻人,老头谁买房呢?3.大的供需关系:基本上,该有房的家庭,都有了,十多年前去一线混、买得早的人已经定居了,现在一线二线买不起房的孩子,老家也都有房,不至于没地方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无论怎么努力,把老家房子全卖了,把两边父母积蓄全榨干,加上还贷,也依然买不起,慢慢地,他们烧完了青春,会回家的,能留下来的,千里挑一吧。4.经济大势下滑:过去那么多年,为什么国人都笃信房价上涨?很简单,因为经济上行,连续增长二三十年,这也是所有经济体都遭遇到的规律,日韩台港,哪个经济腾飞的高速增长期不是二十年左右?你何时听说过哪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了五十年的?中国人没理由把自己的国家想得太特殊。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家生了个孩子,一路涨个儿,你每年都要给他买新衣服,每次都要买大一号,然后有天孩子18岁了,你还要去买更大一号的,店员告诉你不用了,你还按照以前的惯性说:才不会呢,我家孩子这十几二十年都是这么长的,年年都有人唱衰,说我孩子不会长高了,结果呢?凡事,都有个尽头……七、近期被忽略的常识有很多人要笔者预测某个城市的房价,这个还真不敢胡说。中国的楼市、股市都很奇葩,社科院专门研究房产和股市的专家都屡屡预测错误,笔者就更不敢误人子弟了。这篇文章,只是个人对大势的一些预测,本人才疏学浅,有说的不当的地方大家嘴下留情就是。至于有人问笔者是不是搞房地产的,以及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这里就不便回答了。这两年的形势不比以前,宣传口收得非常之严,祸从口出动辄得咎的事儿估计以后还会有,毕福剑、任志强之辈殷鉴不远,蔡霞教授的下场大家也看到了,所以还是保留一点自己的隐私吧。这些天看到的几个新闻,似乎也在印证笔者的这个预测。1.央行降准0.5%。专家们说对股市楼市有利,今年或实施3次降准1次降息,那么为何在此时选择降准呢?各大网站首页新闻,懂一点经济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楼市真的如最近一些媒体所吹嘘的那样“一房难求”、“疯涨”,央行还需要降准救市吗?而且还是一年3次组合拳,而且还降息!2.学校多片区随机划分,这个对已经疯癫的学区房市场有可能造成沉重打击,你花了40万一平在海淀买了名校附近的学区房,对不起,很可能给你家孩子分到边上一“麻麻地”的小学去,在互联网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个人以为,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比中小学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别迷信所谓名校了。3.王健林又在欧洲砸了一堆钱做主题公园。联想到这两年万达大规模“去房地产”、大手笔进入文化娱乐产业的动作,加上王思聪这些年对自身形象步步为营的经营,王氏父子的思路和动作已经很清楚了。早几年所有人都还在为楼市疯狂的时候,李嘉诚悄悄撤了。紧接着的两年,经济形势如何?王、李这种大佬对经济形势的敏感度,对数据的把握比我们这些屁民要强得多了。房地产企业在中国牛逼,在发达国家不过是二三流企业,相信他们对这一点也看得很明白。
来自手机客户端
高手在民间
来自手机客户端
不买房子不准上学,不买房子不准吃饭,不买房子不准喝水,不买房子不准领结婚证,不买房子不准办生育证。好了,问题解决了!
好文章,希望在其他网站也发一份
好文章,希望在其他网站也发一份
来自手机客户端
:lol:lol:lol
来自手机客户端
通过妙房、抬高地价,眼看着一只只小苍蝇变成一只只小老虎。眼前的打虎形势也不容乐观,很象一个成语故事。从前有个贵州人从外地买了头驴子回家,又踢又叫,起初老虎很害怕,后来也不怕了……
很具体,分析的很对,就是苦了工人阶级啊,买不起房子,
一月就两千多点的工资,不吃不喝,三十年也买不起房子啊,
说的不错,这就是房价跌不下来的一个原因
精辟,分析透彻,都是大实话。
天朝是个很奇葩的经济体,一般经济规律在这并不适用,具体是涨是跌要看大老爷们的心情被贷款怎么预防?这样可查证你的名下是否有贷款_个人贷款_贷款攻略 - 融360
公积金政策
被贷款怎么预防?这样可查证你的名下是否有贷款
  被贷款怎么预防?这样可查证你的名下是否有贷款如果有贷款,会记录在里的,可通过查询个人信用记录来查看是否有贷款,及在哪些银行有贷款。
个人信用记录有怎么查?
