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亿大健康市场开启,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机会在哪

当前位置: >
  &健康中国&落地 医药健康开启16万亿盛宴
  企业、医药流通以及民营医院等将站上政策利好的&风口&
  10月25日,为实现全民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纲要》)。
  《纲要》不仅明确出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还对于整个健康产业规模给出了相应指标:预计健康产业总规模2020年将突破8万亿元,2030年将突破16万亿元。《纲要》指出,我国将建立起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多位行业协会负责人、代表和院长等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十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医药企业、以及等将站上政策利好的&风口&,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融合发展的新时期。
  《纲要》落地:为健康产业指明路线
  《纲要》作为一部纲领性文件,代表着国家政策和资源的倾斜方向,更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指明了路线。
  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刘远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是前所未有的。&当前的中国,健康已经不仅仅是医疗的事情,规划纲要从健康生活入手,这是对疾病挑战最直接、最积极主动的应对。&
  然而,对于&健康中国建设&的指标要求,《纲要》中明确写入了十三个指标,其中,关于健康产业的规模,预计2020年要大于8万亿元,2030年再翻一番,达到16万亿元。
  记者通过数据统计发现,美国的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0%,而我国健康产业仅占GDP的4%至5%。
  《纲要》明确,&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为实现&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目标,规划纲要还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在主要指标上,《纲要》涉及了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与保障、健康环境与健康产业六个方面的指标。其中,在健康水平上,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再增加约3岁,达到79岁,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将由2015年的29.3%下降至25%左右。
  根据《纲要》,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34岁,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不过,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副教授、卫生部健康教育巡讲专家范志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纲要》从健康出发而非医疗的角度布局这是一个进步,但涉及预防疾病和营养方面还是偏少,只涉及&全民健身&,&健身固然重要,但是合理饮食也很重要,健康饮食的问题由谁来解决值得关注,把健身结合到医保中去,这是个很好的思路,应把营养也结合到医保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不断显露,逐步引起社会关注和政府重视,例如,上学难、看病难等。&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分析认为,&健康优先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教育和健康双优先&的新阶段,同时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也进入了国家发展政策的优先领域。
  盛宴开启:蕴藏十万亿级市场机遇
  《纲要》中虽未对健康产业发展的众多指标作出更加细致的规定,但是,释放了多项有利于健康产业发展的信号。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对资本市场来说,一旦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得以实施,十万亿级产业投资盛宴也将随之开启。
  在药品流通领域,《纲要》提出,&落实医疗机构药品、耗材采购主体地位,鼓励联合采购。完善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同时,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市场集中度,形成一批跨国大型药品流通企业。&
  今年以来,联合采购,例如三明联盟,以及各地区的医联体带量采购等,对于降药价有着明显的效果;而两票制政策的落地,更是让许多小型商业公司走上了被重组兼并的道路。
  此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安全监管司司长李国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1.3万家批发企业退出1万家,剩下3000家可能是比较理想的状况。这也体现了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市场集中度的必要性。
  一位不具名的药品流通领域专业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纲要》的出台对于药品流通领域将会是一个利好消息,促进药品流通行业向规范化发展,促使一批规范化的药品流通大型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让药品流通小型企业逐步退出市场,以此形成优良业态的目的。
  在民营医院领域,《纲要》要求,&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
  据记者梳理发现,我国民营医院数量由2005年年底的3320家,一路发展至2013年年底的11029家。近十年的不断发展,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数量差距不断在缩小。
  &近几年,民营医院每年以17%左右的速度增长,仅国家政策密集发布的2013年一年就净增1300多家。截至去年第一季度,全国民营医院数量已达1.15万家,数量占全国医院总数的46%。&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认为。
  虽然数量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民营医院也面临着人才匮乏、资金短缺、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多项问题。
  据记者梳理发现,在《纲要》出台前,就有多位专家建议,打通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间人才的双向流通渠道,将民营医院引进人才纳入各地人才专项流动计划。《纲要》中关于发展民营医院的论述,无疑是为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
