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实施的华为内部创业业方案是在怎样

华为系创业公司成功者少 盘点华为创业十大系
关于华为创业系,业界早陆续有一些报道。甚至有人还总结出华为创业系的几定律,诸如(创业在)电信行业失败论、华为人合伙创业失败论,等等。他们都是毕业不久就加入华为,二十多岁黄金工作期在华为渡过。也许有一天会有一个“前华为人创业指数”就出现在业界。
据《虎嗅网》报道,关于华为创业系,业界早陆续有一些报道。甚至有人还总结出华为创业系的几定律,诸如(创业在)电信行业失败论、华为人合伙创业失败论,等等。今天我们请前华为人张利华给大家介绍几家创立3-10年不等、她认为不错的华为系创业公司。
本文中提到的前华为人,都是毕业不久就加入华为,二十多岁黄金工作期在华为渡过,或者在华为工作五年以上的华为员工。
这些前华为人创业的企业总能在媒体不太关注的时候就默默做到在细分行业里的前列,如同二十多年前默默在通讯行业里崛起的华为。
它们虽然远离华为公司的主业,但由于其创始人长期受任正非教导,在华为进军全球市场、肉博多个国际大牌IT企业的战斗中成长起来,所以企业性格中也具备狼性、不服输、不怕强敌的基因。
2012年1月,福布斯发布2012年中国最具潜力100家上市公司,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深圳A股上市的汇川技术。这家企业2008年-2010年年销售增长率达到86.1%,各项经营指标在上市企业中名列前茅。
引入注意的是汇川技术网站上的公司简介:专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定位服务于中高端设备制造商,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为基础,以快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为主要经营模式,实现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
从这份公司简介上,总能看到点华为公司的影子,特别是最后一句与客户共同成长。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中有一项: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汇川技术的管理团队都是前华为人,董事长朱兴明担任过华为某产品线总监。
朱兴明,燕山大学85级无线电专业毕业,4年的本科学习结束后,朱兴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攻读燕山大学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深圳一家小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开始,先后又进入华为电气和美国爱默生公司担任高层管理人员,最后于2003年跟华为与爱默生的一批核心技术与销售人员创办了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高层大比例持股。汇川技术于日上市。
像汇川技术这样远离通讯行业,在高科技研发和制造领域创业成功并上市、而且高管团队全部来自前华为人的还有在深圳创业板首批上市的鼎汉技术。
上图为鼎汉技术董事长为顾庆伟,原系华为财务部门高管。年,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财经管理部部门主管;年,任华为公司山东华为财务总监;年,任华为公司北方华为财务总监。
鼎汉技术的公开资料显示,鼎汉技术2002年6月成立,此时,顾庆伟还在担任北方华为财务总监。2003年,顾庆伟彻底离职,开始专心参与鼎汉技术的运作,当时担任副总经理,主管财务和市场。此后的2006年,顾庆伟、周艳共同出资300万元设立鼎汉电气。几经辗转,鼎汉电气的股权比例在2008年变更为,顾庆伟持股82.64%。2007年12月,鼎汉电气作为发起人设立鼎汉技术,持股比例为37.52%。
鼎汉技术已经成为国内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系统的老大。2008年,其国内市场份额超过30%,高居第一位。最初创业时,顾庆伟及其团队主要是代理华为的产品,在此期间,和铁路系统有所接触,开始尝试着进入铁路信号电源系统领域。
前华为人创业的麦格米特是国内最大的LCD/LED电视电源厂商,今年已提交上市申请。创始人童永胜也是前华为人,曾做过华为电气的研发部负责人。
