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企业规模小,有必要去参加虞涤新的网络研讨会怎么参加呢?

资本魔方虞涤新---一个披着“道德”外衣的“挂羊头卖狗肉”资本骗子
&日,在上海虹口区的绿地九龙宾馆,一个骗子靠他的花言巧语骗了200多人,800多万,还口口声声他不赚大家钱,他是在帮大家,这里面有一大半都是因为他说可以帮助到大家而诱惑大家来到这里的,来到之后大家才知道,这里不是对投资本的平台,而是他的一个秀场,大家失望。&2015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大调整,由于李克强总理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舞,更多的朋友进入了创业的大潮,再加上所谓的互联网思维的鼓动与大量资本的满入使得大量的中小企业主顿时压力倍增,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一天接到一个电话,是摩根盛通的销售打来的,实际上这几年我已经接到了很多这个公司的人打来的电话,都没去在意就挂掉。由于今年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也在思考自己公司如何变化。再加上这两国家新三板的崛起,更让我等中小企业对资本市场有了更多的向往!但我经营企业多年,也很清楚自已的薄弱之处在何处,所以当听到了摩根盛通的介绍宣传也就来到了他们800元的所谓研讨会上。在这个研讨会上,每个老师都将自己包装得非常成功与完美,好像他们就是点石成金的魔术师一样!资本摩方的虞涤新便是其中的一人。由于我公司在上海,我想找投资人肯定找上海的更方便。虞涤新在研讨会上不断的用各种中小企业主的痛点来反问挑起我们中小企业主那脆弱的神经,他不断的用他华丽的包装来暗示和用他挑逗的语言来告诉我们他是能够帮我们对接资本找到合适的投资人的,同时他还可以帮我们的公司走向更高的资本市场。他号称是安达信合伙人,安达信已经倒闭了我们无法考证,还号称是前德隆集团总裁,经考证实际只是被德隆开除的一财务部职员而已。号称跟诸多投资机构,如软银都有很好的关系,一直一起合作投资项目,但我们后来从没查到他和软银有过一起投资过什么项目。正是他塑造的自己近乎完美的投资人形象和他的格言让我对他产生了兴趣。在研讨会上我表现出了对他想进一步了解的想法!他在研讨会后在一个会议室里和他有兴趣的中小企业主进行一对一沟通,基本我们都遇到了各种不同的暗示,比如我们都是属马&啊,我们应该可以有很好的合作,你的项目不错啦&,我一定可以帮到你的融资的。我就是奔着他在上海投资领域认识很多人,且说一定能够帮到我在融资的路上。所以我花39800准备接受他的服务。没想到到了7月13号的现场才知道他是一个培训性质的研讨会,尽管安排了小组内部的路演和少数人上台的路演,但最后路演的人据统计设有一个人拿到他所谓的投资。我当时的助教,后来也是他的合伙人之一的何军在研讨会上给我们说只要跟老师走近一定能得到老师的帮助。我又积极表现,走进了他们的所谓平台内训。但又经历了三个月之后,我发现虞涤新就从没思考过如何为学员提供服务和如何为学员对接资本。他所做的都是通过研讨会和私董会拉更多的学员进场交钱。所以我毅然决然的和他们不再来往!但后来听说了不少朋友的股权被他一分未付出就骗到了手,更认清了他的真面目。原来我们想让人家帮我们对接资本和服务,而人家的目的是掏空我们口袋里的剩下的那点血汗钱!虞涤新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实在让我们不能满意,他自始自终都不知道我和几乎所有朋友的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都发了资料给他,他却不知道。这让我们再次认清了他的虚伪的嘴脸!所以我们要求退款维权,他不能提供我们应有的服务就应该退我们的款才对!但虞涤新爱财如命,不退款还污蔑更多维权的同学,让那些他平台的帮凶冒充别人的名字潜入我们维权的群里搅乱!我们维权的目的不单单是退款,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我们被他浪费了太多精力和时间,我们不想更多的中小企业主上当受骗浪费时间。所以我们站出来接露他的恶行,让他不能再出来行骗!!!&
已投稿到:女企业家携15岁千金拜师虞涤新(图)
  图为小咏君左与唐咏梅右在资本魔方的合影  虞老师的资本知识和资本思维,是小咏君非常宝贵的创业前期教育。
