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定增 亏损企业结束全行业亏损状态了吗

商道中国IT资讯频道
&&&&日前,向日葵、超日太阳、海润光伏等一批或预亏或业绩修正为巨亏,股价纷纷跌停,整个行业板块全线飘绿。据初步统计,目前50余家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光伏企业中,逾七成为报忧。 &&&&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 &&&&2011年以来,蔓延在光伏行业的寒意至今仍未散去,这可从已披露201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中窥见一斑。46家上市公司中,按照净利润下限计算,有35家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出现下滑,其余的9家上市公司也预计净利润将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亏损,即国内光伏行业的上市公司整体预减达到了44家,占比高达80%。 &&&&截至目前,行业内有52家光伏产业链的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剔除3家续盈公司,剩余49家公司中,仅拓日新能、中利科技等不足10家公司业绩同比预增,其余均为报忧,比例超过七成,其中首亏公司数量更是高达10家。 &&&&曾经红极一时的光伏产业,为何突然之间就面临“坍塌”的危险?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中国能源与气候项目主任涂建军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大环境不好,2008年末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光伏装机的传统市场欧盟地区打击很大,美国经济也反弹乏力,各国自然难以持续对该行业的补贴。” &&&&“中国光伏行业无序发展导致产能过剩,中国的光伏产能估计在40GW左右,而世界目前每年能够销售的光伏组件却仅为25GW左右。”涂建军认为,产能过剩致使企业被迫在价格上开战,造成企业利润的下降。“中国在本国光伏装机市场还没有大规模启动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太阳能光电板产能就超过了全球需求总量,这种做法对光伏产业困局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自德国开始的上网电价法开启了欧洲光伏市场后,其他国家先后模仿,所以光伏产业能有今天的发展。”欧中太阳能促进会国际交流总监刘陇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欧洲国际的应用市场是最直接的推动因素,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光伏制造大国,基本上是依靠欧洲市场的出口拉动起来的。 &&&&“因此,许多国家的光伏产业形成了对欧洲的依赖,包括中国。欧洲国家削减补贴,全球光伏产业链跟着遭殃,正所谓‘成也欧洲,败也欧州’。”刘陇华说。 &&&&西部适合建光伏电站 &&&&内忧外患之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国光伏业究竟如何引来“春天”?刘陇华说道,“如果光伏产业没有发展前景,美国、欧洲就不会如此遏制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他们这样遏制,只能说明他们看到了光伏的前景,所以要遏制中国,为他们赢得先机。” &&&&刘陇华表示,虽然先机和核心技术掌握在欧美等国家手中,但是强大的制造环节在中国手中,只有对制造环节的压榨,才能使他们取得更大的利益。 &&&&“欧美反的不是整条产业链,反的是个别产品环节,中国只需把欧美反的环节拿到国外去生产就能规避风险。所以,不但要开发国外新的应用市场,还要开发国外投资市场。对于国内,现在算是应用市场正在启动,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破解。”刘陇华说。上一页12 &&&&“西部有广阔的荒漠资源、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许多企业去西部建太阳能光伏电站,大型电站。这是好事。但有人认为,缺电的是东部,西部本身就不缺电,应该在东部搞太阳能屋顶电站,搞分布式能源系统。”刘陇华认为这种说法不对,“东部缺电的原因是大量高耗能产业都在这里,而西部工业欠发达。如果把高耗能产业向西部转移,追着太阳能资源往西部走,这就平衡了。” &&&&“我认为西部建设太阳能电站没有错,还得继续建,吸引高耗能产业向西部去,吸引西部的劳动力就地转移。”刘陇华表示,现在西部的太阳能资源比任何地方的都好,适合建光伏电站,荒漠面积比任何地方都大。 &&&&“光伏产业未来的发展除了市场外,还要靠科技,只有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实现光伏材料多元化,寻求更优良的材料,降低成本、提高转换效率,光伏才有出路。”刘陇华说,不要一提起光伏就是晶硅。 &&&&完善光伏产业链条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秘书长孙广斌表示,中欧光伏产业互补性强,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事实上也给欧洲带去了许多就业机会。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与欧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尤其在当前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下,中欧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共克时艰。 &&&&涂建军则建议,一是行业整合,要加快自身结构调整,走多元化发展路线,完善光伏产业链条,增强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企业要适当减少或放缓大规模光伏项目的上马,缩减近期投资规模,倒掉一批当初一窝蜂上的低质量产能,让实力强的企业生存下来低调度过“严冬”。 &&&&涂建军表示,政府要支持地方启动国内装机市场,国家应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合理规划光伏产业发展布局,保障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最后,需要在产业政策上进行调整,解决行业无序发展的乱象。责任编辑:赵博
------------------------------------------ 相关阅读:------------------------------------------ ※ ※ ※ ※ ※ ※ ※ ※ ※ ※
&·&·&·&·&·&·&·&·&·&·&·数码、电脑行业最新供应:&·&·&·&·&·&·&·&·&·&·&·&·本行业热门搜索::
| 广告服务
| 用户注册
| 欢迎合作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版权所有 网址:www..cn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全行业亏损,可谓哀鸿遍野,原因到底是什么?
【的回答(138票)】:
大家都知道光伏的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去年全球光伏安装量大概是27GW,而产能至少是在70GW,其中中国有50GW以上的产能(数据来自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那么这些过剩的产能是如何产生的?很大程度是被欧盟国际对光伏产业的扶持政策刺激出来的。2004年开始,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相继出台新能源补贴政策,使得国内的光伏企业看到了巨大的的市场,不断扩张。但光伏产业原料、市场“两头在外”,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中国的光伏企业严重依赖欧洲订单,欧债危机后不仅需求减少,各国政府还出台了一些限制措施,并减少了补贴力度,结果光伏企业的财务数字都很难看。欧盟发起的反补贴、反倾销调查对企业出口也会造成严重打击。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某些光伏企业所在城市的主管官员发生了变动,也对光伏企业的政策性补贴有所影响,这里就不多谈了。
新能源给投资者很大想象空间,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不解决,很难有大的发展,只会沦为“花瓶工程”。相比较传统能源,能量密度太低,无法成为维持电网运行的主力(即成为“基荷电站”)。 再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在是否大面积推广上,在决策层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动漫产业在政府补贴这一点和光伏产业有相通之处,各地的所谓“动漫创意园”很多都是打着动漫的旗号在要优惠、吃补贴、做地产,而这是不可持续的,等到优惠政策到期后,企业自然难以为继。
国内光伏和动漫产业遇到的危机,本质上都是企业迎合政府而不是市场的需求,一旦政府的财政出现下滑,这些利润主要靠补贴的企业马上就被发现是在“裸泳”。
【谢丹的回答(88票)】:
看了上面有些回答,不得不说两句,原因是多方共同导致的,单说某一方面都有失客观。