  &此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让民营医疗从寒冬迎来了春天。&佳美口腔集团董事局主席刘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于以往医改,此次纲要的参与主体不再是政府,而是以社会资本为代表的全社会,这让与公立医疗真正有了平等竞争的平台,&我认为最大的收益是因政府买单,机构的营收至少会增加30%。&
  在药品、医疗器械领域,《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生物药、化学药新品种、优质中药、高性能、新型辅料包材和制药设备,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诊疗设备、医用材料的国际竞争力,到2030年,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与国际接轨。&
  据了解,2015年全年中国市场销售规模约为3,080亿元,比2014年度的2,556亿元增长了524亿元,平均增长率约为20.05%
  据药品领域内一位企业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纲要》的发布虽然是从国家宏观角度出发,但对微观企业而言,还需要提高技术,生产出相适应的产品,才能满足《纲要》的要求,这样才能共同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何传启也表示,健康中国是&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新型发展模式。对于这个新模式,一方面我们没有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我们缺少深层认识,&建设健康中国,需要全民参与,需要通力合作&。
来源:中投投资咨询网
关键词:医药健康 民营医院
  2016年,中国经济在内外挑战中平稳运行。连续三个季度增长6.7%,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提前完成全年就业指标。
  在实体投资领域,政府投资重点深化供给...  2017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政策方向将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推...  过去三十余年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变迁,经历了&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到&先富帮后富&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积极支持沿海地...  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政府加大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力度,出台史上最严格的《新环保法》,明确&大气十条&、&水十条&等环境监...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粗放式的资源驱动难以为继,新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极,是&基础的基础&,是其他六大战略新兴产业蓬...  &智慧城市&概念来自于IBM实验室。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
当前,中国的旅游业正...  作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到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的规模将接近3万多亿元,居全球第一。预计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总...  环保产业近年来风生水起,各类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蜂拥而入,跑马圈地,2015年的环保并购案例约120起,涉及交易金额超过400亿元。连续两年,国务院总理李克...
  从2万亿到4万亿,国内医疗健康产业在过去两年保持着罕见的高增长。而根据&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的规模将超过8万亿,...  割双眼皮、打减肥针、注射胶原蛋白&&医疗美容拉动&颜值&经济,但在暴利驱使下,整形行业从招生、培训、推销、服务到药品销售,已...  作为仿制药大国,中国的创新药发展为各方所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与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armonization,简称ICH)...  日微创医疗出手,投资大动脉覆膜支架微创医疗和美股上市医疗器械公司LombardMedical,Inc.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及微创医疗向LombardMedical注...  国内首个官方背景的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平台&&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产业投融资分会(以下简称&健康产业投融资分会&)近日在...
   根据国外市场调研公司marketsandmarkets的一份报告,全球手术吻合器市场将从2017年的33.8亿美元达到2022年的47.8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7.2%。
   全...  健康体检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是医疗服务产业中的重要一环。美国医药协会于 1900年的会议上提出每年一次健康检查的理念。1908 年,美国士兵开始进行定期的健...  人类1/3 的疾病是通过健康体检得到的信息反馈的,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据统计,目前我国广义健康检查总市场规模达到3.67...  6月13日,快方送药宣布将用智能药店系统,以5种系统、3重模式赋能传统药店,携手50城500家药店共同掘金医药市场;不久前,叮当快药也与200家药企达成合作协议...   6月5日,上海杨浦区市场监管局对上海迪安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处罚80多万元,因其使用未依法注册的医疗器械;5月17日,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因经...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投资咨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投资咨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 邮箱:.cn
中投顾问咨询服务
? 投资机会
热度---- 100%
热度---- 100%
热度---- 90%
热度---- 90%
热度---- 80%
热度---- 100%
?【】?【】?【】?【】?【】?【】
? ? ? ? ? ? ? ?
? ? ? ? ? ? ? ?