  在资本魔方的平台上,有朝气蓬勃的90后新生代力量,有把股东会开进资本魔方的股东团,有年过80仍在创业的老教授,更有15岁便跟着妈妈来学习的年轻女孩。是什么吸引他们来到这里?是什么促使企业家妈妈如此迫切的将女儿带进资本魔方研讨会?我们来听听53期同学唐咏梅的分享。
  “我是唐咏梅,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也是一位母亲。为了企业健康、平稳的成长,我走过很多平台,去学习、请教、寻找资本导师。资本魔方平台让我感觉这是一个智慧、高大上的平台,而虞涤新老师的智慧、沉着、以及对资本知识独到的见解更是深深吸引了我。
  在资本魔方的平台上,我受益匪浅,不仅链接了很多的资源,找到了价值观相同的合作伙伴,而且学习到很多行之有效的融资工具。我将所学运用到项目中,企业价值迅速提升。我推荐我的股东到资本魔方平台深造,将价值观提升到同一高度,在其他的平台,我也积极传播老师的的思想和价值观。
  这次我带着15岁的女儿来到资本魔方学习,我将她带到这样一个正能量的成功的圈子里,就是希望尽早的在她的心里种下一颗好的种子,接受资本思想的熏陶。这也是受到老师资本思想的启发,运用借力使力的方法教育孩子。事实证明,我的决定非常正确。我的女儿马上要到国外读书,我相信在虞老师的带领下,我女儿会很好的协助我开拓海外的资源。”
  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小泳君表示:“我受到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直想来资本魔方。今天来到这里收获非常大,虞老师的资本知识和资本思维,让我很受启发。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创业前期教育!”
  在资本魔方的研讨会上,有这样一群蓄势待发的90后,也有很多80后、70后、60后、50后甚至还有80岁高龄的30后,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对资本智慧的渴望,对资本市场的憧憬。虞涤新老师用一生的智慧和实战经验,教导着每一位随行者。虞涤新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让他的学生,能够在资本的舞台上,更加绚丽的绽放!(来源:齐鲁晚报)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11292条
评论249175条
评论221595条
评论160563条
评论115039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虞涤新:离开德隆的这12年_产经_公司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虞涤新:离开德隆的这12年
  虞涤新:离开德隆的这12年
  有时候,人生就是往复回旋。
  25年前,上海财经大学老师虞涤新在赔偿了学校5000元后离开,加入当时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25年后,果睿投资创始人虞涤新喜欢和朋友们聊聊他的投资理念、授课计划――是的,他又做回了老师。这一次,心甘情愿。
  在安达信和果睿投资之间,虞涤新曾有一段更被人熟知的职业经历――德隆集团执行总裁。1990年代,德隆从西北边陲的小公司,扩张为资产过千亿的金融、产业帝国。这家公司曾经在中国资本市场风光无限,其运作经常被冠以“神话”这样的说法。不过,到了2004年,因为宏观调控,资金链崩裂,德隆轰然倒下。
  虞涤新从1996年就与德隆结缘,先是帮助国际金融公司(IFC)落实对德隆的一笔投资,其后彼此合作不断加深。在虞涤新离开安达信合伙人职位之后,他进入德隆,不仅是执行总裁,也是集团最高决策机构――五人执委会成员之一。他离开后的这些年,总是会有一些朋友追问,德隆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也总会笑着说,等有时间了,我准备写一本书讲讲这些事。
  最近,我在北京的一个大雾霾天里见到了他。会计师事务所长期不规律的工作时间、德隆集团的管理重担、投资人繁忙的旅行生活,都没有让他变得沧桑一些。如果不是他坐在我对面,从自己带的杯子里倒出泡好的养生茶,我也不会在心里暗暗计算他的年龄。
  这个下午,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德隆,关于投资。
  界面新闻:您现在的身份很多重,果睿投资创始人、多只基金管理人、资本魔方创始人兼老师。这样很忙吧?最近在忙些什么?