1,大势。太阳能的市场需求从来不是“刚性需求”,是建立在各国政府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的拓展性选择,他们要给补贴,市场才能起来,投资者和中国的制造企业才有钱赚。这行有多依赖于政府承诺?西班牙光伏市场当时是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后来戛然而止让位于德国,就是政府突然发现投资者投的比想象的多多了快多了,没钱补了,紧急叫停,导致市场剧烈动荡,顿时萎缩。因此,在经济形势下滑的现在,各国政府对这个奢侈选择也都重新掂量,市场容量也好,增长也好都不如从前了。当初国内的光伏起来,企业家顿时赚得本满钵满的时候,也有赖于人家政府的开放,所以别怪人现在保守了。
光伏行业在全球都是受宏观经济影响非常大的行业。在中国更多是光伏制造业,而制造的产品要卖出去有赖于欧洲美国等下游电站开发的拉动,其中电站融资是最最最重要的环节。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对这一领域的融资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银行没钱,电站缺融资也很难开发,中国企业卖板子自然更困难。
2,行业周期。光伏跟半导体一样是周期性行业,这行业最关键的是成本,成本的降低有赖于规模的扩张,所以英利尚德这些前几大企业前几年一直拼命扩产,加上做丝袜的羽绒服的那些不明真相的后进入者,到去年下半年开始,产能释放,一看市场需求,过剩了这么多,怎么办?大家都不愿意破产,地方政府和银行也都在背后为本地企业撑着,那大家就都耗着呗,处在行业的下行周期,这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竞争,撑到最后活下来的就是未来的大赢家。
3,贸易保护。说了这一行最关键的是成本,技术都差不了太多,中国光伏企业得以在全球异军突起,挤死他们在欧洲和美国的众多著名竞争对手,主要是成本优势。加上现在经济形势糟糕,贸易保护抬头。这两点共同导致海外的竞争对手用反倾销来对付你。美国双反,欧洲反倾销,连印度阿三都宣布要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美国刚刚宣布对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征收30%上下不等的税率,欧洲还没判,如果最后真判了高税率,欧洲市场占了70%这些企业以上,生意可还怎么做?
4,商业模式。现在所说的光伏业,主要是光伏制造业,跟房地产比就相当于建材行业,而像FIRST solar 这样境遇还不错的,除了做建材,自己还做房地产开发商。现在的中国制造企业为了自救,抢占终端市场,也纷纷向下游走尝试开发商的角色,但行业特性相差太大,鲜有成功的例子。而制造业在中国,无论是新兴的光伏还是传统的纺织业,最后走的都是一条路。所以一直劝这行业的从业者心态要摆平,这个行业从无,到有,到极盛,到低谷,走了将近10年,从暴利行业终于走到利润微薄,是回归正常,把他当作一个传统行业来精耕细作才是正道,所以别抱怨,前几年坐在那数钱的日子不是常态,可以怀念,但别太沉迷于回忆。
当然还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起来得太快,自身的经营管理也有问题,在这个大势之下,加上自身经营管理本身就有问题,生存自然就很困难了。未来6个月,是水落石出的6个月,是驴子是马,6个月后见分晓。当然中国很多时候不是市场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这给这个行业最后的命运,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赵顺的回答(83票)】:
看到大部分行业外人员在回答,让人不能忍了。
现在的光伏并非产能过剩,事实上产能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只是呈现出来的状况是大量产品积压的表象,原因并非产能过剩,而是需求突然之间没有了。日子好过的时候欧盟只是德国对光伏的需求量就是14GW,现在而且在未来这个数字只是会增加而非降低。原因在于德国莱茵地区的煤已烧完,进口石油天然气发电价格高昂,因此之前德国虽然是内陆国家,但仍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核电大国。但从福岛事件后核电也无法使用,电能的唯一来源就只能靠太阳能来获得。德国由于工业基础良好,工业用电量大,核电退出后,空出的缺口目前只是从法国购买电能。但历史上法德就是一对冤家,长期依赖法国的电能,对德国的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德国对太阳能电池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但欧盟之所以双反,是因为看到太阳能行业的高利润和低风险。(如果你在这里发出轻蔑的笑声,说明你非常外行。)而美国更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欧美的做法完全是希望把利润留在国内,并非需求萎缩。