热点资讯排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Copyright &
o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中投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大健康概念成市场香饽饽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受益于国内医疗改革进程的加快,大健康概念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必争之地。据悉,前海联合基金正在发行的前海联合国民健康混合型基金就是一只专注投资大健康概念的主题型基金。
受益于国内医疗改革进程的加快,大健康概念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必争之地。据悉,前海联合基金正在发行的前海联合国民健康混合型基金就是一只专注投资大健康概念的主题型基金。该基金即将于12月5日至12月26日发行,投资者可通过工商银行各网点、前海联合基金公司官网、手机APP等途径进行认购。据悉,作为一只标准的混合型基金,该基金在股债的资产配置上非常灵活。根据招募说明书显示,该基金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95%。这就意味着,该基金在股债的配置上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同时,作为一只大健康主题型基金,该基金将以医疗健康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投资于医疗健康行业上市公司证券的资产占非现金基金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其投资标的相当明确。大健康概念迎来政策红利期,十万亿盛宴即将开启。海通证券分析师余文心在12月1日的月报中指出,药品审评加速、医保目录调整、两票制零加成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种种迹象表明2017&年很有可能是医药政策调整的大年,建议加仓医药行业。中信证券分析师田加强则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分析认为,10月25日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于年超过8、16万亿,健康中国有望将成为我国医药行业未来十年的核心发展主题。作为一名具有10年证券基金工作经验和多年医药行业工作经验的老将,前海联合国民健康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林材表示,从宏观经济周期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目前正在经历第三轮增速起落周期,按照实现十八大&2020年GDP较2010年翻一番&目标,GDP增长底线应在6.5%左右,宏观经济目前处于换挡周期后期,但从医药行业板块属性看,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环境下,却是投资医药类稳健行业的较好时机。
[责任编辑:彭颖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人民网、健康时报、中国人保健康联合主办
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隆重召开&把脉16万亿大健康产业新格局
人民健康全媒体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同期举行
图为活动现场
图为活动现场
图为活动现场
人民网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赵敬菡)今天上午,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暨人民健康全媒体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京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人民日报社、农工党中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人民网、健康时报社、中国人保健康联合主办,主题是“大健康?大融合?大发展”。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药品安全总监孙咸泽,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会长、少将郭渝成,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唐志刚,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宋福兴出席论坛和上线仪式。
开幕式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指出,“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保护人民健康,改善生活环境的高度重视,要把推动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的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体现,贯穿于自身建设的全过程。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指出,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立了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提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理,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的成效。我们要从健康促进的源头入手,强调个人健康责任,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康运动,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引导群众形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药品安全总监孙咸泽表示,食品、药品安全是全民健康的重要支撑。药品方面,提高药品标准,着力提高药品质量,解决低水平重复等问题。积极鼓励企业创新,不断降低药品价格。食品方面,修订《食品安全法》,积极推动食品安全标准的修订。
人民健康全媒体服务平台上线
图为人民健康全媒体服务平台上线仪式现场
论坛上,人民健康全媒体服务平台同步上线。人民健康全媒体服务平台是人民日报社面向大健康领域规划的重点工程,将在人民网现有大健康内容板块基础上,依托人民日报社内健康类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内容资源,进行全新改版升级。平台一期将上线PC端人民健康网和手机端人民健康网,人民健康APP和人民好医生APP,搭建人民健康微博微信集群,以“两网、两端、两微群”的新媒体集群,服务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
同时,人民日报报系正式推出医疗服务类APP“人民好医生”,加入到国内医疗服务市场的激烈战局中。未来这一APP手机软件将进一步服务公众的健康医疗需求,提供最权威的科学健康信息指引。
