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英雄威望任务英雄的嘉奖怎么得

&>&&>&&>&正文
魔兽争霸《幻想武林外传》称号系统介绍
13:56:4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编辑:gsgames568 
作者:tdxcz& 文章来源:uuu9
Ⅰ百死不悔--死亡次数首先到达20次的玩家获得。属性+300,威望+10,生命和魔法+20000,防御+100,攻击+2000。获得称号技能“同归”:每次被杀的同时对范围内的敌人造成(威望X威望X死亡次数)的伤害。
Ⅱ江湖枭雄--第一个杀敌数达到3000人的玩家获得。属性+700,威望+10,生命和魔法+50000,防御+180 攻击+5000。获得称号技能“嗜血”,杀死敌人有20%几率获得1-5点随机属性。
Ⅲ名震江湖--第一个武林威望达到80的玩家获得。属性+600,威望+10,生命和魔法+50000,防御+250,攻击+3000。获得称号技能“流星”,每10秒对英雄周围单位造成【威望X(100-400)】的伤害。
Ⅳ国士无双--第一个杀敌英雄数达到25个的玩家获得。属性+500,威望+10,生命和魔法+30000,防御+250,攻击+6000.获得技能“乱舞”对敌方英雄单位攻击时有机率造成(属性之和)的伤害,并且复制一个敌方镜像(镜像受到200%的伤害拥有5倍攻击,持续3秒)
Ⅴ武林财神--第一个拿到100W的玩家获得。属性+200,威望+15,生命和魔法+30000,防御+180,攻击+1000。但是会把金钱归零,获得称号技能:①"散金",攻击时候有3%的几率发动,对小范围的敌人造成玩家当前金钱数量的伤害,但是会损失四分之一的金钱。 ②“炼金”:杀死英雄加20000杀死普通单位加500。
Ⅵ仁者无敌--第一个升级基地15次玩家获得。属性+500,威望+10,生命和魔法+60000,防御+400,攻击+6000,获得称号技能“永生”,每秒恢复10%的生命。
Ⅶ练级狂人--第一个英雄等级达到满级的玩家获得。属性+1500,威望+20,防御+400,生命和魔法+8W,攻击+2W.获得技能“贱圣风暴”
Ⅷ独孤求败--第一个完成挑战(击败所有掌门以及郭巨侠)的英雄获得。属性+500,威望+10,生命和魔法+50000,防御+250,攻击+6000。获得称号技能“天雷”
IX天下无敌--英雄等级满时玩家的威望达到180以上,杀敌数大于6000,英雄的死亡次数为0,升级基地10次以上。属性+5000,威望+30,生命和魔法+30W,攻击+10W。获得称号技能“腥风血雨”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游戏制作:Blizzard
游戏发行:Blizzard
游戏平台:PC
上市时间:
游戏特色:
--游民指数
要说暴雪旗下的重磅大作,除了《暗黑破坏神》和《星际争霸》外,相信最受玩家欢迎的便是《魔兽》系列了,其中《魔兽争霸》作品更是引发一阵电竞狂潮。
《魔兽争霸Ⅲ》即将于3月15日迎来大家期待已久的1.27a补丁。
一款基于《星际争霸2》制作的《魔兽争霸3》高清重制MOD放出了一段新演示,画面相当不错,建模十分精细。
《魔兽争霸3》重制MOD已登陆PTR服务器,近日放出了一段《魔兽3》战役教学关“追寻先知”的演示。
一间外国工作室用《星际争霸2》的游戏引擎制作了一段名为《魔兽争霸:艾泽拉斯之军》的预告片。
玩家COS游戏中的人物形象,不仅因为这些人物有着个性的造型,更是因为他们被塑造出活生生的性格。
单机游戏下载
综合热点资讯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朱德在中国革命中的真实地位
朱德在中国革命中的真实地位
朱德位列中共开国十大元帅排名第一,在党史军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然而由于朱德为人谦逊、低调,更为了树立毛泽东接班人刘少奇的威信,从建国初,毛泽东就劝朱德少干些工作,特别是庐山会议开始,还人为地狠扫朱德的威信。与此同时在八大上将刘少奇提为第一副主席,放在仅次于毛泽东的位置上,此后没有被委任重要职务的朱德,其地位便由第二变成了第四。这种不正常的思维定势在文革结束后沿用下来,“毛朱红军”变成“毛周红军”,朱德也慢慢变成唯毛泽东之命的“空头司令”。本文对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权威部门出版的党史、军史出版史料,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朱德总司令。朱德是名副其实的元帅,图为毛泽东给朱德授衔一、领袖是“毛朱”,“朱”之前不存在另外的“二把手”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实事,近年拍摄的反映战争年代的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各根据地(或解放区)党的会议室、作战室,在群众集会的高大建筑物上,游行队伍中,在解放军入城仪式上,总会看到两幅巨幅领袖画像,那就是朱德和毛泽东。大家参观党的“七大”“七届二中全会”等会址,也会看到主席台上也挂着两幅领袖画像,同样是朱德和毛泽东。若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查看过去留下的一些历史影像资料片,从中可以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从上世纪30年代末期到1954年,中国共产党有两位领袖:那就是朱德和毛泽东,而不是别的任何人。