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有绪院士建议真的建议征收呼吸税吗

The requested URL '/content/16/840.shtm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呼吸也纳税_华商网
&&焦点话题
&&&&呼吸也要收税?这年头,您可能听过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使用税、屠宰税,可是这个“呼吸税”您有可能是头一遭听说吧?然而今日就有中科院院士建议对市民每个月征收20块钱的生态基金,那么这可能就意味着以后大家都要“艰于呼吸了”。
&&&&只要您张嘴,对不起,请先交20块,不过你不必心疼,这可是“包月”的,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就少吸一口气,争做一名光荣的纳税人吧!
&&&&相关新闻:
&&&&&&&&&&&&&& &&&&
&& 市民每月买20块钱生态基金
&&&& 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呼吁,政府可以考虑对企业甚至排放二氧化碳的市民征收生态税。蒋有绪认为,居民生活在地球上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可以考虑让市民每个月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 &&
&& 大气无国界 我们会吃亏
&&&& 华南植物园副主任周国逸说,生态税不得不征而且很迫切,在现在企业升级改造过程中,它是一种推力。 周国逸承认,“这是一件自伤筋骨的事情,因为大气是无国界的,你做了别的国家没有做,我们自己就要吃亏。而且对实体经济有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
“专家”征收“呼吸税”理由:
&&&&生态税既能促使企业主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也能产生动力进行技术改造。在现在全国产业升级改造中,还能加快企业产业升级。而所得税收又可用来反哺生态,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征收“呼吸税”小调查:
1、你是否同意蒋有绪院士提出的“每人为呼吸每月交20元生态税”的建议?
A、同意,征税用于治理全球气候变暖;
B、反对,连呼吸都要交税,没有一点空间了;
C、强烈建议按肺活量大小交税
2、您认为什么还可以征税?
除了生态税还有“放屁税”
&&&&也许,蒋院士会说:征税不是目的,这样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为啥一说提高环保意识,就瞅上老百姓的钱袋子?如果真要收呼吸税的话,到时大家为了避税就得背着气体压缩机,把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直接压进水里,做成汽水再喝下去,实现零排放。 蒋院士只是森林方面的专家,但却利用院士的身份提出征税建议,本身就不妥。早在2002年就有一位无所不能的百科全书型院士,提出要征收股市的利得税等一系列建议,结果被网友送了“咸蛋超人院士”的雅号,望蒋院士引以为戒。
&& 张嘴就收20 包月划得来
&&&&“张口呼吸就收20元,心疼啊,不过算起来包月还是划得来的,为了咱们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也就少吸一口空气,争取做一名光荣的纳税人。”&& &&
&&&&按月计算不是太不公平了,有的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比较多,用的氧气也多,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凭什么交一样的钱,享受的“待遇”不同啊,我建议还是按流量算比较合理一些。&& &&
&&&&喘气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功能,我们本该珍惜,但“天下变暖,匹夫有责”!在如今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阻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所以,我们倡议:选择性放弃“帝哥”赐给我们的功能,少喘一口气,争做纳税人!每人每天都要自觉闭气一分钟,这样每天可以少排出N吨二氧化碳。
&&&&yes we can!
&&& 愿我们的行动能让马尔代夫不在面临搬国的窘境,
&&&&yes we can!
&&&&愿我们的努力能让非洲最高峰重现雪景,
&&&&yes we can!
&&&&愿我们的奉献能让南极上空的臭氧洞洞从此消失……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蒋有绪院士真的建议征收呼吸税吗?
蒋有绪院士真的建议征收呼吸税吗?
——关于所谓院士建议征收呼吸税报道的反思
这两天,国内诸多媒体报道了所谓蒋有绪院士建议征收“呼吸税”的报道,网络上则是骂声一片。但问题是,媒体准确传递蒋有绪的发言了吗?他真的说过应该对普通市民征收"呼吸税"吗?
前天到办公室,一位同事在MSN上发我一个链接,是关于蒋有绪院士建议征收“呼吸税”的报道。浏览那篇报道以后,我对同事说,蒋有绪可能并未说过要对普通市民征收"呼吸税"的话,是媒体的误解。或许,有记者在报道的时候,没有理解蒋有绪的原意。
后来,我找到了《新快报》的报道:
引题:蒋有绪院士称政府应让企业和市民付出代价
标题:吁征生态税
市民每月20元
昨日在广州举行的中国森林城市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蒋有绪呼吁,政府可以考虑对企业甚至排放二氧化碳的市民征收生态税。
蒋有绪认为,居民生活在地球上作为二氧化碳的排放者,应该为节能减排付出代价,“可以考虑让市民每个月买20块钱的生态基金”。
我不知道,《新快报》的记者是否在
蒋有绪先生发言之后做了采访,请蒋有绪先生解释一下,他是不是真的建议对市民征收每月20元的生态税?
实际上,蒋有绪的原话是(来自大洋网,但愿速记没有错误):
“城市森林既然有这么多好的功能,是否可以考虑进一步关于生态税收的问题,因为他享受到收益的,每一个市民也在排放碳,我们是不是可以搞10块钱,20块钱的基金,这些钱来进行造林,而企业也可以通过税收支持城市森林的维持。”
请注意,蒋有绪说的是“基金”。基金不等于税收呀。中国已经有这样的基金:中国绿色碳基金。
中国绿色碳基金是设在中国绿化基金会下的专项基金,属于全国性公募基金。该基金的建立,为企业、团体和个人志愿参加植树造林以及森林经营保护活动,从而增加碳汇以应对气候变化搭建了一个平台。基金先期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捐资3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旨在吸收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为目的的造林、森林管理以及能源林基地建设等活动。
蒋有绪先生就职于中国林业科学院,是国家气候变化12人智囊团(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中的一员。我估计,他是中国绿色碳基金的推动者之一。
另外,《新快报》的报道没有提什么“呼吸税”。这个“呼吸税”的名头,或许是哪位网络编辑的“杰作”。
很多媒体在转载所谓院士建议征收"呼吸税"的报道时,缺乏一种基本的原则:怀疑和求证。即便联系不上蒋有绪本人,大洋网当天也有他发言的记录,很容易搜索到的。
我还注意到,一些评论家纷纷发表时评,痛骂蒋有绪先生。中国有很多所谓的评论家,经常在事实都没弄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针砭时弊”。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议征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