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ETF的市场流动性性

王军辉:机构需要有特色流动性大的ETF产品_基金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王军辉:机构需要有特色流动性大的ETF产品
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辉(新浪财经 思泉摄)
  新浪财经讯 第十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于12月2日在深圳福田香格里拉举行,本次论坛主题是:突破基金公司向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以下为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军辉演讲实录。
  王军辉:
  我补充一下,我觉得主动和被动型的基金应该说业绩来看究竟哪个更好,我个人觉得现在仍然不能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实际上来讲你如果看这个市场处于不同的阶段,你比如说市场如果是一个单边的牛市,我想主动型很难跑赢被动型的,因为这里面有一个仓位选择的问题,因为被动性是全仓位地运作能够跟上指数,主动型并不一定满仓运作。如果是熊市主动跑赢被动可能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过去来讲从海外来看、欧美市场来看应该经历了一个非常长期的牛市,这样的一个阶段下长期来看主动型是非常难跑赢被动型的,我们看到未来市场处与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是一个单边市还是一个震荡市,如果是震荡市主动的管理者可能更会发挥他的作用和积极性。
  人寿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投资者我们也是最大的基金持有人,我们管了大约1万7千亿的钱,里面的基金超过了千亿了,我们也面临一些困惑。比如说ETF这个产品我觉得这个产品非常好,过去几年应该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一个现象,现在30多只产品中超过40亿的规模大约4个产品,这4个产品都是在06年之前发行的,这是先入为主。现在来看这几个基金规模比较大,实际上投资者也觉得够用了,后面很多的产品我们觉得说应该说同质性比较明显,没有形成差异性。前面几个规模比较大、流动性比较好我也觉得够用了。这样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我觉得未来的ETF产品设计上,一定要设计一些能够真正满足投资者需要的一些产品。刚刚李总讲了,目前来讲国内和国外应该说ETF的持有人中机构占很大的比例,国外大概超过了50%,国内大概超过了70%,应该讲ETF应该说是一个机构很喜欢的一个产品。你比如说我们保险资金来讲,我觉得有一些比如说宽基制的产品就可以了,我们现在缺行业指数的产品。另外我们还缺跨市场产品,我们现在主要是单一市场的,深交所的产品和上交所的产品是分开的,能不能有跨市场的产品。另外保险资金我们追求绝对收益,能不能有一些固定收益类的产品、绝对收益的产品,这些都是在产品设计上我觉得基金公司可能要考虑的。基金公司分布自己的产品线没有问题,但是不能为了设计产品而设计产品,而是要真正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我们现在的规模很大,我们现在觉得ETF来讲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流动性很差,可能就那么几个规模比较大的流动性很好,一些小的产品流动性到什么程度,每天成交量大约几千块钱,这样作为机构来讲怎么样去参与这样的产品呢?可能通过一些制度创新怎么能够提高ETF的流动性,比如说我们可不可以引入做市商制度来增强流动性,我们可不可以在ETF实行一个T+0的交易制度的创新,能不能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能不能进一步提高申购和赎回的便利性。当然ETF可以作为融资融券的标的物,他已经做到了。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创新能够把ETF的流动性做起来,我想这个机构自然愿意了。
& 相关专题:ETF交易制度创新存在突破空间
来源:上海证券报