1946年12月,在延安全党为朱德同志举行了隆重的六十寿辰庆祝活动。周恩来同志在他那充满深情地祝词中称赞朱德同志“是中华民族的救星,人民领袖之一”。当时能称得起领袖的只有毛泽东和朱德同志。1948年陈毅同志在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讲话时说:“……当时,在从大革命胜利转到失败的不利情况下,由于毛主席和总司令的英明领导,我们得到了发展,建立了人民政权,创造了强大的工农红军。因此,中国人民也就选定了他们两个做自己的领袖……。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严重情况下,考验出我党和我党领袖朱毛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的,是人民真正的领袖。在尔后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八年敌后的抗日战争中,又考验了我们的党和领油。在二十多年的历史考验中,中国人民是胜利了,我们的党和领袖胜利了,证明我们的党如铁打钢铸,坚不可摧!。”在开国大典上的群众集会上,人们同样只高举着朱德和毛泽东的画像,同时喊着“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在登天安门城楼的时候,毛泽东和朱德并肩走在最前面,而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远远地跟在他们后面。而在城楼的主席台中央,先是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早早等侯在那里,最后毛泽东和朱德才前后走出来,同时,刘少奇、周恩来迅速闪到两边,给毛泽东和朱德留出位置。现在从网上可以看到一些建国前后印制的立功奖章、证书和结婚证、工作证等证件上面都印刻有毛泽东和朱德的头像,还有那时出版的下方印有“人民的领袖”的毛泽东和朱德在一起的年画。这些都说明,中国革命时期及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领袖只有两位,那就是朱德和毛泽东,而刘少奇、周恩来则不是。1945年6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届一中全会选出的中央书记处书记(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常委会)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朱德排在刘少奇之前,毛泽东之后,位序第二,仅次于毛泽东。一九四九年第一届全国政协选出的六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朱德排第一位,刘少奇排第二位。这些都充分说明朱德是仅次于毛泽东的党的二把手。现在有人撰文说,党的“七大”以来,刘少奇在党内排名第二,是仅次于毛泽东的“二把手”,把党的“八大”时的毛刘周朱顺序移到“七大”上。并以刘三次代理中央主席,出任中央工委书记为证。还有人撰文说,虽然“七大”时朱德排在刘少奇前面,但朱德只“专长军事”,且年纪较大,不可能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言外之意就是刘少奇在“七大”时就被毛泽东确定为接班人,因而被看作是“二把手”。很明显,在毛泽东和朱德之间,硬生生地插上刘少奇同志,还安上一个“二把手”的名号,这是明显的篡改历史,这样居与毛泽东一起被奉为党的两大领袖之一的朱德于何地。《大决战》、《解放》、《延安颂》等全境式的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也不能如实反映当时党的领导人的位序关系,总是把“朱德”排在“刘少奇”之后。而剧中“朱德”的出镜率也不比“刘少奇”少。我们研究、宣传、颂扬党的领导人,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历史实事,要象陈云同志所倡导的那样,不唯书,不唯上,更不能凭好恶,随心所欲的夸大或贬低。否则,与文革时期将“朱毛会师”篡改为“毛林会师”,将“朱德的扁担”篡改为“林彪的扁担”等有什么区别?把刘少奇“提”为“二把手”,仅排在毛泽东之后的朱德,明显就是“三把手”或“四把手”了,这样,把领袖朱德、排位第二的朱德人为地放到不是领袖的刘少奇、排位第三的刘少奇之后,不是明显的笑料吗?后来尽管刘少奇被委以重任,甚至名义上超过朱德,如上所述,毛泽东外出,让刘少奇代理工作,1947年让刘少奇任中央工委书记,朱德任副书记,但那也只是毛泽东把刘少奇作为接班人培养,让其承担更重的任务,将来接班,但刘少奇在全党全军的地位,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望远远不能和朱德相比。同时,这也说明,“接班人”刘少奇的地位在上升,朱德的地位在下降,甚至1948年九月中央会议,刘少奇微调到了朱德之前,但朱德和毛泽东并立的领袖地位并没有因此而取消,在建国后的领导职务和排序上仍然高于刘少奇。只是到了1956年8月党的“八大”,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一中全会上,朱德才正是退到第四位,更是在1959年朱德坚辞国家主席,推荐更年轻、精力更旺盛的刘少奇担任后,刘少奇便正式真正地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把手”,而朱德则退到了权力的边缘。