活动现场,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和健康时报社特别举行了战略合作单位签约仪式。人民日报社管理保障局与中国人保健康举行了“健康管理中心”签约仪式。围绕宣传信息平台建设、健康城市建设、健康服务活动开展、中医药国际化、大健康产业促进、健康扶贫公益、健康科普传播等多个方面,农工党中央宣传部、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天士力控股集团、哈药集团与人民网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健康时报社与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广东省国强基金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园丁健康促进工程签约仪式,与碧桂园共建社区健康研究所进行签约,多方将在大健康领域开展广泛深度的合作。
本次论坛设有大视野院士论坛、大格局医药论坛、大健康专家论坛,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刻探讨。
从救治到预防 倡导医学以人为核心
在大视野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分享了对现代医学困境与出路的思考。“我们把整体变成器官,又用显微镜把器官变成了细胞,又把器官变成了分子……我们传统的生理学土崩瓦解,医学与人文体无完肤,医生离病人越来越远,医患关系越来越严重。” 樊代明犀利地指出,医生不能只看病、不看人。医学除了科学,还有很多和科学同样重要,甚至比科学还重要的东西。“好的医生也得是名哲学家,有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樊代明院士认为,解决现代医学困境的出路就是整合医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葛均波以心血管病为例,提出慢病防控要做好预防和救治两方面工作。预防战线应该前移,要移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去。救治机制要顺畅,比如心血管疾病虽然凶险,但只要抓住时机,并非不可救治。在建立绿色通道的基础上,他还呼吁完善胸痛救治机制,为急性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速诊疗通道。
从积压到机遇 国家药品审批将加速
在大格局医药论坛上,国家药品审评中心主任许嘉齐则对业内普遍关心的药品审评问题一一进行了回应。
我国制药产业申报的数量,最高的时候达到了2万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多药品审批被积压?“创新能力、产业水平质量不高是主要原因,需要抓住全面提升质量,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问题。”许嘉齐说对药品审批慢提出计划。药品审评制度的改革将围绕着质量、效益、透明、服务下工夫,要让审评制度融入到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当中,让审评技术指南与标准与全球的创新研发和标准接轨。药审中心未来要深化审评制度,让智能药物,让细胞药物,让各种创新的最前沿的研发,能够早一点上市,造福患者。同时建立优先审评的制度,对临床急需,患者需要的药品优先审批。
目标16万亿 健康产业成经济新引擎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在大健康专家论坛上,与会专家一一进行“把脉”。科技部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解释,16万亿是在8万亿的基础上五年翻一番得来的。8万亿包括医疗服务4万亿,药品器械4万亿,另外现在的健康养老养生产业规模还在不断升级中,健康产业大有可为。
抓住160000亿健康产业机遇,王宏广教授认为要打造好“八个一”工程。第一要扛好“健康中国”这面旗;第二,要打造一个完善的健康产业体系,从治疗术后到康养健身形成闭环发展;第三,制订一本健康科技与产业规划,找准创新的重点与方向;第四,造就一批国际尖子人才;第五,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研发平台;第六,建设一批国际一流医院和高端民办医院;第七,打造一批千亿元健康企业;第八,建造一个中心:中国医学中心,提高我们的医疗、医药研究质量。
协和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四个“化”概括了健康服务业发展趋势,分别是经济发展的健康化,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健康对整个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健康体系的合作化,不要笼统地谈到底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应该一定是合作的关系,是融合的关系;服务资源协同化,通过内整合和外整合,建立“协同医疗”系统的挑战。“健康产业如果不围绕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规律而发展,就会出现盲目,甚至是危险。”
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则提出,健康中国需要一个国家健康委员会。 “我们跟健康相关的部分,国家层面大概近20个部门都跟健康有关系,每个部门都管一点点,但是没有谁对它负全责。我们要把目前分散的职能进行整合,集中统一。”李玲举例说,从“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就说到“三医联动”,但是老是联而不动,原因是什么?“因为是碎片化的,谁连谁?”李玲提出,必须要有统领的机构,就是国家健康委员会,这样就能自动的体现联动了。
此外,论坛还设有医疗创新、文化养老、慢病防控、健康社区、医院发展、人民健康等14个主题单元,与会专家围绕国家战略、医药政策、分级诊疗、医院发展、慢病防控、健康社区、养老产业、健康管理等重大议题进行讨论。
2016年度中国十大健康新闻发布
秉持媒体立场、社会责任、健康促进的宗旨,本届健康中国论坛同时发布了“慈铭杯?第九届(2016年度)中国十大健康新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广东伤医案、魏则西事件获选。这一评选结果经百家全国专业类媒体社长、总编辑联袂推选,广泛征询国家相关部门专家意见,结合今日头条大数据排名得出。大会同时发布了 “十大年度人物”、“十大公益榜样”、“十大健康风尚人物”等公益奖项。
健康中国论坛一年一度,已成功举办八届。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北京大学医学文化与健康传播中心、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论坛还邀请到人民日报社、农工党中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委机构相关负责人,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健康领域社会组织负责人,大型三甲医院院长代表,公益组织负责人代表,健康领域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代表,健康类媒体负责人代表,共约700人参加活动。&
相关新闻:
(责编:聂丛笑、许心怡)
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直通车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电话:010- 邮箱:16万亿大健康产业,概念股机会将持续到2030年!