  ETF(Exchange Traded Funds,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国外成熟的金融工具,2005年引入国内,历经证券市场牛熊交替,通过市场反复检验,诞生了很多成功产品,如沪深300ETF、上证180ETF、上证50ETF等。截至2015年末,ETF总规模接近5000亿,投资品种涵盖境内外权益、债券、商品、货币市场工具等。  从运作机制来讲,ETF份额既可以通过一篮子证券进行申购赎回,又可以上市交易。这种模式相比传统指数基金具有更小的跟踪误差与更低的运作成本,同时对投资者来说,交易更加便利。ETF一级市场相对复杂,资金准入门槛较高,投资者主要为私募基金、证券公司等专业机构投资者,而二级市场交易规则十分清晰,与股票交易类似,投资者主要为保险公司、主权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部分个人投资者。  从投资标的来讲,ETF可以满足投资者资产配置、波段操作、指数跟踪等多样化投资需求。具体而言,投资者可以通过货币ETF进行现金管理;通过行业与主题ETF进行择时操作;通过跨境ETF跟踪境外股票指数;通过持有各类ETF实现大类资产配置。货币ETF正逐渐成为私募基金现金资产的“蓄水池”;蓝筹ETF正成为稳定市场的“定海神针”;而跨境ETF正成为投资者联接全球市场的“纽带”。  国内ETF经过多年发展,在品类上已经相对完善,但还是存在一些缺憾。一、同质化严重。市场中存在多只ETF跟踪同一标的指数,比如沪深300、中证500等,而特色鲜明又深受投资者喜爱的主题类ETF却寥寥无几,之前ETF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产品运作模式上,对于客户细分需求的开发尚显不足。  二、内生流动性不足。由于ETF一级市场参与者少、二级市场投资者数量也有限,虽然部分蓝筹ETF、创业板ETF以及黄金ETF交易比较活跃,但是绝大多数ETF交投清淡,很多ETF甚至已经丧失流动性。  虽然ETF在现阶段面临一些发展瓶颈,但展望未来,ETF还是存在一定的发展机遇。  一、中国正逐步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从创业板ETF的受欢迎程度来看,创业板市场相关的ETF开发还有较大空间,我司也加快布局创业板50ETF,该指数定位于创业板中规模最大、流动性充裕的前50只股票,我们称之为创业板中的蓝筹股,我们认为该ETF也将取得较大成功。  二、交易制度的创新还存在突破空间。流动性是ETF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是如何提升ETF流动性一直以来困扰着交易所和基金管理人。2015年初开始,交易所开始尝试跨境ETF实行二级市场T+0交易,事后证明这一交易规则改进活跃了一些ETF的成交量,但并没有增加ETF的运作风险,这为以后在其他ETF上做出交易制度改进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未来如果股票类ETF实行T+0,将大大提升整个ETF市场的流动性,也将提高基金管理人开发ETF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HN064)反弹先锋!买中证500ETF就选流动性最好的!
第A11版:天下
反弹先锋!买中证500ETF就选流动性最好的!
&&&&本周二,沪深股指集体翻红,跨市场中小盘成长股标杆指数——中证500指数更是表现优异。作为国内首只跟踪中证500指数的&ETF——南方中证500ETF(基金代码:510500)单日涨幅高达7.34%,7月9日&反弹以来的区间涨幅高达31.07%,远高于上证综指同期的7.11%,借助南方500ETF抄底的投资者,已经获得丰厚的收益。&&&&事实上,自从今年4月中旬中证500股指期货上市后,中证500指数核心市场地位就得到进一步巩固。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浅析:你真的懂ETF了吗?浅析:你真的懂ETF了吗?今日金码百家号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ETF已经度过了起步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ETF的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扩大,种类也更加丰富。同时,ETF也在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投资者对待ETF投资仍然存在一些误区。ETF产品规模越大则代表它的流动性越好?流动性高是ETF产品的一大优势。历史上,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换,ETF一般都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目前,中国市场上普遍认为ETF产品的规模越大则代表它的流动性越好,这只在一定程度上成立。事实上,ETF的流动性来自于三个方面:ETF在二级市场的交易量, 跟踪标的资产的交易量,以及因为ETF特殊的申购赎回机制而显得异常重要的一级市场上的流动性。由于一级市场的流动性很难预测,个人投资者一般可根据标的资产的流动性来着手分析。事实上,ETF根本的流动性来自于标的资产,这也是一些低成交量ETF实际流动性好的原因。一只行业ETF的规模或者成交量虽小,但如果它潜在标的资产的流动性高,那么这只产品的流动性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在以下例子中(见表1),“广发中证全指信息技术ETF”的成交量较“华夏中小板ETF“低,但由于其标的资产的流动性高,它本身的流动性要比乍看起来高许多。选择管理费最低的ETF就是最省钱的做法?ETF的另一大优势为其廉价的交易与运作成本。一些投资者认为选择管理费最低的ETF就是最省钱的做法,但这样一只ETF往往却不是最便宜的。