二、历史上只有“朱毛红军”,不存在影视里的“毛周红军”同样,这些大作家和编导们不仅在编造所谓的“毛刘领袖”,也还在臆造不提“毛周红军”的“毛周红军”。如前面提到的这些影视剧,特别是《大决战》、《长征》、《解放》等,塑造的主角都是毛泽东和周恩来,许多的镜头都是“毛、周”,演的都是“毛、周”的故事,整个剧中常见“毛、周”,宣传画报上是“‘毛’‘周’”剧照,人物表前两位是“‘毛’‘周’”,而朱德作为我军长期的最高统帅、指挥战争的主角,总司令却被边缘化,在剧中却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稍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朱德和毛泽东是人民军队的两位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朱毛二人领导军队的时间、指挥作战的次数、在军队的地位、作用、影响都是其他领导人不能相比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只有“朱毛红军”“朱毛共军”一说,而无“毛周红军”“毛周共军”之称。1928年4月,朱德率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由于朱毛会师后,红四军多次击溃数倍于我军的国民党“进剿”军,影响较大,便被蒋介石视为主要威胁和隐患,称红四军为“朱毛共匪”。同时,我党中央和湘、赣省委等则称为“朱毛红军”。从此,“朱毛红军”蜚声国内外,不少人还误认为朱毛是一个人。以后,红四军发展成为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朱毛领导的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仍被蒋介石称为“朱毛共匪”。后来朱德任红军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领导全国的红军部队。红军长征结束,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朱德继续任红军总司令,毛泽东则任中央军委主席。这时,蒋介石继续称红军为“朱毛共匪”。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最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朱德先后任八路军总司令、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毛泽东继续任军委主席,蒋介石集团则称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朱毛共军”。如前所述,从抗日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各根据地和解放区我军的会议室、作战室,到处悬挂着的朱德和毛泽东画像,这不仅标志着毛泽东和朱德是我党的领袖,更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是军队的旗帜、灵魂。长期任我军总司令的朱德,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到新中国成立的22年中,始终没离开过人民军队,从保存革命火种到井冈山斗争,从领导开辟和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到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从领导八路军坚持华北抗战,回延安与毛泽东指挥全国抗战,到抗战胜利发布受降命令;从国共内战爆发领导进行自卫战争到全国解放,作为人民军队的最高统帅,朱德几乎参与了人民军队每个革命战争阶段的组织领导,参与了所有著名战斗、战役的筹划和指挥,往往在革命和人民军队的生死关头一次次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力挽狂澜,起到了别人难以起到的作用。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红军之父”,“伟大统帅”、“中华民族的救星”。其长期积累的军事思想、治军方略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源头和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人民军队建设的宝贵财富。而周恩来同志在军队的时间不算长,只有那么几年,即1932年到1936年主要参与指挥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和红一方面军长征,1946年到1949年只是作为军委参谋长参与了解放战争,大部分时间在上海、武汉、南京等国统区做白区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虽然在建军方面,甚至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关键时刻起过重要作用,但在人民军队的地位、作用和贡献远远是不能和朱德同志比肩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部电影《山城雪》插曲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历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陕北有一个好延安。