麦格米特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金1.33亿,主营业务为消费类定制电源,工业类定制电源,并通过设立子公司从事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童永胜1996年加入华为电气,从普通工程师做起,直至公司副总裁,主管研发、市场。随着华为电气作价60亿巨资出售给美国艾默生电气,童加入艾默生任副总裁。2005年离职创办麦格米特电气。
当有人还在感慨华为在互联网界没有一席之地时,前华为人的身影已杀入互联网阵营。
要说李开复创立的创新工场,不得不提其聚焦在手机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的“点心”。点心是中国最早拿到千万美元级投资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也是创新工场首个获得外部上千万投资的创业企业。
点心的CEO张磊在华为渡过了近八年时间,业内成名于在百度的一年。
点心也深受华为文化的熏陶,点心1/5员工有加班必备的行军床,墙上挂着今日必须解决的BUG数。
如今,张磊常作为互联网领军企业出现在各种媒体上,一改前华为人对华为低调风格的继承。
张磊2000年加入华为,一直专注于电信领域业务与软件的开发和管理。2008年进入互联网领域,并随后加入百度,成为百度无线最早的核心成员。
前华为人创业的品尚红酒2010年4月正式上线,这家上线仅一年,创业不到两年的B2C电子商务网站就在2011年获得了同创伟业创投2500万元投资。这项投资取得之时,正处于许多电子商务网站纷纷关门倒闭之时,因此尤其显得难得。
2011年,品尚红酒网的年销售总额突破1.3亿,会员人数突破300万,并已经初步实现盈利,继国内最快宣布融资成功的垂直红酒网站后,成为国内首家宣布盈利的红酒垂直B2C网站。
品尚红酒CEO张辉军也喊出了要在行业冬天像华为一样狼性发展的口号,并将狼性文化写入公司企业文化中。品尚红酒声称三大核心竞争力:产品好、价格低、服务好,这也是华为公司过去二十年核心竞争力的总结和任正非公开写在各类文件上的口号。
张辉军曾在华为等从事互联网、IT技术开发和构架5年,后在欧洲工作生活6年,负责华为软件产品欧洲区销售,成功的实现了华为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在世界一流运营商如Vodafone, T-Mobile,Telefonica, Orange等处的突破及规模销售。品尚红酒提供国外原瓶进口红酒的直销业务。
2011年就在IT界纷纷发表共识---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业务是移动位置与精准商务服务结合时,一家叫老虎地图(北京老虎宝典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已悄悄发展了上千万用户。
在众多喜欢高调口水战的互联网企业中,由前华为人卓日克为核心而创立的这家企业,显得格外低调,甚至卓日克都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很多人都用老虎地图但没有想到这也是一家前华为人创业的企业。
老虎地图是一款免费的GPS手机地图软件,支持GPS、手机信号基站和WIFI三重定位方式,在业界各类评比中荣获多项奖励。
2008年6月才创业成立的上海艾为电子,其核心团队有六人,五人来自华为(包括创始人孙洪军),一人来自IBM。他们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中国IC芯片领域的一匹黑马。艾为电子2012年初获得环球资源颁发的年度国内最佳IC设计公司,孙洪军获“上海十佳青年”候选人。
艾为电子开发了SIM驱动器等六大系列50多款用于手机的产品,已经成为手机周边模拟器件国内第一品牌 。
艾为电子继承华为企业文化,每周发布《艾为手机报》、《艾为电子报》,像华为一样通过办内部的《华为人报》广泛宣传企业文化、最新产品及行业新闻。与略显正式的《华为人报》不同的是,《艾为手机报》有一个轻松幽默的专版,专门张贴IT人遭遇的各种源自生活的幽默话,这也是前华为人创业企业与严肃的华为文化的不同之处。
艾为张贴出这样的企业文化:“客户的需求是艾为存在的唯一理由!高素质的团队是艾为最大的财富!”这些宣示怎么看都和华为公司网站上的很像。
华为创业的故事和各种成功的经验,激励着前华为人在中国经济这几年不景气环境下坚持创业。
“你创业还不够成功吗?是不是创业的时长还不够?”他们这样相互激励。据不完全统计,前华为人创业公司应有不下五十家。
失败了,再来。本文中的、创业成功的孙洪军等,都有过不只一次的创业经历。一位终于创业成功了的前华为人朋友告诉大家,离开华为后他持续创业过三家公司。第一家伤心失意;第二家持平;直到第三家,终于成了。创业这几年,他实现了从纯技术到具备市场敏感,到现在能胜任CEO的角色。