  虞涤新:是啊,很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不过我也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以前在安达信是这样,在德隆也是这样。现在既要忙于寻找项目,进行投资,及投后管理;还要在学员和私董当中选择一些潜力项目进行培育,更像是早期的天使投资;另外还要做商学院(编者注:指资本魔方的课程),把这么多年的的经验和心得整理出来,分享给学员或项目方,希望对他们有一点帮助。
  界面新闻:我知道从德隆出来的很多人都在做投资,你们经常聚聚么?
  虞涤新:因为环境的驱使和过往的经历,很多德隆的人对资本运作、对投资融资都有一种天然的喜好,特别是在战略投资、购并整合、借壳重组等层面很有心得,这一切是来自唐万新及众多新老兄弟们的案例积累。现在德隆的老将基本都在做投资,有战略性的投资,大多是财务性的投资,但都和资本市场关联。我们有地面的圈子,更有网络的圈子,也有不少项目的互动。
  对于唐万新在干啥大家都有所耳闻了,聂新勇在做和我们类似的股权投资,王世渝在做跨国并购,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将。大家都在发挥各自的长处,享受不同的人生。我也发现经过岁月的磨砺之后,德隆系的老将们在做相关投资和购并的时候都会更加稳健、从容。
  界面新闻:离开安达信,以您当时的履历,应该会有很多OFFER吧?为什么会选择德隆?当然,后来离开德隆一样会有很多公司请吧,为什么又会选择创业?
  虞涤新:是的,因为时代的机遇,我是安达信公司第一个在大陆招聘及培育的合伙人,当时的OFFER确实很多,多是跨国公司。
  为什么选择德隆呢,主要是我想做投资银行,想做投资业务,可是国外公司多在香港,内地机会相对较少。而在当时的内地市场,真正从事投资业务的就是德隆了。另外德隆一直是我的客户之一,我也是看着德隆逐步壮大的。我从1996年就认识唐万新了,彼此比较熟悉。与唐万新达成约定之后,我还参加了德隆的一些内部会议,考察了一些项目,也征求了一些朋友的意见,虽然朋友们反对声偏多,但我发现德隆的投资手法非常老道,有华尔街精神,整个团队精英化,唐万新也很有格局,就这样我和唐万新从客户变成了战友。
  离开德隆之后,也有不少机构找我合作,民营集团偏多。可能是我的个性吧,我喜欢挑战,偏爱自由,我想做个职业投资人。我认为投资人不太像创业,更是一种金融服务,将资金、资源结合到一起,给到企业主,促使企业主创业,所以我们是企业家背后的企业家。中国的资本市场非常庞大,需要很多很多的投资人。
  界面新闻:那么果睿投资如何去选项目呢?每个项目你都经手吗?能告诉我一个你认为特成功的一个项目吗?
  虞涤新:对于项目,我们主要是自己找,也有请别人找,还要与圈子中同行合作找。不过我们有个小小优势,就是建立了一个商学院,选择一些项目培育,更关键的是培育了很多可以协助我们找项目的人。
  虽然项目来自不同渠道,但最终决策还是要亲自参与的,这毕竟是大家的资金,还有自己的资金,那要安全,要回报的。
  说到我们的项目,我也发现有一个特征,就是我们投的项目,大多是科技创新类的,有技术门槛的,有竞争壁垒的。
  比如我们投的,属于天使投资,是在石油开采领域方面有先进的技术;另外一家是华美生物,是做新材料的,替代尼龙的,在世界上只有它和杜邦具有这种技术,科技含量极高;还有一家是太和水环境,专注水环境治理的,它的“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也是国际领先,这种水养殖的虾蟹鱼简直是供不应求。从投资回报来看,第一个是10倍,其他的一般也不会低于10倍。这种有科技门槛的项目还有不少,这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投资偏好吧。
  界面新闻:说起来,应该是安达信那份工作让您开始接触投资吧?这么多年来你对投资的理解有变化吗?