好延安里红彤彤红彤彤,住着朱德毛泽东。啊哎咳一咳呀,住着朱德毛泽东毛泽东。毛泽东哩朱总司令,领导咱们闹革命。闹革命救中国救中国。普天下同唱解放的歌,啊普天下同唱解放的歌,解放的歌”我们不能否则,而必须承认周恩来同志在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包括军队建设方面,特别新中国成立后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国人民中树起的崇高威望,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枉顾历史事实,将周恩来的地位、作用、影响无限的拔高,特别在反映党领导的整个武装斗争的历史上,放在仅次于毛泽东同志的位置上,这对朱德同志是不公平的。三、朱德是久负盛名的“军事大家”,不是某些编剧笔下的“无能将军”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一些影视剧,特别是近年来,著名军旅作家王朝柱在电视剧《井冈山》、《红色摇篮》和《寻路》中塑造的“朱德”光会“打盹”,说“要的”,“打败仗”,受“毛泽东”训斥,成了“憨厚将军”、 “无能将军”、“窝囊将军”。实事真是如此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20世纪中国革命的史册上,将星璀灿,朱德就是其中的一颗巨星。他不是这些影视剧中被还歪曲的形象,而是一位智勇双全,领导我军打了许多大仗、硬仗、恶仗、胜仗,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勇将、战将,是党内不可多得的军事大家。早在参加党领导的革命前,朱德已是滇军少将旅长,在蔡锷领导的护国战争中屡建奇勋,被誉为“滇军名将”,吴玉章同志曾予以高度评价。入党后曾留学德苏学习军事。南昌起义之后,周恩来曾评价朱德,党内的军事才干无人能出其右。参加党领导的革命后,朱德的军事才能很快得到证实。南昌起义失败后,他挺身而出,以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收拾残局,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保留了革命火种;在陈毅等同志的协助下领导了声势浩大的湘南暴动,其持续时间,影响地域,参加人数都超了以前包括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所有起义。在领导暴动中,朱德曾以一团击溃敌人六个团,取得了石坪大捷,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的成功先例。朱毛会师后,朱德的军事才干进一步得到展示。指挥奔袭草坳,三占永新,龙源大捷,通过三次把进剿,将打垮了赣军三个师。进入赣南、闽西,又领导击退了敌人的三次会剿,开辟和保卫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肖克同志曾说:“井冈山斗争主要是朱德指挥战斗。”其实,以后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历次反围剿战斗,又何尝不是朱德在具体指挥,当然,毛泽东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主要是战略方向和方针上的运筹,这种运筹也与军事首长总司令朱德共同完善,具体还是靠总司令朱德负责组织实施。朱德担任全军统帅,是以其展现出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和建立的巨大功勋所决定的,而不是有人说的“凭老资格”。曾跟随朱德参加进军赣南的栗裕同志回忆说,在进军途中一次听说朱德同志被打散了,同志们感觉象天塌了似的,心情都很沉重,很恐慌。因为朱军长有威信,总跟大家在一起。这里说到有威信,就是信赖朱德,在那个环境下当然指朱德的军事才能。1929年陈毅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也说“朱德军事强,泽东政治强”。从中就可以看出朱德到底有怎样的军事才干了。有人说,朱德离了毛泽东就要打败仗,这更是无稽之谈。按这个说法,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朱德好像打的都是败仗;第四次反围剿没有毛泽东,好像也应该打败仗,偏偏打羸了,却又说受毛泽东的影响,周恩来指挥的。据《周恩来传》等资料显示,之前周恩来根本没有指挥过什么战斗、战役,第四次反围剿双方动用好几十万人的战役,怎么可能是没有指挥经历的周恩来指挥的呢,真是天方夜谈。这些人时不时拿“八月失败”、“东江冒进”说事。不错,这两件事都与作为最高军事首长的朱德有关。首先我们看 “八月失败”在湘南的失败,是攻打郴州的失利和二十九团的溃散。前者直接的原因是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要求红军大队进入湘南,又一再坚持攻打郴州造成的。至于二十九团的失散,根本原因是该团由参加湘南暴动的宜章农军组成的,家乡观念强,作风松散,而进入井冈山后由于连续参加反“进剿”未对其及时整训所致。作为军长的朱德应负的责任也只是对红军进入湘南,攻打郴州制止不力。