前华为人之间曾有交流,共同觉得华为文化是激励前华为人在各行各业脚踏实地创业的一大动力。参照老东家华为,前华为人的创业还有种种不足,也许有一天会有一个“前华为人创业指数”出现在业界,以标注华为创业系的成败。 (作者介绍:张利华,创华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立者、资深研发管理与创新战略专家,曾任华为公司业务与软件部总工等职。创华林的主要业务是研发管理与技术创新领域的培训及咨询(刚好是那十个体系里的第二系)。张离开华为后,写了32万字研发管理畅销书《华为研发》,也辅导过几十家中国企业。)
责任编辑:NF041(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财经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58082条
评论38802条
评论29403条
评论18309条
评论15808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您的位置: &
回首华为一次未成功的内部创业
优质期刊推荐媒体推内部创业可以学学海尔和华为|媒体|创业|华为_新浪新闻
  作者:修相科 来源:编辑网
  这几年关于媒体人创业的新闻就没有断过,此前传出的消息一般都是编辑记者跳出媒体体制,自主创业或者进入新媒体工作。
  而这两天“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关于鼓励和支持员工创业的通知”和上海报业集团“关于启动新媒体创新创业扶持计划的通知”,又将这个话题烘到热火朝天。
  媒体鼓励员工创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媒体自身经营困难,通过这种方式往外甩包袱;也有人认为传统媒体面对新媒体冲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实现自我救赎的有效手段。
  孰是孰非,我们无法在当下做出判断,只能说这是文化体制改革与传媒市场化的必然结果,走不走出这一步,不是媒体自己能说了算的。
  都有哪些媒体在激励员工创业
  传统媒体喊了几年狼来了,终于应验了。特别是2014年,纸媒广告业务直线下滑,倒逼传统媒体们不得不考虑未来出路的问题,鼓励内部创业孵化,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
  事实上,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媒体在推动内部员工创业。比如《新京报》传媒副总裁刘炳路创办的“热门话题APP”,即是一次“内部创业”。它由新京报和三胞集团联合出资,目前内容团队的核心成员,主要来自《新京报》。此外,像南都报系打造的ND蜂巢孵化器,以及更早出现的浙报集团的“传媒梦工场”,均有内部创业孵化的概念。
  深圳报业集团为了鼓励员工创业创新,还举办了首届融媒体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将优先获得深圳报业集团融数实验室项目孵化资格,只要通过审核条件,就可获得10~200万元项目种子基金,以及实验室提供的技术、人才、场地等一系列支撑服务。
  对于媒体推出“内部创业”的举措,热门话题APP创始人、新京报传媒副总裁刘炳路认为:1,做就比不做强。2,早做比晚做好,现在是媒体后创时代,困难重重中透着大把机会,办法总比困难多。3,被动创业绝无可能成功,要给主动者市场化空间,和政策保障。4,创业前需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传统媒体的市场化退出机制,该死的濒死的赶快死掉,不要惋惜,要唱赞歌。第二,所有制改革必须跟上,创业没有混合所有制的配套改革,那是耍流氓,扯淡的。否则怎么调动积极性?第三,要断了创业者的后路,或自断后路。5,敢于捆绑互联网企业,民营资本,将媒体资源优势变成生产力,别老想着国资流失,政绩观让位市场,才有生命力。6,多支持年轻人。
  处理好大概率事件与小概率结果
  各家报业集团在鼓励员工创新创业方面,也算是煞费苦心,有的已经有了切实的结果,有的还只是落在纸面上。要清楚看到的是,这绝对不是一剂百试不爽的良药。
  失败是大概率事件,成功是小概率结果。创业本来就是这样,并不会因为你是媒体人而有所改变。“传统媒体的人,对于互联网精神的理解和真正的创业者还相去甚远。”很多仍然在传统媒体体制人的人不服这句话,但真正走向社会开始创业的时候,他才会深刻理解。