中国在太阳能行业,已具备规模优势,而且科技含量的提升也远超UNSW,施正荣从新南威尔士大学弄出来的冥王星技术,量产仍然不足,效率已经和市面上18%的电池片齐平,科技优势已泯然于众人。这是尚德连续3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美元的主要原因。德国BOSCH虽然已经可以做到22%,但毫无成本优势,因此在中国价廉质量中上等的电池片(效率普遍在18%以上)面前毫无优势可言。
太阳能电池片是中国少数几个可以把世界同行打得节节败退的行业,当前这样全行业亏损,是这个时代的不幸。
【Dean Moriarty的回答(23票)】:
对动漫产业不了解,在网上看到一篇对光伏产业陷入困局的原因分析得比较透彻的文章,如下。
但是我觉得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和最后总结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相关。
下面的文摘自《中国新能源网》
更详细的介绍推荐大家去看《2011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年鉴》。
——————————————————分割线———————————————————————
笔者认为,使光伏产业陷入如今困局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地方官员。
首先,在现行政绩观指导下,好大喜功成为地方官员的通病。光伏产业投入大,既能创造高额GDP,又具有环保节能的概念,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政策要求,遂令地方官员趋之若鹜,纷纷将光伏作为重点产业来发展。青海格尔木、黑龙江绥化、江西新余、河北保定、江苏无锡纷纷宣誓打造“光伏城”。
其次,地方政府为光伏产业的过度发展提供了错误激励。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不是因为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如何领先,而是因为中国的污染成本极为低廉。不仅如此,地方政府还常常为光伏企业提供大量的电费补贴,而电费是光伏企业主要的成本因素之一。由于这样的扭曲激励,中国的光伏企业拥有了欧美企业难以奢望的成本优势。国内光伏企业普遍采用电弧法用炭还原制取低纯度的工业硅,然后作为工业原料常常以1美元/公斤的极其低廉的价格卖到国外,工业技术极为简单,却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同时带来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2011年晶科能源在海宁的工厂就因为污染问题引发群体性事件,生产线被迫关闭。国内太阳能电池98%用于出口,相当于大量输出国内紧缺的能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光伏企业是“黑了中国的环境”去帮助欧美国家实现“绿色”。
在地方政府的助推下,光伏产业在中国出现了明显的过度投资与产能过剩,为今日的危机埋下了伏笔。中国2011年的光伏组件总产能达30GW,而全球装机量预计只有20GW,产能过剩问题严重。
再次,地方政府阻碍了光伏产业的“优胜劣汰”。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形象考虑,不愿意自己支持的光伏企业倒掉,遂动用公共资源为光伏企业提供支持。结果,那些本应自动出局的企业得以苟延残喘,这就无法消除过剩的产能。最终,所有光伏企业都在地方政府卵翼之下痛苦地煎熬。除了面子因素,光伏企业也绑架了一些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月,赛维LDK在新余高新区纳国税40412万元,纳地税19975万元。所纳国税占高新区光伏企业纳税总额的93.6%,所纳地税更是占到96%,是全市居首的纳税大户。据《南方周末》报道,赛维实际上已经申请了破产保护,但却被江西省政府驳回,因为江西无法承受这样一家大企业的倒掉。
如果冷静分析一下全球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不难理解这场危机的必然性。地方政府在前期通过扭曲性激励导致了光伏产业的过度投资,如今又试图以阻止企业破产的方式影响正常的优胜劣汰。从单个光伏企业来看,地方政府的确是他们的救星;但放大到全行业来看,地方政府实则“罪魁祸首”。