至于“东江冒进”,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中央和福建省委对广东局势作了不正确的估计,以为两广战争一起,粤军主力西调,东江空虚,红军正可趁机进入东江。没料到两广战争那样快结束,粤军能以重兵对付红军。红四军向广东发展,朱德一直持慎重态度,认为条件不成熟,红四军不能分兵远征。但中央和福建省委一再督促,朱德不得不率军南下,结果失败了。因此,以上两次失败,应该算作政治上的失败,上级党组织指挥的失败,不能算做朱德军事指挥上的失败,这两次失败都是在执行中央和地方省委的命令下失败的,跟后来“立三路线”指导下朱毛攻打长沙的失败一样。可能有人会说,为什么朱德不能象毛泽东那样,对上级那些不符合实际的指示命令进行抵制或打折扣呢?这就是朱德与毛泽东的区别。毛泽东是党内享有崇高威望的老资格领导人,在威望和能力方面,远非常人可比,包括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所以他敢于据理力争,或打折扣,甚至拒绝执行,实际上党内也只有毛泽东有这样的气魄和自信。而朱德出身旧军队,在党内还是一个新兵,所以他对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怎敢有丝毫的不尊重和不信赖,尽管对上级指示有自己的看法,当然也就会坚决执行,这也是朱德同志的党性使然。知道了朱德的军事能力,我们就可以想象对作为最高统帅朱德以后革命的各个阶段发挥的作用了。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到遵义会议,朱德基本上失去了指挥权,被军事顾问李德架空了,但是还在力所能及地发挥作用。朱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一败涂地,李德无能为力,装病不出的情况下,及时抓住时机,指挥取得了温坊大捷,歼敌2000多人,这是“五反”中唯一次胜仗。长征初期,利用自己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的矛盾,搞统战工作,指挥红军顺利通过了三道封锁线。湘江之战,这是博古、李德在战略方向上犯有严重错误的大败仗,与朱德无关,倒是由于朱德的全力指挥才使红军突出重围,避免了全军覆没。在红军先头部队已突破湘江,湘、桂两省国民党军队配合飞机轰炸,向红军渡江地段发动猛烈攻击,企图将红军围歼在湘江两岸的极端危机时刻,李德一筹莫展,而朱德则临危不乱,镇静指挥各战斗部队顽强抗击敌军,掩护中央、军委纵队渡江。经过四天四夜激战,红军主力部队终于在十二月一日渡过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四道也是最后一道封锁线。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的两年里,朱德几乎参与了所有大规模的战役指挥,特别是象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此役毛泽东作用巨大)、遵义之战、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淀桥、占领毛尔盖等均为朱德亲自指挥。抗日战争时期,朱德作为八路军总司令,亲率八路军坚持华北抗战,迅速打开了华北抗战局面。到1940年返回延安时,八路军从3万发展到22万人(不包括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建立了遍及华北和山东的10多块根据地。在华北前线,曾任国民军东路军总指挥,在指挥八路军的同时,还指挥国民党军队3个军又3个师、7个旅对日作战。亲自运筹了平型关大捷,筹划和领导了“百团大战”(彭德怀为前线指挥),亲自指挥了反日军的“九路围攻”和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卫(河)东战役和磁武战役等大的战役,均取得重大胜利。其中平型关歼敌1000余人,是八路军进入华北抗战的第一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朱德在前方仅仅不到三年时间,但他在前线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做的许多创造性工作,却已经让他名震全国、享誉世界,在华北,老百姓中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鼓儿敲,敲咚咚,朱德将军善用兵,战术最精通。既沉着又鲜明,中国红军总司令。率领八路军,世界都闻名,哪一个不说他是抗日将领头一名。”朱德后来回到延安,任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与军委主席毛泽东指挥全国抗战。现在,有人一提“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只想到前线指挥员林彪、彭德怀指挥的,根本不提朱德的名字,不提作为总司令朱德的运筹和决心,是不客观,不公正的。这好比“三大战役”只提前线指挥林彪、刘伯承、栗裕等,不提毛泽东一个样。解放战争时期,朱德任解放军总司令,率先提出并参与制定了我党“向北方向,向南防御”的发展战略。在毛泽东重庆谈判期间,亲自领导了人民解放军向东北的战略进军,在延安指挥粉碎了国民党向解放区的一系列军事进攻和挑衅,特别是参与指挥了上党战役,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在重庆的“国共和谈”。