所以,应该从整体的费率角度来挑选产品。ETF的总费用可大致分为:佣金,买卖差价以及管理费。在中国,由于ETF做市机制并未完全实施,买卖差价可被忽略不计。但在美国等采取报价驱动市场的国家,ETF做市商在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将赚取买卖差价。基于ETF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佣金,买卖差价对于频繁交易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有些证券公司为了招揽生意而免除佣金,但有时管理费和买卖差价可能比佣金更昂贵。买卖差价通常受以下因素影响:二级市场上ETF的交易量,标的资产的买卖差价,一级市场上申购和赎回的清算费用,以及做市商对冲头寸的开销。以下的例子当中(见表2),虽然XYZ ETF收取的管理费较ABCETF更高,但它在买卖差价上的优势却让它在总费率上胜出。ETF跟踪误差越小越好?ETF的跟踪误差可以按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年计算。多数个人投资者以较频率的模式交易ETF,而机构投资者的持有时间通常会长一些。交易越频繁,短期内的跟踪误差就愈加重要。这里的跟踪误差是指ETF基金收益率与跟踪标的指数收益率的偏差,无论基金跑赢还是跑输了指数。总体而言,ETF跟踪误差越小通常意味着标的资产换手率较低,进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市场普遍认为ETF跟踪误差越小越好。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投资ETF的主要原因是获取指数收益。与指数型基金相比,ETF的跟踪误差普遍更小。但是,大家不应忽略很多事先决定的因素包括跟踪模式、权重方式和再平衡频率是决定ETF跟踪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见表3)。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的ETF以完全复制模式跟踪指数,但也有一些以优化抽样复制模式存在的ETF,例如“富国上证综指ETF”。在成分股数量庞大,成分股流通或所有权受限制(如一些新兴市场证券),成分证券难以获取(如一些固收类证券)的情况下,以量化技术做优化抽样来复制指数不失为一个可行并有效的方法。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今日金码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领投资给你新投资经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ETF对其标的指数成分股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摘 要:本文根据“上证综指ETF”所选定的200只成分股的股票价格、平均日交易额、所属行业的周期性,所占基金净值比例等标准,将成分股分成不同的类别,分别计算出各成分股在该基金上市前后五十个交易日反映流动性的马丁指数,利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方法,检验所有成分股流动性指标在“上证综指ETF”推出前后的流动性指标是否发生显著变化和变化的方向。实证表明,无论是全部成分股还是各个类型的成分股,在“上证综指ETF”推出后,流动性都发生了显著地增加。 中国论文网 /3/view-4008149.htm  关键词:上证综指ETF 流动性 马丁指数 T检验   我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简称“ETF”)从2004年底成立到现在得到了较快速度的发展,从起初的1只ETF到目前的22家基金公司旗下均有ETF产品,ETF总数达到37只,ETF的份额从最初的54.35亿份,发展至目前的921.25亿份,增长近16倍。仅2011年1月至日,37只ETF份额区间净申购53.06亿份。从2004推出ETF之后,国内的学者便对ETF的发展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纵观近期的研究,多数学者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ETF的运行机理、套利机制等方面的介绍,虽有部分文章从定量的角度研究ETF的特征、但是关于其对成分股的影响研究几乎没有。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了“上证综指ETF”的全部成分股,利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方法,检验“上证综指ETF”的所有成分股流动性指标在“上证综指ETF”推出前后各在50个交易日内的流动性指标是否发生显著差异。由于此只ETF基金所涉及的成分股较多,为了更清楚地辨明ETF的上市对不同成分股的流动性是否有影响,本文根据若干标准,将所有成分股分成不同的类别,分别研究各个类别的成分股在ETF推出前后流动性的差异性。   1.