光伏产业危机,折射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第一,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往往纵容企业污染环境,一方面使得这些企业享有了“扭曲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把污染成本“外部化”给了全社会。从长期来看,这种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做法,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污染问题的爆发带来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威胁到了社会稳定。
第二,在缺乏财政民主的体制下,地方政府有浪费纳税人资源的“道德风险”。目前的财政制度不仅透明度不足,公众难以知晓资金使用的细节,而且人大对政府开支的制约也流于形式化,地方官员出现了“有钱花、随便花”的危险趋势,社会成本高昂。
第三,在“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模式下,地方政府过度涉足经济建设活动,甚至成为经济建设型政府。由于地方政府的“公司化”,环保、质量安全等执法功能就被边缘化,甚至屈从于GDP主义。长此以往,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系列危机,更破坏了法治,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光伏产业危机,理应成为推动中国财政民主化的契机。唯有如此,中国经济才能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正规。
【王康乐的回答(10票)】:
我就是一工厂员工,我是这么想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不顾老百姓的利益给工厂那么便宜的地,不管工厂有多大的污染,不管工厂对工人有多严重的剥削,还给这样的工厂那么多的扶植政策,使得硅片越来越便宜越来越便宜.........最近学了一个新词也在知乎上看的叫人权红利,人家反,我都觉得是对中国工人的保护,你们不保护我们帮助你让你保护!可....... 。
再说说我们是怎么上班的,去年前半年是三班倒(3班人每个班上12个小时,上2天白班2天晚班休息2天),后来变成2班倒(就是2个班倒班每个班12小时上四天休息一天,然后一个月倒一次班,就是上一个月白班再上一个月晚班),现在是这样的之前不是上四天休息一天嘛,现在让你满产可是人不够这样就取消了休息就是天天上班! 是不是一直在“节约成本”。
是不是觉得富士康还是比较好的,我就是这么想的。
看过一个视频,是国外电视台介绍富士康,说到富士康员工经常加班,还有人自杀,工会去哪儿了?回答说组建工会会判刑,然后住持人说“在这样的工厂还不如去监狱”观众大笑,我也笑..........。
写了好多! 谢谢批评
【leon的回答(8票)】:
像photovoltaic是在不具优势的情况下扩张产能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像动漫就属于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这种情况很常见,特别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对于企业的原因一般如下
1 行业不景气后,工厂减产,产能利用率达不到盈亏平衡点。诸如特殊时间段的半导体企业。
2 前期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业内企业进行了大量投资,产能过剩,单价下降,反而成为负担。诸如现在的海运业(特别是干散货)。
3 对于技术型的企业,订单较少导致库存增加,企业需要尽快回收资金,由于技术更新,要对技术淘汰的产品进行减损处理。诸如现在的液晶面板企业。
4 由于市场规模增加缓慢,参与者又过多,行业竞争过于激烈,有时业界大佬触发价格战,小企业没有定价权必须折本应战。诸如现在的平板电视行业。
5 业态的改变,更能迎合消费者需求,诸如网店抢了实体书店的生意。
要改善现状,必须等待行业整体复苏,或者企业自己消化掉过剩产能,当然也有完全不能复苏的产业,比如技术淘汰的产业,光存储、银盐胶卷等。当然,作为独立企业完全有可能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取得不错的发展,前提是技术力和营销能力要强于竞争对手。
【刘伟的回答(7票)】:
根本原因还是太阳能的发电度电成本比较高,在没有大规模补贴的情况下,中国国内的需求根本就没有大规模的起来。
其次是因为这个产业两头在外吧。太阳能产业中,中国还是扮演着一个世界工厂的角色,做的是最低端的组装工作。原料进口,成品出口。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老外觉得这样也不错,反正中国人多,劳动力便宜。现在全球经济形势不行,欧洲和美国都觉得,与其让中国组装,还不如我们自己来组装,还可以解决自己国内的就业问题。
于是就有了双反调查和课以重税。把中间的组装环节也拿回去自己做了。
中国光伏产业要想起来,除非国内的太阳能需求能够真正的起来。
但在目前电网垄断的情况下,太阳能的电根本卖不出价钱,在国内投资就是死。老外不让你做加工厂了,于是大家都玩完了。