内战暴发后,和毛泽东指挥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在我军战略进攻开始之际,朱德来到军事形势比较被动的晋察冀解放区解决军事问题,探索我军攻坚大城市的经验和方法。朱德到来两个月后,华北军区主力南下正太、东取青沧、北取保定,三战皆捷,华北的战局得到扭转,作战由被动转为主动。随后,朱德亲自指导了全歼敌第三军的清风店歼灭战、解放石家庄的攻坚战和山西的临汾攻坚战,其中石家庄战役是我军 “夺取大城市之创例”,朱德从石家庄战役以及临汾攻坚战中总结的战术,被迅速运用到全国各个战场,为全军转入战略进攻奠定了必要的战术基础。在战略决战期间,朱德负责综合分析各战略区的情况,提出各种作战方案,供军委决策。朱德的许多意见真知灼见,有力地推动了战略进攻及大决战的进程。例如率先支持粟裕“华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先在江北打几个大仗”的重要建议,从而改变了原先的战略部署;在豫东,提出“钓大鱼”的办法,解决了一次性彻底歼灭敌人的几个主力部队的问题;提出细致“强攻与长围”两套方案,解决了东北野战军处于胶着的长春攻坚战问题。作为我军惟一的总司令,最高统帅朱德不仅指挥和指导了许多战役,而且他的许多军事思想,一直指导着中国革命战争。如军事战略上的游击战争战略、积极防御战略、抗日的持久战战略、“将敌后方变前方”的敌后游击战略等。战术上的“秘密,迅速,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有把握的仗就打,没把握的仗就不打”、“十六字诀”、抗战时期的十大战术、解放战争时期的攻坚战术等,还有在建军、治军上的一些思想。毛泽东提出如“人民战争”、“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运动战”“十大军事原则”等一般也都是朱德实践在前,毛泽东总结在后,或者朱德已经有了朴素的论述,毛泽东则进行了完美的总结增补。所以,即使在“文革”中朱德遭受批判的时候,陈毅都曾说过:“军队这几十年,还不都是按老总的那一套在搞?”显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和骨骼,就是朱德的军事思想!革命战争年代,在整个中国,朱德是最被民间神话的一个人物,是最富传奇色彩的大英雄。署名“绍源”的一位作者在他编译的1946年4月出版的《朱德自传》的小序中这样写道:“朱德在中国,已跟三国里的古代英雄们一样变成传奇式的人物了。进退迅速,难以捉摸的军事行动,在敌军看来,正如幻影一样不可思议,而非凡迷信的人们就说他,作为共军总司令的朱德,是一个魔术家。朱德的形象,被裹在各种富有色彩的幻想的外衣里……”,许多地方老百姓都流传说:朱德是天上的武曲星下界,他的掌心长着一颗常胜痣,每当八路军与日本鬼子打仗的时候,只要朱德一挥手,八路军便无往不胜。四、朱德是我军名副其实的最高统帅,不是“空头司令”实事已经证明,朱德和毛泽东一样,不仅有职,而且有权,和毛泽东一样,是我军名副其实的最高统帅,不是林彪等在庐山会议和“文化大革命”中,为取悦毛泽东,诬称的“空头司令”,不是影视剧《大决战》、《长征》、《解放》等为了某些需要塑造的“空头司令”。早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四军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时,“朱毛之争”时,毛泽东就称“党不敢作调动枪支尝试”,从中可以看出朱德当时的地位和作用了。古田会议后,虽然毛泽东同志对红军有了更多的影响,但不并能说朱德就成了“空司令”。要知道,当时朱德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党领导武装斗争的贡献和崇高威望从红四军军长、一军团总指挥、一方面军总司令一步步地担任了中革军委(中华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红军总司令,这是全军最高的统帅,红军的一切命令、指示、作战方案都要通过朱德签署才能号令部队,特别是亲自指挥的红一方面军。这个时期,应该说作为总政委的毛泽东和总司令朱德都是红军的最高首长,但具体指挥红军作战的,还是作为军事首长的朱德。作为政治首长的毛泽东虽然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但这主要是部队政治建设和部队行动方向上的作用。遵义会议时,朱德曾对当时临时中央的负责人博古等人说:“你们再这样下去,我们军队就不跟你们了!”这句话再明白不过地首先表明了朱德在红军的分量了。长征时,毛泽东自己曾把红军称作“总司令的部队”。即使当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张国焘另立“中央”,朱德对于军队的实际控制权相对较小的时候,徐向前回忆说:“没有朱德的支持,他的‘中央’也好,‘军委’也好,都成不了气候。”应该说,红军时期,除了在粉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到1934湘江之战结束这段时间外,朱德对红军的这种不可捍动权一直到了抗战前夕。三大主力会师后,有人提议让朱德改任中革军委副主席,毛泽东却说,朱德任总司令“对内对外均好”,而“任副主席确不相称”。也就是说,在当时,毛泽东自己都觉得让朱德在中革军委中做自己下面的副职不甚妥当。1937年国共谈判时,蒋介石曾提出“朱毛两同志须出来做事”,周恩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给蒋的回电则说,朱德不能外出做事,必须留在红军主持指挥。