流动性衡量指标的选取   流动性一词在经济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但是至今为止,也没有一个有关流动性合理的和权威的定义。在理论研究中,多被用于“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风险或偏好”、“利率期限结构流动性溢价理论”,这些与在实证研究中用到的流动性定义,即“资产转换为现金资产的能力” 不同。迄今为止,在实证中应用到的关于流动性衡量研究方法有60多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数量指标(trade basis),即包括成交量、换手率,成交金额等,这些指标的缺陷是在某些情况下,如经济危机时,市场出现较大的成交规模,此时这些指标不适用于高流动性的衡量,另外,由于是事后指标,难以衡量流动性影响因素,不利于进行下一步研究;一种为价格指标(order basis),一般通过计算有效价差,定位价差和市场深度来衡量流动性,这种方法比较精准,但是没有结合流动性的交易量属性,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般来说,如果少量的价格波动引起某种资产交易量的大幅波动,则说明这种资产的流动性较低,反之则较高。流动性的大小与市场上股票资产总值成正比,与价格波动幅度成反比。按照数量指标,成交量越大,流动性越强,按照价格指标,价差越小,流动性越强,能把数量指标和价差指标相结合计算流动性,则具有更好的可信度。基于这点,本文采用马丁(Martin)指数来衡量成分股的流动性,具体公式为:   MLRi=   其中:MLRi为股票i的马丁指数,Pit为股票i在第t个交易日的收盘价,Vit是股票i在t个交易日的交易量。此公式表明,马丁指数为每日股票价格变动量的平方与股票每日成交量的比值。马丁指数的分子为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分母为衡量成交量的指标,因此,马丁指数越小,流动性越强。马丁指数以价格波动的平方代表价格变化,克服了价格变化正负抵消的缺陷。   2.样本的选择和分析时间的确定   为了较为全面的反映ETF的推出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本文选择了“上证综指ETF”追踪的200只成分股。“上证综指ETF”是国内首只追踪上证综指的ETF基金,基金采取抽样复制,通过对指数样本股进行抽样,模拟追踪指数。成分股具有涵盖面广泛,兼顾了大、中、小盘的投资风格,在正常市场情况下,上证综指ETF基金日均跟踪偏离度绝对值不超过0.1%,年化跟踪误差不超过2%,因而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分析的时间范围是按照以下方式确定:日是“上证综指ETF”正式上市交易的日期,选择基金推出前的50个交易日和推出后的50个交易日作为分析的时间范围,考虑到节假日和公休日,分析的起止日期为日到日。在每个交易日选择了当日的股票的收盘价格和当日股票的交易量,200只成分股的100个交易日共20000个交易记录。所有数据来源为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   3.成分股的分类   为了能从多个层面分析“上证综指ETF”的推出对成分股流动性的影响,本文根据成分股和基金本身的特征,选取了若干标准,分别对成分股进行了分类。第一种分类方式是按照成分股在“上证综指ETF”推出的前一天的在收盘价格将成分股分成三类,收盘价格小于等于10元的为第一类,共有73只股票;价格在10元到20元之间的成分股为第二类,共有75只股票;价格在20元以上为第三类,共有52只股票。第二种分类方式是按照成分股平均日交易额进行分类,交易额小于160万元的为第一类,共有股票52只;交易额在160万元到260万元之间的为第二类,共有股票85只;交易额在260万元以上的为第三类,共有股票63只。第三种分类方式是按照成分股是否属于周期性行业将成分股分为两类,属于周期性行业的股票共122只。第四种分类方式是按照成分股在基金资产中所占净值比例将成分股分为三类,净值比例小于0.5%的为第一类,共164只成分股;净值比例在0.54%到1%之间的成分股为第二类,共有22只股票;净值比在1%以上的成分股为第三类,共有14只成分股。   4.实证结果   本文首先分别计算“上证综指ETF”所选的200只成分股在两个时间段内的马丁指数,在每个时间段内,每只成分股可以计算一个马丁指数,200只成分股计算出200个马丁指数,前后时间段共有400个指数。然后利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方法检验两个时间段全部成分股和各个类别内成分股的马丁指数是否存在显著地差异。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5.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马丁指数的特点和表1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5.1在没有分类的情况下,计算的200个成分股在第一时间段内马丁指数的平均值为3.144×10-6,第二时间段马丁指数的平均值为2.735×10-6,前后两个时间段马丁指数的平均差为0.409×10-6,配对样本T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001,检验表明,在“上证综指ETF”推出之后,马丁指数较该基金推出之前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减小,这说明流动性得到了显著地增加。   