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这个时刻的到来。
【史青的回答(5票)】:
因为人在美国,只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粗浅的看法。
1.太阳能产业从制造端而言,的确陷入了我国发展制造业的旧循环中。
2.由于页岩气革命的到来,也会减缓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应用。
3.同时从政策层面上看,生产端补贴容易造成贸易摩擦,转向FIT是一个权宜之计,最重要的是形成以技术为驱动的投资和增长方式,类型类似于美国的APRA-E。政府和私人资本基于新技术的综合考量进行投资,而不是GDP或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需要。
4.美国的学界并不是十分反对中国继续担任“工厂”的角色,因为整个行业的大头:安装、运营和维护都在本国进行,相对于制造环节高污染和资金密集的情况,后几个环节利于扩大就业和产生持续的效益。
5.新能源在现有阶段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德国、沙特等)作为其重要的能源供应源之外,绝大多数国家的重要考量还在于环境问题。随着发电环节转向天然气和核能,政府的主要工作方向开始向交通运输业倾斜。奥巴马在其第一个任期就开始推行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虽然效果褒贬不一,但是在其第二个任期仍把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参考最近讨论的20亿新能源汽车研发基金。
【沈曉帆的回答(3票)】:
动漫产业和光伏产业性质不一样。我国政府采用的是传统制造业的发展逻辑发展动漫产业,比如大规模兴建动漫产业园、产品补贴等等。但是文化业和制造业还是不一样的,相对的各公司趋向补贴政策(产品在各电视台播放即给予相应级别的补贴)的产品制造方向就出现了你现在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东西。
另外意识形态的束缚在和其他文化产业项目上相比,在动漫产业中体现的也更多。
再另外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可是很顺利的,去看生产量和产业投入年增长,一般大众认为的状况和政府部门划定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而且政府对动漫产业这个词包含的范围和动画这个词相比要大很多的。
【夏天的回答(2票)】:
1,之前一个在光伏产业工作的朋友说过这么一点。光伏用的硅原料当时采购价过高,但是现在世界市场上原料已经降了很多,囤积太多于是亏损。
2,按他说法,这东西呢,性价比比较低,国内没什么人用这个玩意儿,都是老外买,但是厂家多,于是竞争很大。还有之前1里面的问题存在。
3,现状:欧洲反倾销。
以上三点,导致这个产业已经到冬天了啊。现在大面积的裁员和停工,也是肯定的了。适者生存,扛过冬天的,就能迎来春天了吧~
【thinkind的回答(2票)】:
因为政府在瞎搞
【石磊的回答(1票)】:
现在光能发电这个相对传统发电在经济上没有任何优势
靠的就是政府补贴
只要这个政策变了 目前来说这个行业是不可能有好的发展的
【袁军的回答(0票)】:
我说几句个人理解,只针对国内同行:
1. 所谓高科技企业沦为普通加工业:技术没领先,规模成本说话;
2. 海潮退去,才发现谁在裸泳:靠政策、补贴热起来的产业,总有被抛到岸边的时候;
3. 醉汉肩上插着刀子,还拿着棒子去你家单挑,你该做的就是拒之门外:说别人胆小自我保护也好,说人不正当竞争也好;
4. 两头在外,别怨天尤人了,共谋出路,别自相残杀。
【阿达的回答(0票)】:
有人邀请回答这个问题,看看已经有很多人回答了很多了,就简单从宏观上说说,光伏行业的亏损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的原因是宏观经济不景气。光伏发电成本高于火电,这个行业高度依赖于政府的扶持和补贴,当全球经济不景气,政府手里钱少,自然行业会陷入低谷。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产能高度过剩。这和中国人善于模仿和跟风的特性有关,国内的投资人和商人尤其如此。这就好比前两年土豆价格高,种土豆的农户发了财,结果许多原来不种土豆的农民都改种土豆,第二年土豆价格自然大跌。
长期来看我个人还是看好光伏行业的。
【尹国华的回答(0票)】:
从电网市场的角度讲, 3分钟把问题讲清楚:
光伏作为新能源发电, 技术刚刚步入成熟, 但相比其他发电方式成本依然过高, 举例来说, 国内水电的上网电价(电厂卖给电网的电价)是2毛每度电, 火电大概是3-4毛每度, 而光伏是8毛-1元每度这个样子. 且光伏发电只能白天用, 还要看天气的影响, 这样对于电力部门安排生产是不利的, 所以从市场的角度讲, 电网公司是不愿意买光伏电的--你看, 火电又便宜出力又稳定, 干嘛买又贵又不稳定的光伏电呢?