其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的谈判对案进一步确定:“朱毛出外问题,力争朱为红军改编后的指挥人,军事或政治名义可不拘,原则上毛不拒绝出外做事,但非至适当时机,则托故不去。”(见杨奎松《关于中共历史档案的利用与研究问题》),从中可见朱德在红军中有怎样的地位了。若像王朝柱在《长征》等电视剧中塑造的“朱德”,中央怎能将朱德的去留看的那么重呢。有人说,遵义会议后,中央有个“三人领导小组”在指挥红军,而“三人小组”没有朱德,说明朱德被“请到一边休息了”。要知道,这个小组是党领导红军的临时机构,是相对政府的中革军委的,也只是负责红军战略方向和重大作战方针确定上的指挥,是体现党对军队领导的机构(相对于后来党的军事委员会)。而且,小组的指挥绕不开中革军委和总司令的具体指挥、落实。实际上,“三人小组”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成立的,二渡赤水后在荀坎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关于是否攻打打鼓新场,朱毛发生分歧,其他所有20多个与会者都站在了朱德一边。因而,这场风波也促使了“三人小组”的产生,并没有朱德的直接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三人小组”没有朱德,并不是朱德不行,而是不能有朱德,因为朱德负责具体的作战指挥,如果有了朱德,会因为朱德的军事才干和作用而使“三人小组”形同虚设。有人说,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朱德被张国焘挟持,失去了对红军的控制力。不错,在以四方面军为主的左路军,相对张国焘,朱德对红军的控制力小了,甚至有时被张国焘软禁,连人身也失去了自由,但那只是很短时间。朱德相对张国焘虽然处于劣势,但他在红军中的巨大声望,张国焘对朱德也不敢太放肆,而且朱德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在和张国焘的斗争中,很快赢得了包括四方面军在内的广大左路军官兵的信赖,逐步改变了自己的不利态势。特别是身处逆境中,朱德也不放弃自己总司令的职责,指挥红军打了许多仗,在粮食不足情况下组织官兵挖野菜,领导渡难关。特别是促成二、六军团北上与左路军会合,促成红二方面军(二、六军团与左路军会师后被改编为二方面军)和左路军共同北上,最终促成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宁会师。试想,作为总司令,如果对红军没有权威,怎能将二、六军才调来与左路军会师呢,特别是又怎能将张国焘属下的四方面军引向北上呢,更不用说实现三大主力西北会师了。所以,与张国焘共事这段时间,朱德起初虽然身处逆境,但他用自己的智慧,逐步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彰显了红军最高统帅的地位和作用。红军长征结束、三大主力会合时,红军战士高呼“朱总司令万岁”,这更足以说明朱德在当时红军中的地位和受尊崇的程度。对朱德在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红星照耀中国》的美国作家斯诺先生后来谈到长征时作了评述。他说“从纯粹军事战略和技术上处理一支大军撤退来说,中国没有见到过任何可以与朱德统率长征的杰出领导相比的情况,……”如果长征不是朱德指挥,或者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衬托,斯诺能这样评述吗?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任中央军委主席,朱德任副主席,出任由红军三大主力改编的八路军总司令,率部开赴华北抗战前线。这时期,朱德不再是全军最高统帅,因为南方还有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不在他统辖范围,自然他只是八路军的最高统帅。尽管中央有时直接发电给八路军各师,但也同时发电于八路军正副统帅朱、彭等,并通过朱、彭具体指挥落实。有人说,朱、彭合作,朱德再次(朱毛合作被诬称打杂的)沦为打杂的,仗都是彭德怀指挥的,寓意就是朱德是挂名总司令,彭德不才是真正的八路军统帅,指挥权在彭德怀那里。我们现在当然搞不清朱、彭合作时,那些仗是朱德指挥的,那些是彭德怀指挥的,那些是朱、彭共同指挥的。但从抗日前线,根据地军民对朱德的赞颂看,朱德绝不是一个“挂名”统帅,而是实实在在、有绝对权威的八路军最高统帅。1939年朱德五十四岁生日,这在中国传统本是个很一般的小生日,尽管他本人予以谢绝,中共北方局还是为朱德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祝寿活动,收到的贺寿的诗文和信件就有四、五千份。周恩来领导的《新华日报》甚至为朱德的生日专门发表了社论,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八路军前方总部野战政治部副主任陆定一撰写了专门的长文《贺朱副司令长官五十寿辰》,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写诗称赞朱德“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的旗帜!”,作家杨朔写诗称赞朱德“将军自有臂如铁,力挽狂澜万古雄。”北方局书记杨尚昆讲话称朱德为抗战“领袖”,并领大家高呼“朱总司令万岁!”