  虞涤新:我人生中的第一笔投资应该是赔偿给上海财大的那5000元。1991年有进入安达信公司的机会,可离开财大去安达信要赔偿学校5000元,当时我在上海财大的月薪只有120元。怎么办?筹措,找两个朋友借钱。安达信给的月薪是650元,5000元赔偿就意味着我在安达信一年白干。但我还是离开了,以后的人生证明我的这份投资是对的。
  现在说安达信,大家会觉得已经是一个陌生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十数年前的五大会计师行,只知道现在的四大会计师行。在当时中国市场,安达信是五大中最为激进强势的一家,也是最早为中国企业提供股份制改造和海外上市服务的专业服务机构,承包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多个第一。
  安达信文化也是精英文化,用巨高的薪水,在顶尖的高校,聘请最好的学生,然后进行残酷的淘汰,留下最优秀的人,晋升合伙人。这种“强悍”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文化,同时又很讲规则,这也是华尔街文化体系的基础。一切公开透明,一切有据可循,行为规范标准化、流程化,一旦触碰到红线,即满盘皆输,且被全行业封杀。
  界面新闻:这和德隆又有很大的不同吧?
  虞涤新:进入德隆以后,我感觉自身的弹性增加了,对中国野蛮式生长的企业主也多了一份更加深刻的理解。德隆的文化更加中庸,寻找最适合的人,走最适合的路,透露出东方文化的“妥协”。
  德隆的盘子做大之后,旧部和新人本身就存在一种相互融合的问题。旧部从新疆一起过来,相对自由,强调单打独斗;新人多是团队作战,更加精英化一些。资本运作的基本原理――信用,在他们的身上均得以体现,前者的根基是“江湖仗义”式的,后者的基础则是规则和标准。所以,从这里我便发现中西文化的运用在资本运作层面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
  事实上,资本运作的方法很容易掌握,最难的是信用的建立。资本市场的运作方法是借用别人的钱去赚钱,用乘法赚钱。怎么才能让别人主动把钱借给你呢?第一要守信用、讲规则,以融到资金;其次,要有能力、有方法,去用好资金。
  界面新闻:为什么会想到重新当回老师?
  虞涤新:其实没想过再当老师。当老师很累的,耗元气的。最初,我们去投项目,聊着聊着就喜欢分享一些案例和经验,然后就总有人让我给他们多讲讲。我自己把这个事真正当回事是在2013年。
  这主要是与当时的大环境相关。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中国整个出口市场是不断萎缩的。年出现的情况是社会经济下滑,出口型相对严重,企业不知道到哪里去赚钱。年,缺钱的企业主开始转向民间,尤其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主渴望学习和运用各种融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高利贷。
  此时大家产生一种错觉,放高利贷就可以挣大钱。外向型为主的华南地区,包括浙江、福建、广东这一带的人敏感度更高,他们对资金的渴望,或者说对高利贷这个游戏的热衷几乎到了癫狂的地步。
  有需求就有供应,有人运用成功学的方法来讲“融资”,类似的融资研讨会异常火爆,要么几百人,也有上千人,可是学到融资方法的那些企业主,大胆地融到了钱,如何去使用呢,如何才能产生更大的回报呢,如何对债权人负责呢.......如果这些问题找不到答案,这些资金有没有风险呢,这些企业主有没有风险呢。
  当我看到这个状况的时候,我震惊了,这非常危险,大多数人不懂得融资,更不懂得投资,这样癫狂下去必出大事。我感觉自己有一份责任,把资本的规律及运作的方法告诉大家。
  界面新闻:投身教育这件事情会影响你做投资吗?听你讲课的企业主会让你去投资吗?