  媒体内部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一部分消除后顾之忧,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来说,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自断后路的魄力,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中形成竞争力的。
  创业与创新,不是纸上谈兵比谁的点子多,而在于脚踏实地的执行,传统媒体自认为值钱的品牌、内容、资源优势在市场上并不一定好使。
  传统媒体习惯了不花钱就能办成事,舍不得花钱和投入,这大大阻碍了创业项目的进展,资源不配套、互联网技术人才的缺乏才是最迫切的需求,有好点子执行不了,一切都是零。
  不要变成劣币驱逐良币
  这其实是我最担心的问题。传统媒体人才流失,这几年一直存在,并且愈演愈烈,这在很多分析文章中都能看到。好在大部分媒体里都有一批忠心耿耿的编辑记者,他们就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像螺丝钉一样,调到任何岗位都能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为媒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腔热血。
  媒体工作的吸引力越来越低,良禽择良木而栖这无可厚非,传媒人才优先选择给钱更多,工作条件更好的新媒体公司。留下来的,除了一部分忠心耿耿的人才,再就是老弱病残自己不愿意动弹的人。
  而鼓励媒体鼓励员工创业创新,显然会加剧这个过程:有能力、有想法的媒体人会加速离开传统的媒体机构,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空出来的位置却没有相应能力的人来填充,显然会拉低整个传媒企业的水准。这是需要提醒媒体领导们注意的问题。
  媒体激励员工创业不妨学学海尔和华为
  与国务院鼓励国有科研人员创业不同,各家媒体的尝试都是自己的土政策,无疑是一次重构内部生态系统的好机会,也给一些体制内媒体创业者吃了定心丸。其实这种内容创业,在很多企业早就开始施行了,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与媒体毫无约束的“停薪留职”不同,企业鼓励创业的激励机制,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风险的。华为虽然鼓励内部创业,但却有严格的约束条件。例如,内部创业需经注册后成为独立法人,同时脱离与华为公司的关系,公司任何员工不得参股,与创业业务有直接关系的员工配偶不得参与。这样一来,虽然公司支持员工创业,但却有着明晰的底线和边界,华为员工创业必须真刀真枪实干,各种可能的利益输送通道也基本被封死。此外,尽管创业失败公司仍提供退路,但不保留原职务及工资,而是要重新经过考核,并按新考核的标准,分配工作岗位,确定新的工资级别。换言之,鼓励内部创业,仍然首先要保证公司的利益,所谓“留职”,也绝非真的把位置留在那儿,创业者必须承担时过境迁的风险与机会成本。
  创客的海尔更是一场自我革命,海尔过去的高速发展是有路标可供参照的。一开始学日本的,后来就学美国的,但现在没有榜样了。于是海尔就自己探索,希望成为旧模式的破坏者。为此,海尔创建了两个平台:一个是投资驱动平台,一个是用户付薪平台。最终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就是:企业要从原来的产品制造者变成“创客制造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不是放羊式的管理,而是形成了五个子平台基础上的七大模块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全流程创业加速生态圈,全流程帮助创业者创业。这就像是自己搭建了一套生态系统,将海尔现有的资源全部调配起来,全面支持创业者使用这些资源。
  从报业集团到传媒集团,是媒体做大做强的结果,然而当下在单一产业线上一家独大的情况越来越少,媒体能否在变革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出路,其实真正要直面的问题是对试错的承受力。容忍程度太高、太大,可能会出现后面没有办法控制;太低,转型又转不动。不管怎么说,现在起步,算是开了一个好头,至于未来走向哪里,就完全看个人造化了。华为 内部创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促进就业实施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