等口号,战士们还喊出“我们八路军亲爱的父亲万岁!”。所有这些,更足以说明朱德当时在八路军的地位!1940年,朱德回到延安后,仍以八路军总司令身份在延安指挥八路军作战,关于八路军的行动方针、大的战役布暑仍要朱德“过目”、“审批”,与彭德怀共同签发。如果朱德不同意,肯定也不能执行。同时朱德还以“延安总部”总司令、“中国解放区抗日军总司令”的身份,与军委主席毛泽东指挥新四军等一切人民军队抗战。1944年10月,美军四星上将、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在被召回美国时专门给朱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不能与朱德联合作战抗击日军的遗憾,信中称朱德为“共产党武装部队首脑”。——这封寄给朱德的信,是史迪威将军离开中国时写给中国人的唯一一封信!1946年4月,史迪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渴望“丢下手中的铲子,到那里(注:国共争夺的东北)去和朱德一起扛枪打仗。”解放战争时期,朱德任解放军总司令,初期与军委主席毛泽东共同指挥全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在国民党重点进攻之前的1946年12月,在党中央还为朱德举办60岁祝寿时,党的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称朱德为“领袖”“救星”“万岁”,这些颂誉,在党内,除毛泽东外,唯有朱德才能受的起。可见朱德当时作为解放军总司令在党内和军内的地位了。1947年3月至1948年3月,朱德到中央工委负责解决华北的军事问题。有人以此推断,朱德作为全军总司令,不在大帐指挥全军,却只负责一个力量较弱的华北战略区,是“空司令”。要知道,总司令朱德远离军委总部,是由我党的军事体制和当时的特殊背景决定的。我军的最高领导是军委主席,而军委主席和党的主席都是毛泽东,所以朱毛分开,在总部直接指挥全军的当然是毛泽东。从当时背景上讲,我军虽然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但仍出于劣势。国民党全面进攻失败后,改为重点进攻,党中央所在地延安首当其冲,情势十分危急。为此,中央作出最坏打算。为防不测,中央五大书记只能一分为二,如果一方有不测,另一方仍能担负领导全党和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重任。作为中央和军委主席的毛泽东自己下决心留在陕北的,因为他认为,自己在陕北,就说明党中央还在陕北,从而就能极大地鼓舞陕北和全国各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热情和斗志。留在陕北是十分危险的,当时,在陕北的我军只有3万,而国民党却有20多万,并派出专门部队搜寻我党中央和毛泽东。陕北的毛泽东、周恩来等经常处于国民党刘戡一个军的围追堵截之中,有时双方仅距数百米,随时就有可能被包围被消灭的危险。而五大书记中,除毛泽东外,就是作为总司令的朱德懂军事了。所以,在这时,朱、毛在一起,如果有不测,中国革命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朱、毛分开,毛有不测,朱也可担负起指挥全军的重任,解放战争的进程不会因之中断。同时将朱、毛分开,也意味着毛泽东和党中央对朱德的军事才能的认可和信任。朱德来到工委后,在军事上虽然仅负责一个大战略区,但他肩负的使命仍具有全军性质。例如朱德指导攻克第一个大城市石家庄探索出的攻坚经验,被广泛用于全军,为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夺取大城市做了示范,引了路。与此同时,还领导全军的军工生产。如果没有总司令的“实”,怎么能领导全军呢,即使如此,也仅一年时间。1948年3月党中央和工委会合后,朱德又以总司令的身份和毛泽东共同指挥全军作战。有人说,朱德在解放战争,特别是战略决战阶段是协助毛泽东指挥,这个问题值得商榷,现在党史军史,包括中央出版的《朱德传》《朱德年谱》等对朱德在解放战争特别是解放战争初期、解放战争后期的情况基本没有显示。但是可以断定,作为全军总司令,军委第一副主席,书记处中分管军事的书记的朱德绝对不是如《大决战》等影视剧塑造的“打盹司令”“‘要的’司令”,更不是在办公室休息,或打杂跑龙套。在战略决战阶段,从对战争前景准确的预测和判断,朱德绝对是掌握战争进程的关键人物,可以说,是和毛泽东共同指挥战略决战的统帅。在战争年代到五十年前期,无论是党内外,还是国内外,都是把朱德作为我党的最高军事指挥者的。而“朱毛”的说法,国民党直到到了台湾都一直延续使用;在外国驻中国的记者、观察者以及将军的眼里,朱德也一直是共产党军队的最高统帅。如果朱德没有领袖和统帅的实,如何能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一直保有这样的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朱(猪),哪有毛啊?”毛泽东的这句话活生生道出了朱德在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真正的统帅,不是“空头司令”。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级威望英雄的嘉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