但光伏的特点就是清洁环保(其实也不清洁,在光伏设备生产的过程中污染是很多的, 只是发电环节比较清洁), 这是符合政府推广清洁能源的方针的, 所以政府会大力扶持, 给予大量补贴, 所以光伏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靠政府和政策吃饭的,尚德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是得益于无锡市政府的补贴的, 一旦政府财政方面遭遇危机, 靠光伏企业自己是很难度过难关的.
那为什么前几年光伏发电很火呢? 要注意光伏的相当一部分市场在欧洲, 当时欧洲各国手头还宽裕, 可以给光伏发电一定的电价补贴(如德国), 但这两年手头紧了, 没那么多闲钱补贴光伏了, 做光伏项目的自然就少了--赔钱的买卖谁做啊?!
没有市场了, 企业怎么活?
【王泊峰的回答(0票)】:
1. 光伏的的成本,与现有的发电技术相比,是否具有商业价值;
2. 如果1不解决,世界各国政府能给多少政策优惠,让它活到具备1的条件,或者让它赚钱;
3. 最关键的,商业的本质是两个,就是分工和垄断。生产光伏硬件无法垄断,全世界都能生产,全国到处生产,于是恶性竞争,那就必然必然相互杀死。
4. 光伏行业要活下来,必须有:成本够低,这条也页岩气出来的情况下已经不可能了,经济衰退,政府不会给更好的政策,不行了,垄断条件能否形成,现在看来不行。综上所述,十年内光伏的硬件生产恐怕不乐观。
【程天汇的回答(0票)】:
1.产能过剩;
2.地方官员的政策失误,各种扶持光伏企业,甚至牺牲公共资源来支持光伏企业的发展;
3.污染环境实在严重,不注重创新,这个牺牲太大了
4,欧洲政府出于各种原因可能是反倾销,更可能是为了扶持本国光伏产业发展,限制了出口,导致产业过剩.
【张伟的回答(0票)】:
动漫的话我觉得主要还是消费者对动漫的认可度没有达到开发的预期,中国与日本家有着不同的国情,在日本无论老少都爱看动漫,无论各行各业都爱动漫,就连曾经做过首相的福田康夫也如此喜爱,日本著名企业家孙正义等等都喜欢动漫,but 在中国,应该是一些部分的年轻人,哈日一族,等一些动漫爱好者,跟日本相比只能望其项背,我本身就是日语学习者,但是我怎么也看不进去动漫,或许这是先期
【谢丹的回答(0票)】:
是的、都是政府在后面推动造成的、你可以了解一下中国官员的晋升规则
【谢懿茂的回答(0票)】:
而当时政府补贴方向和方式的错误,政府对光伏产业是补贴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既我只要开一个光伏厂我就能拿到一笔可观的补贴。使很多企业盲目的涌入该行业。在光伏产业最鼎盛那两年很多业内人士当时都说了,只要是个人,拿得出钱投进去,就能赚钱。对大部分光伏企业来说,与其 叫做“太阳能光伏”企业,不如叫做 “多晶硅 切片厂“。可以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买进多晶硅,切片,卖出。 极低的技术门槛更加促进了1.中提到的大量企业盲目涌入。
世界经济大势,之前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方向是欧盟,以德国为首吧。之前德国是通过补贴消费者的方式来促进太阳能普及的,例如 你买一个 太阳能热水器, 政府给你报销一部分。但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光伏产品进口过取消了这项补贴,严重缩小了光伏产业的市场。
【李世乾的回答(0票)】:
光伏就是产能过剩;动漫就不用说了,没有质量再多的数量也是没用的
【郑西俊的回答(0票)】:
答案就是一窝蜂
【郭子路的回答(0票)】:
1.太阳能技术人不成熟;
2.百姓对太阳能不了解;
3.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市场反应冷淡。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伏定增 亏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