  虞涤新:左手投资,右手教育,资金与项目有效匹配,“资本魔方”也是这么来的。
  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平台,传播与实践,教育与投资,必须是两条线同行。这个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项目池,给100个学员做完分享,总有10%的项目是值得培育的。目前,商学院已经开办70期,超过6000个学员完成了研讨会的案例学习。
  在此基础上,商学院还开设了私董会,对参会私董进行常态化、集中式的答疑解惑,在私董的投资决策、融资规划上给予意见和建议,这个圈子相对高端,行业、规模和费用是能否进入私董会的三道门槛,其实这也可以被看作是精选的项目池。
  借助资本魔方这个商学院,我们旗下的3只基金已经投资了30多个项目,主要集中在早期和早中期,行业涵盖互联网、新材料、服务业、养老以及节能环保等行业,还有更多的项目在孵化当中。
  界面新闻:近几年,中国的海外并购、上市公司的重组都多了起来。尤其是今年,您认为现在我们是处在一个资本的时代了吗?
  虞涤新: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已经进入了资本的时代,既要享受资本运作带来的快感,也要承载资本运作产生的无奈。现在是国际化年代,我们会日益开放,国内资本与国际资本的博弈也会更加激烈,我们是准备好了,但还远远不够。
  在资本的时代,资本流动应该是快速的,因为资本追求裂变,追求乘法赚钱,追求几何式倍增,资本之间的配置产生了盈利驱动,无数个驱动力组成了社会前进的动力。但现在的情况是,资本的流动比较慢,为什么?因为资本的所有者彼此缺乏信任,导致大量资本被莫名地闲置着,甚至于错配着。
  在中国,资本时代最大的问题是信用的缺乏。资本的精髓在于信用体系的建立,整个企业家群体需要学习,需要改变,需要建立和强化各自的信用体系,我想和企业家们交流一些资本智慧,唤起社会的资本良知。资本只有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上才会有效链接。
最近访问股哪位“猛男”俘虏了投融资导师虞涤新的“芳心”?_网易新闻
哪位“猛男”俘虏了投融资导师虞涤新的“芳心”?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哪位“猛男”俘虏了投融资导师虞涤新的“芳心”?)
导读:来自华为的4个80后,居然获得了虞老师1000万的注资?他们是怎么夺得虞老师的“芳心”的呢?
昆山市中亿智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由4个80后的年轻人创办的,目前主要有2个产品线在销售,分别是:中控平台,包括车载智能集成控制系统,主要针对商务改装车、房车、特种车市场;娱乐系统,包括车载独立影音娱乐系统,主要针对大巴车、旅游车、火车、游艇等市场。
创业2年来,项目确实不错,也做了不少业务,但就是缺少流动资金。并且融资的道路痛苦而漫长,找过政府,政府没钱;找过银行,银行不理睬;找过投资人,投资人也没看上,企业作价500万,在朋友圈没人要,在投资圈更是没人要,他们一度非常彷徨。
看到他们如此困惑和疲惫,一个客户朋友向他们推荐道:“你们去找一下虞涤新老师吧,相信他对你们会有所帮助...还有我建议你们几个股东一起去,把股东会开到虞老师身边。”基于对这个客户的信任,他们股东四人一同参加了虞涤新老师的资本魔方研讨会。
在3天2夜的研讨会上,虞老师及其团队指导他们进行企业的顶层设计,帮助他们梳理商业模式,打磨他们的核心团队。在6个月内,企业的模式更加清晰了,管理更上台阶了,股东步调一致了,也得到了不少投资人的青睐。
在4个投资机构抛出的橄榄枝中,张国民最终选择了果睿投资——由虞涤新先生创办的一家从事股权投资的管理公司。也获得了果睿注资的1000万资金,企业估值在6个月内翻了5倍。他说道:“选择果睿投资是因为我相信虞老师,更是因为我想虞老师成为我们公司的股东,这样就可以时时刻刻接受虞老师的教导,使我的企业更加快速的发展。”
张国民及其股东在投资协议签署的那一天感慨万千:“虞老师既给我们指导,又给我们资金,还给我们匹配资源。他不仅仅是一个投资人,更是我们创业中的资本导师。”
(原标题:哪位“猛男”俘虏了投融资导师虞涤新的“芳心”?)
本文来源:华声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继科受伤参加研讨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