  个人信用记录主要有两种查询方式。第一种,去当地人民银行征信部门进行查询。第二种。登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https://ipcrs.进行查询。通过平台可查到三方面的信用记录:个人信用信息提示、个人信用信息概要以及。
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步骤
& & & 第一步:用户注册
& & & 用户登录人民银行征信个人中心服务平台后,进行用户注册并进行身份验证,在提交注册申请后,24小时内接到短信结束审核。
& & & 第二步:用户提交查询申请
& & & (1)信用信息提示查询:登录平台或发送短信代码提交查询申请。
& & & (2)概要信息查询:登录平台提交查询申请。
& & & (3)信息报告查询:登录平台,提交身份验证,提交查询申请。
& & & 第三步:获取查询结果
& & &(1)信用信息提示查询:24小时后短信接收查询结果或登陆平台获取查询结果。
& & &(2)概要信息查询:24小时后登录平台获取查询结果。
& & &(3)信息报告查询:24小时后短信接收身份验证结果登录平台,获取查询结果。
  点击&注册&后,需要先&同意&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查询服务协议,随后便可进入验证环节,会看到有&数字证书验证&和&问题验证&两种方式供选择。如果曾办理过贷款或有正在使用的信用卡(含准贷记卡),并且该信息已被保送到个人征信系统中,那么可在两种验证方式中任意选择,否则只能选择&数字证书验证&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数字证书验证&就是通过我们常说的密钥(U-Key)来验证身份。目前与平台合作的有77家银行,但不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也没有交行和招行。
  如果验证通过,24小时内会收到人行征信中心短信发送的查询码(有效期7天),凭该查询码,在登录网站后就查到了自己的征信记录了。同一天内,同一注册用户只能提交一次查询申请。在查询码的7天有效期内,用户可多次查看信用报告。
  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服务试点地区一览表
  日:江苏、四川、重庆
  日: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
  日:浙江、天津、新疆
  日:上海、湖北、青海
  以后会向全国范围内推广。
  3、目前,每人每年可在人民银行或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免费查询2次个人信用记录。
《你可能从未想到它们,会挡在你贷款路上的13只拦路虎》 关注&融360房贷&(fangdai123)微信号,回复&武松&教你打虎秘籍,轻松贷款。
延伸阅读: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之作品,未经融360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书面授权的,注明来源融360。违反上述声明对融360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作品中的材料及结论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获取书面授权请发邮件至: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辛苦工作N多年,天天累成加班狗,一朝牵手黄昏后,买房两眼泪茫茫。 想要买房贷款时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我在这里,但公积金却在那里。一边拼命工作缴付高额的商业贷款,一边眼巴巴看着公...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怎么发放的,能一次提现吗?助学贷款是国家针对各地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发放的用于资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贷款。这笔贷款是怎么发放的呢? 据了解,自2010年起,生...
收入不高,但用名下的豪宅登场做抵押,或许就能给银行吃下定心丸,弥补收入过低的短板?相信不少人都会点头,认为这对银行来说,是值得惊喜的事情,但在银行自身看来却不以为然,反...
80、90后群体虽不乏拥有超前消费观念,但是用房屋抵押申请消费贷款现实吗?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由于名下没有房产,所以经常纠结在能否用直系亲属名下的房产申请抵押消费贷款的问题...
身份证就像是商品的条形码,具有唯一可识别性,是公民极为重要的证件。但有人却因为身份证丢失,名下竟然多出一笔贷款。 最近南京秦淮警方在处理警情时发现,很多市民在身份证使用中...
您可能也感兴趣:
相关专题:
你是否正因为借不到钱而苦恼? 是否在尝试了很...
最近,玩钱哥(公众号:wanqianbuwanqing)发现很多...
从一个贷款中介,看看贷款的圈子有多乱...
近年来,小额贷款遍地开花,其形式多样、种类...
除了买房、买车,一些朋友选择保险来保持自己...
进入3月,正式开启了全国两会时间,经历了201...
12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5%,与上月持平。国...
11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5%,首次回涨。国家...
10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4%,和上月持平。同...
9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44%,和上月持平。同...
融360 - 贷款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下有贷款影响房贷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