5.2在按照股票价格分成的各个类别中,股票价格小于10元的成分股,前后两个时间段的马丁指数平均减少了0.302×10-6,检验的伴随概率为0.004,表明马丁指数是明显的较少;股价在10元到20元的成分股前后两个时间段的马丁指数明显地减少了0.104×10-6;股票价格大于20元的成分股中,前后两个时间段的马丁指数显著地减少了0.797×10-6。对比分析表明,股票价格高于20元的成分股的马丁指数减少的程度高于股价低于20元的成分股的马丁指数的减少的程度,也就是股票价格较高的成分股流动性的增加程度要高于股票价格较低的成分股流动性的增加程度。   5.3在各成分股日平均交易额的分类中,各个类别的成分股的马丁指数T检验的伴随概率都小于0.05,表明各个类别的马丁指数在基金上市后都明显的减少。投资额小于160万元的成分股的马丁指数减少0.067×10-6,投资额在160万元到260万元之间的成分股的马丁指数平均减少0.083×10-6,投资额大于260万元的成分股的马丁指数平均减少1.353×10-6。投资额较大的成分股的流动性得到的提升越大,投资额较少的成分股的流动性的提升较少。   5.4属于周期性行业成分股的流动性在“上证综指ETF”推出前后的平均差为0.589,且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非周期性行业的流动性在“上证综指ETF”出前后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平均差为0.293,“上证综指ETF”的推出,使得周期性行业流动性的提高幅度要比非周期性行业流动性的提高幅度明显。   5.5虽然基金资产中所占净值比例较低的成分股有160多家,占到全部成分股80%,净值比高于1%的成分股只有13家,占全部成分股的6.5%,上证综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推出也对各个类型成分股的流动性有显著地影响,但是总的来说,净值比高的成分股流动性增加要比净值比低的成分股流动性的变化幅度大。   综合而言,配对样本T检验说明,在上证综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推出后,200只成分股不论是从整体上,还是按照成分股股票价格、日平均交易额、所属周期性行业,净值比等标准分类的各个类别中,其流动性均有所提高。而且股票价格较高的股票流动性的增加程度要高于股票价格较低的股票流动性的增加程、成交额较大的成分股流动性的提高幅度较投资额较少的成分股流动性的提高幅度越大、周期性行业的流动性的提高幅度要比非周期性行业的流动性的提高幅度明显、净值比高的成分股流动性增加要比净值比低的成分股流动性的变化幅度大。   参考文献:   [1] Gammill, J.F. and A.F. Perold. The changing character of stock market liquidity[J].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1989(53): 67-78.   [2] Jegadeesh, N. and A. Subrahmanyam. Liquidity effe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P 500 index futures contract on the underlying stock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93(66): 171-187.   [3]Shantaram P.Hegde, John B. McDermott. The market liquidity of DIAMONDS, Q’s, and their underlying stock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4(28): .   [4] Nivine Richie and Jeff Madura. Impact of the QQQ on liquidity and risk of the underlying stocks[J].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07( 47): 411-421.   [5]陈启欢,杨朝军.上证180指数对标的股票流动性的影响[J].经济管理.2005(4):91-96.   作者简介:   王岩(1960-),女, 副教授,研究方向 :应用数学,计量经济。   郭平(1988-),女,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能源金融。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流动性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