收出三连阳后,沪指今日遭遇抛压,低开低走最终小幅收跌近0.5%,回踩5日均线,退守至3100点上方。两市成交量依然低迷,合计成交不足5500亿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最近连续大涨的煤炭板块今日领跌两市。
昨天的文章中,小牛提出今日支撑位在3113点附近,结果今天大盘最低回调到3110点,三连阳后开出一根回调阴线实属正常。那么,后市将何去何从呢?
【今日要闻点评】
“健康中国”大行动15年喷薄一个16万亿大产业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到2030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预期寿命较目前再增加约3岁,达到79岁。到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16万亿的大蛋糕,你想分享吗?小牛觉得,以下几个细分领域存在重大机会: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等。
曾经的“美丽中国”概念催生了许多环保行业大牛股,那么“健康中国”能给投资者带来多少回报呢?目前,国家已经把“健康中国”上升到战略高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15年,大健康相关行业会明显得到政策呵护,我们投资者应该好好把握这种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今日热点事件】
上电视推荐“优质股”转手套现,上海知名股市“黑嘴”被批捕
电视财经节目里,“专家”对股市行情侃侃而谈,对股票评价的鞭辟入里,可是你可知道,就在你心动买进专家推荐的“牛股”之时,竟然有“专家”就是粉丝掏钱购进股票,拉高之际趁机将自己囤积的股票出尽获利?记者今天从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获悉,上海侦破本市首起以“抢帽子”形式操纵证券市场案,犯罪嫌疑人朱某正是某电视台财经节目里的“专家”,在股民中拥有不小的知名度。目前,朱某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详细处罚内容建议参考中国证监会网站〔2016〕87号文号。
我们来看看股民最关心的处罚结果: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我会决定:
一、责令朱炜明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没收违法买卖股票的违法所得4,087,477.11元,并处以12,262,431.33元罚款;
二、没收朱炜明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违法所得439,254.59元,并处以1,317,763.77元罚款。
以上合计,没收朱炜明违法所得4,526,731.70元,罚款13,580,195.10元。
在没收非法所得以及缴纳罚款的同时对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原来这个所谓的民间“专家”在2010年8月到2014年8月四年期间靠欺骗投资者非法获利450余万元。那么,很多盲目相信这种“专家”言论的股民,遭受到的投资损失是否可以追究其民事赔偿呢?
所以,非常有必要对粉丝进行相关提醒:广大股民不要轻信所谓的“大师”、“专家”对个股的推荐,莫让“专家”变“庄家”,对于股市的投资还应回归到对市场价值的理性判断。
通过“黑嘴”事件,小牛终于知道为什么“股评家”都是看多的了,你明白了吗?
【技术分析】
看上证指数日线图:
【操作策略】
操作策略:短线维持杀涨追跌的基本策略,中长线可以关注“健康中国”相关概念股的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药行业市场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